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尾的婚礼场景与家庭和孩子的设置让人不免想起《一一》。
但与《一一》克制情感下的锋利挫伤感不同,即使这部片子里有诸如“同妻”“深柜同志”“年轻人对婚姻的恐慌”等沉重或严肃的议题,但在104分钟的影片里,大部分的时间仍然是轻松缓慢,不时诙谐幽默的调子。
正如导演在香港电影节放映后的Q&A时所说,在他看来,故事都应该有个温暖而乐观的结尾。
中产夫妇9年看似幸福的婚姻走到瓶颈。
婚前即是同志的丈夫在与一位香港空少的偶遇后重燃搅基的热情,而寄希望于再生一个小孩来挽救婚姻却总是求欢不得的老婆最终发现了真相,并选择离婚让彼此有“去爱”的机会。
如此的情节设置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弄得好可以呈现出直面残酷人生的代入感,弄不好也易沦为奇情狗血的三流电视剧。
好在导演另辟蹊径,既不贪图深刻,也不放纵姿情,而是用略为温柔的镜头让剧情似厨房的流水一样淌出。
加入空少和老婆上司与同事的情节设置,大大地削减了痛感,反而让人暂时忽略了主角婚姻的不幸。
可以说这是导演的聪明之处,生活不是一直都在痛苦中沉沦,即使悲情之中的人物也有不那么起伏的日子在过。
不管这是导演自知“没有那个金刚钻”而“不揽那个瓷器活”,还是刻意为之,这样的处理都比最后陷入不沦不类的窠臼要好得多。
在丈夫伟中和妻子阿凤的互动中,9年夫妻的“客气感”是电影着墨最多的部分。
范晓萱的角色最多的时候在恍神,与老公求欢不得是在恍神,上班迟到时在恍神,得知升职后在恍神,发现老公与男人亲昵时也在恍神。
略感沉闷之余,似乎也符合人物的设置,不然怎么会9年查觉不出老公是同志。
在有且仅有两场的情绪冲突戏中(一场是和老公摊派,一场是最后决定离婚),范的表演也算到位。
在这样的情形下,女人总是要比男人决绝。
任贤齐的角色设定本是片子最容易出彩的,但他万年不进步的演技和早前演圈钱电视剧时养成的假仙表情让这个人物彻底地沦为了“没情感的白眼狼”,装傻卖萌并不是角色应该有的配置。
39岁的深柜已婚男生生让他演成了19岁的情感白痴。
Mandy和三三这条支线的设置,本是想“讨论时下年轻人对平淡婚姻的恐惧”,但导演同样无意深刻讨论。
韩剧男主角的异次元出现和同志三八男的搞笑参与,让这条支线更多地承担起了电影搞笑的功能。
而现场的效果也正如此,笑声最多的都集中在这些段落。
但mandy在怀孕后才“恍然大悟”自己是爱三三的,“勇敢地”在自己逃婚后与三三表白“重归与好”,还是让人容易感觉三三其实就是个“接盘喜当爹”的角色。
逃婚与和好间缺少了足够的情感转折,搞笑有余,功能不足。
与导演前一部长片《一页台北》相似,电影中的城市很多日本的影子,节奏与色彩则保留了台片一贯的素静。
电影最后,阿凤和伟中在mandy的婚礼上摊牌选择离婚,唯有此大家才有去爱和被爱的可能。
阿凤说,现在我们还不算太晚。
两人抱着孩子离开,周遭的人突然向他们撒起了婚礼的彩纸。
两人如新人入场般带着不为外人所知的笑容离开,如同他们9年前的结合一样,今天的分开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明天记得爱上我只是真相揭晓前的自我安慰,明天记得爱自己才是痛定思痛后的勇敢救赎。
虽然片子很不大投入,任贤齐的演技还是让人不敢恭维,任贤齐的长相也真是让人直的倒牙,但是这个片子还是温暖的让人唏嘘,如果我们都是喜欢异性的多好,如果社会再多一些包容该多好。
作为同妻,身心俱疲,她们不应该承受这些,完全可以不去承受这些,请放开那些可怜的女孩子,不要用你仿若很直,也许很爱她的假象欺骗他,她们那么信任的将一生奉献给你,那是一辈子的信任,放开同妻,多一个闺蜜吧。
哎哟,同志电影哦,和正常爱情电影一样的文艺哦,浪漫温馨小悲伤。
小齐,反正我们那时是这样叫得,表演还是很有天赋的,或者本色就是这样,看少了那叫演技、看多了那叫习惯。
石头倒是惊喜的把一个老实人刻划得惟妙惟肖,其实老实人好啊,好女子都嫁这类吧,幸福着呢。
范小妹妹第一次看她拍戏,还是美女,夏于乔一周看两次,性格脸,耐看,喜欢。
本片不错,淡花汤一碗,好看好吃,我算喜欢。
最近从看完奇遇人生之后就爱上了萱萱,各种找她以前的综艺和电影来看,发觉她是那样一个百变灵性又坚持自我的女生,十分感性,也在意身边人的感受,总之很喜欢她。
看龙门飞甲就被她的演技惊艳到,然后是听风者,再到这部,让人十分相信即使她不做歌手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有生之年要是能看到她再和周迅合作一次就更好啦 再来说说这电影,看完令人陷入一种深深的低落中,为阿凤,被同妻的尴尬身份,同时遭遇中年危机,听她哭诉“九年了都不知道他根本就没有爱过我”时,心碎和绝望满溢,真的祝愿那些骗婚的人都原地爆炸吧!
