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子大地》(shadowland)里面有这么一幕:乔伊的儿子道格作为C.S.刘易斯的书迷随他妈妈到自己未来的继父家里做客(明显读过《纳尼亚传奇》,某夜,趁着妈妈和刘易斯参加酒会,小男孩悄悄地爬上阁楼探险,发现了一个和小说里面一样的大衣橱,于是很兴奋地冲上去打开了,发现里面除了大衣什么也没有,失望之余,只能猛捶几下橱壁...刘易斯是一个很擅长讲童话故事的人,和他的好友托尔金(《指环王》)相比,他讲的故事情节略显简单,道理浅显,但是他所描绘的奇幻世界,其精彩程度,绝对不亚于后者的作品。
看了纳尼亚,你很难不惊叹与他的奇思妙想和他的灼灼童心。
彼时他还是一个单身汉,快乐而逍遥,成日于一般老友混迹在一起,谈古论今,学问也做的不亦乐乎。
生活单纯有益于保持童心,我们只能这么推想。
童年的阴影已经淡去,如果还有影响,也是他灵感的来源,作家通常都会把早年的未竟之梦托付于自己创造的虚构世界里。
这是怎样的一颗赤子之心呢?
我想认识神以后,刘易斯一定更加领会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能够帮助人亲近上帝,亲近耶稣。
所以在《纳尼亚传奇2》里,他更加凸现了这个主题,安排年纪最小,心地最单纯的Lucy承担最为至关重要的角色--找到森林之王狮子亚斯兰。
《马太福音》(18:3)里,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亚斯兰明显是这个童话故事里面耶稣的化身。
在第一部里面了它以无罪之身为有罪的人代赎,受尽羞辱,死后复活,行刑的台子因而裂成两半,成为神圣的象征,这和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从而十字架由耻辱的标志转变成为神圣的象征这一典故呼应。
在第二部里面,这个喻道故事似乎更加丰富并且深入了。
就像《圣经》里面所揭示的,主必再来,不过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在这个等待的过程当中,人会经历信心的考验,会有暂时的牺牲,人的弱点会再次作怪,最终人只有认识清楚自己的软弱,谦卑下来,靠主刚强才能战胜黑暗势力,见到最终的胜利。
当Lucy问亚斯兰为什么不早点出现,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牺牲的时候,亚斯兰说Things never happen the same way twice.(不知道有没有记错)。
作者虽然没有安排狮子直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为神的奥秘人很难完全测透,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答案。
这无疑是一场信心的考验,也是孩子们认识自己从而获得成长的过程。
Peter和Caspian王子都是强悍的领袖,亚当之子,属血气的,特别是前者,所到之处受到许多人的敬仰,因而自鸣得意起来,忘记当初是如何战胜冰女王的,把荣耀都归给了自己,以为倚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战胜那个黑暗的勋爵。
败军之际,退回洞穴,Caspian王子,被两只邪恶的动物和一个猥琐的矮人引诱,差点就献出自己的鲜血唤醒邪恶的冰女王,这个细节正切合《启示录》里面提到的“敌基督”的出现--这些假冒的救世主迷惑了不少灵性上不够警惕的基督徒。
Peter及时赶到,可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也受到了蛊惑,经不能自拔,最后被曾经受诱惑后来悔改的弟弟Edward(就是亚斯兰舍身为之代赎的罪人)所救,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羞愧万分。
其实只要是人,都有破口,都会被撒旦诱惑。
然而悔改的人,必然获得一颗新心,就像圣徒保罗一样在软弱的地方就靠主刚强了,从一个逼迫信徒的人变成了一个多结果子的牧羊人,并且最终为主殉道。
勋爵被黑吃黑的一幕也颇具讽刺意味。
他打着正义旗号,诉诸臣民爱国之心,发动有野心图谋的邪恶战争,却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也构成了一个非常适合时下的警世寓言。
