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美得一塌糊涂,正如最后的烟花那么美一样。
看到最后我也不能确定Cindy是否真爱Dean,或者说她没有D爱她那样的去爱D。
当D说“就这样做,我们组成家庭”,Cindy感动的流下眼泪,尽管知道那个孩子不是自己的,可D却深深地爱着Cindy,陪她去做手术,当她承受不住停止手术出来的时候依然坚定的抱住了她,给她可以依靠的力量。
脑海中记得那些美好的画面,电影断断续续的放着他们的现在和之前。
为Cindy弹吉他的D挨打后捧着花多着不让Cindy看到自己脸上伤的D丢掉戒指后又回到草坪找回戒指的D不停地哭着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我爱你的D以及最后消失在一整片烟花中的DD说,他从没想过把和某个人结婚,然后生孩子,照顾家庭这样的事情作为理想,可当他遇到Cindy,这个家就成了他的理想。
D是爱到极致,他找到一首属于他和Cindy的歌,当他们在“未来屋”听着you and me,情不自禁的跳起舞,那一刻是那么的美好,似乎又回到了那个Cindy跳踢踏舞的晚上。
Cindy 始终无法忘记无法接受,父母的争吵对她造成的影响,她不想自己以后的家庭也充斥着无休止的争吵,最初的爱情总是美好的,生活的琐碎会消磨人的意志,浪漫,情话,温柔,这些字眼都无法存在当只剩下繁忙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
当两个人的距离已经近到无法减少的时候,就得慢慢的分开。
爱情这样的字眼也经不起时间的消磨,也许对方的一个叹气都会让你心烦意乱,无休止的争吵,嘶吼,所有的不满全部都是因为这个人,你让他看到你最最糟糕的一面可这个人却依旧爱你,这才是爱情最初的样子。
由德里克•斯安弗朗斯编剧导演的剧情片《蓝色情人节》,讲述的是美好爱情的丧失和夫妻缘尽的悲剧。
迪恩和辛迪是一对结婚六年的夫妻,伴随着“七年之痒”的到来,他们的婚姻出现了问题。
正像我国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一样,影片要揭示的是问题婚姻并非来自外力如常见的丈夫外遇或妻子出轨等,而是原本恩恩爱爱的夫妻因时间推移对生活价值观的差异所导致生活方式的不同及对待事物不同的思维角度而出现感情裂痕,进而导致婚姻的破裂。
“我觉得男人比女人更浪漫,我们只会跟一个女孩结婚。
一直会坚持这么做。
我们遇见一个心仪的女孩,就会想:她是如此的好,如果不和她结婚,就是个白痴。
但是女孩们好像一直都处在选择中,选择一个最好的。
我认识的结了婚的女孩们,她们的另一半都有份好工作。
她们一生都在找那个白马王子。
但她们最后嫁的都是有好工作的男人。
”片子的前部分,瑞恩·高斯林饰演的男主角在工作休息时和同事的聊天。
我相信,真正爱上一个人时,有的男孩比女孩更一往情深,更浪漫更持久。
因为他们也会相信一见钟情,相信感觉,相信“那个对的人”就是她,并去实践一生的诺言。
若是女孩违背了誓言,他们会伤心会落泪。
常常觉得,若是一个男孩为了一个女孩的离去而伤心落泪,那么这个男孩是该好好珍惜的吧。
爱到浓郁是深蓝。
是不是我看太多电影了,我相信一见钟情。
事实是,我看见她的第一眼,我就感觉认识她。
你有过这种感觉吗?
