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的白夜

Белые ночи почтальона Алексея Тряпицына,邮差的白色夜晚(台),Belye nochi pochtalona Alekseya Tryapitsyna,The Postman's White Nights

主演:阿列克谢·特列比斯特恩,Timur Bondarenko,Irina Ermolova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4

《邮差的白夜》剧照

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2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3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4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5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6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3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4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5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6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7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8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19邮差的白夜 剧照 NO.20

《邮差的白夜》剧情介绍

邮差的白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起用大量素人演员,故事剧情建构在片中演出者的真实人生上,但写实之外,导演更点入了许多神奇超现实的荒诞色彩,夜晚现身的俄罗斯蓝眼猫,缓缓升空的火箭,包含诸多暗示和寓意,搭配壮丽湖泊及美如人间天堂的村景,使得电影中处处充满诗意和平静,被喻为该年度威尼斯影展最大惊喜。 俄罗斯北部一座与世隔绝的岛上,一名驾驶着快艇穿梭于湖中的邮差,便是村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办法。尽管湖的对岸就是文明世界,村子裡的人们仍维持这最简单纯朴的自给自足生活,村里没有政府机构,也没有社会救助和就业需求,邮差成了他们和外面世界沟通的唯一桥梁。每天邮差送信到每一户人家,和不同村民聊这不同的闲话,他关心独居的酒鬼老人,更暗恋着这里的寡妇艾瑞娜,经常照顾她的儿子。然而,艾瑞娜却选择带着儿子到城市工作,而快艇的马达也被人偷了,无法正常工作,他生活的存在和意义被打乱… 影片导演荣获第71届威尼...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八只鸡月光旅程狭路相逢巨蜥人生清理员诡异游戏极限惊魂夜路易斯安纳鱼子酱春天的麻雀黄飞鸿之狮魂觉醒最后推拉杀人依赖周围的事莫斯科离大同不远东瀛双辣重燃铁血兄弟鬼影实录5:鬼次元地球百子第五季兄弟车行画皮天地之间弑父之殇圣诞兔子我是你爸爸时尚新宠一枝梅疯狂的车票偷心艺术狂暴魔蛛

《邮差的白夜》长篇影评

 1 ) 从普利什文开始

1907年5月,普里什文用了三个月时间在俄罗斯北部和挪威极北地区的“漂泊”,写了札记《有阳光的夜晚》,即白夜。

有阳光的夜晚7.6[俄]普里什文 / 2017 /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个俄罗斯北部的村落,人烟稀少。

太阳几乎是不落山的,可以一直看到亮光。

夜里十一点,太阳一点点昏沉下去。

越往北,太阳停在地平线上空也越高,半夜里也照得越明亮。

“有时候你醒来,好久都弄不明白,现在是白天还是夜里。

尤哈带小男孩去森林小溪,讲水妖奇奇莫拉的故事,把小男孩吓哭了。

这段太精彩了!

1907年,当地人告诉普里什文,至今北部有些地方信的不是宗教,而是“妖怪”。

可怕而有趣的故事有:“冬天天上闪烁着火光,地上地穴洞开,从棺材里走出妖怪……”

飞来神笔

应该是一条鲑鱼俄罗斯北部有很多珍贵的鱼类。

因此捕鱼是当地人谋生的手段之一。

电影中,由于政府禁止捕鱼,引发了争执、困苦甚至绝望,是生态遭遇破坏的反映。

普里什文来到北极圈的高山湖。

当地的姑娘用刚捕的鲑鱼煮汤。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活,篝火上烧鲑鱼汤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孩童时寻找的那妙不可言的自由生活!

在湖畔等着喝鲑鱼汤真好!

”普利什文的这段话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男孩抽烟的这个片段。

童年的美好与大人的忧愁,集中体验在一个孩子身上,宁静的湖面每天见证着怎样的矛盾与不安。

这只灰猫是真实的吗?

