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卡作为早期的少女动漫,它的存在一定是会与后期发展的思潮有所冲突,比如上野千鹤子就提到过,为什么日本的女性必须萌,必须可爱,也经常可以听到百变小樱,对女主美丽的苛刻,明明是执行任务成长升级的打怪动漫,但是每一集都要换上不合适的衣服,这么去想,也可以解释现在说的服美役才可以被喜欢,似乎也是一种凝视,然而剧情内的小樱并没有强制要求自己必须美美的才可以打怪,她的变装更多是一种被迫,出于对周围人关心的让步,芝士爱小樱大家都可以感受到,但是小樱爱芝士又是什么形式呢,是无条件配合她一切可以满足的合理要求,包括更换衣服录制视频,只是剧情中和在观众和主角都可以忍受的程度,小樱不是主动接受变装的。
再者服美役更多是在说男性凝视文化,把女性必须与父权文化联系,如果女性必须美是一种负担,那么反过来的女性必须不美,强调她的实用意义,强调她的能力而不是外貌,算不算也是一种凝视,“女性必须如何”本身就是带着对女性群体的绑架,我们的历史也试过了女性不美的年代,那就是强调女性的强壮,女性的工作,女性的身体被遮挡在男女一样的工作服里,羞耻于说女性美,羞耻于追求女性的服饰美,在我看也是一种剧毒,如果自由和平等,左边代表的是自由,右边代表的是平等,平等意味着不能,那我选自由。
我自己看魔卡少女樱作为女性最大的不适从来不是主角的变装,而是主角的身份和性别定位,女主作为一个学生,要和哥哥爸爸承载轮流的家庭责任,女主要做饭洗碗洗衣服,成年人的工作多少,孩子的工作量多少,为什么一个本应该被照顾的年龄要承担照顾他人的责任?
很难不怀疑日本的对女性角色的定位,爱一个人的表现就是给对方做便当,做饭等等的利他行为,对比男性角色倾诉爱意就简单很多了,他们只需要拿起来手里的剑保护工作,没错我说的是男主,问题来了,这个保护编剧觉得合理吗。
“过于强大会带来不幸”库洛缺德缺德爽了几百年,换个世界继续爽,你告诉我女主开挂收了几个卡牌,她会因为强大带来不幸。
身边的人的处理原则居然不是带她锻炼,让她可以控制强大的力量,而是安排一个男人保护你。
我的心情真的很复杂。
魔卡少女樱之透明牌 把这几天落下的小樱补完,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虽然王小明变成了李小狼,可是他一出场还是被帅呆 小樱和知世还是那么好看,小可也依然陪在身边 看这个动漫的时候觉得莫名的幸福感,仿佛回到了最单纯的世界,被小樱和小狼甜炸,小狼男友力max,超暖啊。
那时的爱情真纯粹啊,2个人对视会脸红,为了你去偷偷学做饭,见到你就能高兴一整天,我庆幸我还有着最初的这份感情,最纯粹的感情。
还有那个永远给小樱做衣服的知世,还有她们那几个人。
这里的人啊不会勾心斗角,他们会在约定了时间但对方有事不能来的时候互相说抱歉,不会埋怨反而会说“不好意思没能在你有空的时候安排活动”,她们每天谦和有礼,友爱互助,不会有任何的负能量和小心思。
光看着她们每天为大家做的便当 都会特别幸福。
对,还有天天损她却又那么爱她的哥哥和爸爸。
这里的生活其乐融融,明媚而又干净,仿佛抛开生活中所有的不开心只愿看着她们一点一点长大,在复杂的生活里焦头烂额却又在这里舒适下来,返璞归真,找回那些最干净的东西,虽是初中生的她们却又让我们明白一些多难能可贵的东西。
这些人构成了我们的童年,其实我还是在怀念我的学生时代,因为马上我就该告别这些单纯的时光了,或者早就告别了。
家人健在,知己两三,朋友几个,我最初的那个人还在,足矣。
在喧嚣繁杂的人群里啊,我的家人教会了我最重要的善良,我会努力着,过着我最想要的干净的生活
最早看小樱这部动漫还是在小学的时候。
