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Terror – Ihr Urteil,恐怖-您的决断,The Verdict
导演:拉斯·克劳梅
主演:马蒂娜·格德克,弗洛里安·大卫·菲茨,拉斯·艾丁格,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赖纳·博克,耶迪斯·特里贝尔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6
简介: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民航客机,逼迫机长将目的地设往一座坐满了观众的运动场。在紧要关头,一名德国战斗机飞行员不顾上级指令,在民航机撞向体育场前先行将其击落。他拯救了数万名无辜的观众,却牺牲了飞机上所有的乘客,因此出庭受审。《审判》是一部新颖的互动式电影,邀请观众参与剧情走向的抉择。在听完飞行员为自己的辩解后,观众们要..详细 >
德国加强版奇葩说,感觉不太适合电影的形式,后来导演说在德国都是剧院放,就比较理解了,演员都很赞~
不知道以电影的形式展示意义何在,都算不上一本合格的电影。好在有些有意思的观后感就个人而言,就庭审现场表现来说,有罪完胜了。可就国家意义来说,那就必须无罪了。
这个在电影院可以选结局看的电影还是第一次 道德与法律 怎么选择都是对 怎么选择都是错 人又不是单纯的活在法律的社会 还有道德的督促 人也不是活在道德的社会 还有法律的约束 (最后二选一看结局的时候电影院的观众才是有意思 安静的电影院瞬间活跃了起来 最后电影院妥协了两个版本都放了
一部特别适合疫情隔离封控中的民众观看、思考的电影。但是,没人觉得这种案例里,真正应该被追责的应该是那些没有及时疏散所有撞击目标的相关管理人员吗?比如那个中校。如果可以疏散,何必击落呢?不到最后一刻,你都不知道机舱内的驾驶员和乘客是否还有机会,一百六十四人,难道他们的命换不来最后几分钟放手一搏的机会?
《审判》这部德国电影非常有意思,打破观众第三面墙,抛出“电车难题”,讨论法律与道德,值得看。
完全没让现场投票就播放两个结尾是对这部电影最大的不尊重 讨论里有关士兵的教导就是为了更大的利益有些启发 其他都没什么新鲜的 更想知道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想法 以及 小型环型剧场的戏剧会比这个效果好很多 尊重戏剧也请尊重电影
虽然很理解男主 甚至如果我在当时的情况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但是仍然投了guilty 因为个人的道德 甚至可以说多数人的道德 是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的 我们需要法律作为判断的根基 如果为了greater good就能牺牲少数人的利益的话 会发展到纳粹那样可怕的境地吧
弃权。他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命运,我也没有。
互动式电影,电影试图对政治家和军方遇到危机时能够或应该采取的措施提出反对意见或者相反意见,让观众在生命的价值,道德和人性三方面进行抉择
有罪。但是他算什麼呢,在這場事件中?發展到那個節骨點,擊落也許就是必然,誰擊落誰倒楣,但仔細想想,誰把事情逼到這個樣子?安檢部門怎麼放進去的?體育場的緊急疏散的命令下達,這些都有問題。這部電影讓我想起哈佛的公開課,它拍成話劇也許更棒。
只想说翻译垃圾!翻译垃圾!翻译垃圾!
6.0分。根據觀眾的選擇來選擇放映有罪或者無罪的結局這種做法顯然在打破電影的流暢觀感,承認這是種創新,但這只是在結構上,並沒能在電影語法等其他方面玩出創新。更何況整體電影感太弱,單一場景,缺乏更多的敘事空間與視角。顯然如何從兩種相反總結中信服觀眾才是本片的核心意義,可惜沒有做到。
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或许是没有办法的选择,但绝不代表这么做是正义的。
只看了一半 过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评论的 科科
电车难题,最后的结案陈词两方都很精彩
利用虚拟情境设了个“永恒困境”的套,试图通过法庭辩论兜售自己的理念。从角色设置到台词,立场和导向太明显。请乘客遗孀作为控方证人煽了一通,那获救的七万人怎么说呢。控方律师那个医院病人的类比很幼稚,且与案件性质根本不同。辨方律师提到英美法系相比大陆法系,对选择lesser evil持宽容态度。
字字珠玑 关于生命和个体的思考 道德与法 情与理 没有最终答案 我倾向于认为无罪
好像看不到结局啊......?
检察官女士也太能诹了…… 164:7万+164 这怎么权衡… 军队的命令能在民间诉讼中进行?
推荐给法学生看,非法学生还是不必了吧,还是挺专业的。我最后的选择是无罪,但却不是出于多么精致的法律考量。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似乎也只能诉诸良心,就像改编版电车难题中大多数人没有办法杀死桥上的人然后把他推下去拯救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没有办法通过我手中的投票让一个杀死164人却救了七万人的军人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