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i的月(人人剧评团)刑侦+复仇一直是霓虹编剧所青睐的题材,不仅有酣畅淋漓的复仇大戏,也有温情狗血洗白之路,无论是什么样的结局,作为观众的我们不禁还是为霓虹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捏了一把汗。
人们对于这种题材的执着,在于窥探黑暗的深渊,找寻恶与善的距离,当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又该做怎样的选择?
《恶党 犯罪者追踪调查》 2019年 放送中
该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佐伯修一(东出昌大 饰)在经历幼年时姐姐被杀害的惨剧后,作为一名侦探开始调查案件凶手的行踪。
选角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剧的成败。
早在2012年,由泷泽秀明担任sp剧集《恶党》的主役,较高的收视率体现了关注的认可,然而这一版的佐伯却更令人揪心。
人生赢家东出昌大,虽然在家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模范丈夫,但每当出现在荧幕上,都会让观众看到另一个人,这次,是佐伯修一。
杂乱的发丝、深陷的眼窝、微青的胡茬加上阴沉的脸色,仿佛看到一个刚刚走出死亡阴影的病娇少年,佐伯从姐姐死亡那刻起就变成了这幅样子。
东出的细节抓的恰到好处,在酒吧与恶党洋一对话的时候像极了一个有前科的无业青年,浓颜让他在昏黄的灯光下充满了颓废却致命的吸引力。
剧中探讨了对于恶的审判,东出从这点切入,让我们看到了佐伯身上的黑白两面。
佐伯的善是纯粹的,他不愿向顾客收取高额的后续费用;会因为别人的遭遇而红了眼眶。
另一方面,他在面对杀害姐姐的凶手时完全无法自制,暴露出别人一眼看出的恨意,他的心是混沌的,就像那把还未出鞘的匕首,等待声音的召唤。
配角方面,松重丰和青柳翔始终演技在线,在几场与东出的对手戏中都表现亮眼。
为了佣金而上演变脸魔术的老板以及满不在乎、提起受害者的狂妄恶党让人印象深刻。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三个火枪手”只能算是高分通关,真正震撼到小编的是第二集贡献泪点的母子。
这场戏在短短几秒钟内就将情绪提到了爆发点,此时虽然没有台词,但镜头为演员表演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两个特写镜头,先是儿子面对橱窗时痛苦的隐忍,瘪着嘴、垂下眼眸,像个受了委屈的小男孩(大家多多关注一下这个名叫宽一郎的boy),而橱窗外面佐伯的连脸庞慢慢清晰,两个悲伤的人重叠在一起。
再是母亲从满面笑颜一瞬间落泪的颤抖(心疼山口姐姐又接了恶女角色)。
我们从佐伯的视角看完了这场跨越成长的相见,那种揪心的无力感在听完儿子的解释后无限放大。
两个委托,却有着不同的结局,有没有希望对于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力又绝望的父亲将刀捅进了恶党的身体,然后平静地步入法庭;即将成为父亲的儿子选择就此别过,走向自己的未来。
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该剧告诉了我们答案,当恶存在,周围的所有人都会深陷其中。
不仅仅是凶手和被害者的亲人,也可能是朋友、同事,甚至住在同一条街上的邻居。
就像第三集中被语言环境压抑的姐姐和母亲,因为弟弟的所做作为而痛苦地生活,母亲害怕儿子没有悔改而偷偷藏起匕首,却因为矛盾至死也未曾亮出。
杀人很容易,所以我们很容易去审判一个人的恶,但更难判断他是否值得被原谅。
该剧采用了典型的插叙结构,在每集一个委托的讲述中穿插往日的回忆,来推动主线剧情的进展。
佐伯除去高强度的工作内容还必须兼顾自己的复仇计划,全天候跟踪和撩妹套线索,不过努力总算是有了收获,恶党露出马脚,三个凶手随着故事推进逐渐浮出水面,那把珍藏已久的刀或许是时候出鞘了。
Ps.该剧的配乐非常优秀,每集结尾所播放英文歌曲的歌词非常应景,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仔细听听哦,如果找到了曲名,欢迎在留言处告诉小编,在此送上最真挚的感谢!
