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B评分 6.6/10 from 9,693 users幕后制作 好莱坞翻拍北欧电影 北欧电影和北欧电影人这几年成为了好莱坞的香饽饽,无论是大尺度的性喜剧还是寒冷、犀利的北欧犯罪片,都成了好莱坞的“盘中餐”。
而且在先进的工业体系的诱惑下,很多北欧电影人纷纷如同自己的前辈一般,来到好莱坞寻求更大、更广阔的空间和发展。
而本片的导演巴塔萨·科马库就是其中之一。
科马库是北欧的一个电影人,能演能导,能制片还能编剧。
这次,他在好莱坞执导的《禁运品》一片们及时翻拍自他担任制片并参演的北欧犯罪片《雷克雅未克-鹿特丹》。
谈及原版影片和翻拍,巴塔萨·科马库说:“我很喜欢原版的《雷克雅未克-鹿特丹》,雷克雅未克是一个冰岛的城市,而鹿特丹则是荷兰的港口,这部电影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那条运载了禁运品的船上。
但是在美国版里,编剧对原版的故事进行了大量的改写,让人物的故事和背景资料更加丰富,加入了更多的情感戏。
所以,当我看到这个剧本的时候,就立刻决定要来执导这部电影,因为它非常吸引人。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很喜欢沃尔伯格的这个角色,因为在他的背后有着很多可以解读或者是猜测的内容。
而且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的故事风格,和原版影片不同,好莱坞版的《禁运品》要更为刺激、更为直接一点。
而且编剧还在其中加入了很多美国的特色和犯罪集团的特点。
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故事。
” 对于影片的故事和导演,主演沃尔伯格说:“影片的故事倒不是很复杂,说的就是我扮演的克里斯为了救助家人而重新走回犯罪道路的故事,里面有很多情感戏和动作戏,这些都是很吸引我的地方。
影片的导演科马库是原版的制片人,而且他自己也是一个演员,所以他很熟悉影片的故事,也很明白表演这回事。
在片场,他总是会费尽全力地来做示范。
一些爬上爬下的动作戏,他也会亲自上阵。
加上他自己也是表演上的好手,所以他的执导很有效率。
我很喜欢他的这种拍电影的风格。
” 沃尔伯格配戏贝金赛尔 在这么一部有些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好莱坞电影里,扮演主角克里斯的马克·沃尔伯格是毫无争议的主角。
而与其配戏的也都是诸如凯特·贝金赛尔、吉奥瓦尼·瑞比西和本·福斯特这样的明星,尤其是凯特·贝金赛尔,在隐退了2年之后,在2012年年初,她的两部影片《黑夜传说4》和《禁运品》接连上映,让人们在一次看到了这支英伦玫瑰的魅力。
对于自己手下的演员,巴塔萨·科马库说:“当我们在挑选影片的男主演的时候,我就希望马克·沃尔伯格能来到影片中,因为他是这个角色最完美的扮演者。
沃尔伯格身上有一种蓝领的气质和感觉,他的表演能让你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感觉。
我的意思是,他的气质、外貌和表演的风格,能给这个人物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一种真实的存在感。
而且沃尔伯格很擅长拍摄动作戏,肌肉类型也很好,这是我最为看中的。
至于,凯特·贝金赛尔,应该说她是多方面权衡之下的选择。
当然,她很漂亮,而美貌对于这个人物和这部电影来说又是极为重要的,她很吸引人,这是我选她的一个重要的元素。
而且,她身上迸发出来的那种感性和强悍的性格,也使得她很适合半眼这个角色。
我很欣赏她在影片中的表演。
” 在巴塔萨·科马库的执导下,影片中有很多大规模的动作戏。
对于动作场面,沃尔伯格说:“影片中的动作场面和爆炸场面是很多的,而且每一个都经过了静心的设计和安排,所以会非常好看。
在影片中,我有很多打斗的镜头要拍摄,这些肢体上的动作让人很是过瘾。
而且还有很多镜头会出其不意,也就是说,在银幕上很少见,这肯定会很有观赏性。
”对于和凯特·贝金赛尔合作,沃尔伯格说:“凯特真的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女性,而且她非常懂得如何靠表演来提升自己的魅力。
她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无论从什么方面而言,都是这样。
