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八年多的烂赌鬼,从2006年世界杯至今。
输掉很多很多钱,而且太过沉迷,导致工作、生活、感情一塌糊涂。
对家人、朋友、女朋友,说了太多的谎言,关于戒赌,关于借钱…… 后来我已经厌倦说谎了,自己都无法说出戒赌(或是否在赌球)了…… …… 也许,为了自己内心的骄傲,也许为了敷衍社会的压力,我经常在赌球上说谎,不面对现实,不面对自己。
因为自己内心里,一直认定,自己赌球的技术很厉害,一定会把输掉的钱赢回来的…… so, 现在还在赌球中,只是不再说谎(是不是意味着更操蛋,彻底沉沦了呢?
我不知道答案……)××××××××××××××××××××××× 引用“水果,”的影评×××××××××××××××××××××××××但其实都是他自己不敢面对自己弱点,为自己所编制的谎言。
就像在教堂交流会上,那个上台发言的人自我反省的一字一句都在扇他的脸,但是他不愿意去承认,不愿意去接受,最后提前走掉。
酒精早就毁了他的家庭,毁了别人从内心里对他的敬重。
他自己也知道,可就是改不了。
就是一直那样。
这让我想起初中化学老师举的一个例子。
当时真的不懂她在说什么,但是现在 感触太深了。
毒蝎子想要过河,希望乌龟能够帮助他,他想乘在乌龟背上过河,乌龟不愿意,说你是只毒蝎子,你会杀掉我的。
毒蝎子就说了,我乘在你背上,我不会蛰死你的,不然我不就掉进河里淹死了吗?
乌龟一想,好像也是,没有什么问题。
就欣然让蝎子上来了。
然后到蝎子上来以后,看着有猎物在面前,一直想要蛰他,他的习惯,他的本能,都驱使他去蛰死乌龟,虽然他一直忍耐,一直劝解自己,但还是没能忍住,毒蝎子就在河中央把乌龟给蛰死了,自己也掉进河里淹死了。
其实身边竟是这样的人,就算知道花天酒地不对,就算知道不务正业不行,就算知道不努力只有死路一条,就算知道继续放纵只能让自己废掉,就算知道总因为自己的坏脾气而被人讨厌,就算知道自己性格不好导致让和他相处的所有人都不开心。
但还是不能止住,不能控制自己的,继续向下,搞砸自己的一切,他们无法面对自己的本能,不能去控制住他。
就算他们有所改观一段时间, 终究又会又回去,回到老样子。
是的, 有没有人想当一个坏脾气的人,当一个浑身缺点奇奇怪怪的人,没有人想一直虚伪一直伪善下去,没有人想一直无所事事一无所成无所追求。
但就是有那么多人,明明不想,却一直那么做着。
他们想whip一样,知道自己的酒瘾毒瘾,但是无法去控制他,无法去直面他。
我?
我不想在搞砸自己的一切。
1.毕加索有交际障碍,爱因斯坦有孤僻症,毛姆一辈子都没能戒掉手淫的坏习惯,斯大林是个偏执狂……但这都不能阻止他们创造人类历史和改变人类历史。
也许应英雄就是这个样子的。
他们有常人所达不到特殊能力,当然也应该允许他们有一些缺点。
英雄也是人,不是新闻联播里面的高大全。
也许上帝就是这样安排的。
机长酗酒,吸食可卡因,但它同样救下了那么多人的性命。
一个英雄,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因他英勇事迹而带来的荣誉,却因为他的不影响事情结果的缺点而锒铛入狱,这就是人们所希望的吗?
假如他像个普通人一样按照规范办事,不酗酒不吸毒,中规中矩,但是无法出色发挥救下那么多人的性命,人们还会埋怨他吗?
就连自恃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民众本身,那个副驾驶夫妇,那个空姐长,那些美国媒体,都用仇恨的眼神责怪机长。
如丧考妣。
这难道不可悲吗?
