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片子看下来就像是在走钢丝,不要掉下来……差点掉下来……不能掉下来……,最终幸运地没掉下来,好不容易挺过来。
毛舜筠一个人艰难地撑起来整个片子的观感,原本感觉是3+1的结构(黄金花、老公、儿子+丹凤眼)愣是演成了1+3。
剧情上来说感觉像是在学作文,硬硬地给了一个交代,好在是也算给了一个相对正向的结局。
所以给三颗星,一颗星给毛舜筠,两颗星给那三个,导演和编剧暂就不给星了。。。。。
第一部从头紧张到尾的电影!
好看得热泪盈眶!
1.自闭症儿砸想象自己是条鱼,在水里畅游。
应该有其特殊寓意,自由?
绝对安静?
沉浸?
总之是一个符号。
2.妈妈人格的觉醒 全世界的生活只有儿子和家庭-老公出轨-准备给小三致命一击-被发现企图和朋友一起尝试唱歌跳舞-工作-被小三刺激-再次准备给小三致命一击-儿子的妈妈拿刀画背叛和爱,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让一个相对封闭的母亲,慢慢走向社会集体,尝试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多样化分配自己的时间,舒缓紧张的时刻表,加入娱乐时间。
把如同自己儿子自闭的心打开,可爱而小心的汲取这芬芳世界的蜜汁。
一个人真的不能和社会脱节,否则会越来越狭隘,越来越放纵自己,社会给予的并非单纯自我价值认同感 人间交流,还有一种地位,令无处安放的游子有落叶归根的假象。
而且夫妻双方最好还是要对社会有同懂得合适的接触,否则会因社会变化而有知识?
上的不平等,接着心理上的,接着感觉三观都不一样了哈哈哈。
3.爸爸,其实我觉得父爱是权威的,因此傻了吧唧的付出7年什么的还是有点假。
他的转变是 责任-理智的责任好累哦放一下下吧-爱不仅是责任 更是爱4.长期遵循某种行为处事方式 长期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为事,这期间也许会有一些事人带来某些触动 但正方形还是正的,因为身处其中 甚至不辨动机。
突然的 一个涉及到原则底线的事情(一定要是事情 这样才会有非常深刻的参与感)猛的砸向你,触动了你的行为准则和潜移默化的思想观念,所有的一切才会重新洗牌,错误和悲伤促使人思考。
妈妈打开了对世界的心扉,爸爸认清了自己的爱,好棒啊,尽管在外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没有尽头还是好无奈,但是不身处其中,又如何知道方寸之地的幸福呢?
大概是不能以普遍社会价值观去要求他们的吧,因为个案已经不同了。
前一阵子看《生门》, 觉得平安地生下孩子是幸运; 这两天看《黄金花》, 觉得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更是幸运。
导演陈大利给了坚强的母亲 最美丽的名字:黄金花 这个家庭有着一个自闭症且中度智障的孩子, 妈妈用了五年的时间教孩子记住了自己的名字和电话; 爸爸用了七年的时间才让儿子拉住了自己的手; 这些,已经让爸爸妈妈满足了。
即使在夜里无数次地哭泣, 面对孩子还要坚强地说: 没事了,孩子,爸爸在这里!
孩子,不怕,妈妈在这里! 爸爸累了,他选择了出轨; 妈妈也累,她选择了仇恨; 她想杀死那个夺走孩子父亲的女人。
当她做着复仇计划的时候, 那一举一动儿子都看在眼里, 儿子用哭闹,用一副妈妈周围都是红色的画面, 彻底挽救了妈妈。
当妈妈和儿子抱头痛哭的时候, 出轨的爸爸回来了。
这一幕,任铁石心肠的人都会动容。
当黄金花带着儿子。
在扇子舞中笨拙地跳舞的时候, 她放过了别人, 也放过了自己。
虽然她笑着说: 如果真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反而是一种幸福 那笑,有无奈,有坚守,也有心酸。
未来在哪里,不知道, 明天会怎样,未知数。
只知道,有妈的儿子,才有家有幸福。
只知道,母爱已经感动了那个离家出走的男人。
当看着二十岁的儿子高兴地玩着滑梯, 当孩子的爸爸说:“我只知道自己很累,其实你比我还累!