村子里没有猫。

斑驳的记忆,渐渐逝去。

普利什文遇到了远离现代文明的拉普兰人,他们捕鱼为生,淳朴善良,与世无争。

“当地人普遍认为,这个民族在退化,会绝种。

根据他们孩童般的笑声,我觉得,他们一定会退化,绝种。

因为成人不是这样笑的,而孩子难道能抗争?

”这个结论透着无尽心酸,而电影中已经听不到这纯真笑声,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退伍军人的抱怨、嗜酒成性的老人……而火箭在不远处发射升空……这北方大自然依旧令人心动,它“之所以令人激动,之所以令人思念,是因为它深藏着远古的豪迈,死亡紧靠着绿意的青春,窃窃私语,不舍分离。

”影片最后,邮差又回到村落,一切像没发生一样。

毕竟,无论好天气还是坏天气,无论谁离开,会不会回来,白天依旧来临。

 2 ) 《邮差的白夜》:不逝的白夜,多么苍凉

不逝的白夜,多么苍凉 看见“邮差”两个字,我们已大致明白剧情了。

俄罗斯的极地风光,一个邮差的日常,他与几个老邻里的琐碎、与一对母子暗生的情愫,有一天,为了孩子能够上学,女人离开了。

有些事物终将离去,有些事物却从未来临。

一部让人由漫不经心开始,渐入佳境,不得不从头再看的电影。

它让我想到木心的《从前慢》,想到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另一部电影《邮差》The Postman (1997),你几乎不能相信,“邮差”的诞生——一个伟大“美国梦”的诞生,源于一个流浪汉的灵光一闪,而在《邮差的白夜》中,“邮差”式微了,除了时间,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一个特定的群落,一座孤岛,必然有着特定的属性。

电影为那些终将没落和消亡的事物唱响挽歌,美而哀伤——既然无力挽留,让风景停驻心间吧,像那不逝的白夜,无奈、苍凉…… 生活充满色彩,你却不能深入,它的本质是灰暗,就像一只蓝眼灰猫。

你的灵魂会为那些一闪而逝的类似灵感的东西疼痛,也许,只有麻木能带来内心的平静。

女人的情欲属于女人,你窥视,却不能分享;孩子是新生的时光,如此鲜活,飞驰而去是它的使命。

忍耐中,时间会隐藏、淡化、湮灭生命的热情。

美好的不可企及,是时代遗弃下的宿命。

美好自有它的去处——那些别处,那些够不到的距离。

当所有的人都不再写信,你可以在网上投递面包吗?

火箭升空之际,恰是背道而驰的一切陨落之时。

“这音乐源自何方?

是空气还是大地?

让乐声不再。

” ——威廉·莎士比亚《暴风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7fa25b010305h6.html

 3 ) 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人这样生活,很多人这样生活。

电影画面很美,有种纯天然的融合感。

也谈不上剧情,大概就是记录了一个邮差的日常生活,他被这块土地禁锢的生活。

这种禁锢是双向的,他适应这块土地,忍耐这块土地。

他每天早起,生活圈子里仅有的几个交流对象,他们彼此抱怨,说着对方听不懂的话。

偶尔交流一些深刻却无解的话题,做一些无聊的事,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他们满足又厌烦。

然后有一天,从城市里归来的女同学,点燃了他的欲望。

他窥视,他试探,他讨好,他被拒绝。

这个女同学身上带着外面世界沾染的气息,她不讲人情,重视工作。

即便暂时回归到了这里,她也依然保留着她的骄傲,不肯妥协。

她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回到外面的世界,而最后,她成功了。

她走了,走的时候甚至热情地亲吻了邮差。

邮差满足的笑了,又带着点惆怅。

生活继续回归到无聊当中,而这个时候发生了另一个刺激到他的事情,他赖以为生的工具被人偷走了。

他愤怒不已,他发现生活尽是如此的操蛋。

他似乎再也无法忍受,在爆发过后,他带着行李在夜色中拜访了他居住在城市里的妹妹。

城市里的夜如此嘈杂,妹妹说,离开是对的。

他点点头,却在这城市的夜彻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他又带着行李,回到了这里。

像是从没有离开一样。

跟清晨睡不着的邻居聊聊天。

邻居问:政府每个月给我们钱,商店里应有尽有,为什么我们还这么焦虑不安?

