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a Haddock!
玛丽苏的典范啊我是整个佛罗伦萨最美的女人,全城最有权势的男人也抛弃发妻,拜倒于我石榴裙下。
我神秘性感,捉摸不透,智慧绝顶的帅气工匠也为我神魂颠倒。
我背景复杂,家族势力庞大,是当今教皇的侄女。
我蛇蝎心肠,杀人毫不犹豫,但这都是因为我有一颗孝心,我一切卑劣的行为在这一动机下都显得那么崇高。
洛伦佐,我害你全家,杀你弟弟(虽然没杀成),背着你偷汉子,但我还是要你爱我,哪怕在最后的关头,你也要为我不合时宜地争风吃醋。
达芬奇,我看你长得年轻帅气,鸟又大,还会飞,立马投怀送抱。
人笑我不知羞耻,毫无底线。
我笑人不如我年轻貌美,可不,做婊子也得有资本。
我害你坐牢,被告鸡奸,乱搞巫术,面临火刑。
但我要你爱我,甚至可以为了我放弃去找你亲妈,等等,我这么有孝心的人..................算了,是你妈又不是我妈,我只顾爱我爸就行了。
一切的黑化都没有关系,因为我除了女主还是编剧,洗白什么的最开心了。
=================其实你可以这样写自己=======因为本质没什么太大区别==姓名:爱丽丝·雪儿·欣悦·梦·灵茵年龄:15性别:女身份:美国中国韩国日本各种国家的公主身高:170cm体重:30kg罩杯:38G罩智商: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家产: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省略N个。。
】万亿美元发色、瞳孔:高兴时红色,不高兴时紫色,生气时黄色,忧郁时蓝色,发嗲时粉色所有的帅哥都为我倾倒,但没一个配得上我,所有的女人都嫉妒我,羡慕我,崇拜我....................................................
这部剧已经是前年看的了,真的是超赞的的一部电视剧,现在仍然会推荐给朋友,相信看到这里的朋友大部分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结果今天进来豆瓣没想到评分会这么低!
这里的腐女的素质真的是我见过最低的了,简直就像高级黑,大家也别认为腐女都这样哦,只是极少数!
特别是楼下那个写影评的小骏,真无语。
我自己也是腐女,当时看的时候也会萌一下主角跟反派的cp,也知道达芬奇的历史(确实是个有恋男童倾向的家伙,这也是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吧,哈哈,剧里都变成正直的直男了呢),编剧已经参考现代社会给了一些大众喜闻乐见改动,我也觉得改的不错,拍得也好,超爱帅反派,也爱反派黑人的爱情。
我们不能因为他是达芬奇就要求电视剧里的他也一定是个基佬,毕竟年代不同,接受群体不同,电视剧并不是只拍给腐女看的。
这更像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一个角色,去掉了恋童等的劣迹,突出了他的机智等优点。
如果腐女们不能理解这个含义的话,就请想想,如果这变成一部完全的腐剧,就像日本那些二流卖腐卖鲜肉的情景剧你还会去看么?!
就算你会去看!
那也只是一部二流的演员丑逼的特效2毛的低成本的(因为不是大众电视剧,怎么可能高成本)电视剧,那样或许就失去的这么好的它。
或许未来会有像你们心目中那样的剧情出现,但是起码现在的这部还不是,卖腐已经是它的极限了,请不要再黑它了。
那些说腐女都是欠人干的丑逼,没人要躲家里什么的真是太无语了,起码周围还是有女神也腐的。
既然是一部美剧那他就一定会按照美剧的发展逻辑发展,既然是ST出品就必然少不了血腥和露点,既然是传奇就不可能跟历史剧一样严谨。。
如果该剧不运用达芬奇这一名字,我想没有这么人吐槽该剧,但如果没用这个名字按照本剧的剧情发展又会招来大批“史学家”的质疑,我想我们之所以喜欢美剧更多的是看曲折的剧情,紧凑的节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优美的画面,另外就是一些个人爱好(露点,搞基,血腥其他等等)所以女主角丰不丰满对该剧的本质有影响吗?
有的露就不错了,各种黑女主身材的大师们女主露点的镜头你快进了吗?
要么说搞基没表演出来不过瘾,这片子已经做到了很多暗示,非要弄得跟监狱风云一样?
说不尊重历史玩穿越,人家有说要用本剧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吗?
