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寨主为果壳网下属公众号美丽也是技术活:
撰写的专稿,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正文+++++++作为一名传统男装爱好者,我发现最近几年的电影有这样一个特点,大多以服装复原或者品质做主打的片子往往令人失望,但是一些不以此做号召的片子治装水平倒表现的非常出色,比如最新的哈里·波特系列之《神奇动物和他们的产地》(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Find Them)。
在介绍此片的治装以前,我想先提醒诸位一点。
那就是美国魔法界的Dress Code和英国看来是完全不同的,即使在魔法议会(The Magical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America—— MACUSA )内部或者是魔法族群的地下夜店里,巫师和巫女们也穿着与麻鸡(No-Maj)基本相同的服饰,这可能和美国魔法族群的自我隐蔽远比英国要强的关系。
魔法议会内部,前景身穿普通女装的女巫和皮衣敖罗Auror——美国敖罗似乎以皮衣为制服
参议员Shaw被杀后的魔法议会会议,周围的世界各国巫师女巫们大多穿着普通服装
以长皮风衣为制服的美国敖罗
精灵夜店中的女巫和巫师,完全的寻常人穿着,和对角巷Diagon Alley的画风大相径庭国际巫师联合会保密法案(International Statute of Wizarding Secrecy)的着装准则(DressCode)明确规定“在与麻瓜打交道的时候,男女巫师应当完全按照麻瓜的标准着装,并应尽可能地符合时代新潮。
服装必须与气候、地域和场合相适应,不得在麻瓜面前进行自我改变或调整。
”但是在英国,违反该法案的最常见行为就是违反着装条例,其具体惨状罗琳女士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一书中有着精彩描写,然而美国的巫师巫女们则对寻常的人装束适应愉快,完全没有任何隔膜。
Newt Scamander我们先来看看主角Newt Scamander,作为周游世界的魔兽研究传记,小雀斑当然不会象其他英国巫师那样出现各种不适应麻鸡——噢,不对,应该是麻瓜——服装的状况。
所以当他从容步下邮轮的时候,美国海关官员理所当然的把他视为一位普通英国人。
图6等待接受海关检查的Newt一身粗呢几乎是那个年代英国各个阶层的标识性旅行装束,挡风、保暖、耐磨、耐脏,确实是最好的田野工装面料,而中腰棕色的德比靴子也是很好的野外选择,作为一个奇兽研究者,即使可以随时以魔法修补清洁衣物,但是这样一身装扮也可以轻易的融入周围的麻瓜群众,不引入注意吧。
1920年代男装广告画这是一张20年代初的男装广告画,对照一下片中Newt的衣服的合体度,我们可以发现取向上非常一致,尤其是裤子的宽度。
当然,片子的背景是1926年,但是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衣物的更新周期是非常长的,所以一个成年人的衣物的取向更趋向于比较早的时期是符合当时的事实的。
最后战斗场景的片场照一个细节,在需要大量运动时候把裤腿扎进中腰靴子的靴筒里,这也是当时工装穿着的习惯。
脱掉大衣的Newt脱掉大衣后我们可以发现Newt先生的两件套花呢suit是经典白点Salt & Pepper纹样的(因为底色是接近黑色的深灰,黑色的胡椒点不是很明晰,但是白色的盐花则很清楚)
图10经典黑白胡椒盐花纹
穿经典胡椒盐花呢的英国作曲家edward elgar——20世纪初
罐头厂员工,麻鸡Jacob Kowalski先生胖胖的Jacob Kowalski先生是一个在罐头厂打工的寻常麻鸡,他的最高志向也不过是传承奶奶的手艺,开一家小小的烘焙店。
作为大纽约芸芸众生中不起眼的议员,那套深灰套装配浅灰马甲可能是他唯一拿的出手的正装了
等待接受银行贷款审查的Kowalski先生整个衣服显示出一种落伍和陈旧的感觉,马甲已经明显不适合他发福的身材了,然而衣服打理的非常整洁,明显经过精心的整烫,透露出Kowalski对贷款审查的重视和期待。
驳头处的细节相对偏高的驳头带有比较明显的欧洲大陆风格,而驳头尖不再贴服的翘起也意味着衣服已经过度穿着,意味着拥有者的整体经济状况不佳。
神秘的Credence Barebone拥有神秘力量的Credence自幼被痛恨巫师和魔法的女士 Mary Lou Barebone收养,居住在纽约的贫民区。
Credence Barebone不合体的二手衣物
类似的大切圆下摆三扣外套是1900年代常见款式在片中,Credence一直穿着这身带有爱德华时代风格的镶边三扣外套和灰色条纹裤子,这套极度不合体的衣服明显是来自直接或者间接的捐赠,这也是那个时代贫民窟孩子们一个最主要的衣物来源
Credence Barebone和美国魔法议会资深Auror Percival Graves但是如果觉得这一身衣服仅仅为了凸显Credence的贫困与窘迫那就太小看本片的服装水准了,当他在纽约阴暗的小巷内和傲罗Graves窃窃私语的时候,这身衣服的色调和逼仄恰如其分的衬托着他命运的诡谲和莫测没有什么比一身切合人物表面身份而同时又能展现其命运走向的装束更能体现一部电影的治装水准了。
Henry Shaw Sr传媒大亨,一心要把儿子送进白宫的Henry Shaw Sr出场次数不多,但是衣服确是可圈可点,除了这套晚礼服以外,一套中灰冬季三件套和皮草领人字纹大衣都是做工精良的上乘之作
灰色冬季三件套配皮草领花呢大衣
