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剧情、和人物都拍的大部分符合历史,当然也有一些不符合。
可能是为了整个电视剧的进展而做了局部修正,但是大体和历史还算接近。
《朱元璋》里面的故事和人物特点,很符合人的本质、真实面目。
就拿朱元璋本人来说,他有私心、野心、经常刚愎自用、为了一时泄愤,痛下杀手,杀人如麻,甚至错杀无辜,很多不合理不合情的决断都在他看来是正确的。
这部电视剧,不像有的电视剧好人坏人分界明显,有的电视剧把好人演的天衣无缝,没有半点污渍缺点,把皇上演的都是那么兢兢业业、与臣与民同心同德,其实呢?
真实情况有多少是?
《朱元璋》这部电视剧拍的很接地气,里面没有明显的坏人和好人,朱元璋时好时坏,这个就看我们怎么定义好与坏的意义了。
李善长、胡惟庸、杨宪就坏吗?
他们也是勤政的代表,心里时刻是为国家着想,还经常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出良策。
他们唯一的缺点就是功利心重吧,都想官越当越大。
再说他们也是派系纷争而产生争斗,甚至想借皇上的手置对手于死地。
刘伯温就是好吗?
他明哲保身,不出来做官,想撂挑子回归故乡,对于国家来说,这是自私,对于自己来说这是明哲保身。
这部电视剧里面演的很符合现实,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里面没有明显坏人与好人。
里面感情戏很少,剧情故事线也显得无聊,因为很多剧情贴近历史,历史嘛,本身就这样是干燥无味的。
只有现在一些穿越剧、宫廷剧他们可以把一个故事演绎的出神入化、也演绎的南辕北辙,失去了历史剧的意味。
很坏很坏的人没得,我觉得电视剧里面没得反面角色,像赵高、魏忠贤这种祸国殃民、麻痹皇上、让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大臣没得。
他们都是一心为皇上,只是派系斗争才产生了很多不同意见,皇上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平衡朝廷里面的权力和权利,以达到平衡!
这里要说明一下,看《朱元璋》学习管理,也学会看透每个人都有私心。
这部电视剧很值得看,值得学习,贴近生活、接地气的电视剧少了,洗脑传销式的电视剧看起没意思,如同爵没水分的甘蔗,无味也,也浪费时间。
力荐!
这部剧总体而言还是非常好的,胡军演的朱元璋完美把这个人设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是传记,但是我觉得它更侧重于帝王的心思,像开头就改编得非常好,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变成一代明君,经历多了,为了保子孙安宁,发起“洪武四大案”,胡军的气质真的是强,李云龙的脾气,结局朱元璋命下人叫住太阳别下山,一代明君朱元璋就此去世了,这部剧实打实,不错
看了,又一部历史剧佳作。
有人问我是不是张大导导的,我说不可能,这么厚重的历史剧,只有正统人士才拍的出。
---当然!!!
演员除了胡军和听着耳熟的剧雪外,其它一律不识,但演的一律精细。
我认为胡军演出来朱元璋的土劲、王气。
打天下时的斗志斗勇,坐天下的阴狠,无不让人追着看完。
朱元璋和刘伯温之间拍的我很不解,二人之间仿佛一豪气土匪追一名门才女,欲迎还拒,心里念嘴上骂,如是男女之间,则是有趣的爱情剧了。
编剧的剧情设计上很好,看片就爱看个缘由,因为什么什么,造成朱元璋什么什么,因为朱元璋什么什么,造成大臣什么什么,什么什么自己看去,一脉相承,很合乎情理。
小细节,挑明当时的状况。
值得一看的力作!!!
顺便一句,看了“明朝那些事-朱元璋篇”,里面剧情很多在这书里可以印证,不知有抄袭之嫌,还是历史就那样,谁写都一样。
书是好书,剧是好剧!
