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的剧集,以警匪片最为经典,以前的最爱也是。
不知道是不是看腻了,现在已经不再喜欢这些警匪谍战,而是爱上了TVB的这种温馨剧情片。
去年的这部only you,还有今年的on call第一次看only you的第一集,就一下子莫名的流泪了,明明那么普通的情节,那么普通的故事,却还是在看到阿蚊一家在阿Dee的婚礼上重归于好时,泪流满面。
一个一个温情小故事,虽然有各种老套的段子,俗到看到开头就能猜中结局,仍然会在看到那般深情相拥时,泪湿双眸。
阿蚊被骗哭倒在summer的怀中,那个无关风花雪月的拥抱,在昏黄的路灯之中,是满满的浪漫和感动。
阿娟在危急之中失声痛哭,那般不离不弃的情深不悔,在简陋的天上之上,是最动人的景色。
曾经是很怕看tvb剧的,不可否认,国语剧中,tvb绝对堪称魁首,故事精炼,没有国内剧拖蹋的情节和淡的出奇的你情我爱,一部《我爱我家》拍罢,再难见国产经典长剧的身影;但tvb自《皆大欢喜》开始,便连珠炮似的《高朋满座》、《同事三分亲》、《毕打自己人》《谁家灶头无烟火》等等一大批佳作陆续涌来。
其中随便摘出二十集再配个头尾就是一部口碑极好的电视剧。
但是由于港剧的一个通病,或者说模式,就是在最开始十集是一片风和日丽,人人相处融洽,从第十集开始,便开始乌云骤起,该变反派的人物开始变坏,该破裂的感情开始出现裂痕。
随后几集这种恶劣程度便会随几何级数递增,坏人会坏到十恶不赦,坏到只有想象才能描写的地步;而感情的破裂会导致整个一个和睦到坚不可摧的家庭骤然走到悬崖的边缘,这就像正喝着一碗清水突然加了十勺盐的感觉一样,当然这也出于集数所限,总共才二十集,没更多的时间作情感的改变。
总之最后主角(们)会遇到一个大到几乎无法承受的考验,要么是凭生死关头的灵机一动,或者是歹徒的善心大开,然后化险为夷。
比起总是要体尝这种《后天》式的大浪袭来再劫后余生,我更觉得《同事三分亲》里的在小浪摇曳中推进故事的方法更加迷人。
每件事情都不大,就像《伊索寓言》里的《龟兔赛跑》,但却能说明一个道理,或者是推动剧情向前迈进一步,这是我喜爱长剧而对短剧有所保留的原因。
但这部剧却别开生面,没有绝对的反派,没有滔天的感情纠纷,一敏最后的分歧比起其他tvb以煽情为主的剧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整个故事遵循了一个平和的原则(个人不是很喜欢红的吹上天的《溏心风暴》,那个谁——就是嘴极臭作事极损的女反派每次都要把观众气死,正角方却总是忍气吞声等待反派的良心觉醒,说实话,各位觉得真实中发生的概率有多少?
),但是这样的片子也有它的难处,就是如何不把一件件没有疾风暴雨的故事拍成一部婚纱店日常工作流程的流水帐。
剧中很好的利用了众多人物——多数是半场人物,真正贯穿全剧的人物只有大妗姐,只有您老板夫妇和一敏还有家颖。
这些半场人物——十二场婚礼的当事人拉出去是都能够独当一面的,或者都曾独当一面的。
导演利用这些人物构建了十二段绝然不同的爱情故事,有男的风流俊朗,女的矮小丑陋的;有女的貌美年轻,男的肢体残疾的;大家族式的大小太太借婚礼为战场互争短长的;甚至有外籍人士重男轻女文化冲突的(想象一下当年《高朋满座》里风流倜傥弄出无数笑料的罗亨利现在居然变成了古板守旧还重男轻女的印度老爹就好笑);当然还有“洪七公”老爷子担纲的弄得人气其出轨又感其诚心的黄昏恋,十二段故事皆是平凡的小事,不过谁又能说只有“圣盔谷战役”那种气壮山河的情景才能感人,《谁是最可爱的人》里说的不都是战场上最平凡的小事吗?