豆瓣上评分较高的美剧我也看了不少,但拿近几年比较火的吸血鬼日记,行尸走肉,冰火而言我完全看不到任何亮点,但不等于剧集本身有问题,个人喜好的不同,个人审美的不同都会影响观赏的角度。
冰火如此好评在美国更多是因为其原著小说的影响力,而在我国有多少人是在看了连续剧后再去温习该书,或是看过小说剧都不看就狂力吹捧!
说冰火是权利斗争高智商的政治厮杀,如此节奏拖沓的剧情就宫廷剧而言我宁可选择港剧,冰火号称是美剧中的指环王版的史诗剧,我看了三部没发现有哪个场面真的堪称雄伟,冰火的龙女粉丝众多,我对低龄蒙女实在提不起兴致,但冰火作为一部美剧已经可以囊括如此多的内容,他就已经很成功了,至于节奏上的掌控更多是因为过于庞大的小说内容,而本剧的故事情节完全是编辑一手原创唱着别人的经典歌和唱着自己原创的感觉会是一个级别吗
这部新剧不错。
是各种商业元素的大结合。
我觉得他最像的剧就是英剧福尔摩斯从画面语言,到人物性格,都有福尔摩斯的影子。
但是毛糙,没有英剧的那份细致,即使是演员,虽然是一个英国演员,但是大概由于剧本的限制,没有演出那种细致的感觉来。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一集的内容太多,导致细节无法展现。
又或许,用图示的这种方法有点散乱,不像福尔摩斯,用精巧的字体,展现信息,感觉比较精致。
又或许整部片子的色调。
福尔摩斯的调子很明亮。
而这部片子翻旧,虽然说时代背景如此,但是总是觉得什么地方比较繁琐多余。
总体的元素,跟福尔摩斯一样,悬疑探案。
加上点宫廷政治,和暧昧戏以及爱情。
有点the borgia的调子,我很怀疑,就是这一部分,让这部戏看得很掉价加上点游戏特效,刺客信条。
嗯不熟悉,但是佛罗伦萨的背景风格做得不错。
裸戏,喽三点,学斯巴达克斯,但是看过斯巴达克斯的人表示淡定,一点都不激情,纯属浪费时间。
嗯,再加上历史元素,新大陆,哥伦布,borgia家族,美迪奇家族,罗马教皇。
看上去,现在时髦的商业元素他都占齐了、唯独缺一样, 搞基。
尤其是主人公达芬奇本身不搞基。
有时候也纳闷,原来达芬奇竟然是以搞基而文明天下,以至于直的达芬奇引起了公愤。
我想编剧一定没有搞清楚福尔摩斯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他可能以为是编剧有新意,或是拍摄手法上有新意。
但是没想到,让天下粉丝买账的竟然是搞基。
不过,说真的,这部剧如果达芬奇搞基的话,可能更有看头,主要是不能满意这部戏中lu妹长的那么丑,还是香饽饽,竟然三方间谍,这个也太玄了。
他要是跟洛伦佐或是吉罗拉莫,而导致lu妹以及正室怨恨,感觉还有点看头。
总之,我就是不满lu妹这条线。
其实搞基也好,不搞基也好,对我来说剧情好看第一重要PS:这是头两集的剧评,当时我对此剧还是有期待的,意外会有比较好的发展,此片该有的要素基本上都有了,基情神马的小问题。
但是这个编剧太不给力了,说实话很多逻辑我都没有理解和想通,人物人份转换之频繁,主线也非常不合理。
穿越的内容没有铺垫,简单粗暴的情节设置,实在没有让人看下去的动力,好歹我第一季全看完了,看完了也剧情全忘光了。
全篇没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角色,没有我特别喜欢的情节,主角性格基本没有(我爱神经质的角色,但是这个达芬奇只是神经质)。
相对于我花如此时间,但是结果却如此之糟糕的电视剧,我第一次碰到,所以必须一星给一星是给飞翔的隼
第一集看到佛罗伦萨时就让我想起了当年玩刺客信条2时在房顶上飞檐走壁的情形。
话说这城市的俯瞰和刺客信条里的地图好像啊。
ps:尼克被挂在马车后面坐飞行器好有即事感啊强烈质疑编剧是刺客信条粉,《叶之书》让我想起了刺客信条启示录里马西亚夫的图书馆;那把钥匙就像是刺客信条里的“金苹果”;教廷必须是反派,对头。
话说达芬奇应该是意大利人吧,这电视里的口音不对啊,而且里面卖肉的情景太多了,男的卖完了女的卖,女主的胸太小了啊,好多次看到了象鼻子甩啊甩的,少儿不宜啊。
女主的小草很旺盛啊邪恶的笑了
公元4世纪至公元14世纪,欧洲历史学家称其为中世纪,教会力量统治着欧洲的广阔土地。
