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一:陈俊为什么会在杨棉荣面前自杀?
解答:因为陈俊是韩琛派进警局的卧底,这个秘密被杨棉荣知道了!
而杨锦荣不给陈俊机会,准备当众揭穿他!
所以陈俊唯有自杀,就算他不自杀,也难逃法律的制裁!
因为杨锦荣不会放过他的!
那么杨锦荣是怎么知道陈俊是韩琛派进警局的卧底?
理由:首先我要说明杨锦荣这个人并不是之前媒体所猜测的双重卧底,而是警局高层很信任的一个人,他的作用就是洗清警局的内鬼。
那他和韩琛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很简单!
是一种互相利用,互相帮助的关系!
他们只是交换情报,各取所需而已!
如果你注意陈永仁,杨锦荣,沈澄在码头的那场戏!
你会听到陈永仁对杨锦荣说:“以后和韩琛交换情报时要小心点”!
所以说陈俊就是韩琛出卖给杨锦荣的,好让杨棉荣在上级面前立功,这样他等于帮了杨锦荣!
所以反过来杨锦荣自然也要帮他!
反正他们之间的关系用一句话说就是互相利用!
疑问二:记得有一场戏,就是刘健明把陈俊的制服送过时!
这时从陈俊的制服里掉出一串钥匙!
刘健明还把钥匙放回制服了!
很多网友认为这场戏是多余的!
其实我不这么认为!
解答:因为刘健明后来就是通过这串钥匙打开了陈俊保龄球会储物柜的,然后找到了那几张杨锦荣和沈澄在天台见面的照片!
作为怀疑杨锦荣是内鬼的开始!
理由:如果你仔细看!
会发现当内务部的张警官说怀疑杨锦荣是内鬼的时候,刘健明马上给庶务部打了个电话,说有事要过一下!
后来刘健明到庶务部找到了陈俊的制服,从里面摸出了那串钥匙!
这场戏导演的镜头放的很清楚!
疑问三:韩琛为什么要叫陈永仁用烟灰缸砸沈澄弟弟沈亮的头?
解答:至于这场戏,好多网友大呼导演做作,直接说是多余的!
更有很多网友认为既然是谈生意,为什么要打架,那样岂不是把生意谈的更糟,直接引起冲突!
还有网友认为这根本是导演为了安排六大影帝同台竞技作铺垫的一场戏!
可是我认为这场戏相当重要!
至于为什么有这场戏?
这场戏的重要性在哪里?
其实导演就是通过这场戏说明韩琛当时根本就不信任沈澄和陈永仁!
所以让陈永仁送死!
不过还好杨锦荣及时出现救了陈永仁!
有些网友反问:当时陈永仁只不过是傻强的一个手下,只是一个小混混而已,韩琛没有理由怀疑他,而真正要他送死的理由是因为倪坤和倪永孝的关系,因为韩琛曾和倪家有很深的仇!
这种说法相当错误!
想想在第二部中,陈永仁在韩琛眼中已经有很高的地位了,不信你再回家重温一下《无间道II》吧!
言归正传!
有些人认为杨锦荣那时是抓陈永仁,其实是因为杨棉荣知道陈永仁有危险,赶过救他!
想想:如果杨锦荣当时没出现!
而当时陈永仁是在沈澄的地盘上,可想而知,打了他那边的人,除了死,还会有什么结果?
所以说幸好杨锦荣及时出现救了陈永仁一命!
那么关于杨棉荣抓陈永仁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说陈永仁是韩琛出卖给杨锦荣的,所以让陈永仁打架制造混乱,通知杨棉荣当场逮!
好让杨锦荣能在上级面前立功!
反正不管怎么说:都是杨锦荣救了陈永仁,而韩琛正在试探或出卖了陈永仁,以达到他试控沈澄及和向杨锦荣交换情报的目的,因为如果这次是韩琛把陈永仁出卖给了杨锦荣,那么杨锦荣肯定也要搞些情报回情给韩琛。
关于这个录音带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说这个录音带是李心儿自己设计的,然后作为对刘健明的试验!
不过两种说法我更钟意于第一种!
因为李心儿早已清楚刘健明的真实身份!
又何必来这一幕呢?
这样不就等于把自己暴露给刘健明了吗?
还有就是当刘健明问她有没有听过录音带中的内容?
李心儿说:“没有”!
其实他这句话刘健明哪里会信!
刘健明从这里已经听出自己上当了!
疑问九:在这第九个疑问当中我将解答有关录音带的全部内容!
想想:关于录音带在本片的使用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第一:杨锦荣从保险箱拿出的那块录音带,后来放进信箱,最后被刘健明烧毁,这块录音带对影片有何意义?
第二:杨锦荣寄了盘带子给李心儿,而信封的地址却是李心儿的,最后这盘录音带还是落到了刘健明手里!
那么这盘录音带中录了些什么呢?
下面有分解!
第三:刘健明从杨锦荣房间偷出了一盘录音带,那么这里面又录了些什么东西呢?
有人说这盘录音带的内容是歌曲《被遗忘的时光》,也就是影片最后在刘健明办公室找到的那盘,我可以告诉你这个答案是错的!
真正的答案下面有透露!
第四:沈澄最后放给刘健明听的录音带是哪里找到的呢?
第五:刘健明正在收听从杨锦荣的保险箱中偷回来的录音带,里面是杨锦荣和韩琛的对话!
听完后他把录音机直接放进口袋,走出办公室,叫上内务部所有工作人员前保安科找杨锦荣,要他听录音带里面的内容!
当时他的表情很自信!
