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站在学校的操场上,身上穿着荆棘,下半身的长寿牛王裤裆快拖到地上,脚上的死亡之吻闪闪发光,在大多数学生还以穿阿迪达斯和nike为王的时代,一身CLOT的我觉得我自己就是整个学校的潮流教父。
所谓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我虽然因为自己从小就另辟蹊径的性格知道了CLOT,但是我毕竟不是那个老天赏饭吃的陈冠希。
毫无疑问,陈冠希就是那时候我和一帮朋友心中的时尚ICON,我们疯狂的买clot所有款式的A货,在镜子前翘首弄姿摆各种pose模仿他,甚至从来不会粤语的我,居然还tm把《战争》唱得比谁还溜,我可以模仿陈冠希说着拗口的普通话,我可以学他一样左摇右晃的走路,可以学他永远who the hell you are的态度,虽然我始终成不了陈冠希。
但是毫无疑问,陈冠希是我以及很多人开始接触潮流文化和街头文化的启蒙导师。
除了完成一个屌丝学生向潮流达人的身份演变,我们开始三五成群的在街头聚集,接触西岸HIP HOP和匪帮音乐,开始玩滑板、BMX、攀爬、涂鸦等街头运动,开始听闻来自日本里原宿的各种大神——藤原浩、仓石一树、中村世纪、NIGO......开始张口闭口Mastermind、VISVIM、numbernine、fragment、neighborhood.......对于当时年少的我们来说,这些就是我们吹嘘自己,鄙视别人的资本,也是在求同不存异的成长环境中我们可以和别人划清界限的唯一资本。
2008年,艳照门事件爆发,一时间陈冠希从全民偶像坠落地狱,所有人都对他呲之以鼻。
而对于已经被街头文化“荼毒”的我们,艳照门事件恰恰让冠希哥封神,我们沉醉于那些我们认为代表着街头文化的生活方式——极限运动、粗口、软性毒品、烟酒和女人。
当所有人对着张柏芝的照片一边撸管一边骂陈冠希时,我们只会说:this is fucking cool,man。
青春弹指一挥,转瞬即逝。
陈冠希离开了中国,我们也慢慢长大,不再像是无脑的少年,每天肆意挥霍着自己过剩的荷尔蒙。
我们开始接受高等教育,或者因为荒废学业无奈地提前走进社会,开始接受主义的训导和规则的教诲。
我们开始学会接受主流价值观和普世价值观,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荒诞与不羁,我们开始理性的面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开始试图劝服自己和世界和解——接受一份稳定的工作,接受一份安排好的生活,接受一份微薄但足以糊口的薪水,接受一成不变但是未来可期的生活。
我们剪去杂乱的头发,修得整整齐齐,脱下牛仔裤和T恤,穿上衬衣和皮鞋,甚至看到那些标新立异的小孩,还会报以轻笑——好像忘了几年以前我们也像这些傻屌一样。
这很正确,人类的幸福来自于稳定和可控。
只是很奇怪,每一个正确生活的正常人,似乎都不是那么快乐。
他们总在抱怨,他们总在怀念,他们总说如果可以回到过去就好了,我会怎样怎样......问他:如果放弃现在回到过去的生活,你愿意吗?