那漫长而古老的一千年,蒙昧与黑暗,黑森林外耸立着的幽暗古堡,圣殿骑士团,以及匍匐在教会和骑士力量下饱受折磨的平民;构成了文明史上漫长而黑暗的漫长的千年时光。
在那个黑死病、天花流行、十字军东征战火硝烟不断的时代,古典时代的智慧和哲学早已失传,文化和艺术湮没在教会纷争和骑士的刀剑之间。
公元1453年5月29日,土耳其人依靠着由东方传来的火药,终于攻破了千年不破之城君士坦丁堡。
冷兵器的骑士和古堡时代终结,大量古典时代遗留下来的典籍和艺术家流向西欧,恰逢意大利城邦分庭抗礼之际,美地奇家族以其雄厚的金融实力统治着佛罗伦萨,实力雄厚且极具文艺验光地雇佣了一批卓越的艺术家。
欢迎来到文艺复兴时代。
彼时,东方世界还笼罩在极权统治之下,文人们在科举制度的圈养下,丧失了文化和艺术的天才创造力;美利坚还没有建立,印第安人还在洞穴上做壁画;北方的蛮族还在为征服更多的土地而厮杀。
而在那座亚平宁半岛的中部,一座罗马建筑风格的小城里,巍峨壮丽的圆顶教堂旁,贸易往来不绝,各式思想在此交汇,东罗马帝国已经灭亡,西方教会式微,骑士团在火药的进攻下不堪一击。
伟大的艺术家们,在伟大的金融统治者的资助下,毫无忧虑和限制地发掘人类伟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不是科举制度下的乖戾学生,不是潦倒落魄的穷酸文人,不是归隐田居的失意秀才;也不是经院哲学家,不是只会画上帝的二流画家。
用他自己在第4集里的话说:I'm a mad artist. 卓越的画家,一流的工程师,顶尖的解剖学家,世人皆知的同性恋,同时受到教会和金融世家赞赏的天才艺术家;这是个不设限制的天才,哦,对了,他年轻时候成名是因为弹琴弹的很好。
玩刺客信条的时候,穿着斗篷穿越在欧洲的各个城市里,佛罗伦萨广场的夕阳下,人来人往。
这是一个家族统治的城邦,却没有独裁者,因为司法独立。
哥特式尖顶教堂和罗马式的立柱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大理石雕像旁,这是一座商人的城市,他的执政者是一个银行家;这是一座艺术家的城市,它的每一条小巷里,文化、艺术、学术和智慧的气息都在持续地发酵,酝酿着冲破中世纪黑暗的光。
达芬奇密码之后,越来越多的小说和剧集把他当作改编的对象。
这部片将一个神秘的人物,用福尔摩斯式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无所不能却又极其神经质的全才。
但是在我眼里,他仍然是那个呆在密室里安静地作画的男人,他用了人生的四年时间,画作了蒙娜丽莎,留给世界一个永恒的微笑。
持续而专注,任凭光阴流转。
他有着孩子一样敏锐而旺盛的好奇心和锐利的观察力,在无人探索也无人喝彩的领域,在没有论文没有职称没有名和利的枷锁之外,自由而孤独地寻找真理和答案。
继《波吉亚家族》,致敬文艺复兴又一作。
二者虚拟场景真实感都极强、配乐赞。
开头就设定为两人抽烟草。
了解中西交流史的会知道,烟草原产自美洲。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带回西班牙物品就有烟草,还邀请女王和众大臣品尝。
所以,按豆瓣介绍说达芬奇25岁(依我说,这个年龄设定该延后,至少35岁左右:技艺、心智、性格才成熟。
),又据真实生卒时间(1452—1519),此时为1480年左右,烟草还好好长在美洲大陆呢。
“为什么要把故事定在25岁?
制作人的解释是:在达芬奇27-32岁这五年时间里,关于他生平事迹的历史记录几乎没有。
而刚好,编剧们可以利用这段“消失”的记录来开创一个新的故事,并且加以创新。
该剧被定位为“历史幻想剧”,意即它既有历史的成分,也有大量幻想的成分。
”不过,据剧集,达芬奇提及埃及人吸食罂粟。
这点倒成立。
像这种历史题材,某一重大事件最好能点明一下时间、地点。
就像《都铎王朝》首集,同样是刺杀事件,人家就点明发生地及人物。
相比较,《达芬奇》中,米兰公爵被刺作为洛伦佐口中“权力天平被打乱,引发混乱,战争”的大事件,没有字幕说明。
以至于观众看到米兰公爵搞基,就猜测此人是谁?