这是一种感觉。
她就是看上去不一样,我不知道,我就是对她有感觉。
斜对面的敬老院里,他们初次眼神交汇,他认为她会以为他是小偷,于是走上前去解释,两个人的故事就开始了。
我记得,在公车上,他跟她说,女孩子越是漂亮,就越疯狂。
我一直不是很能体会这句话,但是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爱的疯狂。
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爱上“越是漂亮地越是疯狂的女孩”的人,肯定更疯狂。
不得不说,一部电影里,交叉两条线,不算罕见,我们也都见过交叉过N条线的。
然而,此片的交叉很炫美,亦如片末的烟火。
极致的蓝,迷炫的蓝,纯净的蓝,忧郁的蓝。
学过一点英文的人都知道,BLUE在英文里,除了解释蓝色外,还有犹豫的意思,但我想,导演不会仅仅只是想谈及婚后的感情的抑郁。
所以我拼命寻找其他的蓝色。
想起服装。
他们注册结婚时,啊不得不说,米歇尔·威廉姆斯头上插着小花,真美。
恩,那时,瑞恩·高斯林的礼服就是淡蓝色的。
那时花开,情窦初开的蓝,是淡蓝,纯净得美好。
恋爱时,米歇尔·威廉姆斯有件外套是蓝色格子的套衫,此时爱已渐渐深入,两个灵魂彼此交融。
想起布景。
那个未来之屋的情色旅馆,整幅的背景是深蓝色。
此时,婚姻已步入常人所指的七年之痒的年代了,孩子正是最可爱之时,但是夫妻的感情会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不同。
多少夫妻,经历过新生儿的喜悦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打拼岁月的旅程。
多少不和谐,就这样诞生了。
我从来没想过,用蓝色来形容爱情,但是,现在我觉得爱到浓郁是深蓝。
神迷,深邃,忧郁,平静。
你如此美好,没有人配得上你,而我想成为那个人。
纵使,我们吵架了,我不小心在气头上将戒指一扔,但我会立即下车,在草丛里拼命地寻找,就像又可以重新抓回你的爱。
you always hurt the ones you love。
是歌也是事实。
我想世界上其他的歌,都是俗物,都俗不可耐,只有一首歌,可以代表我们,唱尽我们。
它就叫《you and me》,penny and the quarters的作品,真的是太棒,虽然听过的音乐也不少,然而甚是喜欢。
最朴实,最好听,最真最动人。
有一种歌,就是歌声想起,我们就想翩翩起舞。
再有不和,有矛盾,有犹豫,那也是爱。
爱到浓郁时是深蓝色的。
Cindy家的厨房里,Dean还是忍不住哭了."Just tell me. I'll do it."这话重复了很多遍.其实自始至终Dean都没有变,他一直都是那个肯在街上拉着琴为她唱歌的他,一直都是那个为她不说苦恼而爬上护栏要跳河的他,他也一直都是那个录了一盘只属于他们俩的歌的他.两个人若最终没有在一起,不是因为不可抗力,就是因为不够相爱.这一次,是Cindy并不够爱.确信Dean的爱其实很简单.他说,他的理想就是做Cindy的老公,做Frankie的老爸.这就是他所追求的,他做什么工作也都是为了这个.但Cindy呢,抱怨他工作不满意,不如婚前般浪漫,就连管孩子的方式都那么的强硬.说实话,真的不喜欢Cindy这样的女人,当然她也有她的苦衷,她只是觉得这些渐渐都不如她理想中的爱,就像她的父母一样,开始相爱,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互相的无法忍受.也许她注定重复走父母的这条路.影评其实没什么好写,整部影片也没有什么亮点.穿插的叙述,婚前婚后的对比,不出格也不欠火候.只是翻翻影评发现不少人说爱情已经没有了,不甚认同罢了.爱情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有些女人,不够成熟,又不够用力的爱,换了形式的爱情就不认识了.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我相信轰轰烈烈的爱情依旧是可以细水长流,而不是转瞬即逝的.片子够蓝色.嗯.
注明一下,此文是本人翻译的。
在读过这篇访谈之后对此片有所期待,但还没看过片子。
瑞恩·高斯林:关于《蓝色情人节》和米歇尔·威廉姆斯原文地址:http://www.thedailybeast.com/blogs-and-stories/2010-12-26/ryan-gosling-blue-valentine-michelle-williams-and-mickey-mouse-club/?cid=sexybeast:mainpromo3作者:妮可·拉泼特这位独立电影王子对妮可·拉泼特谈起了《蓝色情人节》的拍摄情况;怎样和米歇尔·威廉姆斯走入和走出恋爱;还有他在米老鼠俱乐部的日子。
虽然一时很难看穿,但是独立电影王国的王子瑞恩·高斯林沉思的表情和欲睡的好看样子,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人们对于詹姆斯·迪恩的联想,将两人作以比较,这开启了他在米老鼠俱乐部起步的演艺生涯。
这事已经属于过去了,但还不是很久之前。
无论如何,高斯林才刚刚进入而立之年。
YouTube 网站上的一段录像可以作证,在那里他和还未长大的贾斯汀·汀布莱克一起轻声哼唱,身上穿的九十年代的样式的服装,八号的衣服显得过于宽大,在唱到一个高音的时候,他的带着感情的双眼斜眯着,与此同时一群性欲旺盛的少年尖叫着。
是的,这是同一个瑞安·高斯林,二十年后,他以《拉斯和真正的女孩》里面一个古怪的角色引出了一种邪教;因为《半个尼尔森》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的提名;现在他以《所有美好的东西》和《蓝色情人节》两部新片中的表演,获得了更多的好评。
《蓝色情人节》将于本周三上映,而且已经供评奖放映。
高斯林和他的合作者米歇尔·威廉姆斯一起获得了金球奖的戏剧电影类最佳表演奖的提名。
回到米老鼠俱乐部,怎样?