飞机的硬伤在那里摆着,难道空难和机长的酗酒和吸毒有直接关系?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瑕不掩瑜”。
可是我们过分苛求一个人的完美——像新闻联播里面的人物那样完美。
就像袁厉害,一介草民,一己之力,救下那么多生命,一旦出了意外,政府给他扣上非法的帽子,好事者还要追究她的房产问题……你们这些社会的旁观者,这些社会的蛀虫有什么理由来评价这些挽救别人生命的人?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这都是看客。
可悲的看客。
脖子伸的向鳖一样长——享受着社会前进带来的便利,却阻止社会前进的看客。
2.你可以说,但是他违反了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可是如果法律本身就是错误的呢?
飞机的故障很明显,而飞机制造商却和政府官员联手,利用法律将责任推到英勇救人的飞行员身上。
这是法律本身所期望的吗?
一介草品,利用取款机的错误多去了点钱,判无期。
堂堂官员,贪污几千万,判十年。
这就是法律本身应该做的吗?
影片中那个舍己救人的空姐,尸骨未寒,却还要被政府官员追究酗酒问题。
如果她在天有灵,也一定会望着这个冷漠的世界冷笑吧。
听证会上,那个被空姐救助的孩子,那些被机长救下性命的乘客,你们都哪去了?
你们在义愤填涌谴责他们的酗酒行为吗?
3.这部影片为了反映一个什么主题呢?
主旋律吗?
主人公为了苛求自己道德上的完美,就用十几年的牢狱之灾来洗刷自己的灵魂。
他那个吊儿郎当的儿子居然还以这种行为为荣。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混蛋逻辑。
好像飞机的坠机事故就必须要由机长一个人来承担。
那么被救的一百多人的功劳应该归谁呢?
上帝吧4.——上帝保佑美国。
我觉得这部影片选在2012年美国大选如火如荼的时候上映是有一定道理的。
尤其是在此时,整个美国都在问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是以基督教立国的国家,那么基督教应该在政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相比于2年前险些因为国会不批准Planned Parenthood (支持堕胎的非盈利机构)险些让美国政府关门,以及今年大选前共和党人Todd Akin脑残的“遇到真正的强奸时女性可以shut that thing down” 等等来反对堕胎这类违反基督教教义的行为,你会发现这个国家落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理念:宗教和反宗教。
如果你住在中西部,或者相对较小的城市,你会遇到宗教意识非常强的人,就像飞机副驾驶员和他的妻子那样,上帝拯救了一切。
比如电影的开头副驾驶员的妻子告诉媒体“上帝在航班降落的那一刹那出现了”,以及要求Whip在病房里和他们祷告。
宗教意识甚至深深地根深在了很多政治家的言论中。
最近某小城有4000个人把选举票投给了达尔文,因为他们的county的议员认为一切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更有趣的是飞机在降落的那以刹那撞上的圣灵降临教派(Pentecostalism)的教堂(看那些穿折白大褂的人,不是阿米许)。
南方原本就是对宗教相对保守的区域,而这个圣灵降临教要是放在中国那就是彻彻底底的邪教:他们相信教徒接受圣灵的浸礼后会有超现实的能力,例如说外语、说方言、治病等。
这个外语不是外国语言,而是能和神交流的“灵语”,伴随着尖叫等各种声音,而且只有他们自己能听得懂——听起来很像神婆吧?