扮演者眼熟,《唐顿》中的伯爵老爷。
出场即死,可够快的。
以此搞基为线索,后面教皇也搞。
教皇是哪位?
从浴池出来时,JJ露的很彻底嘛。
不过,浴池太阔绰了吧,浴池上面房顶好高哟。
密特拉斯会,比基督教还早。
土耳其人的话背后,达芬奇与此有莫大关系。
不禁联想到《达芬奇密码》,那里说达芬奇是圣杯守护者的峋山隐修会的一员。
片尾,间谍露出真容前,隐约猜会是洛伦佐情妇。
后面揭晓真是如此。
美女间谍,联想到《三个火枪手》中的米莱迪。
二人相似处,都和男主角交情匪浅。
历史是谎言,遏制真相的人,把它磨光当作利剑。
你注定要了解的知识,将颠覆已有一切秩序。
看了一集就觉得心里不痛快啊!
达芬奇的天才气质男主绝对hold不住也演不来啊,男主整个一酒吧歌手啊!
而且男主的打扮超现代啊,头发胡子嘛的都跟达芬奇有天壤之别啊!
达芬奇是什么,旷世奇才同时也是美男子啊!
这个男主有除了男字儿跟美男子有半点儿关系吗?
达芬奇当时连汽车都发明出来心脏移植手术都设计出来青年才俊啊,开始玩真人风筝太小儿科了吧!
而且男主真的是怎么看怎么是个小男孩啊!
哪里配的上被称作master!
达芬奇的画像去年在国家博物馆见到真迹了!
那可真是美男子啊,这个男主让我都不愿意吐槽了,因为浑身都是槽点吐都吐不过来。
让这么一个男人演我心目中的完美男人让我太太太受不了啦!
而且看这部剧的介绍完全就应该被叫做达芬奇情史啊,但是达芬奇是基佬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且达芬奇向来对女人不感兴趣,居然以达芬奇和女人的关系作为主要情节这是对真实历史极大的不尊重啊!
这情史麻烦您以后安插在别的历史人物身上好吗,您别找着个有卖点的历史人物就可这劲儿的胡编啊!
找也得找个对女人有兴趣的吧!
达芬奇要是和普通男人都一样一见到女人就荷尔蒙分泌加速那还能是旷世奇才的达芬奇吗!
而且就冲现在全球搞基风风行的现在讲述达芬奇与男人的故事不是更有看点更能赚收视率吗!
再找几个帅些模样的小伙来演那就是完美的耽美剧啊!
不是更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口味了吗!
云图里小本那对在豆瓣上都被评为最般配情侣啦,保守的中国都这样认为更何况其他的国家。
总之对这剧选角不满意,而且更是对编剧离奇的改变伟人历史感到极其的愤怒。
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包括达芬奇肖像 及洛伦佐肖像等可见本人相册: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洛伦佐等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01063594/
花了一周才看完这个只有八集的剧,主要是因为写论文真的很忙呀,但还是决定写个推荐信之类的。
一直不喜欢涉及宗教的东西,像丹布朗的书我都看过,但是都不喜欢,以为外国的东西好像一涉及到宗教就会有种莫名的恐怖气氛,然后就小生怕怕呀。
但我还是坚持看了这个剧,因为想了解下达芬奇的一生。
但一边看剧一边吐槽,这真的是达芬奇时代的东西,这真的是达芬奇?!
好吧,至少看完这个剧之后我决定找一本写达芬奇的传记之类的观赏下。
还是要推荐下这个剧的,因为里面有很多帅哥和美女,阴谋和爱情。
也不知道谁到底是真爱,下层人更真实,上层人更丑恶,看了还是挺值得的。
虽然达芬奇在这里有点神经病的潜质,但是艺术家的事都不好说,所以还是给达芬奇点个赞的。
最后默默的说一句,到底什么时候播第二季,这么坑的剧比神盾局都讨厌!
制作过《未来闪影》《灵魂战车》等影视剧,参与过诺兰“蝙蝠侠三部曲”和《超人:钢铁之躯》的编剧,由大卫•S•高耶来操刀《达•芬奇的恶魔》,Starz电视网当然觉得靠谱——本来就是些“怪力乱神”的东西,舍高耶其谁?