今天看《明朝那些事儿 》,正好看到马皇后之死,便想要写些什么。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这句话放在朱元璋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如果没有马皇后的出手相救,可能朱元璋在遇到郭子兴之前就被杀死了,如果没有和马皇后成亲,即使在郭子兴门下,也斗不过郭天叙和郭天爵。
她就朱元璋与危难之中,在朱元璋被困,即将饿死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为他送饭。
她虽然是个女子,却颇有胆识,陈友谅进攻龙湾时,她捐助自己所有的首饰财物劳军,并组织妇女为军队缝补衣物。
即使在大富大贵后,她也保持了原来简朴的作风,不骄不奢,并劝告朱元璋不要忘记民间的疾苦,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愿得贤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为至理名言。
更难得可贵的是,马皇后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在朱元璋要杀朱文正、李文忠、宋濂时,她都出面苦苦哀求,她就是这样用她的慈爱去关怀每一个她认识或是不认识的人。
马皇后懂得一个人生命的可贵,在她患有重病时,拒绝医治。
她说:人的生死是由命运决定的,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医生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降罪于医生,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这是一个始终用自己的爱心关怀他人的人,即使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她还是那样做的。
在马皇后死时,他不禁哀声痛嚎,因为他终于发现,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他的一切,是他的唯一。
马姑娘,这个平凡的女子,在困难的岁月里,她没有嫌弃出身贫贱的朱元璋,而是跟随着他,为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无论环境多么险恶,情况多么复杂,她始终遵守了自己当年的承诺。
这个女人给了他无数的帮助,却从未向他索取过什么,她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
无论贵贱生死,永不相弃。
在她的丈夫成为皇帝后,她仍然以爱心待人,每当朱元璋举起屠刀时,她总是上前阻止。
她用女性特有的母性和慈爱关怀和挽救了许多的人。
虽然她最终也没能把朱元璋这辆失控的车拉回轨道,但她已经做了她能做的一切事情。
在今天,我们可以说,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生如夏花,逝如冬雪。
人生如此,何悔何怨。
朱元璋身上的草莽感和当了皇帝的杀伐果断,让胡军体现的淋漓尽致!
没成功前表现出的兄弟情谊,快成功时的防范猜忌,乃至成功后的狠辣果断,完美展现出朱元璋的帝王本色,可以说仁慈爱民是朱元璋,仗义秉公是朱元璋,残暴无情是朱元璋,阴险毒辣是朱元璋,重情无情都是朱元璋,胡军演得非常传神,堪称最好的朱元璋!
曾经羡慕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生杀予夺,全在一念之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人都是皇帝的臣民,要什么有什么,这生活多美滋滋。
看了好几部关于皇帝的电视剧,才知皇帝辛苦的很,尤其是圣君,不光是政务繁忙,更要心狠手辣,杀伐果断,抛弃个人的感情。
朱元璋便是一个苦皇帝,狠皇帝。
地狱难度开局,父母贫农,双双饿死,出家为僧,化斋为生,怎么看都不像一个皇帝的开端。
可朱元璋得遇贵人马皇后,一路扶持,开创帝业,马皇后居功至伟。
有一个好女人,后方内务管理的井井有条,朱元璋才可在战场上无后顾之忧,大杀四方,战胜各路豪杰。
成帝业,关键还要有人才,文臣运筹帷幄,武将攻城拔寨;为帝者,要精通文韬武略,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到皇帝,每天都在不断学习。
这些好像别的帝王也有相似特征,康熙有孝庄辅佐,会用人,善读书,同样杀伐果断。
朱元璋最大的不同,就是贫农的根子,他没有辉煌的身世,他被官府压迫过,差点被饿死,他说:“要是咱当时能吃上这样一个烧饼,咱断然不会起兵造反。
”他对统治者有一种天然的厌恶,所以他对明朝官吏极狠,“蓝玉案”和“胡惟庸案”斩杀数万人,几乎将明朝开国大臣斩尽;同时他对文官也很厌恶,认为他们和他不交心,那些高级知识分子从心里看不起他这个放牛娃,所以他对刘伯温又爱又恨,出于报复把老刘玩于鼓掌之间。
老朱是个狠人,杀气重,疑心重,创锦衣卫作为他的情报和暗杀系统,朝廷之上人人自危,包括太子朱标。
朱标与马皇后思想一致,提倡仁政,与朱元璋严峻吏治不符。
朱元璋用荆条告诉朱标,这荆条全是刺,你拿不了,父皇将这些刺全拔掉,你就能拿了,他将交给朱标一个处理的顺顺当当的王朝。
从老朱角度看,为王朝的兴盛,杀一些刺头,为后世之君铺路,是对的,是帝王之术。
但朱标与马皇后心善,看不得如此杀戮,马皇后不理朝政,压力尚小,朱标上朝理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压力山大。
结果马皇后与朱标相继离世,剩老朱一个孤家寡人,老朱直接心态崩了。
他说,他终于懂得了刘伯温所说的寂寞,白天没人吵架,晚上没人说话。
李善长临死之前维护朱元璋的一段话,保住了他孙女儿的性命,朱元璋则将李善长的小孙女儿留在身边,给这样一个垂垂老人带来一丝生气,伴随着日薄西山,一代雄主就这样结束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成为帝王,你就不是你了,你首先是这个国家的,其次才是你自己的,万事以国家大局为重,任何人都可以是棋子、工具,一旦有人威胁到国家和皇权的安全,即杀无赦,甚至宁愿错杀也不可放过。
诗云:“一将功成万骨枯。
”成为一位皇帝,又该有多少枯骨和遗憾铺在路上呢?