本剧正在人人视频热播!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豆瓣号和公众号【人人视频APP】
第二集第三集五星,第一集第四集三星,最后两集一星,第一集就不懂为什么男主只举报去收钱的诈骗犯不举报那个主犯,要是主犯被抓盼了受害者家属也能得到些安慰,况且现在还有千千万万家庭电信诈骗受害,电信诈骗犯不配做受害者,而且男主为什么不告诉杀人犯兼诈骗犯的女友她男友做什么事?
帮诈骗犯隐瞒真相,他真的恨恶党吗?
第四集男主明知道对方是危险的强奸杀人犯,自己接触这个人都想吐,还利用女友去跟强奸杀人犯虚与委蛇装窃听器,最终导致女友被强奸杀人犯强奸殴打,第五集更可耻了,警察调查女友被强奸殴打的案件他一个字不说,对警察隐瞒真相加大破案难度,要脸吗?
两个人渣内斗和被抓也跟他没什么关系。
最后一集不说了,帮强奸杀害姐姐的凶手圆梦温情死去,男主对得起惨死的姐姐?
除了第二集第三集男主到底有什么用
题目是部台剧(顺带安利)。
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多远?
又或者多近?
当灾难在我们头上,我们是否会原谅加害者?
这部剧从校园暴力致死,高中女学生强奸致死(男主的姐姐),自己与弟弟被妈妈抛弃以至于饿死等讲述了原谅与救赎的需永恒探讨命题。
这个命题永远没有答案,但有一部这样的电视剧引发我们思考就足够了。
首先,要赞一下总是能把这种不瘟不火的剧情很流畅拍下来的日本电影/电视剧,看到最后就觉得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余香会存留很久。
再赞一下剧中的英文歌,唱出了一种美国民谣的忧伤感。
其次,对于要不要死刑这个制度让自己看完这部剧之后更加举棋不定,惩罚一个人,最残酷的手段是让他死吗?
是不是对一个稍微有一点善念的人会觉得心里的内疚感才是最痛苦的?
这个念想可能又会折磨你一辈子,从监狱出来,总总的不顺,给自己的颓废又增添了催化剂,犯的一次错可能要一辈子去弥补。
再来,两个成熟男人总要教会年轻人一点人生真谛。
爸爸给人的感觉真好,很普通,就像我们大部分人,都很普通,开了一家理发店,本本分分做了一辈子,丧女之痛可想而知,但是爸爸说:我们始终不能使自己变得不幸,让自己开心才是必须做的事。
过去的事情只能让他过去,不幸是命运,但是你自己让自己不幸,过的不开心,那是真的不应该吧?
老板说:去面对吧!
与命运去抗争,让命运折磨的人生毫无意义。
这是这部剧最想说的了吧,人,过去的愤怒和苦肯定都会记着,可能改变不了,但是,你还是始终要向前看啊!
你的人生不能被命运掌握吧?
最后,可见家庭对每个孩子都很重要,很多问题少年,都跟家庭环境有关系。
也希望那些相对很难的少年和我们,坚强一点,不要任命运折磨,与不幸的命运抗争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的事。
“有一些人是注定不能被原谅的。
”法律,真的是理智到令人不寒而栗的东西啊。
可是这份理智,放在感性的人性面前是否可以解读为错位?
无辜惨遭毒手的人泉下不能瞑目,至亲之人可能一生都要背负着仇恨和悲伤负重前行,凶手却能逍遥在人间,享受空气、阳光,甚至是爱,却连一丝愧疚都不曾怀有。
法律和公平之间是不能画上“等于号”的。
那位被抢走打工薪水还惨遭毒打的男高中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会想些什么?
“爸爸,妈妈,对不起啊,我今天回不了家了,以后,可能也回不去了……因为我好痛啊……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难过啊……”那位在放学回家路上被三个流氓强奸后杀死的女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可能会想什么?
