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经历了一番炮火密集的血雨腥风,巴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饰)、圣诞(杰森·斯坦森 Jason Statham饰)、贡纳(杜夫·龙格尔 Dolph Lundgren 饰)、比利(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Liam Hemsworth 饰)、收费公路(兰迪·库卓 Randy Couture 饰)和凯撒(泰瑞·克鲁斯 Terry Crews 饰)这几个敢死队的铁哥们正享受大战之后的难得惬意。
可是好景不长,某晚教堂(布鲁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饰)找上门来,迫令他前往阿尔巴尼亚噶扎克山区找一架被击落飞机上的保险箱,并确保箱子不会落入敌人之手,教堂还委派麦琪·张(余男 饰)与这群硬汉同行。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当一群昔日的荧屏英雄重出江湖,看的就不是电影了,只是告诉我们他们还好。
有时暗想,如果李小龙不是英年早逝,会否成为今日的神话?
张国荣那纵身一跃,是否为了成为传奇?
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所以也只留下我们无限的想象。
如今的世界再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胜利的时代,只有团队协作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君不见复仇者联盟、敢死队,还有正在拍的正义联盟,莫不告诉我们这个深刻的道理。
谁说电影不是虚幻的现实?
施瓦辛格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孤军奋战的下场就是鼻青脸肿。
最后那匹孤独的狼也是顺应时代潮流,融入了团队的大家庭。
只可惜这个曾跟李小龙交手的功夫高手未能一展拳脚,而且据说不会再加入敢死队3的拍摄了,确实也是一个遗憾。
两年前差不多的时间也是去电影院看的敢死队1今天赶了个首映 在Cathay Dolby7.1的音效和超冷的空调下又一次热血了100分钟(身体的冷更能感觉到内心澎湃的热血和飙升的肾上腺素)以下剧透。
1-- 小李子怎么那么快就没戏份了啊 上一部好歹也是第三男主类。。
仅有的出场也挺亮的 有成龙的风格。
平底锅耍起来真是功夫喜剧范、2-- 上集的那架破飞机依旧是个宝啊 看来不止是人越老越是宝 家伙也一样 空对地 空对海 载人载物 各种特技飞行啊。。
好吧 这部戏不能纠结物理元素3-- 余男正面看还行 侧面怎么这么挫。
身手还是不错的。
4-- 史泰龙真会拿人开刷啊。
笑斯坦森腿短 哈哈哈。
5-- 当然 自嘲也很重要 各种揭短互开玩笑 人老笑点还是有更新的 基本都有中。
6-- 唯一挂的boy就是年轻帅气的 看来老男人的电影容不下青春的肉体。
7-- 有困难 等阿诺回来。
施瓦辛格的及时出场加上那句经典台词 “我回来了” 真是天神下凡 终结者再世 整个影院都沸腾了。。
8-- DC 漫威有飞刀侠这个角色没。
斯坦森当仁不让啊。
9-- 三个老男人真有型 史泰龙 阿诺 威利斯 摆pose不减当年的威风 开起枪来bug般精准。
10-- 小smart 悲催了吧。
坐惯了皮卡越野的不死小强们坐着smart杀人真有风味。
11-- Crews还是这么暴力 开大枪一下一下 嘣 嘣 嘣 真的比小冲锋 哒哒哒哒哒哒来的爽快。
12-- 最后史泰龙耍铁链怎么那么象黄飞鸿耍毛巾啊。。
还好美式暴力真的是血与肉的撞击。
这种爆米花电影不用太认真太纠结 有空去电影院饱个眼福 真的一伙老头做的很有诚意 爆破枪战拳脚动作一个不缺 老式动作有时候更能唤醒大家小时候看硬汉小强(特别是 这三个老家伙的电影)的特有回忆。
如果有第三部 我依旧去影院支持。
生不逢时的我连一部史泰龙的片子都没看过就直接跟进了《敢死队2》,没赶上大叔们当年风华正茂的好时候,以后即便矫情地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回忆起来的也只不过是一张张皮肉松弛的老脸。
有了心理准备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动作明星们的怀旧系列,作为一名敬业的观众,提前打好鸡血,积蓄满肾上腺素,调整成兴奋模式,随时可以跟着剧情的需要high起来。
