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城

进京城,进皇城,Enter the Forbidden City

主演:马伊琍,富大龙,马敬涵,王子文,姚安濂,焦晃,刘宸,周中和,杨哲,王春子,董飞,刘立伟,刘佩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18

《进京城》剧照

进京城 剧照 NO.1进京城 剧照 NO.2进京城 剧照 NO.3进京城 剧照 NO.4进京城 剧照 NO.5进京城 剧照 NO.6进京城 剧照 NO.13进京城 剧照 NO.14进京城 剧照 NO.15进京城 剧照 NO.16进京城 剧照 NO.17进京城 剧照 NO.18进京城 剧照 NO.19进京城 剧照 NO.20

《进京城》剧情介绍

进京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进京城》是著名编剧邹静之取材“徽班进京”历史事件,耗时3年潜心打磨的诚意之作,由著名导演胡玫执导,马伊琍、富大龙、马敬涵、王子文、焦晃等实力派演员加盟。电影讲述了清朝乾隆年间,一众戏曲艺人与戏迷之间发生的梨园恩怨与爱情纠葛。胡玫导演用擅长的艺术手法和“戏比天大”的精神内核,通过呈现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和反转曲折的京城传奇,再现了戏曲界一代宗师的辉煌往昔,并对国粹京剧的诞生发展追根溯源,令观众得以见识到戏曲大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淋雨砥砺前行的精神!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悲密将军府来了个小厨娘海上乘客Company~逆转的天鹅湖~平成骑士对昭和骑士假面骑士大战feat.超级战队讨厌你的方法谍之屋保持静止新闻女王我们村的女神机动部队—伙伴41舞会无迹可寻僵尸复活萤火虫之恋天地无用!GXP异物志玫瑰绽放的年代终极使命魔鬼名校紧急救命2海的誓言传颂之物二人的白皇烈焰国度第三季龙之心2所罗门的伪证后篇:审判浴血记者冷血狂宴五女闹京城芝加哥急救第九季

《进京城》长篇影评

 1 ) 临近杀青突遇火灾,这部国粹大戏能拍完就不容易

京剧题材影片《进京城》即将于5月10日全国正式上映,该片以清朝中期四大徽班进京为北京,以一代京剧名伶汪润生为主线,展现了京剧的诞生历程和一代京剧艺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该片曾获得上海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和澳门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导演胡玫曾经执导过《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孔子》、《乔家大院》等知名影视作品。

影片曾于美国时间4月22日在华尔街的纽约电影学院率先放映。

虽正值《复仇者联盟4》全球热映前期,但依然全场爆满,纽约当地观众和华人华侨仍然冒着大雨赶来欣赏《进京城》。

影片放映时全场观众爆满,美国观众沉浸在同光十三绝的京剧传奇中,影迷大呼“这是近年来海外久违了的带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历史大片”,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

锐影在影片上映前,对胡玫导演和片中汪润生的饰演者马敬涵进行了专访。

锐影 X 胡玫 X 马敬涵记者,以下简称Q:为什么要做《进京城》这部戏?

胡玫导演,以下简称H:当时制片人找到我说有一个剧本叫《进京城》,是反映京剧艺人的生活的。

当时我觉得,京剧我又不懂,但是因为不懂,又好奇,所以就读了这个剧本。

邹静之老师的剧本很抓人,觉得很好。

其次作为一个号称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的导演,其实对国粹京剧完全不了解,这次让我走进京剧,是一个好机会,所以就接了这部戏。

Q:原片中的角色有原型吗?

H:邹静之老师本身也是京剧票友,他对整个徽班进京的历史,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研,所以是有原型的。

影片中主角的经历有部分来自于非常有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叫程长庚,他是谭鑫培的师傅,也是著名的“同光十三绝”之一,你还可以看到影片在片尾结束也表达了对“同光十三绝”的致敬。

Q:演员是如何理解汪润生这个角色的?

马敬涵,以下简称M:汪润生在影片中是一个传承的作用,从开篇的十八九岁开始的青春年少,不顾一切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想法,再到青年时期经历过一些感情,再到最后五十多岁有了自己的孩子继续去传播京剧的精神。

很多故事的转折点都是在汪润生这个角色身上体现的。

Q:电影中的唱段和身段都是演员亲自上阵吗?

H:我们演员的身段都是经过比较严格的训练的,都没有替身。

特别是汪润生这个角色,是他亲自录制的。

有一场戏,是富大龙要站在豆子上表演旦角的身段,难度非常高,全部都是自己上的。

他一直在练。

Q:汪润生的打戏都是亲自上场吗?

M:是的。

我中专的时候在辽宁省艺术学校,学的是京剧表演,我们的行话叫做“坐客六年”,大学的时候才进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

当我听说有这部戏的时候,我其实是非常愿意参与的。

我跟导演的想法不谋而合,学过京剧的演员在台上一定不要替身,这也是对自己有一个要求,甚至里面有很多揍地痞流氓的戏都是亲自上的,有功底。

Q:胡玫导演对演员有什么要求?

H:我们会给演员准备替身,会充分考虑到演员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我拍这个戏有一个强大顾问团,就是京剧的专家们,他们除了自己会演会打,也会辅助演员去完成自己的唱腔和身段。

我对汪润生还是比较省心的,除了涉及到剧情的部分,不需要我太多的指导。

其实电影中对京剧唱段的展现并不是很多,因为毕竟是电影不是京剧本身,所以还是必须以电影化的叙事为主。

Q:剧中很多道具、场景都是如何实现的呢?