“求求你们别杀我,今天是我弟弟生日啊,不要在今天好不好?
弟弟他……还在家等我……别让他……难过”。
法律在这个时候给出的判决,只会让人更加绝望。
“那个杀死我儿子的人,为什么只用在教管所里关两年?
”。
那位父亲苍白的脸在雨夜里格外鲜明,握着刀的手却不曾动摇。
这样的人,不值得原谅。
“杀人偿命”,在人道主义的光辉下,变得轻描淡写。
“没事,不会判死刑的,顶多是个死缓,好好表现,过几年就出来了。
”
我是个秩序论者,承认社会秩序的必要性和对法律的依赖。
但现有的法律,不特中国,而是全世界的法律,从逻辑上让我厌恶。
一部只承认秩序,对公义、道德乃至人性视若无睹的法律,我何必支持何必承认呢?
我只是不小心活在这个世界上,被至恶法律所绑架,无力反抗而已。
政治正确的社会,鼓吹法律制裁。
可制裁何曾存在过?
咱们举个例子,A给B造成了100块钱的损失,法律说,赶紧把100块钱还了,啥事都没有。
这哪里是制裁,只是赔偿不是吗?
数年后,A还B100块整,连利息都没有,更没有牢狱之灾。
连赔偿都不完整。
你给别人造成多大损失,就赔偿多少,包括连带损失和孳息。
这是且只是最基本的赔偿。
但不是制裁,制裁是额外的。
赔偿只是恢复原状,得多蠢多邪恶的人,才会把恢复原状视作制裁呢?
警告、罚金、拘留、服刑、乃至处死,这才是制裁。
只有赔偿完整且充分,制裁的额外性才能体现出来,才算得上制裁。
有些损害是无法以金钱来衡量的,比如给人造成的精神损害,于是我们假装看不见或者相信那是可以治愈、可以恢复原状的,权且用金钱来估价,定一个精神损害的经济补偿。
还有些是看得见,且无法恢复原状的,比如造成他人肢体残疾、乃至夺人性命。
讲道理,你给别人造成多大损失,就该赔偿多少,你无力赔偿,就该承担和别人相等的损失。
可法律是不承认“人”的,法律貌似承认的,仅仅是法定的“人格”。
这种“法定人格”时刻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通常并不完整属于你这个“人”,偶尔也可能以数倍数万倍的规模赠予特定的“人”,并且会因“人”的死亡而告灭。
于是,我杀了你,给你的家人一点所谓的恤金,充当精神损害补偿。
这赔偿跟你是没关系的,因为你已经丧失了法律对你仅有的承认,你的法律人格已经告灭。
所谓赔偿,只是通过你这个媒介给了别人,你只是充当一个被使用的安全套的角色而已。
在牢狱里待些年月,算是所谓的“接受法律制裁”。
可我真的受过制裁吗?
即使被处死,也不过是承担了和你一样的损失,更何况我死得比你晚,连赔偿都不完整,哪里来得额外的制裁?
杀人是永远不受制裁的犯罪。
可这社会依旧有人在鼓吹宽恕,像我这种思想的人,只配被指责为极端、残忍、泯灭人性。
春秋时,肉刑极多,盗窃断手,逃兵刖足。
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并不觉得残忍、极端、没有人性。
但肉刑最终被逐渐废除,人们开始觉得以前的人没有人性。
君子远庖厨,杀不了鱼、宰不了鸡,可吃起来比谁都香。
肉刑被废除的动机,其实跟人性没关系,只是缺胳膊少腿的人劳动能力有限,成了社会的负担。
社会问题解决了,人性没挨上号。
对法律而言,你所承认和期待的“人”是不存在的,人只是一种资源,如同矿产、水源和土地。
“法定人格”和“人”的不对等,如同古代就有的查户编籍,是把埋藏的矿产挖出来。
那些死掉的人,是废弃的矿坑;那些被人杀害的人,则是因为重大事故被废弃的矿坑。
无论他曾经贡献多么巨大,现在只是个麻烦。
活着的亲友因此痛苦,杀死他的人,法律又不想轻易放弃这项资源。
于是,“宽恕”就成了社会的政治正确。
可我何必宽容?
