濑户内海

セトウツミ,濑户与内海(台),Seto and Utsumi

主演:池松壮亮,菅田将晖,中条彩未,铃木卓尔,宇野祥平,冈山天音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6

《濑户内海》剧照

濑户内海 剧照 NO.1濑户内海 剧照 NO.2濑户内海 剧照 NO.3濑户内海 剧照 NO.4濑户内海 剧照 NO.5濑户内海 剧照 NO.6濑户内海 剧照 NO.13濑户内海 剧照 NO.14濑户内海 剧照 NO.15濑户内海 剧照 NO.16濑户内海 剧照 NO.17濑户内海 剧照 NO.18濑户内海 剧照 NO.19濑户内海 剧照 NO.20

《濑户内海》剧情介绍

濑户内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这个故事里,濑户内海并非地名,而是大阪某男子高中二年级两个男生的名字。濑户小吉(菅田将晖 饰)身形瘦弱高挑,他曾是足球部的一员,但因和前辈关系不睦而退出社团。内海想(池松壮亮 饰)文质彬彬,沉默寡言,却也并非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不知为何,这两个看起来完全没有交集的“回家部”成了朋友。每当下午放学后,他们便相约来到河边坐下。在内海去补习班前的这段时间里,两个人便海阔天空地闲聊起来。他们的话题无所不包,却又无聊空洞。当那个妖精一般的女孩樫村一期(中条彩未 饰)出现时,不经意间在木讷的大男孩心间激起波澜…… 本片根据此元和津也的同名漫画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宿主一千零一克继承之战第二季不许向上看无血无泪擒贼先擒王憨豆的黄金周都市惧集死亡照相术噩梦老师草之韵URAHARA残屋尸骸总裁在上3:换子疑云三六巷军情五处第九季最后一间房忘不了地师传人大日本人闯堂兔2疯狂马戏团狙击目标山鹰之歌反恐特战队之刺杀危机致敬英雄下落不明警长:廉政缉毒亲爱的小孩证人病房里的故事

《濑户内海》长篇影评

 1 ) 一期一会,痛痒无关

孤独够了,也就有了惦念。

——题记有一种感情,被规制在友情的框架中,彼此过着不相关的生活,在一起时不够热烈,分开了又会再次想念,细数着平素的细碎,其实也只是牢骚的前言,我们称这种感情叫作“濑户内海”,而它还有一个更动听名字——一期一会。

青春是痛痒相加的,濑户和内海也是一样。

濑户是这世界的大多数,生长在普通人家,做事毛躁,不善思考,总是希望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面对外面的世界又时常会表现的很胆小。

父母常常拌嘴,没事就说着关于离婚的话题,校园里总有一个喜欢欺负自己的大男孩,不敢多言,又不甘低头。

但即便如此,“没头脑”的身边也总会有一个“不高兴”在。

内海就是这个“不高兴”。

内海从来不笑,也不会有太多的表情,他是学校里的好学生,坏孩子眼中的好孩子,家庭富裕,不愁吃穿,但内海几乎不会提及自己的家人,因为他很少会得到家人的关怀,拎着大包小裹摇摇摆摆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儿子也会急忙跑过来亲切地抚摸起来的母亲形象对于内海而言是遥不可及的事。

看似毫无相交的两个人却成为了青春里对彼此最重要的伙伴,他们总是会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生活的琐事……

· 对于吃饱这件事,好像快餐店里只有汉堡可以满足,但汉堡却满足不了精神上的饥饿,这时,可以充分咀嚼的薯条才是最佳的选择。

-但为什么有的薯条可以比土豆还长?

-因为有的土豆就那么长啊!

这种傻瓜对话我们好像在哪里听过,还是我们自己也曾说过......· 成人的世界孩子永远都不会懂,就像是明明每天都会争吵着想要离婚的父母,还是会在对方难受时成为彼此唯一的陪伴,离婚危机真的还存在吗?

也许醉酒后的父亲和絮叨的母亲才会知道真正的答案吧。

· 暗恋总是来得突然,只要对方的一瞬注视,仿佛就有力量把全世界摆在她的面前。

濑户得到了心意女生的手机邮箱,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自己的心意,内海给了最为妥协的建议,只是对方的回信中连他是谁都还不知道,此时的内海也收到了一条信息:我刚刚收到了不认识的人的奇怪邮件。

大抵这才是濑户称心的回信吧。

· 濑户说自己不怕鬼,却被内海口中的玄事吓破了胆。

家里的苍蝇扰的人心神不宁,内海劝他买一株食虫草。

终于,家里的苍蝇没了,濑户却也不见了。

内海发现濑户正趴在路旁的地上找蚂蚁,他想要用蚂蚁喂养家里的食虫草。

-食虫草只要浇水也可以生长的。

-你吃白饭也能生活,难道就不想偶尔开个荤嘛?

好像有些道理。

......等等,为什么会有道理呢?