H:现在的京剧用的还是这些东西,行头是百年传承下来的,基本上全部都是手工制作的。

制作的速度非常慢,每一件行头整个制作完成都需要3——5个月,等了很长时间。

Q:剧中有很多真实的戏台场景,这些都是如何找到的呢?

H:当时有一百多种剧目都集中在扬州,所以当时在扬州,盐商几乎家家都有戏台。

扬州的文物保护意识又很强,甚至于一个井台有保护措施。

扬州这个城市就留下了一些戏台,我们的主场景春台班的戏台是我一个安徽的朋友提供给我们的。

他收集了上千所老宅子,让我们随便拍。

那个戏楼很漂亮,戏班生活的场景都是在那边完成的。

Q:如何看待影片传递的精神?

H:传递的精神就是我们这个戏的魂,主要是讲一个人的尊严。

两百年前,艺人是垃圾人口,不能和正常人结婚的。

几百年间,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明星有这么多的粉丝,众星捧月一样。

而这是怎么来的呢?

是我们几代的艺术大家,用生命换来的。

他们创造了京剧,创造了我们的国粹艺术,把国粹艺术带到了全世界。

我自费把这个片子拿到洛杉矶去放映,全部都是华人来帮助我们。

海外的人,认为我们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要懂京剧。

所以那边的票友,一听说要来一部京剧的电影都很激动,主动地提供场地,聚集到那边去看华人艺术非常震惊。

这个戏里面,岳九和汪润生是殊途同归的,就是要在戏中找回自己的尊严,汪润生本来是一个根本就看不起自己的人,但是经过了一番历练之后,他重拾了对自己的自信,所以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所以最后他告诉儿子“早晚有一天,别人会高看你一眼”。

反射到现在,我们现在一人已经有了这么高的地位,你是否在珍惜自己的羽毛呢?

中国人现在最缺少的是文化自信,我们要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

我们这个戏是应运而生。

Q:马敬涵对京剧有什么特别的情感呢?

M:我对京剧的情感特别深。

我们知道学京剧的小孩是没有童年的,所以我是一直伴随着京剧长大的。

我要感谢《进京城》剧组的所有工作人员,大家一起做了这么一部戏。

扪心自问,我们艺术工作者近几年有几部电影是讲民族艺术的?

今天胡玫导演带领我们拍出这部精益求精的《进京城》,我也希望能够尽量的扩散出去。

《进京城》不是说教,电影是靠角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传递出来的,会让很多不了解京剧的人看到这部戏,喜欢上京剧艺术。

Q:剧组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H:前面没有很难的戏份,到后来我们全剧组在国华影视基地遭遇了火灾。

就发生在影片最后最大的一场戏的拍摄过程中,那是场景最大,调度最为复杂的一场戏。

当时还有最后三天就杀青了,结果一场大火烧成了灰烬。

所有的戏服烧了个一干二净,我们就迎来了断崖式的困难。

一场大火之后,所有的戏都要重拍,所有的道具都要重新去制作,几乎做不下去了。

最后,全剧组开会决定我们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制片人破产了,两次脑梗塞到医院去抢救。

我们在好莱坞做的段落,没有钱拿回来,后来又找到了资金,才把片子拿回来。

我们坚持了很多年,最后才把片子做完,非常艰难。

M:我的困难就是如何突破自己,接受新的表演理念。

电影和电视剧完全不同,对表演的要求比较收。

要求能够还原真实的气息,所以这块要求我从电视剧的思维中走出来,当做一个人来塑造。

Q:胡玫导演是特别喜欢古代戏吗?

H:我也拍现代戏,只是找到我的基本都是重大历史题材。

我自己没觉得我是一个做大戏的导演,但是很多大戏都来找我。

Q:您在和邹静之老师合作的时候有没有产生过分歧,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H:我接到这部戏的时候,我肯定会先保持怀疑的态度。

经过调研之后我发现历史上的春台班和电影里的春台班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最开始是想要主角改成旦角,富大龙的角色改成一个老生,但是邹静之老师非常坚持。

后来我们试了去改了一下,确实没有走通,最后我还是按照邹静之老师的本子去完成的。

我想要去让电影去完全符合历史,但是我经过尝试以后,发现如果完全符合历史的话,那么电影的艺术呈现就会大打折扣了,这就是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

我们是一个不断反思去改正自己错误的剧组,经过一次反复之后,才有了如今的这部影片。

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走进影院去观看这部表现国粹的电影。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锐影Vanguard作者 | 致远君✪▽✪欢迎转载,但一定要注明来源和作者哟

 2 ) 戏大如天

自从5月初上映以来,一直想到电影院看进京城,奈何拍片实在太少,终于赶在快下映的时候跑去看了。

一个很小的影院,一个很小的厅,意料之中的不多的人。

在场的看客普遍年纪都很大了,更是有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这个片子可能真的很小众。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徽班进京的故事,富大龙饰演的岳九是一位旦角名角儿,被陷害被赶出京城,这成为了他的心结,终其一生就为了能重回京城唱戏,岳九的原型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魏长生先生,据说这位老艺术家是惊才绝艳,艺术登峰造极。