还说了一句台词:“请保安科的头头回来喝咖啡”!
可是为什么刘健明当着众警察的面时录音带的内容却变成了刘健明和韩琛的对话!
关于这场戏网友争论很多,有人说刘健明疯了,分不清录音中的内容了!
有人说这不过是杨锦荣的计中计而已,故意在里面穿插一段自已和韩琛的对话,然后又录上刘健明和韩琛的对话,让刘健明在众人面前出丑!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成立的,成立的说法下面呈现!
解答:首先在信箱中被刘健明烧毁的录音带是一块空白的,因为那只不过是杨锦荣的一个计策而已,这个我上面也有提到!
还有刘健明从李心儿手中拿回的那版录音带,其实就是影片最后在刘健明办公室所找到的那块录有歌曲《被遗忘的时光》的录音带,因为当刘健明听了从李心儿手中拿回来的录音带后发现自己上当了,上了杨锦荣的当,也可以说是上了李心儿的当!
所以他必须拼一拼!
博一博!
于是就出现了杨锦荣的保险箱找录音带的那一幕!
还有刘健明从杨锦荣保险箱偷回来的录音带里面的内容确实是杨锦荣和韩琛的对话,并不是某些人所说的录音内容是歌曲《被遗忘的时光》,更不是某些网友所说的刘健明听到杨锦荣和韩琛的录音是幻觉,可以说刘健明当时特别的清醒!
那他为什么有了录音带还不抓杨锦荣呢?
竟然会当着众人的面在录音机中播自己和韩琛的对话呢?
这个下面再作分解!
那么最后沈澄手中刘健明和韩琛谈话的录音带又是从何而来呢?
理由:其实这一切要从杨锦荣说起:也可以说刘健明在他保险箱偷录音带的这一切他都清楚,同时也都是他自己所安排的!
想想:杨锦荣是不是对换水的陈伯说过:陈伯你真厉害,我们没水了你都知道啊!
所以他也应该知道刘健明在水里下药的事情!
所以那天他故意支开了保安部所有人员,只留下了两个人,而那两个人因为喝了咖啡后就不醒人事了,因为泡咖啡的水有下了药呀!
所以保安部的大门不攻自破!
这样就被刘健明很轻松的进了!
当刘健明开取杨锦荣的保险箱时,不知你仔细看了镜头没有!
这时银幕上一共出现过三双手!
一双手是戴了手套的!
另一双手是穿白衬衫戴了个手表的!
还有第三双手是穿西服的,而且没戴手表和手套!
很显然这三双手当中有一双手是刘健明正在开保险时的,也就戴手套的那双!
而剩下两双手有一双也是刘健明的,因为那是刘健明回忆自已以前在电脑屏幕前所记录的杨锦荣在保险箱的手柄上所旋转的角度!
那么第三双手就是杨棉荣的,此时杨锦荣也正在刘健明的办公室中开保险箱,因为他知道刘健明一天到晚都会在办公室,但这时已在他的办公室里,所以他才趁此机会潜入刘健明的办公室,这就是他为什么要支开保安部所有人给刘健明提供机会盗取录音带的理由!
因为只有这样刘健明才会离开办公室,我杨锦荣才有机会进你刘健明的办公室!
所以最后沈澄放刘健明和韩琛的录音带前说了一句话:“你还是听听杨警官在你房间找到的录音带吧!
”所以当杨锦荣在刘健明办公室盗取了录音带后,打了一个电话得意的问刘健明:“你在我办公室玩的开心吗”?
这点足以说明杨锦荣对刘健明的一切了如指掌!
当刘健明回到办公室后,听了从杨锦荣那偷回的录音带,确实是杨锦荣和韩琛的对话!
但是刘健明这时发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一个能直接致自己于死地的问题!
那就是自己和韩琛对话的录音带不见了,再联想到自己刚才在保安部偷录音带时杨锦荣打给他的那个电话!
他已完全断定,在自已保安部偷录音带的同时自已那个致命的录音带也被杨锦荣拿走了!
他深知:以他手上那盘杨锦荣和韩琛对话的录音带根本定不了杨锦荣的罪,也许杨棉荣和韩琛交换情报的事警局的上级早就清楚了!
再想想自己被杨棉荣拿掉的那盘录音带,以上面的录音内容完全可以致自己于死地,也许杨锦荣马上就会派人来抓我了!
更何况杨锦荣怀疑了我这么久,调查了我这么久,早就看我不顺眼了,现在那么重要的证据落在了他的手上,我只有死路一条了!
所以在这种环境所逼下,刘健明就只有鱼死网破,破釜沉舟,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他就想好以装疯的形式来自首,所以后来拿了自己和韩琛对话的录音带在大家面前呈现!
这样就等于自已把罪行公布于世,也算是一种自首,他想这样总比被杨锦荣揭穿自已好多了!
所以后来就出现了一枪解决了杨棉荣及自杀没成功的结果!
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在装疯!
疑问十:刘健明是不是装疯?
解答: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是,也有很多人认为不是,我前几天贴了一篇《终极解密《无间道Ⅲ》-刘健明其实在装疯》的文章后被人大骂,好多网友说编剧没想到的都被我想到了,意思是说我在无中生有!
其实我开始也不相信刘健明是在装疯的!
后来看了《无间道III-终极无间》的导演刘伟强在香港电台综艺节目《电影两面睇》中对本片剧情的解剖后我才大悟!
刘伟强说:“如果刘健明真的疯了,那他就等于走出了无间地狱的轮回,因为对于一个疯了的人来说等于忘了以前所有的一切,重新开始了!