为什么?

他们聊天的时候,背后有巨大的航空器飞升。

他们没有回头看,似乎根本不在意。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他们活着,忍耐着。

外面的世界急剧变化着 ,而他们一无所知。

也不感兴趣。

电影里,邮差和邻居的讨论,让人思考。

而邮差和女同学之间的互动,是电影当中的亮点,也是邮差生活的亮点。

没有剧情。

只是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人这样生活,很多人这样生活。

 4 ) “真人秀”的启示

尝试让人物演现实中的自己,已经不算是多大的创新了。

伊朗天才女导演萨米娜18岁时执导的第一部作品《苹果》,就大胆地启用了现实中一对智障姐妹,来探讨伊朗家庭教育之现状。

所不同的是,《苹果》虽然让现实人物进入影像,在虚构中保留真实,但整个故事却是经过戏剧化的设计,看起来,它与一部普通的剧情片无甚差异。

《邮差的白夜》反映了这一创作方式的新倾向——影像质感向纪录片的靠近。

反过来,《邮差的白夜》同样可以看成是纪录片向剧情片靠近的一种尝试,只要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加入虚构,以及有痕迹的戏剧变化。

由此可见,纪录片与剧情片这两者原本十分分明的影像介质,正在慢慢地相互交融。

摆荡在两者之间的是一片巨大的空间(虚实-影像),庆幸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在这块领域探索,而最令人瞩目,同时也是取得最大成绩的是伊朗电影,这里不再详细展开。

在此,我想谈了是“真人秀”节目对电影创作的影响,或者也可以说,电影正自觉不自觉地吸收“真人秀”的精华。

从这一视角再去回看《邮差的白夜》,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同样可以看成是一出“真人秀”的表演。

只是观看空间不再是家居,而是电影院;只是电影的设计痕迹显得更重。

“真人秀”只是美其名曰,我已经不止一次听闻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真人秀”节目并不是看到的那么“真实”。

拿相亲节目来说,嘉宾们登台都有前期剧本,而不是临场发挥。

既然连感情这回事都可以拿来作假,也无怪乎像野外探险、亲子互动之类的节目被观众指责“做作”。

电视放布了更大的假象,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观众仍然愿意受骗。

一如电影的机制,在虚构中感动观众。

《邮差的白夜》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制作一部电影的时候,“真人秀”节目有何可取之处。

首先,是摆放在各户人家里的摄影机,往往被置于墙角,以俯视的角度“窥视”着人物。

这也是为何《邮差的白夜》在某些时刻把我们跳到了《爸爸去哪儿》,实则这一镜头已经成为后者的象征标志。

其次,是无规则的构图。

无论是将人物居于一偶,还是让人物在远景中所称一个小点,都在瓦解规则构图的美学成分,从而获致真实的粗糙质感。

再次,是那远离学院的剪辑。

不遵循时间与空间的同一法则,前一个镜头还在艰难的起床,后一个镜头已经飞奔在路上;前一个镜头里的人物远处大全景,后一个仅是特写。

这一让人琢磨不透的蒙太奇规则从一开始就进入影像,直到结尾。

导演并不想带我们进入Image之中,如果可以仅把观众隔绝于Video,他也许会对自己的处理感到喜悦。

 5 ) 湖畔的水草

远处的树梢在阳光下晒出金色,细看是树叶逐渐变红,染上色彩,夏天快要过去,秋天到来了。

水虫在水面上游动着,就像船只航行在湖中,向丛林与沼泽深入驶去。

后来就没有邮差了,人们不再写信,际与际的信息不需要纸张来传达,物品也有了新的流通渠道,首先消失的是那一代还在使用书信的老人,邮差的工作就消失了,当邮差消息,那一段时间就只剩下回忆了。

但还需要邮差,才最深的森林里,在遥远的沙漠中,在最不可及之处,迷雾氤氲重重的地方,依然是人的行走开辟道路,才能到达。

那个巨人解体了,它庞大的身躯似乎骤然消失在大地上,但是它触摸过的土壤,走过的道路,抚摸过的云朵与呼吸过的空气都依然留在这世界上,笼罩在巨人阴影之下的人们突然重见了白天,他们要如何习惯这刺眼的阳光?

