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影片的开头,Zia放上一张唱片,从床上起来,环顾四周一片狼藉,收拾衣服,清理垃圾,给盆栽植物浇水,把遥控板依次排好,似乎终于下定决心洗心革面重头开始,一切就绪之后,他走进洗手间,用刀片割断了自己的静脉。
这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人活着的时候可以忍受buried in shits,临死前却不厌其烦的clear the mass?
或许生活本来就是shit,而死是get clear的唯一办法。
然而不幸的是在这部电影里,死并不意味着一了百了,死了还要继续死后的生活,死前认识的人还会在死后的生活中出现,以死避之的问题还会阴魂不散的困扰死后的人。
我总是回避和别人讨论自杀干预的问题,因为我知道我只是他们中间的一员,我也在寻求人生意义的路上艰难前行,我也在生之痛苦与死之恐惧之间苦苦挣扎。
下次再有人拿这个问题来烦我,我会直接告诉他kid, there's no easy way out,去看看割腕者的天堂吧。
如果有一天我告诉你我想了结自己,请给我一个耳光,这样我会知道还有人爱着我。
开头,男主一觉醒来,搭上唱片,舒缓的音乐流出,男人开始收拾房间,之后拿出刀片割腕,连自杀都那么温柔,颇有后现代主义情调。
进入自杀者天堂,应该无尘扰心了,毕竟自杀可是这里的通行证,还有什么好烦恼的。
直到女主出场。
这个女孩她抱怨这里的热天气,并一直试图寻找所谓的负责人,她要回去,还说,谁愿意呆在这个没有人笑的鬼地方。
仔细想想,确实被“天堂”这两个字忽悠了。
像那个俄国人,生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生活在一起,最后全家先后自杀,死后却又在这里相遇,还是住在一起,这和生前能有什么区别?
自杀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能有什么办法。
但是,电影并没有向这一方向探讨,却硬生生把它变成了一个Love Story,还很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奇迹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就会出现。
我就不知道导演要说什么了。
片名看起来很渗人,其实是部很温馨诙谐的片子。
自杀的人死后都去了同一个地方,过着和现在差不多的生活,只是每个人都留着自杀的印记,千奇百怪。
电影中说:自杀者是对自己所有的全部的放弃,放弃了就不会再有机会,所以,这样是无法得到爱的。
配乐很棒。
摄影很美。
很喜欢影片的场景和对话,既没有刻意渲染的美好,也没有想象中的沉重,反而非常真挚。
很佩服导演的奇幻构想,让人能很快的理解那个世界。
死后一切都没有被遗忘,虽然灰灰的,却是沿着公路一直开下去的寻爱之旅。
这是一部极富黑色幽默品质的爱情小品电影,而且从海报上面也可以略知一二。
当自杀的人存于另一次元之中,他们就进入了一个黑洞,就如影片中汽车上的那个无底的黑洞,人在里面寻不清方向,只有一直往下掉,等待轮回的宿命。
然而,从结局来看,导演所想的,更是一种生活的讽刺和幽默。
开着一辆车灯永远修不好,车座下有个黑洞的小破车。
三个自杀后的人踏上了公路之旅。
片子将人物内心的矛盾感放大。
加重了片子的荒诞程度,却又用具有强烈代入感的运镜弱化了这种荒诞。
使观众深深被这个故事所吸引。
片子本身就饱含人文关怀,再被独立电影的艺术手法一加工,就成就了一部独立经典。
觉得Zia 和 Mikal 跟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段对话。
在夜里去海滩的时候。
Zia: You remember the other day when you were talking about missing things from life and, uh ...how you wanted to go back and i told you i didn't miss anything?Mikal: Yeah ...Zia: Well ... When i'm here ... with you, i kind of miss myself the way i used to be. Mikal: What were you like?Zia: I was-- I was happy at a time. obviously before i came here, but-- Mikal: yeah ...Zia: ... something about being here with you reminds me that. it's just, i don't know, it's just weired to me that you can feel that in a place like this. we're all, we're all dead.Mikal: you know what? most the people that i knew before i got here were either half dead or just completely dead already. you know, completely dead. and you're doing pretty good, zia. Zia: you think so?Mikal: yeah, definitely.Mikal热爱生活,怀念活着的很多事情,一直想办法离开自杀后奇怪的世界。
Mikal 觉得在死前身边很多活人 跟死人没啥区别。
Mikal觉得死掉的 Zia 反而比 很多活死人做的都好。
这是基于 Zia 一直在寻找 死掉的女友?
就是说 生活中要有点追求,否则活着就跟死了没区别?
