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候爱看小妮子、郭妮的小说,经常沉浸在花花绿绿的封面,贵族校园式的故事背景里,觉得这个世界上理应存在公主和王子,也坚信着自己终将不凡。
我是在那个时候遇见玛丽苏的。
她经常长着五颜六色的头发,她的名字总是很长,里面的每个字都很美,她永远都是那么神秘,可能是某个遗落文明的公主,也可能是秘密财阀的大小姐,她的能力千奇百怪,有一件事却不会改变,那就是她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她永远是那个最特别的女孩。
而随着反玛丽苏文化的兴起,我渐渐明白了那是空谈,是做梦,于是我看起了反琼瑶、"现实向"的小说,说着玛丽苏的坏话,并拒绝承认我心里她存在过的痕迹。
是什么时候我和玛丽苏和解的呢?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某一天,我突然明白了,逐渐接受了平庸的自己,开始接受自己的一切,虽然我很平凡也有很多很多缺点,但我永远喜欢着这样的自己。
所以我和我自己和解了。
正如陈美如对九天龙女说的那样,玛丽苏的梦让她无视规则变得不平凡
但接受平庸并不可怕,我们因为平庸才会做梦,我们的幻想在那些因为学习、工作而忙碌的时间里闪烁着快乐的亮光,这就够了,我们女人做做梦怎么了?
这是什么大事值得被嘲笑吗?
我们做梦天经地义,女人有性幻想无罪!
陈美如对慕容王子说"你的存在令我羞耻令我尴尬"因为她的性幻想曾被人否定,被人嘲笑。
甚至到她24岁,还要为12岁时的少女春梦赎罪。
这些堂而皇之调侃她的人并不觉得自己有错,他们每一次玩笑都仿佛在说:"这个女人居然有性欲诶!
真好玩!
"这些嘲弄最终完成了对陈美如性欲的割礼。
陈美如长大后选择的职业也耐人寻味,网络监察员,也就是我们说的鉴黄师。
可以说,陈美如一直在为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赎罪。
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女生即使没有这样的经历,也很少有和朋友坦然聊起性幻想的时刻,谈起这些总会有似羞耻、似尴尬的情绪。
"你是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陈美如在那一刻终于承认了"慕容杰伦"的存在"你是我的人"她勇敢的接受了自己曾经存在过的性幻想。
在那个瞬间我仿佛又看到了蒙着桌布扮公主的陈美如,她和闺蜜姜惠贞快乐的朗读着自己的日记,躺在床上构思着接下来缠绵悱恻的情节……
姜惠贞在游乐园里玩耍时对陈美如说:"陈美如,能这样和你聊这本日记,真好,真的很好!
"玛丽苏,能这样和你握手言和,真好,真的很好!
首先声明这真的是一部既可以搞笑奇幻十分离奇但人物的行动确十分合理的电视剧。
只是我在陈美如十二岁被点名读日记和二十四岁在公司被老板公开处刑的两处情节,才突然明白为什么她会如此抗拒性抗拒爱情。
爱情实际上就是和性息息相关,十二岁开始少女怀春、对邻班男生充满幻想。
人们总是许可男生可以有看黄片、有性幻想有春梦这样的经历,缺自动忽略在同龄的女生身上也经历着这样的事情。
陈美如她终于在二十四岁明白了,她在自我阉割,她在努力做一个清纯的女性形象。
毕竟这个社会终究充满着对女性居然有性幻想的不理解,而我作为一个与陈美如同龄的女性,谈过几次恋爱,却依旧没有走到最后一步,我总是认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实终归处于恐惧。
我不仅有性羞耻也有性恐惧,我可以和别人聊性,可以坦然承认我会看黄片,我觉得我是个开放的人,但我终究感觉到恐惧。
我并不认为我是个明码实价的货物,但我害怕因为我的欲望而让人觉得我是个廉价的人,我害怕所谓的第一次很疼,我害怕我有一天并没有和第一个做的人走到最后。
并且我讨厌这种把自己物化的行为,但我又无法挣脱这种社会、父母以及他人带来的桎梏。
因为这样的行为一直是被批评的,明明我知道我有欲望,我也明明知道这很正常,我明明知道男生可以不在乎所谓的干不干净而仅仅出于欲望就去做,但我没办法真正的摆脱这种莫名出现在心里的“道德”枷锁。
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像姜惠贞一样,坦然的面对欲望,不再顾虑太多,将性欲和食欲视为同类事件,不过分纵容但也不过分克制,他们仅仅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罢了,与道德无关,与别人的眼光也无关。
一部很好的剧,值得五星。
总的来说,我看了下差评,分为两类。
老实说,我不是很明白那些说剧情很尬的人,一般如果我没有把一部剧看完我是不会评价的,没有调查权哪来的知情权。
首先,前九集,所谓很尬的剧情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情节,可是根据整部剧的逻辑线,这是纸片人变真人的故事,他来自12岁女孩写的小说,你们年少时候写过小说吗?
