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和破案类不论是剧还是小说,都看过不少了,但这部剧的反转还是令人意想不到!
更佩服的是Merrit!!
最后在高压环境下都快窒息了,还拼着一口气大骂凶手,给警察赢得活下来的时间!
导演的处理太牛了,Merrit小心翼翼走到地下室,看到案情分析板那一刻,满满当当,都是三人组拼命搜救她的证明!
M和Carl擦肩而过那一刻,仿佛一片羽毛轻微落在心尖上!
啊这一幕,此处无声胜有声啊!!!
最后一集,Carl和搭档虽然没在一起,但依旧合力破案!
搭档的闪光点也很多,默默在背后搜集资料,给主角团省了多少事哇!
希望第二季能看到搭档活蹦乱跳抓罪犯的样子!!
总之,这部剧没有一个角色的出现是无意义的,有些一刷时忽略的线索,在二刷时才发现,哈哈哈算不算常看常新,昨晚把最后一集反复看了3遍!
顺便,扮演莱尔少年时期的演员演技真好啊,黑着眼眶笑嘻嘻接受采访的样子,变态感都要从屏幕里溢出来了......大晚上的真是吓人......查了下扮演莱尔的是97年出生的英国演员Kai Alexander,期待小伙纸更多的作品噜
看到很多英剧,海边都有免费的长椅供人休息,看海,聊天,咱们这怎么就没有呢?
去了好多个海边公园,没有一个装长椅的,我就纳了闷了,海边公园不是公园吗,沙滩上放几把长椅和非海边公园相比,到底有多难办?
是什么导致了,海边没有给人休息的地方,要歇个脚,必须去贵的要死的咖啡馆?
百思不得其解,沙东省的海边没有一个有长椅的,包括海边沙滩连着树林的,一个椅子也没,海南的也没有,估计全国一个样。
这个剧竟然有人说节奏慢?
这节奏很抓人了,一口气看完的,说节奏慢的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只有幼儿园小朋友心智水平的吧。
2022年,Apple TV+出品了一部《流人》,开播即爆。
此后这部谍战悬疑剧三年出了四季,季季评分8.5+,第五季也将于今年秋季播出。
或许是看到苹果的成功,Netflix也坐不住了,直接推出一部“警圈流人”,一集就上头...今天院长就来讲讲这部新剧——《悬案解码》Dept. Q
剧本改编自丹麦畅销小说系列,是Netflix打造的北欧悬疑新剧,上线后的口碑和热度都很不错。
目前豆瓣评分8.4,IMDB评分 8.3。
故事开始于一桩谋杀案,一位老人头部被插进一把匕首,独自死在屋内。
最先发现这起命案的警探第一时间汇报总部,在辖区警察赶来前守在大门口保护现场。
同期得知消息的还有男主「卡尔」以及搭档哈迪督察,这俩人并不负责这一区域案件,但还是闻讯赶来。
表面是协助,其实是卡尔这个人闲不住,总要插上一脚...
刚到现场,卡尔看到新人警探站在门口一脸茫然,火气立马上头,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你还杵着干嘛?
快去检查窗户!
”这一声呵斥看似寻常,却成了彻底改写命运的导火索...就在警探走进厨房的那一刻,一名黑衣人突然现身,举枪连开三枪,三人应声到底...
警探当场死亡,哈迪下半身瘫痪,唯一幸运的是卡尔,子弹没有伤到要害部位,休养了一段时间就可以重新投入工作了。
但是,这起意外中伏给卡尔造成巨大心理阴影,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必须定期去心理医生那里接受咨询...
卡尔本身就是一个性格古怪,不好相处的人,经历了这场事件后变得更加暴戾偏激,怼天怼地,连领导也不放在眼里,只想快点找出那起案件真凶。
与此同时,上级领导提议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专注于调查过去的未解谜案,顺便还能解决部门经费紧张问题。
卡尔顺理成章成为新部门Q的领导人,美其名曰让他领导一个新部门,实则这个部门只有他一人...
