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女儿一起看的,影厅里基本上都是小孩子加家长的组合。
毕竟是动画片嘛。
不过这片子其实是中年人拍给中年人看的。
红赛车闪电麦坤上了年纪。
后起之秀黑风暴杰克逊技术更先进,动力更强,速度更快,很快便超越麦坤。
麦坤不甘落后,打算夺回荣誉。
不过在决赛中,他临场决定退居二线,将怀揣梦想、却一直只能做教练车的酷姐拉米雷兹推向赛场。
最终酷姐获胜,麦坤接过他当年的导师哈迪逊的衣钵,正式成为酷姐的教练。
影片很能调动情绪,英雄迟暮的伤感,绝地反击的激烈,既动人又抓人。
皮克斯的技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金属的光泽,环境的渲染,几可乱真。
只是,贯穿影片的是双重标准。
黑风暴需要得到教训,因为他不尊重前辈;酷姐可以夺得冠军,因为她是我的粉丝。
这很有点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味。
中年人感慨了一下青春不再,但露出的仍然是胜券在握的微笑。
所以呢,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前提是得由我们说了算。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看有人的评论说,电影看到一半就猜出来结局了,不过我没猜出来,看到麦昆让小黄车上场的时候我是懵逼的,我以为麦昆让她留下,就是因为他们是好伙伴而已。
不过这个设定也没什么办法,在看前一半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故事该怎么让麦昆赢?
毕竟storms是新车,麦昆是旧车,通过意念或者技巧赢都有点生硬。
让小黄车上场,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小黄车也是新车。
哎,我想麦昆一开始是有不屈服的,就是在最后的训练里,看到小黄车超越自己,心里很沮丧,他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speed了。
能把赛场交给小黄车,也算是直面人生,打开心结。
就像他之前跟smokey说怕自己和自己的老师,忘了名字了,变得一样,不能比赛而沮丧,但是smokey说,他的老师有了他,也是一种意义。
麦昆也走上了同一条路。
或许对于迟暮的英雄来说,教导年轻人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吧。
不过我还是希望麦昆是最后自己能跑完比赛,毕竟那是他自己的race啊。
本部电影的主题是要给年轻人多点机会,多点鼓励。
无论是是《玩具总动员》、《怪兽电力公司》,还是《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皮克斯的动画续集没有让观众失望过,甚至还在口碑和商业表现上创造出更多的惊喜。
然而唯独《赛车总动员》是个例外,在经历了第二部的“折戟沉沙”之后,时隔多年,第三部终于于2017年回归了。
相比于第二部,第三部口碑更为出色一些,不过在皮克斯的整个动画序列中,只能居于中下等水平,当然,票房上亦是如此。
但皮克斯毕竟是皮克斯,相比于市场上绝大部分动画,《赛车总动员3》依然是一部充满着趣味和活力的影片,从中也可以看到皮克斯动画的基本属性和惯用标签。
《赛车总动员3》和皮克斯其他动画一样,绝不满足于仅仅讲述一个精彩却又简单的故事,而总是在故事中饱含着思考和感悟,蕴藏着温情和关怀。
影片最后,闪电麦昆将拿到第一的梦想的机会让给了科鲁兹,这不仅是一种荣耀的取舍,更是一种彻底的信任和认同,这才是影片的宝贵之处。
皮克斯用《赛车总动员》系列告诉我们,赛车亦如人生,有起有落,有起有伏,在荣誉之外,还有更加珍贵的东西值得珍惜和爱护。
无论英雄多么有力量,哪怕拯救过世界,还是有迟暮的那一天。
不只是英雄,人人都会遇上。
比如你退休了,老年的身体大不如前,无法登高,无法远行,无法掌握最新科技,跟不上世界的节奏世界。
那么就这样结束了吗?
没有选择?
