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这一组有点炸裂“三观”的视频截图,我还以为遇到了什么不一样的剧呢。
点看评论,热评第一条是一个女孩说“做不了好母亲,就不要生,小孩没有选择的权利要不要来到世界上”。
为此我愉快的和小女孩怼了起来。
终于有一个形象不那么完美,甚至有点“可恶”的母亲角色公然的出现了,可能很多人都讨厌她,甚至鄙视她。
但我却是因为喜欢她而一定要去补这部剧的。
为故事演绎到这里,今前辈这幕真是扎心了。
这位母亲应该是不讨喜才对,我看到这一幕的原委却也还是恨不起来。
为什么呢?
为什么母亲一定要爱孩子呢?
我不明白,虽然全世界都在这样说着,歌颂着。
但不爱可不可以呢。
当孩子遭遇厌烦的父母,即使深爱,但吸血鬼般的蚕食着拖累着你的人生,网友不也责怪着原生家庭不好,这样的父母不也让人望而却步吗?
那母亲如果在有我的家庭里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如果我是犹如拖着她坠入深海的石块一般的存在,她要逃走又有什么可以责怪的?
到底是谁规定了一定要爱父母,一定要爱孩子这种事情呢。
我知道即使是在医疗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怀孕依旧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的一件事情。
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被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我还是依旧感谢生我养我的人。
今前辈哭了,可难过的那种哭了。
你们会责怪那个母亲狠心吗?
会的。
你们会说:“这样也配做为一个母亲吗?
”,可是,如何才算配呢?
你出现之后,所有的人生都给你就配了?
所有的心思都给你就配了?
为什么我一出生全世界都在向我宣布这些都是我该拥有的呢?
如果我没有感受到呢?
我会和今前辈一起哭起来吧,或者就开始责怪父母是失职的,变得暴戾,然后所有人都去声讨他们不配为人父母?
然后我们继续活在一个你们说的我本该有却没有的世界里煎熬。
可能这个世界有太多本该有却没有的事情了。
但是我只是希望如果大家都不觉得父母之爱是理所当然有的,不知道会不会好一点,会不会不那么失落。
这部剧依旧在宣扬母爱无私伟大的那种情绪,一位母亲能为孩子做任何事。
可是我不希望母爱是无私的,或者说不希望造成一种这种感情是一种无偿免费的那种感觉,可以无尽的索取,可以用这样的光环去评价一位母亲是否够格。
我希望母亲可以自私一点,我知道我的出现会打乱她原有的生活,可是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希望孩子和父母是相爱的,我希望这种关系是坚韧又脆弱的,而不是无坚不摧,牢不可破,可以任意胡来。
我希望这段关系里没有应该爱这种说法。
致橡树的情诗里,渴望以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
我希望父母之爱也是平等的,而不是父母一味的付出,一味的牺牲,一味的委曲求全。
如果实在难以两全,没有我的生活,你才可以过的好一点,我又为什么要用别人母亲够格的标准来衡量你呢?
为什么要责难一个给了我生命的人呢?