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20年,当初还在上小学,现在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
回想起来真得是感慨而又惆怅。
作为一部少女向动漫,《魔卡少女樱》是我惟一一部看过并且比较喜欢的动漫剧。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波三折的主线剧情和奇幻的冒险经历。
小樱收服一张张库洛牌的时候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也正因为如此,我对这部2018年的续作《透明牌篇》是抱有期待的。
我希望能看到小樱新的冒险故事,当然也期待着樱明(请原谅,相比“李小狼”我更喜欢“王小明”这个名字,毕竟不明白有谁会给自己的孩子起“小狼”这个奇怪的名字)之间的关系能有所结果。
编剧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新剧从第二话(如果没记错的话)小明回到友枝镇开始便开始一集发一回糖,真得甜到发齁。
这点也是比较满意的。
但是,本剧中小明的作用似乎也仅此而已了。
整部22话下来,小明只是在聚会,发糖,另外偶尔打了两集辅助,原剧中与小樱势均力敌的形象荡然无存,似乎恋爱后的小明甘心成为小樱的陪衬。
其实小明的魅力就来自于与小樱之间互相竞争而又惺惺相惜,在摩擦和针锋相对中感情逐渐升温。
他的地位应该是仅此于小樱的,但续作的设定却使他的人格魅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削弱甚至是崩坏。
另外就是新魔法牌的收服过于随意化。
小樱轻轻松松地收取一张又一张魔法牌,显得魔法牌在故意放水。
有时似乎为了赶22话的进度而一集收两张。
节奏之快让老观众一时难以适应。
当然如果非要解释的话,这些新牌其实是小樱不断增强的魔力的外显,是小樱自身魔力的承载工具,收服自然容易得多。
但这种安排使得魔法牌失去了原剧中主线剧情的位置,成为了一道“情怀”的配菜,推动剧情发展的反而是樱明的感情发展和初中生的日常生活。
一部奇幻番开始向日常番靠拢。
当然,作为续作的第一部,这肯定不是结束,大量的伏笔也会在日后予以解答。
毕竟原剧70话的内容,丰富的剧情和设定是无法通过22话的新剧充分延伸的。
我相信后面的剧情会更加精彩,内容也会和原剧一样丰富。
第一次接触《魔卡少女樱》是在小学三年级。
我因病请假一星期,伙伴们都在上课,没有人可以一起玩耍,我只好待在奶奶家,整天看点播台循环播放数码宝贝。
奶奶见我实在闲得发慌,带我去碟片店租些想看的动画。
鬼知道我为什么挑了一盒《百变小樱魔术卡》,回到家后……一个星期不到,全看完了。
和其他小男孩一样,我当时最喜欢的动画是龙珠、名侦探柯南、头文字D。
但是从小樱那里,我也获得了充分的乐趣。
华丽的变身,丰富的卡牌,精致的特效,以及小樱和小狼(小明)的恋爱——我当时已懵懂觉醒对恋爱的认识,可以体会一点其中的趣味。
但是在班里,我从没对任何人说起我看过这部动画,我隐约明白这是女孩子看的东西,因此我把它当做了自己的一个秘密。
与伙伴们在一起时,我仍然聊龙珠、柯南、头文字D。
时隔多年,clamp大妈又炒起小樱的冷饭,新动画也紧随其后。
这些年我的性格已有很大改变,也读了看了许多新东西。
我已不会为小樱这种题材的动画所打动了,但它毕竟是我宝贵童年的一部分,因此我仍决定追这部新作。
在b站观看,弹幕各位皆表示来重温童年,大概都和我差不多年纪,或者比我年长。
新动画目前已出到第五集,原班人马,原汁原味,剧情稳扎稳打,各方面都平庸,但是也都在及格线之上。
作为一部炒冷饭之作,已经很有诚意,足以称作一部不错的动画了。
虽然如此,观看过程中,我一直有种强烈的违和感,而这是儿时看小樱不曾有过的。
