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捋一遍电影 影片开头的黑白部分,是Roy跌伤后,片场的慌乱和抢救。
此时,Roy替身的对象,即男明星,正坐在小舟上和Roy的女友谈情说爱。
而Roy在担架上被抬走,从水中吊起的死马暗示这次“坠入”的严重性。
Roy在担架上被抬走
吊起的死马因为摘橘子而摔伤胳膊的Alexandria 喜欢偷偷朝神父丢橘子,她把这个秘密写在纸条上,想传给伊芙琳护士,却让风吹进了Roy的病房。
在取回纸条的过程中,她迷上了Roy讲的故事。
此后,Alexandria 天天跑过来听Roy的故事,也靠着这个故事,Roy说服小女孩帮其偷病房里的吗啡。
但是由于小女孩把吗啡尾字母的E误认为是3,所以只给Roy带来了三颗药丸,剂量远不足以致死。
为了实现自杀的念头,Roy怂恿小女孩从他病友的柜子里偷吗啡。
Roy的病友……应该是个神神叨叨的人,身体健康却整天怀疑自己得病,脾气也很暴躁(影片中一言不合就抬手打自己的儿子)。
还曾冲到Roy和Alexandria 面前大吼大叫,嫌他们讲故事的声音打扰到自己,应该就在这时,Roy趁着和该病友打架的机会偷走了他柜子的钥匙。
所幸医生给此人开的药都是糖果,只起着安慰剂的作用,所以Roy自杀失败。
他咆哮愤怒,一心求死。
女孩吓坏了,为了让自己的朋友开心,她再度溜进配药室偷药,却失足落下。
之后是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蒙太奇。
当中有被马车轧过、被鱼叉扎过的腿(与单腿特技演员描述的自身经历一致),有Roy特技表演失败,摔下马的画面,有女孩的家被暴徒焚毁的场景……是the fall 把瘫痪忧郁的特技演员和流离失所的罗马尼亚女孩联结在了一起。
The fall在戏里、戏中戏里都是贯穿的线索:Roy在片场的跌落,小女孩在橘子园的跌落,小女孩偷药的跌落。
印度人的新娘一跃而下,猴子中枪后坠落看台,达尔文迎着弹雨坠水而亡,印度人割断绳索同归于尽,还有那条心形的吊坠,在蓝侠的大手一挥后,从瞭望塔上坠落。
Roy坠马 心形的吊坠最开始出现在片头的特写里,Roy的女友在一边和男明星谈笑风生,一边把玩。
吊坠的再度出现,是她投入男明星怀抱后,在住着Roy的医院大门前攥在手中哭泣。
她应该是爱着Roy的,只是爱情在她心中的分量不及名利。
最后,Roy(蓝侠)把吊坠扔掉,也是寓意他从破碎的心当中解放出来。
第二部分 关于复仇 从复仇主体的角度而言,复仇的题材大抵归为两类,个人的和群体的。
个人当中又可细分为血亲复仇、爱情复仇(如对负心人、对情敌的)、为捍卫个人尊严和名誉的复仇…… 群体复仇则有“阶级斗争”,比如地主与农民,奴隶与奴隶主等;亦或是两个价值观迥异的派别之间的龃龉。
片中蓝侠为孪生兄弟复仇属于个人范围的血亲复仇,在心上人向Odious投怀送抱后又融合了爱情复仇;黑人奥加塔班中既包含了血亲复仇(哥哥被奴役致死)也包含了群体复仇(奴隶与奴隶主);印度人痛失爱妻的血亲复仇;炸药专家路易奇为了个人荣誉而战的复仇。
这里我想把达尔文和神秘人的复仇放最后说。
因为它的很微妙,两人一个来自于英国,一个来自于丛林。
前者代表着现代工业文明,后者代表着神秘的原始部落。
但在我眼里,他们的复仇目标是一致的。
是的,蛮荒与文明,人类历史进程的两端前所未有的统一,以“捍卫自然”的名义。
是自然主义者向征服自然主义者的讨伐。
可以说,每个人身上所背负的复仇使命,单独拎出来都可以挥挥洒洒地再拍一部电影。
它太沉重,太悲情,太义无反顾了。
或者用Roy的话说,太epic了。
虽然在这个复仇者联盟大战邪恶总督的故事里,处处尽是Roy与小女孩生活的投射,但它所牵涉的主题毕竟过于宏大,有造成故事内外两条线失衡的危险。
“我深爱的女子是杀害我哥哥仇人的未婚妻”——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古希腊的悲剧,它很端庄,很肃穆,带着一种宿命论的无奈。