再说以描写小场景见长的tvb剧集里小故事感动人的例子还少吗?
除了十二段“标准”婚礼之外还有几段“不成文”的爱情,像阿什利的同性恋孽缘,老婆婆专业户(演过《高朋满座》里的八姨婆,患有明显的“话痨”症)饰演的寻夫之旅等等,插混在主线十二段婚礼之中,真可谓异彩纷呈,别出匠心,就像吃包子配上的一点醋一样,顿时便为“主角”增色不少。
唯一值得非议的是一定要用恋偶的双双毙命来昭示真爱的伟大吗?
一种出于看到他人不幸才感觉到的“爱情”又能维持多久呢?
两个性格执拗主张不同的人到“七年之痒”时,爱侣的不幸经历所造成的刺激早已淡忘,生活的主旋律又会回到周游世界还是落地生根上,到时候各自对于原则的坚持必将再一次点燃感情破裂的导火索,到那时,谁去维系呢?
其实用一些简单的处理完全可以成就一敏的复和,比如看到以前在一起的照片引起美妙的回忆,或者听听大妗谈起她的感情的挫折从而有所领悟,这都可以使剧情顺利的向复合的方向发展,这也是tvb经常使用的桥段。
用之前渲染到如此幸福的“准小两口”的命来作为“领悟真爱”的过渡的确起到了出乎意料和别出新裁的效果,但从感情上总有一种拿和氏璧当镇纸的感觉,完全是一种浪费,同时成就两段姻缘是一件喜事,牺牲性命去成就一种感觉就只能叫《哈姆雷特》了。
故事是发生在一家名叫only you的婚礼策划公司,不光是剧中的几位主创的生活、感情问题,顺便串出来好几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都很感人,只是从一开始我其实就料到蒙嘉慧会和郑嘉颖成为一对的,两个同样性格鲜明的人,注定会因为需要爱情而走到一起,给他们祝福,祝福港男港女会放下不应该有的奢望与幻想,踏实生活,包容一切可以包容的。
里面有一段离婚的,就是甜姐那对,执着与一个不在自己身上的男人,十几年的青春活在恨中,多可怜?
最悲惨的是准备结婚的KAKA和阿源,冰释前嫌后却被意外造成……珍惜身边人,眼下人对你最好,不过KC和慧慧后来甜蜜来得太突然了,我也想要,哈哈
起初看Only You,还是源于麦包微博上的一张照片。
刚好最近又没啥剧看,于是就果断追了起来。
看Only You真的让人很嗨皮,平时什么烦恼啊纠结啊,笑一笑什么都忘记了。
我实在是太中意麦包和杜太这一对了,太太太可爱鸟。
庄生真是居家好男人的典范,兼典型的妻管严。
司徒菲菲的碎碎念和撒娇,也令人喜欢的不得了。
当然帅气依旧的家颖锅也是我看剧的强大动力,Summer的出场还是小小的意外了一下。
Summer每次同Mandy的吵架总是能让我笑得很嗨,不过我觉得Summer他们真是太毒舌了,总是这样损Mandy是不对滴。
看到13集结尾处,不禁伤感,Ashley是gay不说,居然还那样讲Mandy。
唉,难道说女人到了三十几就不能找真爱?
中女又怎样了?
好歹也是有个性且保养得不错的美女。
Mandy真可怜。
阿珊同阿海的那个故事真的很感人的,到如今,能做到坚持真爱,而不顾世俗眼光的又有几人呢。
前几日听朋友讲到一些关于恋爱婚姻的价值观,突然觉得现在有些人是不是习惯将太多的东西与爱情挂钩。
也许当自己面临现实的时候,也会不自然的那样吧。
是不是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人是那么的不容易!