我反思违和感从何而来,很快便明白——这是一种幻想幻灭的感觉。
小时候没有人生经历,也不读书、不思考,电视上放什么我就信什么。
看工藤新一那么聪明帅气,我就以为等我到了他的年纪,也会像他一样聪明帅气;看新闻联播里国家歌舞升平,我就以为国家真的歌舞升平。
而小樱,小樱其实和新闻联播本质上是一样的。
它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它为观众们造梦。
在《魔卡少女樱》里,每个男孩都帅气、体贴,刀子嘴豆腐心,为心爱的人赴汤蹈火;每个女孩都可爱、温柔,会做饭,被人珍惜。
新版小樱动画在这方面更下功夫,每一帧的画面都像加了滤镜,就差直接在屏幕上写两行大字:生活幸福,世界美好。
有人说这种类型的作品是精神鸦片,应该少看,甚至应该禁止。
我认为大可不必,这就好像认为男孩看了AV就上大街去强奸人妻了,认为女孩看了少女漫画或韩剧就再也不肯安生过日子了,都一样偏激愚蠢。
这世界有时还是需要“鸦片”的,当生活冰冷无依,你总不能剥夺他人去虚拟世界寻找安慰的权力。
但是,在虚拟世界寻找安慰,说到底是可悲的。
既然你明白只有在虚拟世界里才有安慰,你就已经明白那些安慰都是假的。
我们小时候看《魔卡少女樱》,女孩把自己当成小樱,永远有人爱,还肩负着拯救世界的重任;男孩把自己当成小狼,或者梦想成为小樱的哥哥和父亲那样高大成熟的男性。
但是过了许多年,当我们已然成人,当我们再次面对这部动画,我们不能不感到悲哀。
我们终究没有成为那样美好的人,相反,我们一身毛病,平庸平凡。
小樱里同学关系总是和睦,大家总爱聚餐,还互相交换午饭,但是现实中,我们常常为自己家境不如别人自卑,或者为别人家境不如自己而嘲笑他人。
和睦只是表象,友情终究难以经历考验。
实际上,《魔卡少女樱》代表了一大类作品,它们可能并没有骗我们,世界上或许真有那样一群快乐的孩子——家境优渥,长相甜美,友谊地久天长,爱情情比金坚。
只是,我们并不是他们那种人,而《魔卡少女樱》选择性地忽略了我们这类人,在那里,没有贫穷,没有悲伤,没有欺凌,没有失望。
《魔卡少女樱》说到底是拍给孩子看的,是给少男少女看的。
可当我们已不再是孩子或少年,当我们抱着重温童年的心态去看这样一部作品时,我们当然会收获喜悦,但同时也会受伤。
童年或许是不应该被追忆的,重温童年只是一场幻想幻灭的旅程罢了。
逐渐明朗的关系通过这一集,我们完全明白秋橞就是那个身穿披风的神秘人,但秋橞自身是没有魔力的。
但这一集中,秋橞说了自己的梦境,她向下往着一个人,她明白这个梦的含义是这个人身上有秋橞有想要的东西。
不难明白,那个人就是小樱。
而在小樱的梦里,当秋橞要夺走小樱的钥匙时,小樱将钥匙拽住的那一刹那,时间有一刻停止。
我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想,秋橞可能是想要小樱的魔力。
秋橞可能跟魔法有什么关系,但她本身是没有魔力的,而小樱的魔力强大,所以秋橞想要小樱的魔力。
而那钥匙也是小樱能驱动的也所拥有的,所以可能是要小樱的魔力。
另外一个猜测,秋橞只是想要那个钥匙和那些透明牌,利用小樱在收集并增强魔力,但我个人其实不偏向这个猜测,原因我后文解释。
关于海渡的身份对于海渡,我认为他是魔法的产物。
在小樱的梦境里,秋橞身边的时钟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前面也出现的,托着秋橞的那个怪物,我猜,八九不离十那是海渡的真身。
那怪物在最后吞噬了小樱,所以这也是我跟偏向我第一个猜测的原因。
而且如艾力欧所说的那样,小樱的魔力很强大,所以吸引了其他魔法师。
但可以肯定,海渡就是那个怪物,他是隐藏在幕后的主使。
关于新牌这次所收集的新牌是“冰雹(hail)”。
对付冰系法术,火系法术是最有效的,可是小樱目前来说,手上还没有火系的卡牌。