在最初,一提到俄国,我的脑海中想起的是一个车站。

铁道积雪皑皑,远处的针叶林蔓延在山坡与天际中,轨道延生的地方模糊不清,站台上沉默的行人,以及一个眺望远方,在等候列车的女人。

她带着一顶毛毡帽子,穿着有皮草围脖的深色大衣,一条黑色的裙子,雪白雾气从她的口鼻中吐出,我能够看到她的面庞,也能看到她的背影,她在等待列车的汽笛声,在等待一个风雪夜归人。

像是川端康成书里的雪国,她又或者叫安娜·卡列尼娜。

 6 ) 那村,那湖,那老人。

“這音樂,是從什麼地方來?

天上?

還是地下?

”——莎士比亞《暴風雨》#寧靜致遠本片獲得,71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俄羅斯版《那山,那人,那狗》,只是少了一條狗,多了一艘快艇。

一部優秀的藝術,俄羅斯北部風光片,畫面/色彩/構圖,都非常美妙。

一個寧靜鄉村,一群孤獨老人。

#《郵差的白夜》《Белые ночи почтальона Алексея Тряпицына》,是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执导的电影。

该片在2014年,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反响非常好。

影片通过邮递员,阿列克谢·特里亚皮钦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俄罗斯乡村,现状和居民的生活状态。

#電影主題现代文明与乡村生活的对比:影片通过阿列克谢的日常工作,展示了现代文明(如邮政服务和科技),对俄罗斯偏远乡村的影响,同时也突显了,乡村生活的传统与宁静。

人性的温暖与孤独:阿列克谢作为邮递员,他不仅仅是送信,更是连接,乡村居民的重要纽带。

他与居民们的互动,表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

然而,影片也深刻反映了,阿列克谢自身的孤独感,和生活中的艰辛。

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影片大量运用了,俄罗斯乡村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当地美丽的湖泊、森林和夜晚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乡村居民的生活状态,影片揭示了俄罗斯农村地区的社会问题,如贫困、缺乏资源和人口流失等。

《Белые ночи почтальона Алексея Тряпицына》是一部,充满诗意的现实主义电影,通过细腻的叙事,和优美的画面,探讨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与城市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恋。

邮差的白夜 (2014)7.72014 / 俄罗斯 / 剧情 /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 阿列克谢·特列比斯特恩 Timur Bondarenko

 7 ) 社会生活剧《秋菊打官司》翻版

感觉和大陆的《秋菊打官词》一样,漫长平凡。

无聊的活着,没多大意思。

影片最后,人们贫苦,单调乏味的生活与电视机中火箭的成功发射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顺便间接讽刺了前苏联只玩军事,不顾百姓生活的观念。

老邮差,游艇马达被偷,然后去找当军官的战友,看到那巨大无比的毫无意义的军备竞赛产物火钳屁股后面装着N个发动机,敢怒不敢言。

一个军事上那么浪费的装着N多个发动机,他这个老邮差寻找个民用船发动机都困难重重,真是极大讽刺军事帝国只顾枪炮,不顾人的死活。

其实,作者对前苏联是比较愤怒的。

老邮差站在童年时期的三层木屋学校回忆儿时唱歌,玩耍,嬉闹的场景这是唯一打动我的地方,也是第三颗星存在的意义。

 8 ) 看到伏特加,还是选择冰淇淋

静美的俄罗斯极地风光,面相质朴的素人演员,沉静灰暗是整体基调。

坐船行驶,船不动,景动,这里最能感受到时间静谧的流动,如邮差的白夜生活,一个人的房间光线昏暗,起床凝视塑料拖鞋许久,然后由早餐开始一天的生活,仅有俄罗斯蓝猫相伴,日复一日。