电影中的她看起来是那么瘦小,但面对婚姻变故以后表现得又是那么坚强,温和,令人心疼。
她值得有人真正地去爱她,呵护她,即使没有,也要好好地爱自己,对自己好一点。
唉,反正现在心情很low了…… 最后,没想到电影里竟然惊现石爸,造型那么衰,人设还那么窝囊,真是笑死了,五月天的黑历史啊又多一项
其实本片的题材还是比较严肃的,但是加上舒缓的配乐,文艺清新的拍摄手法,流畅完整的温情叙事,让这部电影犹如午后一杯暖暖的奶茶,缓缓流入心里,再顺着血液溢满全身。
不知道为何分不高,个人觉得作为一部小众电影还是很不错的。
从题材上说,这个片还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引起人们对于同妻的关注。
由于舆论的压力,很多同性恋选择结婚生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但是这样的生活对于双方都是压抑不公的。
虽然很多人吐槽任贤齐,但个人觉得人家只是长得磕碜点,但是这部片里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一开始就表现出在无爱的生活中那种落寂,如行尸走肉般的精神状态。
虽然妻子温柔贤惠,孩子聪明懂事,但是这样看似完美的家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增添色彩,直到黄嘉乐的出现,他的嘴角才有了发自内心的笑容,眼神才由暗淡变得焕发光彩。
当他和黄嘉乐对视时,是能感觉到爱的(还说人家演技不行?
)。
再说说小萱萱,据说遮挡了十处纹身演良家妇女啊!
演得真的非常像,表现出家庭妇女为了家庭的隐忍和牺牲,照顾孩子和丈夫毫无怨言。
想想看那个古灵精怪的小魔女,曾经留着金色寸断抽着烟,片中却蓄起最朴实的长发,完美的诠释了一个肩负家庭重担的普通妇女。
当然她又是坚强的,在得知真想后勇敢的选择自己的生活,也放对方一条生路。
这是一对无奈的夫妻。
首先他们人都非常好,非常照顾家,照顾对方,非常爱孩子。
小齐最后也表示会照顾家庭,照顾妻儿,为此甚至会放弃自己的追求。
这当然是责任使然,但是能负起责任的男人都很MAN!
同妻很可怜,好在萱萱最后选择了自己的生活。
但是现实生活中,未必人人都能这样勇敢。
个人还是比较推崇剧中柯宇纶的生活方式,找一个同性恋的妻子,既能挡住众人之口,不祸害良家妇女,又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剧中还插入了小齐妹妹mandy的爱情心路,很能表现当下年轻人恐婚的心态,害怕未知的路,于是退缩躲避,手足无措。
小萱萱的话还是比较深刻的,人生并不是你想得很清楚,就一定会很顺利的。
从来没有见过那种样子的任贤齐,眼里无光,面容苍老,但是看见他的爱情之后又是另一个样子,虽然不同性别不同性向我感觉我也可以感同身受他的意识流和情感,包括Mandy看起来会有点怪诞,因为一个在家乐福仿佛看到了自己以后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之后非常不安与没有安全感,于是放弃了与之恋爱的男友,这个点真的很奇妙,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因为一个念头去莽撞做一些决定真的很奇怪,但是我觉得她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只不过没有办法又因为怀孕的现实折返回去与男友握手言和,其实也是很无奈的,虽然面上Mandy结婚的时候与三三(他男友)笑得很开心,但是我想如果没有怀孕的牵制,可能她还是会选择分开吧。
说回任贤齐也就是剧中的伟中,他的平凡慢热与忠诚宽厚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像极了很多平凡的大多数,无法违背一些责任从此封心锁爱,相比之下,阿凤其实更加勇敢,我也更加支持她的选择~咋说呢,其实本身很平凡很琐碎,但是也很温馨,很真实,或许这个电影总能照见无数同性恋人以及同性恋中的妻子他们|她们内心的世界吧~有一说一,其实阿凤唱那首《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曲子的时候.我就在想什么是爱呢,一定要别人爱上你吗,自己成为爱,爱自己也爱别人是不是一种更加自洽的选择
电影开始后一切非常有条不紊,张弛有度。
细碎的小事,情节缓慢发展,却不致无聊扫兴。
本性煎熬着理智,生活中缓缓、细微、切磨着。
整个片子都是一种缓缓的生活化的节奏,排出了欧洲小片的感觉了,尤其当一切现实问题呈现出来后依然是一种以微笑的方式在解决,很淡定的片子,不急躁。
最后的预测分手,明白告诉我们分手也是爱!