事实上,圣灵降临教派并未受到基督教派的认同,他们自己也不认同基督教三位一体的教义。
而却是他们在飞机前为人祷告。
然而和保守和极端的宗教主义者相比,Whip恰恰又代表了很多美国人的生活状态:酒精、性和毒品,god不过是他们的一个口头禅而已。
在最近通过的法令中休闲型的大麻在一些州已经合法了(这个压根不算毒品吧),几乎是个文艺青年家中都有个pot。
他们饮酒非常严重,甚至在足球队输球的时候因为酗酒可以让家庭暴力上升8%。
如果我们把这三类的人放在一起看,其实最终让Whip决定说出事实的并非任何宗教影响,而是心中人性的唤醒,对旧爱的思念。
正是这种对人性的强调,超过了宗教、政治、社会影响等各种因素。
此外,工会代表的出现也是充分体现了美国司法制度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在强大的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面前,Whip的药检结果很可能称为让他们推脱责任的借口。
美国的工会不是过节发礼物搞团拜的机构,而是在雇员受到不公正待遇时领导罢工、讨论薪资、在重要问题上维护员工利益的机构。
在电影初期Whip非常不给工会面子,屡屡搞乱情况,那么工会为什么要帮助他?
众所周知美国属于英美法系,也就是依据前案进行盘案(如果真要进入到司法程序)。
如果此案最终让Whip终身获刑,那么在其他的判案中会对飞行员及航空工作人员产生不利的影响。
而他们本身也希望维护Whip最基本的权益。
本文不完全代表本人观点,部分论点由朋友提出。
从法理上来看,首先要找出导致飞机坠毁的直接原因,经委员会调查后发现是因为飞机本身零件陈旧而导致发生故障,即人为无法控制的原因导致,因此飞机坠毁是无法避免的,和男主角无直接关联,与男主角驾驶飞机时的心理状态也无直接关联。
因此关于飞机事故的责任关联和赔偿都应该由航空公司和制造商承担。
但另一方面,男主角醉酒驾驶飞机也显然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有相当严重的安全隐患,被起诉和刑事诉讼也是符合法理的,但这不应该和飞机事故混为一谈,而应该看做分别事件进行处理。
ps, 本人觉得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地方是那个癌症病人的几段台词,实在是神来之笔。
关于这部影片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当然与影片息息相关,相信美国人看了会有更深的感触。
但是,下面所说的是个人角度,无论国籍、宗教信仰,而且我不会长篇大论,真相永远不需要修饰。
首先,久违的好片子,有惊心动魄的场景,更有发人深省的剧情。
诚实,这是我对影片主题的定义。
诚实地生活存在着。
诚实地面对你的家人,工作,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尤其是我们的问题。
主人公Whip因酗酒,在工作和家庭中都遭遇了令他困苦的局面。
然而,他越是困苦,就越想酗酒。
我不禁思考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并且我不相信只是因为酗酒而酗酒,换句话讲,这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是表象,而且是个恶性循环的深渊:越是酗酒,他就越远离问题,远离自己,靠近孤独。
在影片结束之前,Whip在监狱里参加的类似戒酒会上说到的,“我发现我再也不能说谎了,虽然只要我再撒一个谎,我就可以是自己避免坐牢,保持虚伪的名誉和飞行员的骄傲......但是,我从未像今天这样,在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我自由了。
”Whip在事故调查前前后后所遇见和做的一切里,他仍旧试图用“老办法——撒谎、酗酒、吸毒——来解决问题,但事实上这只是在拖延问题,耽于种种,直面问题的真相令他觉得痛苦不堪。
于是,酗酒等成为他逃避问题的潜意识的选择。
然而,一切都有代价,Whip并没有因此而彻底得到解脱:每一次在酗酒、毒品、性给予他宽慰之后,问题又接着卷土重来,而且一浪高过一浪。