电视剧就是这么纠结,给我们看到最美好的情感,牵动着我们的喜悲,但屏幕变黑之后,却发现自己生活的似乎又是另一个世界。
还是让Only you继续简单的happy和美好下去吧,无比的期待Summer同阿蚊这对欢喜冤家在一起的那一天。
中港女也有春天
阿蚊是陷入剩女话题的香港女子,说话得理不饶人,但心却是好的。
有一个谈了七年,分手三年的男朋友,可在记忆中却对他念念不忘。
也许,再坚强的女子,在心底都有那么柔软的一处,不经常触摸,以至她自己也遗忘,她原来也会有脆弱的时候。
她曾经的所谓的朋友也会笑她,曾经嫁给有钱人的雄心壮志却沦为剩女一族。
幸好,这世上还有一个夏天生,可并未是每个人都那么好运!
可,这只是电视剧!
当她遇见“燕窝王子”,她彷徨。
那一夜,她赤足蹲在路边,还好,有个夏天生可以借一个肩膀依偎,放声地哭泣。
何时起,渐渐对他渐生情愫;何时起,不再是斗气冤家;何时起,对他越看越顺眼。。。。。。
多少年前,看过一句话:任何身上有母性的动物都是悲剧的。
她们的灵魂因为太过柔软而时常容易变形,是‘水做的骨肉“,也更容易接纳,包容和渗透细微的感情。
她们仅仅是为了感受爱,接纳爱和吸收爱而生成,她们最早感到灾难,又最早在灾难的打击下灭亡。
那是在写小人鱼的时候,看到的。
我们多半把自己包裹在坚硬的壳里,不让别人轻易触碰,可又希望在万人中,他一眼就能看见你,若不是,那么一份救赎的心情,他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
最终,两个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一旦走到一起,分歧也就产生了。
不是不爱,只是不够爱!
夏天生可以为了瑶瑶把存在甜姐那里的钱拿出来安居乐业,却不愿意为阿蚊留在香港,在我这样一个旁观人的眼中,是多么不公平!
不公平,也好!
那是别人的剧情,不是吗?
我又着急什么?
最后却要以一对新人的死亡来唤醒相互迁就的心。
爱情,是什么?
有时候那么茫然。
所幸的是结局是好的,好像乌云密布很久,看见阳光从云中放射出第一道阳光,那种心情是豁然开朗,如同程子欣选择了方启宏。
有多爱,随着时光也就变成了生活。
曾看过一句话:不被珍惜的,通常都是对我们最好的人。
念念不忘的,通常都是对我们最坏的人。
就让我们珍惜对我们最好的人,忘记对我们最坏的人。
这一辈子并不长,对自己好一点!
早知道的答案,不再需要别人告诉我!
算给自己一个告别,然后华丽转身。
再见!
当初看完时胡乱涂的....现在倒是蛮心水KC额 = =随便贴一下,省得找不到=======================================一双情侣行到了十字路口。
女的要安稳生活,返工做嘢,结婚生仔;男的要自由自在,环游各地,开阔人生。
两个人的目标都不一致,梗点算啊?
分手咯。
好在身边一对朋友非常及时地前一秒影完结婚相,后一秒齐齐被飞车撞死。
两人突然醒觉,珍惜眼前人啊,于是女的买了旅鞋背包要跟男友走天下,男的买了业务增值书本同女友开铺头,圆满大结局。
但是下一个十字路口呢?
再死一对?
冇了wor人最擅长好了伤疤忘了痛,对亲朋至爱习惯了,就变得很随便,紧要关头才想起他们,紧张起他们。
肥髀同老公嗌交时几恶,一碰到危险还不是一把眼泪鼻涕打电话给他。
静安火灾,日本地震,PWC过劳死,每爆次这种天灾人祸的新闻就警钟滴一滴,但永远不会长鸣,过两日,关注同情开始疲劳,又一头扎回扑腾自己去了。
看个剧就当警钟再滴滴响一响。
看这戏完全冲着大块田和麦包去的,演的两公婆果然有爱到爆灯啊!
懵性性的肥髀真是制造了无数欢乐笑点。
客串演员亦有亮点,谢雪心才出场两集的戏就压过婚纱店那班酱油员工啊,小仪点解总是演这种角色额,嘉乐仔同官恩娜的组合演得好浮夸啊不过都好欢乐,印度阿三的犀利广东话值得学习!
司棋姐自从荷妈演完后,就很烦她好人做尽又智慧经验女神来指点迷津讲嗮道理的形象,所以甜姐那条线基本快进掉了。
还有,她引用上海话的“十三点”来形容囝囝搭上的女黐线真是差太多了好吗!