不过虽说《达•芬奇的恶魔》是拍给电视观众看的“伪魔幻”通俗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离当代北美观众的生活也十分遥远,胡拍一气也问题不大,但高耶在剧情中还是参考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大关节目倒是有据可依。
整部剧集的背景设定在文艺复兴的黄金时期,也就是达•芬奇活跃的时期,当然关于达•芬奇本人的史料本就扑朔迷离,如果以“古史辩”的态度来看待的话,恐怕达•芬奇的生平基本没有信史。
不过这也正好给了高耶以巨大的发挥空间,达•芬奇早已在西方大众文化中成为无数传奇故事的灵感源泉,《哈德森之鹰》《达•芬奇密码》等小说和电影都在榨取“达•芬奇”这个名字的“剩余价值”,而世界观放置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电子游戏《刺客信条2》更是直接回到了达•芬奇的时代,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些大众文化产品或多或少都在拿达•芬奇说事,但并未直接以达•芬奇做主角,总有些隔靴搔痒之感,此番直接让达•芬奇“本人”登堂入室,也符合大众文化演进的逻辑。
剧集的大背景是梵蒂冈教廷与佛罗伦萨共和国之间的斗争,当时的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对佛罗伦萨垂涎已久,想尽办法颠覆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的统治,进而攫取佛罗伦萨的财富和权力。
作为一个城市共和国,佛罗伦萨的军事实力其时并不强盛,但在美第奇家族的治下,城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欣欣向荣,也是文艺复兴的核心重镇——当时的统治者是洛伦佐•美第奇,史称“伟大的美第奇”,擅长经商,崇尚奢靡浮华的生活,同时也是许多艺术家的赞助者——在剧集中,达•芬奇就成为了洛伦佐•美第奇的座上宾,不过从史料来看,米开朗基罗跟洛伦佐•美第奇的关系可能更紧密,但在《达•芬奇的恶魔》第一季中,米开朗基罗显然被忽视了(倒是有向《十日谈》致敬的剧情)。
剧集中的达•芬奇是一个科学家、工程师、画家、心理疾病患者、私生子、偷情者和鸡奸犯(当然罪名是诬陷的,但从他在审讯后与男人的热吻来看,同性取向并非空穴来风),达•芬奇受雇于洛伦佐•美第奇,先后发明了机关炮、潜水服、声呐炸弹(借助蝙蝠)、机械飞行鸟、天空投影仪等高科技装置,破获了神经毒素致幻的杀人案,勇闯吸血鬼伯爵德库拉的城堡,还虚张声势的用一门硕大无朋的假弩炮吓跑了梵蒂冈侵略者,总之,在两位忠心耿耿的死党帮助下,达•芬奇出生入死智勇双全,几乎用一己之力捍卫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独立。
整部《达•芬奇的恶魔》都是“唯物主义”的悬疑揭秘路数,甭管一开始忽悠得多么光怪陆离,最后还是会被达•芬奇拆穿画皮,总有“科学”的解释。
应当说,《达•芬奇的恶魔》算是全景式的历史题材剧,“国际政治”层面有佛罗伦萨共和国和梵蒂冈教皇国的水火不容,在佛罗伦萨共和国内部也有帕奇家族和美第奇家族的一山二虎,而在达•芬奇这条线索上,他除了被搅合进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外,也一直在苦苦追寻自己的身世之谜——达•芬奇的父亲是佛罗伦萨共和国深孚众望的公证人,但他母亲的身影却迷雾重重,剧集中把他描绘为一个私生子,一直在找寻母亲的真相——此时,关于异教“密特拉之子”的内容也成为贯穿全季的悬疑线索:密特拉信仰是源自远古的雅利安宗教,在罗马帝国时期曾经风行一时,在罗马士兵中非常流行,甚至成为基督教的重要对手。
不过密特拉教此后迅速衰落,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基本没什么影响,但这也让其显得神秘兮兮,既然没什么历史负担,高耶拿过来用也得心应手,大胆虚构一些什么《叶之书》之类的东西成为密特拉教的暗藏经典(我怀疑这是山寨了“贝叶经”的创意)……而洛伦佐•美第奇的祖父科西莫•美第奇在剧中也被描述成了“密特拉之子”的重要成员,值得一提的是,科西莫•美第奇确有其人,他号称“全欧洲最富有的人”,曾被佛罗伦萨共和国授予“国父”的称号。
在剧中,达•芬奇从一幅科西莫的画像中发现了密特拉教的蛛丝马迹——达•芬奇比福尔摩斯还神,他能轻易的揭开暗室、密道的隐藏线索,甚至直接潜到教皇的浴室里,跟教皇一起来到梵蒂冈的地下秘密仓库里,看到“龙”(传说中的恶龙,并非恐龙)的骸骨,以及“命运之矛”(传说中刺死耶稣的那支长矛)等神器。
剧中总是出现一个“密特拉之子”土耳其人,他能用一些简单的招式轻而易举的催眠达•芬奇,然后达•芬奇就会时空穿梭般的带着我们来到一些神奇的地方开展神奇的旅程。
从剧集中一直念叨的“密特拉口诀”来看,确实有点时空穿梭的意思——达•芬奇在梦中总是梦到童年的自己看到一个人被吊在洞中,在“密特拉之子”的催眠下,终于醒悟自己看到的就是自己,这是不是有点时空悖论《十二只猴子》的意思?
