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几年,再次重温这部电影,小时候没有什么可看的,会翻来覆去看这几部最喜欢的片子,忍者神龟,大雄的恐龙。
记得那时过一段时间会从小提琴老师那边要来为数不多的正版碟片,赛车总动员可能算是我最喜欢的之一了。
碟片里除了正片还有很多彩蛋,以及一些皮克斯的短片。
碟片里可以选各种语言的配音,那时看的中文版配音说话都十分机车😂,现在见识广了,又能 get 到很多英文语境下原创的梗。
好的动画片可能就是这样,无论什么年龄段都能从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感受。
这是献给所有车迷朋友最好的礼物,也是我汽车热爱的启蒙。
片子里汽车文化的浓度令人咋舌,制片组对汽车文化的热爱可见一斑。
少时凌云黑马小子与老骥伏枥隐士传奇之间的救赎、科技进步弄潮儿与故纸堆中守望者之间的碰撞、时尚宠儿与铁锈古董之间的火花...太多内容被包罗其中,最后又恰如其分的讲述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精良动听的配乐,淳朴粗旷的加州美景,对光追技术的狂热追求,这一切被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反应,带来的是传世经典之作。
我无法抑制自己对这部电影的赞美,就像我无法放弃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超凡的追求。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整日坐在电脑旁边,有时候写些东西,有时候放松一下,看看电影,听听音乐。
旁边的老婆免不了发些牢骚,嫌我陪她的时间少了。
以至于最后大发雷霆,叫我和电脑滚蛋。
我无奈的苦笑,因为玩电脑的时间确实比陪她的时间多了许多。
现代文明的进步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让我们错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网络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和便捷的沟通平台,却减少了我们和周围人的沟通;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却让我们错过路上的美景,并且带来了交通事故和尾气污染;科技的进步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却让世界饱受战争的创伤和死亡的威胁……我们居住的环境就像《汽车总动员》里的散热片泉镇。
昔日的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已经被堵塞的汽车洪流、冷漠的人际关系包围。
纯真的理想也被喧闹的“超女”和一夜成名的梦想淹没殆尽。
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让现代都市人成为了生命的匆匆过客,错过了人生的美好风景。
人们不会像那个部落的人:那些人在匆匆赶一段路后,会停下来等待后面姗姗来迟的灵魂。
现代的人们少了一些怀旧的浪漫,任凭心里的欲望带着自己横冲直撞,直至身心俱疲,梦想破灭。
我无意写下这么沉重的字眼,好歹看片的时候,看到马奎恩在相互碰撞的赛车中飞驰冲天,吐出了豪迈的大舌头,心里还是乐呵呵的。
现代文明的进程,美国比我们早了一些,但我觉得他们更应该明白其中的失落和无奈。
所以老美在生产垃圾电影的同时,还是会偶尔回到美国的西部荒野和公路,缅怀昔日的豪情,追忆似水的年华。
美国作为现代汽车工业的巨头,让人类以车代步的梦想成为现实。
而汽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却得益于美国“垮掉的一代”。
1957年,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横空出世,成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圭臬。
随后金斯堡的长诗《嚎叫》、巴勒斯的长篇小说《裸露的午餐》,更为这种生活方式推波助澜,以至终成气候。
嬉皮士运动让汽车和公路成为这场运动的舞台,而主角就是那些信仰缺失,高呼反战的年轻人。
他们以车为家,沿着美国的公路找回自己的价值。
他们企图寻找自我,但一路上却狂喝滥饮,吸大麻,玩女人,高谈东方禅宗,走累了就挡道拦车,夜宿村落,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最后作鸟兽散。
阿甘的挚爱珍妮,不幸也迷失在这场嬉皮士运动中。
所以我觉得美国60年代的年轻人,只有智商是75的人才能活得比较明白,也比较幸福一点。
美国对以汽车为载体的公路片好像特别感兴趣。
大卫.林奇的《妖夜荒踪》,奥利佛.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就是其中的代表。
汽车和公路既激代表了美国人的开拓精神,同时又是一种逃避心理的映射,所以对那些社会边缘人的性格刻画,汽车和公路就成了象征意义的符号。