而且凯特这个角色在银幕上的气质很独特,是一个既柔弱又强悍和坚韧的女性。
”花絮 ·影片翻拍自冰岛申奥片《雷克雅未克-鹿特丹》,由原版制片人巴塔萨·科马库执导。
《雷克雅未克-鹿特丹》2008年在冰岛本土上映后,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褒奖,一举囊括了冰岛本土最高电影奖艾达奖的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配乐、最佳剧本、最佳音效等五项大奖,最终被冰岛电影机构选定为报名奥斯卡外语片的参赛片。
·影片在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州和巴拿马城取景拍摄。
·这并不是冰岛导演巴塔萨·科马库的第一部英文对白作品。
早在2005年他就拍摄了冰岛和美国的合拍片《逼向天堂》。
而在本片之后,巴塔萨·科马库将极有可能和本片的主演马克·沃尔伯格再度合作2 Guns一片。
影片讲述了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走私贩Chris Farraday早已放弃犯罪生涯多时,却因为内弟Andy得罪了毒贩头子,不得已重操旧业。
Chris召集了一班人马前往巴拿马,并且带回来成百万的伪钞。
但事情远没他想的那么顺利,Chris必须用他已经生锈的技巧稳住背信弃义的犯罪网,毒品贩子、警察、在他妻子跟前的杀手,他的儿子也成为犯罪目标……
这个片子真正的亮点在于走私,编剧耍了点小聪明。
至于剧情么,本·福斯特一上来俺就知道他是坏的,这种商业大片不可能有两个男主,兄弟情深的基情片早就没有看点了,像这种兄弟之间坑来坑去的才够震撼,但在这一点上导演还是没玩好。
我个人比较喜欢马克沃尔伯格,虽然他那张故作苦逼的脸在好莱坞一直没混到如日中天,虽然他眉头在紧也比不过莱昂纳多那个川字。
但他一直在努力,拍戏一直在卖命,甚至有了自己的制作公司。
凯特·贝金赛尔在片中还是沦为了花瓶一个,但也不得不承认是非常惊艳的花瓶。
全片整体剧情紧凑,情节设计也巧妙,热热闹闹,值得一看。
沃尔伯格的片子永远都是那么悲催,老想当好人就是无法如愿,这次又是。。。。。。
虽然情节各种BUG,但是好在紧张,紧凑,入戏感强,不错啦,再次印证一定要交友谨慎,留神猪一样的小舅子,吼吼
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曾一再强调男方和小舅子的关系,如果是两兄弟还有反目成仇的可能,但如果老婆那家有几个女的但只有一个男的话也就只有一个小舅子的话,那你和小舅子的关系绝对是牢不可破的!
在本片中你就不要想着他能帮你做什么很重要的事情,还要想着怎么帮他擦屁股。
因为是学物流的,所以看着港口集装箱就有种莫名的激动感,但也从来没有深层次去了解走私,整部片子看下来也知道男主绝对是个搞走私的好手啊,如若不是小舅子出事了,也不至于在重出江湖,还赚得盆满钵满,这一切都是拜他的可亲可爱的小舅子所得。
也不是说他的小舅子多么无能多么差劲,没有足够的经验,在海关来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毒品丢进海里逃脱牢狱之灾,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却把江湖想得太简单了;听到男主的手机留言后,关心自己的侄子自己姐姐这是人之常情,人有的时候,果敢点,我也不喜欢那种凡事没主见的人,但是你好歹也留点钱给你帮擦屁股的姐夫吧,或者考虑下做事的后果吧,只能说男主福大命大,看的真是胆战心惊。
开句玩笑话,还真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关于男主的那兄弟,做法什么的真看不惯,而且对细节考虑太不注意了,男主告诉他会把货丢进海里,他尽然还让人原封不动的把话带给男主的老婆;把男主的老婆撞晕后,那个处理方式还真是,如果你真是心狠手辣,为啥不再补一枪,只能说没有做坏人的潜质,但还想去做个坏人,坏人不是你想当好就能当好的。
正如片子那人所说:“You've got to know your limitations.Don't live beyond your fucking means!"不过做法还算凶狠,想要埋在水泥里,解决所有的后患,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有时候不在乎你是反派还是正派,做事还是要考虑到所有该注意的东西,再怎么谨慎小心都不为过,不然玩完的就是自己。