为什么?
啊哈?
前不久的一个早上,坐在贝佛莉山庄一家豪华的酒店里,高斯林下身被紧身的牛仔裤状包裹着,上身是米黄色的拉链运动衫,手腕部有个小小的刺青。
他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也没有表现出防御性,事实上他笑了。
“那时我才11岁,”他用沙哑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协调的布鲁克林腔调(高斯林是加拿大人)回答。
“我属于一个舞蹈公司,里面所有的人都去参加面试,我也去了。
这之前我从未参加过试镜,我莫明其妙地被录取,然后搬到了佛罗里达,为那个节目工作了两年。
说起在米老鼠俱乐部和他一起合作的成为大明星的汀布莱克、布兰妮·斯皮尔斯和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高斯林说:“这些人都是那么地令人难忘,不仅仅是他们的天才,还有在那么个年纪就能专注地工作。
他们所得到的是他们注定要得到的,他们曾为之努力,然后他们获得了。
”问起他是否和那种专注有关,高斯林说:“不是。
”“我到那里的时候就明白那不是我的定数……我不想要那些东西。
我想要别的,那里激发我弄清楚那是什么。
” 现在好像可以安全地说出他已经弄清楚了。
在他的一大群年轻的追逐者中间,他最为人所知的角色是在伤感电影《恋恋笔记本》中的男主角。
但是和他这一代的其他男演员不一样——詹姆斯·佛兰科、杰克·吉伦哈尔和托比·马奎尔都能定期地分身于低成本的独立电影和高票房的商业电影,高斯林则始终如一地专注于更私人化的影片,选择高难度的、充满感情色彩的角色;这种电影只关表演,无关金钱,甚至不引人注目。
尽管高斯林在《所有美好的东西》里面的表演获得了好评,在其中他扮演的角色取材于罗伯特·德斯特的故事,这个曼哈顿的房地产继承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期被怀疑杀死了他年轻的妻子。
(雷克斯·雷德称高斯林“扮演一个陷入疯狂的男人,展示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自我毁灭神经错乱的样本”),这部影片电影界评价各异,也没有进入评奖的范围,部分原因是还没有一个能提供资金的发行商愿意资助它参与竞赛。
瑞恩·高斯林:“我想 ‘米歇尔·威廉姆斯试图在杀死我’。
”不必说《蓝色情人节》更大程度地展现了高斯林的表演天才,考虑到它只是关注一对由高斯林和威廉姆斯扮演的年轻的夫妇日益恶化的感情生活,而他们本身并未忍受这样的痛苦。
电影大亨哈维·温斯坦的温斯坦公司买下了这部电影,在预映后观众抱怨影片过长,温斯坦主持作出决定对电影进行严格剪辑,这距离电影在圣丹斯电影节招揽放映已经一年了。
这是哈维的典型特征,他和美国电影协会为最初评定《蓝色情人节》为NC-17级别(由于一个口交场景)进行抗争,连本带利的赌博引起了更多的公开宣传。
(这个评级最近获得了改动。
)《蓝色情人节》带着独立电影的口碑,摇晃的镜头,破碎的结构,专注于世俗的苦难和令人失望的日常生活。
它也拥有一些今年少见的表演,带着导演德里克·斯安弗朗斯的个人特色,他为此片的制作努力了十二年之久,坚持要求他的演员不要在电影拍摄之前进行讨论。
“我和米歇尔进行前半部分拍摄的时候”——焦点是迪恩和辛迪的爱情小鸟一般的关系——“我们真的彼此之间不了解,尽管我们因为这部影片在一起工作几年,我们只一起共进过一次晚餐。
我们从未事先排练,也没有互相讨论过角色特征。
于是我们只在拍摄场上见面,在每个场景互相展示。
导演不想让我们谈论电影,他只想抓取那种场面。
”然后,斯安弗朗斯停拍一个月,以便使演员们转换到其角色关系的下一个阶段——当希望没有实现时,他们陷入孤立、分离,开始掉头发,彼此熟悉而感觉迟钝。
