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旭先生smile——————————————————————————————————————————刚看到开头的时候本以为是《夏洛特烦恼》的那种剧情,回归青春,重新放飞自我。
然而实际却大大相反。
每个剧情的跳转仅凭借着“心跳160”,而来回穿梭的镜头频率又那么高,间隔又那么短暂,影片必然会七零八落。
在影片的结尾部分又过分的言情,套用梁祝的故事上演现代苦情戏。
看不到回忆,也同样没有新意!
影片以陈诗杰(吴克群饰演)与一位方言大姐的对话拉开序幕,谈话的内容则是自己的“心病”,同时开启了自己160的心脏穿越,而每一段的穿越时光都是一场争风吃醋的闹剧,从调侃街头混混、赤裸滑雪、“解析”梁祝,每个人物用浮夸的演技老套的段子为博一笑。
本以为这种互相争风吃醋的情节会在结尾终止然后在送上一份爱情蛋糕。
可画风突然转变,从情敌的竞争转至与女主之间的矛盾,期间还穿插着孙楠高歌一曲。
而同样身为歌手的吴克群必然也会展亮歌喉,在上演梁祝时完全更改了原有的画风,进行说唱版的梁祝演唱。
至此之后就正式切换为现代版梁祝的苦情大戏,也还原了本身的剧情样貌,其实心脏不好的是一直欢笑的黑小甄,而陈诗杰则希望得病的是自己。
搞笑浮夸的场景也一下变得忧伤。
镜中也出现翩翩飞舞的蝴蝶,貌似又紧扣梁祝主题。
影片本身相互就是高频率的跳转,而在开头与结尾又是两次风格完全相反的画面,就更加显的断裂。
开始带上了一部喜剧的帽子但在结尾却摘掉前面的铺垫,开始了全新的画面风格,让人费解。
总之这部电影整体的剧情故事太过于模糊,中间没有较强的关联,而剧中的大部分情节与片段都能看到熟悉的身影!
致导演:出于对你的情怀百忙之中去看你的电影……一直赏识你的音乐才华。
你一直自诩是戏剧表演出身,却做了音乐,我们何尝不都是所学专业并非是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
自从听了你的《数星星的人》后,莫大失望,觉得你已心不在音乐了,转做电影只能祝你好运了。
几年来,你一直专注你的第一部电影,付出多、失去多,现在是开始收获的时候了,我却真的为你捏把汗。
真心的讲:一是电影叙事层次感太差,逻辑混乱,电影名字跟内容一点没关系,还是在卖弄情怀吧。
二是电影内容及台词失真,还是用台湾偶像剧的模式和话术多。
三是前半部分喜剧后半部分爱情悲剧,能不能不要抽离的这么分明,让我觉得喜剧元素是为了电影别太平淡硬塞进去的,喜剧部分ok,爱情悲剧实在是繁冗乏味、一点不细腻,以至于我一直期望保洁大姐赶紧进来,希望电影赶紧结束。
四是电影有几个让我一眼能看出的穿帮镜头,请问你喝白酒为什么桌子上是一堆啤酒瓶?
看不到你对自己电影的诚意。
五是你是个感情细腻的人,但是为什么没有一个煽情点?
为何老套的情节全都出现了?
雨天、滑雪场死去……也可能怪我太麻木不仁了……六是你的演技还是有待提高的,做一个合格的演员还是欠一些火候,台词功底零基础,有些段落表演用力过猛,好了,我自己都嫌我啰嗦,在这里还是感谢大仁陪我看这部电影(很抱歉浪费你的时间了,下回请你吃饭)感谢老公帮我在家带娃,感谢克群的电影让我重新开始关注你的音乐(电影中的两首歌还是有你的水准)克群我知道你的不易、你的坚持、你的信仰,但是我不知道你的电影路能不能走下去、走多长?
不管票房怎样,希望你能释怀一切,我们没有恶意,只会是更关心你,人生有时候尝试过一次就比别人幸运的多……只希望你能尽快找到、找对你的人生目标。
希望大仁同学也写一下影评,好期待!