男孩和妈妈是他生活里灵动的亮色,虽然这是个只会拿出烤焦的面包招待他的女人。

他带男孩寻水怪,男孩原先不信,最后哭起来了,这里,最是小孩子,后来还无所顾忌学大人抽烟。

与邮差的独自生活对应的是村民独立于外界,火箭在背后发射,与他们无关,关心的只有养老金是否发放。

明明什么也不缺,但依然焦虑。

邮差是外界与这个村庄连接的纽带,发动机被盗,他的存在便失去了价值。

村里的人们看似可以没有邮差这条纽带,但如片所说,邮差这个职业是不会就此消失的,因为,人们总不能在网上投递面包吧。

人与人的联络不可被其他代替。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是:两年前你把酒戒了,今天看到伏特加你想了想,还是选择了冰淇淋。

 9 ) 我们前进了与我们后退了

《邮差的白夜》(台湾译名《邮差的白色夜晚》)为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赢得了第七十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本片更为誉为该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意外惊喜,顶着如此耀眼光芒的电影于4月17日在台北上映,在联系起北京电影节的参展观影票动辄秒光的状况,根本冇不去看的理由!

但事实上本片相较前日《金橘》更为质朴收敛的气质给予我的观影体验可谓“昏昏欲睡”,导演不厌其烦的展示身为邮差的男主角在给岛上居民送物品时的琐碎对话和生活碎片,几乎构不成戏剧冲突的联系,但随着日复一日的展示,邮差及岛上居民们的性格、单调乏味生活、某种与世隔绝的被放逐被抛弃的荒凉气氛逐渐浮现眼前,他们毫无作为,只想自给自足,即便要求如此之低,却也慢慢遭受到政策的欺压和外来者的入侵,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更击碎了彼此的心,孤岛代表着人们出世的渴望,但在这个世界,即使已毫无用处,只要你想活下去,就必然逃不开互相伤害,出世的愿望便永不可能达成。

本片大量启用素人演员,却在导演的调教下个个交出影帝级的表演,导演的控制与启发能力令人佩服,虽稍显沉闷,但几处情节的设计,仍引人发笑,在临近片尾处,火箭升空的激动荣耀与岛上居民死水一滩的睡前镜头组接,传达出浓浓的无所适从感。

在心上人离去、与居民朋友发生冲突、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等问题之下,邮差面无表情的与岛上居民坐在船上,不知道前往什么地方茫然的看着远方,回忆已然荒凉的校园传来昔日的嬉笑声,戛然而止。

城市化进程加快、科技文明发达、交通工具的便利究竟给人的心灵上带来更体贴的关怀,还是越发冷漠的疏离呢?

 10 ) 满腹的心头话儿没法讲出来

短暂的夏天即将结束,新学年开始前,单身妈妈Irina在俄国北方大港口城市阿尔汉格尔斯克找到了一份工作,她兴奋的拖着儿子Timur赶上大巴,迫不及待着离开美丽却又乏味的故乡克洛泽罗湖。

暗恋她的老邮差Lyokha只得在收获了一个礼节性的嘴对嘴亲吻后,目送着她的远去。

红梅花儿在田野小河边开了整个盛夏,水草也都忙着结婚生子,可老邮差那满腹的心头话儿最终没有讲出来。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的这部新作《邮差的白夜》,与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本《白夜》毫无关联,如若非要联想,大抵也就是文学和电影共同传达的等待、错过以及失望之情吧。

77岁的康查洛夫斯基,在好几十年的拍摄生涯中,制造了太多良莠不齐的作品,也因此他在影史上的声誉和地位,比弟弟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差了一个量级。