此片是happy ending,那副油画那么值钱,我想男主心中还是感谢他小舅子给他搞出的这一出事的吧。
《禁运品》:干完最后这一票文/灰堆南电影开始五分钟,当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克里斯在老友的婚礼上对自己多年前的走私故事津津乐道的时候,相信有好莱坞犯罪剧情片观影经验的很多观众已经猜到了,接下来电影一定得让克里斯为我们再干上一票。
虽然,这种类型片意料之中的情节设置听起来毫无新意,但情理之中的“大场面”还是值得往下看的。
何况,“英伦玫瑰”凯特·贝金赛尔不是已经出场了嘛。
说到类型片。
早在2003年,由马克·沃尔伯格和有“好莱坞维纳斯”之称的查理兹·塞隆以及爱德华·诺顿主演的《偷天换日》就是一部关于“干完最后这一票”就可以享受人生的的犯罪剧情片。
同样,电影一开始就让“最后一次”的行动以唐纳德·萨瑟兰饰演的江湖老前辈约翰的死亡来宣告失败,并最终由沃尔伯格干完最后那一票。
显而易见,这样的情节设置和《禁运品》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除去 “英雄人物”马克·沃尔伯格不变外,电影中的美女由凯特·贝金赛尔替代查理兹·塞隆,而因利益背叛情谊的好兄弟则由本·福斯特接手爱德华·诺顿。
所以,《禁运品》到底还是一部中规中矩的老套的犯罪剧情片。
在美国乃至欧洲的电影业中,犯罪剧情片都是一种非常普遍而成熟的类型片。
好莱坞之所以还在不停的复制其美国特色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主旨下,故事缺乏想象力犯罪类型片,是因为有很多影迷需要这种英雄加美女的电光火石般的娱乐消遣方式。
比如,007系列电影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诞生到现在已经拍了二十多部,但还有一代又一代新邦德和邦女郎接着往下演,就是来满足电影市场里的供求关系的。
而且,观众的口味总是需要调节。
所以,即便是阅片无度能一眼看穿这种类型片的影迷,也会在一个闲暇的时刻,用这部《禁运品》来换换脑子,那是毕竟一种享受刺激的视听娱乐。
尽管,《禁运品》是一部好莱坞流水线生产的类型片,电影却有翻拍片的新身份。
《禁运品》翻拍自2008年的冰岛电影《雷克雅未克-鹿特丹》,并由原版影片中身兼制片人和演员身份的巴塔萨·科马库执导。
想必是这种特殊的经历让科马库对影片的剧情和节奏的把握以及演员的选择更加了然于胸。
所以,整部影片看起来情节紧张节奏紧凑,而且,沃尔伯格颇具底层社区人物气质的表演也十分契合他在电影中饰演的走私犯的角色。
当看到克里斯在巴拿马被逼无奈只能去当地犯罪团伙的腹地去拿货(假钞),而拿货的现金又被他的小舅子安迪拿走时,观众会感觉克里斯把自己放在真正的险境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
而如此惊险的故事也只可能出现在这样的好莱坞大片里,好在我们愿意为他虚惊一场。
个人自用 非影评二个小孩在一艘船上运货 十磅的可卡因 被快艇和直升机 缉毒犬包围 将货扔下海婚礼 马克沃尔伯克是伴郎 带老婆参加婚礼 二个小孩在车上对毒贩说货扔了 毒贩开车撞向他俩马克夫妇来到医院 小孩是马克老婆的弟弟马克原是做走私车的 集装箱里装法拉利的空壳 零件放在别处 通过拍卖在得到零件 最后价格比本田还便宜 不过他不干了 改行做安保监控设备马克找到毒贩布里格 布里格的哥哥以前和马克一起走私 但是布里格哥哥死了运货小孩跑路马克来到布里格家里 说一个月还他钱 他说二周 马克揍了他马克决定重出江湖 找到监狱里坐牢的他爸 要上他爸的船 找到老朋友帮忙帮忙找集装箱 看水手资料 等等 安排一切事宜 拿现金去巴拿马换假钞在船上把计划告诉与几个相识的水手 割开了船上一块地方准备存放假钞 在船上遇到船长 船长与马克有仇 派他去打扫地毯马克让一水手破坏螺旋桨液压系统 这样船会在岸边停留 给他们时间去外边换假币 但是油放的太多了 导致船体撞到了岸边马克三人去找马克的一位熟人换假币 但是假币不是高仿 用碘酒就能查出 马克很生气 又去另一处找假币马克老婆以及二个孩子在家遭到布里格威胁 马克让她找自己的哥们 他老婆住到了他哥们家里他哥们找到布里格 原来二人相识 共同贩毒 马克哥们一直让马克从巴拿马别运假钞而是运毒回来马克找到另一人耶稣 此人凶狠手辣 