十个有九个都会说愿意,但是前提是他知道这不可能发生。
我认为之所以人会怀念过去,无非是怀念过去的那个骄傲的自己。
只是不知不觉间,我们快忘了,自己曾经对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
然而,7年之后,陈冠希回来了。
用一个纪录片的形式,在社交网络掀起一阵飓风。
VICE推出三集连播纪录片《触手可及》,一共一个多小时的短片,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的点击量。
他还是那么屌的告诉你他的答案:如果可以回到过去,我什么都不改变。
卑微的屌丝们羞愧的无地自容,只能流着泪说:看到你还是这么屌,我就放心了。
7年之后再回来,一切都变了,陈冠希变老了,中国人不拍片子不用相机了,看片子也不用电脑了,中国人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明星吸毒出轨一抓一大把,陈冠希7年前犯天下之大不违的事儿好像不再是事儿了。
7年前陈冠希说退出香港娱乐圈,indefinitely。
7年后,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的未来在中国。
”然而不变的是镜头里展现的那个真实的陈冠希,依然屌的无边无界。
事实上,陈冠希有他屌的资本,在世俗的偏见眼光之外,他有太多没有被看到的光芒:除了早已用无数作品证明的演技之外,他的音乐一直被低估。
当年离开英皇娱乐之后,陈冠希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HIP HOP音乐,客观的说,近些年这些由他自己主导的专辑或EP《confusion》、《三角度》、《几点》、《super brohers》均可算是中国hip hop音乐的顶尖之作。
陈冠希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合作的都是国内HIP HOP界的大牛,糅合多种音乐风格,无论是电子编曲还是纯HIP HOP音乐都令人赏心悦目。
无数人看完纪录片才去听他的音乐,惊呼:原来陈冠希的音乐这么屌!
这时候我们开始抛却偏见去重新审视陈冠希这个人:他年少成名,却又在最巅峰时遭遇重大挫折,被万人唾骂。
他退出娱乐圈头也不回,远走美国,他不再做人们眼中的所谓明星,他成了一个只想挣点钱的潮牌老板。
他开始潜心做自己喜欢的音乐,经营自己的生意,我们这才发现,原来他的音乐这么牛逼,我们这才发现,如果没有他的CLOT和juice,中国的潮流文化直到现在仍然是一篇空白,我们这才发现,他依然是那个Fuck it,I'll show you的陈冠希。
和往常一样,网络上的声音立即分成了两派:一派跪舔冠希,一派质疑这是一次商业炒作,为冠希复出铺路。
然而是与不是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我们只需要知道的是,以他的身价条件,他原本可以走一条更一帆风顺的路。
但是他没有在艳照门之后哭着道歉然后又继续招摇撞骗,他没有在经济公司为他安排好一切之后放弃自己的坚持,他没有在饱受骂名中放弃自己的潮流品牌。
他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生活,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但是他却咬紧牙关不说后悔并乐观的面对未来而且依然保持骄傲生活的态度?
这不就是吗?
经历过多少挫折,都可以从头再来,犯过多少错误,都可以倔犟的不说后悔,然后骄傲的告诉那些看不起你的人:I dont give a shit。
乐观的面对自己的生活,知足常乐,遵从内心,不忘初心。
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我们永远不可能像陈冠希一样屌,但也许我们可以做一个更屌的自己。
“喜欢努力做自己的人。
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不掩藏、不造作;爱恨都写在脸上不放在心里。
”只有三篇短短的访谈,但是足够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一个真实的Edison。
一、努力地做自己的商业,从无名到1000W的营业额自艳照门被封杀之后,Edison带着5W美金去了洛杉矶重新开始。
他说,我想做艺术的东西,就算是T恤,也可以很艺术。
和艺术家合作设计,只有少量的出品让这些“限量版”成为潮流,成为可以收藏、穿在身上的艺术。
超级nice的想法。
当大多数人还在想着做“爆款”创造销量神话的时候,总有一小部分人在为做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努力经营。
比如Edison。
二、曾今的他就想活出自己的样子,可惜我们现在才看到永远不可能再聚光灯在看到一个人真实的样子。
他会改变,会被人粉饰或抹黑。
众人包围、恐吓,不敢说真话。
好像活成大多数人希望的样子就能够塑造一个优质的偶像。
人不是因为有缺点才变得更像一个人吗?
比如某些天王有怪癖,某些男神有陋习;而Edison只是一个更合适欧美多元文化的ABC;不离口的脏话、多动症“儿童”、行为上的“疯子”、自恋自大又神经、不顾一切想做自己的“小孩”。
他把想法示众,渴望被人理解,被人倾听、100分努力的工作让自己变得不一样;因为这样,他可以成为一个模板、参照,让普通大众在某天因为自己看走眼而重新接受他。
我想,他已经完成一半了。
善良的人们总是会给人以救赎的希望。
三、有才华且努力的人会在不同的世界过好自己的人生“但凡努力的人,都不会过得太差!
