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1991,我想问,性是不是很灾难性的东西?
我也处在青春期,我想说,爱和性是不是真如电影中那样界限分明?
Hallam Foe与他的母亲,有爱没有性Hallam Foe与他的继母,没有爱却有性Hallam Foe与酷似他母亲的女人,没有真爱却还是成为性伴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不明白导演的真正意义。
导演是否只是想告诉我们残酷的现实:性很多时候独立与爱之外,只是某种动物共有的交配欲望,只是源于某些激素的刺激,有时它毁灭美好的东西,比如当Hallam Foe与女主角做爱他会因继母那句like funking your mother而感到罪恶和恶心;有时它会让本来很糟糕的东西变得更糟糕,比如Hallam Foe是那么憎恨继母,又因为与继母通奸而更加憎恶两人这样的关系,最后离开。
那么,性是不是很灾难性的东西?
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它将纯洁的变得肮脏,它将肮脏的变得令人作呕。
或许青少年需要的爱情只是干净纯洁、懵懵懂懂的追逐游戏,在未找到真爱之前,性,还是蛮灾难性。
片里有很多意外。
意外地离家出走,意外地遇上了和母亲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意外地被父母找到,意外地“杀人”,意外地唯一一次敲门,意外地“5年再见”...很特别的人生,很偏执的男孩,很好听的音乐,很漂亮的男孩。
是应该记住的电影。
——妈妈——“还有什么能够盛开 你知道我一直很乖 我们的过去是一片稻田 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mama dont let me down mama go with the wind 蒲公英和炊烟都在等你 你的孩子一直很乖 ”十八岁的哈勒姆自小就十分爱妈妈,拿妈妈的化妆品给自己涂彩、收集妈妈的东西、用妈妈的耳坠刺破自己的耳朵...整部电影出现的女人,几乎都与男主角的妈妈有关:死去的妈妈、哈勒姆一直怀疑杀死妈妈的继母、长得很像妈妈的凯特。
妈妈去世后,哈勒姆怀疑他的继母是杀害妈妈的凶手,之后去了爱丁堡认识了酷似妈妈的凯特并为之迷恋。
整部电影的框架几乎就是哈勒姆从失去妈妈叛逆沉郁到成长之后的自我救赎重归尘世。
如果单纯将这部电影理解为一部“俄底浦斯”式恋母情结的不伦之恋,则落入俗套,遁入下乘。
“妈妈”仅仅是一个壳,儿子与妈妈,女儿与爸爸,无论是恋母还是恋父,本质上来讲,无非是一种泄欲或摆脱孤独的行径。
前者如古希腊神话中无数的乱伦典故,后者则具有一定的普及性。
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是人的感情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很多人觉得并没有发现自己有恋母情结,但是没有发现并能代表全部的事实。
所以导演以“妈妈”为切入点,从本质上就让整部电影的氛围进入了一种具有一定共性的情绪中。
至少,一直到小学毕业,我对母亲的依赖远远超过父亲,甚至于午睡的时候都要依偎在母亲的怀里。
——暧昧——“妹妹 你的辫子很长 它比你的爱情长 妹妹 你的爱情很长 它比我的弟弟长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出发 什么时候你才能忘了他 妹妹 你的咪咪很大 它比我的理想大 我说 妹妹 我的理想很大 它比我们的未来大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出发 什么时候你才能忘了他 ”妈妈说,暧昧是淡紫色的,比赤红色的热恋淡一点,比粉红色的暗恋浓一点。
就好像男女之间,突然多了一双游走在热情和冷静之间的手,说不清又道不明。
欲言又止,仿佛充满了挑逗。
至于其中的分寸,只有深陷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在星座学中,几乎每个星座都有暧昧的气质,所以暧昧也是青春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愫。