我也是爱你的啊,虽然没有你的生活会难免落寞一些,但是感受到你的快乐,和你也爱我这件事情更加重要才对。
可是今前辈的妈妈没有把爱传达给他,他们之间的爱失去了平衡,所以还是应该早些明白没有爱是应该有的,只是刚好我母亲不太爱我罢了,这样会不会好一点。
不执拗于爱一个不爱你的人,然后也不失去爱人和被爱的能力,寻找失落于人海的有缘相爱的那些人,重新构筑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虽然你可能会觉得心里某些地方空落落的,但是那并不是不能填满的地方,不是非血脉另一头那个人不可的地方。
我以为并没有人会和我聊起这些令我困惑的事情,可是却真的出现了一位。
我点开评论,以为大概会是简短几个字的那种,没想到会是那么长的一篇,这其实令我意外又惊喜。
而且还很温柔的和我讨论,没有来论个谁是谁非的争吵口气,是于我最大的善意。
以上这些文字中往往会有一些词不达意的情况出现,我探讨的只是父母之爱罢了。
我认为毕竟爱和责任是根本不同的。
无论是法律规定的养育子女的责任,还是道德约束的为人父母的责任,都可以不包含任何爱意。
大部分时候爱和责任交织着,但也不能谎称爱就是责任。
爱是很轻的,柔软的,责任是很重的,硬板的。
无论是乞求或是声讨,最后得到的都不会是爱,至此荒凉的内心还是一片荒凉。
写在结尾故事结束了,第九集时还以为会happy ending,大家其乐融融的一起生活了呢。
虽然现在看来好像也是大团圆结局,但还算符合我的想法。
先说小广的两回事吧。
比赛刚开始小广被故意推到,后来却可以转身单肩扶着同学跑到终点。
你可以脑补小广心胸宽广,能不计前嫌。
但小广说了,这是两回事。
我们总是习惯用“因为…所以…”来解释问题。
“因为你故意推了我,太坏了。
所以我才不会拉你呢,你活该。
”有多少人会这样想着,心里谩骂着。
却不知道这样的想法会一步一步让你变成你不喜欢的自己。
混淆只会让事情变困难。
我不知道小广心中麻子和妈妈是不是两回事,但是他说了:妈妈就是妈妈。
再说结衣的不寒而栗。
经历了失去的痛苦,失而复得的心情本足以让他不计较的。
但是一想到麻子因为自己的缘故硬生生的夺走她九年的快乐,硬塞给她九年的苦楚日夜,她便无法原谅她。
虽然之前的愿望一直是小广还活着,却来不及想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如今小广回到她身边了,心中却有了化不开的结。
毕竟爱也是自私的啊,但如若结衣将要这样生活下去,定是想想都觉得可怕的事情。
情绪是很神奇的东西,不是你想隐藏好就可以不露丝毫的东西。
越是与心中的情绪纠缠,越容易不受控制的展现出来,误导你的表情、你的动作、你的判断和你的决定。
直到伤害了心爱的人儿,忽略了重要的人和事,才等回过神来才责问自己这是怎么了?
我本不是这样的人,不该做这样的事呀?
所以我希望无论别人做了何等伤害你的事情,你都不该因此无法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不能因为麻子夺走的九年就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不能因为麻子的错误就把恶果蔓延到自己的将来,那样有何幸福可言。
带着小广去自己都不幸福的未来,小广回到身边又有什么意义?
结衣要成为想心中成为的那种母亲,“这是关系到小广幸福的事情”。
无论是你接受的美好,还是遭受的苦难,它们总会带给你点礼物。
这礼物任你挑选,全凭你自己做主。
能在苦难中找到另一种理解,而不尽是迷失,也是一种美好。
有时候好与坏并没有明确界限,只是你的理解罢了。
呐,这是较为喜欢的片段了吧——孩子和父母的相爱。
最后莉沙子还是没有去工作,回归家庭了。
但你要是觉得母爱就是牺牲,就是成全,那可能不太对。
人生遇到的抉择岔路口多不胜数,但每次我们都不是别无选择,如果你有别无选择的感觉,那只不过是你面对的选项都不利于你罢了。
莉沙子选择女儿,是因为她爱女儿,觉得她更重要一些。
每一次选择都要让选项决出胜负,做你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这里就是我最后要说的话了。
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最初看到她写的那篇信,心想,这是一个多么自私的人,抛下孩子后还想方设法套住他,不让他接受新生活,对亲生母亲而言,也是非常不公平。
但随着故事的推进,了解到这是一位母亲的自私,留给孩子最后的刻薄,是对自己和孩子的承诺书。
看到广不断给她发信息,说“这是妈妈不喜欢的酱哦”不断地讨好她、让她回忆,怕她忘记,到看到她说自己保证不会再回来,再看到那张写满“不要走”的纸和一眼看穿的谎,就知道他当时是多么难受,边想着不要走边强颜欢笑于新书包。
这部片给我最深刻的感觉是,社会赋予女人的枷锁太可怕,女人必须生儿育女,女二因为有了小广而获得自由,获得这个社会的认同。
就像为了结婚而结婚,记得老师告诉过我,很少人敢做真正的自己,甚至于没有人是真正的自己,人一出生,就被各种驯化着,上学念书谈恋爱结婚生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被社会约束着,被心里的规则约束着,所以能做自己的人真的太少了,我曾经也常常逼着自己要努力,要上进,要比别人好,但是比别人好就幸福了吗?