宽容是胜利者的特权!
那些强暴过我的人,两腿之间还有余物,我凭什么相信他不会再次强暴我?
是的,如果不能原谅,余生满是痛苦。
人活在世上,只有一个人是必须原谅的,那就是自己,可很少有人真的原谅自己;因为原谅本身,就是一种更大的痛苦。
你的孩子被人杀害,等你能够原谅对方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留给你的记忆已然模糊,不,那已经不是记忆,而仅仅是一种想象了。
这个话题太沉重,容我转下话锋,说点活着的事吧。
我说我的余生不再有痛苦,你信吗?
我不信。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负重前行,伤痛苦难是不得弃的人生之重。
谁的人生都满是伤痛,可大家依旧活着,即使毫无意义,依旧活着。
这就是生活。
我们可能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也可能是为了寻求一点未必存在的意义而坚持活下去。
一个杀人犯嚎啕大哭,我要怎样做,你才能原谅我。
活着的人没有资格乞求原谅,如果法律留了你一条性命,请用整个余生,去寻求活着的意义吧。
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轻松点,而去原谅一个不配被原谅的人,这不道德。
社会选择原谅,法律选择饶恕,因为它们不是“人”,更不承认“人”,人是不需要原谅的。
最后一集画面太美了…好喜欢蓝色的海男主角打电话本来颓废的样子突然又有了光忍不住截图了很多剧照 留档一下。
最后一集也是看得泪目了2023年7月23日——————--———————————————————————————(为了凑字数)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2019)8.52019 / 日本 / 剧情 悬疑 犯罪 / 濑濑敬久 / 东出昌大 松重丰
虽然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幸福快乐,但于心无愧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
今天终于看完了《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一部只有6集的日剧,改编自小说《恶党》。
故事采用的是较常规的一条主线,多条辅线的方式。
侦探社佐伯修一在15岁时,姐姐惨遭杀害,他一边接受受者或加害者亲属委妥,调查犯罪者的生活状况,一边调查当年对姐姐施暴的人的现状。
这部剧我看得并不认真,但其后劲依然很足。
起初我以为只是想看看这剧是否够悬疑,是否有匪夷所思的案件,但直到结束,这个角度没有得到惊喜的失望却被另一个方面弥补了,才恍然大悟:也许这部剧并不是主要探讨加害者是否有对曾经犯下的罪行有所反思,是否值得原谅,日本的青少年犯罪报道时的匿名保护是否合理,罪犯在高墙之内的牢狱生活到底是一种惩戒还是一种保护等问题。
而是在探讨受害者家属对加害者的态度。
15岁生日那天,姐姐的惨死,像是给佐伯修一的人生上了一道枷锁,佐伯修一一直沉浸在姐姐被害的过去,不敢向前走,不敢去过幸福的生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那三个杀害姐姐的罪犯。
加害者是否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就可以不再对受害者及其家属感到愧疚,受害者家属是否应该因罪犯受到制裁和有所悔悟就放下仇恨,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而开始新生活。
佐伯修一因姐姐惨死而无法走向新的生活,他认为自己淡忘这件事情开始新生活便是对不起姐姐,最后祭拜姐姐时遇见姐姐的男友,被告知他即将结婚,我想他的心中是茫然和矛盾的,跟姐姐有关的人和事在一点一点消失,他自己又当如何呢。
一切早有伏笔,这是他15年来唯一一次在忌日的第二天才去姐姐坟前祭拜,因为头天晴香在为他过生日。