如果说这篇里,麦昆又因为励志成反转第一,那么只能说皮克斯也老了。
但是皮克斯给出了更好的解决之道:当你老人,把祝福送给年轻人。
让他成为未来的你,甚至更好的你。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是年轻人的。
看海报以为黑风暴是主角,结果就是一个打酱油的,黄车妹妹才是最终赢家。
赛车3对“告别”的这一主题的线索埋得细、是从麦昆那一次次(我们本有那么一点点闪光地期待着反转的)失败中累积起来的。
其实赛车2也是这个主题,只不过是通过一个“诡计”去写老爷车的负隅;板牙大杀四方,可时代终究在前进。
如今麦昆再一次开进加油道,不是为了“只加油,不换轮胎”,或是“最快速度换轮胎”,而是“听着,应该你来跑这个比赛”。
于是一切都有了意义,不仅是赛车3的伏笔,更是赛车1、2的铺垫——我们都曾年轻,而我们终将老去。
活塞杯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人/车才是。
这就回到了皮克斯创作的核心。
(先这么写着,有空回来写全一点。
)
又是几年过去了,闪电麦坤已经成为赛场老将,似乎不复当年之勇,而初露头角的小将意气风发。
为了在比赛中重新掌握主动,新角色美女赛车Cruz Ramirez成为麦坤指导,同时他也从哈德森博士那里领悟到新的人生赛场的真谛。
这个老少皆宜的系列电影已经历了十一年的岁月,创造出了一个充满着汽车文化的拟人化世界,也创造出“闪电”麦昆、板牙等伴随90后成长的经典动画形象。
刚带孩子在影院里看了Cars 3。
可能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
给小朋友看第一、二部时,还是三四年前。
一开场就提到了退休的话题,就有了预感:这是要整成金刚狼3的动画版啊。
但动画片毕竟不同于真人电影,休·杰克曼会变老,卡通人物不会,你看日式卡通里这一拨永远的小学生:柯南、大雄……PIXAR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就像好些年前,它把TOY完结了,正好也是三部,小男孩长成了大学生,总要步入成人的世界,和玩具说再见。
电影继续往下看,看到McQueen不服老,信心满满的保证新赛季还要拿冠军,想到今年威猛如十年前的费牛和纳豆,莫非McQueen也要紧跟潮流、发奋图强、重振旗鼓?
PIXAR偏偏不做这种鸡汤。
虽然McQueen积极要求训练,但过程中间有不少伏笔,都暗示了这台名叫酷姐的小黄车颇有赛车天分。
她还向McQueen倾吐了自己的赛车梦想。
天分+梦想,过程中还在不断成长,这么多因素都注定了结局。
尤其是,老莫展示了蓝天博士寄来的信,贴满了一面墙的信,都是讲述McQueen的事。
蓝天博士指导McQueen成为冠军,乃至活塞杯历史上最伟大的赛车之一。
蓝天博士也终于又找回了生命意义和生命自信。
哦,我这时完全死心了,McQueen的冠军之路结束了。
他的另一条路开启了。
传承。
就好像老莫传给了蓝天博士,蓝天博士传给了McQueen,McQueen又将传给酷姐。
传承的是车技,是荣誉,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认知、理解和把握。
这既是完结,也是种永恒。
这也正好照应了第一部,在第一部最激动人心的决赛中,McQueen并没有夺冠,他为了让老一辈冠军能有尊严地离开赛场,而放弃了冲刺。
同样,在第三部里,又到了激动人心的决赛,McQueen却让出赛道,他把信任和机遇送给了新一代冠军,激励着、指导着酷姐赢得第一次比赛,开启属于她的时代。
对赛车McQueen而言,生命的意义确在于比赛,却不在于冠军。
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 (2017)7.02017 / 美国 / 喜剧 动画 冒险 / 布莱恩·菲 / 欧文·威尔逊 克里斯黛拉·阿朗索
我感觉黑风暴杰克逊他虽然很强,但是也是并非不可战胜,而一开始外观他就是因为过于的骄傲自大,不肯接受很多前辈和后辈的指导意见,最后才几次输给他,最后我觉得他把自己本该获得的荣誉和他人一起共同分享,体现了一种成就他人也是保全自己,而且我觉得酷姐的实力真的是牛逼呀,最后时刻绝杀黑风暴杰克逊夺冠。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皮克斯动画在国内的票房都不太高,即使带着国外如潮好评的BUFF也不行,也许是皮克斯的电影相比迪斯尼除了合家欢会带一点点成人世界的无奈。
《赛车总动员》真是好多年再见,看第二集的时候,在北京度假,儿子不到三岁,现在都上三年级了。
时光荏苒,孩子逐渐长大,长高,成年人却在一点点变老,故事的主角闪电麦昆也是如此。
习惯看世界杯的球迷都会看着心仪的球星一年年老去,从在球场上健步如飞的追风少年,到半场没过就不停大口喘气,我现在还记得托蒂在最后一届世界杯时,不停地弯腰系鞋弯腰系鞋带的中年大叔。
巴蒂斯图塔被换下场时踢飞鞋子,那是对自己体能的无奈。
是人都会变老,在皮克斯之前,动画片里的主角似乎不会,结局总是皆大欢喜的多,主角光环可不是盖的。
麦昆在本集中,没有什么经济压力,生活压力似乎也没有,有钱,有追着拍广告的赞助商,有两情相悦的女友,还有很多知心朋友,可他还是不开心,因为在赛场上,他老了,新的赛车比他更快,每一场比赛,他都拼尽全力,可惜最后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始终不是他。
凡是参加过竞技类比赛的人都知道,江山代有人才出,也许就在一眨眼,你就过时了,你擅长的邻域里来了一个比你更威,更猛的人,要命的是人家比你年轻太多。
习惯了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觉,突然要出现在别人的阴影里,那种感觉确实不舒服。
乔丹之所以要退役后再复出,索尔金娜治好了儿子还要再战奥运,都是为了心中那种获胜的感觉。
他们都不甘于归于平淡,但是总归有那么一天,你必须回归普通,那种感觉真不好。
《赛车总动员3》讲述了前赛车冠军麦昆如何走出困境回归自我的故事,小朋友看到最后似乎有点蒙圈,怎么没赢比赛?