他是最后演完了一场戏,然后死在后台上的。

戏大如天即是如魏长生也是如岳九。

为了能跟春台班搭班进京城唱戏,岳九不惜丢掉尊严跪求班主;为了能在皇上面前唱戏正名,已经病入膏肓的岳九靠扎针刺穴顶着一口气坚持唱完;终于在听到皇上御批:”甚得朕意“后微笑着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戏大如天,戏重于一切,重于金钱、重于尊严、重于生命,在岳九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电影中,有一场“踩豆子”的戏,体现了练功之辛苦,据说是富大龙和导演聊出来加上的,在豆子上的稳和美让人感叹,角儿就是角儿。

很难想象富大龙并没有用替身,一颦一笑,婉转身段,都是富大龙“演”出来的,富大龙就是岳九,就是那个名冠精华的角儿,真的是要吹爆富大龙的演技了。

说完男主角,再来说说其他角色,不得不说,胡枚导演选角选的很好,每一个角色都很贴合,没有任何违和感。

年轻有为的润生、清纯温婉的春荣,甚至是东家、班主都完全与角色合二为一,很自然,很带入。

特别要说的是马伊琍饰演的格格,马伊琍把皇家格格的大气演绎的淋漓尽致,把对润生的爱和爱而不得表演的深入人心,让我觉得那个爱戏懂戏的格格就该是那个样子的。

徽班进京是历史上的大事,50年后诞生了国粹京剧,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多少个戏班多少人付出的结果。

戏子,在那个时代代表着下九流,但借用格格说的一句话,别人贱看了你,你不能自己把自己看矮了。

在电影的最后,导演细数了从同光十三绝开始的京剧名家,四大须生、四小花旦,这些角儿用自己的毕生让人们爱上了京剧,让别人看得起了“戏子”。

人之贵贱,不在于身份,只在于自己。

整个电影风格很“传统”,画面精致,服饰走心,美中不足的就是有些地方的剧情转换略显生硬,可能是受限于时长限制吧,很喜欢这个题材,不过可能真的有些小众吧,小众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喜好本身就不是能强求的。

电影中,班主给润生的儿子起名长庚,影院里依稀2-3个人同声轻轻道出了程长庚三个字,值得会心一笑。

 3 )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家附近的电影院没有排片,为了看我家娇俏的春荣小媳妇,解锁了一家很偏僻的小影院🤦♀️🤦♀️🤦♀️戏份不多,只有几分钟,但也很满足了回到正题(涉及剧透,文笔逻辑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全片共两条线一是因父母双亡无奈被卖作伶人的汪润生,从被人看轻、自我看轻,在现实的打击和江老板、岳九、凤格格等贵人们的引导下,通过进京贺寿这个机会,逐步成长改变的过程,典型的成长型主人公剧本二是视戏如命的岳九,在被逐出京城后,因结交汪润生并随着春台班重返京城唱戏,带病坚持为圣上唱戏获赞后撒手人寰,完成自我升华的过程两条线相互穿插,透过徽班进京的历史故事,共同呈现出一代伶人戏比天大的态度全片取景美,服化道精致,各位演员演技在线,片尾各位名家介绍科普等等,足以体现出导演满满的诚意,值回票价了👌唯一不足的是,矛盾细节铺垫不够导致部分情节的出现略显突兀,节与节之间转接稍欠顺畅,希望能更多地采用布景台词镜头小细节代替文字旁白体现时代变迁

 4 ) #电光幻影# 《进京城》,有时候被打动的是平淡岁月里那一望无际的温柔,而不是被蹉跎的柔软,在某一刻就弯了腰。

#电光幻影# 《进京城》,有时候被打动的是平淡岁月里那一望无际的温柔,而不是被蹉跎的柔软,在某一刻就弯了腰。

人生执梦想而行,几乎人人有之的态度,但是在岁月和生活里,这点憧憬往往被磨成了碎片。

人活于世,都离不开大环境的滋养和影响。

我们生而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什么国度,什么阶段,都是一个生命一生无可选择的大背景,说白了,这就是运气。

你活在一个自己可以从容选择的世道里,或者碰巧自身有个良好的运气,那么你的获得就可能是前途无量,可是多数时候,芸芸众生,我们出生、生存、成长,早就已经按照我们所在的环境走出了我们固定的模式和样子。

我们以为的突破,其实就是自我的狂欢,真正的意义上令人无动于衷。

对于电影《进京城》,其实是以曲艺为底线的,讲述了徽班进京的历史事件,从中取材,慢慢铺展,将梨园艺人与行当之间的情缘和纠葛一一描述,在大背景大环境里,介绍了那时的种种困境,人之思维,环境造势,命运的选择,和终于的结果。

编剧是邹静之老师,王牌编剧,底蕴上应该是不愁的,但是必须要说一句,个人感觉,邹静之老师对于这个题材的写法感觉更像是需要命题作文,所以做的合格,但是并没有特别的出彩或是光辉,更像是把一部需求中的作品,在历史事件的还原里一一做到了。

应该说故事的设置和主线做的都很好看,其实要说什么是清晰的,人设上,有优秀的地方,当然也有本该优秀但是拖了点后腿的角色。

另外,邹静之老师心思细腻得很,所以他在编剧里感觉设置的人物的一些细节和态度,其实是需要品,需要来回思考的,但是事实是,这很难,我们的思维注定了我们几乎不容易去这么考虑,所以也就很容易忽略他那种心思细密的设定。