哈勒姆的暧昧与常人迥异,至少继母对哈勒姆的色诱充满了魔幻式的邪恶色彩,继母在偷看哈勒姆的日记后,去悬挂于大树之上的木屋子找哈勒姆,穿着黑丝袜的中年女人抱着十分粗旷的麻绳攀爬,这本身就是一组十分具有性欲感染力的画面。
哈勒姆对于继母的怀疑与讨厌以暴力的掐脖子方式显现,而继母则在生死一隙抓住了救命稻草——哈勒姆的鸡巴。
这组充满隐喻而抽象的性爱场面将暧昧的那种神秘与不确定展露无遗,18岁的哈勒姆、性感而丰腴的继母、苏格兰森林、悬在半空中的小木屋...这些元素的叠加将青春再一次抽丝剥茧开来,神思者神思,泄欲者泄欲,尔尔......与凯特的暧昧,则是比较流行的正太御姐配,在欲望面前,以规则为大旗的所有抽象概念都瞬间崩溃,不分男女,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人种,只要组合在一起能够泄欲,一切都成为合理的存在。
当然抽象概念崩溃仅限于那激情燃烧的几个瞬间,这种鸡血充裕的时代,泄欲比爱情简单而直接得多,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所以结尾处,穿着睡衣的凯特示意哈勒姆不方便进房间的时候,哈勒姆表现得十分释然,内心所徒遭的伤害在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中都一再上演,孑然一身回首之,只落得唏嘘与泪水,不止。
——青春——“我的青春是一朵花 开在没有绿草的坟墓上 我的爱人也是一朵花 蚂蚁青蛙都喜欢他 帝国主义在茁壮成长 社会主义靠的住吗 来上床吧 我的奶奶是一朵花 我的爷爷就上了他 我的兄弟也是一朵花 青春不再回头不能啊 毛主席他还没有火化 XXX阴魂还是不散 我操 你他妈也射拉 祝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吧 让我们的领导永垂不朽 祝我们的爱人万寿无疆 让我们的青春坚强不倒啊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予涉素秋,子登青春...青春,从诞生之起,就承载了太多的东西,以至于蓦然回首,都不知其为何意,只知道,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青春过,有些人一辈子都在青春,有些人一辈子都在逃避青春,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追逐青春,要问,青春为何物?
恐无物释之。
哈勒姆的青春墨点稍浓,叛逆的Logo遍布全身,涂彩纳墨,身体力行之,拒绝和谐,他的世界局限于那只望远镜之中,似乎那两个小洞窥见的皆为真实,而自己眼睛所览则为虚无。
“偷窥”看似猎奇,可细细想想,只不过是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罢了,包括物物相生,包括世俗成人,所以哈勒姆喜欢与同等境遇的姐姐说心里话,所以哈勒姆讨厌继母,讨厌父亲。
在爱丁堡,哈勒姆每天的盼头都是跑到钟楼顶用望远镜偷窥凯特,这种略显病态的习惯,其实正是病态的青春本身。
ps.《哈勒姆》是最近看到的最让我欢愉的青春片,它不同于《梦想家》般那么理想,也不同于《猜火车》般那么愤怒,《哈勒姆》的度掌握得很好,在每个元素的临界点游刃有余,欢愉顿生。
pss.《哈勒姆》的原声十分匹配这部电影的气质,英伦摇滚只属于青春期。
psss.《哈勒姆》的男主角十分匹配这部电影的气质,他本身就是一枚操蛋的青春期男孩儿。
看了大家的评论,我觉得都很难令我产生共鸣。
我觉得大家更多是关注JAMIE BELL的成长而不是这部电影本身。
大家在对比中无形抬高了这部影片。
我看这部片子的优点都被大家盘点得差不多了,那我就讲讲这部片中鄙人不甚满意的地方罢。
就影片本身来讲,它的题材挺一般吖,讲一个问题少年对继母的猜忌、仇恨。
有些情节甚至很无厘头。
镜头也很跳跃,我们看不到主人公爬墙过程中的丝毫障碍,这有点不可思议。
此外,我们也没能在镜头里看到他多么娴熟的攀爬技巧。
当然,攀爬的障碍以及技巧不是这部片子的重点,一部忽略细节的电影,给人感觉就是不饱满,就是空洞。
在杀继母那段,前一秒钟还咬牙切齿说“我恨你,我恨你”后一秒钟就突然醒悟过来。
莫名其妙!
要看出这部片子的闪光点来,恐怕光看这部片子是看不出来的。
真的是要对比JAMIE BELL之前的演艺道路才行呢!