小狼普通的法术也对付不了透明牌,最后小狼用了更厉害的招式,才制服了卡牌。
虽然场景不多,但小狼的招式还是蛮炫的。
由于c妈很多作品都有关联,在谈论魔卡第二季的观感之前,想先交代一下我对clamp主要关联作品的掌握程度:1.魔卡少女樱系列:第一季:动漫70集+两部剧场版+原漫全解说第二季:原漫最新话(目前为43话)+动漫两集2.翼年代记系列:没看过漫画和动漫,在b站上看过解说,但还是没懂3.xxxHOLiC系列没看过漫画、动漫以及解说4.通过一些了解,大致明白以上三部作品都与同一部分人有关,只是他们处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但这些世界都存在一定联动5.以上作品里共有的经典语录:“世界上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还有漫迷们的改编版:“世界上没有偶然的锅,有的只是必然的库洛里锅”然后,再谈谈自己对第二季透明牌篇的观看感受,感觉与第一季相比变化挺大的。
一是画面和人物形象的变化。
在人物形象,肢体动作,画面的滤镜,场景的切换等方面,第二季和第一季均有许多不同,但我更加喜欢第一季呈现出来的感觉。
二是故事基调的变化。
在第一季中,相比收复卡牌,我觉得人物之间情感的推进和变化更像是故事的主线。
那些温暖的瞬间,治愈的美景以及好吃的美食才是魔卡深深吸引我的地方。
而在第二季中,我感觉故事的基调更往悬疑和推理上迈进了,新人物海渡,秋穗以及小桃各自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且这些秘密都似乎往极不利于樱狼的方向发展,很可能要樱狼为此付出代价。
而在第一季中,无论是月的审判还是艾利欧最后的“黑”魔法,虽然也有代价,但与其说是种代价,不如说是种考验,目的是让小樱成长。
而第二季中的代价感觉是真的代价,目的是利用小樱并且让其失去很重要的东西。
三是主人公的性格的变化,尤其是小狼。
为了保护小樱,小狼似乎隐瞒了很多事情,性格也变得沉稳压抑许多了,再也不见那个会脸红顺拐的沙雕小狼了,不过,这一性情的变化在剧场版二中应也有初体现了。
小樱也变得稳重了,新卡牌的收复基本是靠小樱独自完成的,小樱也不再因遇到困难就哭啼,变得更能独当一面了。
同时,在第二季中,我感觉知世的超高情商以及超强的洞察力也被弱化了许多(情商与智商及才能无关),其他许多的人物形象也感觉单薄了一点,看漫画的时候总认为少了点感觉。
四是卡牌的变化。
在第一季中,绝大多数卡牌都是以漂亮或者帅气的小姐姐形象出现的,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而且每个卡牌的作用比较具体易懂,比如火,树,花等。
而在第二季中,新卡牌基本没有以人物的形象呈现,而且都比较抽像,比如螺旋,包围,逆转等。
总体来讲,我认为第二季的主线是魔法和预谋,日常和情感的刻画相对薄弱了很多,推动剧情的也是新人物背后的故事以及最终目的,而不是人物之间情感的变化。
在看第一季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欢乐和感动,而在看第二季时,虽然也有美好的感觉,但我更多的却是担忧和不安(用漫迷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变得翼里翼气的了)我感觉第一季的70集+剧场版二(结局时樱狼互表心意了,小樱最后的纵身一跃,我的少女心也呼之欲出了~)可以为魔卡少女樱画一个非常完美的结局了,而关于主人公未来的故事,也给观众们留有了许多的遐想空间。
所以我很想知道clamp时隔20年再度启动魔卡的原因,这是早有打算,或是为了填补其他作品的坑,还是出于商业目的?