这样百分百全身心投入的好处是可以派生出各种想象力。
比如很多情节场景在我看来分明就是三大经典游戏的综合——《魂斗罗》《坦克大战》和《街头霸王》。
拿着机关枪扫射的肌肉男、横冲直撞的坦克、猛发绝招的贴身搏斗,关键是所有敢死队里的老男人们都偷偷摸索出了多命的窍门,怎么打都不会死,不通关才怪了。
于是可怜了最年轻英俊的90后正太,秀完神枪手和飞毛腿的绝技,晒完山盟海誓的恩爱,讲完苦大仇深的身世,为了成全老不死队的复仇斗志一命呜呼了。
这就像演唱会前捧新人的暖场环节,虽说老年团才是重头戏,但吸引年轻受众也是必须的。
接下来就是全程尽兴的玩票了,既然已经知道死不了就无所顾忌了。
敌众我寡也没关系,子弹打光也没关系,因为会突然冒出来个传说中已经死掉了的神人帮忙把敌人收拾得一干二净;被倒塌的巨石封住出不去也没关系,因为曾嚷嚷着“I will be back”的人还真瞅准时机一而再再而三地回来了;眼瞅着敌人就要搭上飞机逍遥法外了也没关系,因为时间再怎么瞅着像千钧一发总能留出足够的余地笃笃定定来完成主角的个人决斗秀。
除了形态各异的猛男外,还有一名彪悍的菇凉。
挤在一堆臭老爷们中只能自始至终的翻着白眼,这种能自力更生、不需要人保护、坚强独立、知识面宽广、适应性强的雌性俗称女汉子。
可惜为了突显史爷爷的宝刀未老,愣是野百合也有春天,女汉子也暗许芳心。
结尾处当余男故作轻巧地说“如果你想我留下来我就会留下来”时真为这姑娘可惜了,果不其然史爷略作沉思就用类似跟我在一起的人会跟着危险的狗屁理由搪塞了,殊不知人家姑娘早就明说了不用你像个babysitter一样来保护她,反而能帮上你忙,最后只能故作轻巧假装无所谓地说“以后想到我的时候就电话联系吧”。
呸!
有电话来才怪呢!
这绝对是所有有着一颗爷们心的姑娘们的硬伤。
说不定人史爷转头就跟别的小姑娘互喂甜甜圈了。
所以在这种一转身就是一辈子的关键时刻,就算不能做到扑进人家怀里哭得梨花带雨喊着“欧巴!
欧巴!
失去你我就活不下去思密达!
”,也得含情脉脉面带娇羞地说:“在你离开前请答应我一个请求吧——让我做你的甜甜圈”比较欣赏的一点是时不时的插科打诨、各种自嘲、互相调侃,令人莞尔,有种我已经自我批评了把该吐的槽都吐了你们还能把我怎么样的感脚!
一帮一把年纪了还不忘卖力地使出浑身解数给大家带来欢乐的人,我们何必总带着批判的眼光,还不如开开心心地欣赏呢另:关于甜甜圈是影片中有个情节是大家在说离世前的最后一顿最希望吃的是什么,我记不得史爷说的是不是甜甜圈,反正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正好在啃着甜甜圈。
去看电影之前,扫了一眼豆瓣电影里这部电影底下的评论。
有人说,与其是去看电影,倒不如说是去怀旧。
十分同意这个观点。
虽然动作电影向来不是心头好,尤其这种无非在执行某种任务发生意外,结果为了兄弟 or女人 or 面子 or 自尊 or 钱财而走上复仇之路,召集一群刚好也都闲得无聊的大牛弟兄们,特别拉风的向这个世界开炮,最后一帮人手刃了仇人,救回了妹子,抢到了钱财,挽回了面子之后,各回各家歌找各妈的套路,抱歉我实在有点疲劳了。
这样一系列的电影在看到后期,除了让我感叹交到真朋友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那种有各种神奇能力专长的朋友)之外,基本毫无所获。
当然这一点有些古代人已经知道了,比如食客三千的孟尝君。
但周日的下午实在有点不知道做什么,最后逛了一圈,还是拐进了电影院。
电影里老中青三代动作明星齐集,同堂演绎,电影本身更像一场华丽的星光大道。
开场不到五分钟,我就被小李子的那句Clear逗的笑了足足一分钟,后来他一说话我就要笑。
他在电影里的名字是Ying Yang,(虽然是延续上一部的角色和姓名,可是每每想到在21世纪中国,威,胁,论处处横行的今天,老外们对于泱泱大国的印象依然还停留在阴阳八卦,*子(包括孔子老子孟子孙子等等),功夫,六※四,One Child Policy的印象上,这一点仍然让我感到十分忧虑。
)电影的情节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还是可以归类到上文中提到的句式。
Billy出场不久我就知道他肯定会出事,又帅又懂事又懂规矩,个人能力强(神枪手啊有木有)也就算了,还有过苦情的兵役经历,最要命的他还专情,K。。。
完美成这样,你不挂谁挂。
所谓天妒英才如是也。
而余男小姐,我总是忍不住把注意力集中到她的嘴上。
嗯,表骂我,可是我真的是觉得她老嘟着个嘴干嘛呢?