”不能演戏、拍电影,不能做唱片发专辑;可是Edison还是积极的参加商演,希望别人能看到他的努力,变得不要那么讨厌他。
不整容、不打针,坚持原装做自己,在这个年代真得好难得。
“为什么说的非要看我整容;他们觉得我没有以前帅了,可是那时我才17岁,现在我35岁了;年纪变大就会老啊;等我50岁了,再看还是帅;因为我是原装;我才不整容。
”好霸气的对白,仗着底子好,好嚣张!
可是我就是爱这样的霸气,不喜欢就说no;喜欢就拼命争取;有好的想法就分享出来让朋友参与共同改进。
我们被中国式的文化压抑太久,习惯了藏着掖着不说真话;考试从来不复习,好处自己怀里揣。
写太嗨,好像说得我不是这样的人似的......(笑cry)
最近有关陈冠希的纪录片《触手可及》炒得很热,大意就是陈淡出娱乐圈,努力做个生意人,把美国街头文化融入品牌之中,闲暇之余也做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好不快活。
此片一出,很多人都赞他是个性情之人,认为当年那件事他也是个受害者,经历这些变故封杀还能乐观向上,实属不易。
我自然是很欣赏有个性有才华之人,但对这部纪录片,我觉得要抱有谨慎态度。
扯上娱乐圈,还有些意见媒体,很多事情就很难讲了。
首先来说,圈内圈外恐怕对男女之事的道德观是天差地别。
从这两年该圈丑闻迭出来看,纵欲滥交恐怕也是常事,吸毒嫖娼也不鲜见。
虽是私事,但人人都有杆标秤,只是这些年过去,大家这类事情看得多了,突然旧事重提,发现曾经的惊涛骇浪其实也不过寻常而已,却毁了几个当时风头正劲的青年,风评自然转向。
另外再扯上一句,同样是受害者,舆论似乎迟迟不肯放过那几位女明星啊。
网友们大赞陈随性而为,亦努力不止。
我倒是觉得世上大好青年太多,拉他做人生导师,上进典型,恐怕不妥。
人们对他的关注太多,无非是因为男女双方在这个事件上有两种微妙的立场。
男人在他身上找到了自己放荡不羁的影子,太多人从一开始就觉得他没有错,哪个男人不风流?
况且男未娶女未嫁,自然是理所应当。
此番一出,更是觉得这个青年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无一丝悔意,真是潇洒!
而另一批呢,自然是早年怀春的少女,看中他青年时英俊伶俐又带点天不怕地不怕的痞气,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谁不想成为绑住情圣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但毕竟是少女怀春,想想而已,生活中恐怕少有人想招惹这般情场高手,但虚拟世界嘛,有颜就是正义。
大部分人对娱乐之事,也就是茶余饭后的谈天消遣。
谁能断然镜头前的他是不是真实流露,谁又能断然各方是不是带些许目的。
个性个性,也不过是他人的活法,所谓纪录片,其实和各大电视台的明星真人秀又有多少差别呢。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优秀人才亦是辈出,比如前几日扎克伯格做的慈善,多学学人家才是。
关注希哥不多,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无间道。
当初经历那些事情,使他没法在中国“为所欲为”,估计挺难受。
放谁身上不难受,毛了?
他说最遗憾的是没的电影拍了。
其实他开服装店出唱片等等,再怎么样也比不上拍个电影,最好能在中国安全上映,得到中国人民的好评,就象他讲的最好再来个终身成就奖。
那可太棒了!
在最初跌的最痛的地方站起来,还站的稳稳的,简直就是绝地反击了,好么?
如果这一切都实现了,他还会带来更好的作品或还一直以这种积极的形象在人们面前么,别问我,我不知道。
谁知道?