毕竟电影时间短暂,不彰显,就容易被埋没。

影片有富大龙扮演的岳九,一代名旦,被弃京城,远走他乡,终于借着他人的能量站回了梦想中的舞台,也成了这部电影中最坚强的绝唱。

可以说是不用质疑的最好的一抹色彩,就是这个人设,也伴随着演员的演绎。

坦白说,富大龙这个扮相,你让我用美好的旦角去体会,审美有难度,确实不好看。

他身材样貌条条框框都不具备旦角的美。

所以在影片里,第一次看见他月下练功的时候,我整个人是心都一抽,就这个颜值的表现,我不知道我怎么面对。

可是不看脸,就是那个身姿,那个调性,那个自成一派的味道,又让人觉得有些魔性,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就是这样的状态里,认识了这个人物,认识了这个演员。

应该称赞,这是本剧的一个成功的灵魂设置,虽然这在我看来距离邹静之老师的水平还是有点遥远的,但是单独的成品里,确实是优秀的。

富大龙的表演堪称模范。

虽然看脸差距太大,但是人入疯魔,自然就能调整到对的状态里,而他就是恰恰能够活在魔幻里的那个人,所以异常的好看。

待到影片结束时,就这个糙得一塌糊涂的脸,我看着他扮上女装,竟然都觉得很恰当了。

所以他赢了。

当然,在我眼里,虽然对《霸王别姬》没有偏爱,但是让我用这个角色去对比张国荣,我觉得还是差距很大的。

气势上富大龙的岳九更盛,所以助了他一臂之力,但是够得那份美好,两个人还是完全不同的。

马伊琍出演的凤格格,醉心于戏,并且知书达理,对于戏曲的理解和造诣也是非同一般。

所以这个角色演的很大气,虽然不具备闪光的力量,但是她本身就是温柔的力量。

于是可以点醒主演,可以理解行当,可以推荐当下,可以创造未来。

这是一个一直在隐隐作事,始终存在,又始终不是最前端,却一直保持着最前沿信息和存在感的人物。

我个人觉得,气质和感觉的都适合了马伊琍,反而是我这些年看她演戏中难得的感觉不闹腾,可以像她自己一样慢慢推进的角色,蛮难得的。

至于影片中,凤格格与男主人公汪润生的关系,其实是否关于感情,真的重要吗。

应该是本剧真正主演的汪润生,串联了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推动了一切的缓缓发展。

饰演汪润生的是演员马敬涵,查了下资料,正经有戏曲北京的演员,应该是非常合适角色的选择。

我个人觉得无功无过,也没看出来是真正的曲艺演员的样子,不过底子有,该唱该演的时候都不耽误,还是可以胜任的。

另外他的扮相其实是好看的,要相信真的脸好看的演员是很有优势的,毕竟站在舞台之上对着那么多人,没有好看的脸,说什么都是浪费。

那么这一点上他是认真的可以。

不过没有太出彩,基本就是顺下来了整部电影,不算失分,但是觉得和演绎都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小遗憾。

京剧的产生,默默的经历了许多。

人生的很多选择在那个时候看着只觉得是生活里的一个步骤,一场抉择,却不知道会给历史留下多么浓重的一笔。

很多新的篇章的谱写,都会因缘际会的展开来。

这就是这个世界,刻画历史的方式。

没有预期那么好看,但是还是有惊喜的。

片中裘继戎出现,我也是惊了。

话说都请了裘继戎了,为什么是个一带而过的配角脸,我都怀疑我自己看错人,但是我相信我没有。

他夹杂在队伍里面聊了几句而已,水成这样的角色,用得着裘继戎嘛。

后面也没有安排剧情,按说是个好的宣传点,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

给点惊喜又破灭的感觉。

还是应该看,故事性强的,有些历史,值得翻阅。

作者:小佛搞特

 5 ) 徽班进京历史纪实

一直记得初中历史课本上曾一笔带过有关徽班进京的故事,从此举世闻名的京剧就此产生。

这部电影详细讲述了这一段历史。

演员们对于曾经戏剧角色的演绎都非常到位,看得出来有精心排练和模仿过。

每一个动作、神态、唱腔都模仿得惟妙惟肖、神乎其神。

剧情方面也有不少亮点,富大龙饰演的岳九和马敬涵饰演的汪润生都对戏曲表演有非常强烈的热爱,不仅渴望通过唱戏谋求生计,更希望让戏曲艺术被全国观众深刻熟知,也最终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6 ) 戏比天大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

我觉得所有的戏曲从业者都值得走进影院看看这部电影!

《流浪地球》后正经看的第一部电影,本来是抱着支持一下戏曲题材的念头去的,也以为在这么惨淡的排片下会出现“包场”的情况,谁知,一切都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

富大龙老师在我印象中一直都是个糙汉子形象,但刚开头他那几个身段指法,那段《活捉》一亮相,我就知道,他身上有货!

这电影有戏!

作为专业戏曲观众,中肯地说,富大龙老师的扮相着实不算好看,但最可贵的是他能把戏曲演员舞台上那份精气神演出来,手眼身法步处处都可圈可点!

以后小鲜肉再扮戏曲造型,就别来吹“扮相好看”什么的了,但凡能演出富大龙老师百分之一的感觉我就服!

邹静之+胡玫果然是神一般的组合,演员个个演技在线,焦晃老爷子的乾隆皇帝演的真带劲!

剧情中的感情线只是一笔带过,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演员与戏,演员与演员,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影片结尾的旁白,说好戏还要好观众,还要经过时间考验,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戏曲本就是交互的艺术,它本就是演给人看的东西啊!