至少我猜对了一半的主题,有关成长。
一个男孩纤细,偏执,忧愁的神情总在脸上流淌,他是foe。
丧母之痛让他隔绝自心于木屋中,窥视着外面的人与物,父亲与秘书的暧昧关系更加让他怀疑母亲的死因,愤怒,压抑,脆弱的经不起诱惑而只能选择逃避。
kate,一个貌似母亲的女人。
让他又有了施爱的对象。
只是这次的爱情他真正学会了……偷窥癖外加恋母情节,看是变态的设定却一点也没有让人不适。
演员外加导演功不可没。
douban了下,发现主演居然是跳出我天地里的那个芭蕾少年,难怪那个线条美的,XDDD。
脸则变得越发的灵动秀气,很有gay的气质。
(ps:nicolas也是gay,TOT,算了,从美学角度来说的话,gay还是很美好的。
还符合叔本华大爷的意志学说,有利于人类进化。
要注意的是,那些丑的请归类到“male friendship”。
完毕)导演还到导过年轻的亚当,ewan和tilda的合作,选角的眼光还真不错,虽然ewan越来越有大叔的倾向,从当年的苏格兰文艺青年变成一个蹩脚的泡女仔。
好在那个岛国盛产美青年,我也能够有暇应接。
人物的内心变化除了气氛和音乐的烘托,道具和妆容的调整也十分到位,那个象征报复,愤怒的越野妆Plus黄鼠狼头套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最后看着那逐渐明朗起来的面容,心里也跟着舒坦开来。
豆瓣上有人说这是一部被忽视的好片。
这确实是一个绝对可以成为经典的电影,但它真的没有被忽视,收了包括银熊在内的六个电影节上的奖啊。。
恋母情结只是一个底色,是一个前提。
如果对继母和kate对比一下的话,其实这两个人对于哈勒姆来说,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从某个角度是母亲的投影)。
表面上唯一不同的是,kate的相貌与母亲一样;而实际上还有一点不同:kate没有和父亲发生过性关系。
哈勒姆对于继母的消极情绪,主要原因是继母“替代”了母亲;他反复怀疑地继母“害死”了母亲,只是这个“替代”的一个影射,这两个词其实是一样的。
而替代的原因,哈勒姆将之归结为性。
片子开头家庭聚餐上哈勒姆对于父亲与继母发生关系是在母亲死之前还是之后的逼问、戏谑地将继母成为妓女、后来诘问父亲使用的直接涉性的词汇,都暗示着这点。
所以从继母成为继母的那天起,哈勒姆就隐约把性当成了罪恶的,这也是影片最开始的地方他打乱那一对情侣的野合的最本质的原因。
哈勒姆之所以出走,自己也是因为和继母发生的性关系让他无法面对,无法接受。
然后kate出现了,哈勒姆对她的尾行(--b)与偷窥在他本身看来都是不涉性的,但当他看到kate和另一个男人做爱时背景音乐的嘎然而止却暗示了不同的东西。
直到kate犀利地诘问他为什么勃起时,他才不得不又一次面对自己的性欲,并且沉浸其中一发不可收拾。
继母的再次登场和“你只是在和自己妈妈上床”的话又刺激了他对于性的丑恶的认识,也就引发了随后他对继母的报复。
这整个过程中贯穿的矛盾是性与对母亲的爱这两者不能共存的矛盾,每当哈勒姆思念母亲并且要对“性”进行打击时,他都会戴上那个头套(一开始的破坏野合);当他最后把继母扔进水里之前,他的头套却突然掉了;然后他把她救出来,说,我犯了一个错误。
在他把继母扔进水之后,他回身边走边反复说“我恨你”;他恨的真的是继母吗?
还是不顾他而自杀的母亲?
还是性?
这是他所说的错误本身,是他误解了一切(这也是片中旁人反复提到的,误会)。
整个电影的感觉非常好,气氛啊配乐啊流畅性啊都做的很好。
对白充满了法式幽默,哈勒姆的工作经历让人想起《我的主子是英国之王》,最后河边的场景让人想起《回归》(俄罗斯),配乐虽然很外在但都恰到好处。
基本上,除了女主角丑了点之外还是挺完美的。。。
两年前母亲的突然离世,成了18岁的Hallam心中拔不出的一根刺。
他寻找母亲的死因,怀疑继母是凶手,但是又忍不住从窗口偷窥她和父亲做爱。
在一次暴躁的争执中,两人莫名其妙的发生了关系。
这个家是呆不下去了,Hallam流浪在爱丁堡的街头,惊遇和母亲长相酷似的女子Kate。
一路尾随,来到她工作的酒店打工,和她成为朋友,在钟楼中用望远镜偷窥她的生活,沉醉在自己恣意的迷恋中。
在和Kate越来越多的接触中,Hallam封闭的世界开始有了裂口。
在18岁生日,醉酒的两个人相拥而寝,Hallam看到自己在窗口外挥手告别,或许还不明白把当内心隐蔽的迷恋转换成现实的肌肤相亲,也即意味着自我小小世界的崩塌。