有本事去问xxx啊不过这个片子至少大体是积极向上的,看完宣传成分较多,希哥涨粉了没,我关注你了哦,啊哈哈哈。
他说了啊,较私人的他不会正面回答你的,私人范围么。
那他公开的就是音乐和服装了,近期他的成就几乎也在这些方面。
所以不得不承认这个视频制作给不知道的人比如说我,做了大幅度的简介,给我的感觉是,不能以电影的方式“进击”国内,那就用其他方式好了。
不是说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所以他最爱的还是to be an actor。
他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副业,那些也可以成为他喜欢做的事情,但绝对不是他最期待的事情。
看完三集纪录片最大的感受是-这货太坦诚了,活得太潇洒了,简直和我的梦想一样。
他早已从当年的BOY成长为一个敢担当有理想肯行动的MAN了,这种成长是时间给他的,是上天给他的。
片中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陈冠希,早不是那个我曾肤浅地根据外表所喜欢的陈冠希了,他变成了一个当代年轻人值得去学习、去标榜、去当做人生目标的陈冠希,他活成了他应该的样子,活成了中国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他说,他不喜欢当明星的生活,去唱不喜欢的歌。
如今,他唱他喜欢的歌让大家了解他的生活。
他说,他拍了25部电影或者更多。
如今,他演不到电影演的全是他的生活。
他说,HIP-HOP是我爸,LA是我的新家。
如今,他日本、中国、美国各处飞,流连之后想回家。
他说,他当初带5万美元去了美国。
如今,他的分店遍布全国。
他说,他国内的朋友十根手指数得清楚。
如今,他微博粉丝2400万不知从哪来。
最后,他说,我当然希望我能够在中国做我的生意唱我的歌,生我的小孩建我的家,因为我是中国人嘛好吧,其实,我被他全篇HIP-HOP式的回答弄疯了,但是,我喜欢他!
借用纪录片的名字做为这篇影评的标题。
还是先谈看完后的想法。
套用笑来老师的三个字,正三观。
我自己看完后就觉得他太有信心了,其次很感恩他悔改了,纪录片没有告诉我们所有在艳照门事件之后他经历了什么,但是我可以感受得到,透过他在视频里的言行,还有对他朋友的采访,他正面回应曾经做过的事,It's so courage!!!因为我觉得我现在做不到可以这么坦然,当然了我不忌讳谈论自己的缺点;第二在视频中他向大家展露了自己的内心,他没有掩藏,这也是我很赞同的三观之一,WE DONT NEED TO HIDDEN OURSELVES;还有他说到安全感,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没有抓住一个可靠地东西,没有就算了,甚至还不愿意承认。
当然了,不得不说,冠希还是做了一些让么些人难以原谅的事,这也是给我们的一个警醒,不要走太多的弯路,但是却能学会承担责任。
最后推荐一首音乐MC仁的乐队LMF的《揸紧中指》peace outhttp://play.baidu.com/?__m=mboxCtrl.playSong&__a=18415561&__o=song/s||playBtn&fr=-1||play.baidu.com#
虽然是个直男,但是还是从十几年前,陈冠希还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就开始喜欢他,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帅,对美的欣赏不涉及别的什么,心中一直以为一个男人能长成这样大概就是人类的极限了吧,不论是吴彦祖还是金城武,在我心里都比不过陈冠希,我觉得他长得毫无缺点,即便友人会说他的颧骨仍有些突兀,但我一概不理。
那时候,陈冠希有些名气,但也不过是凭借帅罢了,到了后来,他演无间道、狗咬狗,真正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然后就是让他毁誉参半的照片事件。