对汽车,老美应该有比我们更深的感情,以及更多的人生感悟。
因为汽车毕竟承载了一代代美国人的梦想和文化,更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生活方式。
所以《汽车总动员》中的各种车型人物才会形态逼真,性格鲜明。
看了片子,脑袋里乱七八糟,写了这些莫名其妙的文字。
今晚提着笔记本电脑回家,还要自己做饭,因为老婆已经放言:绝不给只对电脑感兴趣的冷血男人做饭。
中规中矩的励志动画,几乎所有人都说cars的第二部丧失了情怀,我倒觉得还好,于是就翻看了第一部,结果证明第一部起点也不是那么高,剧情似曾相识的程度快要突破我的忍耐极限,不过皮克斯混了这么多年考的可不光是剧情,于是我被狠狠地煽了一把。
看过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被感动,虽然同时也会吐槽这剧情架构。
但是有那么多温暖人心的细节,谁还会在乎那些呢,有些东西值得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不是没有道理的,只要感情饱满,枯木也能逢春,何况里面还有保罗纽曼。
作为一个现在已经被00后叫大叔的90后,我并不十分了解保罗纽曼的生平,但是对于他的人品也有所耳闻,他曾经捐赠接近三亿美元的财产给这个社会,放在现在,以前的三亿美元不知道要翻多少倍。
这就是保罗纽曼。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不自觉的把韩先生与他重合起来,沧桑又磁性的声音充满了智慧,作为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演员又和黄蜂哈德森的过去相契合。
不知道这是不是编导为他量身定做的角色。
怎么说呢,我一向喜欢这些有智慧的演员,好莱坞以前的演员总是有一种特别的魅力,玛丽莲梦露艳情而不色情,白瑞德的笑容勾魂夺魄,奥黛丽赫本纯真而不造作。。。
如今演员们越来越漂亮,造型越来越精致,却很少有人能像以前的那些演员那样让人念念不忘。
我想他们定是有大智慧的,保罗纽曼在这部影片中的角色就是如此,年轻人总是看的太短,跑的太快,而有些人,即使垂垂老矣,也会为一些蝇头小利喋喋不休,智慧有时与年纪没有多大关系。
保罗纽曼经历过美国的起起落落,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想必很多事看的比旁人更加清楚,所以他的人生好像是个传奇。
我也是个年轻人,总爱怀疑一切,成龙和李连杰大办慈善基金,都时常被我认为是做戏,诺兰的电影爱讨论深刻,也基本上被我认为是装逼,直到今天,我仿佛明白了许多。
对于那些真的想做好事的人来说,别人相不相信他是真有一颗善心根本不重要,即使别人不相信又如何,结果是一样的就够了。
我希望我能拥有智慧,不要无端烦恼,但是我也知道智慧要用青春来换,很多道理虽然明白,却不是那种深入骨髓的明白,所以可望而不可即的,才最让人钦佩和牵挂。
虽然皮克斯部部经典,部部惊艳但这部片子在我心中地位是皮克斯最顶神作,超过瓦力的存在。
06年的片子做工细腻考究不说,内核在于教会我们处于这浮躁世道的人们要学会发现身边美的事物,美好的人,慢下来享受生活才能有目标生活。
几个桥段设计曼妙,田野惊牛、山间兜风、小镇漫步。
贴画是幸运的,能有运气到达小镇并且发现这些美好的经历,不至于变成社会名利工具。
看了不下三十遍,台词都会倒背了,感恩😁😁
听闻《赛车总动员4》将要在明年上映,在感叹“爷青回”的同时,连忙挖出童年的宝藏电影《赛车总动员》重温了一遍经典。
这部由皮克斯和迪士尼合作的影片于2006年上映,包揽了当年三项大奖,横扫7项提名,至今豆瓣评分高达8.0。
故事关于追寻,关于怀旧,关于无条件信任的友情,关于放慢脚步感受“车”生等等,是极典型的皮克斯之作,时隔多年再看仍觉精彩绝伦。
66号公路曾是通往美国西部的主要通道,在美国公路开拓史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66号公路对沿途的许多地区的经济帮助极大。
靠这条公路经商的人们由于公路的出名而逐渐富裕起来,成为史坦贝克笔下的“母亲路”。
我们的主角Lightning McQueen(闪电麦坤),就是误打误撞来到位于Route 66(66号公路)上的没落小镇Radiator Springs(水箱温泉镇),开启了他的蜕变之旅。
这部经典带给我们感动和思考的同时,还有一些地道口语表达不容错过——1. eat sb for breakfast
故事开头, McQueen为自己打气加油,而这句习语并不是真的要“把某人当早饭吃”,而是打败某人就像吃早餐一样轻松,不费吹灰之力制服或打败某人。
He eats people like you for breakfast.像你这样的人,他不费吹灰之力就给制服帖了。
eat your heart out
同理,eat your heart out也不是“吃你的心”,而是比你强多了,你算老几。
有种炫耀的感觉,通常用来打趣。
I have the ticket to Lady Gaga's concert and you don't! Eat your heart out!我有Lady Gaga演唱会的票,你没有!