或者说悲剧的力量正源自它不在于偶然,而在于必然。
但是这种题材带来的凝重,被影片的调性消解了。
消解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第一,戏剧式的表演调性。
电影和戏剧有许多区别,不再赘述,这里只提一点。
即由于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和观众存在一定距离,不可避免地在台词、神情、动作、妆造上要有适当的夸张甚至是变形。
用现在的话说,叫“戏精”。
而电影就不同了,摄像机无限地推进,局部细节一再地放大,我们可以从演员颤动的睫毛里深窥他的内心。
因此,不同于戏剧强调“放”,电影表演则是看重“收”,否则在占据整个银屏的特写中,过于刻意的情绪外露难免显得矫揉造作。
《坠入》很特别,特别在它的反逻辑。
它用戏剧式的方法表演电影。
这种违和感却令我拍案叫绝,因为它太恰到好处了,它的一本正经让它看起来荒诞不经。
它调侃却不讽刺,用一种温和的戏谑消解了epic的复仇故事自带的悲剧色彩。
所以在蓝侠打算开枪杀了仇人的未婚妻时,他们戏剧式的对白和肢体语言让人出戏,给悲情蒙上了淡淡的喜剧色彩。
我觉得这才是导演想要的,他没有宏观叙事的野心,也无意发出命运的诘问。
他只想讲好一对忘年交的故事,他关心的是生活里的人,而不是历史里的人。
第二,是小女孩对Roy故事的频繁介入。
电影中对这个复仇故事的视觉化基本出自小女孩的视角,这个视角是童真的、有趣的,所以一次次,它令我们会心一笑。
比如,亚历山大帝从使者手中接过信,展开的信纸和小女孩在开头给伊芙琳护士的纸片如出一辙。
菱形的镂空、稚嫩的铅笔字迹等都暗示着这是女孩的视角。
使者传来的信五个复仇者也是女孩周围的人:蓝侠一开始是女孩父亲(Roy视角)后来是Roy本人(女孩视角);黑奴是每天早上运冰块到医院的黑人青年;印度人是送给小女孩大象手办的朋友(影片最后出现在女孩家的果园);路易奇是来探望Roy的单腿特技演员;达尔文是医院的护工(小女孩从偷药摔落中苏醒时,他在手术室门外张望了一下);神秘人由果园采摘工和用假牙逗小女孩的老人综合而成;邪恶的总督是现实世界中抢走Roy女友的男演员;总督的未婚妻是照顾女孩的伊芙琳护士。
印度人是女孩果园的朋友甚至是她从大人们那里听到的只言片语,也渗透进了Roy的故事里。
所以丧失法力的神秘人在士兵的毒打下,吐出的不是口口鲜血,而是一只只美丽的飞鸟。
(对应Roy说老人的假牙是他力量的来源、他把小鸟装进肚子里) 导演塔西姆•辛用一个“复仇” 的外壳,讲了一个释然的故事。
他讲究的是腔调和趣味,不是命运和史诗。
乃至偶尔出现的壮怀激烈、大义凛然都看起来光怪陆离,天马行空。
这可能是他招致诟病的所在,却也是让我双眼迷离如痴如狂的所在。
不可否认,影片后半段Roy心境的转变依旧缺乏有力的推动和令人信服的铺垫,但是在Alexandria圆嘟嘟的脸颊和缺门牙的笑容里,我又不得不相信她就是最充分的理由、最治愈的力量——最艰难的原谅不是对那些背叛我们的人和生活,而是与自己的和解。
上个世纪20年代一家外科医院,特技演员Roy和小女孩Alexandria。
Roy是一个早期电影(Roy管那叫会动的图片)的特技演员,那样的电影需要大量动人心魄的危险特技来吸引更多对电影一无所知的观众。
Roy只是一个特技替身,事实上他只做了一次,骑马从铁道上跳下来,像自杀一样,马都死了。
女友投向男主角,Roy半身瘫痪躺在医院里,痛不欲生,他决定一死了之。
这是一个坚定的自杀者,不像对面的病人一样喋喋不休,烦躁不安,怀疑自己有病,粗暴地对待儿女,柜子里藏有一瓶安眠药。
阴差阳错,一张小纸条fell下来飘到Roy的大腿上,随之而来的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她告诉Roy说:“I fell!