影片结尾有个梗,就是男主汪润生的儿子也开始学戏了,而且取名“长庚”……影片结尾是用老照片向京剧前辈们致敬。

 7 ) 众生皆说话 智者自不同

周末上午,去看

等待进场时,看到门口《进京城》的广告牌,好像还不错哦。

一查下午一点多就有一场,于是吃了简单中饭,又坐进电影院。

电影一开始,看到什么出品方制作方,就预感不妙。

看下去,真想抽自己划手机的右手,心里忿忿然:都是电影,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人家阿方索在肥皂泡沫水反复冲刷的方砖地上倒印出天空中划过的飞机,第一个镜头就如此高妙,而我们著名的编剧导演还在用哭闹喊叫推动情节。

不高兴咱就打架骂人,高兴咱就在雪地里打滚,快死了就有带血的小手绢,生气了咱就来几句豪言壮语……问题是这么些手法还不管用,还得不断配字幕。

而最让人产生“电视剧”观感的是熟悉的影视城布景以及那些穿着不合体戏服、拖着脏辫子、表情和眼神或呆滞或犹疑民工气质的群演们。

简直就是,别人在画“蒙娜丽莎”,我们在临摹石膏像;人家在跳探戈芭蕾,我们在做第六套广播体操;大家各唱天籁之音,我们齐唱“东方红”。

如果说三四十年前,第五代导演走在观众和时代前面,这几十年他们都在干什么?

哦,他们也都忙着拍电影,还得奖呢。

电影唯一的收获是富大龙的表演,挑战男旦,成功了。

焦晃老师不是演得好,他不用演,换上行头他就是皇帝(当然必须是乾隆康熙这样的大帝)。

马伊琍演的不错,但我以为这个格格角色不难演,我脑子里闪过相似的几个女演员的定妆照,好像都行。

更有意思的是,两场电影,票价只差一毛,满场都是五人。

中国市场对它们倒很公平。

 8 ) 眉眼间全是戏呀

一、武生汪润生 他是扬州春台唱戏班的名角,虽然有名,但在世人眼里也不过是一个区区戏子。

“一个下九流的臭戏子”真实描述了清朝年间艺人的社会地位。

自古以来戏子的身份都不高,清朝还有明文规定,唱戏的脱籍以后三代才能考取功名,那么也就不难理解片中各色人物对汪润生戏子身份的嘲讽挖苦了。

因为汪润生的戏子身份,他和未婚妻春荣的婚事被春荣的父母阻挠。

在种种世俗评价和自身遭遇的影响下,汪润生变得卑微和敏感,他化妆时眼里有着不甘,他心里对自己的戏子身份产生了反感,他无法把全部的感情投入到戏中。

汪润生化妆时复杂的眼神所以当时的东家看汪润生演的关老爷戏的时候这样评价:“好是好,但还是缺少点关老爷的神韵。

”唱戏的最高境界是人戏合一,是入戏,但此时的汪润生没有从根本上认同自己,他感到卑微和低下。

幸好,在师父和东家的帮助下,他结识了扮旦角的岳九,他的师父对他说,“你看,这天底下也有好戏如命的。

”看到了岳九对于戏剧的痴醉后,汪润生被打动了,“只要你不自轻,自贱,看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看轻你”,汪润生最终与自己和解了,不再在乎世人的眼光。

他画上了妆,为大家唱了出极精彩的《千里送京娘》。

汪润生的关老爷扮相二、武旦岳九第一幕岳九出场时,北京城满城飘雪,由于被同行陷害,官府收了好处,与鼠辈沆瀣一气,污蔑岳九演的戏是“黄戏”“骚戏”,伶人岳九于是被逐出京城。

在京城八大胡同里名声赫赫的岳九离开了京城,去往了扬州,他在扬州蛰居数年,苦练功夫,技艺越发精进和成熟,他练功时像着了迷一般:在寒气逼人的三九天,他穿着单衣,踩在豆子上练功。

那捆住的双腿,负重的脚尖,一地光滑的黄豆,细碎平稳的圆脚步,曼妙的摇步,禁不住令人心弦一颤。

岳九练旦角的碎步和摇步当乾隆八十大寿,春台班要进京献唱而苦于没有经费时,岳九把自己唱戏多年积攒的钱拿了出来,愿意资助给春台班他们进京,唯一的条件是让自己也跟去,在京城唱一出戏。

又是一年冬天,北京城漫天飘雪。

岳九和汪润生在北京城里名声大噪,但在京城唱戏违反了多年前的禁令,岳九和汪润生都被抓进了牢里。

当汪润生在那里沮丧哀叹时,这边的岳九仍着了迷一样在那里举着兰花指,迈着小巧的步伐哼着曲子。

那种痴迷状态被富大龙演的惟妙惟肖,浑然天成。

最终他在皇帝面前为自己圆了梦,完成了人生落幕前最后一次盛大登场。

爱戏如命如岳九,“就算是死,也死在台上。

”人称岳九为九叔,梅葆玖也被越剧大家茅威涛称为玖叔。

梅派是男旦,富大龙扮演的岳九也是男旦。

有种冥冥中向梅派致敬之意。

虽是男旦,却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不自轻自贱,始终保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看到富大龙演的九爷的角色,估计每个人都会忍不住会拿他和张国荣演的程蝶衣比较,我也一样,但发现富大龙对于岳九这个角色的塑造完全不输程蝶衣,尽管程蝶衣是无可挑剔不可替代的存在。