在停工的那个月,斯安弗朗斯希望能够“粉碎新鲜感,”高斯林说。
“米歇尔与我尽可能地找时间在一起相处,他还安排我们争斗。
是一种全天候的争斗,无论他想要我们争斗什么我们都去做。
”威廉姆斯和高斯林住在他们拍摄电影用的一座幽闭恐怖的小房子里(尽管威廉姆斯每天晚上都回家和她年幼的女儿在一起),“我们烧掉所有的婚礼照片,我们总是在争斗。
我们就是,试图尽可能地抛开所有的幽默感,更多地侵入对方的领地,想把对方赶出去。
”为了放大影片纪录片风格的现实感,高斯林和威廉姆斯经常进行即兴的表演,在有些场景进入极度诱人的长度,来传递他们角色绝望的感情。
其中一个场面,在布鲁克林大桥上拍摄,辛迪有个秘密,但她拒绝告诉迪恩。
高斯林说在拍摄之前,斯安弗朗斯这样指导威廉姆斯:“‘不论你做什么,就是不要把你的秘密告诉给瑞安。
’”然后他对我说:‘我不在乎你将要做什么,但是你得想办法让她告诉你她的秘密。
’”“然后我们拍摄了几个小时,太阳就要下山了——我们实际上是偷偷拍摄的,没有获得在布鲁克林大桥上拍摄的许可证,如果我们那天晚上得不到的话,我们将来就不会得到。
太阳渐渐下落,她就是不告诉我。
于是我所能想到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爬过(边上有栅栏)大桥。
我从来也没想到她会令我那般铤而走险,我到了桥的另一侧。
我看着下面,只有水,那么高的地方,我所想的就是:‘米歇尔·威廉姆斯试图在杀死我。
’”这是没有希望的。
这一对儿在《蓝色情人节》面对新闻界的时候表现得很惬意,当提到有关约会的传言时,他们都非常羞怯地予以否认。
谈起斯安弗朗斯创造的和威廉姆斯演对手戏的独特工作氛围,高斯林说:“这是很难表达的一件事,但是你在支持着他们”——亦即威廉姆斯——“因为她达到了这种感情上的境界,而你在努力去破坏她,不让她达到,因为它与你的目的相悖,所以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氛围。
它引诱你进入这种疯狂的状态,但是那是(斯安弗朗斯)想要的,因为爱使你疯狂。
”这是他所说的全部。
他甜甜地笑着,等待着下一个问题。
搞不清楚他是否自从11岁开始就这样做了。
妮可·拉泼特是《野兽日报》西海岸资深记者。
这部电影是四年前的了,我忘记自己的感情观和婚姻观是什么时候定格的。
但是,大概就是电影里所表现的这样。
有一次我问朋友,你觉得,人跟深爱的人结婚真的好么,爱情并不是一种持续性的感情,有荷尔蒙作祟,有一些最初的心动使然。
在最初最相爱,最甜腻,最好的时光过去之后,按照人类的本性,就该开始看到那一开始被隐藏的好好的缺点了。
再加上,一旦结婚,爱情就从最初的样子,两个人的故事变成了两个甚至三个家庭的事情。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哪里是只靠感情就可以维持的。
当你面对很多现实的问题的时候,爱情迟早会有消磨完的一天。
最可悲的是,这并不是说你不会爱了,而是,你对对方的爱已经没了,可以持续的只剩下习惯,责任感和陪伴。
或许是能够把对方当家人了吧,可是,你空出来的爱情,就很容易再一次遇到一个人的时候,再次动心。
那该怎么办呢。
所以我曾经想过,如果是好朋友,无话不谈,却毫不干涉私生活和隐私,两个人没事可以一起看电影吃饭,一起生活、偶尔会评判一下对方的选择。
其实这样,反而很能持久。
可这不是婚姻,我觉得即使是好朋友结婚,也会有一定的占有欲,以及按照当世观念的“结婚之后就不能再爱别人了”来处理。
但至少,跌下来的地方没那么高就摔得没那么疼。
还好我是单身狗,无所畏惧。
据说看完这部片的情侣大多哭着分了手,介意勿看,因为这是部讲爱走到尽头的电影。
爱情最终会走向哪里?