十三点用在她身上很浪费的好吗!
男女猪脚基本无感,都不是心水的类型。
不过蒙嘉慧搵人扮男友却被各种嘲笑最后发飙那场戏真有惊喜到我,演得好好,眼湿湿委屈又不甘心的咆哮样看起来真的蛮酸的。
想起有个旧同学来学校,好心招呼却被他嘲笑单身一个。
做咩啊!
拍拖大晒啊!!!
买橙有冇八折先!!!!!!
再有人说即刻把以上句子音量放大十倍扔给他。
其实这样类似情景剧的单元剧情是很冒险的,因为无法像情景剧一样可以二十几分钟讲完一个事件,但有几十甚至上百集的机会,对每个人的性格都做缓慢但细致的描写,情感也可以慢慢酝酿。
作为一部连续剧,还是单元剧情,要在有限的篇幅内讲那么多的故事,还要兼顾主线人物的发展和剧情的自然过渡、串联,人物的塑造和表现、故事节奏的把握、情感的加温和台词的功力这一切必须要恰到好处。
否则这种群像式的故事,很容易形散也神散。
个人来说,这部戏完全对我味。
竟让我有些像当年看《绝代商骄》的感动,不止找回了看电视剧放松的心情,还罕有地耐看。
人物个性很鲜明,而且人物之间的碰撞和火花都很真实。
不得不叹,神神叨叨大头哈的角色和田蕊妮是绝配,完全看不出一点表演的痕迹,她是肥髀,肥髀就是她。
最关键是,她和麦包的夫妻档竟也奇妙得合拍和默契,比蒙嘉慧和郑嘉颖的配对,合眼缘多了。
而蒙嘉慧,我曾无数次设想过若换角,谁能代替她把这个口舌招摇,精于算计又死要面子的女人呢?
佘诗曼?
总觉得她委屈求全的形象太深入人心。
胡杏儿?
她是傻大姐的角色太多了,怎么也没有蒙嘉慧那种犀利的气场的。
这些人和郑嘉颖配起来或许更顺眼,但总觉得不适应角色。
想来想去,这个伶牙俐齿的招积鬼还是蒙嘉慧更合适。
要等连载,每次看完一集,都会上TVB看每日剧情。
大结局的剧情没有讲到king和kaka会如此悲壮惨烈。
我和老姐大叹:为了summer和阿蚊想通以及和好如初,代价真是太大了。
不过正因为有这一手,整部戏一改轻松蒙上了一层凝重。
由始至终,剧里多是美满,打打闹闹也显得温馨,几乎让人忘了世事终究别离多,欢会少。
戏里有各种人间有情的故事,讲了很多恋人在“执子之手与子皆老”前的种种问题和他们背后的故事,但犹如大妗姐般循循善诱的铺叙和描述,以及患难与共,终成眷属的套路,总是轻松的。
最后一幕忽然回转,毫无缘故、没有预兆地谈到“死生契阔”,让甜蜜瞬间变成满地惆怅,直憾心底,剧力万钧。
古诗唱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可知诗歌易唱,世事易变,白头偕老的故事不易写?