最终,也许逃避问题的Whip认识到这样永无休止的深渊源于自己的逃避,而这逃避的表现形式就是撒谎,一个接一个的撒谎;他意识到这是个无休止的循环才是他所惧怕的——很多时候,恐惧可以成为我们克服恐惧的力量。
Whip选择了坦白,也许是向听证会,向人们,向对自己的情人,向上帝,但更是想自己。
不再逃避,诚实面对一切包括自己,坦白,这是通向救赎的第一步。
Whip得救了。
最后,与之相对比的,我想谈谈句中其他几个角色。
其实他们都是这一主题的反证。
女调查官:她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在听证会上,当她得到Whip的公认时,脸上的一丝不忍。
我们知道拯救227航班的是Whip高超的驾驶技术,他并没有因为酗酒和吸毒影响工作,或者说那些不足以撼动他高超的驾驶技术(当然这并不是说他这样做就是不应得到指责的)。
回到女调查官上来,她做了自己的工作,揭露事实的真相,但实际上,直到最后她也不知道真相(Whip的酗酒不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她胜利了,冠冕堂皇的表面下也许是偏执的自我证明在作怪。
“在批评别人的时候,要想想,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样优越的条件,成为现在的你。
” 这出自某部名著的话,此时应该先给这个调查官。
但是,整个系统仍旧需要她这样的人,上帝所安排的一切都不是偶然的,一切都有存在的用途或意义。
航空公司和工会主席:显然这些人不是在帮Whip,而是在帮自己,是自己免于赔偿,免于工会利益的受损,进而免于生活质量的下降。
然而,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他的生活质量建立于良心的自责上,但即使这样,如果有一天他们和Whip一样想自己坦白,他们也许也会得到宽恕。
辩护律师H也是,他是司法系统的巨大讽刺,他一开始就知道实情,仍违心做开脱,并得意于自己的是客户和委托人”逍遥法外“的小伎俩。
他是最鲜明的反例。
中途那个女孩(一下成为S):她走在Whip前,或者说Whip得到救赎是跟随她的路。
关于这个女孩,有两点,我想和大家分享:1、自助者天助;S希望帮助Whip,却没有这个能力立竿见影;2、影片结束时,与Whip见面的不是S,这点令我长吁了以空气,并由其更加紧陪导演和编剧对影片的立意:没那么俗套。
影片涉及爱情,但这究竟不是主题,主题有更深刻的立意。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仅供调侃,获得启发,欢迎大家予以讨论。
迫降航班 (2012)7.42012 / 美国 / 剧情 灾难 / 罗伯特·泽米吉斯 / 丹泽尔·华盛顿 詹姆斯·戴尔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人性吧,讲的是一个英雄机长,即使是救了98%的人,但是难逃一个坐牢的命运,没办法。
谁叫他是一个酒鬼呢,要是人们不在乎这点多好,因为他并没有造成很多人的伤亡,而且他还成为了英雄却落得了这种命运,不管怎么样,确实这部电影讲人性很好看!这部电影你看完之后,你不会觉得很难看,因为他确实拍的很好看。
因为这部电影在十年前票房也不错!
可以说是冲着主演去看的。
这个故事不好不坏,没有很大的起伏变化转折,甚至结果也是可以预料得到的。
描述的是飞行中的事故,可以说和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尤其是航天事故,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这个飞行员在酒精和毒品的作用下依然可以驾驶这辆飞行迫降,减少伤亡损失,不得不说他的飞行技术和经验以及对人的生命的保护是值得大家敬重的。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他明知自己有飞行任务的前提下,还饮酒过度,并吸食毒品,这个本身是职业操守的问题。
所以才会有后来在法庭上的一幕,他挣扎了很久,看着死去的女朋友的照片,反省自己身边离开的另外一个女人,想到已经将近成年却已经生疏的儿子和不与理解的前妻,在人性面前他还是决定坦白,这个是对自己良心的解脱与释怀。
可以说是自己对的起自己了。