我一直觉得在这一事件中陈冠希也是受害者,当然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并不像千夫所指的那样罪不可恕,况且女星们一不是受胁迫,二也是过了风口浪尖的时候又出来招摇过市,对她们的影响,谁都没有陈冠希大。
虽然我是陈冠希的铁粉,但我觉得这部纪录片一出来,口碑又似乎调转的太快,前面是万人唾骂,现在又百般同情,说什么陈冠希说话算数,不像文章、陈赫之流,其实说到底无非是国家对文章和陈赫太过宽恕,陈冠希真的永久退出娱乐圈么,扯淡,他们这些人一旦享受过娱乐圈带来的好,怕是会像吸毒一样不可自拔,他没有付出只是国家管的太紧,他复出不了,不让他拍的电影上,还付出个屁啊,他更多的是无奈而不是重诺。
陈冠希出了纪录片。
又一次席卷朋友圈。
陈冠希是一个多么典型的人不在江湖而江湖却永远有他的故事的人。
在2008年前,香港多次评选最帅和最美的男女明星是,男的总是陈冠希,女的总是张柏芝。
2008年之后的今天,陈冠希说“如果时间倒退,我什么都不会改变”,侧脸依旧帅的只有他。
我曾看过一句话,“矫正叛逆的武器有两种,一个是成功,一个是时间”,多庆幸,这两件事于陈冠希身上都失效了。
我喜欢有个性的人。
然而很可惜,我曾喜欢过的那些有性格的人,都随着时间多去,变得越来越迎合所有人的口味,比如我曾经喜欢韩寒,在他最激烈抨击教育制度的时候,我喜欢这份“顶撞”,加之他有一面名叫郭敬明的商业镜子,让人觉得他就是出来说大实话拯救万千苦难学生的。
然而这一切随着《后会无期》都变了味道,韩寒在隐忍的商业着,毕竟曾经的形象留在那,碍于这些想商业却又不能太商业,这个尺度倒是蛮难拿捏的、。
那个时候我才觉得,像郭敬明那样一开始就明明白白的说我就是爱钱就是愛名牌,且这么多年来都贯彻到底,竟然也不错。
韩寒的电影名字起的不错,后会无期。
当然,韩寒无可厚非,市场如此,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类似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我最喜欢的周杰伦、再比如宋冬野……我曾经看过一本写摇滚乐队的书,小摇滚乐队大概都有个常态,他们最辉煌最有才华的时候都是未曾成名的时候,后来要么梦就散了,要么他们几年后在群星闪耀的舞台上唱着他们曾经最鄙视的五月天风格。
时间和成就,就这么自然而然的让人活不出棱角。
而陈冠希,还是陈冠希。
我们听了太多关于成长、释怀和改变的故事。
小的时候大人生气的时候会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大一点乖乖仔会成为老师的心头肉,工作以后我们讲双商都高。
有些感受不知道会不会是共通的,我不喜欢的我曾经的领导,真的是360度全方位烦得要死,每次她来跟我讲话的我都不能看她,我知道我只要看她我就会管不住自己流露出厌恶的眼神,即便如此关系好一些的朋友还是会对我说你表现的太过明显了,要克制,天知道我已经十分克制了。
小的时候我们以为长大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事实上,人长大了以后连选择不跟讨厌的人讲话的权利都没有,这些我曾经真的始料未及。
我不知道这样的经历是否有普遍性,与这个世界打交道,对词汇量和忍耐力的要求实在是太高,我们都逼着自己与世界和解,我羡慕那些有能力不做自己讨厌的事的人,因为陈冠希是一个大写的叛逆,一个纪录片掀起如此轩然大波,相信很多如我一样的人,都是因为自己那一个压抑已久的反叛一面,终于有人稍微释放出了一些。
没错,很多人说我老了,我当时19岁,现在我35了,是人都会老,我不知道那些没变老的人是怎么回事,反正我是纯天然的。
”没错,时间倒退,我什么都不会改变。
这是只有陈冠希,敢说的话。
很多人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网友还是那么好煽动,也许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总喜欢要求明星必须是自己想象样子的人,也依旧还是那么多。
这几年娱乐圈出了很多很有趣的词,比如粉丝电影,比如IP,说白了,就是主流市场里,大家喜欢看什么就拍什么,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至于那些可能就是想一门心思好好拍一部恐怖片、惊悚片、科幻片、犯罪片的导演或者演员们,不好意思没人关系你想要什么,因为粉丝这一群不沉默的大多数,已经足以主宰市场。