圣经里面说“凡事相互效力”,作恶的人最终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神的公义必如滔滔江水,势不可挡。
“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马太福音24:13)这个故事绝对不是一个干巴巴的传教故事,里面还混合着许多幽默的对白和可爱的形象,过去我最喜欢的人马将军又重现江湖,这次还带来了他可爱的家族,有美女,还有可爱的幼童...还有骁勇善战的老鼠剑客,生动幽默得令人捧腹不已。
兄妹四个虽然都长大了,除了两个小的,都没有以前可爱了,但是焕发出的成熟气息,让从前喜爱他们的人仍然可以有惊喜。
让我们摘掉面具,脱去武装,带着童心,体验丰盛的信仰之旅吧。
因为对宗教神话之类的东西不太了解,一直不明白阿斯兰这个名字有没有什么深层次的意义。
抱着虚心求学的态度我百度了一下,结果百度知道告诉我,阿斯兰是高达系列中那个蓝发绿眼的帅气小伙。
既然阿斯兰驾驶着可爱型号的扎古都能和高达们打得不分高低,那仅以我微薄的常识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狮子阿斯兰的出现能左右整个战局。
不得不说的是,阿斯兰召唤出的水神的造型实在很拉风,只是我个人不太喜欢他把背叛者消灭的方式——竟然是用吃-_-以上说阿斯兰的那段只是些玩笑话。
不过,如果要给纳尼亚系列取一个别名的话,我觉得第一部可以叫做《Saving Aslan》,而近日上映的第二部则是《Waiting for Aslan》。
就连剧中的大部分台词也都在“For Narnia”与“For Aslan”间徘徊,可见狮子阿斯兰在纳尼亚系列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阿斯兰可以驱使整个自然界,代表着统治与胜利。
如果说阿斯兰是一种无上的力量,我想导演眼中的那个力量应该就是信念。
我个人认为,Lucy的力量是拯救和信念,尽管她最为年幼无力,尽管她只有一把短匕。
但无论厮杀于战场的勇士,贤能的智者还是手无寸铁的平民都在等待着Lucy(信念)的救赎。
当阿斯兰仰天长啸的那一刻,就是人们重拾信念也就是正义战胜邪恶的那一刻。
诚然,这个立意既和谐又深刻的,导演的“野心”也昭然若揭,《凯斯宾王子》蕴含了作为一部奇幻故事所必备的元素:魔法,女巫,勇士,领袖,邪恶,正义,背叛,抗争。。。。。。
如果说第一部的视角还停留在面向儿童观众的童话故事,第二部已然成为了野心勃勃的试图挑战《指环王》等同类作品的影片。
或许是导演野心过于庞大,整部片子看下来给我的感觉就像尚未学会走路的孩子正在极力的想要奔跑。
N线剧情同时发展的想法远不如让人看着明白来的实在,要是没看过《纳尼亚传奇》,之前的大段内容大可以休息会儿先,因为我看过且印象不浅都差点没看懂他们在回忆些什么。
影片上映不到几天,我就不在这里做剧透了,若我们丢弃少许的苛刻,《凯斯宾王子》也算是值回票价。
毕竟电脑屏幕和影院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抛却剧情,说说个别角色吧。
很遗憾的是白女巫在这集里彻底沦为龙套,前后加起来也没出场10分钟,而且台词除了“只要一滴血”还是“只要一滴血”导演让她出现的目的相对于让王子国王们坚定团结杀敌的信念,凸显白女巫现身时的特技想来比较靠谱。
那面华丽凝结华丽破碎的冰墙确实为本片增色不少。
说到增色,虽然用动物的表演作为笑点并不是纳尼亚系列的首创,但当我看到老鼠剑客们的表演时,仍忍不住会心的笑意,还有大黑熊时不时的搞怪表情。
难怪网络上漫天散播的动物搞笑视频会红火的议题啊糊涂最后说说片里的那个小矮人。
我在《凯斯宾王子》中最喜欢的角色就是那个固执的小矮人,比起腻到发霉的勇士和救世主们,这个满脸苦像的小矮人在我看来恨事对味。
说实话,就和我没有明白片中很多角色存在的意思一样,我也不明白如果消减这个小矮人的戏份会不会阻碍影片的流畅。
不过,这也不阻碍我对他的喜欢,或许我就是喜欢这种坚持自己的倔强。
鉴于上篇(很古老了-_-)影评一开头就错字连篇,这回仔细看了几遍才往上传。
不过,人无完人字无完对,多少还是会有疏漏的。
强忍着睡意唠唠叨叨了这么多,最后说句玩笑话:“留言里可以说我没水平,不能说我没文化。
”
这是一部据说有7部的长片神话故事,在这一集里,动物战队在和人类战队的搏斗中,因为植物战队的参加,使人类带领的动物兵团以少胜多。
神话好像就是这样神奇的样子!