如果刘健明的下场是这样的话,那就不符合我们《无间道》系列的主题了!
相反,如果刘健明如果没有疯,就预示着他从此走上不归路,要承受无间的痛苦,因为他不能忘掉以前的一切,而自己现在又成了残疾人,警察也没得做了,所以说他比死了还更痛苦,你如果仔细看:影片最后有一幕他手指在轮椅边缘上轻轻的敲扣着的戏,其实那都是陈永仁在扣敲摸索密码器时的动作!
因为这时刘健明已经把自己幻想成陈永仁了!
希望能够像陈永仁那样得到解脱!
勉受这无间之苦!
你留意了影片中最后的几行字吗?
那就是写给刘健明!
”听了刘伟强的解剖我终于明白了,还有影片最后的几行字好像是什么:“当坠无间地狱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世不得翻身”,好像是这句话吧,不过我也好像说错了几个字,反正意思都差不多了!
至于刘健明为什么要装疯?
我想我上面对录音带事件的分析已经把这问题说的很清楚了!
那么还有哪些地方能证明刘健明是在装疯呢?
下面我将贴一些证据上!
理由:第一:在香港,精神病患者是不必坐牢的,接受治疗即可。
所以当刘健明发现杨锦荣拿走了他和韩琛对话的录音带后。
他就想了:“既然瞒不住了,不如将计就计!
我知道你们马上会来揭发我,但是我一定要抢先于你们揭发我之前自首!
要是等你们揭发了我我就完了!
所以他当时只有通过装疯的形式自首!
第二:其实刘健明最后还是在警方面前自首了,决定自首之前他清楚以他的罪行自首后也是难逃一死的,所以他只有通过装疯这种形式进行自首,正如我上面所言:在香港,精神病患者是不必坐牢的,接受治疗即可。
只有这样才能免于一死。
所以我们看到下面这两场戏!
第一场戏:刘健明正在收听从杨锦荣的保险箱中偷回来的录音带,里面是杨锦荣和韩琛的对话!
听完后他把录音机直接放进口袋,走出办公室,叫上内务部所有工作人员前保安科找杨锦荣,要他听录音带里面的内容!
当时他的表情很自信!
还说了一句台词:“请保安科的头头回来喝咖啡”!
第二场戏:当他在杨锦荣面前把录音机打开时里面的对话却变成了刘健明和韩琛的了,这时刘健明拔枪指向杨锦荣的头说:“刘健明,我要亲手逮捕你”!
看到这里,大家都认为刘健明已经疯了,已经连谁是自己都分不清了!
其实没有,他是装的!
这样既可以把自已的罪行公布于世,也可以说算是自首吧!
但是这样做更可以让大家以为他已经疯了,而且有悔过的心理!
这样就等于达到了他自首但不坐牢的目的了!
后来还出现了一枪解决杨锦荣和自杀的镜头!
其实这两方面还是有原因的!
想想:刘健明在疯狂状态下,居然那么远还可以一枪打暴杨锦荣的头?
而自杀时用的同样是那把枪,那么近却打不死自己!
这样是不是太夸张了点?
那么真相只有一个,他是在装疯,所以趁此机会杀了他一个仇人!
因为他知道自己之所以面对这样的结果,这一切都拜杨锦荣所赐!
他早就想解决掉杨锦荣了,这时再加上杨锦荣说了一句:“我是警察”!
更是刺激到他内心的伤处,于是在混乱之中看准机会拔枪解决了杨棉荣!
第三:他自杀的时候为什么打下巴?
一般来说都应该打太阳穴的吧!
那原因只有一个:他在装疯!
为了更逼真,他只有自残!
让别人都相信他应该死掉了(包括观众),而且还要让大家都误以为他已有悔过的心理!
其实他自己心里很清楚,打下巴而已,大不了缝几针,不会弄出人命的!
再说一个警校毕业的人怎么可能连开枪自杀都不会成功呢?
难道他会不知道枪打中那里会死?
打中哪里不会死?
所以是他自己不想死!
其实他不是在自杀仅是自残而已!
这种自残的手段在柯南,金田一故事中也很常见,凶手往往通过这样做来让人们不怀疑他!
刘健明就是通过自残的方式让别人以为他已经疯了,而且已经有悔过的心理!
希望大家能够重新接受他这个人!
第四:最后Mary来看他的时候态度很冷漠,这也是有原因的!
作为最了解他的女人,经过录音带的事件后我相信Mary应该已经看透他了,而且他俩毕竟也相处了那么久,对刘健明的一切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只有她知道刘健明是在装疯,但是出于往日的一份情义,她并没有揭发他。
其实刘健明在这一部和第一部的结局一样,用自己的智慧逃过了法律的制裁!
通过以上的这些片段足以证明刘健明是在装疯!
但有网友说,他既然没有疯,那他为什么会被李心儿催眠了呢?
在电话中为什么把李心儿的声音幻觉成陈永仁的呢?
为什么那次接到李心儿电话后出内务部时连出口都不知在哪边呢?
再说刘健明幻想陈永仁用枪指着自已的头又怎么解释?
还有就是刘健明换衣服时陈永仁在旁边冲着他笑,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一切的一切难道就不能证明刘健明已经疯了?
这些问题我会一个一个解答:首先前三个问题上面有答案的,自己找找吧!
至于刘健明为什么会幻想陈永仁用枪指着他!
这是因为导演用这种手法来描述刘健明正在饱受无间的苦,还没得到解脱!
所以刘健明只有尽量把自己幻想成陈永仁,希望能像陈永仁那样得到解脱!
这句话是刘伟强说的!