这部片子对于处置航空器特情方面,拍得很专业。
但是,此片的主要目的还是在道出程序正义和事实正义的冲突。
尽管机长通过所谓“本能”的飞行驾驶技巧,处置了飞行手册里无法参考的航空器特情,结果虽然不是全员生还,但也堪称不易。
在事实正义的角度看来,无论机长个人其他方面有多恶劣,通过这样的结果都将其定义为“英雄”绝不为过。
但是,程序正义往往是保证事实正义不坏的办法。
对于航空行业的运行监管,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NTSB和FAA皆是将此付诸实施的机构。
这些机构运作的依据,自然依靠美国法律框架下的行业规章(regulation)。
酗酒、吸毒和服用影响神经类药物,是被认定为影响飞行员正常操作的行为。
所以,NTSB进行事故调查,这是必不可少的标准检查单程序。
尽管机长救人的事实,显示了人性光辉,但是违反航空法规在先,这样确实应受罚。
最后机长被判了五年刑,应是归咎于酗酒和吸毒违规,导致的对于空难负有部分的刑事责任。
为何没有终身监禁。
因此,最后的判罚结果,应当是综合考虑了程序正义和事实正义的。
法律的精神,应当是程序正义和事实正义的合二为一,并不是对立统一。
此片的事故原型为国家地理纪录片《空中浩劫——阿拉斯加航空261号班机空难》,有兴趣可以参阅如下链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6%8B%89%E6%96%AF%E5%8A%A0%E8%88%AA%E7%A9%BA261%E8%99%9F%E7%8F%AD%E6%A9%9F%E7%A9%BA%E9%9B%A3
每一部片子,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同。
老实说,这部电影完全是震撼到了我。
就不谈影片里经常点现,闪出的宗教,信仰,等等。
根本让我无感。
让我思考的是, 第二次 you feelin' alright ,响起的时候。
whip面临的是12年的有期徒刑, 只要自己在听证会上表现良好,按照律师的来说,就会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他可以是个英雄。
当然听证会那一段 展现美国精神, 好似美国特有人性的地方,我就不谈了。
我想说,在那之前的一夜。
他还抱着要坑骗过去,好好表现的时候。
whip知道酒精不好,不对,不能接触,会搞砸一切,但就是忍不住,止不住。
这真的非常有意思,酒精其实搞砸了他的一切,工作,生活,关系和自己。
虽然在表面上 他还是机长,有好的工作,好的生活, 不愁吃穿总有美女相伴,有权利,有尊敬。
但其实都是他自己不敢面对自己弱点,为自己所编制的谎言。
就像在教堂交流会上,那个上台发言的人自我反省的一字一句都在扇他的脸,但是他不愿意去承认,不愿意去接受,最后提前走掉。
酒精早就毁了他的家庭,毁了别人从内心里对他的敬重。
他自己也知道,可就是改不了。
就是一直那样。
这让我想起初中化学老师举的一个例子。
当时真的不懂她在说什么,但是现在 感触太深了。
毒蝎子想要过河,希望乌龟能够帮助他,他想乘在乌龟背上过河,乌龟不愿意,说你是只毒蝎子,你会杀掉我的。
毒蝎子就说了,我乘在你背上,我不会蛰死你的,不然我不就掉进河里淹死了吗?
乌龟一想,好像也是,没有什么问题。
就欣然让蝎子上来了。
然后到蝎子上来以后,看着有猎物在面前,一直想要蛰他,他的习惯,他的本能,都驱使他去蛰死乌龟,虽然他一直忍耐,一直劝解自己,但还是没能忍住,毒蝎子就在河中央把乌龟给蛰死了,自己也掉进河里淹死了。
其实身边竟是这样的人,就算知道花天酒地不对,就算知道不务正业不行,就算知道不努力只有死路一条,就算知道继续放纵只能让自己废掉,就算知道总因为自己的坏脾气而被人讨厌,就算知道自己性格不好导致让和他相处的所有人都不开心。
但还是不能止住,不能控制自己的,继续向下,搞砸自己的一切,他们无法面对自己的本能,不能去控制住他。
就算他们有所改观一段时间, 终究又会又回去,回到老样子。
是的, 有没有人想当一个坏脾气的人,当一个浑身缺点奇奇怪怪的人,没有人想一直虚伪一直伪善下去,没有人想一直无所事事一无所成无所追求。
但就是有那么多人,明明不想,却一直那么做着。
他们想whip一样,知道自己的酒瘾毒瘾,但是无法去控制他,无法去直面他。
我?