反正我写过,正是总裁文正火的年代。
这不是剧情尬,是剧情中女主写的小说尬,不要混淆概念。
而这恰恰体现了真实。
这里想明确一下,什么叫尬,参见《落跑甜心》。
九集后,人物基本上都在拜托小说设定,有意义而深刻,有血肉。
第二就是主题过于生硬。
我没有觉得,全篇都是以女主小说由来的女性幻想羞耻展开,尤其是女主从事职业的讽刺,而正是她年幼书写的人物救赎了他。
在此当中,副线cp剧情完整,且模式不同。
女主闺蜜对事业追求,龙女自我意识的觉醒。
还有女主闺蜜和女主的相处,在女主总是陷入自我悲伤无视闺蜜现状时,闺蜜没有沉默,而且主动说出自己也需要关心。
这段很打动我,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失望就来自于对方不再关注自己,而往往是可以沟通解决的,因为明明都是互相在乎的人啊。
同时现代现实生活与古代巴比伦历史交织,涉及平行时空等多种元素。
剧中的语言是古巴比伦说的阿卡德语,请北大亚述学专业的老师指导教授的,能在细节上做的如此很让人惊叹。
同时剧中的滤镜非常非常好看,人物场景做的也很好。
总之,作为网剧来说,他的内容非常丰富,希望不要跟风黑吧,观全局而知深浅。
据说是18年拍摄完的网剧,因为各种原因未播出,总之,希望不要高开低走。
我的巴比伦恋人 (2021)7.22021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爱情 奇幻 / 周楠 / 凤小岳 卜冠今
这剧的标题和设定你可能一看,想说啊肯定是尬雷网剧但是看演员配置再看场景道具,就会开始迷惑,且不管周游,许玮甯,光是卜冠今和朱颜曼滋,她俩怎么会去演雷剧烂剧呢?
片头有很认真在做,开始真的有在努力向古巴比伦靠近而不是敷衍了事,更重要的是一般低成本小烂剧地名是架空的,这剧真的有很认真的把背景设置在重庆,而且这个台词还有旁白的文笔也过于好了太奇妙了,这剧给我的感觉就是全员在清醒的发疯,就是那种我知道我的台词很雷,剧情可能很尬但是我们是有在认真的犯病的感觉,不过想想也确实,小时候写的那些玛丽苏故事也都是很认真在写,只是长大后读起来觉得荒唐又搞笑,这部剧给我一种荒诞童话突然闯入现实的感觉。
另外几乎每一集都会有几句台词戳到我内心,让我试图开始思考一些事情,以前也看过类似的漫画小说人物穿越到现实的影视作品,但很多都聚焦在男主女主谈恋爱如何甜蜜如何浪漫然后来个小曲折最后美美在一起,这剧真不一样,明明看起来是很玛丽苏的情节,但是却现实又接地气。
今天看了第八九十集我真的落泪了,我看玛丽苏居然哭了T﹏TPS:美如对龙女说的那段话真的好戳我,感觉编剧真的有很认真的观察生活然后输出自己的想法观点,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因为编剧在创作剧集的过程也是在和观众交流的过程,就算是偶像剧也不希望一味的按固定套路模板去制造工业糖精,好像男女主只需要谈恋爱不需要考虑生活。
这剧应该是原创剧情吧,希望以后有更多好编剧(同时你真的可以永远相信卜老师😢和朱颜曼滋,再加个王瑞昌叭,另外我居然在最新的几集里get到了凤小岳的帅)目前前十集在我这可以算今年好剧之一了
本以为就是个胡闹的偶像剧,结果越看越发现,美如,真真,断水流都是在和自我和解,努力的接纳自己,但每次被这些生活的苦难搞得想哭的时候,又会突然给你一个离谱的剧情让你笑的停不下来,好爱这个剧,没看完都要来评价!