哈哈,嫉妒吧!
2. cut to the chase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chase意为追赶,cut to the chase 字面意思是剪切到追赶,这怎么理解?
这个表达来源于美国早期电影行业。
很多电影里最精彩的片断是跟踪追击的场面,被认作是影片的重要环节。
当导演说: cut to the chase, 把摄影镜头切换到追踪场面,也就是进行最重要的摄制工作。
再后来这个短语被广泛应用,强调直奔主题、废话少说,也可以和get to the point互换使用。
3. be in the bag 稳操胜券
be in the bag除了指“在包里”,还可以引申为某物已是囊中之物,也就是胜券在握,十拿九稳。
It was a good interview and I thought the job was in the bag.面试非常成功,我想这份工作我已经十拿九稳。
4. Call in the dogs and put out the fire. 准备收工吧
想象一下日子结束时,把外面的狗狗叫回家,再把火炉里的火熄灭,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
McQueen在赛场上遥遥领先的优势让解说员认为他赢定了,可以收工准备庆祝了。
5. drive a hard bargain 极力讨价还价
drive 迫使,驱使。
bargain 意为讨价还价。
把讨价还价变得艰难,也就是极力砍价。
此时的McQueen不但不能最早到达加州享受万众瞩目的风光,还被迫留在小镇干着又脏又累的铺路工作,窝着一肚子火,自然没好气要对Luigi的销售方案狠狠砍价。
6. better late than never 迟做总比不做好
常看美剧的朋友应该非常熟悉这句谚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晚来总比不来强,迟做总比不做好。
在口语和写作中都是很好的加分项
7. What in blue blazes? 他在搞什么鬼?
blue blazes 字面意思是蓝色火焰,由来是指地狱(Hell),为了避讳直接使用与恶魔/撒旦等有关的词,于是找近意词代替。
而早期挖煤炭时,常会不小心点燃天然瓦斯引起大事故,那场景就相当于地狱,所以用瓦斯烧燃的蓝色火焰表示地狱之火。
What in blue blazes are you doing? 你到底搞什么鬼?!
就相当于: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8. wind up
注意这里wind的发音不是风 /wɪnd/ , 而是绕/waɪnd/, wind up 就是陷入,卷入,沦落到。
You don't want to wind up homeless, do you?你不想最后落得无家可归,对不对?
9. you are a sight for sore headlights 见到你真高兴
口语中有句高频表达:You are a sight for sore eyes. 意为见到你太好了。
试想一下,你对于一双酸痛的眼睛来说就是一道风景是不是有点洗眼睛、见到救星的感觉,看到好久不见的朋友也可以用这句。
a sight for sore eyes 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人或物。
此处将eyes替换成汽车头灯headlight,非常贴合主人公们的汽车身份。
10. dip me in axle grease and call me Slick! 我天这也太意外了吧!
美剧中常见的一句表达:dip me in butter and roll me in nuts. 本意是指没有什么好说/做的了,可以表示你真让我惊讶。
这里把butter替换成车轴润滑油axle grease,也是将语言汽车化的变形。
字幕翻译为“珍珠都比这真”很有趣,粉丝见到爱豆的反应也很真实“天呐不会是真的吧?!
我竟然见到了爱豆本尊,而且这好事不能更真了!
”11 . become the face of 成为……的代言
如果让你翻译代言,你会选哪个词?
represent?
endorsement?
