1899

1899,飘洋1899

主演:艾米丽·比查姆,阿奈林·巴纳德,安德烈亚斯·皮特斯柯曼,米格尔·贝尔纳尔德阿尤,何塞·皮芒道,安东·莱瑟,弗莱恩·爱德华兹,伊莎贝拉·魏,王琦珮,雅恩·

类型:电视地区:德国,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德语,粤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丹麦语,波兰语,日语年份:2022

《1899》剧照

1899 剧照 NO.11899 剧照 NO.21899 剧照 NO.31899 剧照 NO.41899 剧照 NO.51899 剧照 NO.61899 剧照 NO.131899 剧照 NO.141899 剧照 NO.151899 剧照 NO.161899 剧照 NO.171899 剧照 NO.181899 剧照 NO.191899 剧照 NO.20

《1899》长篇影评

 1 ) 看到最后想到了“氧气危机”

两部片都是中间各种线索抓人,让人各种猜想背后场景设定,看到最后是太空休眠仓,但本剧最后有点索然,“氧气危机”的自洽和完整度要做的好的多。

本剧据说有预订,还看后面怎么展开,如后面自洽和填坑都较好的话,那本季作为一个引子觉得还是还是合格的。

后续比较好奇的是模拟的具体动机,真实的场景和物件来映射电脑系统的各种概念及真实运作。

以及他哥哥的设定是扮演系统什么角色,怎么展现。

 2 )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永远无法确定事物是否就是它们表现出来的样子。

我们都在沉睡,无法察觉事物的本质。

有天晚上她跑来跟我说:“如果柏拉图的主张是真的,那我们怎么知道某个东西是否是真实的,我们怎么知道真正的现实不是存在于我们当下的生活之外?

”我看着她问:“那不就是上帝吗?

我们这个现实的造物主?

”她想了一下,然后回答道:“但这样一来,只有上帝生活的世界才是真实的,我们都只是他的娃娃屋而已。

那又是谁创造了上帝?

这难道不就永远没有尽头了吗?

”-“我希望这一刻成为永恒。

”-“它就在这里,储存在你的记忆中。

不是你告诉我的吗,一个人的全部现实其实就在大脑之中。

都在里面了,你、我、这一切,永远留在你的大脑里。

”-“我跟你说的你居然都听进去了。

”-“听是听了,但我不认同。

现实可远不止大脑周围放射的神经元。

现实不是内在的东西,而是外面发生的事,是这个(亲吻)。

”-“但如果没有头脑去体验,这些都不会存在啊,再往远了说,可能这些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我们永远不知道大脑中的刺激成因,是现实还是现实的构想。

”-“你是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3 ) 带着期待而来,留下失望离开

我是看到有不少人在wb说好看才看的,说实话,前面几集的悬疑感确实很吸引我,而且每集开头从不同的人物视角开始也很不错,但回想起来,这样的处理方式好像没有起到它应该有的作用,既然是从这个人物开始,那这一集就应该是着重来刻画这个人物,让观众有代入感,但是并没有,除了简单介绍一下ta的人物背景,这一集的后面还是该怎么讲怎么讲,还穿插了一些其他人物的支线,有点为了做而做的感觉。

说回剧情,从剧集里出现了超现实事件时,我就有种感觉,这该不会是个梦吧?

看到后面,哦,是模拟的,那和梦也没什么差别……而当小男孩从柜子里出来抱住女主时,我就一下回想起女主和船长划船时说她流产的事情,我就想这小男孩不会是她儿子吧?

结果还真是……而她老公我最开始还以为是长大后的小男孩,这一点我没猜中,挺好。

而当剧情点明这一切都是虚拟的,女主他爸还在监视着一切时,我就开始跳着看了,我就在想这种超越时代的科技是1899年能有的?

而在最后,发现时间其实是2099年时,我有一种被骗了的感觉,前面那些塑造的稍微丰满些的配角:家人丧生火海的船长,顶替身份远洋的玲儿,假结婚去治病的胡子男,隐瞒身份的真爱同,阶层低微的孕妇一家等等,合着全都是假的?