就像 Mikal 追求怎么出去一样?
可是在这个故事逻辑下,有追求 又 so what?在这个电影的框架下面,世界是受上层生命PIC控制的,人的生死 也是受控的。
在这些受控的下面,人有一些自由。
但是必须为他做的事情负责。
Zia和Mikal运气好,碰上了一个 对热爱生活的人 有好感的 乐于行善的 上层生命。
于是 就又回去活了 。。。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段 Love Story ... 但这个例子本身,在那个世界里面,也不可复制。
何况我们的世界不一定是那样 。。。
好吧。
就把它当一个消遣的电影看看就好 。。。
跳出来想想,Zia 因为和前女友分手,然后沟通不成,极度消沉之后选择自杀。
前女友觉得受了刺激,于是就离家出走,遇到了一个King,一个觉得自杀可以分离body和soul,让他更好认知到这个世界内幕的,带有些宗教性质的人。
然后前女友变成了一个King的教徒。
在King自杀的死后,也选择了自杀。
Zia 因为自杀,来到了自杀者世界,听一个也自杀了故人说前女友自杀了,于是升起了在自杀者世界和女友重逢的愿望。
一路上遇到了一些人,大部分对世界不满对遭遇不满,有的觉得事业无成,有些觉得家庭失散,活着没啥意思,来到了这个世界。
Mikal也是Zia在寻找女友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人。
但Mikal觉得自己不是有意自杀的,因为自己是吸毒的时候过度而死的。
她听说自杀者世界有管事儿的人,就升起了要找管事儿的申诉离开这里回到人生的愿望。
两个有追求的人在一起,于是日久生情。
而且遇到了一个自杀者世界中Bug式的人物。
Zia终于找到了前女友,然后也知道前女友不可能跟他再在一起,自己的自杀也让前女人知道自己有多爱她,她让他多受伤。
讽刺: 这就是失恋而自杀者需要的吗? Mikal执着的找到了管事儿的机构,申诉成功回到了人世。
Zia因为思念Mikal,自己钻进了异次元空洞逃避这个世界,但Bug人物让他回到了人世。
最后一个镜头,Zia和Mikal两个人躺在一个医院一个房间的两张病床上。
Zia的父母在跟医生交涉。
两个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笑容-这个在自杀者世界不被允许的东西。
well well, a love story ...有点疑点,miracle 的事情。
Bug人物告诉Zia如果想做miracle,就不要去想它,有的时候就会发生。
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Zia在思念Mikal,对现实沮丧的时候,说明白了Bug人物说的这回事情。
两根火柴在没有星星的夜空中相遇。
难道 是在说?
爱情这回事情,这种miracle,也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
不想它自然会撞见一个她/他?
失恋自杀和吸毒过度这些和新寻找爱情毫无关联的事情让Zia和Mikal相遇了。。。
miracle happened.若有所得 。。。
没想到英文翻译名是Wristcutters: A Love Story黑色幽默带有感情色彩。
这片是我最近看的最喜欢一部。
关于奇迹。
不知道你是否想过,想要放弃。
我是有的。
听说过一个关于未成年人自杀调查的报道,在中国抽样调查的中学生中有过自杀念头的人占据20.4%,其中有过确实自杀计划的人有6.5%,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曾起过轻生的念头。
如果你现在身边有超过10个人,便可以肯定的说其中有至少两个人曾经考虑过要离开这个世界。
每当想到此,我都觉得很凄凉。
基督教徒,自杀的人是不允许上天堂的。
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自杀群体,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安身之处似乎也不通情理,不然真都变作了孤魂野鬼也恐怕为害一方百姓。
于是,电影《割腕者的天堂》为他们划分了一个去处,一个只属于自杀者的天堂,这下,有意自杀的人也大可以安心了吧?
当主人公Zia踏上了贯穿天堂的那条干燥而漫长的公路,沿途所见的风光几乎和那个令人厌烦的世界没什么差别。
只是领略了更多种自裁的方法,比如可以把啤酒倒在电吉他上触电身亡,也可以把枪捅进口中一枪暴头。
而且这里的人们都记得生前的种种,记得恋人家人以及自己的死。
国外有一本畅销漫画书叫做:《找死的小兔子》。
这只小兔总是想尽各式各样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比如说坐在美国前世贸大厦的楼顶的“零点”位置上,高举射击的标靶,等待着下一次911的撞击;或者飞扑到闹哄哄的马蜂窝上被蜇成松糕…… 看过之后总让人会心一笑。
有时,我们觉得死是对于生活最大的嘲讽和反击。
死,是对于生存这件事最大的反驳。
但人们总是按耐不住自己得去喜欢上别人,爱了,付出了,总是冒着得不到回报的风险,于是就避免不了的会受到伤害。
那么,死掉的人去恋爱的时候,光景又会如何呢?
