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归纳一下史枝的生活:一早起来做早饭给孩子和老公吃;送孩子上学、老公上班、爸爸妈妈外出活动;其他家人在外面都有朋友、交际圈子,而史枝一个人在家整理家务,一个人吃饭;在家二十年如一日地整理家务,看到充满活力的多拉明戈舞蹈,难免会想也尝试一下。
史枝如此的日常,支撑起幸之助安心地工作,支撑起一家人健康幸福的生活节奏。
妈妈的这些默默付出很容易被忽视,只有当她不在,一家人的生活节奏完全打乱了才知道史枝的重要性。
当幸之助听到了史枝的私房钱被偷,她很惭愧的把所有事实都说出来了,但幸之助更关心的是钱,忽视了妹妹的关心,忽视了史枝的感受。
史枝过来委婉道歉,幸之助只顾自己生气,诉说着自己的不容易,然后抛下她去洗澡,她只好一个人默默地哭;这个时候,两个孩子回来了,完全不知道爸妈的事情,开心于带回来的礼物,催妈妈做饭。
史枝一边抹眼泪一边起身继续照顾家人。
这一幕看得很伤心。
两个人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感同深受也是不存在的,年轻的时候有精力花在对方身上,照顾对方的感受;结婚、进入中年之后,渐渐习惯了对方,行为更容易伤害对方而不知。
中年矛盾的解决,要多退一步,互相照顾到对方的感受,理解、沟通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人生中能有个理解自己、互相照顾前行的人就很幸福,要懂得珍惜呀。
年轻情侣的吵架是雨中流着泪互放狠话,和解是「剎那间雨珠都闪烁如光圈,我们拥抱在雨季中的春天」,有儿有女的中年主妇,哪怕心有千千结,看着对方在雨天出现在娘家的楼下,也无非是假装若无其事地递上一条毛巾。
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家族之苦》系列能一直继续。
第一部讲述老年人的离婚危机,琐碎闹腾;第二部探讨孤寡老人的送终问题,笑中带泪;这一部中,一直为家庭默默付出的大嫂成了主角,她在常年隐忍后,终因家中失窃的契机,离家出走,让一家人瞬间乱了阵脚。
还是熟悉的一家人:固执的老头子、爱好广泛的奶奶、冲动的大哥、温和的大嫂、女强人二姐、搞笑担当二姐夫、善良懂事的三弟与儿媳宪子。
每个人个性分明,在一起碰撞出的火花也精彩。
家庭剧最忌落入平淡窠臼,更怕韩剧般的婆婆妈妈:哭泣数十分钟,剧情还毫无推进。
看《家族之苦》系列,从来不必担心这样的问题:人物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乍看都是寻常,实则不留闲笔。
令观众一次次会心一笑的细节,认真地取自生活,又不动声色地搬到了电影里,这是强行安排的狗血剧情,无论如何都无法与之匹敌的。
电影中每每聊起严肃话题,气氛开始凝滞,必有某人出来插科打诨缓解,故事温吞但节奏紧凑,观众自然看得开心。
继电视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全方位探讨了日本家庭主妇生活状况后,《家族之苦3》也通過大嫂的身份关注起这一群体。
常年任劳任怨、私人财产需要偷偷存、无法发展自己的爱好、努力不被家人看见与认可……主妇遇到的问题呈现得挺全面,相对而言,夫妻的和解似乎显得轻描淡写。
其实这也符合日常生活中,大家见到的中年夫妻沟通模式:日复一日聊着琐事,浪漫被现实生活磨尽,习惯性在老人和孩子面前克制着脾气,久而久之,不仅自己觉得疲累,旁人和孩子,也会产生「这两个人之间是否还有爱情」的疑问。
遇到问题,夫妇间很少有机会能争到天翻地覆论个输赢,渐渐裂痕越来越大,直到难以收场。
坐下来把话心平气和地说清?