我入戏了,胡军他就是朱元璋…比陈宝国版不知好了多少,胡军的朱元璋人物性格拿捏非常到位,里面的李善长,马皇后,刘伯温演的也都还行,就是群演略坑…电视剧就是一部艺术作品,不要非要和历史对号入座!
比如什么蓝玉守洪都等等。
奉为神剧的雍正王朝大明王朝什么的哪个是真正符合历史的?
不都是改编小说嘛!
央视经典的水浒也是改编的面目全非。
该剧可能不符合历史,但绝对符合我心目中朱元璋形象!
剧中前半部分确实差点意思,武戏太随便,但后半部分的文戏实在没得说!
朱元璋人物性格的一步步转变,刻画的入木三分!
绝对影帝级表演!
对胡军也是路转粉了!
我真的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老朱!
马皇后和李善长个人也很喜欢,觉得无论外形和表演都无可挑剔。
如果有足够的经费投入,这部剧封个神估计没啥难度!
这部电视剧看过很多遍了,粗制滥造的方面有很多,不过在人物的塑造上非常饱满有力。
马皇后的精明正直,李善长的外宽内忌,刘基的智慧与放纵,还有一堆检校的尽忠职守,都表现的非常到位。
不过,最到位的还是对朱元璋作为一个成功的开国皇帝在做事素质和心理气质方面的表达。
先说做事素质。
选取发现殿试大殿的场景为例。
朱踩坏了一块方砖,看起来芝麻绿豆大小的事,周围的下属大臣都说可能是偶有疏漏,而朱就能够透过现象立刻直达本质,就是要揪住这一点点的小事不放,顺藤摸瓜,全然没有维护帝王形象等等考虑,气急败坏大喊大叫,用最残忍的手段处理掉犯罪的人。
这是一个缩小版的空印案,也是一个毛泽谭被当街揍的翻版。
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素质是要把事情做扎实,不留一点纰漏。
不仅如此,还要驱动下属也要这样做。
所以开国帝王往往是苛刻的,冷酷的,因为他们知道对错误零容忍。
第二个是心理气质。
选取刘基见到的朱写的纸条:“孬种,咱白养了你”。
作为一个领导人,要驱动手下人去做事情,一方面精神上要和大家融为一体,能够体会成员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调动成员去认真工作;另外一方面,又要有一点把人物化资本化的能力。
如果不资本化物化,感情上移情过度,就会被别人的感情消耗太多的感情能力,从而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
典型的如张士诚,太爱护手下,不愿意为了更长远的将来让手下牺牲,最终结果是和手下一起玩儿完。
其实要是有能在以史籍记载为主基础上,戏曲民间传说和《明英烈》等传统说部的一些素材拍摄一部朱元璋故事的剧,那该多好啊. 谁说胡军就不可能去演李世民、赵匡胤这样“文治”为重的帝王?
张少帅、项籍这些不同的人物他都演过。
不播映历史正剧《朱元璋》,却很积极地播映《传奇皇帝朱元璋》这般不传奇的戏说剧,真不知那个电视台是怎么想的。
有的剧评说《朱元璋》剧中‘战争戏缩水,武将也跟着缩水,常遇春成了大龙套,李文忠被冒名顶替,汤和反倒成了武将第一人。
徐达被人讥笑为像张飞’?
——不知朋友是否看过《传奇皇帝朱元璋》,此剧正式播映时把故事拦腰截断,莫名奇妙地突然出现朱太祖率部准备与陈友谅水战的情节,而且全剧的武将和战争戏无一例外都跑龙套了,无论步战、水战、马战全部缩水,老实本分、没被明太祖诛杀的汤和,在剧中口无遮拦、满脸络腮大胡子,徐达、常遇春等民族英雄都成了胡须如雾黑如棉花浓密的人物,而且将士们都是像《太平天国》剧中太平军的装束,常遇春也是如古代庄稼汉一般,而且头裹布巾,常遇春杀陈友谅俘虏的场面似乎显得常将军是个屠夫,很多战争拍摄场景也与《太平天国》类似。
这版朱元璋简直了,需要你时就舔着脸“礼贤下士”,再不行就耍无赖。
不高兴时就马上翻脸不认人,把你骂得体无完肤。
然后又需要你了,又舔着脸求你。
最后等你没用了,再把你杀了。
完全无脸面一人。
看到最后感觉朱元璋能成功,完全不是心机手段有多厉害,也不是因为有多残暴,而完全因为无耻、无赖……这剧真的是把朱元璋的残暴表现的玲离尽致了。
朱的残暴也好,手段也好,都源于他的极端恶劣生存环境下的经历与底层逻辑。
在他眼里所有人都是极端的,随时随地都会背叛,而且一背叛就是要你命,所以他不放心任何一个人,同时他自己本身就是极端的一个人,他不懂得解决问题,他也不会,所以他做着杀死每一个人的准备。
这剧特别有意思,又出乎意料一人就是刘伯温。
开始他意气风发,后来唯唯诺诺、杯弓蛇影。
他早就看透朱元璋,可又让自己越陷越深。
他明明看透世事,可被朱稍一冷落,又郁闷无比。
所以他是假装豁达,实则是斗不过淮西帮而装的?