下班前,突然想起《納尼亞傳奇2:凱斯賓王子》最后的情節,蘇珊和凱斯賓王子的離別,兩人的情投意合卻在時空的交錯中成為擦肩而過的緣分。
一首《THE CALL》,成為兩個人最后的道別,“I'll come back When you call me No need to say goodbye ”兩個人,因為這樣的呼喚相遇,也因為這樣的相遇而離別,最終也沒有成就童話故事里王子公主的傳世情緣。
我不知道兩個人在會到自己的世界后,是不是會彼此牽掛,但這種牽掛最終成為一種無法重現的回憶時,他們是不是也會隱隱作痛。
兩個人,相遇,相識,相知,這一切都是緣分,都是愛情故事的情節,但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最圓滿的結局。
在納尼亞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我們渴望著不只是神奇,更有愛情帶來的平和。
而這種平和,卻不一定是永遠的在一起。
蘇珊的離開,也許證明了一句話,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某一年假期的周末夜晚,无意中在翡翠台看了粤语配音版的《纳尼亚传奇》,其后得知它还拍了两部续集,强迫症于是发作了……据说它还要拍第四部,我衷心希望它最好还是不要再继续续集下去了。
和1相比,2里面主角们的敌人由女巫和女巫的怪物们换成了人类。
怎么说呢,人类真是比别的所有生物都要可怕。
他们侵略抢夺、弑杀亲人、放冷箭暗算对手、起异心会背叛、血口喷人嫁祸他人,女巫和怪物们则相对单纯得多,起码怪物手下不会有背叛女巫的念头。
被叔父谋害的凯斯宾王子逃进森林遇见纳尼亚们,他承诺要把土地和自由还给他们,这不是因为他够善良,只不过走投无路了,迫切需要这群生灵为自己卖命。
半人半马和奇奇怪怪的动物们空有蛮力,能飞天又能下水,但又怎么斗得过狡诈的人类?
所以两次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亚当之子和夏娃之女身上。
但是我们的主角太纯良,他们至糟糕也不过有点自负,有点惟我独尊。
正不能胜邪,在四位好人类的带领下,这群海盗出身的反派们次次都将他们逼到死角,眼看就要全军覆灭了。
这时候地动山摇,树妖水妖纷纷出动,一口气歼灭了千军万马,实在显得主角们之前的挣扎可笑。
狮子才是大boss啊,枉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还在打生打死,又是决斗又是使诈,都不及人家平地一声吼来得实际。
有评论说狮子寓意上帝,信它者得永生。
可不就是这样,彼得们能在纳尼亚称王,全赖阿斯兰授权与默认;台尔马人侵占纳尼亚几百年,称王称霸如入无人之境,还不是因为阿斯兰懒得出来收拾他们。
彼得他们虽然被记进传说,又被刻在墙壁,被山呼万岁,但到底还是狮子的几只傀儡,在上一集是消灭女巫的一个催动按钮,这一集借他们告诫大伙你们不能对我产生动摇要不然就死定了。
至于炮灰凯斯宾王子,我只想说,你虽然是逃出来的,但到底还是台尔马人呀,怎么投靠了纳尼亚之后就不讲一点情分了?
居然挥起剑来毫不犹豫把族人军士给解决掉。
人类真是最强大又最渺小的存在。
我以前没看过1。
所以2看了之后感觉二二呼呼的。
我看懂了吗?
我没看懂吗?
就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小孩子的电影吗?
不知道。
狮子说了:同一件事儿,不可能发生两次。
我觉得它说得特有道理。
你看。
对于一件事情。
我们总是去设想1000种结局。
而最后的结局往往是第1001种。
生活。
我们永远不能预料下一秒将发生什么。
我们盼着同样的事情,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
可是他们不会出现了不是么。
“你为什么不像上次那样那么英勇的冲出来救我们?