我常常在想,人类的幸福感从那里得到,忠于自己,做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让自己舒适,那就是幸福感,通过比较,攀比得到的是虚无的成就感,要通过别人来获得自己的幸福感。
如果想要小孩那是因为爱,如果想要结婚是因为爱,工作是因为满足,希望我能做我自己,忠于自己,也希望我是个好妈妈,我会努力做个好妈妈。
突然到了自己也快要为人母的一天,岁月如梭,希望每一天都可以快乐。
非常好的一部以失孤为主题的日剧!
和大陆电影[失孤][亲爱的]之流以寻找小孩为主要内容不同。
这部剧真正是以母亲和孩子作为主角,主要是演在失去和孩子一起最宝贵的9年之后。
小孩找到了,但是孩子面对一个陌生的亲生母亲,然后还要和从小养大他的有了深厚感情的养母分离。
这种情况作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应该怎么对待?
其实我在看过两集的时候心里的一个疑问,结果在最后一集还是由孩子亲口提了出来。
“我为什么就不能有两个妈妈呢?
”注意了,这部剧里面的所谓夺走孩子9年光阴的那位养母和[失孤][亲爱的]不同。
她不是收买了这个孩子,反而是救了这个孩子。
只是事后她没有报警,而是把这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去养育,而且把孩子教养得很好!
(她没有报警其实和她自己的经历有关,情有可原!
)所以到了最后,当生母亲口对这位养母说出谢谢的时候,还是很感动的!
在这部剧里,两位母亲都很伟大!!!
在卡司方面,本剧是自[一公升眼泪]十多年之后,绘里香和藤木直人再次共演!
说起来中学生池内亚也现在都当妈妈了!
[大哭]孩子由道枝骏佑出演,长得有些像中国的那三个掏粪小孩,但是毫无疑问在颜值和演技方面都能秒杀他们!
中岛裕翔就更不用说了,秒杀王力宏和李治廷!!!
[色][色][色]
可以看出养母是非常爱小广的,要不然她对小广这么严厉,小广一开始还总是舍不得她。
但是她养育小广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她爱着这个孩子,她流产三次又被男友抛弃,母亲没有安慰过她而是临去世都要一直催她结婚生孩子。
她为了完成母亲的愿望,不想被名为社会的牢笼看不起,囚禁在母亲的阴影下,才会私自收养了小广。
一个孩子就能让一个女人在社会上获得“自由”,这真的很可笑。
养母的母亲的话
甚至因为母亲的影响,对小广的教育这么冷酷,她的母爱也是后来的陪伴有的吧,也是直到小广被亲生家庭接走才痛哭流涕明白身为母亲的意义。
与把小广当成工具的养母对比,亲生母亲就明显对孩子充满了爱的包容
可能是因为剧名,剧里对父亲的作用描述的也很显浅,对母亲的要求真的很多,这也是我观看时的不适吧。
我甚至赞同抛弃学长的母亲的话,只赞同她的话,并不赞同她只生不养抛弃责任的行为。
希望所有的女性为自己而活,不要为别人活着,母亲也不是理所应当承担一切。
娇小可爱的女主遇到温柔斯文的男主,生下了一个大眼睛的可爱男孩子。
人生的甜美幸福莫过于此。
突然孩子被绑架,生死不明。
刹那间天地变色,女主从此犹如置身深渊,不再有欢笑。
人生的痛苦莫过于此。
这部剧仅仅在第一集中就展现了人生的大喜大悲。
泽尻英龙华扮演的母亲,令人打心底里喜欢。
对于那个将别人孩子当自己娃养的女人不禁产生痛恨厌恶之情。
第二集,已是九年之后。
长成帅气小鲜肉的男孩子终于回到了生母身边。
接下来就是讲述养母的经历。
虽然“可怜人必有其可恨之处”,但小池栄子扮演的养母,谨言慎行,心怀忏悔,总而言之还是比较靠谱的,渐渐地也理解同情起这位母亲来。
然而,当生母与养母之间正若有若无进行“竞争戏”时。
步入青春期的小鲜肉,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宝宝了。
他开始恋爱啦!