在卡尔的强烈要求之下,好不容易给他一个助理,还是刚来应聘的实习IT工程师阿尔科姆。
不过,这个助理之前就对探案有浓厚兴趣,擅长阅读整理卷宗,很快就帮卡尔锁定了一桩案件:检察官梅里特失踪案。
梅里特已经失踪四年了,失踪前她是一名风头正盛的职业检察官,基本没有败绩。
彼时的她正在打一场杀妻案,尽管种种证据都证明被告有谋害妻子的可能,但是陪审团还是相信了男人在法庭上演出的深情戏码。
之后,梅里特就收到了各式各样的侮辱、威胁短信,但是她没有与任何一个人谈起这件事。
说起来,梅里特和卡尔一样,也是一个“怪人”。
做事雷厉风行,一丝不苟,为了赢不择手段,在业界有响当当的名声。
但是人际关系极差,根本不屑维护关系,有时显得不够圆滑,因此也是很多人的眼中钉。
失踪前她最后一次出现是在邮轮上,与弟弟威廉准备外出旅行。
她的母亲很早就离世了,父亲常年嗜酒成性,梅里特小小年纪就担任起一家之主的责任,带着弟弟外出打拼。
弟弟威廉在16岁那年被人打伤,头部留下后遗症,无法说话也不能写字,只能通过绘画表达自我,因此性格变得有些暴躁。
在邮轮上,两个人产生了口角,威廉推了梅里特一把,之后梅里特就消失了。
检察官消失是一件大事,当时地方政府立刻出动警力全面搜捕,但是一点她的影子都没有找到,四年过去也渺无音讯。
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会在邮轮上消失呢?
卡尔决心要探明真相,即便梅里特已经不在人世,也要找出她的尸骨...
事实上,梅里特的确还活着,不过被囚禁在一个地下气压管道内。
她不知道是谁囚禁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也是她四年来每天都苦苦思考的问题。
因为,每一天都会有个声音从广播中传来:梅里特,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管道内壁写满了这些年梅里特经手的案件人物以及她过往遇到的人们,从业多年,她得罪了不少人,做这一行不可能完全看良心,所以她根本找不到究竟是哪个仇家绑架了她。
另一边,卡尔的团队日趋壮大。
除了助理之外,还有之前的部下,曾患有惊恐症的卷毛女,主要负责挖掘线索,还有躺在病床上的哈里负责远程帮助...
他们在调查走访中发现,梅里特唯一的弟弟威廉住在一家疗养院内,这里住着很多有类似身体问题的病人。
他们往往都是独身一人且身上带有大额资产,疗养院的老板在接收他们后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他们的法定监护人,也是财产监管人。
但是,他们一边挥霍着这些特殊病人都财产,一边用暴力手段压制病人。
当卡尔一行人赶到时,发现威廉被注射了镇定剂正蜷缩在床上,护工还不允许他们靠近。
威廉之前在疗养院一直非常安静,总是默默的做自己的事,直到在电视上看到姐姐的案件将要重启便发了狂。
他偷偷跑出疗养院,回到他们以前住的房子里,找出当年他画的画,上面有一个奇怪的鸟类标志。
据威廉绘画表述,他曾经在家里和邮轮上都看到一个戴着帽子的男人,而帽子上的标志就是那只鸟。
显然,早在多年以前,就有人盯上了梅里特。
但为什么是她?
那个戴帽子的男人是谁?
梅里特究竟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卡尔和阿萨德,又能否在时间耗尽前,解开这个越来越危险的谜...剩下的故事,院长就不能过多剧透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还是挺不错的。
总体来说,《悬案解码》是一部典型的英式探案剧,风格冷峻克制,但不乏黑色幽默。
核心依旧是破案,但形式上走的是“怪胎小队”路线,性格各异、能力互补的一群边缘人,临时组队挖旧案,这一点跟《流人》有点类似...此外,这部剧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它的多线叙事。
几条线几乎是并行推进,但节奏剪得非常利落,逻辑也清晰,不会让人看着糊涂或者出戏。
这一点,在悬疑剧里其实挺难得的,能做到不乱还能保持悬念,说明剧本和导演都有点东西...End。
喜欢冷感探案、慢热氛围和层层抽丝剥茧的观众,这部剧可以看看,9集体量也不长,完全值得抽个周末追完。
@公众号:来看美剧
当男主不耍帅,帅而不自知,才是真的帅!