”“同一件事,不可能发生两次。
”嘿嘿。
生活真神秘。
也就是这样。
生活才有意思。
所以别对一个人说,你以前怎么样怎么样。
体会生活的变化万千并且适应它们吧。
《纳尼亚传奇2》很好看,视觉效果、两场战争的渲染是本片的看点。
可惜这种弱智的剧情实在不适合十七岁以上人士,两位女主角的表演也根本不知所谓。
王子(记为A)闯入篡权的叔叔(B)的卧室、用剑指着叔叔的喉咙,婶子(C)把弩对准了王子,而神箭手女主角(D)瞄住婶子。
这是一个经典的场景,我一直想对剧中类似神箭手女主角的弱智英雄们(D)说一句:“请瞄准反一号(B)!
”理由很简单,A、D都指向B,那无论C是否干掉D,B都必死无疑!
果然,影片的发展就因为神箭手的这一弱智行为而完全改变。
中国为什么不给电影分级呢?
像《纳尼亚》这种片子完全可以分级为“十七岁以上人士仅建议陪同儿童观看”。
首先50块钱的电影票费 还算值啦美国人的电影特效真不是盖的在电影院里我们座在第一排那感觉叫一个震撼故事似乎跟第一集没什么联系四个小孩都长大了 在地铁站里他们穿越了又穿越回他们曾经执掌的那个时代。
而那个纳尼亚的黄金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于是他们和一个被叔叔追杀的外国王子一起帮他找回了他的家在关键时刻那只毛茸茸的大狮子又跳出来乱吼了俩声哇世界又恢复平静了…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最后狮子亚瑟兰冲三个配角吐了一口“仙气儿”(不知道有没有口臭…)三个配角立刻消失了有点像《功夫之王》玉帝爷爷朝那个外国小子吹了口“仙气儿”一样难道最近的电影BOSS 都流行起 吹“仙气儿”了?!
画面很漂亮 风景很美有点像中国的九寨沟大狮子吼了俩声立马地动山摇的又是海啸又是地陷的大狮子说了。
看,最后还是得靠我吧总起来说还不错看完以后挺凉快的!
嗯,我是来力挺这部电影的。
虽然晚了几年才看,但也给我很多感动。
所以第一次写影评,赘述过多还请谅解。
首先想说我感动的几个地方:1.Lucy第一次见到阿斯兰时,其他人不相信她。
Ed问她,“为什么我没看见?
”Lucy说,“因为你没有在看。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很多人抨击基督徒说,你们的神在哪里,你证明给我看啊。
可是即使是见到过阿斯兰的Ed,Peter,Susan仍然会看不到阿斯兰,因为他们没有在看。
同样地,一份真实的信仰,是像Lucy那样,用心去看,才能看到。
、(似乎在原著里,也很强调他们四个人对于看见阿斯兰的相信与否。
)2.他们在商量如何攻打那个台什么人的时候,Lucy很冷静地来了一句,“你们现在好像只有两条路,要么死在这要么死在那。
”她还对开始骄傲的Peter说,“你别忘了上次最终是谁打败白雪女巫的。
”这个道理对我们来说像是一个警钟。
现代社会讲究所谓自我价值,自我实现,人都是希望自己被别人仰视,被别人夸奖的,无论你在哪个年龄段,你不得不承认,人总是容易骄傲的。
说白了,就是“自义”。
很多人可能会说,自义有什么不好,被别人夸奖有什么不好。
我只是想简单的说,我们太自以为是了,就忘了神,忘了我们的一切不都是神丰盛的赐予吗?
忘了神,就自以为是神了。
(关于有神论无神论的问题,回到感动的第一点中,这个问题范围太广,不予详细讨论……= =)骄傲,不只是小孩子需要克服的,而是每个人都需要去面对的。
顺便想到一点,原著作者CS路易斯老先生的一部作品中谈到骄傲这个问题时谈到,骄傲是因为自卑。
那Peter为什么自卑?