” 有这个三口之家,有这句话,就够了!
所有的心酸,所有的付出,有人懂了!
值了 一部生活剧情片, 没有特效,没有宏大的场面, 有的就是普通百姓再平凡不过的日子, 但却会带给你深深地震撼!
如果可能,请走进电影院, 为坚强的母子,迷途知返的父亲点赞!
能打动人心的电影就是好电影,Mo姐的每一个眉眼都透着演技。
当吕良伟说到他花了足足七年的时间陪着儿子才换来儿子牵他的手,我哭了……当妈妈拿着一把刀准备出门的时候,什么都知道的光仔在床上哭,最后母子俩相拥而泣。
我也哭了……我介意的不是你抢走我的老公,我介意的是你抢走我儿子的父亲还有一个亮点是徐小凤的风的季节……吹呀吹,让这风吹,哀伤通通带走,管风里是谁
今年金像奖颁奖礼上,58岁的毛舜筠终于凭借《黄金花》,拿下了最佳女主角奖。
虽说奖项并非评价演技的唯一标准,但还是很庆幸,这位优质的中年女演员没有被埋没。
想想这些天,不少人都谈到华语影坛的中年女演员,被赶入了一个叫做“中年危机”的魔咒里。
这魔咒是个人为制作的恶性循环。
电影要有票房,票房要靠流量,但流量很少能够带来口碑。
于是,骂声一片又如何,很多演技发光的中年女演员,就是没戏可拍。
毕竟对很多人来说,“中年”这个称谓,有点刺耳。
特别是女人。
对此,既有强人所难的,也有画地为牢的。
可年纪算什么呢?
朱丽安·摩尔挑战《依然爱丽丝》(2014)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时,正好54岁。
同样贵为奥斯卡影后的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拍《三块广告牌》(2017)时,即将60岁。
随便说出一串所谓中年女演员的名字,会发现她们依旧活跃在大银幕上。
譬如,凯特·温斯莱特(1975年)、凯特·布兰切特(1969年)、蒂尔达·斯文顿(1960年)、梅丽尔·斯特里普(1949年)、海伦·米伦(1945年)等等。
海伦·米伦主演的《爱在记忆消逝前》剧照欧美女星的职业寿命相对较长,但也有不少香港女演员,青春饭吃完后,职业生涯还在继续。
像是毛舜筠,到《黄金花》中饰演母亲黄金花,20多岁的儿子患有自闭症,饮食、清洁、治疗都得盯着,偏偏丈夫还靠不住。
这样的角色,发挥空间很大。
有一幕,儿子犯病自残,黄金花拼死地抱着阻拦,一口一个“儿子”,那种心力交瘁的绝望,极富感染力。
毛舜筠演得如鱼得水,也过足戏瘾。
要知道,距离上一次她担纲主角,已有十年之久。
《老港正传》(2007)中,毛舜筠饰演陈秀英,一个既能相夫教子,又能发家致富的主妇,由此获得了继《大丈夫2》(2006)后又一个金像奖影后提名。
《老港正传》剧照而在《旗鱼》(2008)中,毛舜筠首次前往内地农村拍片,演活了一个命苦而又感人的母亲。
不过在更多电影里,她都是配角。
《家有喜事》(1992)、《大富之家》(1994)等喜剧演得好,《我和春天有个约会》(1994)、《大丈夫》(2003)等正剧也不在话下。
《家有喜事》剧照而《92黑玫瑰对黑玫瑰》(1992)、《我爱扭纹柴》(1992)、《小亲亲》(2000)均让她获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直到《早熟》(2006)让她如愿。
《早熟》剧照这次《黄金花》的爆发,是毛舜筠的集大成,也是对有演技也有阅历的女演员的一次肯定。
当然,金像奖37届中,也只会偶尔褒奖彼时20岁左右的女演员。
比如林碧琪(《靓妹仔》,1982)、袁咏仪(《新不了情》,1994)、张柏芝(《忘不了》,2003)、春夏(《踏血寻梅》,2015)。
《新不了情》剧照更多时候,还是会眷顾那些好戏的中年女演员,把商业大潮盖过的风头,统统交还给她们。
能武又能文的惠英红是最富光彩的一个。
她生于1960年,22岁就凭《长辈》(1981)成为第一届金像奖影后。