Mr Tex用了face, new face of Dinoco, 迪纳哥的新面孔,也就是迪纳哥的新代言,是不是简单易懂还很形象生动呢。
最后,分享一段我最喜欢的台词——这段让人想起木心先生的《从前慢》,有些风景只有开慢车的人才看得到。
It's kinda nice to slow down every once in a while. 偶尔放慢脚步也不错。
大概这就是“初看不知剧中意,再看已是剧中人” |本文作者:枫叶依蓝|审校:Juliet|总编:大风哥Wind|排版:Euphoria
本文作者如果你想获取《赛车总动员》英文剧本,想和我们一起看电影学英语,想加入我们一起创作,请关注公众号:Wind教口语
1.一个人是无法成功的,你要有一个各司其职的团队。
2.作为一个成熟的人,不要嘲笑别人的无知,你只需提出意见,等候。
3.平等的看待他人,人和人是不同的,经历都是不同的,你只需作一个听故事的聆听者就好。
4.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则就直接拒绝,不要模棱两可。
5.人如果最后隐藏在乡村,像陶渊明和哪些隐士一样,放下一切,回归山林,就很牛逼了。
我曾经在看《飞屋环游记》时就说过一句话:“皮克斯,温情和感动永不过时!
”现在每看一部皮克斯的动画,我还是想说——皮克斯,温情和感动永不过时!
童话和寓言故事里藏着这个世界上最简洁最重要最美丽最智慧的真理。
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们就一遍一遍耐心的说给我们听了。
可惜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忘了,我们也忘了,我们自以为聪明的去走捷径,和其他人一起去竞争去抢夺,从不慢下来、停下来看看我们已经和正在错过的那些真正珍贵和美丽的东西。
还好有皮克斯,哦,我爱死皮克斯了!
他们给了我们那么美丽的成人童话,像温暖的大手,无言地抚慰我们内心的坚硬和伤痛,拂去我们心上的灰尘,抚平我们心里的折痕,让我们在熟悉的童话里微笑,就像从未受过伤一样,再次体会温暖和感动,再次学习爱和信任。
一向不怎么感冒动画片的我,在皮克斯这收获了漫漫的惊喜。
动画里,有悲伤有喜悦,有欢笑有泪水,有阴谋有真相,这是一个真实充实、圆满自得的世界。
它还有现实世界里没有的——光彩!
永远有明亮的鲜艳的温暖的迷人的光线。
为什么?
因为动画片里的主人公们,他们不管是人类还是机器人,是玩具还是怪物,是小动物还是汽车,他们都是很聪明的,他们都是很富有感情的。
他们知道友谊和希望的重要性,他们懂得信任和宽恕的美德,他们明白此时此刻当地当下的价值,他们欣赏自然和人性的美丽,所以他们爱人也被爱,所以他们本身还有他们所处的世界,不管是废材还是天才,不管是废墟还是公园,都那么光彩熠熠!
笨蛋们看见的是锈迹斑斑、千疮百孔的一堆废铜烂铁,聪明的小朋友们看见的是单纯快乐、重情重义的板牙!
他说,他身上的凹痕价值连城,因为身上的每一道凹痕都是和他的好朋友闪电麦昆一起经历的,他想要永远记住凹痕。
哇哦!
板牙是不是很酷?
在闪闪发光帅气出众的万人迷赛车身边,老实笨拙的拖车板牙也是闪闪发光的,因为他满身都是友情的勋章!
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想起瓦力的满身铁锈?
你有没有想起飞屋老先生满脸的皱纹?
你有没有会心的微笑,有没有想到现实里自己也有这么一个两个傻气贴心的朋友,有没有从心里涌出一种温暖让浑身都暖洋洋的?