· 内海给濑户准备的生日礼物是颗扭蛋,他以为濑户会喜欢收集它们,但濑户却打不起精神,原来这天是他的猫去世的日子,而他的猫则是在他的责骂中去世的。

濑户要求内海说出自己的十个优点,但内海却只说了“喜爱动物”一个,濑户却说他可以轻松说出内海十个优点“长得帅”,“学习好”,“家里有钱”......再一次,濑户希望内海可以给他买自己一直喜欢的手机壳,内海却问道,只是猫去世了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多要求?

-因为濑户今天过生日呀!

· 濑户暗恋的女生喜欢内海,她总是跟着内海的步子走,但她不知道为什么内海每天都想竞走一般地步履不停。

女生的父母给她取名“一期”,妹妹叫“一会”,“一期一会”,缘只在一面之间,这句由日本茶道发展而来的词语,代以人们在一生的时间里,只和对方见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对待彼此。

内海的步子依然没有停下来,她心想内海许是急着见濑户,于是,她的不满涌了上来,并且,用了一个耳光的方式宣泄了自己在内海和濑户关系之外的挫败感。

而当濑户发来“求救”的信息后,一期终于明白了,原来内海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她,并且,对于濑户和内海的关系,她决定将它定义为——“一期一会”。

“暑假不会结束就好了。

”就这样一直一直,不会长大,不多烦恼,不经历分别,就好了。

偶然还是和彼此谈论着生活的琐事,也许在对方的眼里自己是个傻瓜一般的存在,又或许只是个毛躁的小孩,但只要听得到那个他冷淡的,而又近乎数落般的回答,一句怨骂,一声烦闷,我们便会知道,这份感情的真的,是可以用真心来拯救一声“求救”的。

结尾二人依然坐在路边的台阶上,内海喝了一口饮料递给了濑户,紧接着又掏出了一罐......是啊,青春就是这般的迷人,即使有伤痛,即使偶尔会被生活骚了一下痒,那又怎样?

我也不会选择跑步流汗越过终点,就只是坐在一起闲聊到天亮,谁又能说这不是青春呢?

电影《濑户内海》,想一生拥有一次的青春。

 2 )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发发牢骚

好久没有看过这么轻松的电影啦!

金马影展开票那天,我守着时间,还是没有抢到比利林恩和牯岭街少年,所以就随便点了个电影赌气一般地买了一张票。

买票的时候只剩下前排的位子了,心里还在想,这什么电影,怎么这么抢手。

事实证明,我简直走了狗屎运啊。

作为漫改电影,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握令人惊叹。

一小段一小段分章节的电影很容易变得破碎零落,不知所云,但这部电影的主题恰恰就是零碎的,无意义的生活片段所组成的一段难以令人忘怀的时间,内容和形式被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这是作为导演的幸运之处,也是观众的福气。

每一段的开始和结束都以孤寂的交响乐串联。

小的时候,每到星期天下午,小区里面就会传出听起来特别凄凉的萨克斯风,傍晚的凉风配上星期天下午绝望(。

)的心情,比悲戚更悲戚。

濑户内海的交响曲就像时光穿梭机一样,瞬间把我拉回那个时候的傍晚,我仿佛都能看到夕阳残弱的光芒以及微弱的风刮过。

导演是很厉害的,在轻松的电影里面运用特殊的形式以及音乐,塑造了一个属于他的轻小说一样的世界。

有很多片断致敬了印象主义的电影,刻意放慢的动作,失去转场意义的叠印镜头,还有突然插入的音乐。

布达佩斯大饭店之后,就很难碰到像这一不一样令我惊叹诧异的影片组合方式了,有趣,有趣。

谈及内容,无聊,大概是主轴。

“为什么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或者坏事呢?

坐在河边发呆杀时间,也是青春的一种方式啊。

”濑户和内海都是幸运的。

他们对自己的人生都少了那么一些参与的热情,拼命的执着。

在淡漠的旁观中,竟然可以遇到另一个淡漠者,两个人坐在一起旁观自己和他人的青春,吐吐槽,发发牢骚,青春就这样简单干净地流过去了。

少了任何一个人,他们都会显得寂寥,孤僻,但恰恰因为有了对方的陪伴,世界变得有趣了。

你说肤浅?

他们也会谈很沉重的东西,婚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对于成长的抵触,对于衰老的恐惧。

你说沉重?

他们也讲肤浅的八卦,讨论薯条的长度,给喜欢的女生发的第一条信息,晚上吃的咖喱饭,还有超市的扭蛋。

最喜欢的是关于猫的讨论,卷毛濑户对猫的柔软遇上面瘫内海对濑户的柔软,死亡所带出的愧疚和解脱,自白和赎罪,升华了他们的无聊时光。

最后的结局看似有点牵强,一期一会的意义也显得有些凄凉。

但是至少现在,两个人还是可以坐在一起,共喝一杯热奶茶。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发发牢骚。

希望未来,你还是可以继续找到陪你发牢骚的人啊。

 3 ) 一样都是笨蛋,为什么我只在乎你?