这张截图可以看到平整干净的肩部和部分后背处理作为片中为数不多的顶层级别麻鸡,老Shaw先生的衣服带有了比较突出的三十年代风格——这并不是说影片的服装工作出现了什么差错,而是一个亮点。
在时尚风格这个问题上,上世纪前五十年始终是高层人物远比底层人物要走的快,原因如我上面所说,在没有廉价的快销时尚品的那个时代,一般阶层的民众衣物的更新速度要缓慢许多,绝大多数人一生只有一两套像样的正装,只有真正的上层人物才能谈得上时尚风格。
1920年代初的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927年耶鲁大学学生上面两张照片分别摄于20年代初期和末期,可以看到男装在合体度上和风格上的变化,这在那个时代的底层民众中是无法见到的。
说到这里再提一句,片中出现过三种不同层次但需要体面着装的人物,银行大堂接待员,负责审批Kowalski贷款的平克先生和Shaw家父子三人,衣服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前为二位没有找到剧照,就不多谈了,有兴趣的朋友看片时可以注意一下。
Percival Graves美国魔法议会资深敖罗,魔法议会安全主管Percival Graves的服装则属于创造性的作品了。
巨大外翻在马甲驳头之上的白色衬绸和大衣白色内衬与整体黑色的衣服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使得整个人物再任何场景中都突出
造型奇特的领针整个20年代是帝国领和领针大行其道的时代,但是如此奇特造型的领针可不多见,当然如果是出现在法力高强,桀骜孤高的魔法议会安全主管身上,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有时代背景的影片的服装工作,群众场景是一个难点,要照顾到每一个背景演员的穿着都完美无缺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但是整体的协调一致和显眼位置上的群众不出现明显的漏洞还是很考验影片治装团队的功力的
影片中银行台阶上的远景
银行门前混杂在路人群中的Newt中景
1929年曼哈顿金融区的街景
1929年纽约的求职者对照剧照和老照片,不难看出的影片的治装还原度之高。
不仅仅是款式上非常准确,在合体度上也有一定要求,起码在明显的位置上没有出现那种看上去好像穿着借来衣服感觉的人物。
图30 Newt和Tiina寻找Kowalski的场景,纽约劳工居住区
图31 1920年代禁酒令颁布后倾倒烈酒的场景再看寻找Kowalski这场戏里平民区的群众演员装束,相对历史照片中的劳动阶层也还原的非常到位。
在我看来,一部治装优秀的电影,不仅仅要准确的还原某个历史时代的衣物款式风格,更要根据让那些着装衣物为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甚至承担起揭示角色命运的走向的任务,还要完美的融入影片的整体美学风格之中,让观众不会因衣物而分散注意力,影响了对影片的观赏。
到目前为止,从影院的观影体验来说,我觉得 《神奇动物和他们的产地》是达到了这个要求的,确实是近期一部难得治装佳作。
除了魔法生物、小雀斑、好音乐,还有格林德沃与邓布利多的风流情史(眨眼),《神奇动物在哪里》最吸引我的地方恐怕就是电影所展现的二十年代纽约市了。
上世纪二十年代在美国有许多美妙的名字。
有人叫它Jazz Age(爵士时代),Golden Age(黄金时代),有人叫它The Roaring Twenties(咆哮的二十年代)。
一战过后的美国通过向欧洲国家回收借款狠狠地赚了一笔,人民纷纷开始向国家贷款创业。
正如电影中的Jacob Kowalski试图从银行贷款开糕点店。
正如反巫师领袖Mary Lou Barebone在影片开始的演讲中提到的那样,二十年代见证了无数的科技进步:汽车,洗衣机,榨汁机之类的发明琳琅满目。
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汽车在街上穿行。
文学文化也不断向前推进着:以海明威、菲兹杰拉德等著名美国小说家为代表的“失落的一代”在欧洲发表着杰作,而以T.S.艾略特为首的现代主义诗人也用自己的文字重新定义着诗歌。
Ernest Hemingway with F. Scott
James Joyce(左二)与Ezra Pound(左三)随着文化的进步,美国女性也开始追求解放:许多女性成为了"flappers"。
她们剪短发,穿亮闪闪的短裙子,抽细长的女士烟,在派对上听着爵士乐跳舞。
1922年的老照片,来自Flapper杂志
典型flapper打扮菲兹杰拉德也将自己的一本短篇故事集命名为Flappers and Philosophers。
初版书的封面上,一个年轻女孩正在剪短头发。
电影里,Tina和Queenie这对姐妹(以及多数女性角色)都是短发。
当她们去酒吧找Gnarlack时,则换上了典型的flapper服装。
地下酒馆这段剧情则关联着美国1920至1933年实施的禁酒令(Prohibition):酒精饮料的生产、进口与运输都是违法的。
这项禁令导致了无数地下酒馆(speakeasies)的诞生,包括片中的The Blind Pig,这个巫师地下酒馆。
酒馆中的Half-goblin (?) 歌女演唱着与酒馆同名的爵士歌曲"The Blind Pig"——正如文章开始提到,二十年代也被称作爵士年代。
在这里可以看到Pottermore上有关这首歌的背景。
Gnarlack这个妖精黑帮成员也与当时的美国历史吻合:二十年代的纽约黑手党猖獗,其中不少都有参与违法兜售酒精的工作。
再来看看美国魔法议会召开的这个国际会议。
是不是让你想起了联合国?