所以拿枪的那个陈永仁是他自已扮演的,而自己拿枪所指的刘健明及坐在旁边的黄志诚则都是自已幻想出来的!这并不表示刘健明已经疯了,只能说他当时正在饱受无间之苦希望能尽快得到解脱的那种心理!
至于他换衣服时陈永仁在旁边冲着他笑的那场戏,导演就用更清楚的手法表明了刘健明正在饱受无间的苦,而且还没得到解脱!
刘健明当时是把自己幻想成陈永仁了!
希望能像陈永仁那样得到解脱!
因为刘健明那时是在照镜子,而且自己看着镜子笑,可镜子里出现的竟然不是刘健明而是陈永仁,陈永仁同样也是在微笑!
其实镜子里面在笑的那个是刘健明自己,只是他把自己幻想成了陈永仁!
自已在笑也就是陈永仁在笑!
所以镜子里会出现陈永仁在笑!
其实这场戏并不说明刘健明已经疯了,只能说明这场戏更直接的点明了刘健明当时正在饱受无间之苦希望能像陈永仁那样尽快得到解脱的那种心理!
最后我向网友们解答四个附有火药味问题,也就是网友常常争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刘健明在警局自残以后!
李心儿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是:刘健明对着手机的镜头说:“过了今天就没事了,我一定会亲手逮捕刘健明”,这场戏有什么意义呢?
因为导演怕我们对剧情有所误会,所以安排了这场戏,因为刘健明在大家面前播出了他和韩琛的录音带带后,有些观众一定会很意外!
其实导演是想我们清楚:刘健明和韩琛的录音是刘健明故意播给大家听的,刘健明在此之前已经决定自首了,不然他不会给李心儿发那条短信,所以这场戏是导演为了防止我们误导剧情而安排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最后刘嘉玲在刘健明背后开了一枪,有些人说这场戏是多余的,其实这这场戏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而且一箭双雕,两层意思!
刘健明当时在想:就是因为这个女人,我走了今天这个地步,饱受无间之苦,永世不得解脱!
而另一方面则说明刘健明没有忘掉以前的一切,所以说他还是在无间道路上巡回,始终没有得到解脱!
这也符合了《无间道》系列的主题!
第三个问题:影片的最后,沈澄打开电脑,电脑里面录有平时监视器收录的内容!
其中沈澄点开了电脑中所录的这么一段录像-杨棉荣对着监视器的镜头说:“兄弟!
你是对的”。
关于这个片段网友也有很多争议!
有的说沈澄那时是在杨锦荣的办公室,有的又说是在刘健明的办公室,有的说杨锦荣那句话是对沈澄说的,有的又说是对刘健明说的,也有人说那是杨锦荣在刘健明办公室找到录音带后在刘健明的办公室对着镜头说的一句话!
那么最后一种说法是最错的,因为刘健明的监视器是装在杨锦荣的办公室,又不是装在自己的办公室!
所以说怎么可能是杨锦荣在刘健明办公室找到录音带后在刘健明的办公室对着镜头说的一句话。
其实真正的答案是:沈澄在刘健明的办公室里找到了杨锦荣在自己办公室对刘健明说话的录像片段!
那么我这么说一定要有理由大家才会相信!
想想:导演从来都没有正面的暴露过杨锦荣发现了刘健明正在监视他!
为了让观众不要误会剧情,所以安排了这么一个片段说明杨锦荣早已知道刘健明监视自己了!
那么这句话杨锦荣是什么时候对刘健明说的呢?
其实就是从他们各自从对方偷得录音带后,杨棉荣回到自已的办公室对着监视器的镜头说:“兄弟,你是对的!
”,因为当时刘健明正着手调查杨棉荣,杨棉荣觉得刘健明这样做多少有点像个警察,因为他至少会怀疑谁是内鬼,而且会做深入调查!
所以杨锦荣对着监视器对刘健明说了那句:“兄弟!
你是对的!
” 第四个问题:杨锦荣和沈澄为什么会怀疑刘健明是内鬼?
那么怀疑刘健明是内鬼的一共有几个人呢?
答曰:首先我认为怀疑刘健明是内鬼的至少有四个人,分别是李心儿,梁警官,杨锦荣及沈澄!
此话怎讲?
首先说说李心儿吧!
在陈永仁的墓地,李心儿就决定帮陈永仁的牺牲查出真相。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陈永仁死前,李心儿一直都不能确定陈永仁的真正身份,在她心目中陈永仁当时就是以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小混混,被律政署转到自己这里接受治疗的。
因为,陈永仁心理治疗不是秘密,傻强也知道,仔细看傻强和陈永仁在车里的对话就可以知道,陈永仁问傻强自己是不是有妄想症?
傻强大意说他是不是看心理医生看傻了?
可见,不仅仅是黄志诚知道陈永仁接受心理治疗,如果是专为警察安排的心理治疗能让傻强知道吗?
)作为一个心理医生,她能洞悉一些别人不容易察觉的细节。
当她与刘健明接触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刘健明对陈永仁或者对自己的感觉都很不寻常。
并能够隐约感受到来自刘健明身上那种深不可测的迷。
于是,她开始了试探刘健明的一系列举动。
比如在陈永仁墓前对刘健明说:“你也是个好人,不是你,他也无法恢复警察身份。
”一个人就算掩饰功夫再强,也是有自己的死穴的,对于刘建明来说,他的死穴就是陈永仁。
陈永仁的死对刘健明的震撼,以及陈永仁的那句:“对不起,我是警察。
”还有自已心底的愿望“做个好人”都是触动着刘健明心理机关的。
李心儿用自己的专业能力逐渐怀疑刘健明,接下来得到了一步步的证实。
首先,李心儿带刘健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目的是为了展示她电脑里有陈永仁的病例,也就是想让刘健明起贼心,然后暴露自己!