有些秘密是不能轻易告诉别人的,暴露自己的同时还怕伤害爱你的人。
但,我们就因为这样要永远带着面具,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下吗?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答案和勇气。
本以为结尾会是一个happy ending,好在导演没有那么强人所难,那就每个人心里都装一个自己的哈姆雷特吧。
其实说起来,男女主人公都是压抑性人格,只能在自己的幻想中需找到释放。
是一种悲哀吗?
还是中庸?
个人认为男主角最后还是不能回到gay的正轨上,因为心理背负的东西太沉重,而且舍不得抛。
“有的时候,发生意外也是好事情,以为它可以让我们看事情看得更清楚”。
平淡人生中的种种意外,在剧中依次上演,形婚的中年GAY男沉寂多年遇见心动的“他”才明白压抑不能成就幸福,一心扑在家庭上的贤妻在得知丈夫出轨(柜)真相之后才发现身边有人默默付出,妹妹因为恐婚逃避现实却遭遇意外怀孕明白平淡亦真爱,只有貌似木讷的妹夫始终坚持内心的那份炙热没有被掰弯(哈哈)。
任贤齐演的真是好,那种形婚男复杂的隐忍、炙热而暧昧的情愫、宿醉的放任、重生的恋爱感、家庭的负疚情绪,建议提名金马影帝这部片还告诉我们,同性恋也可以很man的,特别在处理感情方面拿得起放得下的做派,比某些痴恋者强得多。
影片运用了些许超现实手法,比如眼镜店老板将店面托付后飞升了等等,不知道何用?
到现在还是理解不能。
另外如果儿子阿丸的部分也能些许拓展就更完整了
不得不说,男人和女人的思维很不一样。
影片结尾,任贤齐说:“我要为了你们,爱护你们,甚至做出付出、奉献,还有牺牲。
“他所认为的爱护和责任,就是继续隐瞒自己的性取向,让自己痛苦换取家人的幸福。
但范晓萱说:我要离婚,因为这样你才可以有重新去爱的机会,我也是,我应该要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男人到最后都以为他们所谓的牺牲可以带来他人的快乐,但事实上,遵从自己心底想要的,也放手让大家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爱护。
尽管电影里范晓萱宽容的不像话,但我很庆幸她最后的觉悟和选择。
不像老一辈的父母,以为自己的容忍和凑合能带给孩子幸福。
事实上,自己不幸福,孩子也不会觉得。
或许,新一代的女性觉醒的更彻底了。
PS.亲爱的范演技有进步,尤其是对于细微情感的拿捏。
最后她流着泪说出这番话着实让人感动。
看了这部电影,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女人生孩子,到底为了什么?
在医院里几乎天天看到因为宫缩痛的死去活来的准妈妈们,有一部分真的很坚强,选择自己分娩;但还有很大一开始愿意自然分娩,但真的体会到宫缩痛后哭喊着要剖宫产,也不管剖宫产到底对自己和孩子是个什么样的风险。
记得上次有个孕妇哭喊着要剖宫产,宝宝的胎心垮垮垮往下掉,我说:你不要再哭了,宝宝在里面缺氧胎心不好了。
她不听,那一刻我真的很愤怒,我问她:你是为什么要生孩子?
你怀孕那么久不就是想要一个健康的宝宝吗?
怎么可以因为自己痛就不管宝宝的生死?
你这么大喊大叫,宝宝在里面缺氧死掉怎么办?