与马克相识 布里格电话威胁小孩让他拿毒品回来 小孩拿现金偷跑去换了毒品马克找不到小孩 现金也没有了 耶稣翻脸拔枪 马克同意跟他去抢运钞车 马克与水手挡住运钞车后翻车 警察来到 把耶稣手下杀光 耶稣中枪 坚持把车开到自己匪窝后也死了 马克与水手携带大量假钞和耶稣抢的一副地毯似的物品 开车回到港口 港口其他接应的水手买通港口 卸货的等众人 船长命令立即开船 因为没耽误一分钟都要收钱 二人及时赶到 把车开进集装箱 集装箱门没来的及关 汽车差点儿掉下来 黑人厨子帮忙卸货 然后把货放到割开的洞里 此时船长带人检查最后装上船的几个集装箱 马克清理了汽车 但是把那块毯子放车里了 这一段很惊险刺激 小孩带货上船 被马克打了一顿 小孩把布里格威胁他的短讯给他听马克的哥们-阿布尼被一人威胁 见不到货要他好看这片真是一波接一波 阿布尼知道马克要把货扔掉 让布里格威胁马克老婆-凯特 凯特被布里格威胁 凯特去阿布尼家拿东西 阿布尼欲行不轨 撞门后凯特头撞墙晕了过去 阿布尼以为她死了 用塑料布把她包起来放到后备箱阿布尼打电话给船长 告诉他马克走私 船长说以后再有人走私得分他钱 船长找到马克 马克不承认 船长报警 直升机 快艇 缉毒犬等来到搜船 一无所获布里格抓住小孩 被马克暴打 小孩逃走 马克来到船长家 打开吸尘器 马克在船上把货放到了装有水的吸尘器里 躲过了警方的检查 马克趁机逃走 警察来到 将布里格和船长一举抓获布里格进了监狱 见到马克的父亲 马克的父亲冲别的犯人使眼色 布里格将被虐阿布尼将凯特放到搅拌机下 水泥往她身上浇灌 马克来到 痛打阿布尼 给凯特打电话 凯特的电话也被放在了塑料袋里 一工人听到电话声音 马克救出了凯特水手在海里找到马克扔下海的伪钞 伪钞全部浮出海面 马克找到威胁布里格的黑社会 把伪钞卖给他 黑社会问他是否见到了巴拿马被劫的名画 说那副画在黑市价值两千万美金 就是那副跟破地毯似的油布其实就是名画 马克之前让小孩去拍卖市场把在巴拿马运伪钞的那辆车买回来 名画就被当做破油布一样扔在车里马克一家在海边的一所别墅过上了幸福生活
当他们买伪钞发现钱不见时,当他们被迫参与抢劫而面临被捕时,克里斯总是能将同伴消极的想法压制下去,正是这个才成就了他这一次走私。
很寻常模式的好莱坞商业电影,本分的发挥,没什么大惊喜,也不会让人不喜欢,属于看过就不会有太大印象的片子,当然,几个主角都是小有特点的。。。
紧张、刺激,印象中过去没有看过走私题材的犯罪片,看过此片告诉你神级的心理素质和走私手段是什么样的。
不少电影中的美国人似乎都是这套路,你要我命无所谓,你动我家人试试。
沃尔伯格也如此,为了一个烂仔小舅子,不光上巴拿马重操旧业,当然他自己也表示自己热爱这个行当,甚至在对方黑帮手上又被小舅子摆了一道,好在从飞虎队手下捡了一条命,还饶了一副2000万的画。
当然,这个在现实里打死我也不信的,在国内何必这么拼命,直接搞定CBP不就ok了。
虽然干的是提脑袋的事,但人家那边是盗亦有道,不管黑白,还是有规则的,没有证据就是不能抓人,放在天朝,绝无可能。
片子不少细节不能深究,也只能说是无巧不成书了。
看个热闹,是个不错的选择。
导演会不会讲故事啊?剧情太零散,叙事太混乱。剪辑让人总是走神,紧张感一直没建立起来,好在演员抢救回一些分数,讲述手法绝对有问题把故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全部打乱。。。
凯特没露
其实也不是非要推荐,但是,走私这东西,很吸引人!!!
这都是什么情节啊……
剧情一般,虎头蛇尾,草草收尾
一坨2货
结尾还不错
真够傻逼的,最傻逼的是女主居然没死。
走私界的胡迪尼,well done!
一般
好脑残。。。bang...bang...oh shit...fuck...i love you..
白开水啊白开水
好蠢的片子
视觉疲劳
比较老套的情节
不错,告诉你那些家伙是如何走私的,马克·沃尔伯格还是品质的保证,要挣钱还是要靠脑子
味同嚼蜡,真的,只是这个蜡稍微贵一点,但那也是蜡。
初看演职表对该片保持强烈期待,可回归到影片中,MARK只有无尽的咆哮,KATE只有无尽的被揍,不光人物设计令人失望,就连剧情的跳跃性也让人大跌眼镜,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片子的结尾,将中段剧情方面的不足补充充分,但大欢喜的结局未免让影片落入俗套。
平庸/
看完觉得还行,但貌似仔细一想,嚼头又不是很多。此外,有几处的配乐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