不演中年偶像剧(说的就是那部《发现女巫》),不硬凹形象,不耍帅之后,回到逻辑清晰、设定合理的故事中,即便脸上有褶子了,Goodie还是很帅!
性张力真的是玄学,当他剃光胡子,一身西装,跟女主上演缠绵爱情故事时,我完全感受不到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
但是当他胡子拉碴、不修边幅,跟女主在电梯擦肩而过,那性张力爆棚!
有点超现实的设定,让我第一印象以为在看什么架空题材。
心理咨询室里非流线型的阁楼十分突兀,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咨询,总感觉很难治愈;
监狱里的墙壁是粉色的,墙上还画满了涂鸦,莫名有点可爱又另类;
建在荒野的家,豪华大气却没有人气,还会让不怀好意之人盯上;淋浴间改装成办公室,看着宽敞却贫穷……
所有这些都给人一种虚构的逼真感,有违常规,又超越了常规。
果然故事主线也按照这个路子发展的。
男主Carl跟搭档开篇就在案发现场遭到枪击,看得我一咯噔——主角怎么能一上来就挂掉!?
幸好是没死成。
时间已经是4个月后了。
Carl带着心理创伤走进办公室,内心的愤怒溢于言表,他自己的案子还未侦破,那讨人厌的个性让总警司也想远离。
警司刚好趁着上头要求办几个悬案装点门面,并能拿到一大笔经费,于是设立一个新的部门,利用楼下地下室里废弃多年的淋浴间当办公室,让Carl过去负责。
Carl自然门儿清,知道自己被打发了。
不过,他可不是一般的打工人,为了争取自己能上楼办公,就拼命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
他啥也不在乎,工作不做,强制安排的心理咨询也不去,唯一做的就是时不时上楼问问他自己的枪击案有什么进展。
碰巧楼上有个以前跟过他的女同事Rose,是个吃货,她把那个天天送她点心吃的IT男给安排到了楼下。
这个IT男是叙利亚人,做事一板一眼,自然入不了Carl的法眼。
Carl尽是给他找打扫卫生整理文件的活儿。
没想到人家看完了那么多案子,竟然了熟于胸,Carl这才发现原来这个不起眼的人是个天才。
他让IT男随便挑一个悬案。
IT男信手挑出一个女律师已经失踪四年的离奇案子。
本来一切都是为了应付上头和打发时间的,没想到往深了查,竟然发现很多疑点,还牵扯到了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Carl趁势要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以及新增人手比如律师和助理。
很快Rose就下来帮忙,不过剧集结束他也没能配到律师。
他凭借多年的刑侦直觉,以有限的人手和资源,一点点挖出牵涉多方利益的黑料与真相……演惯了英伦绅士的Goodie演这种破碎感的、创伤感的角色竟然也如此信手拈来,不愧是在戏剧里浸淫多年的。
这个人设很毒舌,出场就让我想到了《流人》中Oldman主演的老头子,两个角色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过Goodie又在毒舌的基础上演绎出了另一种层次:脆弱、敏感。
好友因为枪伤导致下肢瘫痪,这个成为他心里的结,一旦提起这件事他就会异常敏感,面对脑子不好使始终破不了案的同事他浑身是刺——很多的细节铺垫将这个角色刻画得十分立体,他的缺点让他变得可爱,他的优点让他更加可爱!
原来只要有完整的人物线和立体的人设,角色才会变得鲜活!
Carl能力真的很强!