她跟史泰龙第一次见面,明明导演的意思应该是希望她突突突的驾着摩托车如女神一般降临,可是她骑上七歪八晃的,看的我实在替她捏把汗,真怕她摔倒。
估计是真人出演,没用替身。
这种关键性的出场,嗯,个人觉得专业的替身还是很有必要的。
多贵也得请一个。
这叫气场。
斯坦森的表现较之第一部中规中矩了很多,我很喜欢他在教堂里的那场大戏,有点意思,最后一个镜头小李飞刀附身有木有?
这星光熠熠的红地毯秀,他既不是最出彩的,也不是最黯淡的。
最出彩的是谁呢?
是谁呢?
是谁,是谁,是谁?
(P.S.我写这一篇的调调有点奇怪,嘴太贫了,似乎。
>*<)当然是,是,是,是,是,是,是,我们已经年过半百余十六岁的史大爷。
(本来想说大叔的,可是打完这个年龄之后,我退缩了。
)多牛叉的动作演员在他面前都得低头三分,所以他一如既往得过了一把Capatain瘾。
让卸枪就卸枪,让趴下就趴下,让打就打,让停就停。
说回到Billy被俘获的那段,斯坦森同学过去扔那个小盒子,扔到了那个人的脚底下,我当时真心是以为这是一个trick,对方俨然已经中计,他很快就会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坏人打趴下然后救出Billy。
可是我失望了。
唉。
虽然明知道电影就是得这样才能继续,可是我是多么舍不得这样一个光环少年死去啊。
不知道Runner同学如果也来插一腿,会不会有更多的碰撞。
不过如果他要是真的有出演的话,那可真是老中青幼四世同堂了。
在我们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四世同堂,可是一个人莫于比拟的福气。
电影里有些台词还是很有调侃味道的,听着虽然也跟着其他观众一起乐个几声,心里慢慢涌上来的却是一种沧桑感。
史大爷虽然身材保持的很好,跑起步来还是疲态尽现。
小李子在离开的时候也说 也许应该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了。
电影结尾的时候,直升机缓缓飞上天空,史大爷一个人默默的站在底下向上仰望,微笑着,眼神温柔而平静,不像是在跟一群朋友告别,更像是跟自己过去的电影岁月说一个阶段性的再见。
这个镜头让我有几分感动。
我记得看过鲤的系列中的一本,也是说偶像的。
里面有人写了她的偶像MJ,有人写了偶像是爸爸,有人说自己从来没有偶像,也有人探讨了偶像的意义。
读书时候,也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或者在填同学录的时候,常常遇到“偶像”这一栏。
我总是很迷惑,不知道要写谁。
所以常常是空的。
有时候别人坚持要问,我只好写上流川枫。
后来也换成过周迅。
五月天。
但空的时候还是比较多。
我没有什么偶像。
我也知道很多人会说自己的偶像是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每次听到别人真心的这样讲的时候,我只是会很羡慕而已。
也有时候我会假装的跟着附和,自己的偶像是爸爸,或者妈妈。
然后也随口说上点台面上的崇拜他们的理由,但是我心里知道,他们都不是。
小时候也的确崇拜过圣斗士星矢里的不死鸟一辉,有把大刀没事就乱叫“请赐予我力量吧”的希瑞,迷恋身上有七个伤疤的男人每次打架打的利落而且总是在转身离开时,身后的坏人脑浆身体崩裂;初中时喜欢《灌篮高手》,安西教练对三井寿说:“直到最后一刻,都不可以放弃希望,一旦死心的话,比赛就结束了”。
那时候大家都流行往桌上刻字,很多人都学鲁老头刻个“早”,我是个死脑筋,喜欢安西教练的这句话,就算字数多了点,还是不嫌麻烦的用小刀一字字刻上了,刻了无数个早自习和晚自习,课桌险些被我刻穿。
高中爱读书,余秋雨的散文,张小娴的爱情,三毛的撒哈拉和她的荷西,还有一本本萌芽,新概念作文。
听周杰伦的歌,发誓以后有天有钱了要买所有他的正版卡带。
后来有一天真的有钱了,满大街都流行MP3了,没有人再买随身听或是卡带了。
五月天,陈绮贞,陈奕迅,游鸿明,蔡依林,SHE, TWINS,梁静茹,潘玮柏,艾薇儿,后街男孩,布兰妮,披头士,Frente,等等等等,纷纷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你说他们都是偶像么?