10.18 虽然最后两集的三星堆、汉谟拉比都有点离谱的过分了哈,以及结束的没有一个标准的结局,但这个还是应该是今年我的小言top。
打着这段字的时候听着片尾曲突然泪如雨下,机长是不是慕容杰伦又如何,美如和慕容早就穿越时空互相救赎了,有了自己的信念,成为了更好的人。
全剧最爱的片段莫过于24岁的陈美如和12岁的陈美如同框和解,12年的断情绝爱让她以为是12岁的自己留下的惩罚,她讨厌的是这个世界吗,她可能更讨厌的是自己。
但是美如啊,你好勇敢,你勇敢的接纳了慕容接纳了自己,你勇敢的向慕容求婚即使你心里想的是赴死,你勇敢的向12岁的自己道歉,对自己背叛了自己道歉,这一切都因为慕容的出现而改变,想来到底是慕容救了美如,还是美如自己救了自己。
本来想说这一切也是因缘际会吧,我总是习惯把一些我做不到的,梦不见的美好附加上一些玄学的色彩,好像在安慰自己,我可能是运气没那么好。
但其实陈美如就是世间千千万万个小女孩的缩影,从热爱天马行空的幻想到被世界规劝,变成了害怕被抛弃的胆小鬼,不敢面对自己审视自己。
陈美如可以改变,不是因为一些神神叨叨的原因,就是因为她勇敢的跨出了那一步,而我已经过了24岁了,还是做不到拥抱自己,还是不敢去爱不敢接受被爱。
我羡慕嫉妒且憧憬。
这个剧或许在治愈我(在想我应该学着接纳自己吧),又或者在致郁我哈哈哈(偷偷的把这篇长评的主页动态给隐藏了,还是害怕别人发现我的胡言乱语,我的自卑无能),但我真的好喜欢这部剧。
第六集,陈美如和友人聊天,友人试图唤醒陈美如对爱和性的渴望,她尝试解开陈美如的心结,就带着她回忆起那本小说。
少女陈美如春心萌动,在小说里会大胆又浪漫地幻想情人间的亲密接触。
可是当24岁的陈美如再次被激起爱欲,已经没有能力去实施甚至想象和另一个男人的耳鬓厮磨呼吸相拂了。
关键时刻,她和情人只能一次次地落在只有岩石和荒林的巫山山上,没有一张温暖的床。
关于爱和性,过去的十二年没有让她学到更多。
“情到浓时,共赴巫山”在十二岁时遇到,这是小说里一句含蓄又足够让人浮想联翩的性描写,巫山是象征,语言河流中一个丰厚又潮湿的词语(抱在怀里的一条嘴唇不断翕合的沉甸甸的大鱼)。
二十四岁时再次出现,是在无法做爱的尴尬时刻,巫山是现实里的一座贫瘠又坚硬的小山(静止的荒凉的黑暗的让人不安的荒无人烟之境)。
此巫山非彼巫山,词语的意义是多重的,当它从抽象跌落至具象,旖旎的联系一下子消失了。
人不能继续在脑海中轻飘飘的云雾里流连,被拉回了无情的意义消散的现实。
此刻因为错位产生的呆滞和尴尬,跟成年人面对自己对性无能为力(不合时宜的纯洁)的窘对照(意义发生错位的原因人物的性无能,而性无能又用意义错位表现出来。
同时,又用一个词,一个记忆纽带跨越时空连接起两个陈美如,让她们对照),很妙。
一切的根源就是那本给她带来巨大耻辱的日记。
我真的挺迟钝的,到第六集,陈美如被罚在班级里当众朗读日记的场景已经出现了不止一次,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真的代入她去体会那种灭顶的羞耻,这种想象还要借助自己初中的回忆。