接下去发生的一切,仿若成长的仪式一般步步成矩,和Kate发生关系,被继母一句“Do you feel like you're f..king Mummy?”引爆,愤怒的冲回家绑了继母扔到河里,在生死关头幡然醒悟回身救人,那根缠绕着恋母、性萌动、叛逆、寂寞、渴爱、迷茫的成长之刺完成了最后的锤炼,拔出来成了Hallam斩断内心恶魔的利剑。
所以,当他知道Kate又有了新的男友,也不会难过很久;两人的五年之约也未必萦怀于心。
因为这个来自母亲背影的女子,归根到底只会在窥看中存在,是属于在屋顶上流浪的回忆。
而人,在屋顶独处再久,终究还是要踏回街道,融入茫茫人流中。
典型的青春成长电影,充满了你可以想像得到的所有元素和细节,唯一在意料之外的,是爱丁堡沉静的夜色。
片中音乐被赞誉有嘉,获得57届柏林电影节最佳音乐银熊奖。
但是我到没有觉得多少特殊,一样的英伦摇滚和民谣,《ONCE》带给我的震撼更加的强烈。
Sophia Myles有几分Kate Winslet的貌相,当年在《The underworld》中的花瓶几年淬炼,已经隐隐然有了入戏的神韵,当下就还缺一个好剧本来发光发彩。
而Claire Forlani就苍老得让人心碎,《Meet Joe Black》中那烟视媚行的容颜已被时光洗刷成苍白的残片,不忍卒看。
10年前的《Billy Elliott》没有看过,不过Jamie Bell显然不会是麦考利金,把所有的才华一次性耗尽在童星年代。
看他这十年走的路,就想到了Christian Bale和Leonardo DiCaprio,年少成名,在独立电影中脱胎换骨,成为好莱坞呼风唤雨的大哥。
Jamie会是下一个吗?
至少现在,看起来,很像。
买这个片片,是因了爱丁堡之名。
故事在烟囱林立的屋顶、斜拉的天窗间展开,带来了不少亲切感。
推荐给所有去过爱丁堡,或对这个欧洲最美丽的小城之一有向往的兄弟姐妹。
音乐棒 这几天一直听 越听越好听演员讨喜 几个主角配角都是喜欢的片子好看可惜整体节奏欠了点 尤其后半部 男一心理转折的地方开始到结束 太快了点 转折的原因过程交代得比较起前半部来说弱了很多也许前面料放重了点 又要扣少年成长的题 后面转折起来就显粗糙仓促了7。
9分
http://blog.xzdy.co.cc/2012/04/hallam-foe.htmlHallam Foe (2007)看到这部电影的介绍,就下来把它看完了。
之所以下载是因为电影介绍中的噱头——乱伦,可是电影重点并不此,我又上当了。
电影讲述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
男主角母亲去世两年后,父亲娶了新老婆。
男主角非常爱母亲,使得他排斥继母。
同时,男主角每天还沉迷于偷窥别人的生活。
继母一直想将男主角撵走开始新生活,但男主角并不想离开。
一天,继母勾引男主角与他发生关系,随后男主角就离家出走了。
此时,男主角通过家中的蛛丝马迹,认为是继母害死了母亲。
男主角在城市中流浪,偶遇一个与母亲相貌非常相似的女人,于是就跟踪来到她工作的地方——一个酒店。
女人恰好负责人力资源,男主角就借机应聘工作,并且被录取了。
于是,男主角白天在酒店上班,晚上跟踪、偷窥女人的生活。
在偷窥中,男主角发现女人与酒店的一个有妇之夫的同事有染,这让他很伤心。
这个同事很快发现了男主角的偷窥行为,将他撵出了酒店。
但是,男主角利用同事的老婆,巧妙地封住了他的嘴,让他不能泄密。
女人与另外一个同事一起庆祝男主角生日时,两人有了亲密接触,但男主角拒绝与女人发生关系。
可是第二天,女人就将男主角勾引上了床。
女人对男主角有了好感,同事非常生气,与女人扭打起来,在窗外偷窥的男主角马上进来帮忙。
这使得女人知道了男主角偷窥的行为,随后将两人全部撵了出去。
几天后,男主角利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女人,两人幸福的在一起。
这时,男主角父母出现了,而且继母的话激怒了男主角。
于是,男主角回到家中,将继母绑了起来投入水中。
在继母就要死时,男主角良心发现救活了她。
这时,父亲告诉了他真相——母亲确实是自杀。
最后,男主角回到城中与女人告别,开始新的生活。
本片又是一部“疗伤”式的欧美青春电影,通过男主角的一些故事来表现人生的成长以及思想的成熟。
这样的电影对我来说,太没吸引力了。
因为即使“成长的烦恼”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体现,但也不用经常拍摄这种类型、模式、结构、主题几乎一模一样的电影啊。
走别人走过的路,太没创意了。
而且,本片故事起因竟然是男主角的胡思乱想——认为母亲是谋杀的,有没有搞错?!