他武力值不高,经常在IT男面前相形见绌,但是他查案的能力是首屈一指的。
查他自己的案子,光是看几个现场照片他就能推测一堆东西,给两个非主流提供查案思路。
查律师失踪案,凭着过往的卷宗,就能嗅出不对劲的地方(当然也有IT男的功劳)。
正因为他这么牛,很多同事们对他的行事作风只能敢怒不敢言,上司虽然头疼,但也无法开掉他(说到这,还是很喜欢这个总警司的,虽然毒舌,虽然不专款专用,但是她真的是很会歪打正着/知人善任)。
看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一句:做人一定要有实力,只有这样,就算你性格再差,别人也不敢把你怎么样。
与非常规故事线发展相呼应的是,男女主就没照过面,只在快结束时两人在电梯擦肩而过,女主也没有认出他来。
但是这个相遇却生出无限可能!
至于女主是谁,真的要看剧才知道!
悬疑作品层出不穷的时候如何将悬疑故事拍出新意是比较难的,导演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剧集的结构、剧中的场景布置、人物关系的设定、以及反转的节奏,都处理得十分巧妙。
9集看下来,完全不冗长,反而有不够看的感觉,结局留下余韵,给观众留下开脑洞的空间。
剧荒了,赶紧看这部!
逻辑缜密的悬疑佳作,但仍有提升空间。
以一起陈年旧案为引,抽丝剥茧的推理过程令人沉浸,剧情多次反转却不显突兀,足见编剧的巧思。
演员表现扎实,尤其反派角色的复杂心理刻画颇具深度。
视听语言上,冷色调与紧凑剪辑强化了悬疑氛围,几场追逐戏的调度可圈可点。
不过,部分支线稍显冗余,结局的收束略显仓促,削弱了感情冲击
偶然接触到,一口气刷完这剧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听着乡村口音,看着英国佬日常吐槽。
男主和前搭档/上司/心理医生fucking含量超标的对话真是看一次笑一次作为悬疑剧,让观能众身临其境,跟着线索抽丝剥茧找到真相,这是一部合格的刑侦悬疑剧的基础。
这部剧做到了,没有超能力,没有从天而降的线索,一桩几年的悬案在小组队员发现的一个个线索面前逐渐显露真相。
看完这剧,我想起了《真探》,一对搭档,一个暴力敏锐不善沟通,一个细腻缜密更加圆滑,都是多线叙事,破解多年悬案。
诡计的设定上也很出色,兄弟身份的置换以及真凶冒充某个dead person。
就是三线叙事(梅里特失踪案,芬奇杀妻案,卡尔中枪案)有点虎头蛇尾,2,3最后都不了了之。
说一下自己发现的一些小问题,欢迎交流:1.哈利是个纯好人,梅里特和他交往多年居然看不出来他弟弟才是坏的么?
2.威廉在船上看到了莱尔,就算当年创伤失忆,他起码还是记得有莱尔这个人的,这么多年没认出来?
3.山姆好歹是个知名记者,经常上电视,那么梅里特都跟莱尔上床了,居然没发现不对?
(声音样貌都不一样啊),而且莱尔本身是个精神病,怎么可能一下就扮成一个有城府的记者的?
细节经不起推敲4.看最后在囚禁处的对话,摩尔的老警长应该是知道当年威廉被打的真相,和莱尔达成共识:既然你哥哥已经死了,那你过去犯的那些事我就都推给你哥哥了,你好好活着。
因此在男主探访时,警长才会一口咬定哥哥是品行顽劣的那个。
这样的话卡尔最后说“老警长不会承认一直追捕的是错误的对象”这句话就有问题了。
5。
警局的内鬼是谁?