都是虚拟的?

亏我前面还关心这些人物的未来,到头来像哑巴吃黄连一样憋屈……你最后就算把那些配角的现实情况提一下,和虚拟人物的故事有个照应都是好的,结果啥都没有……不是说这种模拟式的剧情不可以,你在最开始稍微点一下都是好的,就像《西部世界》那样,一来就告诉你了,这是假的,是虚拟的,但那些机器人的故事是真实的啊,这样就能有代入感,而这个剧给我的感觉,就像我以前和别人在网上理论,说到后面ta没话说了,就说,哈哈,其实我是在做实验,我就是在钓鱼,你上当了,这样显得很可笑知道吗?

幸好啊,这个剧是一次性放完,按照前几集的感觉,如果是周播,我是一定会追下去的,我能想象到当我追了一个多月后看到结局时的巨大失望感,还好,倍速几个小时就看完了。

 4 ) 对整个架构迷迷糊糊

没有怎么思考,就顺着剧情1.5倍速速速看完了,有时候加了2倍速,感觉没有怎么看明白。

结局发生的太突然,意思就是说这是太空旅行的一批人,旅途时间太久了,所以搞出了一个玩意来休眠?

感觉是个比较常见的概念。

但是为啥每个人都心思重重,照理说这种程序设计出来,大家都应该快快乐乐的休眠,意识云端是个乌托邦世界,大家都很和睦,然后最后飞船到达目的地大家都再出来。

所以说这确实是一个实验?

在太空旅途中顺便进行的实验?

或者说他们就是一群流放在太空中的试验品?

那么那个老爷子是怎么回事,一开始以为是反派,后来发现也是困在模拟里了,这是什么情况,还有刚出场时表达的好像差不多是“人就是感情的动物,有时候从另一个视角看问题,就能看到事件的全貌”,这句话的意义何在,有没有什么暗指。

反正看的不怎么认真,疑问太多了,等有空再二刷吧

 5 ) 估计很多人看到最后一集崩溃了,我来给大家解析下《1899》

故事梳理1899年一艘叫《普罗米修斯号》的游轮在欧洲往美国纽约的航行途中突然失踪。

200年后突然在失踪海域发现了失踪的《普罗米修斯》号,军方和科学家派人上去,结果发现全体1000多名船员全部失忆,并且都像刚刚沉睡。

此时女主和他丈夫一家包括她的父亲一直从事精神意识方面的研究,又恰逢她9岁的儿子刚刚去世,在去世前,她把儿子的意识上传到了最新研制的云端中等待唤醒。

而因为地球已在外星建立了殖民地,如何处置这一批活死人成了大难题。

女主和他老公提出了把这批人送样外星殖民地,同时把他们研发的人类意识虚拟系统用在这一批活死人身上,一个虚拟的场景中假设了《普罗米修斯》号,并且设置了航线,目的是为了研究当时的事实真相,以及他们为何突然穿越200年到达失踪海域。

然而,这项绝密计划却出现纰漏,先是女主夫妻夹带私货把自己的儿子意识输入虚拟航线,想让自己老公和孩子能在另一虚拟世界团聚,并且了解普鲁米修斯号这1000多人当年经历了什么。

参与进入虚拟世界的还有女主父亲,女主父亲是一个精神科科学家,但是由于女主妈妈患有精神病,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中并且去世。

导致他父亲陷入对人类大脑研究的疯狂,本来设计好的程序,他的父亲是负责在虚拟世界中起到监视船员大脑状态,和船上大副一起(此人可能是他父亲助手)。

结果中途他父亲为了研究人类情感在极端情况下的自控能力,了解大脑工作的各种原理,于是不断阻止航行顺利到达,并且还故意制造死亡的假相,于是途中看到大批乘客跳海,实际是他父亲用于催眠船上众人包括船长,这样他就能重点观察到剩余人员的反应。