”她再次来到Roy的身边时带了从教会偷来的圣餐小饼,她是来拯救Roy灵魂的吗?
Roy只是一个坚定的自杀者,他用华丽奇妙的故事引诱那个无聊的小女孩,让她帮自己偷吗啡。
但是Alexandria以为Morphine3是3个药片,Alexandria的英语刚刚可以交流而已,平时说话就是一股怪音调。
3片Morphine并不能使Roy如愿以偿,可是Alexandria在偷吗啡的其间却看到了残忍的死亡,她吓得尿裤子。
Alexandria的父亲死于暴民的暴乱中,房子也被烧掉,但是她却看似很平静的重复angry people这个词,她本能的回避死亡和残忍,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是这次也许她心底的恐怖已经暴露。
Alexandria渐渐迷上这个离奇的故事,这明显就是Roy编造的,华丽和神秘仅仅是为了吸引小孩子,它太简单太直接,就算是这样直接的故事在Roy讲来却如此情绪化,笼罩着强烈的悲观气氛。
Alexandria可以把她认识的人物对应到故事中,喜欢的就成了好人,不喜欢的就成了坏人,而不喜欢这个人物的时候,又可以把她从好人变到坏人,我们看到的其实是Alexandria的版本,她沉迷其中,顽皮地把伊夫琳护士加进去。
可是伊夫琳背叛了她。
Roy吞下藏在柜子里的药后告诉Alexandria不用再来了,故事将要面临结局,悲剧就要发生,Alexandria十分伤心,她不愿意,她不想要这样的结局,她不懂为什么亚历山大要把水倒掉,她不懂什么是放弃,绝望中的人讲述的故事中是没有希望的。
故事下隐藏着深深的残忍和痛楚,她忍不住把自己加入了故事里,在Roy将陷入昏迷时,她强行把Roy解救了,她延续了故事,这一次服药没有使Roy死去。
Roy开玩笑似地用Alexandria的口音说英语,但是Alexandria真的将Roy当作自己的父亲,她固执地认为她会和父亲一道打败欧迪亚斯总督。
可是Roy一心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等不及了:there is nothing left for him ,他生无所恋。
Alexandria为了让故事继续,又来到药房,她以为只要帮助Roy睡着,他醒来后又会再一次继续他的故事,但是这一次她在药柜上又一次fall下来,所有的前因后果、恐惧和悲伤都涌上Alexandria的心头。
Roy来看她,他应该有所动心了,一定也感觉到了什么,他开始忍不住哭泣,哽咽地告诉Alexandria他的结局:It's not very satisfied,isn't it? He didn't think so either.It's his story,she should ask someone eles.there is no happy endings for him.Roy激动地坦白他心中的挣扎和无助:He can't win.That's because our masked bandif is a coward.A fake,he is a liar and a coward. He never take an oath.No,he has his fingers crossed.He has to die.There's nothing left for him.Alexandria焦急万分,她开始害怕,嘴里念叨那句咒语:googly, googly,googly, be gone,她磕磕巴巴的哀求Roy,疯狂地挽留Roy,不想让他自毁生命就像故事里的Masked Bandit,她天真地把他当作自己的父亲她不希望他或是Roy死掉,就那么一句句磕磕巴巴的梗咽的请求:Don't let him die, please, let him live.Get up.Roy,get up and fighting. Why are you killing everybody,why are you making everybody die.I don't like the story. So you are making this up.Let him live.I don't want you to die.Don't kill him.Let him live.Let him live.Don't kill him.Promise?And don't cross your fingers. He just want to go to his daughter. Alexandria如此固执地挽留,幼小的她她目睹死亡的恐怖,再也不希望看到,她在爆发她的感情。
