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胖圆Ted因为John在圣诞夜的许愿而有了生命,于是开始了长达27年亦基亦友的相伴。
John因为Ted的到来而走出了孤立小朋友的阴影,而Ted虽然大红大紫,始终没有离开给予它生命的小伙伴。
好吧,开头看起来是美梦成真一样的梦幻儿童片,其实...这真的是一部成人喜剧欢乐片。
相比起来,不会说话的加菲猫真是弱爆了。
那如果有的选,多啦A梦和Ted你会选谁。
我会选Ted。
虽然他没有魔法,没有时空机,没有任意门,会的只是摸大胸妹子拍照,或者和性感收银员干炮,但Ted更符合我最佳损友的标准。
可以说John生长的过程也是ted生长的过程。
不过,因为ted有永萌的青春,不必担心生计,而John就有必须面对成家立业的问题。
妹子说,你再和Ted混在一起,只会是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
John于是就开始要跟Ted划线了。
第一晚Ted搬出去住的时候,两货的眼神真是萌呆了。
但,妹子怎么能阻隔基友的情,水烟继续有,翘班继续有,和偶像的home party?
必须有!
当然最终妹子还是会暴怒的,John和Ted也是会吵翻的。
不过也是不要紧的,因为Ted是外可卖萌,内可大叔的Best Friend,最后三个人还是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女主角不止一次说,有ted你就永远长不大!
是的,为什么一定要长大。
哆啦a梦永远都有传道士的正义感和高尚的情操,据说大熊经过百折不屈的努力成为了科学家,修好了哆啦a梦。
实在是太励志了。
而被扯烂的Ted被流星一划,就再一次有了生命。
不知道大熊最后是否娶了静香,不过John确实是和妹子在一起了,有了如此欢乐无比的Ted相伴,为什么不呢。
本来看预告 充满期待 结果看得索然无味 本来玩具熊是个很可爱的东西 结果各种粗口 色情 完全破坏了那种可爱的美好 段子也没啥大意思 我是觉得看到一半就很没吸引力了
还记得那个满口脏话、粗口的铁哥们么?
小的时候,我们那么幼稚,矫情,说什么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永远都在一起。
打雷的时候,我们蜷缩在一起,骂着老天在放屁。
抽大麻,看我们最崇拜的英雄,聊着各种黄色话题。
在这个世界上,人总是生来孤独。
有一个和自己从小一起经历整个人生的伴侣,真的是一种幻想。
当这一个梦想实现,有一个人真的可以一直陪你到老的时候。
你会为了他,放弃自己的事业、爱情甚至生命么?
我相信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活了这么多年,过去的记忆永远是和什么东西联系在一起的。
无论提起哪一段回忆,我总能和某些画面,某些物品联系起来。
小的时候住在6栋,破烂不堪的楼梯和那只趴在二楼楼梯口的小狗,总会让我感到恐惧。
直到后来妈妈告诉我,狗喜欢欺负弱者,你表现的越软弱,它就越会欺负你。
上小学时候的卧室里放着我最爱的高低床,只可惜上铺永远放着音响等其他的杂物。
爸爸妈妈总是笑着问我要不要一个妹妹啥的,我总是天真地以为他们是认真的。
上初中的时候开始住校,回家变得少了起来,家里的记忆慢慢被学校的那个8个人挤一间的寝室取代。
晚上总是睡不着,于是爸爸给我买了一个黑色的小猪收音机。
把耳机插进黑猪的鼻孔里,听着广播伴我进入梦乡。
初中毕业后出了国,总记得从学校到J8的那条路,干净的街道,不太繁华的地段,却承载了四年的记忆。
只可惜这些记忆永远只能藏在自己一个人的心里。
没有人能够看到,能够分享。
等了好久没能等到清晰版,于是在这个周一的下午,忍不住看了这部TED,枪版。
虽说是一部喜剧,在几次笑到肚子痛以后,我的眼眶还是湿润了。
我也好想有一个TED,在我最需要朋友一起玩的时候陪着我,在我最害怕的时候和我一起骂粗口,在我无聊的时候和我一起看电视,抽大麻喝酒…我不在乎所谓的一只玩具熊让我永远长不大,不够成熟,我不嫌弃一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朋友的圈子,我不在乎所谓的Last chance,我在乎的就是一个在看到自己从小就崇拜的偶像的时候打电话叫我一起去看的朋友,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哥们。
John的一个愿望赋予了TED生命,Lori的一个愿望救活了TED。
TED说you wish me back! Lori说No, I wish myself back. There is no choice between you and Ted. If there was, fuck it, I prefer a TED.