风光过数年,又在90年代渐渐退下一线。
等到出演《心魔》(2009)强势回归,几乎每一年的金像或金马,总少不了她的身影。
《倩女幽魂》(2011)、《武侠》(2011)、《僵尸》(2013)、《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2014)等电影里,她演的配角总是引人的所在。
《僵尸》剧照等到2017年,她先后凭《幸运是我》与《血观音》拿下金像奖、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幸运是我》中,芬姨听到渐渐情同儿子的阿旭说“一起走,这儿路滑”时,那个错愕、感激而骄傲的笑,是直击人心的。
而《血观音》那个棠夫人口蜜腹剑地念一句“我是为你好”,都能有一阵阴风吹起。
她以过人实力证明人到中年,事业仍能不断焕发新机,不愁没有好片可拍。
在变性题材电影《翠丝》中,她要与才获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姜皓文饰演夫妇。
另一部担当主演的《纸皮婆婆》继续关注底层人物,同样剑指各大表演奖项。
那在香港,还能时不时给观众带来惊喜的中年女演员,不在少数。
出演《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时,鲍起静正好在50多岁的尾巴上。
生性乐观的超市女工贵姐,偶尔露出的感伤就格外戳泪点。
哪怕看着她扔掉亡夫裤子又忍不住望一眼垃圾桶,也能叫人跟着叹一口气。
后来在《我的妈呀》(2016)里,她演了另一个母亲李好。
关系疏远的儿子时隔多年重遇这个生母,二人放下心结,共同完成“愿望清单”的故事,颇为催泪。
那像是吴君如,早在34岁时凭《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1998)在金像奖上封后。
等到45岁,还能凭借《岁月神偷》(2010)再度杀入提名。
鞋匠家的罗太太一角快人快语,被她演得手到擒来。
那天罗太太在给店铺的老招牌上色,罗先生说,没生意,再醒目也没用。
她信誓旦旦地念着“做人,总要信”,抓着油漆刷的手多使了点劲,慢慢地就哽咽起来。
在这部留名影史的电影中,吴君如演得太好。
再年轻些的,有1972年出生的郑秀文。
她20岁开始拍戏,90年代就以《百分百感觉》系列、《爱您爱到杀死您》(1997)等片打下都市爱情喜剧的根基。
千禧年开始,更是推出与杜琪峰、刘德华合作的《孤男寡女》(2000)等代表作。
40岁后,《盲探》(2013)与《合约男女》(2017)都是很好的探索。
《盲探》剧照前者要全身心浸入案件还原,后者要在流产后表演入肉的悲痛,很考演技。
《合约男女》剧照等到45岁这年,郑秀文更是突破自己,拍摄了风格迥异的《午夜慢车》《圣荷西谋杀案》《八个女人一台戏》与《花椒之味》。
《午夜慢车》剧照遥想2002年,她破纪录地以《同居密友》《瘦身男女》和《钟无艳》“围剿”金像奖影后,饮恨而归。
但到明年,情况应该截然不同了。
比郑秀文稍晚一点出道的杨千嬅,获奖运要稍好一些。
尤其是在近40岁时接拍的《志明与春娇》系列,探寻了都市爱情片的新花样,也让她在2013年成为金像奖影后。
40岁之后,《可爱的你》(2015)、《哪一天我们会飞》(2015)、《春娇救志明》(2017)都是重要的里程碑。
《可爱的你》剧照尤其是春娇这个人物,深入人心。
有一回她感到恋情触底,往头上套了个塑料袋再潜到浴缸里,浮出水面后的艰难呼吸,就写满了极富感染力的悲哀。
不过也要看到,这些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天后,不管在什么年纪,都会有不少剧本等着。
对她们来说,更多是完善与开拓的问题。
惠英红作为获奖大户,更是能在更广的范围内挑选角色。
而鲍起静、吴浣仪(《可爱的你》)等演员,能演,但未必有足够丰富的剧本递到手上。