正如官方宣传的那样,这是一部“没有打架,没有社团,没有壁咚”,仅仅只是“闲聊”的青春。

但几乎没有场景变换,毫无意义的闲聊,为什么聊出了浓浓的感情?

濑户眼中的内海,长得帅,学习好,背景好,比什么都重要的是自己喜欢的女孩喜欢内海。

内海眼中的濑户:喜欢小动物。。。

然后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仅仅是这样么?

高冷而又阴沉的优等生内海,对于不管是同级男生还是女生的讨好,一概无视,在他眼中,这些人大概都是笨蛋,与其在这些人身上耗费时间,不如自己一个人在隐秘之地看书发呆。

可为什么一样都是笨蛋,濑户却不同?

濑户是突然闯进内海的隐秘之地的,若说濑户有什么不同,他展现的是毫不讨好的单纯,虽然这种单纯有时接近于笨,有时又天才得让人全身一抖。

透过濑户的视线看内海,如果你觉得他不可思议地可爱,那就是濑户眼中的内海。

习惯被仰视的内海,遇到了一直平视他的濑户,这里面充满了新鲜感,而且这种新鲜感随着两个人的熟悉不曾消退。

内海教给濑户如何去追一期的技巧,其实就是内海不自觉用在濑户身上的。

濑户靠直觉,内海靠总结,就是这种巨大的反差,造就了两人之间的平衡。

内海的自我封闭,被濑户直接打破,习惯了濑户的天马星空,内海对濑户变得无限宠溺。

大概濑户出现之前,内海的世界就是灰色的,濑户的出现,才变得五彩斑斓。

某种程度来说,濑户挽救了内海平庸的高中生活。

而内海,虽然没有更多揭示他的内心,但他这种无限近似透明的单纯被内海所理解,获得内海的宠溺,也是一种幸福。

一直在闲聊,但是两个男生的描写方式是不一样的,内海更像第一人称的主人公,濑户是那个主人公眼中闪闪发亮的人物。

内海有更多内心戏的段落,而濑户,无需内心戏,他的内心也一览无余。

大森立嗣在《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里面也是拍出了这种感觉,濑户和内海,就像是行天和多田,非常妙的组合。

虽然我更喜欢大根仁连续剧版的剧情,但是多田和行天两个人的感觉,电影版和剧版差别不大,其实电影还更忠实于原著。

池松和菅田可以说是现在演技最好的若手,当然机会也是很多。

池松身上有一种很文艺的感觉,这部戏里他一个人在河边时,你能感受到那种气息,内海略微有点阴郁的气质。

而且池松演优等生毫无违和感,最早喜欢他,看《DIVE》的时候,就是演优等生。

苏打不同,苏打身上有一种笨蛋气质,第一次对他的演技觉得惊艳是《只在那里发光》,那种挣扎在底层,却依然向着光的感觉,演绎得很到位。

这部戏里的角色分配恰如其分,如果反过来完全想象不出。

75分太短,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次看到两个人闲聊的延续呢。

 4 ) 濑户内海:那些无聊忧郁的中二时光

电影一开场,诙谐的配乐“セトウツミのテーマ”便把我抓住了。

接下来的部分就像课间休息阅读的少年漫画那样简单轻松。

(当然这部电影本身就是漫画改编的嘛)电影共有8话,彼此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其中第0话、第5话和尾声分别是“内海想的邂逅”、“濑户小吉的忧郁”和“悭村一期的想法”,我将这3话作为主线的三个重要节点来看,代表着濑户小吉和内海想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而剩余的“濑户与内海”、“巴掌与甜枣”、“威吓与拟态”、“祖先与后代”、“相遇与离别”这5话则是用于丰富故事主干的枝叶。

表面上看,濑户和内海两人是截然相反的,濑户是个一事无成的聒噪小透明学渣,内海想是个有意隔绝交游的安静学霸。

他们的相识源自“偶然利害一致”(←内海原话)——内海常常在放学后在湖畔消磨补习班前的时光,而濑户因为被球队踢出而多出了一段无所事事的时光。

“你谁啊你?

”濑户反客为主,闯入独自看书的内海的世界。

“这话应该我问你吧。

”内海哭笑不得。

濑户愣了一下,走到内海身边坐下,继续絮叨:“那你听我说,我不是很讨厌虫子嘛……”接着,两人就杀虫展开了几个回合的讨论。

就这样,濑户开始了每天放学后都到湖边和内海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的日子。

薯条、奇怪的陌生大叔、身高、悭村一期……他们什么都能聊,即便是各说各话,也一样生动有趣。

如果仅仅依靠莫名其妙的相遇和吐槽式的闲谈,很难让人相信截然不同的濑户与内海会结下深厚的友谊。

他们友情的一个重要支点是相同的忧郁。

第1话就已经初步体现了两人面对未来有相同的迷茫与沮丧。

濑户认为自己吊儿郎当一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看似优秀的内海同样认为自己没什么特别值得高兴的成功经历。