绝非偶然,Alexandria就是fall下来的天使,她是英雄,伟大的战士,她把圣餐送到Roy的嘴里,她用异邦人的音调引导Roy从死亡的边缘回来。
跌落之下,尽是梦幻异界。
被影片截图吸引看这部影片,瑰丽的画面令人赞叹,印度裔导演塔西姆·辛以卓绝的构图和色彩,处处展现超现实的浪漫。
“这世界真是神奇有一天你爱死他们隔一天你又想将他们千刀万剐”
受伤又遭遇情感变故的特技演员,开始了他以想象造就的奇境冒险,现实中的不满化为斗争,而挫败的失意又让他放弃了求生
幸而有天真可爱的小姑娘用她的善良和爱感化他,让残酷的现实土壤,也开出童话的花朵。
看过后也不禁感慨替身演员的不易
大概孤独人的心里才会这么斑斓
片子一开始,黑白的画面搭配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不断切换的慢镜头配合着这个小快板(虽说是快板 其实更像行板 据说贝多芬曾犹疑过,是否把Allegretto标为Andante),这组有点意识流味道的影画非常毒人 当时就有种一口气看完的冲动,没想到后面的画面都极具匠心,精致非凡,寓意颇深,值得推荐!
The Fall.拍片时,从马背上坠落——这是Roy跌落生命谷底的开始。
取药时,从摇摇晃晃的椅凳上坠落——这是Alexandria因爱拯救灵魂的开始。
(一) 梦的解析——对现实创伤的想象性满足《坠入》是一部构思奇特的奇幻片,其精巧之处就在于这个虚拟的故事,它更像是Roy的一个梦,一个情节完整、逻辑严密的梦。
在弗洛伊德理论中,梦象征性地满足了被压抑的欲望。
人的本能冲动、被压抑的生命力都组成了潜意识里的主要内容,潜意识中的欲望避开压抑,通过伪装的方式潜入意识变成梦境。
因而,梦境即是在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特殊表达。
在现实生活中遭受到了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打击,瘫倒在床上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友跟着别人离开,最大的挫折莫过于此。
Roy借给Alexandria讲述这个奇妙故事而取得吗啡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给自己编织一个美丽的童话。
化身蒙面侠的Roy带领着其他四人寻求着希望与重生,在成人的社会里厮杀出一条血路。
童话中的五人在我看来不过是Roy五种不同的现实创伤的化身而已。
一生为奴却亲眼看着亲哥哥死在农场一怒之下放走了农场所有的奴隶并发誓报仇的黑人,其实是Roy事业郁郁不得志的化身。
妻子被霸占但却忠贞不二在绝望迷宫中逃脱不得跳楼而死的印度人,岂不象征Roy内心里对女友的余情未了和苦苦哀求。
炸弹专家由于与总督的接触而被众人的孤立,正就像Roy此时瘫倒在床无人理会被世界所抛弃的愤恨与不满。
热爱动物追逐美洲蝴蝶却被总督亲手赠送了一只蝴蝶标本的达尔文恰恰是Roy深处低谷内心深处依旧深埋的对梦想的坚持以及希望之光的闪耀。
最后一个神秘人带领众人找到总督宫殿且用神秘咒语助众人走出困境,他是黑暗中的不可缺少的避风港。
而Roy本人所构想的蒙面侠,他羞怯、怯懦,为了复仇,一步步走向宫殿,完成了从强势、坚定到露出内心的软弱和绝望,最终在Alexandria的鼓励下报仇雪恨的转变。
这部120分钟的心理疗愈剧在虚拟童话与现实世界中交替进行,以一种“画中画”的设计,用一种象征和隐喻揭示矛盾与冲突,用一场梦完整地显现Roy潜意识的流动,并通过高潮时从“I can’t get up……” 到“Get up!
Show me your hand!