事实上,联合国(United Nations)在二战后的1945年才正式成立。
在1920年,它有过一个名为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的前身:然而由于缺乏物资与决裁能力,国联最终在三十年代中期走向了终结。
国联曾经的盛况在有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后,我们就像打开了上帝视角一样。
我们看到Jacob在影片结尾依靠贷款开了自己的糕点店,实现了梦想,而且生意兴隆。
然而二十年代的过量生产、过度贷款等原因在1929年导致了华尔街崩盘(The Wall Street Crash):股市暴跌。
无数人一夜之间一贫如洗。
许多破产的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黑色星期二前一天的报纸头条:股市崩盘导致数十亿的损失当然,Jacob是一个乐观善良的人。
或许他和Queenie会跟着Newt与Tina一起去英国定居,或许他会在美国重新开始。
但是不用担心: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任后,他的新政(New Deal)很快就会重振美国经济与民心,到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Shameless self promotion---https://www.douban.com/note/593936436/ 另外可以在这里看我关于伦敦哈利波特片场"The Making of Harry Potter"的游记<3
视觉效果超棒,魔法动物都很有意思,男女主还有妹妹那对的爱情线也很甜,看了影评之后大概缕清楚了罗琳埋的一堆梗不得不感叹她构思故事的能力真是太强,小雀斑好适合纽特这个角色啊,赫奇帕奇人勤劳踏实的优秀品质,最后竟然看到德普叔强势客串了一下2333 ,发生在HP系列之前64年的纽约魔法冒险,大概要开始揭示格林德沃大魔王和邓布利多那段历史了吧,续集太期待了!!
真的感谢罗琳啊,带给我们魔法世界的奇妙和感动
一个情怀年代的终结。
Kowalski就是我们,我们就是Kowalski。
我阴差阳错买了第一本哈利波特,他阴差阳错把箱子提回家。
我们从一开始用他的眼看这个魔法世界,进入无数种想入非非的可能性。
一开始还睁大眼睛问自己这是不是梦,不想离开手挥魔杖的人一步,这个梦做着做着就信以为真。
在雨中,脸朝上,告诉自己,just like wake up。
泪如雨下。
结尾的时候我在想,就像我永远不会觉得星际迷航好看,永远也不会因为他的开头曲响起而激动不已,永远也不会翻开旧漫威漫画,现在看这部电影的00后,甚至10后,也不能体会任何童年抱着哈利波特书数着自己还好没有11岁,或者,诶呀,可能他们入学年龄提高了吧,的人的心情。
我哭了,眼睛疼。
最后的笑,即使记忆全部消除,我不记得你,但看到你呀,我也发自内心的开心。
好想回到小学三年级那一天,在那个靠近海王星辰药店旁边的书摊上,用三本米老鼠杂志换了一本崭新的二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那个书摊不见了,书摊书摊的主人也不见了,十年弹指一挥,我还是那个喜欢做梦喜欢看书看书会哭的孩子,我很高兴,我很喜欢这样的自己。
别给我希望,我不要记忆消除。
看完电影出来,一位哈利波特十级学者友人问我:“怎么样!
有没有感受到HP?!
感受到了百分之多少的HP?!
”我踌躇了半晌才告诉她,与其探讨这部电影跟哈利波特的关系,还不如探讨这部电影跟精灵宝可梦的关系。
毕竟我也是一个Pokemon十级学者嘛。
呐,你看那个爱偷东西的嗅嗅,长得像不像可达鸭?
是的,醒醒吧大家!
没有哈利波特了!
哈利波特他爸都还没生出来呢!