宫缩间期的时候,她用一种很哀怨的眼神看着我,这个眼神我至今难忘:求求你,给我剖了吧,我真的忍不了了。
谁不想顺产啊,可我真的太疼了。
每个妈妈分娩时都是痛苦的,但有些妈妈会为了宝宝忍受住;那些忍受不住的妈妈们,就算宝宝生出来了,我想你们也不会多爱他。
因为一旦面临选择时,你们是选择爱自己。
当真的要做出一部分牺牲,你们是选择牺牲宝宝。
女人生孩子,到底为了什么?
分娩这么神圣而痛苦的事情,你们在怀孕前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有些人可能是为了所谓正常家庭需要一个孩子而生,有些人可能为了丈夫而生,有些人可能是稀里糊涂坏上的,有些人甚至连这个问题都没有想过,觉得女人就是应该生个孩子。
有多少女人,是为了自己真真正正想要一个去爱的宝宝而生?
自怀孕起,就要做好去付出爱的准备。
现在多少人只会索取爱,而不懂得付出。
所以她们生产的目的是功利的,所以她们忍受不了痛苦,因为心中没有那份信念支撑。
我不得不承认,对于这种母亲,我是鄙夷的。
尤其是上个月有个做小三的,才31周,这么小的宝宝一定要剖宫产。
如果顺产的话,宝宝经过产道成活率会大很多。
她不管,为了不痛一定要剖,结果到了手术室发现已经开全了,只能自己生了。
她的所谓老公,也只关心宝宝是男是女。
这样的父母,对宝宝能有多爱?
遇到过一个妈妈,在宫缩来的时候,她已经痛的不能自已了,我听到她对自己说:加油,加油,宝宝,我爱你,我爱你。
我当时就感动地热泪盈眶,抓住她的手说:加油,你的宝宝会知道你很爱他的!
这样正能量的事情,是我唯一坚持做下去的理由。
这个夜班有个做小学老师的孕妇,人非常客气礼貌,无论帮她做一件多小的事,她都会说谢谢。
但是宫缩来的时候整个人像发疯一样控制不住自己,一旦宫缩过去,她会很懊悔地对我说:对不起,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偏偏过年时麻醉师没有镇痛的值班,意味着都要靠意志力挺过去。
痛苦的事情,当时很痛苦,但跨过去,就是天堂。
片头和片尾有《一一》的感觉,总体弱了些
任贤齐!!!GAY片,算了,想下就吐了
同志的日常……看着任贤齐的脸我真是不断出戏……除了出戏还是出戏,整部片子在不断出戏中过去了,下次请务必找个帅一点的演员……
1久違的臺灣文藝片 我覺得整個感覺就很好啊 爲什麽你們評分那麼低 北京西雅圖就那麼高 豆瓣越來越多吃屎的人了 2按理應該是范曉萱搞拉才對吧 3只有我們分開 我們才有機會重新去愛 什麽時候我才可以講這句話嘛4柯宇綸我頂你個肺 真是愛死你了 而且還這麼直 看得我都倒陽了 哈哈哈
看到基情四射的小齐,我真受不了。
发现范晓萱现在和松雪泰子一个戏路,作为任贤齐出演的一部电影,其实还算不错啦
不错的剧本只是被任贤齐万年如一的演技毁掉了
很平常的小品,平常到完全感觉不到任何情节....
石头锉锉的样子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能再烂点么
很台湾,淡到二点五倍速都没任何影响的形婚片,为了范晓萱而看~~
補記2013電影節大銀幕看 很腐
这是任贤齐演过最垃圾的电影了吧??没想到是断背山的故事……耽误时间!剧情也不咋地!哎~~
啥jb玩意儿
弯了还能直?!
居然是同志。
剧情挺自然的,不做作就算得上好片了。
全部人都是天然呆加上眼神空洞,淡到不行。
"因為這樣子,你才可以有機會重新去愛,我也是",同妻明明已經被婚姻、家庭、工作逼到無法喘氣了,主動提離婚還要考慮“你”優先過“我”,這麼寫賤不賤啊?陳俊霖師從楊德昌,又參與過《一一》,故事中好幾處的設計都讓人不自覺聯想到《一一》,不聯想還好,一聯想對比實在是慘烈,一看就沒有對同志和同妻做起碼的資料搜集,而且情緒也是不斷跳tone,跳tone到我確信這是一部喜劇。全員沒有一個人的表演讓我滿意,要麼呆板,要麼浮誇,哪怕不少人誇的范曉萱,她好幾場前後戲的狀態也並不連貫,時好時壞,都沒能拉電影一把。
别扭感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