因为刘健明心里有鬼的话,必然对一切有关陈永仁的资料会特别的感兴趣。
果然,第二天李心儿的电脑被盗,李心儿当时已经猜测出几分或完全可以肯定刘健明是警局内鬼了,再加上看见了刘健明通红的双眼就知道他一定是晚上为打开密码而费心的结果。
她当时还故意对刘健明说:“没睡好吧?
你也该休息一下了。
”接着故意向刘健明透露自己的密码就是车牌号码。
其实透露密吗这件事是李心儿做的最失败的,因为就是从这里起刘健明才发现李心儿早就清楚他内鬼的身份了,这样刘健明必然会准备一系列方法来对付李心儿,当然包括我上面所提到的假装被她催眠等等!
那么杨棉荣,沈澄,张警官为什么会怀疑刘健明是内鬼呢?
这要从陈永仁和林国平之死事件说起!
如果根据刘健明的证词当时情况是这样的:“警局内鬼林国平在刘健明面前挟持了警局卧底陈永仁,突然林国平开枪杀死陈永仁,当时刘健明便拔枪解决了内鬼林国平,但陈永仁在这次事件中牺牲了。
”而当时真时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陈永仁当时拿枪指着刘健明的头,并拿下了刘健明的警察配枪,而且还卸下了里面的子弹。
这时警局内鬼林国平出现,他当时拿枪指着陈永仁,叫他放了刘健明!
最后在一场混战之中,陈永仁死在了警局内鬼林国平的枪下!
当时林国平还说要把这个功记在刘健明的身上,于是拿出一块布擦掉了留在枪柄上的手纹,并且把自己的枪用布包起来交给了刘健明,这时刘健明拿了林国平的枪解决了林国平!
于是出电梯后刘健明便以我刚才第一种情况那样向警局提出口供!
其实刘健明的口供是有疑点的!
首先:陈永仁是死在警局内鬼林国平的枪下是没有错,但是林国平中的却是自已枪中的子弹,其实这样只会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林国平是自杀的!
第二种:刘健明抢了林国平的枪然后干掉了他!
第三种:林国平是在完全没有防备的状态下被刘健明抢了枪被杀掉了的!
第四种:刘健明认识林国平,并且是很要好的朋友!
也许两人具有同样一种身份,两人是合作关系!
经过分析,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显然不成立。
因为林国平不可能会自杀,再说在那种情况下刘健明根本不可能能抢到林国平手中的枪!
那么不管是第三种还是第四种情况,都能证明刘健明和林国平是合作关系的!
不然林国平不可能对刘健明没有防备!
再说警察的子弹都标有号码的!
林国平是中了自已枪中的子弹警局一定检查的出来!
所以说杨棉荣,沈澄,张警官都不相信刘健明的证词!
记得重案组的张警官调到内务部时和刘健明有一场戏!
刘看到了张端了一杯咖啡给自己时说:怎么重案组也送外卖呀?
张说:以后我和重案组的咖啡都调过来陪你了!
刘说:我戒了,喝了咖啡我会睡不着的,最近要服安眠药才能睡!
张说:要不是你,我也不会调过来!
大家注意这句“要不是你,我也不会调过来”的台词其实是一语双关的!
其实上级调张警官到内务部目的就是联合杨锦荣和沈澄来调查刘健明的!
可曾记得张警官一直在刘健明面前强调杨棉荣就是内鬼!
这只不过张,杨,沈,三人所设计的一个圈套,但是刘健明还是钻进了,因为他开始调查杨锦荣了!
在《无间道》第一部和第二部中,刘建明都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个机会,我想做好人。
”乍一听,好似他是因为世事无常而没有机会做好人,但细究起来,刘建明其实有很多机会。
这里梳理一下刘建明的人生轨迹。
在他还是个青葱小伙的时候,因为暗恋HD头目韩琛的妻子Mary而自愿加入帮派,成为混道的古惑仔,抛弃了自己的好人身份。
但结合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社会的风气,结合年少气盛的不成熟和冲动,这也情有可原。
第二个阶段,还是为了Mary,刘建明听从韩琛的安排,进入警校成为卧底。
在这段时期,他经历了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Mary之死。
为了让自己的丈夫成为香港HD第一把手,Mary派刘建明暗杀了原老大倪坤,从而引来了倪坤之子倪永孝的报复,此时韩琛却远在泰国,刘建明借机向Mary告白,这有点儿趁人之危的意思,但Mary断然拒绝了他。
在Mary准备飞去泰国的机场门口,刘建明坐在马路对面的车里给Mary打电话,Mary也看到了他,但Mary没有接听,转身走了,没走几步就被倪永孝安排的杀手开车撞飞。
这一段很有意思,刘建明坐在车里的时候在想什么呢?
——他怀揣着被拒绝的恼怒威胁自己的心上人:你若不接我电话,我就不会保护你。
在这个阶段,他没有机会选择做个好人吗?
不是的,而是他不愿意为了没有回报的爱情做好人。
第三个阶段,也是导致刘建明精神崩溃的阶段——陈永仁之死。
此时,刘建明拥有了美貌的妻子(意外得知他的黑历史正在走离婚),即将出世的孩子,刚刚搬了宽敞的新家,他也立功升值了,前途一片光明灿烂,这个时候,也是刘建明对于“做个好人”的渴望最强烈的时候。
但在他“做好人”的路上,还有障碍——韩琛安排的其他卧底。
所以他殚精竭虑,步步为营找出了他们并一一杀害,而且还要快,这种高强度的压力对于他的精神摧残是很大的。
但刘建明没有想过,一个真正的好人,会做这些事情吗?