之前在youtube上看过trailer,各种视频播放之前都会先来一段Ted的广告,主打的片段就是关于求婚戒指的。
泰迪熊暴揍John并且大喊我的戒指呢我的戒指呢,实在是萌翻个人。
上周去纽约时,路边也是各种Ted的广告牌,实在是把人的期待之心推到了至高点。
迫不及待的看了之后,真的,挺失落的。
虽然跟众多豆友比起来我看的电影实在少的可怜,然而这种千篇一律的剧情我想说真的太恶俗了。
枉我那么喜欢米拉库尼斯,这电影给我的感觉真是浪费演员。
首先说这电影的卖点主要在于Ted是只玩具熊而不是个人,然而抛开他这层假身份不说,Ted其实完完全全就是个人,而且是美国人眼中比较受欢迎的类型,至少是青年人推崇的万人迷。
他吸大麻,泡妞,满口脏话,疯狂party,不务正业还能得到升职,正是美国青年人的偶像类型。
类似的人物,美剧都拍烂了。
以How I met your mother中的Barney为例,此君人气颇高,泡妞魔王,满口谎话,却能在生意上风生水起,不失为男人版American dream。
这是一个经典却又狗血的形象,Ted在这点上不但没能利用自身是Teddy Bear进行超越,反而过分拟人化,完全将一个人的特性嫁接到身上,显得完全没有新意。
另外,兄弟和恋人这个梗也是个被人嚼了吐吐了嚼的旧梗,含在嘴里实在是反胃。
一看到Laurie在和John,Ted关于“斯基”的问题上有了点不快之后,我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他们冲突的开始,相信其他不少观众也会有类似的感应。
果然,John是个纯屌丝,和屌丝泰迪熊一起不务正业,尽管Laurie多次给他机会他还是无法把握自己;与此同时,另一条剧情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变态父子对Ted有着可怕的占有欲……剧情进行到高潮,Ted开始上演好莱坞式温情戏码:对女主说你回到他身边,我会远远离开你们再也不回来了——作为观众的我此时此刻不但没有一点感动还觉得这剧情实在是狗血淋了一脸。
此时此刻,没有好莱坞式动作戏怎么能真正让观众High翻?
于是,变态父子劫持了Ted,并且在Ted试图逃跑后将它装上了车,带往未知的方向——真的是未知,我智商是硬伤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要把Ted带到哪里去,首先他们在自己家里是最安全的,John如果要硬闯进来他们完全可以找911,private property在美国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当然抛开这么现实的问题不说,他们要带Ted去哪里?
有种就永远别回家,带着Ted私奔到天涯……你又不是职业逃犯从此以后不过日子了,这样仓皇出逃你要闹哪样!!
抛开仓皇出逃的问题,因为我们毕竟可以解释说他们情急之下第一反应就是逃跑——我靠你们把一只智力和人水平相当甚至比某些人还高的熊放在后座一点措施都不采取?
正常人都有这个智商吧,你绑架了一个人开车逃跑,把他放在后座,让他跟个自由人一样活动,不是找抽呢嘛。
最次也要把手绑起来吧?