吴浣仪在《可爱的你》中的催泪一幕吴君如对电影圈看得很透,知道在这“很男人的世界”里,女人可演的角色很少,所以她要保住对喜剧的热诚,“死都不放”。
吴君如在《金鸡》中的剧照而金像奖之前,有人问毛舜筠有没信心。
她说有,因为戏份比较多,很有发挥。
说到底,也就是折射这样的现状。
毕竟港产片的黄金时代早已经过去,在为数不多的开拍计划中,好剧本就那么些,难以雨露均沾。
因此,当我们庆幸她们还有发挥空间的同时,也要希望毛舜筠与《黄金花》,多少能对“透明天花板”再来一次重击。
而在不远的未来,接好戏与演好戏,不再跟年龄有太多的关联。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原载于“万达电影生活”公众号,写的,都是喜爱的香港女演员)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你是一个已过中年的全职太太,家中有一个需要时时照顾的患有自闭症的儿子,这时自己丈夫出轨了,你会怎么样呢?
《黄金花》聚焦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苦难的普通香港家庭。
电影于2018年4月上映,由毛舜筠、吕良伟和青年演员凌文龙主演。
(毛毛在戏中的演技太为惊艳,所以请原谅笔者在本文均以毛毛的镜头做配图。
)
电影截图——黄金花盛开的花儿年轻时,怀孕的黄金花为追出轨的丈夫而早产。
虽然医生强调儿子黄晓光的自闭症与早产无关,但身为母亲,黄金花还是深深自责。
时光流去,儿子逐渐长大但时而发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父亲黄远山赚钱养家,母亲黄金花全职照顾两人生活,一家三口就这样磕磕绊绊的生活了下来。
电影截图——黄金花与儿子1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黄远山的手和身上有着一条条触目惊心的伤痕,但他仍有上班的时间可以暂时离开这个家,也可以投入另一个女人的怀抱以寻求安慰。
而母亲黄金花没有这个时间和机会,她需要时时刻刻陪在儿子身边。
也正因如此,黄金花的生活中只有儿子和老公。
这是电影表达的,一个苦难家庭中的男人与女人、父爱与母爱之间的差别。
电影截图——儿子安慰黄金花的细节如果不是小三“丹凤眼”的一再挑衅,相信黄金花会为了儿子再次隐忍。
夫妻两人因为儿子产生牵绊,两人之间早已没有了感情。
在老公黄远山决定离开家的时候,黄金花拼命喊着“我做了你的饭”,她愤怒的背后是慌张。
黄金花不知道老公离开后,自己将如何照顾儿子,也不知道自己如何面对这样的生活。
内心的阴暗面使得黄金花视生活的意义为对丹凤眼的复仇。
电影截图——黄金花与儿子2电影展示了传统香港生活中的邻里关系。
在与热心邻居的相处下,黄金花逐渐获得了友情和事业,在家庭之外,黄金花逐渐获得了快乐并找到了自我。
作为母亲,黄金花同样可以坚强、独立的撑起了整个家庭。
然而生活不会因为你开心或是难过、顺利或是不幸就轻易饶过你,苦难总是接踵而至。
在生活已接近大崩溃时,黄金花完全没有想到,是自闭加中度智障的儿子最终救赎了自己。
“Tomorrow Is Another Day”,生活是如此艰难,充满了苦难,黄金花依旧积极面对,即使在中年才盛开的黄金花依旧是那么美丽、动人。
电影截图——黄金花与儿子3观影浅谈电影《黄金花》聚焦于自闭症家庭,电影温暖、感人。
我们可以从电影的镜头变换中感受到老港片的影子,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我们依旧可以在优秀的新香港电影中看到传承。
正是这部完成度极高的优秀电影,使得毛毛在《大丈夫2》和《老港正传》两部电影的提名陪跑后,终于凭借《黄金花》拿下了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