这后面几集,演出了真实的人生啊!
妈妈们还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哪知晓他的心思完全没有放在妈妈身上,喜怒哀乐都只因另外那个女孩啦!
这个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五味杂陈的人生呐。
强烈推荐这部剧,给感同身受的人们。
好一块小鲜肉
这部片子在看到海报的时候我就决定一定要看。
海报上的三位女演员都是我喜欢的。
讲母亲和孩子的题材也是我感兴趣的,因为在自己也成为一名母亲之后对此类剧情特别有共鸣。
看过很多片子,如果有孩子走失的情况,母亲一定是那个或者唯一那个永远坚持继续找孩子的那个人。
因为身为母亲会想,如果我再生一个孩子,我之前的孩子如果回来了怎么办?
不是说能否养育的问题,是对之前那个孩子的感情上的亏欠。
你都还没有回来,我怎么能投入感情到另外一个孩子身上呢?
所以我对离婚这个情节的设置也非常能理解。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如果一对夫妻他们的孩子因为某一方的过错离开人世了,这对夫妻多数是会离婚的。
当两个人的回忆里只有痛苦的时候,这两个人还要每天共同生活,这种痛苦可想而知了。
还好剧中走失的孩子又找到了,同时两个大人的感情也又重新找到了。
这部剧的三观非常正,孩子在走失之后被人好心照料,虽然这个人有点自私,但是最起码没有伤害孩子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抚养孩子。
孩子最终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在亲身父母和周围人的努力之下,孩子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疏离。
可能这一切都是戏剧处理上的美好愿望,但是看完还是给人带去了希望和力量。
如果要评本季最佳应该就是这部《为人母》了。
开始以为是个和《亲爱的》差不多走向的剧就没多大留意,讲真这类题材看开头知道结果,过程肯定是虐心痛哭那种,为虐而虐,顶多反映了一种现实,却没有深入探讨里面的社会关系,实在提不大起兴趣。
好在此剧的编剧选取的是走丢的儿子回到原生家庭和家人重建关系的角度,可以说理智中不失温情地探讨了究竟怎样才能算作是母亲这一问题。
正如今前辈那个冷漠的妈妈所说的那样,把你生下来抚养你对你体贴照顾是理所当然的吗?