这段追车逃亡戏表面上看是为Ted增加了起伏的情节,而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而言我只觉得不伦不类。
后来,果然Ted死掉了,果断是出于好莱坞式煽情的必要。
棉絮飞了一地这个场面还是拍的不错,有几分新意,然而死前说的话也是陈腔滥调,什么她比thunder buddy更重要啊,你不能没有她啊,我仿佛看到了黄继光英雄在我面前圣母地微笑。
结局意料之中Ted又要活过来,而且是由Laurie召回的,这样就是完美中的完美了。
屌丝逆袭成功,John和Laurie结了婚,从此狗血男主和狗血女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坏人遭到了报应,小胖子成了Taylor的调侃还不错。
但是我仿佛泡了一个狗血澡一样感觉全身一股臊腥味,合上了电脑赶紧去洗手洗脸。
期待已久的电影就拍了这么个熊样,真是无力吐槽。
-LZ不是职业影评人,随意吐了个槽,结果影评火了。
渐渐见识到大众百态,心态也从最开始比较焦躁变得慢慢平和了一些。
叫嚣着要LZ回复,或者叫嚣着不允许LZ回复的,LZ想说回复不回复是我的事,就像评论不评论是你的事一样。
人身攻击的请继续。
LZ我绝不删帖,是骡子是马欢迎拉出来遛遛=v=礼貌评论的很欢迎,不论反对与支持,讲理的就是好同志。
-总结下来一句话:我觉得该片没笑点,情节又超级老套,精华都集中在预告了……这是两星的原因。
另外:个别人在本影评后面秀下限的评论比这个电影更好看,有兴趣的可以搬个马扎磕个瓜子慢慢观赏,至少这些秀下限的全部是原创。
我不想说这部片子有多差,我只想掰掰它有多俗。
只是以本片所制造的噱头来看,这毫无疑问是本年度最让人失望的喜剧,因为它浪费了那么好的一个创意——一直重口味的泰迪熊。
什么是重口味?
《美国派》中的喝精液是,《南方公园》中的撒旦和萨达姆搞基是,《惊声尖笑》的大段呕吐也是。
但是这些重口味都是有意思的,和剧情贴近的,是适时出现在流畅的剧情中给人惊喜的,但是回头看看泰迪熊有什么呢?
不错,抽大烟、用萝卜和美女爱爱,以及爆粗口。
除此之外呢?
OMG,他竟然在当男女主角的“和事佬”,他竟然像迪士尼的可爱宠物一样,大喊:我会离开的!
而且还被莫名其妙的烂坏蛋给绑架了,然后制造出一场并不惊心动魄的“营救”大戏。
结尾呢?
被撕破肚子的熊熊竟然在女主角对流星许愿之后神奇复活了?
看到这里,我几乎快要吐血了。
你妹啊,你以为这是五岁儿童剧吗?
随便许个愿就能够让逝去的二逼泰迪熊复活啊?
你妹啊,这种完全没有颠覆的二逼剧情能够再烂一些吗?
而且从头到尾室内喜剧的一样的恋爱剧情,可以再俗套一些吗?
我承认一个会活动的熊是个好玩的梗,但是除了这个之外,这个片子还可以更烂一些吗?
我觉得抛去剧情,单看泰迪熊耍贱泡妞的片段是完全OK的,因为他是那么清晰地漂浮在无聊的剧情主线之上,是那么地泾渭分明。
以至于我认为男女主角的剧情只是为了撑时长的,因为他们和泰迪熊的交集真的很硬很无聊,完全可以无视。
所以,我认为:这就是一个用说话泰迪熊撑起来的一个爱情大烂片,搞笑没搞笑起来,科幻没科幻下去,甚至重口味的都扭扭捏捏。
太过勉强。
所以,不用抱太多希望去看这部好评如潮的片子,说不定有很好的享受。
P.S. 泰迪熊和ALIKA KEYS的精彩互动,是我认为最屌的。
人家艺人怎么那么敢说敢讲啊?