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颁奖现场笔者作为一个从小看香港电影长大的90后,能再次看到毛毛主演电影已是非常感动,同时非常荣幸能够在后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看到这样一部温暖、感人至深的香港电影《黄金花》。
2019年3月5日
从技术层面来说,这出戏确实有许多瑕疵,但是目的已经达到了。
还好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光仔有偏见,黄金花身边还是有些温暖的朋友给予她鼓励,而《一念无明》中就只有个小朋友能和阿东?
成长朋友。
对于特殊群体的影片,内地的我只关注到《海洋天堂》和《最爱》。
这一出《黄金花》撇开技术层面的问题不讨论,依然是一出上乘的有良心的港片。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电影叫《海洋天堂》,是父亲和儿子的故事,当时的我哭出了一片汪洋大海。
最近,老师又推荐了一部电影《黄金花》,着重讲母亲和自闭症儿子的故事。
母亲叫黄金花,父亲搞外遇,暂时离开了家,母亲一个人很艰苦的带孩子,但是她又不甘心丈夫一个人逍遥自在,一心想杀了小三,每天做着精密的杀人计划。
这一切都被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看在眼里,她以为儿子不懂,其实儿子是懂的,只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
最后,在母亲准备实施计划的时候儿子用画将内心的想法表达了出来,母亲了解到儿子的心意,也不愿他变成杀人犯的儿子,更不知道如果事情暴露,儿子该怎么办,所以她放弃了。
而最终,父亲在离开家的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回忆他和儿子的往事,感受到他对儿子的爱,意识到不只是他一个人过的很艰难,其实妻子比他更艰难,所以他也回心转意,回家了。
影片的结局是完美幸福的,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也是每个家庭想达到的一个目标。
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在一起,每个人都健康快乐,对父母来说,不求儿女有多大的建树,只求平安。
从影片中母亲的角度来说,这是当代大多数母亲的形象,不仅要挣钱,下班后还要照顾家庭,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应当的,没有谁规定这些事必须要女性来做。
但是一代代人似乎都是这么过来的,女性虽然有了话语权,终究还是避免不了打理家里琐碎的杂事。
对黄金花来说,雪上加霜的是儿子一直需要人照顾,丈夫抛弃家庭,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来扛起整个家庭。
所有的烦恼没有人可以倾诉,还要经受邻居的闲言碎语,所有的这些他都挺过来了,熬过风雨便是彩虹。
这部影片应该是双向救赎的故事,母亲没有放弃儿子,儿子让母亲放下了恩怨,最终皆大欢喜。
倘若其中有一个人选择放弃,结局将完全不同。
如果母亲在儿子小的时候就放弃了他,她们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如果儿子真的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父母都没有感情,那么会酿成怎样的悲剧呢?