有时看他的一些建议,看似为国为民,似乎又“深谋远虑”。
他几次和朱提淮西帮是祸患,最终导致所有勋旧几乎全军覆没。
这里朱用他做挡箭牌,可这事也确实是他提的。
或许他本来就知道朱不会放过他,所以他故意拉淮西勋旧陪葬?
他最后写的遗奏,似乎又看出他郁郁不得志才是他的真实内心。
他给的建议也都是真的,因为他知道朱元璋知道他水平如何,想听他说真话,他不敢搪塞。
反正朱和刘这方面戏份,把刘写的太没用,把朱写的太恐怖。
其实说白了,他朱是疑心病,杀人魔,反复无常一小人。
你拿正常人心思去猜他,不累死自己才怪。
还有一点刘连自己仆人是卧底也猜不到,这智商确实差了点。
历史虚无主义
单纯为了解历史强行倍速看完,服化道不敢恭维😂
看了若干集,恶心得看不下去了。
还行吧,看着玩
糙,一般,看不下去,这分实在太过于虚高了。
结局莎剧味道不错,全程映射史学。
当时热播的时候,我觉得拍的质量一般没有看,这几天以1.5倍速看完,朱真的是狠辣手段,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强权在握,清肃杀伐,朱标真的惨,刘伯温没有辜负时代,时代辜负了他
太他妈难看了
[8.7]胡军真是把朱元璋给演活了!可惜此剧历史久远,服化道简陋,如果加以润色会更好!
太棒了,超好看,演员的演技超好,以前不喜欢看历史剧的,这次看过朱元璋,觉得自己以前太无知了,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一点不了解,现在逐渐感兴趣了。朱元璋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皇帝,他的霸气,他的才气,他的恩威并用,让我看到了一个逆境中成长的王者、胜利者是如何造就的。有空还会看一遍
故事走的太快了,有些演员演技实在是太差了!
史实中刘伯温病逝于青田故居,而剧中采用野史传闻让胡惟庸下毒致死,诸如此历史失察之处贯穿全片,但后面见到胡惟庸之流皆遭诛灭竟心中窃喜,为刘伯温之仇得报而痛快不已,可见编剧一些心思仍旧值得理解。片末马后离世,朱标暴亡,功臣勋贵屠戮至尽,多数戏份之中只剩下了朱元璋和株连李善长之族中幸存的侄孙女,孤家寡人的气氛如此熟悉。越是从底层建立的政权越是专制,贫苦出身的朱元璋夺取天下后凭着自己对皇权的想象仍旧将这上到百官下至兆民的世间万物视为自家私产,以为削去中书省便可加强君主专制却忘了这样的体制对于后世之君能力要求极大,疏于对皇家子孙执政能力的培养终为明朝宦官权臣擅权乱政乃至亡国埋下隐患。
可惜了,满屏幕写着没钱😂hh,有位长的很有特点的群演演了六个不同的角色了朱苏进又想注入低等级的腹黑学,好在这次没新三国那么放飞,以及朱元璋确实有丶那啥,不过还是有点过了
B站看了剪辑版,朱元璋太腹黑了
胡军版朱元璋意外地不错!可你怎么还管北平叫大都呢。服装也差。此剧难得地有朱棣大婚的场面啊哈哈,演朱棣的演员长得有点喜感,纯打酱油,童年版是个女的演的orz。2017/1/10补充:演童年朱棣的是早安少女组的琳琳!感觉两个次元融合了2333
最出彩的角色,是马皇后
胡军的男子阳刚之气将朱元璋的帝王霸气演绎的淋漓尽致,吼住了全场!
弃剧。前面看得好好的,突然出来的蓝玉替朱文正指挥洪都保卫战怎么回事,本来是打五星的,这一点必须扣一星。(人物的表演真出彩,台词也棒,真是令人惋惜)
武戏糙,文戏尚可,改编太多,野史多,朱文正、李文忠、冯胜、付友德等都没有提及。几位主演演技不错,群演简直没法看
演技太生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