应该不只是伯恩斯一个。
好的悬疑剧,能让人进入心流状态,英剧尤甚。
这次不在风景如画的约克,不在文艺之都伦敦,在阴暗致郁的苏格兰(就是口音总让人出戏)。
英剧向来擅长悬疑剧的拍摄,开头看似平铺直叙,不紧不慢层层推进,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恰到好处的配乐,临近片尾,原来你以为的互不关联的场景线索,用蒙太奇手法连接了两个时间线,场景的切换,跨越时空的对比,加上扣人心弦的配乐,让人直呼过瘾。
第一集末尾进入了小高潮,就吊起观众的胃口了,让人欲罢不能。
好的英剧就像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人性的善与恶,鲜活立体,栩栩如生,人性的复杂多面性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卑鄙与高尚,邪恶与善良,仇恨与热爱,可以并存于同一颗心灵中。
正如剧中男主和助手对话:“你在叙利亚的时候,是为好人还是坏人工作的?
”“如果你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请告诉我。
”
你能看到每个人物的身不由己,遭受到创伤后遗症(PTSD)的男主,在现实环境的裹挟中憋屈颓废的活着,而因为一点人性的光辉又重新振作起来,人物形象瞬间得到了升华。
新部门的成立让男主内心活过来了就像剧中台词所说:“人生已经够痛苦了…”,擅长黑色幽默的英国人总是能在平平无奇的细节中让你会心一笑,也许这就是存在主义所说的:“从容欢快的平静”,安逸和沉重能够相伴而行。
把腐国的弯男掰直哈哈哈哈😂
小哥哥腼腆的笑容
小哥哥的表情从满面笑容到大失所望😂作为有精神创伤的男主,做心理咨询必然是国外剧的标配,虽然是奉命行事,剧中的心理咨询师也不想应付这样的来访者,感受不到一点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倾听共情,甚至有点挑衅的味道,咨访关系太差了。
直到心理咨询师跟男主主动敞开心扉透露自己也有过惊恐发作,两人关系才得到破冰(专业术语叫自我暴露)。
精神分析的原生家庭理论又躺枪了😂
人人都是精神患者
精神分析的鼻祖
严重怀疑编剧是哲学心理学爱好者好的悬疑剧,不仅细腻有深度内涵,还能感人治愈,每个人都获得了成长和心灵的救赎。
PS:果然英国警察的破案高手都在悬疑剧里,不如干点正事先把抢手机、"0元购"的惯犯解决了。
又PS:马修古迪一脸秃废加上满脸胡渣的造型,让人感觉沧桑不少,却依然掩盖不了眉宇间散发出来的帅气。
《Dept. Q》观感丝滑,马修古迪加成不少,另外英剧打磨多年的灰色人物和灰色关系塑造也作用不小。
· 男二人设虽说这回男二人设从“阿拉伯战区回来的人”变成了“阿拉伯战区来的人”,本质是用集权国家背景赋予Akram神秘感、好身手与黑暗面。
·利己上位者女上司、检察长、杀妻者形成利己主义者光谱,折射主角团的理想主义,并提供戏剧冲突。
Moira就像Slow Horses的Diana,虽会为了高清彩电和职位利用主角团,但不会阻拦后者干人事。
·重建的层次Carl如同多数Film Noir主角,开场时已凭一股倔劲把人际关系归零。
接下来男主解开谜团关系重建、面对创伤三线并行。
其中最可爱的部分是继子说你倒是听下我公放什么歌。
满身毛刺的中年男孩只能让真男孩去顺毛。
·思维误区除了时间线,帽子、耳光和叙利亚甜食部分都有在误导观众。
技巧纯熟也导致男主人设并不出奇:比如之于同僚的断层式聪明已有《神夏》推得炉火纯青;今年医疗美剧《The Pitt》已让我预习过同款男主:PTSD、继子问题、与女上司求同存异……主要差异在于还是大英更懂卖腐。