随着故事中心舞台从英国搬到美国,时间倒退回一九二零年代,主角也从青梅竹马的成长型小伙伴换成了英国雀斑小智和他的美国队友蒂娜•小霞和雅各布•小刚。
在这里,麻瓜(muggle)变成了麻鸡(No-Maj),邓布利多只活在台词里,巫师主角比起拯救魔法世界更想当个动物园园长。
除了收服神奇宝贝啊不是神奇动物用的是旧皮箱而非精灵球,连随身带宠的设定都跟皮卡丘微妙的重合了。
上半年你是怎样沉迷于Pokemon Go的,魔法动物学家纽特•斯卡曼就是怎样沉迷于收集神奇动物的,全片出生入死了两个多小时连妹子的手都没正经牵过,所有一往情深的眼神都投射到了几只奸诈刁滑的小怪兽上,这位赫奇帕奇肄业生男主角还真是……非常符合自己的学院设定。
好了不瞎扯了,这里主要体现一下我虽然并不失望但微妙的没有被满足的观影心理。
毕竟都是被罗琳阿姨奶大的孩子,当年那些魔法生物虽然只是书里的配角,但带来的震撼却一点也不比主线故事少。
需要礼貌鞠躬才能驾驭的鹰头马身有翼兽,目睹过死亡才能看见的夜骐,能变成你最恐惧的东西、需要用大笑来打败的博格特,还有赚足所有人眼泪的家养小精灵,奇特的设定交织出沉浸式无死角的魔法世界,细节里又暗含着隐喻和悲悯,写的是动物,指向的却是人心,这是我觉得JK罗琳比起一般奇幻作家,高到不知道哪里去的地方。
而在这一部《神奇动物》里,男主角旧皮箱里装着的神奇动物,似乎跟我们手机里装着的宠物小精灵没什么区别了——毒角兽是火系的巨大化犀牛、嗅嗅是贪财的鸭嘴兽、隐形兽是会隐身的树懒、护树罗锅是撒娇技能满点的植物成精——一言以辟之,一群魔力强大又精于卖萌的萌兽,但也仅止于此。
3D IMAX视效倒是与时俱进,部分段落小动物会跑出屏幕边界外,都搞出点裸眼3D的意思来了,然而,不再有背后的故事,不再有出人意料的设定,不再有刷新世界观的惊喜,每一个生物都有微妙的即视感,又太过努力的在讨好观众。
有多少人看到隐形兽微妙的想起了《疯狂动物城》里的闪电,又有多少人看到护树罗锅朦胧的回忆起《银河护卫队》里的迷你树人?
动物们成了主角,却比以往单薄、单一、缺乏想象力,这个锅,不知道是该导演大卫耶茨、编剧JK罗琳,还是只有短短54页的原著来背。
说到电影本身,比起五年前收官的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动物》显然野心更小,玩心更大。
幽深诡谲的魔法世界退居二线,明亮复古的麻瓜纽约站上前台。
不知道是不是地点设在美国的关系,连巫师的地位也靠拢美漫的超级英雄化——能力强大但不得不在人类中隐藏自己,压抑太久还会反弹出灾难性后果。
整部电影就像一场2016年爆款娱乐产品大集合:像Pokemon Go一样满大街捕捉神奇动物,像漫威和DC一样造个怪物连飞带撞的轰碎半个纽约城,像阴阳师一样不停奔波在集齐SSR的路上(这么说起来主角确实是个欧洲人呢,也算实至名归)。
虽然电影前期宣传一直强调这一部是成人化、黑暗化的魔法世界,但是看完之后觉得,这大概是年底影市最老少皆宜的合家欢电影了。
轻松,愉快,不费脑,除了最后(重度剧透注意!!
害怕的同学跳过下面这一段!
)科林法瑞尔突然变成【哔——】演的【哔——】让现场骚动了一下之外,似乎也没有太多令人大呼意外的情节。
(你确定要知道吗?
真的想知道吗?
啊好吧,他变成了德普演的格林德沃呀!
)比起DC拍漫改宁愿牺牲流畅性也要塞爆各种原著梗不同,《神奇动物在哪里》将原著的存在感压到了最低,没看过哪怕一分钟的哈利波特也没关系,一点也不影响你哈哈一笑,度过毫无负担的133分钟。
很难说这种改变是喜是忧:毕竟,最终前赴后继赶向首映场的,还没上映就预打五星的,摩拳擦掌等着重启整个童年魔法世界的,一定是那批最死忠的哈利波特粉。
有多少人在片头的海德薇变奏曲一响起来就忍不住热泪盈眶,有多少人在听到熟悉的“阿拉霍洞开”、“统统石化”会忍不住捏紧并不存在的空气魔杖,有多少人光靠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这两个名字就脑补出一场相爱相杀的虐恋大戏?
不知道当他们走出影院,发现关于HP的感动和情怀仅止于此时,是痛心于JK罗琳的杀伐决断真英雄从不回头看,还是会接受现实,轻装上阵奔赴新的幻想旅程?