今天是《ONLY YOU》的大结局, tvb的电视剧一直是我的最爱。
本来以为是一部很温馨浪漫的剧集,却在结尾的时候给了我一个超级震撼。
很难想象,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去终结。
死亡,又一次提及这个词。
因为一个人的错,而赔上两个人的幸福,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奢侈。
后来,又是后来。
总是要有人犯错才会有人知道悔改。
只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去警告别人,算不算残忍。
我脑海里一直是甜姐的那段对白人的一生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活在当下。
珍惜眼前人。
很多年前,我就明白这个道理,亲身经历过离别的痛苦。
看着心爱的人离开却束手无策,只能想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土里,看不见,就当做没发生,以为一切都还如同原来的样子。
张卫健有一首歌叫《信徒》里面有一段歌词是我才明白,学会变法术也回不到最初。
我很喜欢这首歌,我知道,其实很多事情发生了就没有办法去改变,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面对。
只是我太过于固执,一直以来都不愿意周围的人提及有关于他的事情,我以为只要不听,不看,不想,一切就都还是老样子,什么都没变,什么都还在。
可是事实告诉我,他是真的不再了。
没有人再生日那天在给我接连不断的惊喜,没有人会再任由我撒娇耍赖也会笑的开怀,没有人会在为我遮风挡雨,更没有人,能再为我穿上嫁衣。
我有过怨怼,我不是神,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的女孩子。
把自己装在一个厚重的壳子里,我以为这样我就可以保护自己,可以抵挡一切。
但是我错了,我还是会痛,还是会受伤。
没有人可以给我一个安全的屏障,那个曾经为我遮风挡雨的羽翼早已经不再了,再也没有人可以,让我卸下防备,肆无忌惮的生活。
这些年来,其实我自己知道,我变了很多。
他们都不说,但是我自己却很清楚,我再也不会对任何人敞开心扉。
外人面前冷漠的表情,朋友之前永远嘴角上扬15度得微笑。
拒绝所有的关心,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面对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不动声色。
这不是我,又或者,这是我,是另一个我,一个连我自己都不认识的自己。
你离开,我便跟着你一起离开,那个可以放声大笑,合不拢嘴的女孩子,那个可以哭的眼泪鼻涕一起流,不在乎难看的样子会被别人嘲笑的女孩子,那个可以随时找麻烦却又不怕惹人生气的女孩子,她死了,就在7年前的那个早晨,在他离开的那一刻。
那首歌里唱过, 一边爱,一边走,我已经成为你信徒。
相信我,这是真的,早在遇见你,认识你,和你在一起的那些时光里,你已经成为我的全部。
就像是崇敬的神,我一直仰望着你,追随着你,认定此生跟你不离不弃,寸步不离。
现在的这个女人,是的,女人。
她早已没有单纯明亮的眼睛,也不再拥有柔软甜美的笑容。
她的眼神是冰冷的,是凛冽的,是决绝的,是孤傲的,却再也不会是单纯透明的。
她会笑,那仅限于在面对家人和朋友的时候,像是练习了无数次一样,每一次上扬嘴角都是刚好的15度。
接触过的人对她的评价都是同样的, 冷漠,决绝,果断,目空一切。
孤傲,极端,固执,难以相处。
这些评价对我来说,早就习以为常。
对于我来说,别人眼里的我是什么样子,我早已不在乎,因为我在乎的那个人,早已经看不到我。
他们跟我说,这条路很辛苦,一旦踏入,就永远不能回头,只能一直走下去,最终堕入万劫不复。
不是没有劝阻,上百万种理由,上千万种借口,听得太多了,多到我已经记不起了。
可是我却还是在他们的目光注视下,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征途。
我的视线一直停留在前方,我不敢回身,不敢转头,我怕看见他们的眼睛,看见那眼神里流露出的心疼,无奈,和歉疚。
是的,他们觉得欠我的。
如若不是因为他们,我还会是那个无忧无虑,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
只是,这一切都已经发生,哪怕他们磕头道歉,永跪不起,也于事无补。