喏,这就是皮克斯。
让你每次提到它都会这样温暖柔软微笑的皮克斯。
或许我们最爱它的地方就在于,它一直在提醒——我们要的生活不是可以掩盖虱子的华美的袍子,而是铁锈斑斑下那颗依然向往温暖鲜活的心。
《赛车总动员》是皮克斯总裁约翰·拉塞特亲自导演的动画,也是皮克斯动画工厂与迪士尼合作的首部动画。
《赛车总动员》在2006年上映时曾获得4.62亿美元票房,更是获得了第64届金球奖最佳动画长片奖和第34届动画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奖。
《赛车总动员》的剧情并不复杂,讲述了赛车新秀麦昆在一开始参加活塞杯比赛时狂放不羁、趾高气昂、目中无人,生命中只专注于他的赛车职业,为了胜利与荣耀不顾一切。
他气走了自己的后勤队长;看不起寒酸的维修团队;甚至一点都不尊重为其服务的麦克大叔。
在比赛的最后阶段,麦昆已领先其他选手一圈,但是由于他的骄傲自负,他并没有按照正常程序停下来更换轮胎,而是继续行驶,导致了冲刺阶段的爆胎。
最终独得桂冠的机会,只能与国王、路霸同时到达终点,因此主办方决定三位参赛者一个星期后在加州角逐活塞杯冠军。
内心只有荣誉的麦昆为了能首先到达加州,不顾麦大叔的疲惫,要求他连夜驾驶,自己却安然入睡。
困顿前行的麦大叔左摇右晃,后备箱里的麦昆因为摇晃触碰到后备箱盖的按钮,滑下卡车。
麦昆被高速路上飞快驶过的车辆惊醒,发现自己掉落在公路上,于是极力想要找到洲际公路追上麦大叔,却误打误撞闯入40年前已被废弃的66号公路旁的陌生小镇——水箱温泉镇。
在小镇的生活,他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善良、真诚、快乐,他们给予麦昆很多的帮助。
麦昆从中体会到了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幸福,渐渐喜欢上了这里。
麦昆重返赛场,小镇的居民成为了他的后勤团队。
冠军无疑是属于麦昆的,在他冲刺终点线的最后一刻,麦昆却选择放弃冠军,而是来到被撞翻的车王身边,帮车王完成了他的告别赛。
影片的最后,我们看到麦昆虽然没有得到奖杯却得到了荣誉和崇拜。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人生真正的成功并不仅仅是超越别人取得第一这么简单。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盲目的追求最好的成绩、名次,最多的金钱、利润中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当我们真的获得了我们所追求的第一时,往往会陷入迷茫,感到失落,因为那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成功。
其实真正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自己。
在超越自己中得到的自信,得到的快乐,得到的自我肯定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成功。
今天这篇文章,我会根据麦昆超越自己取得真正成功的三个阶段,来分析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以及该如何追求真正的成功。
亚马孙创始人贝佐斯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成功法则:成功需要有才华的专家、初学者的头脑和长期的定位。
《Inc.》杂志将贝佐斯的成功法则解析为成功的三个要素:优秀合作的团队、开放学习的心态、持之以恒的精神。
麦昆因为骄傲自大失去了自己的团队:成功需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电影以麦昆参加的活塞杯比赛作为开端,这时的麦昆已经是蝉联活塞杯的赛车明星,众人追捧,骄傲自负,就像麦昆在一开始说的:“速度,我就是速度。
”充满自信的麦昆,相信自己一定会赢,而且他坚信,自己的成功完全是因为自己的速度快,与团队的合作没有任何关系。
这样的自信,让麦昆早早就失去了团队中最重要的后勤队长,在比赛中拒绝团队更换轮胎的建议,导致了最终的爆胎,只取得了并列第一的成绩。
而此时的麦昆,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性格缺点所导致自己的失误,仍旧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不仅看不起自己的后勤队员,还将他们气走了,他甚至不屑一顾的说道:“哪还找不到个加油的!