取名《为你写诗》,估摸着是导演借自己下东风罢了,毕竟这四个字当年的传唱度和影响力都是不错的,甚至当年还被评为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最受欢迎20大金曲之一。
但整部电影和《为你写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本片更应该叫“为你编剧”/“为你写剧本”/“为你写日记“更为贴切。
吴克群(我更习惯叫这个名字)与我们家Jay同期出道,在音乐上的才华也是受到大众认可的,但从本片的角度来看,我不免想到Jay的处女作《不能说的秘密》,同样的处女作,同样的以自我为背景,同样的有穿越构思,甚至女角都同样的款。
但,却有质一般的区别。
《不能说的秘密》以音乐为基调,以Jay的生长历程为背景,以青春校园为共鸣,对情感色彩的把握也是细腻至极,借鉴的各部经典之作融入到自己的电影里,配合自己擅长的音乐,不仅显得新颖加分更为动人,根本不像一个手持处女作的新导演,豆瓣评分7.7,属上乘之作。
而《为你写诗》更像是吴克群在撰写自己并不擅长的“编剧”职业一样,而自己擅长的音乐才华在电影里显得无处安放;运用全部的新人显得撑不起剧本的厚度(这个剧本有厚度吗?
);每个人的演技就不用说了,除了干、涩、尬,我没别词来形容;前者借鉴各经典之作增色影片,而《为你写诗》仅限于搬用网络段子和某音上的视频台词来丰富笑点。
全片,我以为的音乐灵魂不见了,校园风不上不下,爱情剧尴了又尬,喜剧效果更是让人迷茫……原谅我又拿这两位的陈年老梗来比较,但Jay和吴克群,你难免不去比较,特别是有同样才华出发电影界的新导演。
总结:105分钟的电影《为你写诗》还远远不如动人心扉4分46秒的金曲《为你写诗》!
并不是时间长、付出多、认真对待就可以做出好电影,不太敢苟同现在歌手演员们酷爱的跨界做导演,因为质量大多真的是一言难尽。
就拿吴克群这部《为你写诗》来说,在观影前就看到了两种鼓吹的通稿,一是歌曲《为你写诗》的十年情怀,一是吴克群为电影放弃了多少投入了多少甚至牺牲了多少。
确实,这也是看完电影唯三能吹的其中两个点,另外一个点也是女主的未来可塑性,我相信大多夸“好”的付费影评也都是站在这三个角度盛赞一番。
回归到电影本身,作为一部主打情怀牌的青春片,我很不喜欢。
其实大可按照刘若英《后来的我们》的逻辑去组织剧情、设置人物关系,但吴克群用了一种抽离现实的时空穿越去试图还原“为你写诗”的男追女主题。
剧情叙事太无聊,集中了各种浮夸的口白、校园元素的混搭和诸如《你要的爱》《海草舞》等bgm,孙楠的那一段更感觉是强行硬凑的桥段。
电影的逻辑混乱,缺乏层次,所谓冲突都依靠零星强塞的喜剧来完成。
新人演员,新人导演,没有专业指点的演技和执导能力,就真的是可想而知的全线崩塌。
其实,要是真的要主打情怀,“奥运十年”也比“为你写诗”更有群众基础;真的要拍好电影,那就好好准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把电影弄明白再说。
毕竟,中国真的不缺随处可见的烂片导演。
今天 去电影院看了《为你写诗》可能因为是星期四的原因吧 电影院只有我一个人 vip待遇的感觉 哈哈
其实我看一部电影 并没有去想太多 只是坐在黑暗的电影院 本能地跟随屏幕画面的流转 就可以了可能因为我是个笑点低的人吧 电影里设置的笑点梗 我都笑了 而且因为电影院没人 我笑的格外大声 不需要顾及 这种感觉真好 也许 我的哭点也不高 甚至有点奇怪 第一个哭点 是在陈诗杰最后一次穿越回去 黑小甄正在呼唤着“梁兄” 陈诗杰躲在幕布后 开始唱rap的那一刻 当时 我心里涌出想哭的冲动 原来 毛毛虫不会成不了蝴蝶 暂时没成为蝴蝶的毛毛虫 只是在弯路上逗留的时间长了些 只要醒悟过来 走上正确的道路 成为蝴蝶 就只是时间问题人生也是一样 通往成功的路 不会只有一条 为什么我们要跟随别人的脚步 走不适合自己的那条呢 从众 对于梦想来说 一点都不酷 可是啊 无论是从业 还是找个人过一辈子 大多数都是从众的啊 毕竟都是普通人 都害怕特立独行被抛弃 因为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编导 能够让自己出演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后 最后总能成功的主角 生活啊 没让你因为一次趴下 就一蹶不振 已经很仁慈了 不过 我想 不管是 电影 还是书籍 之所以会设置让普通人经历挫折成长 最后成功的老桥段 应该也是为了激励与主人公相同设定的普通人吧 因为啊 没人会知道 哪部电影中的 哪一句话 哪一个场景 能够击中一个人的内心 从而促使其成长改变 所以啊 大多数依旧用着老桥段感动新的人这部电影激励了你 下一部电影会不会就激励了他呢 这么想来 老桥段也可以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不是吗最后 陈诗杰的眼泪滴落在病例报告上 才知道 原来黑小甄早就去世了 无论是得影后 还是跟大伟结婚 都不是真的 我以为这个“意外”的结局 已经是最后的结果了 没想到 陈诗杰的设定是导演 他用电影的方式 留存住了他与黑小甄的回忆 他说时间不会静止 静止的是回忆 🎈*女主角的哭戏很动人。
真的好多人都不看电影就乱评吗?