无论是孩子还是母亲都曾经认为凭借这份血缘关系成为一起生活的家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但是对于儿子失而复得的母亲来说,重新建立信任关系才只是成为母亲的第一步。
而养母私自抚养他人小孩形同绑架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我无法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去批判一个病人所作所为,因为我未曾身处她的处境。
想起李狗嗨的那句话,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正义,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也许正发生着你想象不到的事。
世界不是黑白分明的,正确与否只在于你看世界的角度。
她做出这样的行为也是因为舆论压迫导致精神崩溃,遇到小天使的一样的小广,她仿佛找到治愈自己伤痕累累的心的良药,她再也无法放弃这个能填补她寂寞孤单的孩子。
很自私,对生母也很残忍,然而我知道那是身处绝望的她唯一的选择。
第六话,两位母亲终于当面对峙,何为母亲这个辩题也迎来了高潮。
养母认为自己尽心尽力地付出七年时光培养小广,完全是在尽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他的优秀,他的彬彬有礼,体贴温柔都归功于自己的教导有方。
就因为不是生他的人就必须比生母低一等吗。
很明显编剧是有意弱化养母的影响力的,但我觉得即便没那样做,生母的那番话也足以拉开两人的差距。
养母虽然口口声声说培育了孩子,爱着孩子,然而她本人再清楚不过她的出发点一开始就是错的,她不愿承认自己只是拿孩子来填补寂寞,而生母则是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都时刻为孩子的安危和幸福担忧的人。
何为母亲,就是在怀上孩子的那一刻起就不得不变的坚强且无所不能的女性啊。
所有视频在微博上。
微剧透!
【E1】这一段两人相遇、相恋、相爱的故事很短小、却十足得温馨。
记忆中的泽尻还是那个笑起来会露出小虎牙的国民初恋,拥有一半法国血统但混血长相并不显著的她在《一公升的眼泪》中灵性的表演。
在之后接拍的《太阳之歌》中迅速婴儿肥的卷发少女,在《间宫兄弟》里和北川景子一起穿上浴衣的娟秀模样。
后来,她因为在发布会上不合作的阴冷态度被日本媒体集体封杀,也被Stardust经纪公司解除了合约。
再后来,她与比她大22岁的男人闪婚。
婚礼上的她打扮得不像新娘,却像一个风尘味十足的妖女。
照片上,她在媒体面前笑得那样志得意满、天花乱坠,我却始终觉得那份夸张艳俗的刻意笑颜后是一汪心灰意冷的透彻悲怆。
因为据传,那个比她大22岁的男人对待女人有着非常恶劣的一面,尤其在房事上。
据闻泽尻是和他契约结婚的,因为当时的她和她的家人几乎穷途末路,那场婚姻似乎是她为了解救家庭的债务而套上光鲜外套的卖身契。
据说她在契约上规定了行使夫妻之实的频率,违反的话她可以当即解除婚约并可以获得大量的赔偿金。
再后来,见到了她在《狼狈》中大尺度的表演,她演得很卖力、我哭得很伤心。
因为那部凄艳的电影简直就是为她度身定制的。
莉莉子的屈辱、莉莉子的不满、莉莉子的绝望、莉莉子的疯狂,泽尻塑造了在我看来她个人演艺史中最深刻的角色,没有之一。
回归演艺圈后的她还是年轻的、美丽的,但是似乎变得沉默了、隐忍了。
她眼中那灵动的闪耀和清澈似乎在一夕之间沉入了永恒的黑洞,诀别了快乐和纯然。
那个少女时代微笑的时候会露出不完美小虎牙的她、那个曾经对着周遭任性狂傲的她,不复存在了。
——————————————————————————————————【E1 — 片段3】对于从未担当过母亲的泽尻来说,这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角色她还是颇为完美地消化了。
她之所以能完好消化的最大原因,我认为是她找到了那种失去挚爱骨肉的苦涩和绝望,那种哭到麻木和死寂的残缺。
她把人生中历经的伤痛化为了自己演技中自如的一部分。
无论在现实中是多么得不堪艰涩,她还是再一次用生还者的身份傲立在了观众的面前。
这一集中有分量颇重的心理叙述和独白,台词写得很动人,泽尻解读得很不错。
之前在写 #孔刘# 演技的时候,我就说过那些能成为优秀演员的人大凡是内心有着巨大伤痛的人,那种曾经目睹过人间炼狱、从九死一生的绝望中匍匐着爬回人间的人。
对于那些人来说,演戏的苦真的不算什么。
要哭要闹要脱、要被打、要满足种种恶心泥泞的刁难,他们都是淡笑着掩去眼底的蛮狠去承接的。
所以从那些演员的眼神、气质、和演技上,你约莫可以感悟得出哪些人是自己的同类、哪些从未沾染过真正的暗黑、哪些是遍体鳞伤地大起大落过。
———————————————————————————————————【E2 — 片段1】似乎印象中第一次看到藤木直人的哭戏,记忆中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坏笑和走姿。
心爱的女人成为了自己的妻子,那种幸福让他满足、不再空缺和荒芜;孩子的降生,让他似乎拥有了全世界般的骄傲与希望。。。
失去时的痛心疾首,那种痛是生不如死的;想死,却仍然纠结着那悬着的碎望。
少年的五官很清秀,有着一种净白的光芒。
而这样的一张面孔,似乎可以透过他看到成年后的另一幅五官。
那样的白嫩和懵懂,被圈入了俗世最奢华糜烂的染缸,是幸还是不幸?