我只是恨自己太没用,没有胆量去面对你的离别,我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因为我不乖,所以你才离开我去了别的地方,你不再见我是在惩罚我的不听话。
这样我会好过一些。
所谓的固执,其实不过就是一种懦弱,不敢承认自己是错的,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有一位的坚持,即使明知道是错的,也死不悔改,因为害怕自己会输,会痛,会难过。
那首歌里唱,直到我们都变的模糊也毫不在乎赢和输我才明白感情的法术不是为了征服如果我们不曾看过对方这么苦如何知道快乐一转身就是痛苦想不到你绝望的泪水一刹那让我大彻大悟说真的,这些年我真的忘不掉,一直都在想他,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每一个独自一人的夜晚,每一个霓虹闪烁的节日,他都在我的记忆里,反复出现,缠绕着我的思念。
只是我固执的不愿意去承认,因为害怕自己会在承认你不在之后再也无力站起来。
我怕输,真的很怕,可是,其实我早就已经输了,输给了上天,输给了自己。
不是没哭过,在别人看不见得地方,在没有人的角落里,哭的声嘶力竭,不能自己。
但是每个黎明的来临都还是要洗干净脸上的泪水,带着冷漠的面具去面对所有人。
《only you》 这部电视,说真的,我很感激。
如果不是这个结局,如果没有这个我意料之外的震撼,或许我还是会继续这7年来的生活,做那个处事不惊,喜怒不形于色的 女人。
可是,我却永远都不会在得到快乐,永远都会忘记幸福是什么样子的。
人最重要的,不是缅怀过去,不是期待未来,而是活在当下,珍惜现在。
虽然,用这种方式去开导别人是件很残忍,很痛苦的方式。
但是,如若不然,怎么会知道,什么是伤,什么是痛 ,又怎么会肯轻易的向命运妥协。
固执,倔强,其实是每个人都有的性格。
只是因为有所领悟,所以有些人愿意低头,愿意顺从,但也有些人害怕承认自己输 ,即使他早就已经输得彻底,却也还是不肯承认,不肯放下。
他离开我7年。
漫长的时光里,其实我早已经清楚明白,我输了,输的一无所有,输的干净彻底。
只是因为的太过于执拗,不肯承认自己的懦弱,才一直陷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肯轮回。
佛曰,世间最珍贵的事情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拥有。
我拥有过他给过的最美好的时光,那些回忆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属于我一个人,够了,真的足够了。
《Only You 只有您》看了十来集要弃了!
本来就一直对郑嘉颖无感,从没觉得他帅,这里的造型还脏乎乎的,脸像没洗净,永远是格子衫加一个马夹戴个帽子。
不知道为啥王心慰特喜欢用他,不惜在《烈火雄心2》里硬生生让本来的第一男主王喜昏迷了十来集。
最后一部在TVB的剧好像是2017年的《迷》还是王心慰监制。
看来每个监制都有他的心头好和固定班底。
比如戚其义监制的剧里基本都有黄德斌主演不是林保怡就是陈豪。
记得最早看见郑嘉颖是在一部描写网络爱情的合拍剧里《一网情深》吧,他演一个普通话说得不利落的香港人,印象麻麻。
那个剧里的佟大为还是妥妥的小鲜肉。
他大放异彩是在《步步惊心》里,可惜后劲乏力,渐渐在大陆没了水花。
等娶了陈凯琳之后,他的生活重心应该不是窝在日薄西山的TVB贡献了,年过五十的他坐拥年轻的白富美娇妻和稚子也可以安享半退休生活了吧。
蒙嘉慧在TVB中不算高产,这部剧是2011年的,她饰演的角色一敏是和《法证先锋》里的梁小柔有点点像,都是大家姐,利落能干,像老母鸡一样护着弟弟,是家里的顶梁柱。
但她没有梁小柔的冷静理性更冷硬呱躁,有点小市民气,不甚讨喜。
我不大喜欢这部剧,主要是这部剧对三十岁的未婚女性不太友好,蒙嘉慧扮演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未婚女性,能干利落,受尽剧里男士的嘲讽打趣,大学的好朋友之间不见友情只见攀比和讥讽。
已婚身份成为她们拿来秀优越感的武器。
结了婚有了老公为什么就能笑傲单身女性呢?
不大理解。
现实生活中的香港人真这么没品吗?
可能这个事反映市民阶层的电视吧,在《妙手仁心》《一号法庭》等等描写医生律师的精英生活的片子里可从不见这样的言论。
那些剧里的女性都很能干,独当一面,性情也自信独立。
男性也对他们很尊重,不敢小视。
蒙嘉慧在剧里明明大长腿很漂亮,工作上也很能干怎么就成了众人取笑的对象了呢?