因为我感觉弄清了哪一个是主要原因,便能更好的理解第二季的众多变化,但无力的是,我压根无法得知。
我想,如果接受不了第二季的变化,就把它当作魔卡的同人作品看待,如果不喜欢动画,就只看漫画,如果以上都接受不了,那就重复回温第一季的小樱吧~大家都是因为喜欢第一季的温暖治愈而聚集在一起,也没必要因为第二季的变化产生不好的情绪,相信喜欢魔卡的人都有着美好善良的一面~
魔卡少女樱 透明牌篇 (2018)8.22018 / 日本 / 动画 / 浅香守生 细川秀树 市村彻夫 菱川直树 筑紫大介 高岛大辅 友田政晴 神原敏昭 菊池聪延 加藤显 饭村正之 熨斗谷充孝 / 丹下樱 熊井统子
魔卡少女樱 (1998)9.21998 / 日本 / 喜剧 动作 动画 冒险 / 浅香守生 神户守 片渊须直 田中洋之 坂田纯一 高柳滋仁 政木伸一 中西伸彰 佐伯昭志 真野玲 水野和则 山口赖房 八谷贤一 长滨亘彦 松井仁之 三家本泰美 安藤健 三笠修 高濑节夫 桥本直人 富永恒雄 / 丹下樱 岩男润子
魔卡少女樱剧场版:被封印的卡片 (2000)9.12000 / 日本 / 喜剧 爱情 动画 奇幻 冒险 / 浅香守生 / 丹下樱 熊井统子
最近为了备考在复习发展心理学,看到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的时候突然想起来。
最新的魔卡少女樱里,已经成为了初中生的小樱捕获的都是更偏抽象概念的卡牌(aqua、siege、gravity……);而当年还是小学生的小樱,捕获的卡牌都是具体概念的卡牌(wind、earth、fire、water……)。
这完全符合皮亚杰描述的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和具体运算阶段(7-11岁)之间的区别啊!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但仍局限于具体事务和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到了形式运算阶段,儿童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和自身经验无关的内容。
嗯,所以,新版的小樱变得如此神勇果断,除了本身的主角光环之外,自身的心理和智力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CLAMP大妈们大概多少是研究过发展心理学的吧……
同30年前的那颗糖一样甜漫画再次开始连载的时候就在畅想动画的模样了,翻开漫画,看到熟悉的人物,熟悉的画面,熟悉的桥段,一如十多年前的吃到的那一颗糖果那样甜蜜。
漫画那边表现不错也顺便期待一下有声会动的动画这边了,不知道是另起炉灶还是也来高度还原呢。
这一次MADHOUSE交出的答卷也没有让我们失望。
还以为奔着情怀来的,看个热闹就算完事了,但是制作水平也在中上,看来新动画吸一波新粉没问题。
仔细看,其实新动画的画风比老动画更还原漫画的画风,这一点对我这个原著狗很友好,老BGM出来真是又燃又感动,一下就回到十多年前,放学以后守在电视机前的我。
永远的两小无猜以前看老版的时候,总吐槽官配糖太少,小樱对雪兔的感情的着墨太多了,身为男主的小狼存在感有点低,这么般配的设定,感情戏却只在最后一卷才有重点刻画。
而新作就满足我们老粉这种遗憾,这次从告白后开始演,感情戏只有甜,很甜和非常甜三种区别,樱狼的粮又甜又香,我还能再吃500年!