有时候两个人如此相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是发现没办法生活在一起。
爱情的烈焰褪去之后,还有更多需要妥协的东西,而无法妥协的结果只能是结束… 谁还记得爱情开始变化的时候?
婚姻不止是在夜色中随着他的琴声跳踢踏舞的快活,不止是婚礼上情泪闪亮的双眸和允诺,它还是早晨没刷牙时的口臭,是眼看英俊少年变成谢顶肚腩汉的颓唐,是偶遇旧情人之后刹不住车的口角,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煎熬,是“挽断罗衣留不住”的绝望。
它是人生孤旅、漫漫长夜中乍亮的焰火,支离破碎,爱后即焚。
由德里克•斯安弗朗斯编剧导演的剧情片《蓝色情人节》,讲述的是美好爱情的丧失和夫妻缘尽的悲剧。
影片中迪恩和辛迪在朝夕相处了六个年头之后,内心对生活和爱情产生了动摇。
六年里,他们真实的爱过,有一个活泼漂亮可爱的女儿,房子里家具陈设都留下他们曾经快乐生活的印痕。
影片对他们婚后甜蜜爱情表现得不多,更多表现的是他们在平淡普通的生活中争吵矛盾甚至大打出手,他们也有所意识,于是想到找点新的“兴奋点”来激活爱情。
瑞恩•高斯林 饰演的丈夫迪恩提议把女儿送到外公家里,他们去一个欢乐谷的酒店独享二人世界,米歇尔•威廉姆斯饰演的妻子辛迪欣然同意,看得出二人的苦心经营及尽力挽救家庭的决心。
一个情人节的晚上,他们出了门,却发生了争执,焦点在于对生活态度的分歧上,辛迪希望丈夫开创事业,成就价值,而丈夫迪恩却很满足于现在的这种简单平淡的生活,所谓娃娃老婆热炕头的普通人日子,他满足于现状的生活态度与积极奋进的妻子形成了反差,不同的生活价值观使两人愈吵愈烈。
影片一个细节刻画两个人的性格十分成功,当他们一进酒店房间,迪恩就抓起话筒模仿未来孩子的说话声音,沉浸在他对这种普通生活的喜爱里,而辛迪却难以忍受,在她眼里丈夫的这种小儿科举动显得异常的无聊,更加厌恶丈夫的不作为。
因此,价值观的差异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性爱也索然无味,成为夫妻的必做作业,因此想依赖性来维持两人的亲密关系,看来也显得是那般的无力。
蓝色情人节是一出非常简单的一对蓝领阶层从相爱到离散的悲剧,残酷的真实书写到令人绝望,充满人生的细节,能令人听得见心跳的情感漫溢,动人而又令人感到无措而近乎麻木。
这部片子让我想起《革命之路》,虽然二者除了都定位在一对夫妇身上讲述残酷的现实外并无多少可比之处。
对我来说,《革命之路》在于讲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无望以及这如何伤害、异化我们的情感,走向必然的分崩离析。
成长中,我们或多或少的了解着自己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经受着这类挫折的考验完成所谓“成熟”的过程,但是直到我们遇见我们觉得是生命中头等重要的那个人,走近到可以从彼此身上折射出的一切缺陷中看到最最真实的那个现实——折射,往往是因为对方先于你自己看清了你,你们彼此看透——人们才往往真的意识到这个现实有多么沉重。
很多人自然性的妥协,对彼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多人不堪忍受,他们通常终其一生也无法越过这条线;有些幸运的人则能相互支撑去敢于面对和接受现实,甚至得到更多追逐梦想的勇气和力量(虽然很多时候是以一方做出牺牲为基础);更多现代人,则企图忽略,保持距离,认为自己不需要或不想要有人一起经受现实。
说回蓝色情人节,先来说说两个人。
Dean的标签应该是“胸无大志”,college辍学,安于做搬家、刷墙的蓝领工,他甚至有些anti-social,让人怀疑有暴力倾向,他抓住话头不停的反问,比如“potential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这代表什么?