最重要的是看他们如何自救。

如果自救成功了他们就能顺利到达,自救失败刘只能一次次重来。

女主发现了航程变成了恐怖噩梦,于是她要出面阻止,结果被他父亲在虚拟世界里制作的精神病医院一次次抓获,每次当他醒来时就被抓住送入虚拟精神病院座椅上注入黑色药物,然后昏睡从新进入循环。

途中有两人掌握整个虚拟世界的程序装置,一个是大副,一个是女主老公。

女主老公和他的儿子两人是船员中唯一一直清醒的,所以经过几十次循环在这部电影中女主的老公已在每一次循环中在他和女主碰头的地方不断的让她清醒然后留下能引起回忆的东西。

终于女主在这次循环中记起自己的丈夫,这个环节最重要,一旦他们两人相遇记得就能改变命运。

同时女主父亲在疯狂实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也被困在里面无法出去,于是找自己的孙子,一要金字塔,同时威胁女主拿出钥匙。

女主的钥匙是自己这个虚拟世界中最终在出离世界里哥哥和她约定好的,其实她哥哥是一个程序本身并不存在,女主收到的钥匙就是以备她自己能醒来时所用。

女主的老公发现自己的丈人如此疯狂,最后一次循环中在锅炉房的主机里终于成功重置了钥匙,即把原来的金字塔和钥匙换成了新的金字塔和女主的戒指。

最后女主成功醒来。

第二季估计就是拍摄女主要恢复记忆,同时要从新进入虚拟世界了解普罗米斯号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时又要和自己疯狂的老父亲做斗争,又要和儿子在另一个世界团聚,可能还要给儿子找肉身。

剧中出现的三角形符号以及这个船的历史确实是他们祖辈过去买下的,这也是他们为什么200年后坚持要研究的原因。

2022年11月26号

 6 ) 看不懂的人十有八九是真的懂

我只有亿句话要说:如果你要挖坑,请把它填好。

如果你要表达一个鲜明的主题,请让你做的剧情安排对主题有意义,而不是故作高深,虎头狗尾巴草。

当结局来到你面前时,你会发现前面太多的支线安排对剧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好的结局设定是用来呼应主题回应剧情的。

悬疑题材我们都希望跟随主角视角解密,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是故事里冒出一个又一个人来通篇给你介绍困境情况,你作为一个主角对解密做不到一点点贡献,而且竟然不是主角一行人牵动剧情向前发展,恰恰相反是剧情领着你被动地走。

如果你想站在舆论制高点批判似的说我不配看这种慢热型的剧,我会告诉你,我恰恰最欣赏的就是慢热的剧,并且我想说,并不是所有节奏慢的剧都有资格称慢热剧,首先它得热得起来。

别再被舆论带着走啦,“好看,太好看了”“说不好的都是看不懂”“我要给它打五星”,然而你真的觉得它好看吗?

好好冷静下来,给自己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去看看《恐怖游轮》《盗梦空间》这类电影,剧集的话看看《西部世界一二季》,想想为什么同类元素电影,人家得分那么高,人家能挖坑能埋坑结局还高深。

到了你这里就真离大谱了,前面几集做了很宏大的铺垫,每个人物设计都留了悬念,那时候我就很期待后面剧集会怎么将各个支线串联到一起。

可是结果呢?

女主给我来了句“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毫无逻辑”?????

意思就是前面细节铺展开来太多了,不打算圆了,,,,,,如果你还想说:“导演不是后面几集都在填坑吗?

是你自己没看懂”这之类的话,我想反问你,导演后面真的是在认认真真埋坑吗?

也许导演尽力了,但也仅仅尽力了。

别再说什么“你自己没看懂”这类烂俗的话了,我想,只要是看过我前面提到过的这几部电影剧集的人,想要充分理解这部剧集的立意对他们而言没有一点难事,我挺想知道他们是否是你们懂派眼里“不懂”的那部分人?

