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软的泥土
Es esmu šeit,不再等待纯真(台),醇泥,Mellow Mud
导演:Renars Vimba
主演:Elina Vaska,Andzejs Lilientals,Edgars Samitis,Zane Jancevska
类型:电影地区:拉脱维亚语言:拉脱维亚语年份:2016
简介:17岁的Raya和奶奶与小弟弟Robis住在拉脱维亚的农村。一件惊人的事动摇了他们的生活,Raya必须做出一个成年女性都难以抉择的重要决定……孤独、失望和初恋的经验揭示着Raya的性格。详细 >
土地越松软,生活越艰难,于是千辛万苦去国后,发现生活依旧,才明白松软无力的是心灵与背负难以逃避的命运。
很流畅的叙事。和无人知晓相比,还看到了小偷家族的无奈与牵绊。土地有多松软,阳光就有多明媚。对于上一代的债与孽,这一代是背负着枷锁继续偿还,还是坐在上面任由它开出“花”来,只能靠命运,以及对命运的心态来对待了。生活说到底,都艰难。
拉脱维亚少女残酷青春,剧作了不起,把一个通俗故事讲得十分高级。
今天多次用到“世界”这个大词,不仅仅是我词汇的贫瘠,也可能是我对“世界”的悲从中喜
母亲节这部电影挺合适的,母亲抛弃两个孩子从拉脱维亚,奔向更发达的伦敦,生了小弟弟,找寻新生活。跟女儿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管不了你们了,别来找我。以后看来还得是长姐如母,弟弟再怎么抗拒被管伏,也得相依为命了。波罗的海三国的电影看的不多,以前看过两部爱沙尼亚。总有种悲伤的、冷峻的感觉,像是北欧和东欧电影的结合。
其实多看看各个国家的影片,就知道吹嘘的大国崛起究竟是什么了。在拉脱维亚乡村,那里的生活也要远好于我国大多数农村吧。藏富于民才是真正的强国。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小姑娘的道路会开阔起来的。
是什么导致了莱雅姐弟悲催的命运?父母肯定难逃干系,社会呢,政府呢?一个大部分人的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政府是不称职的。
我并不认为剧情老套会非常影响什么,观影者愿意去了解,接受这部电影讲述的经历,将自己代入影片中去体验这番,能否成功代入对于内部人员主要需要制作者的摄影技术,和演员的戏剧张力等等
差点以为看的是冬天的骨头
泥土松软,每一步都在泥泞之中,步履维艰,而希望却也根植于此
剧情和叙事一样平淡,多少有些无病呻吟,属于过后即忘的电影。
冷静、克制的镜头,表达却很有力量;这种小众高质量的小语种片子,既不会国内正式上映,也不会有下载,有下载也不一定是高清的,是高清的也不一定有英文字幕,有英文字幕也不一定有中文翻译——这就是电影节的好处。
3.5星吧。节奏很慢,但这很符合预期。很典型的欧洲小众电影气质。女主角姑娘的倔强、无助、执着、忧伤、脆弱,都透出银幕真真切切摆在观众眼前。比起资料馆2号厅不开空调又几乎满场的空气,影片真的并不闷了。补上了上轮放映就想看的愿望,但《横风之中》再无大厅了似乎。资料馆2号厅with鲜肉
软化,但不是粉饰(就像这个片名)。每次看这种电影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把女主换成我这种废柴一定会饿死吧,然后就十分想打高分。
假装自己是达内,其实鸡毛蒜皮无聊到要死也就罢了,更让我介意的是将高中女生和男老师之间不适当的感情与性关系,当作一段普通的男女恋情来处理。师生恋(即便学生是大学生成年人)是一种涉及利益与权力的极其不对等的关系,绝非能用“爱情”两个字简单辩白和粉饰。本片无心探讨其中的复杂牵连,外部反馈仅仅就是弟弟不满女主沉迷恋爱忽略了他,可见编导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看过留痕
欧版无人知晓片头泥土看起来真的很软 好舒服
世界上有众多“无人知晓”的故事。
3.5星。拉脱维亚《无人知晓》的味道,还有一点点《我的姐姐》、《感化院》。少女18岁之前几个月的成长故事,家人、老师/恋人无法依靠,靠自己却发现自己还不够强大。有些意象很有意思,比如泥土比如鞋子,脚踩泥土如同活在世界,弟弟渴望新鞋是需要一种依靠,更重要的是成长、独立和互相扶持。
一部电影不能窥探国外家庭状态全貌,但也感受到了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