看到她对郑嘉颖动心后面的剧情不想看了,不知道本来一直看不上女主的男主怎么就动了情。
还有一些不大舒服的剧情,比如我不明白唐诗咏扮演的女儿怎么对含辛茹苦供养自己读书的妈怎么就那么不待见。
麦长青的儿子不是真小开就到处摆谱,大学没好好读,到处拈花惹草,还招惹上一个有点精神问题的女孩。
(那个女孩挺漂亮的,多年后竟然还演出了《法政先锋4里的角色,是罗兰的女儿,可惜红颜已老,最漂亮时也没演上主角)。
这部剧里来客串的熟脸孔有不少,陈山聪,江美仪、官恩娜、钱嘉乐等等。
还有一个是黄浩然,我的天,原来黄浩然也不是一直面瘫啊,这里的他扮演一个盲人还挺不错的。
怎么在法政里演成那个模样。
估计不会有人想重看《法政4》吧,无论是角色还是案件都没什么吸引力。
有几集里还有阮小仪,传过和一个香港帅哥男性谈恋爱,后来辟谣了,确实属于丑小鸭的长相,但也挺可爱的。
TVB有些剧还有有点无聊的。
还是职场剧更好看。
看到一敏为了找人假扮自己的男朋友,四处碰壁的样子真的笑的很欢乐,不过想想却又觉得悲凉,成为中女不是我的错。
我们可能都有着相似的经历,从小就是个乖乖女,家庭正常,读书不错,样子中等,小时候对爱情有着很大的幻想,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从没早恋,顺顺利利的上大学,遇见了一件钟情的那个他,死心塌地,倾己所有,却原来不过是一片痴心错付。
分开了,难过了,却也不会把伤害,辜负什么的挂在嘴边。
只是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我们不是不再相信爱情了,只是对爱情再没有激情了。
工作了,竞争强,压力大,今日不知明日事,更不再有那些风花雪月的心情了,我们开始变得现实,除了自己,除了钱还有什么值得依赖。
我们要在这个一无所有的城市立足,要给自己的未来一个保障,要接自己的父母来到身边,太多的梦想要实现,可是拿什么去实现?
已经太累太累了。
如果遇见了那个Ashly,会不会义无反顾地去做这个交易?
TVB毕竟还是TVB,终究给了我们一个夏天生,终究还是塑造了一个童话,现实中的中女或许不会有这样的幸运。
在阿胡家重看了一下,发现蛮好看额。
有几段故事还是很出彩的,不错不错。
一般性,郑嘉颖干嘛老戴着帽子,蒙嘉慧蛮好看的,剧情挺狗血的。
……最后怎么还死了一对?!喂喂和整体基调完全不搭调好吗?!
就是觉得杜汶泽的老婆挺漂亮的,,哈哈哈。。就是一般的连续剧。。还成吧。。。
这片尾想避俗,结果与整体完全不搭,除去这一点和TVB剧惯有的情节,这部剧真挺温馨的。
终于追完了,比想象中好看,虽然说教成分很多,但温馨实在。结尾有点突兀了,太大反转,用其他俩个人成全一对情侣有点太过了。
不喜欢YOYO
我还挺喜欢的~~~
又不是情景喜劇,怎麼這麼市井小民, 本來還想著怎麼也等到唐詩詠出場看看她是什麼樣角色, 第一集完全沒出現(大概吧,我拖很大), 不追了, 01棄。
无法理解一些搞笑的价值观
编剧在搞唛啊 真的很乱 最后是实在想不出结局了么 让那对死掉来成全主角么 真搞笑 最喜欢陈展鹏那段~真帅啊~主角没特点。
虽然只追了11集,但其中酸甜苦辣看得我好过瘾,喜欢看tvb这样的戏~~继续追
看了2.3集 ...弃了
诚意十足的作品,配角的故事更精彩。唐诗咏,陈美诗,姚嘉妮,李思捷,黎诺懿,,陈山聪,姚子羚,阮小仪,钱嘉乐,杨秀惠,官恩娜,谢雪心。
第一集就看的眼泪哗哗~亲情剧阿~感动~!
好玩的肥皂剧 和牛牛一起看的,大爱
温馨单元剧,很有点小意思。不过结局太扯了!这片尾想避俗,结果与整体完全不搭,除去这一点和TVB剧惯有的情节。PS:蒙嘉慧演技出来啦
看到中间弃剧了,肿么说捏还是觉得有点假 但郑嘉颖X蒙嘉慧的确很不错哟
估计结局被观众骂死了 不然真相八成也要搞死一对鸳鸯 我可算记住你了王心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