不可能的。
年轻情侣的吵架是雨中流着泪互放狠话,和解是「剎那间雨珠都闪烁如光圈,我们拥抱在雨季中的春天」,有儿有女的中年主妇,哪怕心有千千结,看着对方在雨天出现在娘家的楼下,也无非是假装若无其事地递上一条毛巾。
而这位人前妥协、家中扬威的丈夫呢?
自尊心作祟,内心松动也要嘴硬,就连道歉也要趁着一声惊雷,把握时机握住对方的手。
欣慰归欣慰,问题根本就没有解决嘛。
新垣结衣可以凭着可爱和聪明头脑,在剧中将固执不解风情的星野源收服得服服帖帖,习惯了多年的相处模式,朝夕相对的中年夫妇,一瞬间「懂得并尊重对方」,何其容易。
最后大嫂是回家了没错,但她心心念念的弗朗明哥舞,却也未见明显着落啊。
所以在重提主妇问题的同时,山田洋次在电影中的表达也阐述了一个普遍的事实:当一对夫妻没有办法做到从根本上互相理解,支撑他们继续携手前行的,可能是过往的美好回忆,可能是孩子与老人,可能是独自面对未知生活的恐惧,而更多的是已经渗入血液的,「一个屋檐下的恩重如山」。
不过无论如何,问题爆发一次总是好事,说不定在第四部中,这两位的感情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呢。
从《家族之苦3》结尾的架势看,下一部的剧情或许会围绕妻夫木聪与苍井优这最年轻的一对展开,而因为每个演员的演技都相当「能打」,任何一部电影挑大梁都不在话下,每家故事讲几集,这一系列或许可以长盛不衰。
不过,山田洋次导演今年已经87岁高龄,饰演片中爷爷与奶奶的老戏骨桥爪功与吉行和子也已分别77岁与83岁,老人身体状况变数大,接下来的日子里,也只能说是「且看且珍惜」了。
兜兜转转的,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也拍到了第三部。
不同于《少年时代》中林克莱特的成长絮语,也有别于是枝裕和的情绪化家庭表达。
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系列一直是日本描写家庭的电影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在幽默真实的一大家子的相处日常中,山田勤勤恳恳的在担当着当代小津的角色。
予以传统日本家庭现代化的表达。
前两部的家族之苦我都是很喜欢的,有笑有泪有社会性问题的探讨,配以成熟但不刻意的场面调度,一切都与影片基调契合的刚刚好。
而这一部不同,虽然什么都没变,但是这次描写的全职家庭妇女的挣扎与妥协让我,一个坚实的女权主义者,对家庭主妇的身份有所释然。
当结束了对家族之苦3沉浸度非常高的观影后,我对着豆瓣介绍怔忪了片刻,却在无意间看到它的小标题:“蔷薇样的妻子”。
依稀记得这是与河濑直美的处女座相似的名字。
蔷薇、蔷薇,我的妻子似蔷薇。
就在蔷薇下面相隔几行字的地方,青春的夏川结衣用梨涡编织的笑容,被我带入了在地铁中初遇幸之助的那亦羞亦喜的史枝,忽然就很感动。
不得不承认,在本部之前史枝一直是我有所忽略的角色,奶奶初来乍到就抛出一纸离婚协议,大姐强势的处事原则,苍井优养眼的舒适感,都让史枝的角色显得有些暗淡,就像她本身家庭主妇的地位一样,在被强调前一直都是不受人瞩目的默默重要着。
大概没有人能想到在史枝些许无趣的家务的背后,弗朗明戈舞兀自明艳着。
有一天她感受到了那股力量,便踩上自行车出发了。
在路上本身就是件很浪漫的事情,就像在马路上跳着弗朗明戈舞一样,是一件很私人但很浪漫的事情。
我想她久未体会到那样颊发飞扬的感觉了。
史枝的离家出走的情绪内核就是那曲弗朗明戈舞,再激烈的争吵都只是表面的形式性刺激。
弗朗明戈舞这个原产于热情西班牙的舞种本身要表现的就是一种挣扎感,史枝跳起来虽更多了几分坚毅和解脱。
但仍然在表达着自己的挣扎。
我想每个尽职尽责的主妇都会在某一个时刻对生活有所惋惜,虽然每个人都只能选择一条路,但她们所见的风景总是单调了些。
她的出走与其说是对丈夫不理解的生气,不如说是对自我身份认知的挣扎,在家庭主妇有限的圈子里,若连自己的丈夫都不认同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又谈何认同呢?