他们是。
好像又不是。
我觉得偶像是一种力量。
一种象征。
一种存在于现实却又超脱于现实之外的标杆。
他们用文字,音乐,影像,参与进我们青春里的大小事件,无论荣辱,始终共进退。
这种陪伴的重要性,要远超过那些扯谈的意义。
慢慢的,我们都长大了。
曾经崇拜过的偶像们也都逐渐老了,结婚,生子,发福,没落,最后不知所踪。
曾经因为他们努力学习,练习歌技,把歌词背的比文言文还要熟,因为她们而减肥,为了要买同样款式的裙子跟老妈大吵一架的事情,似乎再也做不出来了。
慢慢的,我们也过了追星的年龄,早不再有因为喜欢一个人而去相信一个世界的天真,我们也不再谈论偶像了,好像谁谈谁傻似的。
这个速食的年代,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人人都可以一夜之间站上山顶,也可能跌下地狱。
偶像这个词听起来愈发的有调侃意味。
人们都活得越来越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了,曾经跟一个人聊过,这个是越来越自我的时代,大家在满足了物质上的基本需求之外,都开始以追求点形而上的东西为荣,比如自我,比如梦想,比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旅行背包客环游世界越来越多,没上路的羡慕在路上的,在路上的纠结怎么走回去,原地踏步的羡慕勇敢出走的,而勇敢出走的,走的久了,停停不下来,飞飞不起来。
某种程度上,偶像跟信仰一样,在不断的变换着定义,又在不断的被推翻,被赋予新的含义,然后慢慢被遗忘。
可是当太阳还是太阳,即使今日所见已经不是昨日之象,那又怎样呢?
尼采哥哥还说过我是太阳呢。
我对他的话总是似懂非懂。
可是我会永远感激并珍藏,那些太阳,曾经在我的青春里闪耀过的光。
----致史大爷。
用王小波的话说,人虽然老了,但是也清清楚楚的向人证明着,是认真对待自己热爱的事情的,绝非苟活在世上。
不知大家看完是否有些沧桑。
这些曾经那么辉煌的英雄,这样的party小聚,反而让人觉得心里涩涩的。
不知是否因为自己也愈发感觉到年龄的概念,看到这些“老人们”的拼打心里并不完全开心。
一直很不喜欢动作片,但不可否认,人类的本性使我们看到这样从始打到尾的电影后肾上腺素居高不下的感觉。
因为永远不变的主题,所以结局没有任何悬念,情节结构也无需深究,或许也不能深究。。
只是花费一个多小时欣赏他们以不死之身去做所谓expendable的事情。
自认为余男表现不错,虽然看她的电影不多,但从图雅的婚事开始就一直很喜欢她,表演大气。
不可否认好莱坞的大制作,开篇的画面很精彩,很多场景的布置也很好,画面制作很震撼,背景音相当大气,偶尔的幽默也可笑笑。
但是,真的尔尔。
有点遗憾看的是配音,但绝不打算为原声再去看一次。
之前这些估计连预告片都没看过的吊丝可以闭嘴了。
比敢死队1好10倍。
最坑爹的是,豆瓣的剧情没有一个字是对的.