没有网络推崇的那么好,两颗星是情绪,用来帮助它回到合理的评分,内容7.5分极限了,我“看不懂”,所以这是我能给的最高分了。

推荐你们看看,但是请给自己预留一部分理智思考的空间。

 7 ) 人人都是神经质,角色连贯性太差,连最基本的人物都没塑造好

模仿了 盗梦空间 恐怖游轮 黑客帝国 实际上哪个都没模仿明白。

人人都是神经质确实,都在观众意料之外,但这部剧有点人人都不按套路出牌了,而且故事主线塑造的特别不好,乱七八糟的,现在这么多剧排着队等着观众看,谁有耐心盯着这从头到尾没有爽点的片子看啊,女主,船长都是神经质,从来不按套路出牌也就算了,实际上说穿了,包裹多少层,最后不还是时间精致器么,就为了把这个设定往后拖,硬是加了一堆,得有20个配角进去,这不叫烧脑,这叫装逼。

一会所有人都要对船长喊打喊杀,关起来不说,还带手铐,一会就出来管人家叫船长,德国人都这么善变么?

你配角出场是有作用和顺序的,你不能一窝全出来抢戏,最后没主角了,不知道跟谁共情。

为了能拖延时间,这一个问题没解决,又插进来8个配角的故事,你要这么写,那我就把水浒传都写一起更烧脑,那不跟,《逐梦》一样 了么,12条线叙事不行就120条。

关键道具误导还是不错的。

 8 ) 多看几部,我大概看出编剧一些套路。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暗黑》大概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而《1899》呢?

看完全片8集,我给他的判词大概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结尾处仿佛说了什么,又仿佛什么都没说。

我不想那么武断的称其为烂尾,更愿意有所保留的叫他留白。

可以想见,主创还是希望有第二季的。

我也觉得他们应该赶快把第二季搞出来,把没填上的坑好好填填。

要不真的要闹了!

而作为一个对《暗黑》还算认真刷过的观众,在《1899》中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套路。

对于剧情走向已有一个基本的预判,部分“预判”在已播的剧情中已经印证了,另外一些就,等等看会不会有后续吧。

这些套路多数都是一些“符号”“预言”一类神神秘秘的东西,在《暗黑》中有,在《1899》中也是相同的使用方式。

我来简单的盘点一下。

<<<<<<<<【海报上的符号】>>>>>>>>《暗黑》三季的海报,咱们排列来看,全都使用了“共济会”也就是自由石匠协会的标志,一个圆规和一把直角尺(矩)。

这两样测量工具是中世纪建造教堂的石匠所使用的,代表了当时最尖端的科技。

《暗黑》的海报中蕴藏的共济会“规矩”符号而这个符号的更深层含义,参考马王堆帛画就可以初见端倪。

伏羲女娲交尾图中也出现了这两个工具,所谓的“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交尾”就是每个人被制造出来都会经历的那个规矩。

《1899》海报上出现的符号则来自炼金术。

倒三角,在下方三分之一处有一条横杠,这个符号在炼金术中的含义是“土”,而“土”是构成万物最重要的四元素之一。

《1899》中蕴含的炼金术“土”元素符号把这个符号倒过来,正三角,在上三分之一处有横杠便是“风”。

去掉横杠的到三角,正三角,则分别指代“水”与“火”。

炼金术的基础四元素,见红框。

剧中四元素的符号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电码,按键,以及信封。

尤以土元素最为频繁,两艘船的船体以及主要角色服饰上几乎都有它的身影。

剧中各处出现的“土”元素符号

剧中出现的“水”“火”元素符号炼金术士认为,世界是由土,火,水,风四个元素构成的,这个理论最初由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类似我们的五行说,是一种朴素的世界观。