若真的幡然悔悟,想要从头再来,刘建明首先要做的就是自首,协助警方找到卧底,为自己的过往赎罪。
他想做好人,但行为上却是个侩子手,思想与实际的剥离让他的精神终于崩溃。
他得了精神分裂,将自己幻想成纯粹的好人——陈永仁。
刘建明不是没有机会做好人,他只是不想付出代价地去做好人。
《无间道3:终极无间》讲述了一个普通而又精彩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在这个背景上,编剧根据自己的想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风情画,表现出一个消逝的、令人伤感的英雄世界。
影片中导演刘伟强娴熟、巧妙地运用了大量闪回境头,以人物思绪的变化作为事件的衔接点,时空交错表现得自然、流畅,不显丝毫斧凿痕迹,很多场面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显示出刘伟强等导演过人的艺术功力。
该片摄影和音乐的出色运用构成了刘伟强的银幕世界,特别是影片用旋律表现幽怨的主题方面,导演刘伟强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功力。
片中刘建明不断回忆起被陈永仁质问的场面,音乐烘托的运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刘建明失落的心境,令观者为之神伤 。
10岁的小朋友喜欢把世界分为黑与白两个部分,于是人生有意义的事就变成了除恶扬善。
20岁的小伙子会把这个善恶的标准做一些修正和扩容,更加宽容但世界还是两分的。
三十岁以后,黑与白之间多了一大片灰色,是非似乎不再重要,因为一来看不明白,二来说不清楚,三来懂得了世事艰辛后发现所谓的恶人其实也是人。
等到了四十岁,如果一个人还大谈善恶是非那么这个人必然一事无成!
因为四十岁的时候但凡有点儿成就的人手上都不会太干净。
中国有一句话叫:“自古兵匪是一家。
”没有韩琛的帮助,刘德华不可能升官升得那么顺利,没有刘的帮助韩琛不可能做大。
兵匪勾结自古就是升官发财之道。
古时的县官都知道,把匪剿尽哪里来的兵饷?
有兵有匪相互配合,维系平衡其实是兵,匪还有所谓的百姓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而这个局面其实便是社会一切一切的真相——黑与白的合作!
黑与白之间的合作在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是因为人们不想遵纪守法而是法规永远落后于人们的需求。
守法的人和犯法的人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大家其实都不过是找一条路子过好日子。
在《无间道2》里吴镇宇曾经很深情的说过,当初爸爸开个小赌场几毛钱几毛钱的赚。
对于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和边缘的人,如果走正路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所以他们犯罪,其出发点其实无非是混口饭吃,或者给自己的孩子混口饭吃。
对于这种要求你很难说他们就是错的。
至于后来发展壮大,甚至跟警察对峙。
这其实从逻辑上也说得通,当初他们艰苦的时候没有从政府得到任何帮助,如今为什么要配合政府工作?
我无意于给黑社会洗白,只是说一切看似大逆不道的事情都有其合理性。
社会道德和法律的作用不是维持正义而是保重合理分配当前有限资源的手段,也就是维系黑与白平衡的手段。
比如当人作为一个国家最有用资源的战国时期有女子15岁不嫁父母问罪的法律;工业革命前靠人力为主来劳作的时候女人穿裤子都是犯法的;至于对同性恋的打压和迫害在比拼人口的时代似乎从来都没有断绝过。
总之,在某一个时代看似非常合理的法律和道德,在未来都可能被人嗤之以鼻。
法律所代表的正义根本就是一个虚幻的概念,之所以有法律就是为了让某些“违法”的大量消耗社会资源,或者收益率低的行业和行为被控制。
但记住,是控制!
不是禁止!
因为偷盗,奸淫,吸毒,暴力这种东西是人本性中存在的因子,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完全禁止!
越是这种屡禁不止的东西越证明其合理性。
比如你就没听说过那一国有法律禁止人喝钢水的,但你也没见过任何人喝钢水。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无非是想说一个三十多岁的警察,一个亲手杀过人的警察,一个早年砍砍杀杀混迹江湖的人不可能把"做好人"看得那么重,更不可能死个人就精神崩溃。
而这部在刘精神分裂基础上建立的故事,由于逻辑上站不住脚,所以实在算不上好看。
其实如果一个正常人在刘的这个状况,恐怕暗自得意的成分要远大于失魂落魄。
恩来同志干掉顾顺章全家的时候也不过就是抽了一支烟。
人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无论做了什么错事都可以找到开脱的借口,连偷东西的小孩儿都知道说:“我那时候是真的饿了!
”像刘这种人怎么可能想不开呢?