一个长相普通,安静,细腻敏感,学习不错的十二岁女生当众承认自己对爱(或许再加上性)的渴望和荒唐羞耻的幻想。
这可以称作是毁灭性的伤害了。
陈美如被嘲笑扑灭了胆量,明白自己是个罪人,喝退了身体里年轻的欲望的奔流,就抽干自己的汁液,战战兢兢地活着,不敢对爱情有任何指望,她已经算坚强了。
可是青春期好奇爱和性是正常和普遍的。
为什么有人写“黄色小说”这个新闻在同学间引起那么大的轰动,不断地被人讨论传播,因为消息的内容吸引着他们,因为他们和陈美如有同样的兴趣,爱也让他们好奇。
可是环境太压抑,好奇和躁动被扭曲了—既然无法谈论它,那就大声笑话它。
现在有了丑闻,有了一个可攻击的靶子,大家终于可以没有负担地大声谈起这个话题了。
我在初中时,同班有一个女生处境和陈美如相似,都因为性被人耻笑。
她没有朋友,别的女生会像说一个秘密那样说起她。
用那种讲秘密的尴尬又兴奋的语气,还要压低声音说出一些我不懂的词,有时需要纸笔,在她的嘴巴没有力量说出那些词语的时候。
性看起来很特殊,一个人只在某些年龄时才可以和同伴自在地谈起它,才不会觉得羞耻,才不再需要微妙的眼神暗示和戏谑的玩笑。
这之前,说出它可能会让周围人恐慌,把自己变成异类。
带来无穷麻烦。
它有点像一种禁忌。
我觉得这是性和爱的教育缺失和性羞耻造成的。
(其实挺讽刺的,青春期,在爱情萌芽的时候,爱情是洪水猛兽,你不许谈它;等到了成年期,大家又都默认你已经知道怎么去爱了,不会爱是不健全的人。
怎么,难道爱情不需要学习的吗,难道是一种成人礼物,在18岁生日那天,等时钟敲过十二点就会自动落到手里的?
)祝陈美如早日过上“做人不缺爱,做爱不缺人”的幸福生活。
(为什么幻想爱情/看和创作言情小说会让人羞耻)
看完第四集,查了下,古巴比伦说的是阿卡德语。
看了下片尾,剧组真的用心的找了一个阿卡德语指导放在导演组里,良心啊!
国产剧出乎意料的在正确的地方上心了啊!
古巴比伦服装造型设计也有专人负责,关于服装风格是否与巴比伦风格一致后续进一步考证,希望也能有惊喜hhhhh 。
片尾真的很细致,24集诗歌独白的引用都标注的相当到位了!
从最后的黑幕字幕来看,沙漠海外拍摄貌似是在摩洛哥,当地工作人员的名字也一个不落的都在片尾写的明明白白~国产剧已经可以豪气的跑到海外取景拍摄这么大制作了这么大成本吗?!
演姜惠真的朱颜曼滋是配音???
Emmmmm在有画面结尾的片尾部分看到“特别纪念 江波”的时候,满是好奇的想着ta是谁?
却在黑底白字滚动背景里看到斯基娱乐的“营销总监 江波”里,江波的名字是被黑框圈出来的,心中咯噔一下。
ta还好吗?
Google上简单搜了下ta的名字没搜到相关新闻啊?
发生什么了吗?!
人帮我 谢谢你 我帮人 不客气 遇长辈 问你好 分别时 说再见 文明语 记心里 X(可能是阿卡德语) 使用更知理好行为 心中记笑出鹅叫~
我们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愈合青春期带来的伤口?
要失过几次恋、错过多少人,才能拥有爱的能力?