反正不管怎么样,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十年的魔法世界了。
原载于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2016-11-17
刚刚看了片花来。
harry对我的意义,通过我豆瓣一直不曾换过的头像略略可以表达。
这本书是我对这个世界第一次主动的认识。
不是教科书,不是父母推荐,不是课外推荐名著。
哈利的成长完整构建了我对成长、勇气、正义的定义,英文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开始在我面前展现。
我当时以为人类的进步是一直往前的,并且感到特别幸运可以恭逢盛世。
我可以与远在荷兰的妹纸讨论邓布列多织毛衣的问题;可以在全球同步上映散场后,看到汉口新天地门口有人用筷子召唤出租车,即使他喊的是“Expecto Patronum”;可以和在莫斯科的公子一起讨论potter more要怎样才能被分到蛇院去……我甚至以为,巴别塔不久真的可以建成了。
到那时候,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并因此能挣钱过上精神物质娱乐都非常充实的生活。
共产主义理想下的按需分配指日可待。
那时候,以为所有的恶都是没有得到善待,有错也是制度的错。
哪晓得还有贪婪、无知,最可怕的是身居高位者的懦弱。
所以,十年了,哈利完结之后,我还经常找他的故事来看,一遍又一遍。
以前没钱的时候看了许多书都没有买,现在有钱买了许多书都不读,这其中有一套完整的哈利波特,整齐地排在书柜里的时候,我第一次对认可我住的房子为,家。
罗琳在最后一部全球首映的时候,忍着激动说:Whether you come back by page or by the big screen, Hogwarts will always be there to welcome you home.所以对于雅思考不到7的战五渣,这是多么具有人文关怀的事情啊!
所以装逼装到底的原则,我决定必须忍痛割爱选一个学院。
出于梅林是蛇院的,自己又有点专业渊源。
即使我在potter more第一次是分到狮院的,通过注册了四个号终于到了蛇院。
现在也厚脸皮地一直以自己是霍格沃兹的蛇院毕业的为自豪。
这样当我遇到那些号称自己是狮院出来的凡人,可以一战高下。
体会一把牛津于剑桥,哈弗于耶鲁的相爱相杀的段子。
之前一直以为哈利电影再也不会有了。
所以当火星救援提到一句Hogwarts的时候,我都快疯了,望梅止渴的人突然遇到了一瓢水的感觉。
其它好多人根本没有听出来什么鬼。
或者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指环王的Elrond上。
终于这个片花出来了,邓布列多的名字出来,我以为就意思意思够了。
开始猜哈利的爸爸或者爷爷应该在吧,至少小天狼星罗恩,马尔福这样的纯血世家的爷爷应该是在霍格沃兹的。
就像一个老年人,朋友都死光了,开始从朋友的儿孙身上,寻找他她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眼睛鼻子耳朵的样子。
然后我尼玛的太阳,海德薇变奏曲以一个史诗般的和弦出现了。
画面被我自动脑补,成为哈利在第三部的湖边看到护法神的景象,满屏幕的愉快回忆扑面而来。
半夜准备睡的时候大叫了出来,b站满屏幕我大hp还能再战10年弹幕。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简直就是枯木逢春!
据说这是讲獾院的故事,就是后来变成吸血鬼的塞德里克那个院。
首映倒计时打卡签到!
那幕令人心碎的雨中道别,居然被翻译煞了风景。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like me.”“No, there is only one like you.”“会有很多人喜欢我。
”“不,只会有一个人喜欢你。
”WHAT??? SERIOUSLY???
神奇动物在哪里的神奇之处在于介么多人说好看 还说得丝丝入扣煞有其事 真是醉了 看完后我一再想 拍这种电影有何意义和价值 因为电影里的人物剧情逻辑都不是现世的因果 无逻辑理由可言 魔法世界就可以如此乱来嘛 唯有安慰自己 导演肯定删减了原著很多章节导致结构散乱衔接不上 理想来说 其实应给特效两星 但太生气了 一星!!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电影的标题就是来骗票房的。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抱歉这只是小说中一部生物教科书的名字,并不是说这部电影的主人公要带你去神秘的魔法世界寻找神奇动物了,这就好像如果我拍了一部和爱因斯坦有关的电影取名叫“相对论”这部电影也十有八九和相对论无关主要就是讲爱因斯坦的风流往事一样,如果你看了电影觉得被欺骗了抱歉没错就是这样骗你进电影院的。
其次电影的主角选角不好。
看电影之前就听闻小雀斑的大名,拿了奥斯卡,又看过谷阿莫讲丹麦女孩知道他演过变性人,而且他曾经面试哈利波特剧组被刷。
到现在当年炙手可热的哈利波特先生整天扮演一些同性恋或者工具人或者配角的角色人人嘲他长的矮长得歪还不如纳威,相比之下小雀斑是完美逆袭了。
长得这么丑的主角既然拿了奥斯卡想必是实力派吧?
就算他嘴唇毫无血色而且长相还有点像我讨厌的一个河南人,但是演的好就行啦。
呵呵,这样想就错了,因为他演得根本就不好啊。
也可能是这个角色的问题,这个角色本身智商就太低,很多场景都会让我想道这里要是有个赫敏就好了。
既然他知道蛇身鸟会为了吃蟑螂而跑到茶壶里,为什么不早做一手准备非要到了现场才手擒蟑螂然后隔空将蟑螂抛进茶壶?
俺就不吐槽为什么不能用悬浮术把蟑螂移动到茶壶里了。
主角智障之处不止一处。
当他和胖子去捉那个像犀牛一样的怪物的时候,从瓶子里拿了一点诱惑剂去吸引犀牛怪,接着就把剩下的诱惑剂开着瓶盖直接给胖子了,胖子也没干什么只是闻闻就把犀牛怪引来了,行动还可以更不严密一点吗,而且就在犀牛怪追着胖子跑的时候主角的魔法棒还被一只猴子弄走了,啧啧。
这个主角不只是一个低智商的人,而且我还要说他是一个因为自己的魔法师身份而因此高高在上的人,对麻瓜毫无共情。
何出此言?