幸运的是,这部回归广袤俄罗斯乡村土壤,却将情怀深藏起来的新作品,算得上是继1979年那部讴歌国家工业建设的《西伯利亚颂》后的又一艺术高峰。

时代跃迁,国已不国,如果说前者展现蓬勃时代中的大我,后者则温情抚摸被苏东剧变抛于荒野的小我。

“如今的退休金真实不错,商店也琳琅满目,可人们压力却这么大。

”“这就是今天的样子。

”落日时分,两个老人在清秀的克洛泽罗湖畔对话着。

此片里全采用了非职业演员,以一种有剧本的纪录片方式拍摄完成。

这是康查洛夫斯基早已熟谙的手段,在1966年的《阿霞·克里亚契娜故事》、1984年的《花斑母鸡》和2002年的《愚人屋》中,他都这么做过。

北方湖区的居民,有着亘古不变的生活,在惬意的夏天纵情玩乐狂饮,接着在漫长的严冬安睡以及继续买醉。

与他们相伴的大自然,成了长途游客歇息的风景名胜,木屋建筑、东正教圣像画和手工艺成了文化遗产。

邮差的角色,也就是这些“遗产”与文明外界沟通的桥梁。

“纵使人们都用互联网了,可总有人需要收到面包和报纸吧”,老邮差对孩子说到。

可事实上,在近五年内,俄罗斯的乡村数目已经从5万1千个,缩减至3万4千个,有的村子里居民甚至不超过10户。

历史学家列夫.鲁尔耶相信,“欧洲是石头建的,俄罗斯是木头建的”,于是但欧洲发展成以城邦为核心的一个个国家时,俄罗斯还注定是一个以乡村为基础的农业社会。

乡村才真正是俄罗斯这辽阔大地的灵魂,而非20世纪急速的工业化进程。

来源于祖上,口口相传的农作知识延续着乡村文化的命脉,劳于此就该死于此,他们遵守祖训,如同电影里北方湖区的居民,在夏末时节,为过冬的土地翻滚着土豆。

本来,斯大林式的专制模式理应适应农业社会,集体农庄、集体劳作,这体制也适合一切农业国家。

当上世纪末苏维埃政治体制土崩瓦解后,乡村也就跟着消亡。

某种意义上,在《邮差的白夜》中,康查洛夫斯基就在忧虑这种消亡,因此,以跟随村民生活并观察塑形第一剧本,并找寻平静日子里有着些许涟漪的个人故事,也称得上是对抗消亡的一种努力。

水上快艇,是邮差为村民送达邮件的必备交通工具。

一天,快艇的马达却被人偷了。

老邮差带着暗恋女人的孩子,来到镇上换新马达,走进老战友担任指挥官的军区,一个巨大的运载火箭站在组装待射。

影片结尾,当也想离开乏味村落的邮差又回到湖畔时,在与老友关于现代性失落的对话中,火箭在湖对岸升上了天空,那只总出现在他梦境里的猫儿,也爬上了岸边小舟。

这只猫儿,或许正是从普希金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那里爬过来的,或许它也准备一边绕着树转悠,一边建树民族史诗呢。

这一次在电影里,康查洛夫斯基用上了老爸谱写的著名歌曲——曾经苏联的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也是在联盟最终破产后、应普京之邀改换歌词而成的俄罗斯国歌《我们神圣的祖国》。

而贯穿全片的最迷人音乐,则出自苏俄配乐大师爱德华·阿尔捷米耶夫。

为塔可夫斯基的《索拉里星》、《镜子》和《潜行者》配乐经历,让他声名大振,后来他也为康查洛夫斯基和米哈尔科夫兄弟俩,分别撰写过《西伯利亚颂》和《毒太阳》的原声。

在年初的索契冬奥会上,我们又听到他美妙而又冲击力的音乐,在开闭幕上回响。

开幕式直接用了《西伯利亚颂》里的英雄之死主题,闭幕式则用上了米哈尔科夫早期作品《敌我难辨》里的主题。

因此,为有着隐约大国情怀之《邮差的白夜》再撰写音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可贵任务。