要经历多少事情,才能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
以上种种几乎无解却又必须面对的问题,竟然在一部国产偶像剧里找到了答案——《我的巴比伦恋人》。
做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黄文照进现实了呢《我的巴比伦恋人》据说是一部被优酷积压了两年之久的“滞销剧”,因为画风过于清奇,它显得与市面上流行的甜宠剧格格不入。
虽然“巴比伦恋人”集中了偶像剧的所有充要条件,比如都市生活、帅气男主、梦幻爱情、多金总裁、美艳女二……乍一看,挺俗套,但是,它用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开方式,颠覆了观众过往对偶像剧的想象。
玛丽苏穿越文我们看过很多,纸片人走进现实也有不少,不过,能把玛丽苏文真真切切以最尴尬、最少女的方式呈现的作品,并且从主角口中说出最中二的台词,如果没记错,国内目前只有《我的巴比伦恋人》。
女主陈美如,一名24岁的都市白领,是一名网黄监督师,日常工作是反复浏览大量网站内容,筛选出其中打擦边球甚至赤裸展现欲望的涉黄内容,精准删除它们,以便网友们拥有一个干净无害、绿色环保的网络环境。
年纪轻轻的她,如同这个绿色网络环境一样,过早过上了清规戒律的修道士式生活,她母胎单身、对男女之情毫不在乎,甚至对人际交往也提不起兴趣,每日从公司到宿舍两点一线,生活和性格一样克制而无趣。
如果剧情这样发展下去,自媒体大概可以从陈美如身上挖掘出“当代年轻人为什么不想谈恋爱了?
”、“独居人口突破9200万的背后,折射了多少社会问题?
”、“数字时代,我们还需要现充爱情吗?
”等等深刻人文选题……
然而,陈美如的“修行日常”,某天被一个从天而降的古巴比伦王子举着铁锤打破了。
这名王子叫慕容杰伦(是的,名字灵感来自周杰伦),是陈美如12岁那年写的玛丽苏日记里的男主角,在日记里,英俊潇洒、尊贵无比的慕容杰伦深深爱恋着平凡女子陈美如,给了她童话故事里的浪漫爱情,他们情到浓时,共赴巫山……因为这本日记,陈美如被班主任点名批评,被处罚在班上朗读这篇“羞耻”玛丽苏文,在全班同学的起哄下,她得到了一个“女流氓”的称号。
12岁的小女孩,被烙上了不学无术、满脑子黄色思想的“红字”,在这以后,她在同学亲戚面前抬不起头,背负着骂名长大,心里被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从此走上了灭绝师太的道路,断情绝爱。
所以,慕容杰伦的出现,约等于把陈美如带回到了青春期的那个噩梦里,陈美如看着眼前这个说着“有些爱的歌,你只能静静地听;有些爱的人,你最好远远地看”这种羞耻台词的美男子,一边呕吐一边难以置信,中学时代写的“小黄文”,就这样照进现实了吗?
还是自己太久不谈恋爱,精神分裂出现幻想了?
我要如何承受这平凡人生中突然出现的波澜壮阔?
实不相瞒,看着陈美如的人生经历,我也梦回中学时代,想起了青春期写的小黄文。
这个女主角,是无数平凡女中学生的缩影。
同样是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人和人之间就真的有很大鸿沟。
有的女生像沈佳宜一样,每天上学接受着全校男生冒着粉红泡泡的注目礼,抽屉里堆满了画着爱心的酸文情书,她们学生时代最大的烦恼是如何拒绝追求者。
而大部分女生,成绩平平、长相平平、胸部平平,收不到情书,只能自己偷偷幻想,有朝一日,一个白马王子,如同天神降临一样,拯救自己平凡乏味的人生。
更有甚者,创作能力强一点,把这份浪漫幻想写成文字,日后就成了滋养更多平凡少女的玛丽苏小说。
陈美如的不合时宜,在于她生长在了一个闭塞落后的小镇,还错把日记当作业交了上去,遇到一个刻板严谨的班主任,被当成典型案例来杀鸡儆猴。
本来就因为自己的平凡而自卑的少女,这一下更加被打落泥潭,大家的嘲笑声,让她深深怀疑自己,平凡如我是否不配被爱?