更为相同的是他们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

他们都不是擅长社交的人。

内海或许因为心智比同龄人更成熟一点,又或许是因为在父母处没有得到足够的陪伴,而主动隔绝社交,对热心分享八卦的男同学和自己的追求者都冷漠以待,选择在湖畔消磨时光。

濑户看上去是个大大咧咧的阳光男孩,但骨子里敏感又自卑,从他经常认为内海看不起自己就能知晓一二,所以他才会说出“想要一个人生活”这种话。

可人总归是社会性动物,需要群体,需要归属感,哪怕这个圈子小到只有两个人。

幸好濑户和内海命运般地遇见了彼此,互相分享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互相吐槽,互相讨论各自的忧愁烦恼。

在悭村一期这个旁观者看来,他们每天放学后相会的一个半小时就是弥足珍贵的“一期一会”。

尽管嘴上不说,他们一定都对这段突至的缘分感到开心。

所以内海才会许愿“希望暑假不要结束”,所以濑户才会在短信吐槽中夹杂一句“一直以来谢谢你了”。

 5 ) 堺市圣地巡礼

取景地在堺市的戎公园附近可以在大阪坐去关西的电车,堺或者堺东下。

学校的图是大阪府立泉阳高中,其他取景的地方好像不在附近。

对面有个咖啡店,里面有菅田将晖的亲签,和花束般的恋爱圣地巡礼时面包店的亲签一样。

奶奶很热情,问我是不是特意来看苏打的,还把墙上的寒山寺画作指给我看问我知不知道这里,没事的话可以点杯咖啡在里面坐着。

大阪府立泉阳高中大阪府立泉陽高等学校

吉里吉里咖啡店

亲签

 6 ) 那些浮于表面的欢乐,和那些深埋心底的绝望

看完《濑户内海》,我第一个想到之前看过的和它非常像的另一部日式小丧片《森山中教习所》。

同样是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二人组,同样是平淡的日常、冷笑话和无聊的幻想,同样是遗憾又有点温暖的结局。

谁没在过着无聊的人生呢。

长久的无聊中带着一些闪闪发光、转瞬即逝的开心瞬间,又迅速回归无奈与绝望。

长大后我才明白,人的绝望和崩溃主要来源于不可控。

比如,逐渐支离破碎的家庭,处理不好的人际关系,永远追不到手的单相思对象,生老病死,气球的爆炸,烟花的熄灭,暑假的结束,还有抽到第三个重复的扭蛋。

没有故弄玄虚的鸡汤,只有平静的遗憾。

这就是我喜欢的日本电影,而《濑户内海》尤其带着一点日本的物哀情结。

物哀是什么呢,我也说不好,大概就是一种面对客体的“触景生情”,但它背后又有着非常重要的悲伤基调——人生无常,稍纵即逝,服从命运,敬畏自然。

所以你会发现,濑户和内海插科打诨,嬉笑打闹,发明无聊的游戏,但那都是一些对眼前事物的“触景生情”,是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而在那背后是长久而深刻的无力感,是一种对于自身命运不可控的悲伤。

你不觉得他们快乐,不会去憧憬他们的未来。

他们拥抱着各自的烦恼。

但他们不说。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手舞足蹈之后,第二天仍然要面对各自琐碎的烦恼。

那时候看完《森山中教习所》,我曾经写过, “每个人都有点难堪的背景,有个想逃离的地方,和一个既定的未来。

平凡的,无趣的,但又无法预测的每一天。

平凡的,无趣的,但又独一无二的每个人。

”我喜欢日本作品把人物塑造的很复杂,一个人可以同时冲动盲目又睿智理性,可以又坚强又脆弱,可以在某个角度善良,在某个角度又很可恶。

这不是人格分裂,这才符合现实生活。

尤其是苏打演的濑户小吉简直演到我心坎儿里,我看到了自己近些年的生活状态。

我称之为“浮于表面的欢乐和内心深处的丧”。

我看起来对一切事物充满求知欲和创造力,却悲伤于生活的无意义,想要逃避那些糟糕的琐碎的日常。

更可怕的是,不开心这个问题,从来都找不到人分享。

就像濑户虽然有内海,但很少向他吐露自己的烦恼或者寻求帮助,不是不想而是不会。

我想我和他一样,天生就不知道如何倾诉自己的不开心。

濑户和内海身上都有着悲伤与绝望,你看不到他们惊人的意志力和对生活的热情,他们却依旧日复一日的活着。

活着的意义在于什么呢。

可能就在于亲自去感受那些喜怒哀乐,感受春夏秋冬的变换,感受相遇与离别,感受稍纵即逝的幸福瞬间。

或许这就是物哀吧。

哎,但是高中生真好啊。

高中生可以发发牢骚插科打诨逃避现实,大人却需要努力解决问题。

真是令人羡慕。

真想回去啊。

2018/06/03

 7 ) 有一种漫不经心的青春,叫做濑户内海。

上周回了一趟四川老家,在路上瞎逛的时候,漫不经心的想起一个高中的旧友,想起我们上学时打发无聊时光时干得那些蠢事。

在回程的飞机上,大约心有所念,恰好看了这部电影 《濑户内海》, 立刻生出一种,靠,那不就是我們麼,這樣的感覺。

那种漫不经心,无所事事,既过着规矩的生活又不想那么过分热情的参与进去,忍不住的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忍不住评论的调调,既无聊又想笑,笑也笑不出。