四元素分别具有冷,暖,干,湿的属性。

在人体内则分别对应了黄胆汁,黑胆汁,粘液,血四种体液。

其中土元素对应的是黑胆汁。

“四元素”与“四体液”的对应市面上流行的“气质测试”常将人的气质分为胆汁,粘液,多血,抑郁四种。

可能有人会好奇这其中的关联。

确实是有关联的。

古希腊“华佗”希波格拉底认为体液平衡决定着人类的健康,而忧郁多思,脆弱易感都是由于黑胆汁过多导致的。

其实这也是现代医学,心理学中“抑郁症”这个概念的源头。

所以,这个符号也可以解读为,船上这些乘客都属于“土”元素,身体内“黑胆汁”过多,他们“抑郁”。

正所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忧伤有的时候是一种气质,无药可解。

有关希波格拉底“体液”“气质”论的版画<<<<<<<<【神话传说的隐喻】>>>>>>>>《暗黑》中的神话隐喻为“阿里阿德涅之线”出现在前几集玛莎出演的话剧中。

暗指穿越迷宫,寻的线索。

而迷宫尽头的悲剧之源,也就是手牵红线的阿里阿德涅的哥哥牛头怪,是在王后与公牛在一次错误的结合中诞生的。

《暗黑》中出现的“阿里阿德涅之线”。

到了《1899》中,神话隐喻同样存在,也同样源自希腊神话。

分别是两艘船的名字,刻耳柏洛斯(地狱三头犬)以及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以及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泰坦)。

在神话故事中,这两者唯一的交集是他们的“自由”都与大英雄赫拉克勒的“十二项丰功伟绩”有关。

《1899》中那艘叫普罗米修斯的船。

地狱三头犬刻耳柏洛斯穷凶极恶,激动时还会喷出毒液。

将其活捉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赫拉克勒不但活捉了这头恶犬,还将它带到了人间溜达了一圈,上演了一出捉放曹。

赫拉克勒斯活捉地狱三头犬。

但丁在《神曲》中也曾提到过刻耳柏洛斯,他在地狱的第三层遇到了张着血盆大口,妄图吞噬一切的恶犬。

而最后使它恢复镇静的你猜是什么?

是一捧泥土!

是不是会联想到之前提到的“土”元素?

《神曲—地狱第三层》插画。

用一把土安抚地狱三头犬。

至于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这位人之父由于盗取火种,触怒了天神,被惩罚绑缚在高加索山上,永世不可以休眠,每个白昼都会有鹰隼来啄食他的肝脏,而白天被吃干净的肝脏又会在晚上重新生长出来,循环往复,不可超生。

而肝脏在古希腊人认知中,是情感的来源,你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在你的肝脏里。

被惩罚啄食肝脏的普罗米修斯对应剧情,大概可以理解为船上的每一个人被反复植入痛苦的回忆,反复被戳痛点,永远在忧伤中轮回。

后来赫拉克勒在寻找金苹果的旅途中遇到了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并释放了他。

或许,这两个名字暗示着两艘船的命运。

刻耳柏洛斯受到影响,短暂的来到现实世界,而普罗米修斯则终将被解救,走出痛苦的轮回。

<<<<<<<<【一个护身符】>>>>>>>>《暗黑》的重要“线索物品”有一枚表现“圣克里斯托弗背耶稣过河”的硬币,这是一种在西方很常见的旅行者护身符。

剧中指代时间旅行。

《1899》中有一个隐藏较深都护身符,就是“圣甲虫”。

《1899》中多次出现的圣甲虫。

圣甲虫,也就是蜣螂,或许还可以叫它做金龟子。

当然它还有一个比较有味道的名字——屎壳郎。

这种昆虫以动物的粪便为食,生与死都在粪中。

埃及人喜欢将圣甲虫做成装饰品,随身携带。

因为他们认为圣甲虫可以推动一个比它自身还要大很多的球体,很了不起,这是一种力量与勇气的体现。

此外,圣甲虫也被认为是太阳神“拉”的另一个神格“凯布利”。

因为甲虫滚动的粪球被认为是太阳,很多壁画中都可以看到甲虫滚动着——一坨有可能会有味道的“太阳”。

圣甲虫滚动“太阳”。

在这里还要再科普一个概念,在埃及神话中,太阳的东升西落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它只是绕道地球的另一边。

太阳落山就意味着太阳已经死了,他被天空女神努特吃掉了。

而你第二天看到的其实是新的太阳,他是从努特的“直角尺”(你懂)中新生出来的。

太阳,在他们眼中是一个“朝荣夕灭,旦飞暮沉”的东西。

天空女神努特。

所以圣甲虫滚动粪球也有推动着生命的轮回,循环死亡又反复重生的含义。

<<<<<<<<【一个时间节点】>>>>>>>>1899,按照农历,有十个月在乙亥年,两个月在戊戌年。

就是你知道的那个戊戌年。

那一年历时百日的维新改革宣告失败,大清王朝风雨飘摇,那些胸怀天下的大儒都纷纷出走异乡,一个小小的女子又如何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呢?