【E2 — 片段2】你失而复得过吗?
那种在残破、昏茫、迷雾般的深夜中,看到的,昭示着希望和危险的光晕?
在不信与否定间翻滚,尔后欣喜若狂,好像回到了当初拥有了全世界的尊荣、想要把胸腔中所有的生气都释放覆盖住目所能及的地界。
———————————————————————————————————【E3 — 片段】父母可以有很多的孩子,但也可能自我选择或命中注定只有一个孩子、或没有孩子、或失去孩子。
父母和孩子是独立却可能兼容、可能排斥的组合。
父母是孩子的宿命,孩子是父母的延续。
父母是孩子的希望、失望、幸福、痛苦,反之亦然。
到底哪一方的筹码更大呢?
当父母只有一个孩子时,孩子无疑具备了与父母协商和对峙的得天独厚,是一种霸权天下的垄断性优势。
父母爱会是一种泛滥且过分专注的束缚,太多的爱和关怀反而适得其反,孩子永远不懂得也不需要飞翔的能力。
而当父母拥有很多的孩子时,则会是另一种纷争的局面。
父母爱会是一种需要竞争才能获得的稀缺资源,所有为收获瞩目和疼爱的努力和心机会使羽翼在未丰满之前便折断。
孱弱的身体、优秀的存在、傲人的成就,所有能让父母分心去关怀、骄傲、疼痛,只要不是忽视的一切条件都是一种掠夺父母爱的资源、手段、策略。
人的长相和气质真是奇妙。
小池荣子高中生时的模样和现在几乎没有任何的不同,但那时穿超短裙的少女和如今妇人熟女气息的她却又判若两人。
她在演艺圈也打滚了十数年了,却始终没有成为主角,也许这辈子能成为主角一号的机会也很少。
哎。。。
这一段演技很好。
牵绊是一种纠结的存在,既让人感到关联的幸福、又让人体悟剥离的疼痛。
从未有亲生孩子的独身女子花费了十年把粉雕的男孩养育成了玉琢的少年。
十年所拥有的作为人母与孩子的回忆是珍贵的、无可替代的。
她尝到了作为母亲的骄傲、母爱的满足、却不得不亲手斩断所有的情缘。
让我想起了《Mother》和《第八日的蝉》。
———————————————————————————————————【E4 — 片段】孩子和父母,温暖却又孤独的牵绊。
原属天下最亲近的关系、却又囊裹着层叠的秘密。
孩子永远不知道父母对他们的操劳和烦躁,父母也永远不清楚子女的郁闷与感恩。
你作为人,最早的记忆是什么?
生命诞生最初和父母的记忆还有印象吗?
如果有一天被告知与自己生活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父母其实乃是陌生人、而陌生人却是亲生生物意义上的父母时,你会有什么感受?
你会更倾向后天的培育还是先天的血缘?
如果养父母拥有丰裕的物质,而亲身父母却穷困潦倒呢?