恰恰属于想笑还笑不出的状态。

这部叫做《濑户内海》的电影。

电影里的两个话唠一直在讲日语,可哪里的青春不都一样么。

从费里尼的《浪蕩子》到侯孝贤的《风柜》,从法国的《祖与占》到中国的《独自等待》,虽然语境不一样,年代不一样,但少年们打发时间和无聊的本事总是那么的天才与精彩。

不是所有的年少青春都能像《猜火车》或《发条橙》那样激动,又或者像泽维尔·多兰或格斯·范·桑特镜头下的少年们那么绝望。

回头来看,大多数的我们,还是背书包,进学堂的“好”少年。

愤怒的时候,在书本的背后举出中指,问候一下老师学校的祖宗辈辈,然后乖乖备考,被送进社会。

尽管这样无趣的我们,没有战争与革命来洒狗血的青春,在那些平静的令人发毛,阳光和煦的令人抓狂的日子里,如何来打发这种无聊,足以写一本厚厚的研究论文,研究在不打乱生活的现有秩序之下,经济亦无法独立,又很没种的我们,如何有趣的度过无聊的青春。

那么《濑户内海》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比方说,可以研究一根长长的薯条,到底是人工制造的呢?

还是真的有那么大那么大的一块土豆存在于这个世界?

那么大那么大喔。

两人讨论关于薯条的长度,这是电影《濑户内海》的开头。

就是这种调调。

《濑户内海》是两个日本关西少年的名字,一个叫做濑户,一个叫做内海。

濑户暗恋着一个姑娘,姑娘却看上了成绩更好的内海,但这并不是电影的重点。

电影的重点是没重点。

没重点没情节。

整片就俩少年,一个下课准备去补习,一个放弃了足球队,于是在放学后的街头,路边的石梯上,两人喝可乐,吃薯条,晒太阳,然后发闹骚。

重点是各种牢骚。

整片都是这个场景。

街头,梯子上,俩高中生,漫不经心的闹骚。

天南海北的聊。

可是,靠,老子青春就是这样的啊!

哪有什么《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又哪有什么浪漫的一塌糊涂的《情书》,身边也没有《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那种藐视主流轻易成功的天才型少年。

老子的青春就是研究“ 世界到底有那么大,那么大的土豆么?

” 那种青春!

片子里,濑户和内海说, “为什么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或者坏事呢?

坐在河边发呆杀时间,也是青春的一种方式啊。

”我读高中的时候,没想过该怎么度过青春,只是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坐在河边,和一个像内海那样的朋友,发闹骚。

断片的记忆,在看完这部有趣的无聊电影后,零零星星的冒出来。

我仅仅是记录而已。

也许有虚构。

天知道。

别那么认真就行了。

我身边这个内海同学叫做廖同学。

廖同学读理科班,学习成绩比我好。

高中时代,老妈喜欢我跟成绩好的同学玩,那我就选那种成绩比我好,还真不怎么努力那种。

因为差生很笨,好学生很呆,这种聪明的学生比较有趣一点。

那个时候我是很不努力,一想翘课,就去找廖同学出来玩。

廖同学的班级在走廊另一端。

我常常先从自己班里翘出,绕到学校外面,找根草树枝啥的,猫着腰回到走廊,从他们班的窗户下面支起树枝,左晃右晃,廖同学看见信号,就跟着也溜出来了。

有一次,我到学校门口,买了根漂亮的银柳枝,拿到他们班上窗户外晃。

谁知银柳太美了,廖同学没看见,他们班老师先看见了。

我说,老师这银柳送你,你当什么都没看见行吗?

后来发生什么我也不记得了。

估计被训了一顿。

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顺利爬出校门,到河沟边上发呆,跟濑户和内海一样,没完没了的发闹骚。

我们是怎么发现这条河沟的呢?

这我还记得。

有一天放学,我看见许多男生都滞留在学校操场。

廖同学与我讲:学校里有两个男生同时追一个女生,所以他们分别召集了一堆自己的兄弟,准备去校后的森林里打架。

这么精彩的戏,能不看?