史枝回到老家后与之前朋友的团聚是我最感动的片段,那是对过往的自我的寻找,在这样的寻寻觅觅中史枝是在慢慢释然的,当她看着朋友的孩子留下泪水时,我想她找到了自己最在乎的东西,家庭、孩子、丈夫。
史枝是个非常传统常见的日本家庭主妇形象,温柔贤惠,或许不同的是比平常的妇女更美些。
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家庭妇女形象的自我救赎之旅让我感受到了最接地气而创造性的女权主义的表达。
《跨越栅栏》的过分隐喻让这种自我救赎显得有些做作、《下妻物语》中洛丽塔女孩的自我寻找太过流于表面,而山田洋次镜头下找回自我的女性,平平淡淡的,饱含着日式风情,也就那样浅浅的感动震撼了你。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称之为有女权主义精神内涵的电影不太合适,因为史枝最后仍然是以自我妥协的姿态回到了家中,幸之助所做的只是开了两小时车,送了个围巾罢了。
但正如先前所述,史枝并不是对丈夫本身有多少不满,不然为何已经平静相处了这么多年?
史枝的出走更多的是对自我的一次反叛,对自己人生目标的一次重新寻找,当她发现自己最在乎的就是家庭时,这无疑是一次女权意义上的自我发现,《末路狂花》那样的肆意固然大快人心,但这样的自我找寻后的平淡回归,来的更让人触动。
My wife, be a rose. 蔷薇蔷薇,愿你永远明艳如弗朗明戈之舞。
老山田宝刀不老的系列第三作,从标题就能猜到八九,但丝毫不影响观感。
依旧是对一家人羁绊的考验,这次换成了夏川结衣饰演的主妇妈妈,因为遭贼被偷了私房钱(确定不是人间观察搞的鬼?
笑哭)被老公迁怒出走回娘家的老套故事。
就像好吃回味的菜怎么吃都不会腻,《家3》这瓶酿了三年的酒愈发醇香。
大家子彼此的关系如故,而即便第一次接触这个系列的观众,也完全不会感到陌生——《家3》和前两部一样,真的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那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跟发生在每个观者身边的一样,甚至都不会觉察到的稀松平常。
最喜欢末尾家庭会议一场戏,纠结买几份鳗鱼饭的部分真是笑出腹肌,还有二女婿跟健身球的互动。
再包括两兄弟见到妈妈回来的彼此反应,都挑拨着观者内心最柔软、毫无遮掩的对家庭的私密体会。
结尾的悬念算是惊喜,多想这个系列一直拍下去,在漫改视效狂轰滥炸的今天,能每年看一次平田一家子的嬉笑怒骂实在幸甚。
最后PS:鹤瓶师傅的车开得还是那么稳哈哈哈哈哈哈。
转眼间这个系列第三部了。
固执偏执,唯唯诺诺,婆婆妈妈,口直心快,每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开始惯性演出,水准有点下滑。
家庭矛盾大多围绕着可以调节的程度,即使是女主人离家出走,也是不痛不痒的程度。
俩儿子上初中高中的主妇,从年龄来说大概也是80后吧。
说话低眉顺眼,争执两句就掩面而泣,完全像软柿子一样的日本女性,只存在影视作品中了。
大概这也是一种日本电影的传统误导,多看点NHK的纪录片就知道了,现实中的日本女人绝不是这个样子的。
平成年号都快终结了,依然保留着浓浓的昭和时代的气息,多少显得不合时宜。
三代同堂同一屋檐下的和和气气,是耄耋之年的山田洋次的情怀。
夫妻闹别扭,冲突雷声大雨点小,连个推搡骂咧都没有。
把那些摩擦的尖锥用厚厚的棉花包起来,点到即止。
家庭的凝聚感日渐薄弱的今天,一有事就能迅速的全员集合开会,女婿媳妇什么随叫随到,在现时的日本恐怕不大可能。
寂寞空虚的主妇竟然没有沉迷网络,毅然离家出走往往因为背后有人唆使,返回故乡也没有重逢初恋情人…怎么看都过于草率的回避了问题。
女人一旦迈出家门,要再追回来绝非易事。
不涉及偷情外遇,不关系利益再分割,就没有不能坐下来谈的事。
演到第三集,已经像固定模式的小品,合家欢的插科打诨,大家欢欢喜喜的看暮年的导演重温旧梦,乐也融融,也很难有所突破了。