Zia在路上遇到了一个黑色短发的女孩Mikal,有些法国女孩的自由与曼妙。
在寻找奇迹王国的夜里,他们寻声找到了大海。
在宁静的海边,两个人终于得以表白情感。
想想看,漂亮的年轻人、美丽的海与浪漫的爱情。
若是在天堂遇到了这样的情愫,也算是一种圆满了吧。
然而,第二天黎明的阳光下两个人却发现夜色下洁净的海滩上四处散落着用过的安全套以及吸毒者的针头,发现他们的朋友说“这是妓女与吸毒者的聚集所”。
原来,爱和改变在自杀者的天堂是不允许的。
想过自杀的人恐怕都曾认为死是一种解脱。
一死了之:死了,所有的事情也就解决了。
但是这部穿着恶搞外衣的电影却突然患上了一幅严肃的面孔说:错,死了,就不会有改变。
仔细想想,人死,就是去了控制生活的能力?
原来是痛苦的将永远痛苦,原来的荒唐的将永远荒唐。
死带来的只是终结,而不是改善,除了失去了生前所拥有的一切,其他却什么都做不到另一种意义上说,死亡是却把生命定格在了痛苦的路上,从此之后,生命中剩下的就是成为永恒的荒凉。
果然如此,为什么不再给自己一些机会去走出这段痛苦的路呢?
于是,Mikal和Zia在返回人世的路上没有一点迟疑。
而那种在自杀者天堂里继续执迷不悟搞自杀的人才真正堕入了万劫不复。
好吧,原来事情就这么简单。
只不过,我们都曾把死亡看得太理想化了。
原文地址:http://www.i35mm.cn/filmreview/1159/
有个小伙子房间里乱得像世界末日。
他睁开眼睛,开始有条不紊的收拾房间:他捡起了堆在地上的衣物、裤子;收拾了桌子;处理了唱片;整理了书架;叠好被子;擦拭相框、灯罩;给植物浇水、修剪;最后用吸尘器吸地;在做完这一切之后,他拢了拢头发,到卫生间割腕自杀。
这是《割腕者的天堂》开篇。
我在一家酒店里百无聊赖的点着遥控器,点播频道里全是些垃圾电影,国外的垃圾和国内的最新下线的垃圾。
竟然就点到这一部,开篇的调调就把我吸引了。
那个青年来到死后的世界,一个专属于自杀者的世界,看上去和生前没什么两样,实际上更加糟糕,简直糟糕透顶。
一切都是灰色,所有人都是死前的表情。
死都不行,小伙子彻底绝望了。
与随便遇到的一个家伙成了死党(真是“死”党。
)整日晃荡酒醉。
直到他得知生前女友也自杀了,他仿佛获得了一个理由、任务、使命,就是找到她。
他和死党上路了。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美女迈克尔。
迈克尔声称要找到这里的管理者获得一个生还的机会。
于是三人组上路了。
他们经历了种种,当小伙子与迈克尔暗生情愫之时,生前女友找到了。
生前女友信了邪教,邪教最终被管理者取缔,生前女友被带走。
而迈克尔真的找到了管理者获得了生的机会,义无反顾的走了。
小伙子再度绝望。
绝望到钻进车座下的黑洞,结果碰巧管理者也给了他生的机会。
小伙子复活了。
他睁开眼睛,身在医院,手上缠着绷带,身旁的病床上,是吸毒过量刚刚被抢救过来的迈克尔。
两人相视一笑。
你搞不清这到底是一部什么电影。
既然都死了还活动,那是僵尸片?
NO!
既然和死党上路那是公路片?
NO!
两个家伙遇到逗比的修车师傅,喜剧片?
NO!
遇到一个美女搭车,爱情片?
NO!
遇到灵异事件,惊悚片?
NO!
车座下的黑洞,科幻片?
NO!