如果养父母或亲父母都符合了你对父母的所有期望、或只有生疏的一方符合,你会如何选择?
是选择最有利自己生存、成长、和发展的一方吗?
———————————————————————————————————【E10】这部日剧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如果说母亲生下孩子抛弃抚养的责任是极为恶劣的行为的话,那么明知自己不具备成为母亲的资格却执意亲自抚养孩子更是一种伪善、自私、和懦弱至极的暴力。
很多时候,我们都太在乎世间的俗定、周遭的压力,而无法看清、或根本不愿去承认自己作为母亲的觉悟、能力、底线、和局限。
明知自己不具备成为一名合格母亲的资质,却随波逐流地养儿育女、但同时又不肯努力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更不在生育子女上亲自费心费力地付诸心血,甚至不肯虚心求教接纳建设性意见。
只是觉得,合适的年龄就必须完成女人的天赋职责、生育后代是必须的义务,否则人生就是有缺憾的、否则作为一个女人就是不完善的。
这不仅仅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一具或多具崭新生命缺乏担当的表现。
有些女人从未生育过孩子,却具备了担任母亲的充分资格。
而有些则刚好相反。
有些从未承担过母亲的职责,但是她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却极有可能成为人间龙凤。
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成为称职的母亲,但每个女人都具备了那份可能。
如果先天作为一个人来说都不算独立完善的话,只要后天勤奋补拙、说不定成为母亲反而是一个能更好完善个人缺失部分的契机,比如,坚强、持家、独立;比如,对营养学、食疗、医药等等知识和经验的填补。
————————————————————————————————————给博友的一些回复:西方有句俗语:"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意思就是养育孩子绝对不是父母两个人就能成就的事情。
所以我就想到了《The Big Bang Theory》里面这几个好朋友一定会共同养育TA们几对的孩子,我觉得这种生存和养育模式就非常好,当然前提是朋友之间绝对的真诚并信任彼此的能力等。
西方社会也有很多母亲产后得忧郁症,但是社会总体会比较包容,同时对单亲母亲在政策、福利、和教育上相对有许多照顾。
关于冷冻卵子和精子银行,我自己有研究过,费用非常得昂贵,并且也会有伦理上的问题。
比如,当一个优质的精子被全世界各地的女人无下限地使用过后?
因为生育市场有许多的漏洞和残缺,比如有的女性身体健康能顺产健康的宝宝,但是本身不具备抚养孩子的资质和动力,而有些正好相反,所以会有收养领养机制。
但是如果社会能很好地调配这些资源和需求的话,我觉得受益的反而会是孩子,和未来整体的人类命运。
所以,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能因为自己自私的祈望而去生养孩子。
如果有一天我无法有自己血缘上的孩子,当我有足够的能力,我也可以去领养或助养孩子,给没有父母的孩子关爱等。
父母和孩子也是一种缘分,有善缘、良缘,当然也有孽缘、恶缘。
所以,我一直在写一个原创系列,标题就是写给我未出生的孩子,会发表在新博上。
了解你的顾虑,如果可能我其实也很想冷冻卵子,但是我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并且也找不到信得过的机构。
你还必须要有信得过的律师,因为曾经出现过卵子库肆意贩卖和销毁客人的卵子,当然这是个别情况,但意外总会时有发生。
如果可能,还是尽量走正常的婚恋道路给孩子一个完满的家庭。
了解了解,每个人、每条道都有很多难言、难掩的苦。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快乐地享受人生,然后顺其自然地接受人生抛下的各种难题。
选择妥协折中,或者坚守独我。
结婚、生子,都是要为另一个人的人生负责的,所以还是需要慎重考虑。
但有时也需要放手一搏,赌一把,任性恣意地无悔活一次。
哎,因为走自己的道路,完全无视周遭的声音是很艰难的。
而走一条和绝大多数人反向甚至不同的道路,是需要莫大的心灵力量的。
当然如果自己想通透了,内心坚强到不在意他人的评价,那是再好不过的。
抱抱,套用我之前为《聲之形》写的原创影评标题一样:无法与这个世界和解的伤痛们,我会陪着你们、一起哭泣。
很久没在看剧时哭得这么厉害了,不得不说《成为母亲》在共情方面做得很好,以至于我在看剧过程中两度因为哭得眼泪鼻涕糊脸而不得不爬下床拿纸巾擦。
很心疼结衣,同时也替她委屈。
在我看来,门仓女士擅自抚养了小广的七年,就像是偷走了结衣和小广的时间。
不管她的遭遇多么悲惨,她承受的压力多么巨大,这都不能成为她“偷走”别人孩子的理由。
一想到小广的生命里无论如何都擦不去她的痕迹,甚至说出“一个人为何无法同时拥有两个母亲”这种话,我就无法停止对门仓的怨念。
她可是几乎把小广的整个童年占据了啊!