总说陈冠希太不在乎这个社会的看法了,可是以上的很多事,我们啊,偏偏就是太在乎这个社会的看法了。
不管是人还是商业,我们看到了太多东西都与这个世界和解了。
所以陈冠希才能成为陈冠希,因为他,从不在乎与世界和解。
我不是一个很关注娱乐圈的人,只喜欢剧中的角色,不是很关注演员本身。
我蛮喜欢他在八大豪侠里的角色,很帅很聪明,这个角色死了我还很难过。
很久以后才知道2008年的艳照门,久到网上已经一张相关的照片都没有了。
其实这件事人品最有问题影响最恶劣的应该是那个把照片上传到网上的电脑维修师😡😡😡其实男未婚女未嫁,你情我愿,关吃瓜群众什么事。
他挺有担当的,说退出娱乐圈就退出娱乐圈。
现在的明星啊,婚内出轨、嫖娼,这影响更恶劣吧,不都没事人一样好好的,不懂是不是现在的吃瓜群众比较宽容了?扯回正题,这部片拍摄于2015年,主要讲的是陈冠希后来开街头风服饰店和出rap风专辑的故事。
那时候19、20岁就当了明星,没有自己的生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出事后去了洛杉矶和东京,深受街头文化的影响,决定自己开个品牌服装店。
很为他高兴,他在洛杉矶活的很开心,并且有了一份想要从事一辈子的事业。
患难见真情,曾经那么多朋友,出事后还保持联系的20个都不到。
讲真,洛杉矶真的比较适合他的性格,他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朋友也不在乎他曾经是什么人做过什么事。
曾经他很在乎网友的评论,现在只是偶尔看看,毕竟自己的生活也是挺忙的,没那么多时间关注闲杂人等。
现在的他,活得很真实,也变得很成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老去。
片尾他说想要结婚生子。
恭喜他,他现在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他的愿望🎉不过片子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对当年的另一些当事人道歉!!!
女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男朋友想录像,一定要严词拒绝!!!
万一将来分手他偏激了呢、再万一设备坏了拿去修呢。
“艳照门”之后的八年来,陈冠希想必面对了太多充满恶意的镜头,所以,在难得的坦白真诚的VICE的镜头下,他带有略微的焦灼,这个耸肩、飙脏话、带有玩世不恭笑容的多动症儿童,想告诉人们如今自己的成功,用属于自己的那一种方式。
潮牌、hip-pop、甚至演艺生涯,他的表现都不差,甚至优秀,他认真,但是,娱乐圈用它独有的方式结束了他重登银幕的机会。
我为他感到难过,因为他存在的那一种姿态,那倔强生长里潜藏的无所依托。
他成长的方式,似乎还是在与世界对抗,他们不让他拍电影,他说,“这是他们唯一打败我的地方”,他用个性彰显的态度,期望得到更多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他的潮店营业额,有多少是因为他的明星光环,他的音乐,又有多少来自于他的自我观照,他成为一种符号,被人嘲笑、讥讽、以及消费,他利用了社会对他附加意义的消费,将其变成一种谋生方式,而在其间的,他唯一丢失掉的,就是“我”。
他似乎过着一种漂流般的人生,9岁,从加拿大漂洋过海,到香港寻找生父,19岁被公司放弃出卖,远走他乡,在终于可以制作hip-pop音乐解药,又在演技上可能磨砺日新之时,28岁,遭遇了“艳照门”,他似乎,真的是一个一直在被世界背弃的小孩。
父爱缺失,这世界没有给他足够的包容,而对他隐私的窥探与议论谩骂,又扩大为对他事业的全面封杀,一个从小听到太多“You will lose"的小孩,在终于寻找到合适的立身方式(做hip-pop、拍电影)的时候,又一次被世界抛弃,所幸,还有潮牌店,给予他精神的支撑,而他的盈利来源,有多少属于这个伤害过他的世界曾经带给他的明星效应,又有多少,实际属于他所看重的艺术设计?