最后,我很喜欢的美剧《谋杀 第一季》也改编自丹麦原作。
这个小地方真是会做罪案精品剧。
****Spoiler Alert**** 首先让我们赞美Akram!
相比起Carl的成长型人物弧光,Akram则是巧妙地融合了Carl身上欠缺的特质,既他互相弥补又有一种巧妙的制衡,很好地避免了男主压倒式主控的局面。
Akram身上的反差感和神秘感拿捏得特别吸引人,马修古迪在采访里说这个角色looks like a geography teacher but he could be batman。
作为警局的part-time IT天天做小点心送给Rose来堵门就为了蹲个Murder Squad的活儿,被Rose灵机一动发给Carl以后也基本上给活就干,让打扫房间就打扫房间该整理文件就整理文件,没有很强的存在感。
但之后随着信息一丝一丝地释放(是的到最后也没问出来),你就会越发觉得这个角色不简单,甚至回过头看才想到到整个失踪案都是Akram从几大箱cold case里挑选出来“硬塞”给Carl的。
Akram的武力值最早在ep2里有过短暂透露,Carl在发布会上PTSD发作夺门而出,Akram追着他到路边胳膊借力一转就把他按到地下。
这一下子不简单,因为之后Akram但凡出手都如此这般精准迅捷没有一点多余动作,就像他自己说的when I'm doing these things, I'm never out of control, I'm very much in control.(古迪子说如果有下一部的话要先让Alexej去练功夫回来大展拳脚)相比起人狠话不多的风格,我更喜欢Akram身上一种很正经的脱线感,会让你对他的判断在一个刻板的警局打工人/单身父亲和一个黑社会大佬之间摇摆。
他会在十分紧张的局面忽然很认真地说一些和当下环境毫不相干的话,比如告诉Carl PTSD发作的时候一边给他解领带一边认真地说Carl, when I'm praying, don't interrupt me(盖章全篇台词最佳)。
又比如找受害者的路上,幽幽地聊起来自己妻子死了,自己要照顾女儿,不能经常按时上班甚至有时不能来上班,而且女儿们要学医但理科又学得一般,顺带着吐槽了Carl什么都不在乎。
立即有一种这些事我当下不跟你理论但我都给你记到小本上的既视感。
一时也很难判断他是想跟Carl走得近一点,还是真的在算小本本上的旧账,总之怪可爱的。
按照人物技能点来说,Akram的推断和分析力也不逊于Carl,很难说刚到Dept Q的Akram对脾气差路子野的Carl是什么心理,Carl揶揄Akram说你们在叙利亚是不是不怎么用反讽,但是Akram可在一开始就表达过I've learnt so much from you aka 看看你干的好事。
一开始Akram只是想来破案,对和谁搭档破案没什么期待,但隐约觉得片尾那一枪挡完,Akram对Carl的看法应该也有了变化,如果后面续订继续拍相信会有更有趣的碰撞。
好了,以下是一些Carl和Akram相处中被碾压的瞬间。
Akram的翻墙:
Carl的翻墙:
Carl的钻围栏:
Akram的钻围栏:
当然了,爱他就是要给他一个编制,首先希望有下一部,其次希望下一部两位苏格兰外地人DCI Morck和DI Salim有辆好车!
网飞爸爸快点续订!