节操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基友故,两者皆可抛。
这是一部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电影。
然而你猜不到的是,它的过程居然充斥着这么多的粗口、政治讽刺、种族、荤段子和基友。
当看到一个毛绒玩具在超市仓库里和收银员嘿咻的时候,我不知道其他的观众会是什么心情。
至少我自己是一拍大腿,骂了句:KAO,导演太没节操了。
就像小乔同学说的那样:这片子的导演是有多么勇敢,把泰迪熊的节操毁的如此没有下限。
吸大麻,爆粗口,招妓,吐槽,这些是毛绒玩具该干的事吗?
至于跳上收银台把洗面奶挤到脸上这段我就不说了,喜迎十八大,要和谐。
仿佛一夜之间,我所熟悉的那个一脸呆萌的毛绒玩具就变成了一个满口fuck,满脑子精液,一边吐烟圈还一边不停吐槽的中年大叔。
导演不仅给泰迪熊配音了,还附体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节操碎了一地的电影。
我还是喜爱它。
不只是因为搞笑,还因为它是我所看过的,第一部让毛绒玩具彻底脱离童年色彩,进入成人世界的电影。
其实,生活哪有那么和谐?
那么童话?
那么美好?
所有的节操,不过是在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面前披上的皇帝新衣罢了。
影片毁了泰迪熊之前被赋予的童年伴侣形象,却赋予了它一个更成熟更真实更能陪伴成年人的形象。
这世上安慰孩子的动画形象很多,但安慰成年人的却很少。
然而,成年人不是不需要,只是不好意思要。
君不见007、碟中谍、谍影重重这种豪车配美女拯救世界的童话如此的流行么?
需要的得不到,所以才有了YY。
而影片中,泰迪熊其实也不是泰迪熊,它只是我们身边,陪我们一起打dota一起泡妹子一起跷课一起醉酒——直到不知不觉就一辈子的——那个基友。
亲,你还真的以为,结尾男主女主泰迪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是爱情的胜利么?
NO,这只是爱情面对基情的妥协。
我想,每个男人都能明白本文开头那首打油诗。
而导演也一定能理解我这篇看似吐槽实则喜爱的影评。
THE END
我给这部电影打四星,完全是出于我的观影洁癖。
其实这部电影可以打到四星半或者五星——对于一部爆米花电影来说,它实在是超出预期太多了。
一开始画外音无辜的口吻让人以为这是又一部《极地特快》似的童话,结果没想到正片一出,脏话满口,种族、黄色笑话、自嘲、政治讽刺满天飞,完全颠覆了我看预告片时的家庭片幻想,我差点以为这是部Clint Eastwood或者Oliver Stone拍的充满男性荷尔蒙的电影。
美国人真是放得开。
电影分级一提高,放弃了带孩子去电影院的幻想,整个电影院就变成了中年人的欢乐Party。
电影故事很简单,小男孩John的梦想成了真,圣诞礼物Teddy bear活了过来,陪伴了他的整个人生,直到他需要在家庭和Ted之间做出选择。
但其实,电影充满了各种隐喻,有时甚至是明喻:每个男人的心里都住着一只泰迪熊;各种时候他需要在女人和泰迪熊之间做出选择:是成为一个负起家庭责任的男人,还是追逐自己心中小男孩的梦想,不负责任但快乐;只要心里有泰迪熊,就无法离开童年的世界;但最后女人还是抚平男人心中伤口的关键人物;女人想要和男人快乐地在一起,就必须宽容他的那只泰迪熊。
最后那个缝针的场景,简直让人又诡异又想笑又好像不该笑的黑色幽默感,快赶上Tim Borton的黑色电影了。
好了,到此为止,我基本把电影情节讲了一遍,剧透得也差不多了。
可是哪个男人能离开泰迪熊呢。
童年的动画片是那么美好,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幻想有一天坐在恐龙特级克塞号上打倒了格勒密斯;我们希望一辈子都有大麻抽,有女人投怀送抱,不负责任地和各种人上床;这在苍白的、一份租车公司的工作背后,是我们短暂逃离现实世界的唯一出口。
为此,我们宁愿付出害怕打雷的代价,愿意逃离衣冠楚楚的社交场合,在泰迪的身边,冲口而出一些平时不能说的话,做一些平时不能做的事。
导演蛮有号召力的,把Nora Jones和Sam Jones都弄来演真人,电影院的大叔大妈看到满头白发的Sam Jones,估计也会好好地怀念一把自己的童年吧。
更多影评请见博客:http://www.wangxiaoxin.net本文版权属于王小心,转载请注明
文/谢小森和往常一样,我下载了这部电影,然后一个人把它看完。
我并不是独生子女,所以我小时候并不孤独,有兄弟姐妹,有同学朋友可以玩。
反而是现在,大家都走散在各自的时光里,没有了交集,没有了联系,没有了说话的机会。