恐怕给一星的各位电影没看完吧!
我不得不说演员表演有些尴尬,前后转折也不是特别流畅,但是要看到最后啊亲们!
看到结局就知道前面都是什么意思了啊!
穿越的想象才是现实,开头的现实才是幻想。
哎,真的好多人都不看电影就乱写,或者根本就没看懂不够字数,后面的来凑凑字数了:有些人真的是自以为是的打分,国产自动扣一分,国外自动加一分,豆瓣里的一些人(注意!
是一些人!
不是全部)看似有点墨水,实则香蕉人!
被穿越时光的题材吸引了进去,然后各种尴尬啊演技尴尬,剧本尴尬,以为会有好听的歌,还是依旧尴尬了自己也强忍着看完了,看到只有三千人评价,我想很多人还是很机智的看到名字就没看了。
有一种非常稚嫩的感觉在里面,不是每个人的柔软都是青春的幼稚啊,这强行尬上去的感觉差点让自己没咽下去一口饭。
吴克群的电影处女作失意落幕,市场并没有回报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关于这部电影,大部分差评针对前半段尴尬的笑料与“浮夸”的演技,中后段的转折、细腻的情感或多或少被予以认可。
如果静下心来看完整部电影,你也许会产生一种复杂的感受,你并不能单一粗暴的把它归结于所谓“烂片”,甚至有些桥段能够被打动产生共情。
平心静气来看看电影本身,并没有键盘侠喷的那么一无是处,它存在不足,却也充满着“年少轻狂”的勇气。
三层嵌套、四段时空、间离欲望,结构的处理诚意满满。
电影的四段时空通过三层嵌套来展现:第一时空:20年前的校园时期 — 陈诗杰追回黑小甄,以及黑小甄患病真相展示。
现实回忆与银幕幻想;第二时空:中年失意的陈诗杰 — 用于触发穿越的叙事线,不存在的幻想时空;第三时空:病房同护士讲故事的病患陈诗杰 — 用于回忆穿越的叙事线,不存在的幻想时空;第四时空:剧中现实世界的导演陈诗杰 第三时空触发对第二时空的回忆,第二时空的穿越机制触发第一时空的叙事。
关于间离欲望,是导演试图通过第四时空想向观众营造的效果,试图打破第四面樯的壁垒,让观众与银幕里的世界达成某种连结与沟通,“银幕故事里的银幕故事”让观众瞬间抽离了叙事情景,抽离的效果有了,但欠缺沟通的设置。
恰当的间离,可以制造一个陈诗杰与观众沟通的镜头。
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第二、三时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幻想,但是观众并不会完全认为第一时空是绝对不真实的存在,我们会认为虽然那些故事是电影中银幕里的情节,但也可能根植于陈诗杰的记忆里,我们会想象,第一时空里的故事,哪些是真实,哪些是幻想。
陈诗杰到底是在还原记忆还是在创造记忆?