还记得刚开始吗,Peter和同学打架,怎么也打不过,到了纳尼亚,他因为是国王,他就开始逞英雄了,就骄傲了。
但是纳尼亚世界的规则,并不是逞英雄那么简单的。
3.那只牛最终被门压倒,许多纳尼亚人被关在里面时,我心那个痛呀。
这个,我还真没想到什么与信仰搭上的地方,就是单纯的心好痛呀好痛呀。
其实也挺佩服纳尼亚人那种“为了阿斯兰”拼命的精神的。
另外,凯斯宾王子如果没有搅乱计划,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牺牲了?
这一点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求高人指点。
4.看到后面,双方激战,纳尼亚人那个弱呀,四个小屁孩带领一群单纯善良的纳尼亚人去打又邪恶又强大的一群老男人。
就算知道结局会是好的,也替他们着急了,怎么办呀怎么办。
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在面对困难时,常常觉得,“这次要死定了、怎么办呀怎么办呀”或者很悲观,看不到未来。
当你面对的“敌人”很强大很可怕,表面上已经快要弹尽粮绝的时候,别忘了,神是我们的力量和帮助。
之所有会有这个感悟,是因为我最近就在面对很多自己很不知所措的囧境,并且我知道这场仗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
继续说这部剧,凯斯宾王子和Peter都差点被白雪女巫诱惑,因为人在面对困境、软弱及利益诱惑时,只要是有力量的能帮助自己的,不管好坏,都拿来用吧。
而他们是被 跌倒过、被阿斯兰拯救过并且原谅的 Ed救了。
最终Lucy找到了阿斯兰,这时候,我还天真地想,阿斯兰怎么帮助纳尼亚人呢?
它不过是头狮子,说不定被各种箭刺死呢。。。
= =没想到,树啊、水啊这些大自然的力量最终帮助了他们。
我脑子里出现了那句经典的经文【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在纳尼亚里,树、水、江、河不都是有生命的吗?在我们的世界里,这些不都是神的创造吗?
既然是受造物,神没有能力让各样的事物来帮助我们吗?
看到河水翻腾着过来时,我想到了旧约中以色列人过红海,神是如何让江水分开让以色列人通过,然后再把敌人淹死的。
最终这部剧影射到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对神的小信,以至于在生活中常常把神看得太小,把敌人看得太大。
5.最后感动的是那只可爱的小老鼠。
最后他的尾巴没了,让他很失态,他很着急,他很要面子。
阿斯兰原话我不记得了,但大概意思就是,小老鼠要那根尾巴不能仅仅是为了面子什么的,而是更好的带领那群小老鼠?
还是什么,总之,不是为了自己的荣耀。
生活中,我们都会在与 得失 做斗争,有形的也好,无形的也好。
我们总是患得患失。
那么问问,自己,得到是为了什么?
失去了又会怎样?
比如成绩,得到是为了自己的荣耀吗?
如果这样,神也许不会让我们得到。
比如财富,上帝很公平,你能控制多少财富,上帝就会给你多少。
而如果我们被财富、面子这些所牢牢控制的话,我们的生命会很可怜,不是吗?
以上是我的一些小小的感动和所想所感。
另外想说的是,为什么作者偏偏选了四个小毛孩做故事的主角呢?
看到他们在打战时,不觉得很好笑吗,一群所谓大人,在和几个小毛孩进行一场战斗。
大片什么的,不都是几个很有能力很强悍的人在打看着才给力吗?
我认为:第一,这是部童话。
第二,这不只是部童话,耶稣说,我们只有回转成小孩子的样式才能进天国。
看剧里那些所谓的大人,越大越盲目了,越大越骄傲了。
第三,关于“拣选”的思想。
很多人说,主角长得不好看啊、第三部里的那个表弟那么笨那么XXOO也能像主角一样进行奇幻之旅啊。
在神看来,祂拣选你,不是因为你多有能耐,你多漂亮,你多怎么样,而仅仅因为祂爱你,祂拣选了你。
圣经里很多先知,摩西、耶利米等,他们都没有什么过人的能力,只是因为他们是被拣选的。
【彼前2:9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嗯,确实如很多评论者说,剧情老套、女主角不够漂亮、特技也没有什么什么大片华丽丽,如果你来这部剧里找这些的话,那么你确实会很失望,但我从简单的童话故事的老套桥段中看到了深刻的信仰含义,也令我惊叹,CS路易斯能把深刻的信仰意义嵌入这样的童话中,确实感动到我了。
最后,我也明白为什么这部剧的评分才六点几分。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剧,因为我相信着,“纳尼亚”的“存在”,我也看到了“纳尼亚”中的“阿斯兰”。
你看到阿斯兰了吗?