……都不是。
就是个灰突突的电影,颓废的,懒懒的,浪漫的电影。
其实美术很用心,道具都很讲究,摄影的色调控制的也很舒服。
整体呈现一种严重失眠的低幻觉色调。
最终的结局使这部电影流于温情。
温情也没什么错。
何况是绝望中的温情。
户愚吕最后对幻海奶奶说,对不起,这么些年,让你担心。
生活有的时候真的让人绝望,你要学会“假不指望当真不指望”,因为希望是娼妓。
当放弃希望的时候,也许才是最有希望的时候。
电影里的说法是,“只有不在乎的时候,奇迹才会发生。
”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杨炼的诗句,出自《诺日朗·偈子》,把它作为这几句短评的标题。
2014.11.27
其实抛却它的黑色和讽刺的主题不提,这根本就是一部公路电影来的。
非常公路的,探讨爱情、生命、人生、自我的意义。
但是它是黑色的,因为所谓的公路是建在自杀者的死后世界的。
主人公ZIA因为失恋割腕自杀,死后却发现那样的结局并不是虚无,而是另一个世界。
实际上这个世界和真实的世界没什么太不同,一样需要打工谋生,人际交往,泡吧把妹,不过就是沉闷了些——当然了,自杀者们的世界,没人笑得出来。
为了寻找同样自杀的女友,他跟尤金开着破车上路了,没有目标只有寻找,顺便还搭了个因为失误丢到这个世界的女孩儿米卡。
路上什么人都有,自然,在路上的主旋律就是新奇见闻。
其实这个开端很好,专门为自杀者开辟的收容所,有点意思。
但是新世界没什么特别一点都不酷?
也不是。
这个世界的奇特和小惊奇一点一点透露给你。
比如一家四口先后自杀跑到这个世界团聚了的;比如尤金的破车副驾驶座下面有个黑洞,所有掉落的东西都会失踪无论是帽子墨镜磁带还是便签鲜花;比如那个因为打仗的时候畏惧自杀结果在这个世界不得不在头顶顶个弹洞的警察;比如米卡一直要找的所谓PIC(负责人)就真的自称PIC(负责人)的;比如,路上遇到的古怪的老头居然是PIC的卧底;比如把自己当成神仙为了分开灵魂和肉体自杀,到了这个世界依旧要证明灵魂肉体分离再自杀的;比如可以漂浮、可以改变鱼的颜色、可以漂浮火柴的“奇迹”把戏;比如证明死亡事件是失误所以拿到“签证”离开这里回到原来世界的米卡;比如不小心掉到黑洞里因此回到原来的世界的ZIA………………这个世界,或是说这部电影里的所有小古怪、小神奇、小讽刺有点像星星草,一点一点点缀闪现。
因此很含蓄,很漂亮。
不会有那种“哇好神奇啊好怪异啊”的惊呼的感觉,有点像尤金的车前灯,在黑暗中一闪一闪的时候他们说:真美啊。
其实最有看头的是里面千奇百怪的自杀死亡方式:ZIA是割腕,尤金让电吉他导电电死了;从高空坠下的;用枪爆头的;磕药过量的;上吊的;拔掉呼吸器的;在北极雪地里冻死的……………这里的人见面先询问怎么死的,从不问“后悔了么?
”,觉得无聊的时候反问“还想干什么?
难不成再死一次不成?!
”怪老头说过,“这里没人愿意再死一次,这滋味你知道,疼死了。
”ZIA执著于自己不能也做点什么小把戏的奇迹,老头告诉他,越执著于某件事就越得不到。
当你不在乎的时候,奇迹就来了。
轻而易举。
我喜欢生活有希望,但不期盼,那样好事情会自己来,而我会很高兴。
我就是这样一直高兴着。
其实这部片子主题不见得宏大深沉,不一定有什么生与死,也许只是青春与爱情的在路上,不过是多了些古怪、酷加黑暗的元素。
拢共看了两天,吃中饭的时候看,不停刍溜着面条,嚼时抬眼看下电视,这样心不在焉的看完。
已经是六月份,在北方过活的我还穿着长袖,近来温吞的天气让我有着此时为初秋的错觉。
本应该是阳光炽烈的夏天啊!
心中好像憋着点什么,时常紧握着拳头,想着把所见一切打碎破坏。
清理着桌上的快餐盒,地上旧衣服,一如某个周末的早上,在dead and lovely这配乐中显得沉闷,压抑,百无聊赖。
待我看到那一池子血才顿觉是自杀。
这等死法还是极有味道的,若我要赴死,也必定学着Zia那样把屋子收拾个干净。
“估计这是最好的惩罚方法了,这个世界基本上跟生前世界一样,只不过更糟糕一点。
”对,可以想象,一群自行了却生命的人在一起生活,必定是一片灰暗。
失望转变为无奈,他被动接受着一切,怀着对恋人的想念,过着混一天算一天的生活。
当得知女友自杀的消息,Zia空洞无物好似幽潭的眼睛终于泛起一丝亮光,凭着一丝几乎没有的可能性,便要去找。
或许是太过无聊的缘故?
旅途遇到Mikal,或许Zia才“活”了过来……哦,fuck,你知道吗?