作为电脑上看电影基本上要分两三次的观影困难症患者来说,在直播频道看电影大概率是不可能一次性看完整部电影的,让我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更是从哈利波特最后一部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
但是昨晚的《家族之苦3》显然是个例外,可能是下午睡了两个小时的缘故,我才能熬夜看完。
昨天是911,一整天我没怎么说话,看了几段视频几篇文字,下午看了kindle上的《重生》前几章,跟朋友聊聊宗教什么的,总算等到10点感觉精神尚好,就看看中央6的佳片有约吧。
已经长久不看,因为都是中文配音版本,听着就觉得不地道。
要问佳片有约有什么电影印象深刻,那可能还是20多年前在学生宿舍12寸黑白电视上看《卡萨布兰卡》吧。
这是一部日本电影,所以中文配音一点也不重要。
因为没怎么关注日本电影,导演和演员都一无所知,还是所谓第3部,管它呢,不好看就当助眠吧。
片子本身情节不复杂,太多情节铺垫太明显,比如警察发传单提醒小偷,老朋友提醒关煤气灶,以及我看着就感觉除了男主角幸之助有两个十多岁的儿子,他的弟弟妹妹婚姻都挺好却都没有孩子,说明日本人口负增长真的是个大问题,所以最后一句话就是弟媳妇怀孕了。
而且有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日本电影的情节发展基本上慢慢悠悠,滞后于观众的思考,台词更是充分的留白,这是为了增强观众的观影自信心吗?
最近看了几部欧美的女性的电影,比如《她》《斯隆女士》,显然都是观众被情节的跳跃所牵引,目不暇接,信息量超大,看完甚至要借助看影评才能理解全貌。
日本人的礼貌意识也是根深蒂固,即便向警察描述小偷,也要用敬语,居家生活更是处处客客气气,女主角的闺蜜喊三个儿子过来打招呼,三个儿子就毕恭毕敬鞠躬。
家人回来也要按门铃,进来之后说我回来了,其他说欢迎回来等等。
另外日本那么干净,用得着那么频繁拖地吗,我也很好奇。
故事聚焦于一个20年长期全职主妇因为小偷偷走私房钱被丈夫训斥后离家出走,让家里乱成一锅粥的故事。
今年上半年吧,国内有判例判决夫妻离婚,全职太太有权利获得赔偿,这一点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我不想太去代入别人的生活,我看到用上了VR眼镜的日本人,普遍还把存折当个宝藏起来,可见电子支付不够发达,倒是老奶奶用上了指纹登陆的电子银行账户,儿媳妇却还要冰箱里面藏私房钱,40万日元相当于2.5万人民币,存了20年,平均一个月100元,真够凄惨的。
虽然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客气,但是男人真的是四体不勤,老爷子连个洗衣机都不会用,丈夫回家喝水都是指挥妻子,而我则是因为早上晾衣服又一次没有按照她的要求把袖子都拉好被她斥责,那仅仅是儿子的短袖子T恤衫而已。
看来日本女人的家庭地位低下是确凿无疑的。
在我初中同学里面,有一对日本留学回来的夫妻看上去特别像,丈夫打游戏亏了几十万,妻子都不敢多问一句,忙两个孩子昏天黑地面容枯槁,满足丈夫的需求却丝毫不肯怠慢,丈夫依旧在外面喝酒聚会到一两点美其名曰为了工作维护客户关系,区别在于妻子拿的工资也不少,但也依旧卑微到如此地位。
摆脱了媳妇地位的奶奶还是在抗争的,不但提出死后不跟丈夫同穴,自己继承弟弟的遗产也不跟家人共享。
男主角的妹妹虽然嫁了个比自己大不少的老公,家庭地位还不错,明显是从事财务法律方面工作的原因。
男主角的弟弟也是一个觉醒的角色,鼓足勇气给哥哥上一堂尊重女性的课,说是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跟哥哥好好谈过一次心。
这恐怕就是男人的矜持吧,我在这方面倒是一点也不,甚至主动找姐姐找外甥聊天,尽管外甥侄子他们从来不主动找我。
只是看到男主角满头白发,我还是有点心有戚戚的……他的儿子要跟着母亲,跟我家的一样,但是却没有问过我们,没有爱情了还住在一起干什么?
