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电影名称,还是影片中多次出现那句“没有什么是烧烤不能解决的”,都可以看出来,电影想押宝烧烤情怀,但是手里筹码不够,导致连过场都没走好。
剧情搞怪有余,搞笑不足。
手法也过于单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一些“重复”,(搓澡、说服腰子姐加盟、邀请去玩)还算精妙,只是使用过多,仅剩的精妙也没有了。
作为一部喜剧,这部电影是及格的,因为我笑了,他没有硬生生的来捅我的胳肢窝,虽然有些情节有点生硬,有些牵强,但更多的是像那么回事,所以笑是自然的,而不是勉强的。
演员的表现也算及格,这不是一部拼演技的电影,对于这部电影的情节一般演员都能得心应手,这些演员塑造的角色还是挺可爱的。
期待大崔更精彩的作品!
网大,是网络渠道的电影,他也是电影,他制作成本不高我理解,姜文也拍过低成本的片子,比网大还低的片子,怎么人家那片子就不拿观众当弱智呢?
为什么网大的片子一看就跟卡通片似的呢?
我觉得网大可以成本低,可以演员不是一线,但不能片子是弱智拍出来给弱智看的低龄剧啊,这制作成本低不能影响故事情节吧。
国民对烧烤的疯狂,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有什么事儿不能通过一顿烧烤解决的?
如果有,那就两顿。
反正,通过烧烤,就能平事儿。
孙越不能理解的是,身为这么大的腕儿,吃烧烤来个包厢都不行。
真不知道是说相声的腕儿大,还是烧烤的腕儿大。
故事的起源,是因为一个喜欢壁咚的老板,因为自己的老爸沉迷于烧烤不想退休,鉴于身体原因,老板想着把老爸的生意搅黄了,这样老爷子就可以安心退休。
这事儿,得“能把任何事情都搅黄了”了崔志佳出马。
别说,崔志佳在工作上没任何建树,但照样住着豪宅,开着豪车,老婆也是一心一意帮着造人。
好像崔志佳也不用为钱担心,但后来的故事发展,好像偶尔也需要为钱担心一下。
反正不管咋样,崔志佳的班底是成立了。
也很奇怪啊,烧烤界的两大高手,竟然从来没照过面,看来烧烤是真的忙啊。
话说,这班底的建立,也很有趣。
无非是他看上了她,她却看上了他,于是各怀心思的他、她和他就被崔志佳给笼络到了一起。
而那边的“大叔派”也不含糊,出场必然有慢动作,还必须给拖鞋一个镜头。
两家烧烤店于是开火。
为了灭掉对方,双方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只是便宜了快递小哥。
几步路,赚了俩外卖的钱。
不过呢,这烧烤毕竟是体力的干活,“大叔派”最终被崔志佳的疲劳战术给干进了医院。
崔志佳好不容易干成了一件事儿。
然后,预料的煽情就要开始了。
故事本来就是走喜剧路线,崔志佳当年和大潘搭档,但凡到了最后,必有煽情。
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最抢戏的孙越,在电影里头说的这句,也不知道影射的谁。
全程无尿点,适合亲朋好友一起看,和长辈一起看也可以。
当成贺岁喜剧片都可以。
老少皆宜崔导的作品在笑料上不用说,自然不做作,笑点多,不知道比大制作大宣传所谓的喜剧电影好多少,就是没宣传而已。
无论是剧本,情节合理性和流畅度,运镜和美感,演员选择,真的对得起喜剧电影。
希望佳佳再接再厉,看好你。
看完电影,真想吃点烤腰子了。
每次和媳妇在一起,都喜欢看些不费脑子的喜剧片--看起乐呵乐呵,简单、干脆而又笑点多。
看得多了,渐渐有些片荒;偶然刷到这部电影的细节,感觉有点意思;于是,找来看了一下
剧情概述郑能量(张琪 饰)二十年间经营着一家烧烤店,并靠这家烧烤店养育了儿子郑言(郭祥鹏 饰)。
如今郑言开了自己的公司,成为小有成就的老板,希望年迈的父亲放弃烧烤店,去海边的房子安享晚年,这一想法遭到了父亲郑能量的强烈反对,沟通无果后,郑言想到了因为频频干黄公司项目而刚被自己辞退的员工李炎燚(崔志佳 饰),并且承诺他如果能在3个月内用正当商业手段让郑能量妥协关店,就让他重新回公司上班。
郑能量的烧烤店虽然门店不大,但每天生意都很火爆。
为了完成郑言派给他的任务,李炎燚尝试了各种手段,最终找到了郑能量烧烤店对面的烧烤店主刘小天(王雪东 饰),并与他达成共识。
为了与郑能量烧烤店抗衡,李炎燚还找来了腰子姐(何雨桐 饰)和东北禽王(李昆鹰 饰),4人共同奋斗。
在两家烧烤店之间,一场名为“烧烤之王”的较量就此展开在这个较量过程中,李炎燚慢慢懂得了烧烤的温暖,达成任务之后,他选择继续经营烧烤店;而郑言(郭祥鹏饰)父子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化解,他选择继续支持父亲的选择。
经典语句①没有什么事情不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②资金的涌入,带来的是全方位的碾压;③干事情就一定要有自己拿手的活;等等总结一下虽然评分并不是很高;看过之后,感觉还是有惊喜的,里面的笑点还是很多,和媳妇看得哈哈的;除了笑点,电影也有不少温情的部分。
比如①李炎燚当爸之后的承担和成长;②郑能量和郑言之间的父子情;等等总得来说,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值得一看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bey玛格与海(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819992489/明明是美食电影,明明还拍的还可以,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你倒是把美食那块拍仔细些啊!
