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歌再唱
聽見歌 再唱,听见歌在唱,Kipahpah Ima,Listen Before You Sing
导演:杨智麟
主演:马志翔,陈嘉桦,徐诣帆,撒基努,张惠春,池德礼,谢辰佑,曾嘉俊,高子翔,王巧乐,温谛,吴谖,杜满生,谢素花,罗纶有,林静一,简建安,王秀芳,徐铭志,邱诗凌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侬语年份:2021
简介:一个看不懂五线谱的合唱团指挥,一个到处流浪的音乐代课老师,和一群五音不全的原住民孩子,有机会在合唱比赛中夺冠,免于被废校的命运吗? #马志翔 、 #Ella陈嘉桦 领衔主演 历经12 年筹备,根据 #台湾原声童声合唱团 指挥马彼得校长 #真人实事啓发 【#听见歌再唱 】4/9 口碑献映 4/16 全台上映详细 >
真是一切文学和影视创作的基石。对比《我们这十年》有感
1.还蛮喜欢这样淳朴的电影,让我再次回想起《只有大海知道》《阿浪的远方》等影片(这些年我们老家农村很多大人带孩子去了外地,留在村里读小学的儿童也挺少的);2.片头字幕音樂總監看到陳建騏的名字;3.甄选会上有个小朋友清唱阿信作词作曲的《洋葱》,而后合唱的歌曲竟然是五月天的《知足》,让我这个五迷惊喜一下;4.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让剧情更跌宕起伏有可看性,编排了好些略抓马的情节,因而不像《教室里的一头牦牛》让我感觉更真实;5.「本片由真實故事啟發」,是馬彼得校長呀,我今年10月刚好看过《马校长的合唱团》,又被惊喜到了;……
只能说是一部真诚的电影啦。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发光发热更重要😊
教育启迪心智,音乐洗涤人心。
音乐课是体育老师教的,很好笑很套路但还好也充满真情
寡淡無味,原住民拍不好就有投機味,Ella的脚色可有可無也演得差。
有点像本土化了的《放牛班的春天》,男主演得挺好的,ELla大概还是擅长唱歌而不是演戏吧。因为有故事原型所以还是被感动了,这份淳朴挺难得的,尤其是唱出自己的声音和特色而不是和其他人一样。“听见歌再唱”有很强的哲理意味,却如此平淡的说出了,大家一起唱,歌声让孩子们自信起来真好!生活的艰辛也不那么难捱。虽然挖掘机运人有点夸张了但导演的意图我们都懂了。还有美娘真的是阿妹的妹妹啊。
做自己还是更重要噶
可能剧本功力不够,演员的表演张力也缺乏,对比日本的《唇上有歌》差了不少
华语自我感动系的电影还是得看湾湾
比较低龄且表面,展现原住民的生活是很好的,但如此隔靴搔痒最终也还是无济于事。
情节很尴尬,表演又没有把情节生硬的问题解决。陈嘉桦全称司马脸。原住民孩子的歌还算好听。
意外的好看啊!孩子们的童声很空灵,故事也很纯朴
主题依旧是延续着马志翔这么多年来对于原住民群体的关注。虽然是真人真事改编,但剧本非常烂,电影的表达方式也极度刻板化(杨智麟确实能力有限)。前半段的进程勉强还算紧凑,中段起就略显拖沓,到最后山体滑坡一段假的简直不忍直视。再从表演上来看,马志翔与Ella几乎擦不出任何火花,毫无默契的配合搭上松散的演技,几乎核弹般地摧毁了整部戏。建议二位不要继续在电影中「自我感动」了,马志翔去导《嘉农》,Ella去唱《波斯猫》。都比演戏强。
带娃同看,有爱、真实启发,无它。
原住民
真实事件改编的原住民小朋友合唱团的故事,背景可以很复杂,比如原住民小朋友求学、废校、生存状态或者与平地人之间的交流融合等等,但本片几乎淡化以上所有,专注于简单地真善美化这个合唱团,对于高山上的生活一笔带过,要到后半段才开始反思自身特色,参加比赛是为了正视、接受自身的不同,也是种族的多元化教育之一,那句“刚刚好的好听”很有意思,可惜这种探索还是停留在表面的说教。请了陈嘉桦同张惠春两位女性音乐人做主演却都未让她们开声,只借了Saya的身份玩了个梗,也是比较浪费了。TW有非常丰富的华语音乐人资源,却没多少音乐电影,很遗憾。
废校拯救计划当然得是当偶像了(笑)
《听见歌在唱》: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尽管存在一些瑕疵,但还是很值得去电影院欣赏的。浅层次的小朋友世界,深层次的成人世界,对音乐有心结的体育老师,没有名分的音乐代课老师,因少子化即将废除的学校,故事讲的还是可以的,即使角色塑造和某些情节还是有些形式化和刻意了,推土机情节尤甚,如果推土机都可以把小朋友们带过去,那直接走过去不是更好,让推土机直接爬到泥石流上方我感觉更为危险?PS1: 以前一直get不到Ella的好看,但她认真的时候终于get到了PS2: 电影院都是老爷爷老奶奶一起看,我内心是不是有点太过老成了?
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