《黄金花》告诉我们,自闭症儿童是需要关爱的,他们能感知到外部世界,只是走不出来,但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作为父母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少一点责备,多一点耐心,终有回报。
因为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生命里绽放的黄金花。
糟糕的剧本,女主角毛舜筠能凭借此片斩获金像奖影后,全赖个人演技发挥。
毛舜筠出道40余年,大多走喜剧路线,类似大笑姑婆的风格。
即使是人到中年,开始承接各种妻子母亲等成熟女性的角色,依旧自带喜感。
例如《早熟》里的酒楼咨客老妈,和《大丈夫》里与偷欢老公斗智斗勇的律师太太,犀利又恰到好处的吐槽和反差风格总是带来欢乐的笑点。
尝试悲情角色,似乎是每个想当影帝影后的演员的必经之路。
角色凝重,对喜剧演员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夫妻两人的冷战,欲言又止话中带话的提示,直到奸情暴露,怒不可遏的指着对方鼻子掴耳光,失声痛哭。
一系列场景下来,痛心忿怨,真实无比。
电影剧本薄弱是短板,看起来混乱形散。
导演采访时也说,电影最初是为了吸引投资人,抛出了“师奶杀人”这样的噱头。
当下的香港电影实在不景气,纯文艺片连巨大的内地市场都消化不来,更别说本地票房了。
赔钱的买卖没人愿意做啊,所以平添了小三勾搭诱惑儿子,主妇脑海里的杀气腾腾,固然是增加看点的环节,也让影片的发展摇摆不定,形成了似温非冷的模糊定位。
中年夫妻,家庭主妇与驾校教练,守着弱智和自闭症的独子,蜗居在政府提供的廉价公屋里。
男人正值壮年,出轨和小三跑了,相夫教子多年的主妇已疏远社会,又身无一技之长。
一个烂摊子的满目疮痍,剩下的故事该怎么说?
———— 一些脑洞 ————1.如果是王家卫来拍,同是天涯沦落人,寂寥的主妇会遇到另一个神秘的男人,两个人萍水相逢,渐生情愫又最终擦肩而过。
女人留个杯子,男人没有船票。
她的生活依旧,他留下了念念的遗憾。
2.如果是许鞍华来拍,那就是《女人四十》加《天水围的日与夜》的驾轻就熟。
无奈、苦情、坚韧,带着隐约回甘的希望。
3.如果是彭浩翔来拍,故事就带着魔幻奇情的成分了。
刺杀小三的部分一定大肆渲染,残暴不仁。
套了一个荒谬离奇的故事,配上一些妙语连珠的插科打诨。
阴差阳错的让出轨的丈夫锒铛入狱,让母子俩发笔横财再全身而退。
4.如果是王晶来拍,可能遇到了一些高人异士慧眼识珠,例如发掘了儿子的某些潜能,一举成名。
或者遇到了落草的,收山多年的大盗,利用母子的身份为自己掩护,作奸犯科。
当中大量模仿致敬广告恶搞,会让你哭笑不得。
几段逍遥船戏,美女与香艳是必不可少的。
5.如果是邱礼涛来拍,可人可鬼,场面可怖,恐怕后面一个活下来的都没有。
最后的镜头大概是满脸血污的儿子似哭似笑着,提着刀,嘴里喊着“鱼鱼“,在高楼边缘,在观众的心头摇晃。
——————如果是国内导演接手,父亲认错回头,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破镜重圆。
于是三人一家团聚,幸福美满的过下去。
这是现实中最不大可能的结局,可偏偏还是本片香港导演安排的答案,像幻觉一样的妥协。
绝望是在现实中是没有答案的,在深渊里活着就已经费尽全力了。
但电影不能在大屏幕上加重这种忧虑,又找不到结局的出路。
只能用一句“白发人送黑发人,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幸福”,叹息着画上句号。
昨天(4月15日)晚上,金像奖颁奖了,在大陆几乎没惊起任何水花,虽然我在微博的登录页面看到了他们的广告,当晚在热搜上挂得最久的是赵薇和成龙,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最多的是古天乐。
金像奖的确一年不如一年了,但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