不管怎么解释,其中真挚的情感毋庸置疑。
电影技法存在不足,节奏可以控制的更好。
穿越的转场处理,其实会影响观众对穿越后的时空的相信程度。
影片穿越的触发机制是心跳超过160,这个触发机制本身其实没有什么问题,也确实不老套。
但影片的穿越手法的处理缺乏强烈的冲击代入感,其实穿越手法就好比要带着观众进入时光隧道,通过这段时光隧道以后,观众即将进入穿越回的时空,“时空隧道”做的越真实,观众就越相信穿越回的时空发生的故事。
影片中的陈诗杰心脏病发,简单采用镜头推进渐变,以及穿越回去的画面的叠化处理,通过瞳孔放大的形式进入穿越时空,几次的穿越手法,都依靠陈诗杰个人喘息、痛苦挣扎来表现,这样的表现需要观众首先对陈诗杰有很强大的信任,相信他所有的一切,才会相信他所表现出来的穿越感。
影片的整体节奏,前面80分钟的铺垫,与后面20分钟的反转与泪点,这样的节奏对前80分钟的要求严格,很多人因为前面部分的尴尬笑点或者犯傻情节,无法坚持到后面20分钟的反转就已离场,这也确实是创作者对于观众关注度的误判,后面20分钟,《离心力》背景音乐画面结束以后,其实可以恰当的截止,这样的情绪比较符合起落的节奏,但是导演也许是为了人物表达的完满,又接进了黑小甄的人物自白,这个小情绪的起落,略显拖沓。
高台跳水的部分,跳水台并不高,画面显得并不恐惧,陈诗杰旁白对于高台跳水的害怕程度较弱,也间接影响后面因为恐高和怕水对陈诗杰心脏刺激而穿越的可信程度。
高台跳水,如果能够在画面里呈现“确实很高”的高台,让观众透过银幕也感到恐高,效果也许会更不一样。
滑雪的情节也是同理。
这里可能与实际拍摄制作时面临的状况有关。
大部分人不屑怀念年轻时傻傻的自己影片里中前段密集的笑点,被大家喷笑点尴尬,人物表演浮夸傻气。
一开始,看到影片时,也确实有这方面的感觉,当男女主在教室里唱着走调的“爱很简单”时,简直尴尬症要犯了,后来回味来看,其实对于歌手出身的吴克群来说,要想唱一首动听的“爱很简单”绝对是信手拈来,如此真实的表达走调歌曲,唯一合理的解释,真的就是导演的相信,他相信陈诗杰此时此刻需要做这样的傻事。
走调歌曲在电影影像中展示出来,确实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在电影创作中,我们总是时时刻刻以各种手法讨好观众,吸引观众,希望观众能够感到愉悦。
吴克群的片子却往相反的路子走去,在戏里表达尴尬,需要承受很大的风险。
其实回头来想,陈诗杰、黑小甄、首富、花花、表哥,他们这群傻子的尴尬、小事大做的忘我,确实很生动的表现了曾经年少时,为爱做太多的傻事的状态;我们每一个人,在年少轻狂的时期,谁又不是做过多多少少的傻事,或尴尬或幼稚,那些年少时犯傻的勇气和经历,恰恰是我曾经年少时最深刻的记忆。
但现实中的大多数人,却习惯了逐渐老去的自己,他们被现实磨光棱角,变得老练挑剔,不再容易被逗笑,他们需要更成熟的笑料征服自己。
大部分人,并不屑怀念年轻时傻傻的自己,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都在不断的抹去自身的傻气,努力在这个时代里变得精明干练。
我在影厅看片的时候,旁边的女生看到电影里男女主犯傻的一幕幕,直呼“什么鬼”,她应该是不太能接受的了这样的傻气,但同样也有被笑点逗的捧腹大笑的小年轻们,他们也许正在经历傻气的时刻,更能感同身受。
无论市场结果如何,个人很佩服吴克群导演,他虽人到中年,却依旧保留年少轻狂的勇气,这从他最新的一段关于“电影认输”的微博文章可以看出,他的身上依旧保留着一个大男孩不服输的傻气,特别真实。
他的文章更像是一种宣泄途径,为了让追梦旅程中紧绷着的自己透一口气。
一个努力完成电影梦的大男孩,我们更愿意选择相信,相信这份傻气和感动。
这不会是最后的诗。
未来很长,打不死的,终将使我们强大。
吴导,下次银幕见。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想法,以供探讨)
说句实话,这确确实实是部烂片,但是这也是我唯一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一部烂片,是我看过最好的一部烂片也许有人看不懂“为你写诗”这个影片名,甚至电影中毫无写诗情节不妨想想《为你写诗》这首歌的歌词“为你写诗 为你静止” 穿越不过的是时间 能够静止的叫回忆“为你做不可能的事”“为你做了太多傻事”“为你失去理智”心跳、穿越,看似都是不可能的事,确确实实合情合理地发生了记得最后病历簿上的名字吗?