我们能看到《1899》较前作,加入了更多女性主义元素。

从职业歧视(女性能否成为好医生)着装禁忌(女性能否像男人一样穿裤子)等方面入手,进行了不算深刻,但也不是空喊口号的探讨。

剧中有一本书反复出境,是出版于1899年的小说《觉醒》。

这本书是由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所著,在当年是一本颇具争议书籍。

《1899》中反复出现的小说《觉醒》。

小说大概讲的是女性借由婚外的隐秘恋情,逐渐认识到自己被家庭和孩子所束缚,她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别人的附属品,除了成为好妻子,好母亲的之外还可以是她自己。

总体来说是一个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的故事,带一点背德。

在那个大清朝确实还没灭亡的年代看起来的确标新立异。

基于以上,在剧中女主的父亲对他外孙提出“你的母亲困在这里是因为你”这个观点时。

我其实是不震惊的。

我跟那个小男孩一样,一霎那就相信了。

因为《觉醒》这本书在片中的存在感过于高了,而孩子是将女性困在婚姻中的枷锁这个理论恰巧与小说中的内容和上了。

<<<<<<【百慕大与海底金字塔】>>>>>>片中反复出现金字塔以及三角元素,从小男孩手中的“神秘道具”,到每一集从噩梦中惊醒之人的瞳孔。

结合轮船消失事件,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有关百慕大的一些超自然传闻。

每一集从噩梦中惊醒的乘客,他的眼中都会出现这个金字塔道具。

这是一个比较有年代感的话题,现在的小朋友可能已经不知道这些了,但在我小的时候,许多科普读物都会拿“百慕大神秘三角洲”当噱头。

与外星人绑架案,水晶头骨,神农架野人,尼斯湖水怪差不多,都是那个年代小学生群体中的流量密码。

虽然在如今看来,都是一些谣言而已。

有关百慕大这些“谣言”中,最离谱当属海底金字塔。

许多地摊儿上5块钱一本的盗版书中言之凿凿,百慕大海底存在着一个由水晶铸造的金字塔,它的体积甚至比胡夫金字塔还要大。

是史前高智能文明的产物。

由于是水晶制成的,这个金字塔会产生光折射,从而扰乱飞机接收到雷达信号,许多在这个海域消失的飞机都是受到海底金字塔的影响。

而那些消失的无影无踪的船,则是因为金字塔上两个硕大的洞,这两个洞会造成海面漩涡,将轮船卷进去。

网络上找来的,有关百慕大三角洲海底金字塔的幻想图。

这个传言是怎么来的呢?