改编到原创动画前期是高度还原漫画,中间原创开始增多,结局走向不明,不过在老版动画里,艾利欧家已经被拆了,动画一开始就已经开始吃书了。
老动画没有新版的这么亮,好像加了一层滤镜,大概是为了适应某种潮流吧。
老友相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有时候会突然很喜欢回味。
老实说,20年后再相会,就像几个阔别多年的老友重聚,仅仅能再看到他们我都很开心了,哪里会在意“你现在混得怎么样”。
我要的就是重温那个纯真无暇的少女梦,重温那一份情怀,所以剧情暂时还不是我的重点。
换装少女漫除了恋爱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换装了,CLAMP好看的服装设计一直都是他们作品的一大看点,老动画当然也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各款风格各异,设计新奇的好看衣服赏心悦目,花花绿绿的小裙子就是每个小女生最大的追求。
但有些遗憾的是,新动画里的衣服感觉没有旧版的好看,换装的机会少了,款式也不够好看,一下了少了很多看点。
刚开始还没播的时候特别期待,播了之后挺失望的,画风变了很多,脸也变圆了,缺了点那味儿,毕竟也过去那么多年了,不过声优跟原来没太大区别,夸夸声优,然后就是剧情,还没看完,看了好几年断断续续才看到第10集,实在没啥可看的时候刷刷,目前来说实在是无聊的很,还不如看第一季和剧场版,就当是纪念一下吧
其实已过了看动漫还能牵动少女情怀的年纪,但是当当年给予过自己温暖的动漫出了续集心理还是难免有些激动当时看到结局并非圆满,小狼和小樱虽然最终没能在一起,虽存着些许遗憾,但凭着这些许的未知引起的憧憬与想象,以及情窦初开双方已了然但却并未完全表明心意的暧昧感才更显甜蜜如今出了续集也不过是呈现了我们最初最美好的想象,缺了那一种味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这一种诠释我内心确确实实感到了圆满的喜悦而且这一对真的太甜了吧,虽然内心很难再起涟漪了,但依然觉得很美好……
纯粹情怀作,莫名其妙结尾的一季,第二季的大型预告片。
小樱依旧是那个小樱 只是观众已经变成大叔大妈
oh
第一集真是甜到齁人 话说我一个二十八岁男的看这个合适吗
三星半吧,剧情太拖沓了
如果是这种水平还是不要做了,烂的离谱了,至少等漫画出完,现在水成这样真浪费ip。最想吐槽的是二十年过去作画水平竟然退步这么多。原作魔法体系很完整了,这版除了情怀什么都没有,所有人最惹人喜欢的特点都没了,吃不下
我好奇的是坑要怎么填:木之本樱因为有梦见的能力在梦里遇见了同样灵魂的复制体樱,并把星杖交给了复制体樱作为真狼穿越的代价。木之本樱认为即使没有星杖,卡牌也会陪伴在她身边。然而就tv来看就加强了樱的梦见能力,其他的有点冲突了,漫画还不知道怎么填。
画面质量还可以啦。。剧情额。。送人头卡牌,不停发狗粮,搞悬疑磨磨唧唧到最后也没个正经的结尾。哎,人老了对小时候的动漫续作也都是这般挑剔,情怀越深失望越大吧。加一星给桃矢的颜,这位比20年前还帅了,颜狗的尊严。
人均戴墨镜看动画?满屏高光,费力做什么动画啊我看照明灯不一样么。人物模板化很严重,根本找不到曾经的半点鲜活。oped也巨难听。非常失望。
画风有微妙的变化,但毕竟十几年了,完全不变是不可能的,但整体却很认真地在全是故事和人物,还是那个CLAMP,还是那个魔卡少女樱。
本来靠着情怀跟了几周,结果越来越无聊,一直到最后一集感觉就像没结局一样,缩减成12话不好吗!
给初代萌王打call。
看了第一集,小樱上初中了,但现实中已经20多年过去了啊,有生之年系列,可惜已经没有心思看了。
剧情烂又拖,后面直接拖一半就看个收卡牌,还收的特别简单。。。少女情节泛滥,台词无聊,幼稚。为了以前的情怀都忍不下去。。失望至极。一星给情怀,一星给精良的美术制作。
情怀真值钱,就这都上9分了,开玩笑呢吧!
该说是画风变了呢,还是换人了呢,小樱变得不像小时候那么萌,脸型更感觉像换了一人,剧情的话延续前作无可厚非,但是总感觉乏善可陈。
来自旧日的cosplay,只有典光ed找回一丝活力
让完美保持完美,让作品呆在神坛的唯一方法——放弃开新篇/做续。
撒库拉不需要双胞胎,观众不需要一个和她很“像”处处抄点人设的团宠。很像梦女自己写的同人文穿书,横插一脚还搞万人迷人设,要把主角和闺蜜踹下桌。
就第9集和第21集有点剧情,其他集都又吵又水。狼樱化学反应约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