这乐声轻轻拂过湖面,红梅花儿已经开败,邮差那满腹的心头话儿没法讲出来。

《邮差的白夜》短评

几段监控摄像头般的镜头拍居民重复的日常。

5分钟前
  • 浮云客
  • 还行

缺组织性,一种没有方向的失焦感让片子很没重心。火箭试图挽回但失败了。

10分钟前
  • 金色狮子
  • 还行

emmmm……get不到

13分钟前
  • 弓长力
  • 较差

《邮差的白夜》选用的演员都是当地的真人,也就是由非职业演员出演。影片的风格可以说是散文化的、实录式的,表现的社会环境是在俄罗斯北方肯诺塞洛湖畔的一个小岛上,通过描写一位当地邮差里欧卡的工作与生活,将其他人物的故事分头展现与辐射开来。

17分钟前
  • dami
  • 推荐

失望。

1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当真实素人按照剧本饰演自己时,心里头盼望的,是不是演完之后自己就可以脱离这日复一日的无望与空寂呢?

22分钟前
  • Lynchman
  • 还行

有句台词讲的很对:《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这部电影太精彩了。

25分钟前
  • Cloud-D-Zoro
  • 还行

#威尼斯电影节#这种片让人完全无法下手打低分,会被说不懂伪纪录不关注XX群体,但我真不感兴趣。。当地真人本色出演,调度起来的确不易,成片效果很不错,最心酸一幕是男主放弃一切离开家乡去找姐姐,因无法适应半夜又离开一个人孤坐在路灯下,起床看脚和猫幻觉是点睛。俄罗斯的湖真美。

26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还行

无外乎为观众展现了一处看似世外桃源,却也要生存生活的人们的日常,邮差有些孤独,超现实又是在诉说什么?没有点文化背景也难懂的。最后一幕印象深刻,让我想起了为奴十二载的那个长镜。

31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好悲凉的一个故事……看得瑟瑟发抖

36分钟前
  • 长腿爱德华
  • 推荐

演员很接地气,长得太村了,情节不好玩

41分钟前
  • nangua
  • 较差

由一个邮差的日常揭露出一系列社会问题 与世隔绝的村庄存在着各种因时代变迁而产生的后遗症 油画般的风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现实之外的蓝猫、水怪的传说、被偷的马达、升空的火箭共同奏响了时代的挽歌

44分钟前
  • 一桶猫
  • 推荐

真·屯子不咋大呀有山有水有树林儿 800

46分钟前
  • 于小狮
  • 力荐

时代就像当年父母遗弃阿邦一样遗弃了这个小村庄

48分钟前
  • 普拉蒂尼啃脆梨
  • 推荐

是真的松垮而不是闲散诗意

53分钟前
  • LOOK
  • 还行

3.5 伏特加和北俄羅斯 結局的火箭升空 湖泊與醉酒的老人 偷偷抽菸的小男孩和水怪

56分钟前
  • 下酒詩
  • 还行

4.5 被升天而起的火箭遗忘在壮阔湖水另一边的村落,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邮差却在争取被记住的旅途中处处受挫;房顶一角架起的摄像机冷漠的俯视着被遗忘者日复一日同样的生活痕迹,房舍外壮丽山湖丛林景色似乎有着独立于时间之外的动人魔力;架艇探寻水怪,梦中身边逡巡的灰猫,废墟间回荡的过去,幸福之源

60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他是孤岛的邮差,在前苏联被遗忘的村庄和现代俄罗斯的小镇间往返,他会一次次离开,但走不出很远。他是白夜的邮差,时近午夜天也只是变灰,夜是白天仍在存续的假象,却更加孤寂、漫长,让人辗转难眠。暴躁的流行乐里人们沉默,只有欢快地拉起手风琴才翩翩起舞。灰猫如幽灵倏忽而来挥之不去,旧日的水怪却成湖深处难觅踪影的塔式乡愁。火箭在他们身后升空,两位穿着迷彩服的男人坐在湖边木然抽着烟,谁都没有回头。

1小时前
  • 奥兰少
  • 推荐

+

1小时前
  • TTJ
  • 还行

拍的是有美感了,犹如是世外桃源,和邮差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又恰到好处的通过邮差的孤独去隐射整个俄罗斯的社会问题,但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1小时前
  • 本位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