我特意去查了一下,是一个叫查尔斯·贝尔利茨的科幻作家搞出来的。

这个人在70年代的北美算是很有存在感的,除了出版小说还做电影编剧。

当然,那个年代信息传播还是慢,我们接收北美的一些东西有一定的滞后性。

他的“巨著”《百慕大三角之谜》到1982年才由黑龙江出版社在国内出版,电影虽然70年代就拍出来了,但国人看到要等正大剧场。

查尔斯.贝尓利茨

成书于70年代,却在80年代引进的《百慕大三角之谜》一书,以及拍摄于80年代,90年代在正大剧场播出的《费城实验》。

至此,我们大概能摸清这些“谣言”在80–90年代大肆传播的路径。

其实关于海底金字塔这个假说,当年在美国就曾被大面积辟谣过,还有北美司马南要跟查尔斯·贝尔利茨打赌,定要证明金字塔不存在。

但这个赌约最终没有形成,因为查尔斯·贝尔利茨他心虚,不敢赌。

一些旧访谈说回到《1899》。

这部剧在画面处理上其实很接近查尔斯·贝尔利茨的假说。

有金字塔和大漩涡,船是被卷进去的。

有些画面甚至跟90年代某些地摊书籍的封面如出一辙。

令人不由得疑惑,剧中沉船的位置到底是不是在百慕大。

我特意对着坐标查了一下,差挺远的。

《1899》中海难的画面。

如果这个坐标不在百慕大,那么特意搞出这么一个数字定然是有缘由的。

这就很值得研究一下了。

<<<<<<<<【金字塔数字】>>>>>>>>剧中普罗米修斯号发送的的坐标为“42.04N44.57W”删除字母和小数点后为“42044457”。

坐标还有一组有一点类似的数字,是出现在最后一集,普罗米修斯号(太空版)上的人员名单“乘客1423船员550”删除主语为“1423550”

乘客名单420444571423550这两个数字,在中间断点的部分四舍五入,前后相加一下。

都会得出有点类似金字塔数字也就是“142857”的结果。

有点接近,又不那么一样。

所谓的金字塔数字是一组在金字塔之下发现的神秘数字,也被称作走马灯数字。

因为这组数字乘1—6,都会呈现走马灯一样的递进,而到7的时候,则会得到999999。

有人认为这指代了一周七天的循环,如果每一个数字代表一个人,那么周一到周六他们需要轮流上岗,而周日,也就是第七天,则全体休息。

金字塔数字而剧中有一个十分奇怪的设定,就是一个循环周期是八天。

当然这也可以解读为全剧拍了八集。

但我还是大胆的猜测,女主原本设计的世界也是一个周期七天,是按照142857这个顺序走马灯递进的,由于某种原因,数列被破坏,是数字的循环不畅造成了周期的混乱,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毕竟,人陷于幻想都是为了食精神鸦片,没人创造一个幻境是为了让自己反复体验痛苦的。

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才会这样!

<<<<<<<<【数字以及进制】>>>>>>>>《暗黑》最终的答案其实是藏在字母中的。

是字母的排列组合造成了两个原本不存在的人,以及相互关联的世界。

看《1899》,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回玩的不是“字母”而是“数字”游戏。

因为片名就是个数字,剧中又反复出现1101这个门牌号。

以及船员的人数,乘客的人数这些数字,大都有零有整的写在台词里,由演员念出来。

还有之前提到的金字塔数字。

出现在船上以及精神病院中的相同门牌号。

至于数字游戏会不会仍出现在主要角色姓名中,我也说不好。

毕竟船上这联合国一般的阵容,很多语言也不太熟悉,实在是读不出藏在名字中的暗示。

但还是有一个不太靠谱的联想,毕竟中文说了这么多年,还是熟的。

剧中那个假艺妓的名字叫“Lingyi”有的字幕写作“凌伊”发音接近“01”。

她叫她朋友“梅梅”她的朋友不称呼她“伊伊”而喊她“凌伊”,她管她妈妈叫“妈”她妈不唤她“阿女”或是“伊伊”也叫她“凌伊”,这就挺奇怪!

中国人不这么叫人。

所以这个名字会不会是“二进制”的意思。

是不是有点扯远了?

来点一下题吧!

庄周梦中化蝶,随风飘舞,自在逍遥,醒来仍在迷茫,到底是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

望帝忧伤生怨,即便是化成了杜鹃也要啼叫至吐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愿你的咖啡在现实生效前先起作用。

完结撒花

 9 ) 第二季剧透

我来自2099年,我在飞船上刚看完《1899》第二季,给大家剧透一下前几集内容,请谨慎阅读: 女主正在欣赏窗外的宇宙美景时,响起了《宾克斯的美酒》,女主拿起听筒,里面开始播报坐标,众人也陆续起床,船长执意要到坐标处,发现果然是沉入黑洞的泰坦尼克号,但船上空无一人。

船长和女主一脸懵逼,回到各自棺材里,发现头枕后面有一网线口,用GAMEBOY连入后可以打开另一个地图……

 10 ) 看了两集实在看不下去啦直接全删,可以说是评分骗了我,鄙视那些收钱评论的!