发现命案现场,不掏枪警戒,不清场,两手插兜,往那聊闲天。
发生警察受枪击案件,没有专案组,让两个菜鸟查案,知道嫌疑犯车辆,不主动排查周围录像。
还有也没有事后调查和追责,一个警员死亡,一个瘫痪,不该他俩出警,强出头,导致这样严重的后果,这个督察居然没有停职。
不知道是编剧瞎写,还是英国警察就这样,看了这么多美剧警匪片,这样的警察真是受不了,就这还八分。
节奏确实有点慢
女主被囚禁在七十岁怪胎造的气压室四年这是什么玄幻儿童剧,无缝衔接x战警哈。主线就更离奇了,S1为一个案子成立新部门,用拍单元剧的手法拍一季一案剧,编剧你是否清醒。不过台词写得挺好的,喷子集会。看完了,烂得人眩晕,快逃。
太北欧了,怎么最近好多英剧都一直翻拍北欧的
故事和悬念还可以,但节奏太拖拉了,东拉西扯的不重要花絮太多,让人经常看得想入睡,如果能像典型英剧风格那样的短小精悍,压缩到六集左右的篇幅就好多了
这个越往后越好看 4人小队很自然的慢慢形成了,不像美式的那一种 给人一个特别明显的组队的感觉,英剧的感觉太好了,很文学 九集感觉挺长的,但是慢慢深入,引人入胜少年时期的演员跟成年的都挺好看我在这样一个不自由的狭窄内地的什么也干不了的地方,别管,别说4年,4天都受不了 在飞机和高铁我都无聊的要死 失去自由 一样的东西 又很无趣无聊的生活是最可怕的… 而且感觉内裤很脏,会得各种妇科病…还有 来月经了怎么办老搭档之间很有爱,新搭档关系也很可爱,再加上短发的那个女士 4个人就很好 妆造也很好,演技也很好,但是不是我最喜欢的那一种,所以还是四星最后是merit也被招安了吗?那很期待第二季了
太对口味了! 这里的古迪子比演牛津吸血鬼博导辣一百倍🥵
瞌睡剧。剧情和流人一样慢悠悠的,看不下去了。
3.5,前几集节奏不太匹配观感,后面就可以了。只是这类大男主一身臭毛病太套路了
竟然被长得像本山大叔的叙利亚忠犬迷住了!这个剧里警察局的人都有点可爱哦
太拖沓,节奏太慢,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拖拖拉拉搞了9集,实在受不了,其次是最不能忍受的是,该警探片头已经被偷袭受重伤,但依旧没有吸取教训,影片结尾又被偷袭,这是有多蠢。如果被干掉,岂不是三个人都完蛋
又一个欧美厌世警察,剧情展开有点臃肿了,精简到7集比较合适,结尾叙利亚小哥神救场帅的雅痞
节奏慢的跟蜗牛一样,还神剧,神经吧,最多一星
前几集实在太拖沓冗长了,最后两集才好看起来。最有亮点的反而是两个助手叙利亚人和卷毛小姐姐,搭档也不错。
剧本没有改好,豆瓣的这个分数莫名其妙
引了一大堆人一大堆线出来,结局几乎和前面人物没有关联,但是硬联。凶手是个疯子倒是也方便偷懒,疯子要什么逻辑
节奏好慢,前几集我真是差点看不进去
太拖沓 受不了
不是神探剧,查案风格非常务实,线索推进不算快,但剧情居然毫不沉闷,有趣的要死,第一集两条叙事不动声色在一张卷宗上合并让人头皮发麻。最惊艳的是人物,怼天怼地古迪x瑞士军刀男Akram的化学反应太强,宛如拆家小比和精神状态极其稳定的主人,最后dept q变成了宛如slough house的破烂福地,不同的是这四人组是真的未来可期,看得我heart暖暖,第二季搞快点!
* 看完此剧忍不住想模仿苏格兰口音(r和l的发音很特别;说再见的方式;口音最明显的几位:女长官、心理医生和各位配角)* 高压舱的用途(噩梦)及快速减压的危害* 进击的「华生」:从原本「阿富汗回国的受伤军医」演变为「自叙利亚移民来的技术人员」,不仅武力值深不可测、记忆力一骑绝尘,而且外表其貌不扬(设定如此,演员其实也是中年帅哥)、举止沉稳低调,还独自抚养两个女孩,会根据亡妻的菜谱制作超级好吃的小饼干……只能说梦里——啊不对剧里——什么都有(ok手势)* Rose的扮相也太像红桃皇后了(刘易斯·卡罗尔也是英国人,知道了,算你们英国人会写)* 翻拍自2013年的北欧犯罪悬疑剧《悬案密码1:笼里的女人》* 看完剧立刻去买了一个可以捏的网球(但淘宝上只有黄色的),据说不仅可以解压还能锻炼握力
第一集最精彩,中间拖沓慢热,线索太碎,一集就能讲完非得拖成六七集讲,结局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