现在才体会到什么是越长大越孤单,一开始我们在一条小溪里认识,我们碰碰撞撞,彼此融入对方的生命中,小溪总会有尽头,然后我们汇入了江河,我们还不会相隔很远,我还能听得见朋友们在说话,我还看得见朋友们在嬉戏。
到后来,江河归入大海,汹涌的海浪把我们冲散,各自有路走,各自也没有自由,向着自己以为的方向奋力游去。
什么叫做长大?
什么才是我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我没有收到爸爸给儿子的一封信,也没有听到妈妈说我长大了,老师只教我怎么去考试。
当然我不会因此而责怪任何人,我知道他们也不知道。
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没有见过村子以外的世界,更不用说为我指一条光明的路。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明白我处境,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农村来,读了点书,然后在社会上挣扎的人很多。
很多背后的人看好我,只是他们都不是我,他们不懂我的世界。
借着社会的发展,我可以看到很多东西,我甚至了解世界,我知道像我们这层人,能有个梦想,很不容易,所以我尽力地去捍卫它。
知道了所有烦人的事情,知道了什么都要量力而行,知道了自己的背景,知道了自己的卑微,这就算是长大吗?
长大难道就是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什么事情却要想后果?
心爱的人,曾经就在眼前,却不敢上前说句话?
长大难道只是为了认识自己的卑微?
难怪那么多的人不想长大。
我写东西经常是没有中心的,胡思乱想一通,有时候觉得在这写篇不入流的影评是在浪费时间,有时候觉得这是我靠近梦想的小洞,也许有一天我会把小洞磨成大洞,进入另一个世界。
如果你跟我一样,你是否会觉得我们这层人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身后的人把我们垫高,让我们得以靠近一个类似出口的东西,然后我们发现自己正在另一个底层。
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只是很遥远,也很耀眼。
我们向往,我们想象,我们渴望,我们挣扎,却似乎永远得不到。
我们想得太多,导致晚上都无法入眠,我们能做的却又太少,就像在一个洞口,差一点点就可以爬上去,就差一点点了。
我有时候羡慕我爸,他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如何,他不会想很多,这样活着反而轻松。
只是他却把我送到了那个洞口,然后,我只能靠我自己。
长大后流入社会的大海才发现,不光可以为传宗接代而活着,还可以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活着。
会发现有些人可以花光自己一辈子做一件事情,有些人可以不顾后果地随心而行。
我却要设法回馈父母,组织家庭,生活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这或许就是责任,为家人,为自己甚至是为社会的责任,至少在我们生活的国家就是如此。
过来人会用“长大”来逼你就范,长大了不应该怎样,长大了又应该要怎样。
时代的巨轮我无法逃避,要么现在被它压在底下,要么跑快点,以后再被压在底下。
我不满现状,想要挣扎,想要做一些事情,结果才发现,就像一滴雨水扎大海,涟漪也荡不起半点。
现在才发现我是那么的没有归属感,生活在社会的隔离带,好的一面进不去,身后的一面不想回去。
有人说,当你感到生活有压力的时候,你就是长大了。
好吧,我是彻底长大了,我的身边没有Ted,我不抽烟也不嗑药,可我不见得就有人喜欢,人就是这样奇怪,拥有了想更好的。
其实我现在的生活就挺好的,只是外面还有更好的而已,如果要我说什么向上的话,我会说:在满足中进取。
长大并不可怕,孤单也只是暂时的,所有的故事的结局最后都是好的,如果不是,那说明故事还会延续。
我不能说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可能它连我最爱的TOP50都没份,只是在电影里看懂了一些东西,与电影无关。
正如约翰和劳丽的愿望会实现一样,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那天,所有的阳光只为一个人闪耀,现在需要做的是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我喜欢电影,因为电影总是带给人希望,即使最烂的电影,也有彩虹般绚烂的人。
我是理想主义者,希望好一点,为何不可?