有一部电影叫《上帝之城》里面很写实的描述了贫民窟里的故事,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血洗了一个一家旅馆,并把自己亲哥哥用枪打死。
这才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杀人其实是很有趣的事。
黎明演技就是遇强则强。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弱由他弱,明月照大江。
六大影帝飙戏,黎明不让分毫,且自然舒服,沁人心脾。
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不让人感觉到他在“演”戏,这也是一种境界,像茶,像红酒,需要细品,越品越醇。
黎明的杨锦荣在无间道3里,最为出彩。
很多人以为是黎明帅,其实他是被颜值掩盖了演技的好演员。
演技的高级境界,是自然流露。
让你感觉不到他在“演”。
润物细无声。
无奈的是,大众吃惯了麦当劳 ,习惯了速食,浮夸,一眼望到底的演技。
阳春白雪,有时候不如下里巴人的受众广。
曲高和寡,是高手的孤独。
喜欢黎明的演绎方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看完三莫名的有些鼻酸,杨锦荣本不该死的,那么精明能干的一个人,我是警察👮,触动了刘建明脆弱的神经,不过等他自己精神分裂结束后自杀的时候真的是证明了他的那句话我想做个好人。
三人在码头上相遇的时候很感动,有种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
还有陈永仁在医院那段可以看到他短暂的快乐和放松,梁朝伟的眼神真的是很迷人,都是演技派很赞。
傻强在这个电影系列里我感觉是唯一一个活的很舒服很遵从自己内心的人,经典的话也是很多,出来混的不就是你爆我头,我爆你头。
你看一个人做事不专心,老是看你他就是警察。
活的很洒脱,对自己的兄弟陈永仁很义气,虽然说阿仁是他小弟可是他没有把他当小弟看。
事事想着他,看着阿仁的气场还会感觉他才是老大。
手上打的石膏,音响店的歌,警校大门,很多细节都和前两部联系在一起。
还把刘建明的精神分裂,还有时间的平行安排的很赞,会有一种原谅是这样的呀的感觉,比一个时间线顺下来好看。
把每部拆分来看也都是一部好电影,但是连在一起也是,还会感觉这一系列真棒!
还有mary,对于感情的事,真的是一个名字其实就是一个魔咒。
第二部的最后,陈冠希的那个笑真的是很帅。
很迷人。
无间道三部电影对于故事的主线在时间上是打乱了的,从整个故事的时间脉络来看,正确的顺序是二、一、三。
其中,第三部有很多闪回。
在第一部中,陈永仁这个角色非常精彩,一面因自己的卧底的身份产生了精神困扰,另一面又不忘提醒自己是个警察,这种自我的身份认同在现实身份的落差中,令他饱受折磨。
但是当我看到第二部的时候,我就对这个人产生了困惑,我不明白他对于成为一个警察的执念来自哪里。
也许有人会说,来自于他对自己私生子身份的痛恨,对于黑道父亲的痛恨,但如果只是这样,那么他想要成为警察,多少是带着私心的——报复抛弃了它们母子的倪家。
但是在剧中,这部分感情的表达,是不够明显的。
在第二部中,他扑身为哥哥挡子弹,可见他对哥哥是有感情的,虽然他一直游离在倪家的家庭关系之外。
后来,他知道了上司是杀死自己父亲的推手,但是他没有任何怨恨,甚至到后来,还杀死了他的哥哥,刘永仁依然没有任何怨恨,一心一意要当好卧底,做个好警察。
他仿佛就是一个正义的化身,没有私人情感的正义化身。
甚至后来还答应继续当韩琛马仔,而韩琛是杀死他全家的罪魁祸首。
陈永仁当真是一点私人情感都没有,一心一意想成为好人,方式是一定要成为名正言顺的、站在太阳底下的警察。
为了警察身份的认同,可以做到六亲不认、爱情可抛,斩断人间七情六欲。
他所有的私人感情都让位于心中的那股大义,但是,对于一个从小不受待见的私生子,他的这种大义到底从哪里来的?
在电影中,他的这个信念没有任何确立的过程,没有纠结,仿佛天生就有的了。
我本人对天生就有的这东西是感到疑惑的,这就相当于天赋,但如果说一个人有大义之心是天赋,我觉得这事情有点扯淡,因为,所谓大义,我更情愿相信,这是人为的规定,世间本无大义,但没有人做到了,也就产生了大义。
这种大义是人类的精神榜样,是现实中的人达不到的高度,是圣人,也就是失真的人,而不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凡夫俗子。
所以,陈永仁这个角色,他仿佛就是一个从黑社会走出来的社会正义的精神符号,但是在这个符号框架下,没有他自己在里面,是超世的,是绝对精神正确的,但也是空的,我对这样的角色,本能的排斥,甚至是害怕。
看到的影评有说刘建明,陈永仁,傻强,刘医生的,还没看到说韩琛的。
韩琛也曾是傻强一样的性格,愿意去相信别人,好像谁都可以当朋友,在黑社会混,对警察态度也很友好。
在黄sir跟他聊完天说要不我带你走后门吧,韩琛说不用了,走前门习惯了,谁说不可以跟警察交朋友的。
倪永孝的父亲死了时,警察差点和倪永孝打起来,他也立马过来劝阻:“倪家已经少了一个人啦”。
说话总是和和气气不轻易得罪人,也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不去计较太多,把老大的位置也给了倪家。
老婆打电话来说了好几遍倪永孝要杀他也不愿意相信,他觉得倪永孝不会伤害他,毕竟他并没有对不起过倪永孝。
直到自己老婆死后,他才开始学了黑社会的招式,叫人去恐吓倪永孝的家人,泰国佬说要解决(杀光)倪永孝家人时,他第一反应也拒绝:“做人不要那么绝吧。
”他不争不抢,乐观快活的样子,大部分原因是来自老婆,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
可失去老婆后,他没有了快乐源泉,他知道不再会有谁能跟老婆一样完全不顾其它就对自己好,说着那句:“我很简单的,只要我男人好。
”韩琛失去老婆后,傻强是最讨喜的角色了,因为傻强是韩琛最亲密的手下,待了太多年了,学到的样子都是他原来的。
与其说韩琛也曾是傻强,不如说傻强是原来的韩琛。
傻强就是干什么事都觉得好玩为主,在牢里被陈永仁揍了一顿还一直笑,就连哭着说我爸死了都那么滑稽,那个揍了他一顿的陈永仁只说了一句你别哭了,他就整个身子都靠过去了。
百分之百地去信任陈永仁,为他头砸啤酒罐,为他隐瞒那十分钟的去向,受着伤也要开车带他离开,即使他说因为陈永仁是他唯一的手下,但在他心里其实远远不止,就如同韩琛把枪给泰国佬,说因为我把你当朋友时一样坚定。
———————————————————————而陈永仁的拼命,身为警察的付出,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他却为了所谓的正义一次次出卖身边人,其实他和刘建明,都一样在身不由己,不论是当好人还是坏人,其实并不重要了,而是他们都背叛了最信任他们的人,他们都是悲剧。
人嘛,要么如同韩琛,从傻和单纯变得精明甚至心狠手辣,要么如同陈永仁一样强调我是个好人为了正义和以后的成功而看不到身边的幸福,要么如同刘建明一样,当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这世上,谁都在受苦。
当一辈子傻强,就是幸运。
所谓的正不一定是正,表面的邪也未必是邪。
你永远不知道谁会害你。
警察也有卧底,每天跟着正义人士,破案研究,传播信息,真真假假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而魔,一旦混进去,正义的一面收敛了,内心的邪恶出来了,跟着黑帮,吃吃喝喝,数数钱,是不是很过瘾?