今年最佳新演员奖和最佳女主角分别被凌文龙和毛舜筠拿走了,因为《黄金花》这部电影。
两个人在电影里面演了一对母子,一个人到中年的师奶,名叫黄金花,有一个丈夫和一个自闭+智障的儿子。
电影聚焦在丈夫出轨以后,黄金花想要报复小三却最后因为儿子没有报复成功的故事。
短短半个小时,虽然只讲了丈夫出轨后的一段故事,却几乎讲完了黄金花的一生,如果他的一生是从孩子出生开始。
“我最担心的是我死后,我儿子不知道怎么办。
世人都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种折磨,但对我这样的家庭来说,却恰恰相反。
”(剧中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但是这个意思,但我实在找不到这个原话了,等上映之后我再修改。
)当有人问黄金花最担心的是什么的时候,我猜到了,很俗套,但是却很真实的一句话。
上周,黄金花导演和两个主演来佛山路演,我正好去了,见到了三位主演的面。
不算大的影厅里面竟然都没有坐满,我感觉就算这个电影上映了,估计票房不会高。
路演的时候,毛舜筠没怎么提自己,倒是特别推荐了凌文龙,说他第一次演电影,但是演技非常好。
后来看完电影以后,我得说句真话,他演技真的太好,全程没觉得他在演,感觉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很喜欢这部影片,错过的确遗憾。
去年的时候,腾讯搞过一个活动“1元钱”买画,这些画画的作者都是一些自闭症患者,记得还配有视频,小孩子还介绍自己来着。
我一直以为自闭症就只是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说话,直到今天,我都这样认为。
不知道为什么,我还老师觉得自闭症的孩子都有特殊的技能。
这部电影到时让我去查了下到底什么是自闭症,结果发现我想得实在太简单,这个社会大概有几亿人都跟我是一样的想法吧。
不过我喜欢这部影片并不是因为他聚焦了特殊的群体,而是电影所透出的那份平淡真实无奈和生活。
展现了一个有一个自闭症+中度智障孩子的三口之家真真实实的生活,外人所有的感受都不及他们的生活来得真实。
作为一个妻子,黄金花遭遇丈夫的多次背叛,生孩子的时候因为丈夫出轨孩子早产,所以他把孩子的自闭怪在自己的头上,虽然医生告诉他,孩子自闭跟早产没有任何关系。
好不容易孩子长到20岁,丈夫又出轨,我觉得这二十年,丈夫出轨的次数肯定不止一次。
但是她都忍了。
最后小三来找她挑衅的时候,她说了一句,你抢走的不是我的丈夫,你抢走的是孩子的爸爸。
他的儿子如果想要的不能得到,就会发病自残,当他想要爸爸的时候,他就自残,黄金花根本拦不住他,这个时候她应该是最绝望的吧。
毕竟要压制一个20岁年轻小伙子的自残,爸爸更重要一点儿。
作为一个母亲,她尽职尽责。
如果有这样一个孩子,不知道有多少人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但是她却是一个坚强的母亲。
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着自己的孩子,任劳任怨,为了儿子,连丈夫的背叛也忍受了。
她的坚强还体现在丈夫抛弃了他们以后,她带着孩子工作,坚强的不像话。
“为母则刚”,这句话体现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她的坚强还体现在,作为一个想要杀了小三的普通女人,她作战计划非常周详,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也体现出了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
毛舜筠演的真好。
这部电影就讲述了一个有自闭症孩子家庭的真实模样,越真实越能打动人。
不一定要抒发多么伟大的感情,也不需要歌功颂德,更不需要热爱这个世界。