他像一粒尘埃,想找到栖息之处,安定的一种,爱。
但是,他面对的,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他说,“no perfece woman,man.no perfect woman.”更何况,他的内心,有太多的伤痕,他像一个在世俗里苟延残喘的孩子,但是依旧以一种嘻哈而倔强的方式。
他孤独,我看到,虽然他嘻哈,他期望世界有所变化,他说,我的市场在中国,我想看到观众有所成长。
是的,他在期望观众重新认识他,以及他想同这个世界重新握手,他嘻哈,但是他想回归主流。
他纪录片结尾《外星伴侣》的MV里这么唱着,“最坏的时代,亦都是最好的时代,用爱带来下一代,美好未来,不再有腐败,和平有性有爱。
”叛逆的陈冠希,他想回来。
可以承认在他艺术音乐上的成就和审美。这部纪录片的剪辑、画面拍摄和BGM导演都很不错。但是看完这个片子就觉得,他就是一个敏感也在意别人眼光的人,拍这个片就告诉你“我过的很好,你嫉妒我吗?”不懂他为什么有那么多“信徒”。整部纪录片给我的感觉就好像如果我不喜欢他,我就是个傻逼。(FINE)
陈冠希,你是永远的男神。觉得艳照门的事情,很多人欠你一个道歉。千万不要是最后一张专辑呀,诶,反正你也看不懂中文。偶像就应该是像你这样才算合格的。ICONIC
没有什么新的东西 只是注意到末尾在车上丫说了几句压在心里的话 遗憾是演戏 acting是passion是therapy 还想做example不放弃mainstream认同。看到这儿彻底明白其实他什么都在乎 落到这步 但总不能什么都得了不是吗 #活成了一个符号
无比浮夸的即视感,但是他好像过着自己想过的人生,这种任性也是另外一种幸运,难道不是吗?
“人生如戏,丢类老母”
#一部關於陳冠希的三集片#其實就想知道,一個人經歷了這麼大的事兒,現在是什麼樣的。
"u know","bro"and "man"是对我末端神经的挑衅,加州的小伙伴们要不要同我学英文?
“我现在过得很开心。” “他们不喜欢我。” “Fuck them, man.” 这是我在前两集听到过最多的三句话。与其说展现了陈老师的新生,不如说片中的他更像是一名PTSD患者。“I wake up every day just to prove them wrong.” 看完有点淡淡的遗憾,但也为他如今自在而充实的生活感到高兴。
制作真的不咋地,BGM全程中二病,陈冠希是唯一的亮点
一个人因为他的性癖好而受攻击,也未免太委屈了。/ 第三集两拨记者对拍真是好尴尬!/ 一如既往地喜欢VICE
说是陈冠希的纪录片,更像他的专访广告片。片中他不再咄咄逼人,只是不甘心嘟嘟几句。虽然不再是演员,但他的潮牌生意还是与他的知名度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商人更是要顺从普世价值观,而利用曝光。如果规则本身就是他所谓商业成就的根源,那做个“成熟”的人也不过是成功的代价罢了。
You gotta to be STRONG.
就是不喜欢
冠希锅都已经快要成功洗白了,都已经要当爹了,自己过得快活自在的,阿娇却还是那样不温不火的,一直不能从艳照门里面走出来,真让人心疼啊。
不喜欢
挺真实一人。
作为一部纪录片的质量也太差
里面他的言论前言不搭后语,讨好意味重。但我喜欢他什么都敢说,活的肆意。里面他参加活动说一会儿你会看到别人的不尊重,还有手上的牙印。算是一个重新认识吧,他的歌听的少,电影看了几部,最喜欢的是 狗咬狗。演技是很棒的。期待你的作品。
演出来的纪录片
讨厌他的人,一定都是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