她告诫自己,以后不应该对爱情存在幻想,也不应该对王子的到来存在期待。
少女思春,本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却因为落后腐朽的思想,被视为不雅、不洁、不体面。
陈美如,因为一本日记,被钉在了耻辱柱。
从小到大,国人被教育着,小孩子好好读书、不许思春、不要早恋;而一旦毕业了,家长又希望我们马上结婚生子,成家才能立业。
可是,我们连最基础的性教育都遮遮掩掩、也没有学过如何去爱一个人,怎么维护好一段亲密关系、组织一个健康的家庭?
陈美如的成长经历,折射了许多人的人生,小时候因为早恋、因为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春梦被家长、老师痛骂,长大了因为害怕再次受伤害而不敢去爱,拖拖拉拉小半生,发现自己一直压抑着欲望,不懂表达爱、更不懂谈恋爱,甚至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爱。
而直到慕容杰伦的出现,才让陈美如意识到,原来你不必伟大、不必闪光,只要一直忠于自己,保持真诚善良,也会有人不顾一切爱上你。
不得不说,编剧是一个懂爱情、也相信爱情的人,甚至是有过玛丽苏幻想的人,才能把这些心路历程、真爱理论刻画得细致入微。
羞耻的玛丽苏幻想、朦胧的云雨春梦、少女的忐忑心事,在这里统统都找到了落脚点,这些台词、细节,让观众感觉到,正是因为懂得平凡少女心事,他们才能创作出这样打动女性观众的作品。
我甚至从里面看到了《我的少女时代》的影子,都是平凡少女因为遇到喜欢的人而变得勇敢,“少女时代”里,有了徐太宇,林真心敢于对不在乎自己的老板甩出手写辞职信,敢于对不在乎自己的男友大声说出分手。
因为徐太宇的存在,林真心社畜当自强,“人没有必要在一个不在乎自己是谁的地方浪费时间”;因为慕容杰伦的出现,陈美如治愈了12年以来的伤口,和过去握手言和。
这二者,本质上都是关于平凡少女从自卑到自信、找到勇气的故事,少女惨烈平淡的青春期,太需要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来让她意识到自己也是特别的,虽然校花有许多人爱慕,但我也有专属情人。
徐太宇、慕容杰伦其实是少女梦想的投射,他们身上集中了女性对于男性的所有美好想象,是符号性的完美化身,他们永远帅气、永远专情、永远……爱我。
《我的巴比伦恋人》的出彩之处,在于它用浮夸的手法、直观的手段去表现玛丽苏对于平凡女性的重要意义。
明明是如此不搭的陈美如和慕容杰伦,却靠着过硬的戏剧处理技巧,让观众从中嗑到了甜甜的爱情,还讲明白了许多深刻的人生道理,令人不得不服。
自它之后,我提高了对国产偶像剧的阈值。
看多了清一色的批发工业糖精,男女主从偶遇到同居到结婚,每一个套路都是复制黏贴,甚至连磨皮滤镜都如出一辙,我已经对国偶无感了。
而“巴比伦恋人”的出现,正如同慕容杰伦在一片混沌中开天辟地,这位古典爱情守护者,让少女人生焕发了新光彩。
陈美如因为日记受到了伤害,而她的日记在12年之后反哺主人,日记主角穿越过来拥抱她、治愈她,看似是男主角拯救了女主角,实际上,是过去的自己拯救了现在的自己。
去拥抱爱情、直面欲望,从二次元走到三次元,是一件更加需要勇气且艰难的事情,但它所带来甜蜜、痛苦等深刻体验,值得你用大半生来参透。
这部剧告诉我们,幻想无罪、欲望无罪,那些向少女春梦投掷石子的围观者,才应该受到指责,他们亲手摧毁了一个天真少女的最初幻想,让她花费了12年的时间,才把伤口愈合。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慕味儿(movie1958)