看了两集实在看不下去啦直接全删,可以说是评分骗了我,鄙视那些收钱评论的!

看了两集实在看不下去啦直接全删,可以说是评分骗了我,鄙视那些收钱评论的!

看了两集实在看不下去啦直接全删,可以说是评分骗了我,鄙视那些收钱评论的!

看了两集实在看不下去啦直接全删,可以说是评分骗了我,鄙视那些收钱评论的!

看了两集实在看不下去啦直接全删,可以说是评分骗了我,鄙视那些收钱评论的!

《1899》短评

雷声大雨点小

6分钟前
  • 锵阿锵
  • 较差

恐怖游轮赛博朋克升级版,很神棍,是那种万字拆解up主最爱的题材

11分钟前
  • 小侠来了
  • 还行

给我的感觉就像国产恐怖片看到结局最后告诉你是精神病

12分钟前
  • heh
  • 较差

我觉得这种类型的作品吧,要么你就科幻,要么你就玄幻;要么你就高科技,要么你就超能力。但你别神神叨叨了半天,最后告诉你:我们这是科学哦!这跟鬼片结局说主角是精神病一样讨厌。不过这片里的CP真香啊,女主和船长好嗑,粤语妹妹和挖煤小哥好嗑,法国小夫妻也好嗑。

14分钟前
  • 葱花花花花
  • 推荐

难看,已弃

18分钟前
  • pizzali死胖子
  • 很差

一般的悬疑剧是先挖坑再填坑。这一部是先挖坑,然后往你眼里撒一把泥灰,于是——坑没了!

21分钟前
  • 马千
  • 还行

多线叙事,角色众多,气氛十足,这些《暗黑》的优点还是有的,但前面铺垫得太慢,结尾又太快(很仓促),让人觉得情节和设定过于玄乎了。有点可惜!

25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还行

导演和编剧们挖的坑不少,不过最后能和普罗米修斯的太空殖民计划联系到一起也就原谅你们了,第二季好好拍啊~

27分钟前
  • 非魚
  • 还行

镜头语言很绚丽,以为是个满汉全席,没想到是加了科技的刷锅水

30分钟前
  • 一张废纸
  • 还行

一季就被砍的天坑…

35分钟前
  • 哦豁
  • 还行

蹲一个第二季

39分钟前
  • matchbox
  • 推荐

人物普遍单薄,但氛围营造得相当成功!欧力是我的菜,玲儿的设定很有趣,这对太好嗑了。大坑算是填上了,对凯雷莫丝、欧力、拉米罗和安赫尔的过往和其他小坑充满好奇,节奏比【暗黑】快些,期待第二季。

40分钟前
  • 海和岛屿
  • 推荐

不错的

43分钟前
  • Yeezy_YZY
  • 推荐

怎么说呢。。。那个从海里爬上船的男人像不像《指环王》里的Frodo Baggins?。。。小朋友的三角魔方玩具可以作为求婚道具,但是别太难,解不出来那就娶不到媳妇了。。。

44分钟前
  • 宇宙超芙
  • 还行

2099年一群人在VR里玩电气时代邮轮剧本杀

47分钟前
  • 水麦仑
  • 还行

这种模拟现实的是不是太老套了,可能是一遍我没看懂吧,和预期还是有落差

50分钟前
  • 西西里的朗读者
  • 还行

一集弃

52分钟前
  • e
  • 很差

刚开始以为是《恐怖游轮》,快到结局又觉得像《盗梦空间》+《楚门的世界》,最后女主醒来的那一刻,突然响起了熟悉的《火星救援》配乐,心情豁然开朗,原来啥也不是。

57分钟前
  • 枝寒雀静
  • 力荐

雷声大雨点小的故事

1小时前
  • serendipity
  • 还行

剧情不清,做梦来凑

1小时前
  • __酉卒 目艮__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