”最后,麦伦失去了所有的团队成员,不得不独自上路,前往加州,而这一切,直接导致了他最终会孤身一人误入水箱温泉镇,经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麦昆的错误在于,他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骄傲自大,盲目自信,缺少团队合作精神,在比赛中孤军奋战。
成功的前提是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当我们明白自己的长处短处、优势和劣势时才能更好的扬长避短,取得我们想要的成功。
著名的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成功要懂得经营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承认缺憾,弥补缺陷。
正确认识自己的缺陷,可以让这种缺陷成为一种促使自己向上的激励机制,而不是自甘沉沦,当我们意识到自身的缺陷影响了我们的成功时,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解决缺陷所给我们带来的困难。
而弥补我们自身缺陷的最好办法就是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来协助我们。
一个人只是孤军奋战,一群人才能携手向前。
有一个好的团队,团队成员各有所长,互相配合,才能扬长避短,取得成功。
麦昆因误入水箱温泉镇学习到了诸多道理:成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误入水箱温泉镇的麦昆,破坏了小镇的公路,为此他不得不接受惩罚,修好这条公路,然而急于离开小镇去加州参加比赛的麦昆,将公路修理的坑洼崎岖,无法让人满意。
麦昆只能继续留在小镇重新修好公路。
静下心来的麦昆,开始享受温泉镇的静谧时光,他和拖车板牙成为了朋友,一起去惊醒熟睡的拖拉机,他从板牙那里学会了最棒的倒车技术。
他和莎莉成为恋人,一起去欣赏小镇的风景,他从莎莉身上明白幸福有时候和金钱无关,是内心的安宁和满足。
他和蓝天博士成为伙伴,他和蓝天博士身上学会了自己最不擅长的转弯技术,他也从蓝天博士那里明白奖杯不过是个杯子,还有很多比奖杯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朋友。
麦昆因为水箱温泉镇的朋友而渐渐改变,变得更有人情味,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了温泉镇的朋友们实现愿望,他体会到了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对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的道路见你扭曲着,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持之以恒。
所谓开放者的心态,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成为一个全知全能的人,而是要成为一个学习者,一个终生学习者。
但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遇到问题是,不要急着想知道答案,而是应该以一个学生的身份,重新思考与问题有关的一切。
而且不必限制自己的思考,相反应该去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将成功道路上的错误和失败转化为学习的机会。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与错误共生,迎接成功,想取得成功,就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想方设法回避错误,而是要正视错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让错误成为我们成功的垫脚石。
而在面对错误,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这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贝佐斯的亚马孙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并没有盈利,他也曾陷入风口浪尖,但是,贝佐斯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他知道成功需要时间。
麦昆重回赛场在团队帮助下取得了真正的成功:成功就是要超越自己电影的结尾也是整部电影的高潮:麦昆重返赛场,可是离开水箱温泉镇的麦昆,一心想念着朋友,无心比赛。
可是当他发现,水箱温泉镇的朋友都来观看他的比赛,蓝天博士还成为他新的后勤队长时,又重新找到了比赛的感觉。
在团队的合作下,麦昆最先冲向了重点,就在冠军非他莫属的时候,麦昆突然停下了,他犹豫片刻,来到被路霸撞翻的车王面前,这是车王的告别赛,麦昆要帮车王完成比赛。
最终,麦昆推着车王驶过终点。
虽然,路霸得了第一,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真正成功的是麦昆。
麦昆虽然为了帮助车王而失去了奖杯但是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崇拜。
这才是麦昆想要的荣誉。
麦昆战胜了那个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自己。
麦昆不在是那个目中无人,心中只有名誉奖杯的骄傲自大的年轻车手,他明白了成功的真谛,他体会到了和朋友在一起的美好,他知道奖杯只不过是个杯子,朋友才是他一生的财富。
真正的成功是战胜自己的内心,当自己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通多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时才是真正的成功。
而那些别人口中的第一、成就、名誉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得到了也不会幸福,而人生真正的成功应该是让自己发自内心的快乐、幸福。
结论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取得成功,可是,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成功。
我们总是习惯跟随别人的脚步去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从而得到别人最自己的认可和尊重。
可是这样的成功,真的会让我们幸福、快乐吗?
在别人认可自己之前,你认可自己吗?
只有我们先去了解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成功,再去持之以恒的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努力,才能得到我们的成功。
而只有这样的成功才能让我们认可自己,让我们的内心感到满足、平静和幸福
若问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什么,你会说,看着它发生,却无能为力。
那么人生最极致的幸福呢?
我想,是你还相信那份美好。
A detour is a fast way to go人生中意外不失为另一种风景处处皆有惊喜美好就在拐角认识真正的自己就在不经意之间关键在于你的心境随遇而安 随欲而安PIXAR出品必为精品,已经是大家的共识。
人类的思想借助一种诙谐的易懂的动画形式,来表达和宣泄,其声不是更大,共鸣不是更响吗。
人生一直在全力加速遗失了什么呢美好,思考,沉寂,勇敢,还是自己?
那广袤、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绵延悠长的66号公路,五脏俱全的小镇,淳朴、善良,各个身怀绝技的“村民”,俏丽的保时捷sally,板牙长短不一还带有齿音字的拖车Mater,害羞不是哭就是跑掉的小红,怕受伤害的迟暮冠军Dr. Hudson,说着意大利语酷爱法拉利的“村民乙”(抱歉名字没有记住)。。。
都给了你最大的温情,那种脉脉的美好。
这里就是你所处的社会,这里就有你所面对的诱惑和烦恼,面对自己吧,然后大声地喊一句Kaching看到最后一个比赛,It is just an empty cup我哭了,很感动,很感动套用结尾歌里的歌词"When you lose your way, it's a way to find yourself."当你迷路了,正是你寻找自己的途径哈哈,我终于知道看到最后一刻的尾牙是什么了!!