什么意义?
……”的样子简直让人抓狂。
Cindy的标签则是那个家庭背景略好,会对丈夫有策略的激励和惩罚的“俗妻”,“你这么有potential……这样的生活从没令你失望吗?……”,对Dean的求爱冷漠相对或控制不住的施以恶劣的拒绝,如同在说,你有能耐来rape me啊。。。
贴着这样的标签,他们似乎是两个“极品”,然而,事实是Cindy隐忍退让,操持一切,承受着家庭方面的隐形压力,曾经的美丽活泼,而今所剩无几。
Dean善良、细腻、有情趣,他说的这段话让人动容:“我以前也没想过要做谁的丈夫,也没想做孩子的父亲,那不是我人生的目标,那是别人的理想,不是我的,但无论如何,这变成了我想要的,我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我想要的,我不想要别的,只想做这个,我工作也是为了这个……我的工作是可以让我从早上8点开始喝酒,多享受啊……我起床、喝瓶啤酒,去工作,给别人刷房子,他们很满意,然后我回家,我跟你在一起,这就是,我的理想”。
事实上,这是一对并不新鲜的组合,轻易的让我想起正在读的《月亮与六便士》。
安于清贫是说起来很容易的,但对于Cindy来说,我能切身感受到一个父母争吵的家庭带给她的不安全感,即使她不是个要求很多的人,但至少仅仅有“爱”对她来讲是不够的,何况她还是个母亲。
而对Dean来说,真的要为“爱”变卖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己简单的快乐根源,成为追求而永不能被满足的社会浮尘中的一颗?
不,他们不是特殊的,因意外怀孕走在一起只是诸多矛盾根源中的一种,如果没有这个,他们也会在一起,也会有其他的问题,而根本的,还是在于他们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的接受无法统一。
Cindy一步步退却,终于觉得无法妥协,Dean却早已在现实中安营扎寨。
我惧怕面对这样的选择,我的不安全感和Cindy一样,而在理想与现实的缠斗中,我和Dean一样,偏偏只保留了最昂贵的尊严。
渴望妥协又不甘心,不屑于太大的野心,却无法忽略世俗的看法和压力,我这种人,千千万万,在理想、现实和时间组成的人生的坐标系中,诡异的伸展,能遇到另一条轨迹相近的人生的几率微乎其微。
还是说回片子,这部本当讲述爱情(不是婚姻)的电影。
两位主角的表演令人赞叹,他们如此流畅自然,还原了所有两人关系中的细微末节的反应,能让人肯定这两个人一直到最后都是如此相爱着。
但是结果我只看到,它讲述了爱情卑微的一生,是多么的无足轻重,无力对抗。
影片最后一幕,当初他们穿着蓝色的礼服走出教堂走入阳光,片尾字幕的背景上,他们一起的欢乐时光在瞬间即逝的烟花中被一次又一次的照亮,这不仅仅是怀念过去式的伤感,这是在现实露出其狰狞面目时,这种叫爱情的东西最后的微弱呼喊。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原本的面目就是如此。
乐队的介绍和这首歌的来历Penny & The Quarters are a "lost" soul band which came to prominence in 2010 after an unreleased demo of their song "You And Me" was used in the film Blue Valentine.Penny&The Quarters是一个“失踪的”灵魂乐队,在2010年在他们的一首未发行demo“you and me"被电影 蓝色情人节 用作插曲后才被人所知。
Presumably teenagers at the time, Penny & The Quarters were invited to audition by Harmonic Sounds Studio in Columbus, Ohio, recording three demo songs in all. The group consisted of Jay Robinson, the lead male vocalist and songwriter, and a female lead with three or four male backup singers and an accompanying guitarist.在可能还是青少年的时候,Penny & The Quarters被请到Ohio columbus的Harmonic Sounds Studio去试音,并录制了一共三首小样。
这个团队有Jay Robinson,男主唱和曲作者,一个女主唱和三四个男和声和一个吉他手。
The songs were recorded some time between 1970 and 1975 at either Harmonic Sounds Studio or at the home of studio co-owner Clem Price in Columbus. Relegated to storage, the songs were discovered after Price's death in 2006 when a collection of tapes and acetate records was purchased at his estate sale. They were subsequently given to an archival record company, The Numero Group, after a Columbus, Ohio musicologist came into possession of the recordings.这些歌曲在1970-1975年的某个时间段里,在Harmonic Sounds Studio或是在录音室所有人Clem Price在Columbus的家中录制而成。