超级超级超级好一.剧本(1)剧本立意超时代(2017年左右的本子,2018拍摄),话题却呼应当代热题,体现时代关照(女性互助,隐含对同性恋话题的尊重,对真正爱情的思考,对爱羞耻心话题的思辨等等)(2)剧本构思精巧,情节紧凑,引人入胜,新奇有趣,于荒诞中见现实,表面浪漫主义,内里却是现实主义,引人深思与感悟。
二.人物每个角色都很鲜活,有其内在逻辑,没有工具人,人设真实而带感。
比如女主:一个埋葬欲望而渴望爱的高级鉴黄师社畜,女三(女主闺蜜):表面放荡不羁、爱钱其实至真至纯、缺乏安全感、热爱表演的戏曲表演者三.服化道精美且符合人设场景选地实景拍摄(远赴摩洛哥)四.其他主题音乐、背景音、插曲超级好听且能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形象和心理。
综上,这部剧超级好,这里不提缺点,予以国内难有原创的鼓励,不想扫兴,打击创作者积极性。
综上,这部剧不止7.4,有点失望。
小巴 是真的很认真在探讨爱 和 勇气 的 尤其是现代组两个姑娘,都是不敢爱/不会爱的典型,没有勇气或者能力爱别人,而断水流确实像美如说的,他是有爱的能力的,他敢暴露自己的需求,承认自己的喜欢,为了追爱而付出。
关于共情,我很能共情这两个女生,以前我就像美如那样,对爱无欲无求,没有幻想,不想吸引别人,也不想和别人建立链接,怕麻烦别人,怕欠别人人情。
只求在人际关系里自保,谁也不能伤害我,我也不欠别人的。
我对别人不感兴趣,希望别人也不要来打扰我。
真真不怕麻烦别人,但是说到底,她想酷,也是想在人际关系里自保,不想和别人建立深层链接,怕被情绪左右,怕被伤害。
遇到我老公以后,我才渐渐意识到,我这套自保,其实是不会爱也不敢爱,没有能力处理和维系和爱相关的(负面)情绪和人际关系,也没有勇气为了爱而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需求,情绪和脆弱暴露给别人,也不敢对别人付出真诚的信任。
老实说,我觉得这样的女生真的挺普遍的。
现在的女生很多都已经有了自保的意识,这是很好的第一步,而学会了自保之后,下一步就该学习怎么爱别人了,我发自肺腑觉得这个能力要学习,要练习。
美如展现了她一点点敢爱了,敢信了,有在练习爱别人了,并且得到了积极的结果(双箭头就是积极的结果了!
然鹅还是希望和王子能he)要我说,在‘爱的教育’这个题材里,小巴都算个励志片了哈哈哈哈
后半段真的很沉闷 但总体来说还可以 没有回避美化一些大家心照不宣的问题
越到后面越失望
一开始还以为这个剧是无脑雷剧一口气看了10集 真香看到弹幕说这是一个爱和自信的故事女主因为12岁的一本日记被同学老师同村人羞辱 多年以后同村人不记得女主名字 只会说那个写小黄书的人在课堂上被迫阅读自己的日记后女主封心锁爱 也锁住了自己的欲望所以长大后才会当视频审核员切掉那些软色情 也代表女主切除 压抑自己的内心欲望谁的青春年少没有幻想过自己就是偶像剧女主呢。有一个男主会衷心的爱着自己,不管自己怎样 男主都会从一而终的爱着自己,保护自己。女主12岁写日记的时候 男主男二名字灵感应该是来源于周杰伦方文山女主的爱 一开始是会幻想就是小女生的那种幻想有个王子从一而终的爱自己,后封心锁欲。然后男主来了 女主直面内心 积极生活
中二又治愈;主创人员提前学习阿卡德语,礼仪,舞蹈这份认真值得点赞;平行时空的穿越设定奇妙又浪漫;慕容杰伦很有可能是汉谟拉比这个发现,更让人惊叹!!!是我小看了这部剧!小巴比伦格局,有!