像门仓说的,小广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是她的影子。
如果我是结衣的话,我大概很难从这种阴影中走出来。
或许是我本人占有欲比较强烈的缘故,我实在是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在心里认可另外一个女人是他的母亲。
这多残忍。
生活就是这样,我作为观众绝对无法原谅门仓麻子,但结衣作为当事人,一直憎恨的话只会让自己更痛苦,所以释怀也许是最好的。
我只希望将来小广在喊出“妈妈”这个词时,唯一想到的只有结衣。
对于这位母亲而言,这便是最大的安慰了吧。
这季就追了女囚七人和这部,女囚七人没看完,这部倒是一直在追,喜欢这种淡淡的,不夸大描写母亲,人的思想、小细节什么的很好,就是广的子役演技太。。。
可以
一家三口颜值好高啊
看了两集 弃
好暖。中间几集闷得不想看。然而开始让人很想追下去 快结尾越来越暖 子役也越来越可爱。不尽责的母亲 夺走别人的孩子想成为母亲的母亲 爱事业也顾家的母亲 跟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的母亲…好写实。屁股接这剧真的怒刷好感 角色太可爱了。喜欢两组家庭 理想的家庭啊。
这颜值给贵了,四个主角没有一个丑的,导演怎么做到的?感觉经费在燃烧
意外地觉得好看,以为是亲情催泪剧,后来变成家庭伦理剧,没想到到第五集又开始悬疑。编剧点题能力max
看前面几集很好看的时候就知道后面会很难看 看erika卖萌会有反差加成 道枝DD好好长!
高开低走 (不得不叹真是一部高颜值的剧
第一话相遇相恋小故事不能更甜 直人叔书店里的小表情正中红心第七话啾太的大冒险全员可爱 结衣和阳一这一对真真太可爱 夫妇间相敬如宾大抵就是这样 一家三口很美好中岛裕翔特别适合这种正义感爆棚的角色 小池姐姐演技一直在线 唯一美中不足是子役
泽尻的角色特别可爱,但是剧情好无聊啊。
男孩小时候摸妈妈耳垂才能睡着的习惯我以前也有。泽尻都演妈妈了,这岁月流逝的,我记忆中她还是那般笑起来很少女的模样。可惜追剧动力无
比外貌和命中注定好看。我喜欢女主笑。藤木直人一如既往的有魅力
还可以,好多地方看的很感人,演技在线,颜值高高的。
裹脚布剧,鸡舍黑光看脸也很烦了
子役演技尴尬 母子相处模式显得相当做作
啊,洗白养母的操作我不理解……无法get日本人逻辑
法治社会请做守法公民。把法律问题道德化,道德问题人情化,是对儿童拐卖犯罪行为的变相纵容。
看弹幕都是颜好,演技炸了什么的,我怎么感觉一直要出戏的样子,看到第6话更新,点开看的欲望都没有,弃了
女王演技了得,子役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