老鼠骑士是尤达大师后我的新偶像。
出场已经把我震到了,把猫绑起来那个更是强大,最后尾巴掉得也有意思。
挺悲壮的,也挺大杂烩的。
史诗的,角斗士的,狮子王的,水神山怪的,战争啊,时空列车啊,小爱情啊。
编剧是不是看过西游记呢?
树精,牛魔王啊,亚斯兰是天神一般的狮子。
开宾士王子长得像年轻时候的费翔,冰女巫前那个小巫婆从神态到声音都像劫持里面那个杂交失败的半外星人。
那些会飞的怎么在攻城的时候不把弓箭手偷偷叼走呢?那条河那么小,淌水都过去了,干嘛费那么多力气造座桥呢?
那树干那么小,怎么能藏住那么多人呢?
怎么两面的生态差这么多呢?
哦 我还挺喜欢那个妹妹的,勇敢,还有那个弟弟,冷静。
据说是山寨版的《魔戒》
四个小孩还是觉得小女孩最可爱,一部就一场战争,风景才是亮点。
演员太丑,剧情无聊,服装破烂,场景糟糕……- -简直毫无美感,人物性格设定让每个人都表现出自己的脆弱与现实,那要童话有什么意思,真是不伦不类。
OST好听,那首片尾曲至今还存在手机里,每次一听就想起了大学时光
这部比第一部还好,真的要还好!关键是,Edmond变得帅多了~哈哈~不愧是我喜欢的小孩子~
for Narnia~ to Aslan~!Just have a child-like faith & you will see. Believe & ask, and it will be given.
情节还真够曲折的:四小强乘着哈利波特的火车来到纳尼亚,帮落难王子演王子复仇记没有成功,只好改成角斗士,结果对手耍赖,陷入了一场勇敢的心式的惨烈战斗,最后借中土世界的树精挽回败局,并用疯狂灌水的方式取胜。P.S. 纳尼亚四小强是不是想学哈利波特铁三角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对一,逊色不少,有狗续貂尾之嫌。尤其受不了他们虚假的打斗。
对这类型比较偏爱。但这个真挺没劲的。
实在不喜欢看这类影片,不知所谓。
相对于《狮子,女巫和魔衣柜》,这一部已经不太像儿童故事,而像戏剧,有更多青少年直面残酷世界的隐喻:男孩子开始了哈姆雷特式的复仇,女孩子则继续是纯真和爱的化身。但比较起来还是更喜欢第一部。
故事一般般。凯斯宾王子很帅
为什么不敢独自一人前往!孩子们都长大了
法师狮子召唤十级水元素扭转战局Brad Pete和王力宏连手击败刀疤
User Rating: 7.5/10 (16,920 votes)
除了特效一无是处 尤其那两个女主 一个猪鼻子一个猪嘴唇。。。能不能换演员啊 不管怎样 最后狮子出来搞定一切就是了 剧情垃圾
啊为什么我就觉得很好看啊!那个熊完完全全吸引了我,不仅开始站在一遍鼓掌可爱的要死,被吓到了还把小手塞进嘴里是再是太萌了!还有小姑娘最后笑眯眯掏出了一把不能再小的刀,还有海神波塞冬也来了,大家被关在城堡里一起说走吧不要管我们都说的笑眯眯的,还有莫名其妙的爱情!多激萌啊!!歌也好听~
谁能告诉我1300年是怎么回事?战斗部分还挺好看的,小孩打赢大人有点牵强。如果那只狮子这么无敌,又为什么要藏起来等别人找呢?是要说明believe才有嘛! -- 2008-12-14
片尾曲挺好听,剧情没啥可看的,王子很白痴,长的还跟蒲巴甲似地,第一部里最讨厌的埃蒙德在这里变成了性格最可爱的小帅哥
虽然一切的剧情进展都在意料之中,虽然有些弱智有些白痴,但还是让纳尼亚的爱好者和追随者蛮兴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