你,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你,癫狂痴醉,傲骨不卑。

三、懂戏人:凤格格凤格格是最懂汪润生,她懂得他内心的自卑和不甘,她能够欣赏他的一板一式,她能够看出他戏中的不足。

她离开扬州的时候赠他关羽的戏服,和那枚用虎骨做的戒指。

他给皇上唱戏名扬京城后,她邀他相见,她精心画了妆,为世上能有这样一个蓝颜知己。

她向他表达了欣赏和爱慕,而他带着遗憾地说“我如果不是个戏子……”,不等他说完,她果断地回复:“你若不是个戏子,我连多看你一眼都不会。

我从来没看低过你,你也别把自己看矮了,若不是因为戏,我和你之间隔着十只手都够不着”。

凤格格对汪润生有着欣赏和爱慕之情,但两人却保持着应有的距离。

当汪润生功成名就之后,他们从此再未相见。

结尾,润生的十岁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也要唱戏,他不再卑微,给自己的儿子说“好好练功,天底下的人早晚得高看你一眼。

四、关于几点电影评价2、服化道和选景精致,服装考究,选景也把扬州的水乡与市井气展示地很到位。

3、关于演技,这部戏就冲富大龙也要去看,他真的阐述出了戏剧的精妙,每一个动作、脚步、表情都是好几年功夫磨炼而来的。

(百度了一下,发现我龙哥是有着戏剧基础的哈哈哈)

4、虽然整部电影的戏骨不少,但因为京剧题材本身的限制和没有所谓的流量明星,这部戏热度很低,我去的整个50人的观影大厅,上座率不到20%,真的让人扼腕叹息。

所以真的真的推荐大家去看一看!

 9 ) 知己难寻,但遇到便足矣

要不是在我喜欢的博主的微博里看到推荐,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部电影。

宣传很少,排片很少,一天两场都是影院大发慈悲,好不容易才挑到我和闺蜜都有空档的时候。

开头确实吸引到我了—— 一双兰花状的手,指甲修长剔透似笋芽,让我想起欧阳修在《玉楼春》里那句:“春葱指甲轻拢捻,五彩垂绦双袖卷”。

接着镜头拉伸开来,名旦岳九露出全貌——主演富大龙虽不似其他影视作品里扮旦角的男演员一般有一副老天爷给的好皮相,但一颦一笑皆是戏,举手投足毫不含混,一看便知背后下了多少功夫。

再后来在寒气逼人的三九天,岳九穿着单衣,踩在豆子上练功。

那光滑的黄豆上,他的云步却稳健又细腻。

开始是一步叠一步,展现曼妙的身形,而后节奏加快,高难度的动作纷繁不止,手中的折扇翻转流畅,表情更是痴痴入戏,眼神变换了好几种。

我当时想,这么厉害一定有替身吧,后来才发现这部电影里所有演员都是亲自上,不用替身的,富大龙老师的旦角表演都是自己练出来的。

以前看过富大龙老师的角色,或特工,或码头工人,都是坚韧硬气的,可这次完全不同性格的人物,他却仍能塑造得这样好,不愧是影帝。

岳九的最后一场戏,他演的是一位刀马旦。

这里我的想夸夸编剧了。

以前看这种类型的影视剧,旦角大多数都是往柔弱了塑造,上台后多半是花旦或者青衣。

可是这部影片里塑造的表演旦角的岳九,平常说话虽然带有戏嗓,却不是温柔的,而是有着一身韧劲和傲骨。

开头他被同行陷害逐出京城,却不卑不亢,一丝落寞的神情都见不着,好像遇到不测既来之则安之,满不在乎;中间求春台班带自己进京城,那一个跪更见不到半点卑微,而是隐忍,是坚韧,是内心压抑许久的不甘心;演出完毕官兵来抓他,所有人都惊慌了,唯有他一人气定神闲地喝着茶,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在暗无天日的牢狱里,即使无人理解,没有观众,他仍然念白哼曲,将每个动作都做得尽致淋漓,大概他把此刻当成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在这最后的时刻里,他只为自己的热爱而活——这是真正的“戴着镣铐起舞”,是一种动人心魄的美;最后的最后,他知道自己已经不行了,可是没有倒在台上,而是悬着一口气,等着皇上的御批,听到御批后他嘴角微扬,心满意足地笑了,他等来了本该属于他的东西。

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戏,可从他上扬的嘴角可以品出,他没什么遗憾,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管穿不穿戏服上不上妆,岳九的动作,眼神,指法,都让人叹为观止。

中间有一句台词我印象很深“我唱旦角,可我不是娘儿们”。

是了,他骨子里的那股坚韧劲被富大龙老师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从不自轻自贱,不取悦他人,这是那个年代的戏子中很值得敬佩的。

无疑,马伊琍塑造的凤格格也是成功的,她说话气定神闲,含蓄内敛,表演如冰山般,表面只露八分之一,细细品却能品味到那剩下的八分之七。

她没有太多大哭大悲的表情,却能让你感受到一个格格内心的落寞和孤单,她懂戏,爱戏,甚至比从小学戏的润生还痴戏,可身为女子,她不能亲自唱戏,身为皇家,更要时刻活得小心翼翼。

她与润生发乎情止乎礼,最炽烈的情感表达无非《牡丹亭》里的那几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说完这二位,自然就要谈谈演员塑造得不太成功的人物——汪润生。