看着边上呼噜的人,以及隔壁儿子看球一声叫好一声惊呼,我很快沉沉睡去。
期待这部电影很久了,感谢猪猪字幕组的翻译们,辛苦了。
内有剧透,请观看后任意浏览。
家族之苦2 (2017)8.42017 / 日本 / 喜剧 家庭 / 山田洋次 / 桥爪功 吉行和子看《家族之苦2》的时候还是去年的北影节,在五棵松成龙耀莱的杜比厅第五排呆了两个小时(去过那个厅的人就知道我在说什么),然后我的颈椎病得到了根治。
虽然整个观影过程并不完美,但也不影响我被爆米花葬礼弄哭,死也要与自己喜欢的东西死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啊。
与前两部相比,这部才真正有了那么一点苦的模样。
这部电影讲了中年夫妻之间的矛盾,从而带出有关爱与家庭的主题。
第一,为什么要称这部为《女性之苦》?
那我们不得不谈论到第一部的内容,奶奶要和爷爷离婚。
对,即使过了大半辈子,各种风雨都一起挺过来,但依然无法在晚年的时候忍受你把袜子团着扔在地上,晚上醉醺醺的回家倒头就睡,离婚好了。
其实也不是这些习惯无法将就,是无法忍受一个人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却强迫的生活在一起的煎熬。
这一部,史枝也有同样的感受,幸之助继承了公公的所有方面。
看到史枝丢了钱,幸之助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你把我的钱弄丢了?
你竟然还藏私房钱?
我这么努力赚钱,你竟然在家里打盹?
...等等充满大男子主义的质问。
骂完妻子后,还让妻子为自己放洗澡水。
在幸之助眼中,妻子一职是与保姆画等号的。
奶奶,史枝这两个人,都是照顾家庭起居的全职女性,在家里的话语权低下,对家庭成员的关心更是被视为烦人的举动。
家族之苦 (2016)8.12016 / 日本 / 喜剧 家庭 / 山田洋次 / 桥爪功 吉行和子第二,为什么奶奶的离婚很果断?
这一部为我们揭秘了答案,因为奶奶每个月都有不菲的版权收入。
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就是为什么这一部史枝只敢跑回自己的老家,却不敢在受到幸之助言语辱骂的时候像奶奶一样硬气的拿出离婚协议书来。
可能有人会说史枝考虑自己的孩子还小,还需要照顾。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这并不是首要因素。
第三,一个缺点。
全片的高潮,应该是在于幸之助如何劝说离家出走的妻子和自己回来。
然后,我就看到:一个礼物,两句话。
那么我想问,礼物这种东西是要表明打一巴掌给一颗红枣吗?
说了那么重的话,是会在心里留下痕迹的,当然不是给一条玫瑰丝巾就能解决的问题(一辆玛莎拉蒂也不行)。
然后,“我需要你。
”这句话也可以跟你的保姆说。
并且这段情绪渲染太严重了,刚开上车镜头就切到特色,然后开始中提琴弦乐以及瓢泼大雨。
还记得高中语文老师怎么教你回答阅读理解的吗?