Q一些《舌尖上的中国》的感觉上去,画面质感再精细点,能煽出个味觉来的,就对了。
挺可惜的。
能看。
故事的梗是有的,腰妹的身材也是绝的,几个老的也是够潮的。
还有点王多余的赶脚,融梗做的不动声色,挺高级的。
就是画面赶不上思想层面,大白话就是,摄影赶不上导演。
这些年致敬星爷的片子太多了,毕竟我们都是看着长大的。
元素出现也是说明对他的喜爱,相信他本尊不会计较的。
豆瓣分数还没有及格,的确,网上某些业余的拍的小电影都比这出挑。
XX之王的片名,都歇了吧。
何必争王,把自己搞八。
还是那套人马,不过演绎出了新的故事。
崔志佳是我从老弟那里知道的,也是从爱笑会议室就关注过,这年头靠原创,靠搞笑想火太难了。
还是没能看懂烧烤小哥到底哪里好,怎么就比烤鸡架的大叔强了。
希望这个团队继续加油!
能带来更多没有教育意义的搞笑电影!
但是这部还是没能赶上告别天团,觉得太平淡了一些,包袱还是有点少,没怎么滴呢就完事儿了。
可能豆瓣会写评论的人已经只剩下星巴克顾客了,品味不是一般的高(yong)雅(su)。
这些年,诸如开心麻花等团队的作品皆开始追求艺术性,剧情中少不了煽情,少不了引导观众共情的内容,这对于一部优秀的电影是必要的,但对于观众不是,像我这样,人生无甚波澜的人,你让我共情,我只会快进。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尤其是我无法理解的东西。
相信很多人和我是一样的,所以,大家在打分的时候,可别觉得自己被共情了就是好电影。
烧烤之王,剧情中可以说没有悲剧,甚至没有反派,爆米花属性爆棚,作为网络大电影我认为是很合适的,很少人会愿意,下班回家后闲极无聊会搞点狗血剧情虐虐心吧还是多笑笑,身心健康。
这部电影也是最近几年喜剧中,节奏把控的较好的了。
有的专业人士会用很多专业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的运镜、场地、道具,甚至演员本身,但喜剧电影是否足够优秀看的都不是这些,不拖沓的剧情,幽默又不会老套的笑点很重要,这两点烧烤之王做到了。
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来的是正确的价值观,男主本身是拥有很强的能力的,所以他能带领配角们一直和老爷子正面对决,夫妻之前也在剧中体现出了足够的信任。
说他节奏舒服,就是体现在几个大家以为他要煽情的片段,适当的反转,能避免观众进入emo状态。
此致,敬上
崔志佳看着大潘、乔杉这些爱笑会议室的兄弟,逐渐在影视圈站住脚,应该有些着急了吧。
可是啊,这个人与人之间在天分上的差距是真的没有办法弥补的。
倒不是说崔志佳不行,而是他在喜剧这个上面,似乎总是缺点什么,而缺的这点东西,恰恰就是一个演员,尤其是一个喜剧演员,能不能为观众所喜欢的关键所在啊。
前有《沐浴之王》,后有《烧烤之王》,这就是典型的把东北文化进行到底,也是借着《沐浴之王》的东风,试图让自己也能火一把。
可惜的是,剧本不扎实,故事的整个逻辑线不严谨。
比起爱笑会议室里面,不需要铺垫,上面就搞笑的那种段子,电影对于剧本大要求明显高了很多。
这点崔志佳倒跟二龙湖浩哥两个人的问题有点如出一辙的感觉了。
最初看到宣传视频的时候,感觉应该是一部不错的搞笑片。
其实看了正片才发现,搞笑的仅仅就是桥段,而不是整个故事。
东北这些网络电影还有点意思,虽然都是俗套,但是不过脑子还能笑的俗套也是好套路
我笑了,挺好玩。
还可以啊,笑点都能响,故事也讲得完整,不错啦,要啥自行车啊
这片子还真不难看来,有意思,节奏把握的也好。
包袱不错,佳佳赞一个
乐呵乐呵得了 挺好的
中国式父子情快成电影符号了。
不好笑,也不烂,吃饭的时候看。
互叫外卖真实了
挺逗的,看得人想去吃烧烤~
电影水准很好啊 喜剧喜剧 最重要的当然是笑点 这部电影笑点确实在线 故事叙述也很得当 演员演得也非常自然 真心不错。
标准网大。
一个半小时的小品,哈哈大笑
唉
居然不是那么尬,厉害了
一连看了三部美食类电影,好饿
做作,庸俗,二道沟这是比喻啥呐,腰子姐和美女甲乙丙丁
我是非常喜欢东北的烧烤,才会看完这部电影的,这部电影怎么说呢?能看,但是不好看,几个演员都非常顺眼,但是和烧烤有关的内容很少,都是一些扯皮的东西,但是还是比春晚的小品要好看太多的。
还挺有意思的,起码一个故事讲下来了,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大电影强多了。小烧烤必须支持一下啊。就是这个结局的反转感觉有点突然。
故事老套但真情演绎。PS:国产喜剧“组队打怪”的模式何时才能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