每次格格去找他,他都是一副大义凛然一身正气的样子,不曾见对格格的一丝动心,后面却突然一句表白“我要不是个戏子,我……”在他的表演下,剧情显得非常的突兀。

他和格格九爷的对戏更突显出他演技的不成熟。

再谈谈剧情吧。

剧情在我心里并没有达到期望值。

我喜欢的,就是岳九的旦角却有一股子韧劲。

但如果主角是岳九,他的人物塑却有一些单薄,只说他爱戏如命,却并没有展现他为何爱戏如命,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对这样一份职业有着特殊的情愫。

看《霸王别姬》时,观众会跟着程蝶衣的心路历程走,会明白程蝶衣的一切,会跟着他哭跟着他笑,而看这部影片时观众对岳九则更多的是敬佩,是尊敬,而不能切身地体会到岳九的感受,观众和人物之间的距离,就决定了影片的情节不会给观众带来很大的触动。

再说润生。

在感情方面,润生这个角色立不住,稚气未脱,像个孩童,在格格和九爷的衬托下,这个角色显得格外幼稚。

影片名字是《进京城》,可演了一个小时几位主演才进入京城唱戏,铺垫过多,尤其是润生的感情戏,太俗套,可以删减。

反而润生和格格的感情铺垫太少,突然就上升到“此间唯你我二人心意相知”的层面。

可她不过给他指导过一次戏,没有什么精神层面的深刻交流,两个人就因为一段《牡丹亭》的念白而流泪,好像彼此深爱一般,颇有些突兀。

但是因为影片的题材,能拍成这样已经很不易了。

凡是选择戏曲这个题材拍的影视作品,都容我道一声佩服。

从排片就能看出来现在大部分观众对这样题材的片子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拍摄方一定要做好票房惨淡的准备。

再加上据我了解,剧组的每一件行头制作都需要3到5个月,还有最后三天就杀青时遭遇了火灾,所有的戏服烧了个一干二净。

所有的戏都要重拍,所有的道具都要重新去制作,几乎做不下去。

制片人破产,两次脑梗塞到医院去抢救。

但后来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就这份诚意,我都要给予它高评价。

它的目的是好的,也是伟大的,它并非是为了赚观众的钱,而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可惜这世上知己难寻,放在今天它注定不会成为一部火爆的电影。

影片结尾的片尾曲中还配有“同光十三绝”“四大名旦”等著名京剧艺术家的相片和介绍,可见它是真的想让观众了解国粹爱上国粹。

还记得影片结束灯光亮起,影院里却没有人离席,大家都在位置上看完了这些介绍,此刻真该感叹一句:知己难寻,但遇到便足矣。

“知己难寻,但遇到便足矣”这句话送给这部电影的创作者,也送给众多像我一样热爱戏曲艺术的观众。

 10 ) 不疯魔不成活。|6.6

富大龙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可惜电影用了后期配音,并没有同期录音,再加上古装剧和戏曲的元素,还有那种淡入淡出,让人感觉到有一种浓浓的电视剧气息。

在同期录音流行和普及的时期,这样确实十分影响观众的电影沉浸感。

我更愿意将它看作一部历史正剧,但男主和王子文的爱情戏着实让我有些不知所措😑男主的人物设定本身就不讨喜,身上的故事也有许多黑点,再加上演绎并没有什么亮点,关公只剩下了瞪眼,男主这边扣了太多分。

不过富大龙、马伊琍、焦晃老师都是加分项,马伊琍的凤格格一点没有抢戏,可是又一点戏也不能少,角色定位拿捏的非常好。

焦晃老师的晚年乾隆也可圈可点,虽然躲不过“政治正确”、“皇上英明”,但角色本身还是优秀的。

片子结束我搜了一下富大龙,果然他有一定的基础,是科班出身。

这种细致到眼角皱纹的演技令我叹服,又一个戏比天大、不疯魔不成活。

不过富大龙的岳九与哥哥的程蝶衣又有所不同,无法直接比较。

如果抛开影片质量、运镜手法等等一些列外在因素,富大龙老师的演绎虽不能比肩,但也完全不输哥哥。

但是电影本身缺点也很多且很明显,几次黑幕,将交代时间的工作丢给旁白,也是真的低级。

希望越来越多的此类国粹大戏能够得到关注。

《进京城》短评

电视剧感和女演员的柔光滤镜略重,但是胡玫导演的正剧我还是放心的,富大龙老师的扮相和身段绝了,片尾没有一个人离席都安静看完,自重自爱在什么行业都是安身立命之本,文艺作品审查制度从古至今都是玄学

7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其实故事只能给5分,就是标准的好莱坞叙事,起承转合。特别规矩。但是这个题材我喜欢,胜在题材。我其实很喜欢传统文化方面的电影。诗词歌赋,你把苏东坡,王安石,一个个拍我都回去看。其实这个思路还可以,用好莱坞那一套拍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有一段把我哭的像个傻子一样。他有好几段故意煽情。但是那一段,我突然就忍不住了崩了,眼泪如决堤一样。应该是戏班老板说,今天感谢你们了,春台班靠你们在京城长脸了。这一段导演要的就是煽情,但真正让我哭的是后面一个什么剧情。真是好久没哭的那么控制不住了。