我不想在搞砸自己的一切。
7分。
片头20分钟航班迫降拍得很精彩,但同之后的故事节奏完全不搭,还不如直接就让男猪回忆当时的场面呢~飞机落地以后的故事拍得无比沉闷,让人昏昏欲睡,完全没搞清楚女猪这条线的意义,纯粹是画蛇添足。
但还是很喜欢Denzel Washington的表演,最后的结尾既过于理想化,又显得铺垫不足。
2.5。与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差不多是同一部电影。以退为进的结尾算是合理解决了如何reborn的最大悬念。吸毒女作为映衬功能的角色,有点单薄。丹泽华盛顿接收质询前一晚再度酗酒那场戏不错,诡异气氛、情节是暗示上帝力量之存在。
it's only stunning for the first few minutes.
確實應該改名叫《酗酒機長》才對。不要以為它是災難片,其實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心靈救贖片。和《唐山大地震》一樣,只有開篇的20分鐘在講災難,此後便是主角的各種人性掙扎與心路歷程。除了中段的節奏控制得不夠好,顯得疲軟乏力,以及尾巴的渲染略顯單薄,其他都算不錯。希望能拿到今年的原著劇本吧。
华盛顿的演技和扎实的剧本是最大的亮点,奥斯卡给予的这两项提名是最大的褒奖。
看之前没什么期望,看片名以为又是一部灾难片,结果看下来颇有惊喜。丹泽尔华盛顿的表演越来越老练了,把这个让人恨铁不成钢的机长演的入木三分。照我看来,他应该拿今年奥斯卡的。
坠机部分拍摄的十分扣人心弦,充分说明不砸钱照样可以出效果。中间关于酗酒的部分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被我姓邓的强大演技弥补了。高潮部分缺乏足够的铺垫显得没有什么说服力,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片也算不过不失吧
2012/11/26 片子的节奏跟那架飞机的航程完全一样,先嗨一会儿,然后昏昏沉沉地磨叽老半天,最后脆了吧唧地迫降了。除了最后保住了那么一丝价值观,以及华盛顿上佳的表现,其他的全部失控。
3.5,電影套路很工整,主題很正,如何面對自我,承認錯誤,才能真正坦然自由地活著。Denzel Washington的個人演技大展現。Kelly Reilly的女配其實演得不錯,但這角色有點單薄了。開場半小時的迫降經過拍得很精彩阿~
I need a coco puff.
boring and unpleasant.
最后十分钟的人性觉醒让我有种"妈的又被耍了"的感觉,之前的一切虽然略显冗长,但着实精彩:开场震撼的飞机迫降,问题缠身的灰色英雄,信手拈来的黑色幽默;虽然人物类型重复了老路,但华盛顿的表演还是足以撑起这部戏,当然最喜闻乐见的还是泽米基斯他老人家终于不在动作捕捉的泥沼里挣扎沦陷了。
酗酒和抽烟真让人讨厌啊
监狱好棒
酒鬼可笑的自我救赎。
迫降那段拍得真好!丹佐华盛顿演得也好!还有那个毒贩子,太特么有气场了!但每次女主角一出来节奏就往下掉,这条情感线太无聊了,而且靠没来由的灵魂深处闹革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纯属耍流氓。
果然还是来看影帝
不明白这个片子意义何在?尤其是好莱坞顶级的导演和影帝就弄出这么一部一个一步一步毁灭自己的人才进了监狱以后才知道忏悔的事?
没看到什么挣扎 还有内心煎熬 就是个大loser发发呆然后发发脾气
我这是在看「篮球日记」吗?再加一句珍惜生命,远离黄赌毒就更妙了
在美国,如果你没有演过飞机迫降电影,那证明你还未进入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