晴香和佐伯修一也许是两种不同的态度,晴香作为受害者,不断逃避,想要开始新的生活,佐伯修一作为受害者家属,选择不断面对而始终沉浸于过去的悲痛而无法迈步向前,在遇见彼此之前,到底怎么样的态度才是更合适的呢。
如何在逃避和面对之间找到平衡,这确实需要不断探讨,不断在实践中才能解决的问题。
终于,在一次一次的调查中,他终于鼓起勇气开始了新的生活。
受害者家属没有错,但生活在痛苦中,加害者家属也因为加害者而生活在痛苦中,一次犯罪,带来的影响不紧关乎加害者和受害者本身。
有人改过自新,给受害者家属和加害者家属带来些许安慰,但也有人继续作恶,无论这是本性使然,还是破罐破摔,都会让人唏嘘不已。
受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你们也有权利和义务去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去开心,去幸福。
但相比较而言,心怀愧疚的人更难自我救赎。
随着《扫黑风暴》的热播,大家对法律的认知也越来越多。
但其实,我国对死刑的判定越来越少,只有罪大恶极之人才会判定死刑。
有人说,正是因为刑法对恶人的惩罚越来越轻,才导致这个世界上钻法律漏洞的恶人越来越多。
有过重大刑事犯罪记录的人员的再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一点全球都是一样的。
国外对罪犯的处罚可能比我国还要轻,甚至还有很多罪恶之人没有真心悔改,那这些人现在都怎么样了呢?
关于这个社会敏感问题,日本以这个话题为题材拍了一部电视剧,那就是《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该剧讲述了侦探修一在受害者家属委托下追踪犯罪者的生活故事。
现在葫芦视频正在热播,又名《加害者追踪调查》9月6日起每周一免费播放2集,会员可免费观看全集。
短短6集的迷你日剧,通过跟踪调查犯罪者,还原一桩桩血案。
就是通过对那些曾经犯罪的人进行跟踪调查。
特别写实的一部日剧,该剧在豆瓣评分8.7分。
那些明明是罪大恶极的魔鬼,可能因为法律的漏洞只用坐几年牢就能大摇大摆出狱。
故事的男主,就是一个正义感的警察,叫做伯修一。
他高中的时候,姐姐被人奸杀,凶手和《被害人》中的克瑞格一样,也是个未成年,并且因此受到法律的保护,未曾被公开身份。
这个经历给他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因此,尽管多年过去了,他仍然时常陷入失去姐姐的悲痛和愤怒中无法自拔,发誓一定要找到当年的凶手。
因为一次办案遇到强奸犯,没能忍住情绪,差点酿出大祸,结果丢了工作。
于是男主加入了一间侦探社工作。
这个侦探社很特殊,客户们都是因为至亲好友被杀害而前来委托。
有的人在得知当年杀害自己至亲的人选择了报复,有的人选择了原谅。
第一个来委托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的儿子建太在中学时为补贴家用勤工俭学,却被同学勒索钱财殴打到肋骨骨折,内脏破碎。
无助的建太只能冰冷地躺在地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人发现尸体,而主犯是一个叫坂上的未成年人,被少管所关了一年之后就释放了。
从法律上来说,坂上受到了刑罚,可是建太的父母想知道,他们究竟应不应该宽恕那个男人。
后来修一查到坂上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变成了一个喜欢诈骗的人。
而且修一告诉老夫妇,这样的人不值得原谅。
于是,在一个雨夜,老人持刀刺向坂上,导致坂上半身瘫痪,老人则因为杀人未遂被判刑12年。
修一在这个案件上感触很多,或许他不应该怂恿老人不原谅恶人,如果老人选择原谅,也就不会被判刑,建太的父亲终究走不出儿子被害的心理阴影,那么修一能走出姐姐被害的阴影吗?
修一在追踪姐姐遇害的过程中,发现凶手正在经营着一家红火的拉面馆,虽然时常进入风俗店,但是也没有实质性的犯罪。
而且在得知凶手竟然马上要结婚了,修一内心仇恨的情绪愈发强烈,究竟修一能否放下执念?