嘎嘎
不可能每篇文章都说很多。
1 常常希望我能有这样的奢侈,通过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伟大的迪斯尼,伟大的皮克斯,他们,就是这个奢侈的创造者,他们明白,真正的成熟,往往带着理想主义的天真,我们却不懂。
我们只知道,成熟是成熟,天真是天真,这岂非是世界上最为乏味的成熟,最不长进的天真?
我们至今搞不懂成熟和世故的差别。
这又岂非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哀?
2 有一种梦想叫美国梦,不同的年代,她的含义不尽相同。
现在的美国梦,就是在美国,只要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无论你是什么地位,什么性别,什么种族。
在美国梦的召唤下,人们前赴后继,力争上游。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又丧失了很多,诸如道德,诸如友情,诸如责任……每个人都争着挤上快车道,都希望自己是法拉力,没有喘息,错过了很多其他的东西。
现在是叫暂停的时候了,把你的车速慢下来,看看沿途的风景,想想生命的意义,也许这些,才是真正的美国梦。
3 当华盛顿作完两届总统之后,不顾人民的反对,毅然离开了总统的宝座,返回他的田园生活,留下一句话:“我要回家了。
”当你在风口浪尖上急流勇退,不恋战权利,不恋战繁华,洗尽铅华,回归自我,这是一种伟大的美国精神,这也是一种伟大的中国精神,“事了拂衣去,不留身与名。
”乡村之路带我回家,大山妈妈的怀抱总是那么让人留恋。
终于,你会发现,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又谈何容易!
4 美国最著名的交通工具不是波音客机,而是灰狗公共汽车,四通八达的公路贯穿整个美国,连接乡村和都市,这公路上承载着美国梦,没有任何国家的公路会像美国公路这样富有传奇,富有故事。
而这传奇中的传奇,就是66号公路,它代表了西部,象征着开拓精神,红色的山,白色的土,绿色的仙人掌,赋予这条公路田园牧歌式的情怀,想要了解美国,就不能绕开66号公路,想要融入美国,就不能绕开66号公路,想要实现美国梦,就不能绕开66号公路,因为就像约翰·斯坦贝克说的那样:“66号公路是母亲之路,是飞翔之路……5 结尾那俩法拉利跑车有车王舒马赫配音。
6 在66号公路上,驰骋着 我的梦想。
我曾信念坚强,满怀希望, 年少的轻狂,迎着朝阳, 无所畏惧,向着前方, 在莫哈维沙漠,在这66号公路上。
只因那远方的海浪,正轻拍着沙滩, 梦中的故乡,就在那个方向……
完了,我得了看动画哭泣综合症
那片子折腾的作业
太商业
梦想,友情
喜欢板牙多一些
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还是喜欢加菲猫、回忆的点点滴滴这样单纯一点的动画片。
美国的动画,轻松的喜剧……
剧情好俗套啊,友谊加上商业层面的恢复小镇荣光,但是看得还是很感动的
太闹太炫目很不喜欢
在星美看完,出来和马骏约在双安见,后来遇见高阳了,本来要去一起k歌,后来就我和马骏去了,钱柜包了一宿夜
真的是一部很不好玩很无聊的动画片,没冲突没高潮没幽默,我甚至想打1星…
迪斯尼永远是这样……
当时看的是翻译过来的中文版,范伟配音的拖车板牙简直太传神了,全程笑声不断,特别有代入感,完全和他的银幕形象截然不同,特别棒!
可爱啊
2006年最好的动画片、甚至最好的电影!大爱!
超级无爱这部动画
讨厌喜剧后的温情...
专业赛车没有展现出专业水准,江湖术士吊打专业选手的故事。麦昆被扣在村里和村里面的其他车情感是怎么来的?奇怪呀
喜欢麦昆的优秀,羡慕小镇里的每一辆车车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样子,哪怕被遗忘,也不曾放弃提升自己的技能。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耐得住时间的考验,你就是下一个成功者
没耐心看完,看过最没意思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