这也是皮克斯高明的地方,它告诉孩子,这个社会很残酷,并不是制订一个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绝大多数人只能接受不那么尴尬的结果。
故事里的麦昆,最终退役成为了教练;社会中的我们,也将会从刚参加工作的万丈雄心,舍我其谁,到如今的喝茶看报混日子,昔日同学朋友功成名就的消息至多就在内心深处引起一丢丢不快,脱口而出,那谁谁谁,当年比我差远了,不过是运气好吧。
人总会有老的一天,如何平静的接受是一个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接受,有些人真的不能接受,看看一直奔波在电影中的明星,普通人可能觉得,有名有钱,为什么还要奔波吃苦,完全可以躺平,停下来享受啊?
那是你没有感受那种万众瞩目,荷尔蒙飙升的感觉。
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某些人一定会奋斗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息,看看拿影帝的谢贤,几乎都走不动了,还是要当主角。
张国荣之所以不愿再活在人间,大约就是自古美人与名将不叫人间见白头吧。
从追寻导师的步伐到自己成为导师,反派很弱,酷姐赢得太容易,板牙戏份也少,看的只是11年的情怀。
“用我的最后一次换你的第1次机会。
”结尾泪目。
比起对梦想的渴望,输赢真的很重要吗,比起梦想这个词它真的轻多了,那对于梦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态度。
闪电麦昆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守护心中对赛车比赛的热情,进行一系列的训练来超越新人,赛车比赛那里燃爆了,但结尾太过伤感,无法接受。
哪怕赢了比赛在退居幕后我都可以再给这部电影加两份。
作为自私派,无法接受这个圣母结局……
乏善可陈。彩蛋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家补
这才是汽车总动员真正续集,回归到纯小孩子看的类型。可惜的是,以这种小孩子世界观的架构来说,汽车总动员是无法和其他儿童片对抗的,不继续走2的世界观是败笔,甚至无法了飞机总动员对接。
作为皮克斯死粉,虽然本来赛车就算垃圾奶牛线,拍成这样也还是无限伤感。
今年皮克斯重头戏还是Coco. 先导预告片让所有人都以为这个系列终于严肃黑暗起来了,其实没有。第三部其实是第一部的精神正统续集,第二部更像是拓宽了世界观的外传。和保罗纽曼的师徒关系挺感人,但Hud的离去从没有被直接提及过,第三部里莫名其妙就成为剧情重心了。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他什么时候死的…
皮克斯是在自嘲自己的老态?
一直没看过这个系列,还不错
作为一部已年过十载的动画系列,《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很难再回到这个作品在最初时给人带来的那种惊喜,而《极速挑战》所做的也并没能让这个系列去焕发何般生机,一份英雄迟暮的情怀,虽然依旧有着关乎成长的感动,却再难谈何新意可言。
意外地还不错,考虑到了人生后半段的光荣与梦想问题,比较圆满。
节奏非常舒适,差在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老赛车训练方式好过科学训练和让小黄代替上场的动机
头一次看皮克斯作品睡着。上集跑偏成“板牙外传”至少想象力在线,也很刺激过瘾。这集既没创意也没笑点,就像是没故事硬要让故事有个结局般尴尬,所以很必然用英雄迟暮做文章,麦昆收徒打败新劲敌,致敬“蓝天博士”(保罗纽曼),打情怀牌却没唤回当初第一部的感动,主要还是故事太无趣不走心。4/10
不如前作远矣,新女主实在不讨喜,情节设置又不有趣。
传承的不仅是技巧,还有自信。
这一部讲了在生涯末期的职业选手会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与新鲜血液的关系,也算是一种传承吧,主题非常鲜明的,不过肯定是没有前两部丰富了
很不喜欢廉颇老矣勉强挽尊这种故事,更理解不了这种师徒传承的圣母结局。叙事乏味,高潮转折莫名其妙,可以说非常难看了。画面是好看的。还有连这个都女权了……
比最无聊的第二部好看,保持了画面水准。估计公众号会把这第三部和中年保温杯联系在一起搞点十万加,哈哈哈
到一定年齡,你就要當老師。
用传承找回自信。
皮克斯好像从恐龙当家开始就走向了追求极致画面放弃讲故事的不归路,这部也是画面质感特别接近实物,但剧情却老套拖沓,最后让一个带墨西哥口音的女性角色接班算不算夹带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