在Price 2006年去世后,在他的财产变卖中,一些被他储藏起来的磁带和录音被人买走。
The Numero Group在一个 Columbus, Ohio的音乐学者之后买走了这些录音。
One of the songs they recorded, "You And Me" was released by Numero Group and was later heard by actor Ryan Gosling, who recommended it to the director Derek Cianfrance as the song meant to bring the two lead characters together in Blue Valentine.这些录音中的一首”you and me“被Numero Group发行出来并在之后被演员瑞恩·高斯林所听到。
他将这首歌推荐给导演德里克·斯安弗朗斯,来作为电影蓝色情人节中男女主角相爱时的歌曲。
Numero Group announced in 2011 that they were actively seeking members of Penny & The Quarters or their surviving relatives in order to share the growing record royalties from "You And Me". Ken Shipley of Numero Group told reporters, "we have played this recording to over 100 movers and shakers from the time and no one has a clue." The members have since been identified as Nannie "Penny" Sharpe and her brothers Preston, Johnny and Donald Coulter. Jay Robinson, a singer associated with the siblings, died in 2009Numero Group在2011年宣布他们在积极地寻找Penny & The Quarters的成员或是他们的现存亲属,以分享不断增长的来自"You And Me"这首歌的版税。
Numero Group的Ken Shipley告诉记者”我们已经把这首歌给当时的一些权威人士播放,但是没有人知道一点线索。
“他们从那时起确定了Nannie "Penny" Sharpe,她的兄弟 Preston, Johnny and Donald Coulter这些乐队成员。
Jay Robinson,一个和这些兄弟有关的歌手,死于2009年。
啊西,看的不爽。
愛如曇花一現。
干嘛苦情就要干粉?
每一次看爱情生活片都让我很郁闷,以后多高分的片子,都不要看,实在太无聊了。
这电影看得我好难受。爱是需要被冰冻的感情,倘若一直消耗,只能成为逾期的记忆。所以别再问你还爱不爱我这样的问题,当问出口的一刹那,其实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荡妇与贱男的故事。
我不知道它想表达什么。。。
Dean年轻时做搬运工,帮退伍老海军搬家时,他在那间窄窄的老年公寓里耐心地一一摆好老人的物件,并一一告诉老人物件的摆位。老人很感动,我也很感动。Dean是那种有爱的文艺青年,用心在感受生活。但文艺青年过婚姻生活往往是失败的。现世婚姻中衡量你是否幸福,不在于你的心多有爱,而是别的。
不断想起《5×2》
就是不喜欢这类片子啊....
婚前婚后来回平行对比。。。
婚姻生活真可怕
闷死了。这就是修改了12年的剧本。很少有电影从头到尾都不感动我一下的。就连最后BABY的短暂哭声都没感动我,因为太不深入了。很少打二星的,可能以前都没打过。
我确实不喜欢这类非要小事化大的片子,并且高斯林和米歇尔都是我不喜欢的类型。两星半。
本以为是悬念结果只是杂乱的无剧情,我只看到了一个没有眼光并且乱交的胖妞,也没懂为什么名字要叫蓝色情人节,真不敢相信我凌晨两点看了这么一部电影并且把他看完了。
不是我的菜…………
①一见钟情最不靠谱②得过且过的浪漫主义者和志向远大的现实主义者凑一块儿就是杯具,甭管恋得多火热婚姻归于平淡南辕北辙照样崩盘③婚前带套同居两年很有必要,磨合不好各滚各蛋,成了三人行再离扯成两瓣的就是孩子的小心灵④不是所有影片都适合大量性描写,除了旅馆那段悲伤的性交,其它都很破坏美感
“没有人配得上你,直到我想成为那个人那一刻起。”这真是一部缘分将尽,腥气扑鼻的片子
表示没有内涵
当婚姻亮起了红灯,过去的美好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