当胖子被他的一箱子神奇动物伤害之后,女主好像说这该怎么办,男主就说没关系的两天内他会屁股冒烟但是48小时后这效果就会过去了。
哦,你很忙,所以你就可以拍拍屁股一走了之,连句道歉都没有?
如何解释这种大忙人的行为,因为对方是麻瓜啊抱歉麻瓜就左转去玩过家家,我还要去研究神奇动物呢。
说到这里可以顺便提一下神奇动物到底在哪里。
答曰,都已经被主角捉住圈养在他的动物园里,动物园可以通过主角的箱子到达,就这样。
搞了半天你会疑惑主角跑到纽约来是干嘛来的,他的动物除了会从箱子里跑出来捣乱什么都没做,唯一和纽约有关的是一种叫做默默然的貌似可以寄生在某些人身上让他获得强大法力变身成黑烟破坏城市的一种东西。
那个黑烟到底什么来头反正我是没搞懂。
本电影唯一的颜值大反派部长大人也不知道想得到什么不惜和一个悲惨少年亲亲我我搂搂抱抱差点就要亲上去看得人好激动,可是这个部长大人也太没智谋抛弃少年太快,结果悲惨少年黑化,一到实战部长大人完全干不过黑烟。
本电影唯一的智商来自女主角的妹妹,至少她喜欢胖子,而不是丑逼男主角。
另外电影到最后字幕还翻译错了,最后胖子对女主妹妹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就让我失去记忆吧,你不需要在我这一棵树上吊死。
这里是呼应之前胖子和女主妹妹调情,女主妹妹说你很特别,胖子就顺势说对啊我确实很不一般哦。
这里字幕竟然翻译成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喜欢我的人,简直让人翻白眼。
很后悔买了iMax版的电影票,就算是因为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来看这电影,那也应该买普通3d完全够了。
今天非常幸运去看了纽约林肯中心首映,导演、制片、主创、卡司基本到齐了,罗琳阿姨也来观礼了,就从我身边走过。。。
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哈迷心情是多么激动。
由于片子还没正式上映,不好详细评论电影,就从一个哈迷的角度大致盘点一下电影吧:一、神奇动物有哪些?
在电影里将如何展现?
作为看完了原著的读者,看电影前这是我最关注的两个问题,我猜测也是大多数看过原著的朋友关心的问题。
因为书基本就是一本神奇动物百科全书。。。
很难想象要怎样在电影里展现。
而看过电影之后可以告诉大家放心吧,电影中不同的神奇动物逐渐出场,贯穿整个故事情节,而且出场方式与作用还是很贴合剧情的,总的来说相当流畅。
并且特效也做得很漂亮,一些场景非常梦幻。
神奇动物主打卖萌、搞笑、美感和视觉冲击的皆有,满足各种需求 有一部分动物简直是牛顿斯卡曼(小雀斑埃迪)的第二魔杖,至于具体是怎么协助小雀斑的,卖个关子,看完电影就知道了接下来总结一下书中的神奇动物在电影里出现了哪些,协助大家在看电影之前有个大致了解。
假如有缺漏的欢迎补充,我添加进来:(注:因为还没有官翻,以下英文名称为准,中文名称作参考,原著我只看过英文版,如有不准确的地方请指出)1. Billywig 比利威格虫书中描述被Billywig叮咬之后会有晕眩和傻笑的现象,电影中基本符合。
在电影中Billywig是彩色的,非常漂亮。
题外话,与哈利波特系列的联系 - 它的毒针是滋滋蜜蜂糖的原料。
2. Bowtruckle 护树罗锅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出现无数次。
在电影中相当之萌,请参考银河护卫队的Groot。。。
3. Demiguise 隐形兽这种动物像猿猴,有长长的银色毛发。
对,你没想错,书中描述它的毛发可以做隐形衣。
电影里隐形兽出场的部分相当有趣,可以隐形喂,开脑洞吧。。。
4. Diricawl 球遁鸟(渡渡鸟 - by 麻瓜)胖胖的毛茸茸的鸟类,不会飞,具有忽然消失再在其他地方出现的能力。
现实中的渡渡鸟(真实存在)已经灭绝了,不过根据国际巫师联合会,只是因为麻瓜不知道它们能自动消失。
电影中是酱油角色一秒过,不过长得蛮可爱的5. Erumpent 毒角兽好,又一个有意思的角色,这部电影中终于不只能看到它的角,还能看到全身了。
这家伙长得像犀牛,头上的角插哪哪爆炸,感受一下。。。
所以电影里当然是又惊险又搞笑的部分了。
6. Fwooper 恶婆鸟这个角色出场时间非常之短,literally一秒过,所以仅仅是猜测不能肯定是它。
书中描写羽毛色彩艳丽,可能是橘色,粉红色,青柠绿或者黄色。
电影中是艳粉色的。
7. Graphorn 角驼兽这个角色出场时间也很短,像超大号多脊刺野牛,所以长得。。。
其实蛮丑的。
但是配合剧情很温柔。
看到电影情节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D 8. Murtlap 莫特拉鼠不知道为什么哈利波特小说里我对这个莫特拉鼠汁印象非常深刻。。。