可在葫芦视频观看《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全集找寻答案。
其实现代国家越来越多取消死刑,其主要原因是希望法律的作用从“惩罚”变为“改造”,然而法律赋予了犯罪者重新做人的机会,却缺失对受害者家属的交代。
也有些犯罪者经过司法的“改造”,确实唤醒了良知和赎罪心,拯救了自己也解脱了被害者家属,这背负一生的愧疚才是最好的“复仇”。
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不能被仇恨吞噬。
若能选择原谅,也算是给自己余生松绑。
现在下载葫芦视频,就可以在电视上追日剧了。
葫芦视频不仅可以看电影,也是追剧的神器。
主题事宜,被恶党里的染谷さん圈粉!
长得未免也太高级了!!
令我记忆犹新的我认为的很经典的一句台词,染谷对佐伯说的:“私が何か言う立場じゃないけど、でも、あなたは過去に囚られて過ぎたよ”我觉得以后上了年纪的郑秀文就是她这个样子吧!
如有冒犯板谷姐姐还请多多包涵!
反正Sammy本身也很美。
反过来也是,如有冒犯Sammy姐姐,也请多多包涵!
总之两人都很美
全剧都很致郁,剧情比较杂乱,有些对话间留白太多,不明白佐伯为什么不告第一个加害者诈骗?结局还是很理想化的,不知道如果害死姐姐的三个加害者没死佐伯能不能走出来?伊藤真的好漂亮!最后,没想到会在这个类型的日剧中看到打耳光……
整个剧挺压抑的,剧情虽然说没什么问题,但是总觉得还缺一点什么。隐约觉得曾经看过,和龙泽版的一样吗,这个版本似乎拍的好多了
哎嘛渣男还挺帅这让人很纠结啊......虽然这个结局真的值得四星+,但是,我,不能原谅啊。
每集结尾都像电影镜头一样意味深长
唯一记忆:东出昌大好帅啊
最後都不過是受害者互助罷了,加害者如果不是誤殺的話,是並不需要受害者的諒解和原諒,他們只會把自己的錯,持續歸咎在其他人的身上,例如同謀的人和原生家庭問題。跟《我們與惡的距離》差不多類型,但還是差得有點距離。
《圣母传说》啊。用第一集的复仇把人钓进来,然后后面五集慢慢从各种角度洗白。试图用道德去弥补法律的漏洞,这角度本来就不对,想讲个严肃的故事就得进行严肃深入地讨论,停留在纯粹的善与恶的话完全不够。更何况编剧对人性的理解也完全没达到可以讨论这种话题的水平。
人之初,性本恶,其善者伪也,作恶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但行善却需要极大的觉悟
5/10
看了一集,当主役的东出实在是太虚了。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宽恕的。
要不是看见两大卡司这剧情这拍摄方式真的看不下去,就算冲着卡司看到第二集也实在啃不动了,剧情弱演技我觉得两位在里面也没完全发挥出来,反正就是平平淡淡毫无共鸣和感动,非常沉闷,是那种拍摄出来给观众呈现的沉闷无聊感,可惜。
差点儿劲儿和冲击力,两星半吧。女人啊,你真的不要觉得自己是救世主。
终于开始了 喜欢这调调
日本拍这种题材真是乐此不疲。上次看东出昌大还是《明日的我和昨日的你约会》,妥妥阳光的邻家大男孩,来到《恶党》剧里,变得阴翳冷冽,帅出新的高度,盯着那双被刘海遮挡的眼睛都能欣赏完这部剧。
最近的WOWOW剧不太丧了。这剧东出的近镜头很多,偏向卖颜了。虽然特别帅。
性本恶啊……虽然结局还是给予了受害者希望……但是现实还是令人失望的
不错,但没有想象中好。题材沉重但是拍得还算松散的一部片,松到每个角色出来我都能边看边点评演技的程度。
不追究 是因为软弱 而非宽容 原谅是永远谈不上的
题材是不错的,就是整个故事的表达和呈现是有些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