太真实了,简直就是女主本人了,太真实了。谁没写过狗血的小说,谁没课堂被读然后不被理解。笑哭了
太沙雕了,希望以后编剧不要写这样的戏,也希望以后的演员不要接演这样的戏。
长大后我一直试图逃避中二时期的黑历史,现在却出现了一部剧,告诉我去拥抱曾经的赤诚。
够中二,题材还是挺新颖的,几乎是根据歌词延伸了剧情,一直想等着Jay的爱在西元前出现当bgmps,许玮甯是真美啊,凤小岳不做大表情的时候也真是够贵族
我们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再相遇,这是执念,也是天意。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是枉费,不要辜负爱你的人对你的嘱托,那一定有其意义
看了前几集还蛮有趣,不过这种沙雕风不是我的菜。
剧情整体上挺好的,但是有的转折很突兀,扣一星。细节不错,总体还可以吧。女主很呆(不知道是不是人设原因,感觉演技有所欠缺),女二很作,男主身材不错(时而帅,时而粗糙),男二很媚,哈哈哈。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总体还算用心的一部剧吧。对比之下,医院里有很多人,演员们的发型会因为剧情而乱,衣服会因为剧情而划破,细节挺好的
好有意思简直神仙选角。看女主社死简直要笑死了😂前期剧情有bug,人物的所谓“爱”都是一开始设定好的,感受不到真情。配音问题很严重!特别出戏!特别是姜慧真、欧阳文山、段水流和小演员们。特别出戏。我听过王瑞昌和周游的原音呀,可以的,为什么不用原音呢?后面渐入佳境了,角色们打破设定,有了自己的感情,特别是龙龙和段水流的爱,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美如好像我,和这世界处不好,看到那些真情流露,真的被感动了。结局还是有点草率,但整体不错。
不过竟然没有用小说做梦之类的来兜底
哈哈哈哈哈哈,太沙雕了,演员放下包袱豁出去了。古巴比伦以及日记中人物穿越现实的设定很好玩,科学,太科学了。女主的社恐性格刻画很到位,还有男男女女的情感到最后结局回归现实,也少不了二舅和二舅妈送来的笑点。后半部剧情节奏各方面都不太行。
2016的脑洞,2018的付出,2021的见证。女性欲望正视与怀旧奇幻巧思充分融合,魔幻的戏剧化里又处处是现实主义的印记。有爱欲而爱无能,恐惧风险,不如拥抱自身,尽情幻想,尽情书写,和自己(欲望镜像)恋爱,毕竟做梦无罪。异国人在巫山,“她们的名字叫红”,淹没的空间总是拥有畅想的余地,遗憾今年未能成行。“任何故事都有另一个版本”,结尾对20年9月的想象,还是段可以自由来去不带口罩的日子。就让我们在平行时空里做梦吧,做梦里的梦,见身外的身。
被某音小视频吸引来的,又在小组里看到制作很认真,但是男女主都有点get不到…剧情沙雕和尴尬共存,但我是那种特别受不了尴尬剧情的。
看了两集,尴尬到我扣出一室两厅了,不喜欢这种类型,两集弃
日记里的人活过来了,并且是从遥远的古代穿越到了现代,来到主人公的身边,发生了一段千古奇缘。哇,看题材倒是很新颖的,只是为啥全剧充斥着幼稚两个字呢。荒诞可以接受,但荒诞不代表幼稚啊。如果改成21岁写的日记,是不是比12岁写的日记稍微智商高点?剧情就不会那么尬了?可惜了这部应该能拍得更好的剧。
唉,这部剧真的太让我矛盾了。一些女性视角的自述让我觉得非常有共鸣,非常感动,谁小时候没写过玛丽苏小说啊,我整个青春幻想都是杀生丸,课上老走神,总是有想不完的玛丽苏情节。女性表达欲望的羞耻感也是我一直很想说的问题。但是这个故事真的是无聊啊,除了开头几集比较好玩,中间我都要看睡着了。
有些歌你只能静静地听。有些人你只能远远地看。有点尴尬有点搞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