我跟廖同学一块,跟着这堆准备打群架的男生走啊晃啊。

晃了半天,晃进一个不知哪钻出的小树林。

可这帮男生太怂了,两队人马站了半天,就不开打。

我们等得实在无聊,开始瞎转悠。

偶然发现一草坪。

我说,这草看起来不错。

廖同学说,是啊,不错。

我们便这样无声的欣赏了半天绿草。

过了一会,我说,要不,比谁能先滚下去。

廖同学有没有说好,我忘记了。

我们是不是真的有跟狗一样滚下草坪我也忘记了。

但我记得后来我们就坐在草坪下方,乌七八糟的苍蝇嗡嗡绕着我们飞舞,眼前一破小河沟静静地流淌着。

我俩就这样坐在河边,我还记得我特平静的说,有些东西啊,远看挺美,近看还真是一坨屎。

比方说这草坪啊,远看软绵绵,绿悠悠,真美。

走近了,里面全是苍蝇狗屎。

廖同学平静地说,是啊。

我不记得我们还有没有说什么狗样的人生,屎样的人生这类的话,反正我们盯着那河沟看了很久。

至于那帮打群架的男生,我们也懒得再爬上去看他们到底有没有为那个姑娘打架了。

这小河沟就这样被我们发现了,并成为我们发闹骚的好地方。

我们有许多试验性的想法,是在这河沟边产生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实在太无聊,讨论出一个检验人心的试验。

我们想在地上放一些钱,用钓鱼的线把钱钩起来,如果有人弯腰捡钱,我们就拉走钓鱼线,看这样能把捡钱的人引到多远。

我不记得这个实验后来有没有做成。

但我的脑海里却有一段场景,是我们在菜市场,用钓鱼线钩住五块钱,最后却被一大妈一脚踩断了钓鱼线,直接把钱给拿走了。

我们是看呆了,还是怎样。

记忆里关于这段已经模糊了,需要将来找到廖同学对证一下。

总之,我跟这位廖同学常搞这类因为无聊而产生的无厘头游戏。

记得还有一次,高中班晚自习,实在太无聊了。

我就去找廖同学想个好玩的事来。

廖同学说,天这么冷,要不咱们生个火吧。

我说这主意好啊!

我们找认真自习的同学要来了写满算数的稿纸,又把稿纸堆在学校的操场,渐渐的堆成了一个小山堆。

火点燃的时候,觉得这破操场也能这么美啊,果然是光的力量。

正感慨,黑暗中,窜出一个老师,用反派般邪恶的声音问道:你们干什么,想把学校烧了吗?

哪个班的?

我的记忆大概又出问题了,不太记得细节是怎样,只记得廖同学迅速得,跟离了剑鞘的剑般,飞一样的跑走了,我当然不傻,立刻朝操场的另一个方向逃走。

操场天黑,老师没有抓住我们,但是后来听说,那些借我们草稿纸的热心同学们很可怜,因为那些还没有烧完的纸上稀疏的印着他们的班级和名字。

还有一次,我跟廖同学坐在那河边,聊啊聊的,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人生。

廖同学说,说不定,以后我们也就消失在人海茫茫,狗屁都见不着一个。

也许吧。

我说。

要不,咱们弄个凭证。

廖同学说,以后,你要是换身份了,整容了,被外星人劫持了,不管怎么样,二十年,三十年,六十年后,有一天我们路上碰见,还能有个凭证,认出咱倆来。

这主意好。

我说。

可我们找遍了身上,也没找出什么有趣的凭证。

大概我记忆再次出了问题,我只记得我们拿出张一块钱,撕成两半。

故意撕得歪歪扭扭。

以后,就靠这一块钱相认吧。

廖同学说。

我说这好。

然后我们继续盯着眼前的破河沟,想着过不了多久的高考复习什么的。

日子就波澜不惊的过着,一晃都快二十年了。

电影里的濑户和内海到底也是要参加高考,读大学,进入社会的。

就如我们一样。

只是如今廖同学果然如当初所说,消失在人海茫茫,从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推断,她估计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了。

看完电影《濑户内海》,便想起了这位高中时代的廖同学,想起我们那漫不经心的青春。

于是在飞机的餐巾纸上鬼画符出这些。

此记。

 8 ) 谈谈《濑户内海》中的感情线

谈谈《濑户内海》中的感情线日本电影《濑户内海》(セトウツミ 2016)甚至谈不上是个剧情片,它并不旨在讲故事,从头到尾似乎就两中学生在闲谈乱扯。

然而,仔细琢磨一下,我们会发现他俩“闲谈乱扯”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本片的主题应当是探讨人类的情感的,在我看来,它至少伏下了亲情、爱情、友情三条感情线,而亲情线似乎又是本片的重点,试解释如下:第1话 濑户和内海。

从他俩相互的“诋毁”中,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内海是个好学生,聪明,领悟力强,他不经意的言语总能“刺”到濑户,这就引起濑户的反感,觉得内海是在嘲笑他的“笨”,因此,他提醒内海不要总摆出一幅“傲骄”的脸,而内海同样也认为濑户无法表现出“谦逊老实”的表情。

可是,当他们看到人家父子俩就抚养费的事进行真诚交流时,即便这个人是他们害怕甚至痛恨的校霸,他们一样都能表现出他们平时无法表现出的“谦逊老实”的表情。

这是否可以说明,人性中对这种父子之情存有某种敬畏:这种“情”是值得尊重和期待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又是脆弱的,我们会害怕它的失去,害怕情感的一方会无端撤离,或者害怕某种特殊因素打扰到了这种情感的表达,这样,情感之“架”就会瞬间崩塌?