9分钟前
  • 做个普通人
  • 推荐

纯私人看法:这片80%看点在富大龙的“岳九”身上啊!!出神入化的台功身段,戏比命重的人设。开头被逐出京城,走到闹场的官爷身边,阴阳怪气又无比克制地给一句“哈爷,您辛苦。”一个巅峰戏剧伶人的嗓音和神情控制太惊人了!练豆子功那场戏也是无以言表的惊艳惊叹。其他的人物和情节都有电视剧感,不出彩,刻薄点讲:反而拖了全片的后腿!这片目前6.6分。如果只有岳九一个人的主线,至少也在7.3分以上。

13分钟前
  • 夏之轻寒
  • 推荐

竟然是根據真實人物的經歷改編的,本來看到前20分鐘潤生半夜搶走春榮就有點心理不適了,還好後面被岳九的執著與專業拉回來了,就基本看不到多少觀眾所期待的所謂女性主義的表達吧。只能說導演是女性,和女性主義並不能直接劃等號。

15分钟前
  • 姝尹Y(^_^)Y
  • 还行

带我爸妈一起去看邹静之编剧胡玫导演拍的即将上映的《进京城》,以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为故事背景的片子,京剧的起源就从这里开始的,突然发现京剧的历史远没有我以为得那么久远,也就200年的历史,片尾介绍了京剧各派创始人,绝大多数都是二十世纪初生人,如此说来,京剧也算一门近现代新兴艺术了!有点惭愧前几天去听京剧三个小时听得我心里叫苦不迭,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去听听京剧!推荐一下这部戏吧,难得的一部适合跟异性朋友去看的戏,呵呵

19分钟前
  • Zendra
  • 力荐

从第一秒开始就浓浓的电视剧质感:转场、运镜、剪辑、表演、台词、布景……电影如果是烂还有被原谅的可能,但电视剧思维那就呵呵了。没什么好说的,我观影生涯的最大败笔,看完我都替自己感到丢脸。

20分钟前
  • 热腾De小笼包
  • 很差

好失望,期待了挺久的,但是不好看,按理说这个题材和故事容易出彩的。

22分钟前
  • 啊王
  • 较差

五星全给富大龙的演技

26分钟前
  • 山慈明
  • 力荐

合格的政治任务片,还是逃不过「皇上圣明」的套路,但是富大龙和岳九实在是太迷人了,什么京戏起源,什么润生长庚,都不过是引出岳九后半生故事的线索而已;转场也太频繁了,还就淡入淡出这一招,像电视剧预告一样稀碎…

27分钟前
  • 帕帕多普洛斯
  • 还行

从头到尾没有讲清一件事,没有塑造一个人物,没来由的混乱破碎剪辑,毁三观迷晕拐带妇女爱情线,拍戏曲题材连功课都不做的吗(千里送京娘是建国后根据江淮戏移植的新编戏,扮相也是新设计的,竟然穿越到乾隆年间。片子开始时表演活捉的扮相也是后来去鬼化的改良扮相,不是原貌。牡丹亭唱词"是答儿闲寻遍"也说错了。)。凤格格“我想把你叠起来揣进怀里,想的时候就打开看看”的弱智台词和含香拿熨斗熨平蒙丹眉头可以一战,富大龙装腔作势阴阳怪气欣赏不来,胡玫一贯膜拜皇恩浩荡的奴才味道是改不掉了。

30分钟前
  • apfelana
  • 很差

虽然在弘扬京剧,很多地方却是在糟蹋

33分钟前
  • 多重倾向
  • 较差

一个人一辈子的痴迷,一辈子的执着,最终如愿以偿,含笑九泉。这样的人,不论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境地,只要心火不灭,足以燎原。富大龙演的九爷就是这么样一个人,演的很棒,戏中之魂。马伊琍的旗头扮相一出来,就感觉甄嬛娘娘驾到了。王子文脸太尖了,少了一些少女的娇俏感。焦晃老爷子一出来,那必须得是皇上驾到了。

34分钟前
  • 姮Joyce
  • 推荐

想请教一下制片人:诱骗编剧卖出剧本,绑架演员进组轧戏,有什么好方法?

3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很差

已阅

43分钟前
  • 只因云中雷
  • 很差

一般般,可以当成纪录片来看

46分钟前
  • 蓝天白云
  • 较差

徽班进京的故事其实还是好看的,没有那么平淡无味,镜头还是有电影感的,不是电视剧的质感,只是剪辑太细碎。富大龙的角色最出彩,月下练功,以及那一跪,那种热爱和尊严都有表现出来,马伊琍的角色也很精彩,相比之下润生这个成长型人物反而不如npc们有记忆点。

51分钟前
  • 李松石Linden
  • 推荐

1、抱着期待去的,以为至少可以听一段戏呢,一窥京剧的魅力,可是真没看懂,原来这部剧就是放给专业人士看的,有门槛。2、王子文过来打了个酱油,整部剧平铺直叙,没啥矛盾,官商和谐,皇帝体谅下面,有情人终成眷属,知己亦求得。

53分钟前
  • 潘成妍
  • 较差

乡音难改,安庆话听起来真的亲切,可能严重影响了我对这部影片的感觉。故事就是徽班进京前传,可惜戏曲题材太过小众。富大龙真是位好演员,情绪到位,京剧演员的做派和感觉非常到位。

54分钟前
  • 逆旅夜行
  • 还行

看过以后明白了国家京剧院一楼为啥有家扬州菜。

57分钟前
  • 蒲海鹤踪
  • 力荐

节奏并不好

59分钟前
  • 三岛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