以上都是几个星期前写的,拖延症真是害死人啊。
当我打开迅雷文件夹,从一堆毛片里翻出这个片子时,我已经不知道我要说些什么了。
再次打开,心境不同,但这片子还是同样的感觉诶,就像你吃惯了快餐大排档小烧烤之流,再让你去吃白水煮过的土豆,还不许沾盐= =“Through The Roof `N' Underground”这歌还是不错的,看着他们仨在歌声里的种种,真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啊。
三人扯着嘴巴笑的样子,真是感觉Mikal不属于这里。
一行人来到诡异露营区,历经种种找到了已经从了神棍的Zia女友,终于Zia和Mikal在一起啦,撒花撒花(不想写了……自己都觉的写的很不搭调啊,简直不知所云,不过电影本身也十分不搭调就是了(笑。
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设定,在此摘一段百度百科里头的话“像是各式各样自杀的人们,也有着各样的困境,也反映了人生百态,不同的自杀方式,有的让人惊悚有的令人发噱;主角工作的披萨店叫做Kamikaze(意为神风,即指二次大战著名的自杀战队-日本神风特攻队),而且工作时还要绑着白红的头巾;Eugene一家人在地狱团聚的设定也是绝妙,虽荒谬但也让人心酸;一段车站的戏码,其环境的背景音乐为自杀名曲Gloomy Sunday;而负责人最后的出场也让人印象深刻,如FBI的的阵仗从天而降,并很KUSO的在制服与车上打上PIC三个大字(people in charge,负责人);除此之外,之前在Coffee and Cigarettes与Domino客串的摇滚大咖Tom Waits这次也来参一脚,除了片头由他的歌作为开场外,他在戏中也扮演着关键的脚色,而其疯疯癫癫的表演也让本片增色不少;而最妙的一点设定,就是车座底下的诡异黑洞。
只要任何东西掉落在座位底下,会飘进黑洞中永远拿不回来,虽然无厘头但还颇符合现实生活的状况。
”实际上,我对剧情走向腹诽颇多,一系列小设定也让我感觉很诡异,get不到导演的点啊。
不过,对于Zia和Mikal的感情描写真的是十分之赞啊。
Zia对于女友的怀念与之后变成的对快乐生活的一种寄托,都通过或快乐或悲伤或荒诞的情节,缓慢而细腻的展现了出来。
而后与Mikal在海边的对话,更是触动人心,淡蓝的色调下,Mikal侧脸望着Zia,听着他笨拙的讲着自己的感情,短暂的沉默,Zia的感情终于爆发了出来,一把勾住了Mikal的脸,不容拒绝的吻了上去。
我想,或许他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像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感觉。
与女友的对话,才发现自己的心中所想不过只是个寄托,直到Mikal被PIC(people in charge,负责人,这个必须吐槽)带走的一刻,才真正明悟自己的感情。
整片看过,我忽然觉得,恋旅人这个片名真是比割腕者的天堂合适多了。
果真是旅人的恋情呐……影评总是要做出评价的吧,打分就算了,至今没看过让我觉得是满分的电影。
那么,拿“渣渣,不错,很好”来评价的话,这部电影是不错的!
看介绍还行,实际好没劲,想象力没带来什么好体验,荒芜颓废无聊
电影的缺点很明显:几乎没涉及自杀的动机,人物就会瘪很多;作用力很平淡,反作用力几乎没有;感情高潮差点劲,隔靴搔痒;太随意,世界没建立起来。好的地方,那个搞音乐的大叔归宿不错。
非常讨厌男主的翘嘴唇与黄油手.....相反......Eugene非常可爱.......
汤姆维茨啊。
之前期待太高了。。。。ps.tom waits真是老了啊。。。
前半段有点儿小黑色幽默,但总的情节有些不给力。女孩在海边的样子真漂亮。
喜欢
美式风格真是无聊
你越是期待,奇迹就越不会发生,如果你无所谓,顺其自然,奇迹反而会出现……有时候的确是这样,而有时候放弃了又真的没了,也还有时候,你有了更好的,之前苦苦追寻的又出来了……喵的!这操蛋的人生……
amazing!!!!!!!!!!!!!!!!!!!!!!!!!!!!!!!!!!!!!!!!!!!!!!!!!!!!!!!!!!!!!!!
旧时光
Tom Waits的演技惊人!
边缘小清新...
1自杀后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并无差异,还可能更糟。2不太执着,反而可能轻松达到。
希望即現實
鸟
奇遇?寻找?闷
看一半没看下去
另类眼光里的平凡生活。
可惜了这个这么好的idea.导演把握得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