最终两者都不知自己的目的……正会压邪吗,而邪会改变正吗,这永远留给后人得疑问……
我个人分析,陈慧琳饰演的心理医生李心儿在无间道3中至关重要,她其实是将刘建明推向深渊的人。
陈永仁在最后一次见李心儿的时候,就应该已经将刘建明是黑社会卧底的消息告诉了李心儿,以备不测,陈永仁死后,因为没有证据,所以李心儿没有举报刘建明,而是与杨锦荣、沈澄合作,策划了针对刘建明的抓捕行动。
杨锦荣和沈澄想要直接和刘建明接触是不容易的,因为身为黑社会卧底的刘建明,警惕性会很高,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李心儿是个女人,而且不是警察,更容易被刘建明接受,而且作为陈永仁的心理医生,刘建明会主动去接触,因为刘建明怕自己有把柄留在李心儿那里,但是正因为李心儿是心理医生,她最大的武器就是心理学。
那么李心儿采取了哪些行动呢?
主要的几点:1、李心儿主动和刘建明碰面,故意让刘建明送她回家。
2、主动告诉刘建明,陈永仁跟自己说过很多事,都记录在笔记本里,引刘建明去偷。
3、主动告诉刘建明,笔记本密码就是照片上的车牌号,让刘建明去看陈永仁的心理报告,引刘建明进入陈永仁的心理世界。
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刘建明逐渐进入了陈永仁的内心世界,逐渐开始精神恍惚,这个时候李心儿近一步采取行动。
4、刘建明接到电话,第一个是听到了陈永仁的电话录音,这个录音不是幻觉,是李心儿播放给他听的,紧接着第二个电话,李心儿说刚才你怎么不说话?
目的是催眠刘建明,是刘建明以为刚才出现了幻觉。
然后告诉刘建明收到了录音带,逼刘建明撞车。
5、在医院,刘建明已经人格分裂了,幻想自己是陈永仁,在刘建明和陈永仁的角色中互换,这个时候,李心儿在旁边看着,眼神中透露出对刘建明的恨。
6、李心儿多次对刘建明进行催眠,表面上看是帮助刘建明放松心情,实际上是引导刘建明的人格分裂。
在这个过程中,杨锦荣和沈澄不断地对刘建明进行骚扰,是刘建明疲于应付,身心疲惫,心理防线逐步被打开,最终掉入陷阱。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谎言与现实,有时候连自己都是假的,这就是人生。
只喜欢1
三部中最弱,黎明和陈道明和整体氛围不融,一直盼望黎明是大反派,结果乃警校精英,陈道明满脸都是正义;时间轴的打乱是双刃剑,既脑补前情又自圆其说,但也有拼凑之嫌;刘建明的分裂颇有悲壮感,到了最后一部角色吃重;“往往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这句最赞。
略微拉低了整个三部曲的档次,但是可以看作是为加入更多明星演员而做的平衡。麦庄的编剧依然过硬,几位明星演员的刻画也各有特色,香港电影史上最好的三部曲。
看过
比起前两部,这部确实是有点逊色了。拍的有点混乱。
又看了一遍,梁朝伟真的太有魅力了,刘德华注定得不到影帝。陈慧琳也很美。情绪渲染得真好。我居然不记得结局,只记得悲伤。当年陈永仁被击毙那一刻,我哭了吧。
很好看
=。=额...记不得了 =。= 没意思吧 嗯
变成了影帝秀
纯粹是交代剧情的作用。
不觉得吃老本,梁朝伟、黎明、陈道明在黑夜中终于相认的时候,我就想,终于,陈永仁不再是孤独一个人。
还是编剧。
一般般,特别加了那些大陆人以后 ...
这部片子get了黎明高知眼镜帅哥形象(很会写report真的看得出来)陈道明在里面就是起个承上启下作用,很生硬
其实俺看到最后已经不知道在看什么了 额。。。。。
道明叔+
强行装逼最为致命。瞎写
天哪,这是怎样的一部垃圾片啊,尤其是黎明
【B-】同样的一曲《再见,警察》,黄志诚和陈永仁的死都能击穿我的心灵,可为什么杨锦荣的死却只能使我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