电影里出现在开始部分,牛顿斯卡曼和Jacob Kowalski(雅各布·科瓦斯基?)相识的契机。
虽然正脸出场不多,倒算是推动剧情的重要角色。
9. Niffler 嗅嗅重要角色!!!
好吧只是因为搞笑担当,无比逗比,全场笑点MVP,调剂剧情好帮手,而且长得也挺萌,人气王除了护树罗锅想必就是它了。
本来看哈利波特小说觉得它很烦,现在觉得还挺喜欢。
10. Nundu 囊毒豹这个我本来以为是Chimaera喀迈拉兽,但是电影中造型似乎是豹而不是狮。
书中囊毒豹非常危险,呼出的带病气体能灭掉一个村。
电影里就只打个酱油卖下威风啦。
至于喀迈拉兽的话,有狮的头,山羊的身体和龙的尾巴。
11. Occamy 鸟蛇如其名,它有两条腿有翅膀,但是有蛇的身体。
蛋壳是纯银。
这个角色吧,开头结尾还前后呼应。。。
也算是一个重要角色吧,牛顿斯卡曼和Jacob Kowalski的故事跟它也离不开关系。
电影中是彩色的(主色蓝色),也挺萌的。
多说一句,看到结尾,嗯,我很羡慕Jacob Kowalski。。。
以下是原作中没有出现,电影原创(Pottermore中有描述):12. Swooping Evil 巨大的类似蝴蝶的生物,从茧中飞出。
电影中的重要角色。
电影中主色蓝色。
13. Thunderbird 雷鸟能感知危险,飞行时会产生雷雨。
Ilvermorny魔法学校一个学院以它命名。
也是电影中的重要角色。
还有一种生物(甚至不知道能不能叫做生物。。。
)是剧情的关键,目前没有找到相关资料,等正式上映了再补充。
----补充14. Obscurus黑暗魔法力量,没有固定形态,由魔法能力被压抑的巫师产生并寄生在他们身上。
当巫师失去控制时会完全变形为Obscurus并对周围环境产生毁灭性的危害。
除了这些神奇动物,片中还出现了巨怪,妖精,当然少不了家养小精灵,嗯,我还觉得主要人物中有一个有媚娃血统。。。
二、说完了神奇动物,影片的亮点有哪些?
本着不剧透的原则,只能说说边角料:1. 首先是格林德沃在电影里多次提及。
不仅仅是打个酱油。
不管是以什么形式出现。。。
总之到时候注意一下就对了。
2. 看海报也能知道,电影是男主男配女主女配标准格局。
演员不能说表演出彩——毕竟这样的奇幻题材商业影片发挥演技的空间很小——但是完美地完成了角色塑造。
而且四个角色的设定没有重叠,性格方面每个角色都舍弃了一些这类影片的旧传统,加入了一点新的元素,也没有落入俗套,感觉平衡得很好。
剧情有笑点,有可以变成泪点的点——但是巧妙地处理得内敛回去了,这一点我非常满意,终于有不煽情不造作的娱乐片了。
节奏快慢也把握得不错,没有冗长想打瞌睡的部分,也没有太紧张受不了的部分。
总体来说完成度很好。
另外,小雀斑有一段扔下偶像包袱让人喷饭的表演,不要错过;)3. 除了主演,一众配角也各有亮点。
我爱大反派!!!
迷人的危险!!!
虽然逃不过反派弱鸡的魔咒,想必是还有续集的缘故还不能放大招。
还有新晋小鲜肉Ezra Miller也挺棒,虽然演技还是嫩了点可是看脸看人设就原谅他了。。。
而且反派和Ezra的对手戏戏很足啊,张力好强。
演过Doctor Who,Sherlock以及Humans的Gemma Chan妹子也在里面酱油了一把,觉得比起秋张还是要好那么一丢丢。。。
4. 时间设定在20年代的美国,于是整个片子的服装布景非常美。
嗯。。。
至少对我这样喜欢复古风潮的人来说非常美。
相比超英片的服装,好像还是这种风格更符合我的审美。
我很喜欢影片的色调,不像饱和度调太高那种过“满”的色彩,而是有一点点tone down,还带着点梦幻般的光晕。
给五个字:低调的华丽。。。
片中涉及到魔法世界的各个场景都各有其特色之美,同样没有重叠。
所以还是很惊喜。
5. 对我个人来说,这部电影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复现了当时的纽约风貌。
当然真实的纽约并没有这么梦幻,但是20s本身就是一个华丽的年代,所以来点梦幻的光环作点缀好像也不为过。
在银幕上看到一个个纽约地标:中央公园,时代广场,Woolworth Building,甚至地铁站。。。
这些常常经过的地方,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亲切感,好像知道为什么要在纽约首映了。
6. 电影里展示了美帝魔法国会的死刑室以及死刑方式。
嗯,除了拱门的帷幔之后,好吧,我就不戳哈迷的痛处了。。。
7. 当然,必定有美英相爱相杀的斗嘴台词,虽然只有小雀斑傲娇的一句话。。。
8. 神奇动物嘛,想想肯定要折腾得一片混乱,拆墙毁楼砸汽车肯定是少不了的,那么肯定得灾后重建。
然后,嗯,就直接串台到叉男老万盖学校去了。。。
9. 看完电影回家路上直接冲去grocery store买了一堆甜点。
不要问我为什么,看完电影开头和结尾你就知道了。。。
最后再透露一个小秘密:有一位没有在豆瓣演员表中出现的重磅演员,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提供了本片最大惊喜。
首映式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大家全场鼓掌。。。
至于是谁以及扮演什么角色,关注本片新闻的朋友可能已经知道了,但其实惊喜不止于此,和剧情也有重大关联。
相信第二部中应该会有更多戏份,也会有更多后续剧情。
不知道的朋友也没关系,请敬待电影上映揭晓!