相比之下,我更期待一个全新的丈夫以及有自己底线的妻子。
Overall,我给这个电影打8.0/10.0,整部电影的观感还是非常流畅的。
这三年看下来,就像是与一个老朋友的久别重逢,最后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上等的鳗鱼饭。
就像很多朋友说的,希望导演可以把这个系列一直拍下去,年复一年。
电影逻辑:❤❤❤❤舒适度体验:❤❤❤❤ps:这部电影也告诉我了一个道理,要有钱,才能让全家人吃上等鳗鱼饭,就酱。
Please leave your comments down belowso, we can discuss this moive together,xoxo!
蔷薇色之妻……真的是很贴切的名字。
结婚之初美丽艳丽、如蔷薇般光彩照人的妻子,婚后逐渐成为主妇。
每天早早起床,为一大家子人准备早餐,等到所有人都出门以后,才有时间坐在餐桌边吃早饭、逗逗鸟。
洗衣服、晾衣服、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小心翼翼看着丈夫的脸色问物价上涨,能不能多给点生活费。
实在累到不行,才在椅子上打会儿盹。
两层楼的房子,上有两个老人,下有两个孩子,丈夫回家诸事不做,所有人都由她来照顾,指望公婆、儿子、丈夫搭把手,从来不存在。
她是某人的妻子、某人的儿媳、某人的母亲,唯独不是她自己。
想到《你好,李焕英》地开场白:从我记事以来,我的妈妈就是一个中年妇女。
可是,中年妇女也曾是天真烂漫的少女,也曾有自己闪闪发光的梦想啊。
那个史枝骑自行车去弗朗明哥舞蹈班的下午,街道两边的树木都闪耀着金子般的光泽。
她去看舞蹈时,眼睛里有光。
弗朗明哥舞奔放、热烈、自由,与她沉闷乏味地日常生活截然相反。
女人还不是至死是少女。
可她不能。
直到家里家中失窃,私房钱被偷,丈夫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反而大发雷霆,史枝不得不离家出走。
毫不意外,失去了史枝的家乱成一锅粥,婆婆腰疼不能干活,公公用洗衣机甚至不知道脱水,丈夫和儿子早餐就以香蕉和牛奶充饥。
最后,她还是被一条丝巾打动,回来了。
回来了会怎样呢?
大概率是以前的生活还会继续吧。
毕竟,这是她选择的人生,也是她迄今为止全部人生意义。
不过二女儿和小儿子的婚姻生活还是很幸福的。
1.山田洋次拍夫妻之间的爱情也能拍得别致的苏!
2.在现代社会女性有了选择婚姻与否的自由和权利,但始终有一根看不见的线拉扯着女性,那是比体制机制比道德约束更恐怖的东西。
史枝虽然可以干干净净的走掉,但她有孩子牵绊,她为家庭牺牲这么多,投入了青春和精力,却渐渐丧失了在社会上赚钱的能力。
男人很容易重新开始,但女人重新开始往往会更难,这种恶性循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出错,你可以为此发泄愤怒,但是你找不到控诉的对象。
3.一家人中午吃上鳗鱼饭了!!
大团圆我就是喜欢!!!!