由此我们想到第3话,威吓与拟态。

虽然人跟白脸角鹕有别,但在欺软怕硬、趋炎附势的本性上有相似之处。

虽然他俩在校霸面前可以表现得像白脸角鹕那样谦卑,但在第1话中他俩谦逊的表情可不是装的,这似乎能够表明本片的某种意图:那真切的情感自带一种不可亵渎的力量,这适用于第1话中的亲情,同样也适用于“尾声”中友情,也能解释樫村为何安静地离开。

血缘关系的亲情固然可以这样处,因为它是剪不断的,甚至不需要任何努力,晚辈自然得到长辈的爱,比如拎着两大包东西呼哧带喘地走过来的濑户母亲,一看到儿子立马就生龙活虎了,怜子之情无以言表,但对于无血缘关系的感情应当如何处呢?

第2话,胡萝卜和大棒,似乎在告诉我们答案:感情双方对待感情应当在“善加利用否定与肯定、同感与反感来达成目的”的过程中做到收放自如,恰到好处。

然而,人生的常态是“恰到好处”的分寸并不好拿捏,两性间的感情如同小丑手中的气球瞬间爆裂;只是小丑懊恼一会儿就可以将他曾经“经营”的物件放下,重启一个就是,但人性中的情感可不那么容易重“重启”,无论是放下还是捡起。

内海讲胡萝卜和大棒的理论的确“头头是道”,但他自己对于人与人之间究竟当如何正确处置“感情”其实是拿不准的,毕竟才是个中学生,所以,他发出疑问:“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睦相处下去呢?

”这应当是他对自己父母离异(经常没有晚餐、不跟父母电邮联系似乎可证)的一种感慨,也是对濑户父母闹离婚之事的一种响应。

在第4话——先祖和子孙——中,影片似乎想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感情和睦的第一要义是真诚。

濑户的爷爷有点老年痴呆了,在奶奶住院后,不时出门游走,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老伴”。

试想老两口能到这个份上,这么多年决不是靠社交伎俩来维持的,对感情的真诚投入应当不可少。

所以,在第5话——濑户小吉的忧郁——中,即便濑户父亲有点颓废,为了点猫粮便跟妻子闹离婚,但看到醉酒后的濑户父母的表现,内海体会到了他们的“恩爱”,这再次表明,社交可以靠虚假的“演”,但真实的感情生活决不可以。

真诚也是友情的基础,这在第6话——相遇与离别——中有所体现。

濑户认识到猫是父母和睦的障碍,他在生日那天骂(?

)死了猫,这导致他生日那天非常沮丧。

当内海想安慰他,说出他无从体会的话时,濑户觉得自己“被耍了”;当濑户要求内海说出他的十条优点时,内海仅能说出他“爱动物”这一条,而他送濑户的礼物明显表明他对朋友的了解不多,这让濑户更为沮丧,直到他也认识到内海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优点”时,他才感觉跟他扯平。

的确相遇是缘,相交靠真诚,如果内海对自己行为没及时补救,濑户没有纠缠他们交往的基础(前面说过的“优点”),他可能不会认识到他错误地怀疑到内海待友之真诚,即便在沮丧的心情下,他也认识到“道歉”对于感情保鲜的重要作用,于是他借神似之猫的出现大声道歉着,为了猫,也是为了内海吧。

(文/石板栽花 2016年12月6日星期二)PS.感谢猪猪日剧字幕组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9 ) 可以浪费的时光,真让人怀念

怀念那些年穿着白色校服的我们,你爱谈天我爱笑,少年不知愁滋味。

我的小城也有很多玉兰树,叶子饱满厚实,斑驳树影下的小路我们每天走过,现在回想起来满是花香。

一年到头,几个朋友,瞎说八道,不知道天,不晓得地,未来就是一所大学。

反正还有那么多可以浪费的时光,于是在日复一日的絮絮叨中,消磨了整个青春。

恩,真是让人怀念。

 10 ) 是你们如星辰,照亮我们平淡的青春

两个17岁正在念高二的少年,一个因为上补习班前有一段时间需要消磨,一个因为得罪前辈被开除出社团,于是无所事事的两人就坐在河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就是这样简单的题材,却被导演拍得非常有趣,笑点密集。

“诶,你看,这个薯条好长啊,怎么会有那么长的薯条。

”“你看,那边有个大叔好奇怪啊。

会不会是嫌疑犯啊。

快去偷偷看看他的脸。

”于是内海走到大叔旁假装伸懒腰,偷眼看大叔。

像极了我们的日常。

高中时的我们,下课了会走到走廊上靠着栏杆聊各种现在听起来无趣的事情。

“看对面X班的班主任,下课了还在讲课,他们班好可怜……”“你知道吗,XX主任昨天说……”

“我跟你说,我好像长高了一点。

”青春期的我们,特别在意自己的身高体重。

男生们会讨论自己有没有变得更strong,女生们会在意自己身材有没有变得更出众。

我们觉得独一无二的青春,实际上都是由这些看似无趣的日常一点一滴构成的。

高中的时候也经常想,以后会成为怎么样的大人呢。

一想到以后可能都无法体会到小时候纯粹的快乐,濑户大叫地说“太可怕了”,但内海会淡然地说一句:“成为大人也有大人的快乐吧。

”当然也少不了跟对方聊自己喜欢的人。

“你知道X班的xx吗?