***************************************友情提醒:评论里有少量剧透,慎选查看评论:P
作为HP的死忠粉,实在不敢恭维这部外传的节奏…2个半小时的电影缩减四十分钟差不多…女主也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是哈迷不代表就要为了情怀打五星。电影编剧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看后没有一个可以留下感情的人物(整个HP系列都找不到女主这么讨厌的人)孤儿院的暗线也是让人一直摸不着头脑。神奇动物沦为展现特效的道具。工整合格的商业片,却跟HP差了不止一个层级(楼上那位,我觉得奇异博士比这个好看。)
就是那种往你脸上砸东西的3d 真的……没啥特别的 嗯……HP三人组可是一起在霍格沃茨吃过处分的 这几个算啥……全片有高潮吗?😐
居然真的可以把一本教科书改变成电影。。。啥时候万能的好莱坞编剧能来改编一部【天朝理综】?2333~史诗科幻惊悚巨制!
作为一个麻瓜,果然还是最喜欢电影中的麻瓜。。。我们麻瓜跟你们会魔法的从来就不是一路人!
从未见过如此之烂的节奏 罗琳阿姨真的 钱赚得差不多就行了 赚再多钱 晚上睡觉不也就那一张床 死后也就那三分地儿么……何必呢
虽然我哭了几次,但只是因为我是粉丝。。前半段老土,后半段乏力,主线情节真的幼稚到无趣,而且1926年的巫师出国都靠坐船,魔法部的大家都穿民族服装??但是罗琳阿姨真的知道怎样开始和结束一个故事,最后大雨倾盆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也像被施了遗忘咒。这个世界再一次离开了我。
剧情烂到渣,小雀斑还是这种表演方式,畏畏缩缩,抽抽搐搐,真的有点受不了;女主出场就一张我不高兴脸一直到完。神奇动物在哪里?最顺眼最自然的居然是科林法瑞尔,结果最后还换了德普......88对第二部没期待了
看了20餘分鐘,棄。我不如再等等青蛙刀聖的解說(如果他願意解說的話),否則這部電影我一分鐘也看不進去。不僅主角神經兮兮,毫無魅力,對,我說的就是雀斑,整部開頭就沒有一塊吸引我能看下去的內容。。
小动物们都挺有特色,影院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Johnny Depp一出场 我的白眼照亮了整个电影院
本来三星的戏,因为雀斑扣一星。演法尴尬,强行卖萌,尤其当他带来的动物毁掉半个城市而他依然一脸无辜地说它们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时,我这辈子第一次喷薄而出圣母婊这三个字。前面铺太长了,两个小时的戏抓了一个半小时的动物,唯一亮点的科林戏份太少,两条线串得也不好,这导演不会掌控节奏啊。
实在不知道好在哪里,罗琳的东西我从来没觉得好,隐喻、故事、情节也很奇怪,没什么特别出彩地方。
好看点都在魔法世界的塑造,电影本身糟透了。该迅速交代的慢悠悠,该高潮的地方没有高潮感,大卫叶茨怎么还没狗带啊,华纳这个消耗ip的烂公司吃枣药丸。PS:Ezra Miller是一个必成大器的演员....PPS:世界上最好的魔法学校是霍格沃茨!不接受反驳!
魔法世界没有烂片
麻瓜到了美国就变成了麻鸡,也是蛮难听的一点也不可爱
3/10 毕竟不是波特迷。小雀斑结尾说,i&#39;ve changed,我:我怎么没看出来?
大失所望………小雀斑现在不管演谁都像霍金了…………以为有彩蛋把字幕都看完了结果没有:)
讲的什么破玩意儿?故事人物动物没有一个介绍清楚的,你说我站在街上看一群不认识的人因为不知道啥事打一架能他妈精彩吗。
总的感觉就是,非常地莫名其妙。小雀斑也太面瘫了吧,胖子的演技明显好很多啊,难道胖子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