这又使得电影成为了一部“无病呻吟”式的电影。
总之,本片的故事在我来看,就像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般: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具体从电影来说,本片故事非常好理解。
男主角非常爱自己的母亲,失去她后非常痛苦。
于是,对父亲的不满、对继母的排斥让他有了母亲被谋杀的想法。
随后,男主角还因为对母亲的爱,偷窥女人,使自己对女人产生了错误的感觉,以为自己爱上了她。
直到最后,男主角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因为愤怒造成的,他对失去母亲感到愤怒、对父亲不关心自己感到愤怒、对继母的到来感到愤怒,等等。
说白了,男主角因为愤怒失去理智错怪了他人,并在离家出走的过程中让自己爱上了一个与自己母亲相貌很相似的女人。
总而言之,故事中的一切都是男主角自己造成的,怨不得别人。
可见,这样通过“没事找事”的情节,讲述一段人人都曾经历过的成长的一部电影,能好看吗?
电影唯一亮点是它的音乐。
本片中有很多好听的歌曲,虽然我不知道名字,但是每一首歌都符合影片场景。
看着男主角的偷窥生活,听着悠扬的歌曲,完美映衬出男主角的状态——成长。
此外,电影画面也算是优点,不过有些太“文艺”了,看起来有些过。
其他方面就非常模式化了,无特别之处。
除了上述所说之外,本片真正的亮点是女主角扮演者Sophia Myles。
她不仅是相貌标致、身材完美的金发美女,更有一种独特的气质——端庄、成熟。
本片最让人心动之处是,像她这样气质高雅的美女在电影中竟然有激情床戏!
这才是电影最值得欣赏的地方。
本片完全满足了男人们的各种性幻想——高贵气质女的淫荡本色,哪个男人不心动?
男主角Jamie Bell给我的印象一般,大概我的注意力都在女人身上了吧。
片中还有另外一个扮演继母的美女Claire Forlani,查过资料才知道她就是《第六感生死缘》的女主角,也是一个绝色美人,只可惜老了。
其他人都是龙套,不说也罢。
总结一下。
这是一部情节很无聊的电影,让我提不起任何兴趣。
电影唯一的亮点是两个大美女的出现,让我过足了眼福。
截图:Hallam Foe 2007[01_09_23][20120401-150252-2]Hallam Foe 2007[00_55_48][20120401-145921-9]Hallam Foe 2007[00_55_48][20120401-145911-8]Hallam Foe 2007[00_55_48][20120401-145905-7]Hallam Foe 2007[00_22_14][20120401-145318-5]Hallam Foe 2007[00_22_14][20120401-145316-4]Hallam Foe 2007[00_22_14][20120401-145312-3]Hallam Foe 2007[00_22_14][20120401-145308-2]Hallam Foe 2007[00_02_21][20120401-145106-1]Hallam Foe 2007[00_02_21][20120401-145100-0]Sophia MylesSophia MylesClaire ForlaniClaire Forlani序列:0766Hallam.Foe.2007.HDTV.720p.Rus.Eng.x264-HDxT2012-04-01
屁
垃圾
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爱情故事
2009.01.27
真是好电影,虽然题材有些乱伦,然而整部片的景色和配乐都让人感到舒服。Jamie Bell这孩子长大了依然美好|||||||| 青春期的调调美好地一塌糊涂。是不是该引用下豆友的话“惊鸿一瞥的精致和美感”
这文艺的名字看得我心悸!先把美好的ost说在前面。第一个镜头就是偷窥!我擦勒,我想我终于看了一回变态电影了!结果我错了……变态还是有一点的,但更多的是一个青春期少年的偏执,是沉浸在丧母悲痛中的迷茫。人不能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更不能要求别人体会自己的感情。片子虽然略显黑暗,但都有适时的背景乐出来缓和。就如同每一种生活都会走出荒芜,走进驯服中那样。
删减版,看的一头雾水
get不到
他在林间的树屋和爱丁堡的大钟里生活并窥视,他飞檐走壁开锁入室,他满腔爱恨他满腹心结,他恋母他变态他疯狂,他“才是正常的少年”。
摄像和音乐都不错!
赞原声 情绪片
少年情怀
无聊地偷窥狂
太文艺。
窥视癖是很难治愈的一种,他究竟是如何治愈了自我,看到最后我只是想问一句:啊?
很动人的青春故事,最终你笑着接受了现实,从此长大。。
爱死Jamie Bell!!!!!!!!!
屎霸!其实结尾挺烂的 但是 现还剩多少没长残又不演青春脑残片的少年了。。
没妈的孩子
他喜欢跟自己玩,我喜欢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