4.夫妻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布景很有意思,不是客厅,不是楼梯,不是卧室,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后厅,正是夜色,屋内昏暗,家具寥落,给鸟笼盖上了黑布,女主人无声的哭。
这是表面光鲜亮丽的家庭背后见不得人的一面,所有痛苦只能在暗处咀嚼,换言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5.爷爷和奶奶真的好萌好萌。
6.红布—舞蹈雨天小鸟史枝的影子
这段评论写得很好,结尾有韵律感,我把它改成了歌词,题目是《我们之间还剩下什么》:评论原文(作者西楼尘):屋里住久了容易变成笼中鸟,可房屋久无人住便会垮塌。
曾经站台重逢,最关心你的身体状况;如今听到你做家务打盹,想到的却是自己的辛劳。
小偷偷走的不过是婚姻里的那一点信任,外卖送来的却是家庭中的那一份羁绊。
瞄一眼扔捧花的新娘,她可想过日后生活谁来打理谁来管账,谁负责拧干衣服,谁跟谁合葬。
我改写的歌词:屋子住久了好像囚鸟 闲置久了却会倒你曾扶着我才没有摔倒 如今却只想到自己的辛劳过往的呵护温暖与怀抱 究竟被谁偷盗我的默默付出 在你眼里已经微不足道我曾是那个捧着鲜花的新娘 对未来充满美丽的幻想可是它们全都变成谁应该拧干衣裳 谁应该管账 经过春秋冬夏 我想知道我们之间还剩下什么是否一切都已云散烟消
很失望!妻子离家出走是因为丈夫抹杀了她对整个家庭的贡献。丈夫从头到尾都只是我收回之前的话,是因为家里没人打扫家人没人照顾所以追回妻子吗?是为了省点离婚麻烦赡养费麻烦才追回妻子吗?那妻子到头来不都只是个居家工具人?
这集的情节好老套哦。不过为一家人终于整整齐齐的开心地吃上了上等的鳗鱼饭感到开心。
丈夫需要妻子,是需要她的工具性还是需要那份爱与思念呢?没有爱的夫妇还是夫妻吗?电影碍于篇幅浅尝辄止,后半部分情节的推进还是太仓促了。
男人发誓就是要打雷的
这不得跟寅次郎一样拍他个50部哦
没有第一部那么好,但是依然不错。
港真,从妈妈一把年纪提出离婚开始,就开始不觉得这一家子聚在一起吵吵闹闹是一种幸福了。也许这样的家庭是常态,人人也都会说这就是生活。但这是否也是令人窒息的生活,令人绝望的桎梏?
我一直很佩服我妈一年365日全年无休上班和照顾家庭,似乎从来没有像我们一样生病了或者生理痛就随时请假休息的福利
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这个系列呢?虽然表面上是在探讨家庭,探讨女性地位,但本质上还是很大男子主义视角,只是挠痒,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家庭就是相互妥协,相互依靠。
一年一会,拍的一直是社会的改变对家庭的影响。这一部是大嫂的出走对家庭的冲击,剧情肯定会引来一波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某权人士,但这恰恰体现了大家庭里每个角色的重要性。俩人吵架与和好的两场戏,机位构图用光的异同点很有意思。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台词,都有伏笔与对应,靠人物带来笑点和感慨点,希望这个系列能一直拍下去。下一部主角看来就是苍井优了。
以前总觉得人生少了点什么,现在明白了,少了一个早逝无子的畅销小说家弟弟。
属于日本特色的家庭伦理喜剧,要是发生在中国,怕是要被女权打死
长出了双下巴的聪聪说教起来都尤其没有说服力
一切都没有改变 就像一里奶奶同意不离婚到现在不想和爷爷在一个墓里 甚至还在怀疑自己写小说是不对的 大儿媳也是一样 有利用价值却没有爱
看得真是难受。永远以女性的回归和牺牲作为虚假的合家欢注脚,再也不想看这些旧故事。
与前作一脉相承,依旧是取材于相当具有普适性的社会问题,继系列首部聚焦说的是「老年离婚」,再到续集探讨的「无缘社会」之后,而到了第三部则比起前两集又多了一层性别平权意识,将视角对准了家庭中被忽视的「绝望主妇」。山田导演对于此类题材的掌控和调度依旧娴熟,不过剧情就有些俗套了。按照结尾的预告,下一部应该是要关注年轻一代育儿的问题了。
一直继续拍下去吧,我会一直追。
这个系列大概也就这样了,现在尬的像大陆电视剧,无聊透顶
看的时候一直想:前两集一个婆婆一个媳妇,下一集应该是苍井空了吧;离婚和离家都讲了,那就生个孩子吧。果不其然结尾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