在第一季的末尾,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趁复活节弥撒之际,唆使帕奇家族刺杀了洛伦佐的弟弟朱利亚诺,不过洛伦佐得以幸免,这的确见诸史籍,但史料中并未记载达•芬奇与此事有关——在剧集中,达•芬奇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到教堂,救出了洛伦佐。
文艺复兴时期和达•芬奇的真面目究竟如何?
高耶和电视观众并不关心,但对美国观众来说,物质生产发达、商业强盛、物欲横流、人性开放同时又维持着某种古典/近代“(伪)民主”政体的佛罗伦萨共和国,当然会让他们有亲近感;同时,达•芬奇又被打造成了一个维护国家独立、捍卫自由的科技Geek,这与当下的价值观其实也不谋而合——“民主”的佛罗伦萨共和国对抗腐朽、专制的梵蒂冈,无疑也是(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开拓、进取精神的直接宣扬。
当然,提到达•芬奇,就免不了联想起那幅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几百年过去了,关于这幅画作的真相,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史学界公认达•芬奇还画过一幅年轻版的“蒙娜丽莎”),但是这位模特究竟是谁,争论至今,莫衷一是。
从第一季的剧情来看,最拉风的女性形象就是那个荡妇女谍卢奎西娅,从剧集中所表现的情节来看,达•芬奇画了好几幅卢奎西娅的素描,造型上有点像蒙娜丽莎,不过达•芬奇没露脸的妈妈也很有可能——第一季结束了,蒙娜丽莎还是没有笑,看来,这个大包袱要留待后续的剧集了。
(刊载于《博客天下》2013年第18期)
看了一集看不下去了……男主演疯癫演得好用力,赶脚像是在看仍在嗑药阶段的美版阿福= =|||||
这货要么是刺客信条,要么是莎翁情史,反正不是达芬奇~~~
卧槽季终简直毫无节操!就凭那些光喊没基情的傻「哔-----」,我也要给五颗星。
两集弃,这的好无聊,神神叨叨的
天才 疯子 魔鬼 他是Leonardo Da Vinci!!!虽然很多妄加的剧情 但是依然精彩绝伦 各方力量都在博弈角力 最后的激战手心捏汗 不知后事如何! "Every question u answer leads to another question. The true misery is if all the questions were solved, except there's nothing left to ask."
又get腐国帅蜀黍一枚,口音好听极了。
怪力乱神
沒看完系列,主角個人魅力基本為零。那情人哈丑,正宮風情又有氣場,估計是用來證明男人皆瞎眼的
这是歇洛克·达文西吗?
动画做的棒 最后一集烂尾!!
大师好忙呃……
每一次转折都会出乎我的意料,越看越像冒死记录意大利版,不是老夜写的剧本吧。。ps:想看大嘴朱莉床戏的愿望终于大尺度的实现了
不知该如何正确地评价此剧,你说它无聊吧,不,其实它还是有那么些好看的;但要说它很棒,又不能很确切地表明究竟有几点很棒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盛世时期,达芬奇,美弟奇家族,这几个词串起来该多么精致的一部剧啊,有点可惜,不过鸡奸那场戏还是很精彩的.哈哈
不喜,卡
完全无力吐槽,弃。。。
101弃。美第奇家的人个个痴头憨脑,一看就是油炸食品喂大的;达文西略像郑嘉颖,还老和女人眉来眼去_(:з」∠)_ 【另外佛罗伦萨的外景是合成的吧。。
和不靠谱的人做朋友,你得有颗强大的心以及如猫般的九条命
和基本演绎法一样神经病一样烂一样做作一样牵强,只不过这部剧里裸体多,正面全裸哦亲〜弃剧!
夺宝奇兵,美第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