”“我觉得他打球的时候超帅气的。

”这是我们经常聊天的话题吧。

卧谈会上,会讨论认识的男生,会讨论以后谁会先结婚,会互相揶揄对方的少女心情。

当濑户打算给喜欢的女孩发出第一封邮件时的犹豫,正是我们的少年少女心事吧。

不是像国内大多数青春电影演得那么无所畏惧,那么肆意张扬,那么意气风发,更多的,是小心翼翼,是担心害怕的情感在增加,是更加敏感。

到底什么时候会让你确认到自己是喜欢别人了呢?

是从开始嫉妒他身边的人开始还是从想什么事情都想与他分享开始又或者是在对未来的想象突然开始有这个人的位置开始

社交真是累人啊,你说对吧?

还好和你相处不需要演戏

你说,我们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呢高中的时候幻想过大学生活直到大学四年都快过完了 才发现跟自己幻想的完全不一样啊自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现实中的长大是比我们想象中的更残酷还是更令人毫无防备“我的愿望啊……希望暑假永远不会过去吧。

”其实是希望,和你每天坐在河边聊天的时光永远不会消失吧。

每个人心中独一无二的青春,其实大多都雷同。

高中时的学习时光 ,和好朋友聊天的时光,遇到喜欢的人的时光,其实都平淡无奇。

就连我们遇到的烦恼,到网上也是一搜一大把。

可是还好我们有身边的朋友。

是他们如星辰一般,照亮我们的青春。

《濑户内海》短评

真是再简单不过但超级日本特色超级话痨超级好玩又感人的小品故事

10分钟前
  • UglY_MoNey
  • 力荐

过了青春期时间就快得还没适应年份转换一年就又完了,等了一年半的电影好像是昨天才标记的一样。每当这种时候笑点就意外低到不行,分数高低其实更多是看两位卡司。不融于大众氛围的青春也一样是青春,而最幸运的是,无所事事的那一个半小时里有人相伴,虽然生活依然无趣又无解。一期一会,略虐。

13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看了三分钟就预感这是一部话唠片。一些话题的讨论浅尝辄止,很散。

14分钟前
  • 江枫渔火
  • 还行

散乱

15分钟前
  • mr.tall
  • 较差

感人

18分钟前
  • Lightning
  • 力荐

太好看了,笑声最多的一场,能在大银幕上看到真是幸运。

19分钟前
  • 迷迭香
  • 力荐

只在河畔打发时光的青春不也很好吗。

24分钟前
  • Geer
  • 力荐

“皇帝的新装”类型的片子。

28分钟前
  • 江流苏
  • 很差

无聊的日常

29分钟前
  • 起个响亮的名号
  • 较差

太无聊了,睡死我了

33分钟前
  • 凶神
  • 较差

6/10。这个内容比较适合做成泡面番,做成漫才大电影实在是太抽象了

36分钟前
  • staff
  • 还行

原来是两个无聊的高中生叫濑户和内海,他们狂走内心戏,频讲冷笑话,好冷好无聊。

40分钟前
  • 津五渡
  • 还行

这也算喜剧?两个杀马特少年的日常泡面番。

44分钟前
  • 较差

这片子拍的真省钱呀~有点小意思~不过也就就那样了~谁的青春还没有个哥们儿无聊扯淡过呢~

47分钟前
  • 火木散人
  • 还行

临终猫咪闹离婚,哀怨大叔暴力男,悲伤小丑生日帽,烟火怪谈,青蛙距离,百无聊赖中学生小河涌边一期一会,有趣

48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3.5吧,过程毕竟畅快。话剧感是有的。后来大森立嗣说音乐用的探戈似乎很适合剧情,我想也是仿佛可以看到两个演员表演之际、能量在两人之间的流动吧,对话和情绪,搭配和反弹得很好。

52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断断续续看的,可以打发的青春再也没有了

53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还行

无聊又有趣,优美且动人。节奏够小说,表演很舒服,BGM和作为背景的车声人声风声简直神。

55分钟前
  • 沉默の玩
  • 力荐

原来宅的人在室外也能这么宅!日本中二文化的特质。同样是以对话为主的固定场景的戏份,完美陌生人,十二怒汉,来自地球的男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题材内容风格真的很迥异呀!

60分钟前
  • 云雀叫了一整天
  • 还行

"我喜欢内海,但每次和他聊天,他总是在说濑户的事。"导演对男男情谊的精准把握依然令我折服(微笑

1小时前
  • 颜落寒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