“我忘了说,最美的是你的名字”如果这部电影换个名字 叫 为你静止很多人就会看懂了,但同时也失去了这电影的反转结局效果十八年如初,回忆永远静止在那一刻当然,这都改变不了这是部烂片的事实演技烂、情节烂、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可我,还是想把看到这部电影的亮点说出来情感真、寓意深、构思巧妙片头男主:这是一部你一定没看过的穿越片(因为这只是部回忆片)仅此而已
不看到最后一幕是不会明白整个故事的。
首先电影的最后男主角坐在影院里,表示其实整个电影其实就是男主看了一部电影。
第二层这个电影的编剧其实是男主,这个剧本是他为女主写的“诗”,剧中有心脏病的变成了男主。
现实男主并没有心脏病。
第三层故事本身真实的是女主有心脏病,在得知女主将不久人世后,男主日夜陪伴以及写了这个剧本。
女主也曾说男主不适合表演适合编剧,女主在世的时候看过男主写的这个穿越剧。
所以男主和护士的对话其实是男主所拍电影中的场景内容,这样的话那些生硬插入的海草歌什么的我觉得也就可以原谅了,影中影嘛,浮夸一点也就接受了。
电影最后男主坐在电影院里回忆女主整个电影是在播一个男主拍的穿越剧,而电影本身事实上是一个回忆剧,是男主为女主写的一个故事。
也就应了男主最后那句话,穿越不过的是时间,能够静止的叫回忆。
电影名字是《为你写诗》,但是整部电影都没有用到吴克群的歌曲为你写诗作为配乐,但心中唱起那些歌词,才发现歌词正描绘着电影里的内容。
为你我做了太多的傻事,为你写诗为你静止为你做不可能的事,为你失去理智。
故事情节比较普通但是结合电影的手法我认为还是可以一看的
为了爱你一次,我可真够累的
大纲还可以啦,导演功力不足乱七八糟的。星星全给最心水的女主
这几年吴克群也挺不容易的,就当支持下他了
将对逝去爱人的缅怀,通过穿越的故事情节,表达出来,其实并没有必要,只有最后那一段舞台上的rap,将情感直观的推进到观众面前,颇像歌剧的表达形式!只是在人物塑造上、情感的表达上生硬,缺少角色之间的那种羁绊!
105分钟的电影还不如4分45秒的歌曲…
开始是以2.0x看的,但到临近结尾处,还是蛮令人感动的,诚意之作。因为一首歌,记住一个人,加油。“时间从不为谁逗留,但你始终在我心底。”
怎么说呢,不带任何期待的来看了。热评批评的的确不错,但真的被打动到。被传说中的不顾一切打动到。要一直留存着回忆,一直一直爱。
导演门槛真低
前面看到的是做龙套演员的男主得心脏病以为心跳到160能回到过去追女主,到梁祝才知道这一切只是个小剧场。蝴蝶和毛毛虫是伏笔,已经暗示了男主不可能成为演员。女主的录音笔虐到我了,电影后半哭的稀里哗啦。
幸亏我没有提前离场 后面明显好于前面
so bad
这绝对是北京卫视跨界喜剧王拍的吧 人差不多齐了
前期的笑料很一般,剧情的安排与其说一波三折不如说什么鬼,但到后面煽情的时候同去的追求中女生居然泪目。。好加1星,还有吴克群的大舌头和旁白真的是。。
青春本就是烂俗的活,烂俗的过,烂俗的回忆再加一点烂俗的浪漫我喜欢你…你怎么说?
结尾是唯一亮点!觉得吴克群演技一般
很像蝴蝶效应了。。
得了心脏病,一个传染俩。蝴蝶减一星。首富演技最好。女主特像小S,以后会火。
听吴克群念完了整部电影,从头到尾愣是没听到《为你写诗》这首歌,炒IP都不会炒,没劲。之前在豆瓣上送票都送不出去,结果一转头就出资源了。市场没有必要替导演的任性买单,希望各位情怀烂大街的跨界“导演”们记住。
加油吧
实在没看懂逻辑在哪,表演太用力了。看了四分之一弃掉。女主很像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