全程没有一点儿鸡汤,这才是电影应该有的样子吧。
所以,我喜欢这种样子。
倒是看到了香港底层人民的无奈和困境。局促狭小的生活空间,一家三口睡在一张高低床上,仅有一层布帘遮挡。天生疾病的儿子和不断出轨的丈夫,可谓苦情。但讲的很欠功力,当中出现的犯罪段落其实很多余。优点是演员表现都不错,尤其儿子一角,演的非常出色。
影片确实结尾处理得不太好,三观太正煽情用力过猛,但前面大部分我看得都十分过瘾,用略带夸张的戏谑展现出一个自闭症母亲的复杂处境。毛姐真人实在太美了。
可能剧情上相对普通,结局也有些平淡,算不上第一眼惊艳的类型。但是,一路看下来,却想打出五星。“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其实是幸福的。”这句台词,估计要让我失眠了。
叶德娴、惠英红、鲍起静…越来越多香港女演员开始量产这种“除了强调演技,逻辑故事情节统统可以次要”的片子。中间拉上街坊太太团,拍成女性复仇的黑色喜剧多有意思呀,这个戏路会更对毛毛。只是选择了最简单的那种—灌鸡汤、不断强调“Tomorrow is another day”,就平淡了。
2018/05/02 一个小人物无力挣扎到"却也不需再惊惧风雨侵,管风里是谁"救赎的故事,tomorrow is another day点题,继<一念无明>、<幸运是我>后同样小人物题材,故事稍微欠缺张力,但毛毛同凌文龙贡献影帝影后级演技,毛毛影后实至名归!不幸的故事不卖惨,才是最成功的地方。另此片绝对主题曲:风的季节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in Tomorrow
还能看到毛毛的作品就是一种幸运。
还不错
開場的寫實風格,令劇情走向顯得實在有點莫名,雖然最後知道是想表現兒子對母親的救贖或者療愈,但還是挺彆扭的。不過凌文龍的銀幕首秀表現得確實很精彩!
看电影的时机也是一种缘分,换个时间,我也许可以找出这个电影N个地方的毛病,乱入的血腥复仇镜头,僵硬的女主脸,但是此刻的我,就如同黄金花一样,被困在生活这个局里,筋疲力尽却找不到出路。生活都不容易,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用力过猛。
几处都想为什么不拍成彭浩翔
母亲真的很伟大…看这部电影千万别开弹幕,本来影片就压抑,有些受不了这种源于生活和家庭的压抑,本想开弹幕轻松一点,结果更沉重了。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给分低是因为实在是压得人难受,虽然最后很温情,但是前期看得人的心情实在是一塌糊涂。生活真的很苦,但是生命中的那些情感都很甜。
想温情但温情不起来
感觉妖魔化了自闭症……
最喜欢毛舜筠在K房和刘美君江欣燕大唱<风的季节> 好像把生活的压迫都释放了 儿子发癫的时候 黄金花才发现自己一个人是搞不定的 最后还是接受了儿子父亲的回归 最可惜的是电影把重点全放在杀小三上 有点无聊 更喜欢看母子的互动 当然毛毛演技碾压香港各小花还是无悬念的 好喜欢刘美君!
虐心,压抑,难受不堪。毛毛姐演技真挚自然,平静克制苦忍下不失爆发力。凌文龙的演绎炉火纯青,郑欣宜客串算是彩蛋吗?时隔十多年再度看回咱们大广东的冼色丽演戏,姐姐真的好美好sexy!不过和吕良伟的交欢看得人不甚愉快。部分桥段处理手法幼稚,居然找来了“小毛舜筠”谈善言演年轻版黄金花。
这种电影看多了,就会想。如果自己有个孩子是这样的,我会有耐心一直照顾吗?想不到,以现在的心态一定是不愿意的。
开篇还不错,后面真的一下子三观掰得太正我有点接受不来……要不是我约了人还没那么早见面我是应该坚持不到最后的
剧本乏善可陈,叙事节奏和拍摄手法充其量是新秀导演勉强几个水准而已,毛舜筠终于凭此片拿下金像影后在我看来过于牵强,感情分占了大比例而已。就演技而言远远不到影后的火候,还有就是香港本土女演员也真的没人了。香港的片子和演员和这个城市一样,已经没了自己的精神只剩情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