For Ted2012-11-17
女孩代表了美国普通民众,男主人公即观海。
四年前,也就是2008年,两人初次相遇,一见钟情,主人公答应要作“积极改变”,但四年过去了,境况似乎并没有明显改观,主人公还在和自由主义者的(大烟、粗话、泡吧)发小泰迪熊胡混在一处。
于是,女孩面临着重新抉择。
是给主人公再一次的机会,还是干脆转投不断示好的象征着资本势力的高富帅老板的怀抱?
片中,同时进行的两场派对很重要。
在女孩老板的派对中,主人公差点被虚伪善意所蒙蔽(“你一走,我就去睡了你的女朋友”),好在泰迪熊一通电话及时“救了”他。
而且这次泰迪熊也没有再拉着老友旷工看碟,而是积极主动地引荐了八零年代的漫画英雄飞侠戈登。
戈登的抗“明”精神显然是感染到了主人公,俩人与隔壁华裔之间爆发了口角和肢体冲突。
其中,击穿墙壁象征着主人公在他的“第二次机会”中要变得主动强硬一些,某一“壁垒”必须被打破。
但!
邻居身份的特别设定,以及打斗烈度之温和,之快速收场,却意味着这场与“明”后人们(后人代表叫王明?
屋挂毛相,名作王明?
好吧,姑且认为仅是配合戈登事迹随意杜撰,并非某位西方D史达人特别制作的黑色幽默)的较量虽然必须,却绝非你死我活。
当然,这一重大转变的实质精神并没有马上获得女孩的理解,而后面化解误会的过程中又穿插了变态父子(象征极端保守势力?
茶?
)对于泰迪熊的绑架和意图私人占有。
故事的结尾,自然是皆大欢喜。
除了女孩的老板死于非命。
这是一个将长期禁药欺诈的兰斯·阿姆斯特朗视作精神图腾的“有钱人”的必然下场。
每个人小时候都希望自己是大雄。
大雄其实很普通,成绩普通,打架普通,长相普通,胆小,贪玩,犹豫,有时候懦弱,跟宜静最后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在一起。
可是因为他有一只无所不能的机器猫,所以,大雄也变成了每个小朋友的梦想。
机器猫有一个万能的口袋,可以变出所有你想要的东西,还有竹蜻蜓,可以背着你飞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有这两样的机器猫已经很厉害了,它居然还有一个任意门,推开那扇门,它可以一秒钟就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小时候我和弟弟一起看动画片。
弟弟问我,如果我可以选择的话,我最想要机器猫的什么,口袋,竹蜻蜓,还是任意门?
我想了半天,说 任意门。
弟弟很得意,说 真笨,应该要口袋的。
有了那个口袋之后,还可以从口袋里掏出竹蜻蜓和任意门。
如果弟弟再问我一次,我应该答案还是一样。
我只想要任意门。
不记得大几的时候,看一个机器猫的剧场版电影,里面写了机器猫的结局,这么一只威武的要死要活的机器猫,最后居然没电能源耗尽,需要回自己的星球,所以跟大雄告别之后,就死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它怎么可以这样死?