烂透的剧情,任何人都能猜到的结果,和美国大兵们自大的对话,一无亮点;此外刚开始的营救中国富豪行动,那些被干掉的军队是说中文的,莫非导演想说明什么一样,除了让人过瘾的枪战,没有任何值得怀念的情节
@施瓦辛格, 你丫是灰太狼啊,动不动就I will be back 不过看着州长,觉得好欢乐啊,我是剁么的想成为你的子民呀 只有something big 才配得上你啊@史泰龙, 大叔果然是大叔, 看起来好疲惫的样子,大叔只会拿枪打架果然不是擅长, 果真是个team leader,办事不含糊如果你能在最后亲我们家余男一下该多好啊@杰森斯坦森: 乃还是爱着大波性感妹, 大爷们的砰砰砰就好啦,谈什么恋爱嘛,你不知道5个里面就你最帅呀@李连杰: 小李子看来你上集里面就管说个子太矮了,要多分钱神马的,汉纸们都不带你玩了,而且英文就会那么几句,以后都是要混international的人,英语要学好啊 你看人家余男,就比你台词多@余男: 余男可以整个好看点的发型吗?
人家Maggie Q混好莱坞的时候可是一尤物啊, 最后居然还想勾搭一下史泰龙,人家果然没理你哎哟,脚的嘛,小李子跟余男能跟这么多骨灰级的前辈演戏就已经非常非常荣幸啦,就冲着这几个老爷们, 剧情神马的都不重要了,果断给起全五星啊
如果你看过80年代这些老明星的任何一部电影,在当年肯定会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如果这些大明星都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该是多么的开心。
那么这部敢死队2是你最好的选择。
老布与诺爷互换台词、各种电影桥断的卖萌会满足你对童年时对于电影大明星们在一起聊些什么的种种疑惑。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调侃龙格尔那段,“大块头有高学历”是的不用怀疑,当你去查一下这位大叔的背景你就会发现他不仅有高学历,而且还真是化学硕士。
当然除去这些温情与怀旧不说,这部电影还是满足了一大批观众的各种对于枪械的好奇心。
电影硬伤也不必详说,剧本情节单一,剧情有些拖沓,甚至有点莫名奇妙。
李连杰的打酱油,老将们莫名的出现,有时我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编剧要这么干。
安静的怀旧是一件开心的事儿。
其实没啥剧情,但胜在很干脆的表现。
反正就是各种打,就是余男在里面有点不伦不类的
和《敢死队》第一部一样都没看完的片子,前后俩片子给我的感觉完全一样: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和几个老头玩过家家,以此来哄老头开心……
擦那么多枪,就没有走火的?都没有核爆的片子
这个剧情,简直是神一样的剧情啊。毫无逻辑,不可理喻。我就不吐槽了,反正是为了看那几个纯爷们儿。也正是因为壮汉太多,终极斗士里面那个猛男只能当酱油使。
片头就值得给五分啦,纯动作片
倚老卖老无需剧情
美国式老年pa
说炒上个世纪的冷饭都客气了,简直是史前遗产
轰轰轰,鲜血,轰轰轰,鲜血,玩笑。
我的鞋都比这车大...
中年大叔玩儿突突,一突一个准!
受不鸟啊
比第一部好点
从头到尾不知道在干嘛就这么看完了还好我没正眼。
暮年硬汉耍帅
四个硬汉一个一分,不黑他们,余男怎么像个傻逼一样,那表情,那动作,来黑中国人的么。。。 一群老年硬汉大战黑军火商,看着史泰龙感觉是成龙失散多年的兄弟,那眼皮耷拉得再也不能耷拉了。
嘭嘭嘭砰砰砰乓乓乓乓咚咚咚咚咣!!!!乓乓乓!突突突突!!!!啪啪啪啪!!!砰砰砰砰砰砰!!哐!哐!哐!哐!!!biu~~~~~~~~~轰!!
很爽!
看着这帮熟悉的家伙面无表情的老脸,还是小小激动了一把,但是实在太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