看的老娘都哭了,恨不得把那个编剧拖出来暴打一顿,然后说 不行,你重新再写一遍,重来。
你写不出来就让我来写。
K。。
很久之后有一天,我看到红小姐的一篇文章,说你到底是爱机器猫,还是爱有口袋,竹蜻蜓,和任意门的机器猫?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还从来没有想过。
看《Ted》 的时候,我想起了机器猫,和红小姐的那篇文章,以及那个问题。
小时候的Ted,各种萌和可爱,它陪John度过了一整个孤单的童年,答应他永远做他的朋友.他们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一起躲在被子里,互相承诺会永远陪在对方身边,永远不分离。
可是长大之后它变了。
它变得粗俗肤浅,抽烟喝酒乱性,它变得啰嗦,刻薄,懒惰,胸无大志。
它变成了John的负担和拖油瓶,变成这个男生长不大的理由和与伴侣move on到新生活的绊脚石。
多么自私的人类。
自己逃避的成长,让一只泰迪熊来承担。
所以看到Ted狠狠的教训John,狠狠的抽他,打他,拳打脚踢的时候,我在电影院里笑的都出声了,心里暗爽的不得了。
你凭什么?
你需要朋友的时候就可以许愿让我变成一只会说话有生命的泰迪熊,然后做你的朋友,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这样相依为命。
现在你开始嫌我烦,嫌我幼稚,嫌我成为你的累赘,然后说把我扔掉就扔掉,说让我搬出家就搬出家,你为了一个企图要改变你的女人,和一个自己不想面对的真实人生,就决定要抛弃我?
你凭什么?
电影里最心酸的镜头是John又跟女朋友吵架,女友开车扬长而去,然后他把气都撒在Ted身上,骂了一通之后,转身就走。
Ted跟在后面,落寞的按了一下自己身上的按钮,I love u。
但是他已经不想再听了。
可是最后还是Ted主动去求和示好,甚至愿意以彻底搬离他们的生活为代价希望John和Larry能够重归如好,他是如此的爱他,忠于他,把他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
这只一无所有只有爱他这一件事情的笨蛋熊。
电影的结尾有点扯。
Happy ending的有些牵强。
许愿有这么容易的话,NND,我许了二十几年的生日愿望,就不能实现一个么?
看完电影之后,我跟H说,我也希望身上有一个按钮,一按就会自动说 I love u . H 很不屑的按了一下我的手臂,我说:这样多酷阿。
从此以后告白都不是问题了。
又想了一遍那个问题。
嗯,即使机器猫什么都没有,我想我依然爱它。
真的搞基是不管对方是个神马的
这种电影现在真心看不下去了。。。
将恶搞进行到底~
各种毁童年各种吐槽尼玛连旁白也不放过吐槽的片子让我累了一整天的身心又能继续爱了
没法看下去 真的好无聊啊 美式笑点无法理解吗?
好弱智啊。。泰迪比起兰戈,输在了了作者,应参考僵尸肖恩那俩混混。
其实这是个童话。
就冲这一个多小时带来的笑声,值了!~!~
120811@westvale 和预计很不一样。不算新的题材加上完好的结局而已 还恶搞中国人诺拉琼斯和泰勒..
最后小胖子变成了taylor lautner真是笑死我了。。。。。
熊君好基友一一辈子!
看似动画,可是一点儿都不简单。看得我无尽反思啊
冲着kunis大美妞多给一颗星
本该如此结局...
这片子,完全不是我想想的风格~
在大美帝看的电影。。。没太听懂。。。
So American! Love Ted the mean bear~ =3=
贱熊。故事很传统,但包装成毛绒熊很有趣
虽然脏话满口,却是美好童话。为什么我小时候那只绿色的老鼠怎么就没跟ted一样活过来呢~看到ted被撕扯开了的时候最让人为之动容。。
推荐妈妈带孩子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