”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转变,让生命在被无力感、无助感的笼罩下无法从忧伤的顾影自怜中寻找到意义、得到治愈。
(二)本能论——生与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的“本能”指的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
具体而言,就是指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影片中宿命般的痛苦让Roy绝望,不仅仅是双腿的毫无知觉、女友的抛弃,更是他内心深处已经失去了对生命的渴望与斗志,行尸走肉的人生与死一般无二。
最最可悲的是,他连选择去死的能力都没有。
现实中,Roy利用小女孩Alexandria偷吗啡是他死的本能。
同样,在那个绝妙的童话里,Roy领头的复仇强盗组,历尽千难万险来到总督宫殿,他们强烈的复仇欲望,那种强大的毁灭意识与杀戮的冲动都可以理解为一种死的本能。
可在加入Alexandria这个小女孩的因素之后,Roy完成了一次由死到生的本能的转变。
Roy坠落了,他从桥上坠落,他失去女友而坠落,他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他经受的磨难让他的意志也随之坠落。
Alexandria也坠落了,她爬橘子树坠落,偷药再次坠落,被大人利用的心理坠落,可是她却没有放弃。
成年人的玻璃心还比不上五岁的孩子的心坚强。
——你是来拯救我的灵魂的吗?
——灵魂是什么?
——那是一种像力量一样的东西。
于是,Roy伸手、站起来,把总督打倒——唯有面对才能获得新生,才得自我拯救。
谢谢你,拯救我溃烂的灵魂。
谢谢你,给我活下去的力量。
(三)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对抗与重生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得到满足,按现实原则行事;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人的社会性。
本我、自我、超我在整个精神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相互矛盾和相互交融的特殊状态。
这里我重点放在影片对本我与自我的刻画分析上。
1. 压抑的本我影片一开始Roy因腿部失去知觉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他同Alexandria讲的第一个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士兵将唯一的水奉上却被亚历山大全数洒尽。
Alexandria问为什么,Roy回答说水不够所有人喝,紧接着Alexandria又说,那为什么不给每个人一小口呢?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人从逻辑本质上就是不同的,我的绝望恰是你的希望。
Roy第一个故事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决绝,一个有抑郁心理障碍的人难以获得快乐。
而在第二天的故事中解救被囚禁的兄弟,结果却是蒙面侠的兄弟们已被折磨致死,并被残忍地吊在天花板上。
这更是凸显了Roy隐隐显露的自虐倾向,他用死亡和虐待来折磨自己,压抑自己。
2. 懦弱的自我而接下来Roy一次次用未完结的故事唆使Alexandria去偷吗啡,极尽所能地想要尽快结束生命则是体现其自我的懦弱。
当探病者劝说他腿会好起来的时候,影片出现了这样一句话,“Problem is not his back. It’s a broken heart.”这既似旁白又想Roy内心独白的一句话则是他蜷缩在自己的乌龟壳里的最好见证。
“There is no happy ending with me.”没有什么可以比这句话更代表抑郁的心境和懦弱的性格了。
没有未来,不愿去想未来,连太阳都是黑的。
故事的接下去,就是Roy所预想的同归于尽。
Alexandria问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在一起?
Roy说,他做不到。
死亡很痛苦,可他内心没有退路,他无法勇敢地活下去,因为她始终无法跨出那个痛苦的圈。
这样一种对生存的毫无留恋和强烈的自毁心理即源于自我的怯懦。
3.对抗的超我影片的最后,医院的患者们一同欣赏黑白默片:走投无路的牛仔从高耸的桥上跳下,刚巧骑在马背上。
这也从侧面隐喻Roy心境的绝地逢生,不再是一味的坠落与沉沦,而是在对抗中获得重生。
Alexandria在Roy的故事里拯救了深陷绝望深渊的脆弱灵魂,给Roy以活下去的希望。
小结一部动人的电影。
刚刚好的相遇时空,刚刚好的坚持,刚刚好的干涉与介入,才有了Alexandria的哭中哀求,才有了Roy的落泪转念。
The Fall是部很容易就勾住你的电影因为Tarsem风格的惊艳画面和故事套故事自由控制的叙事方式但直看到结尾才算真正明白了这部电影基顿、卓别林特技大师的经典摘选加上之前旧片场静照感十足的片头教父式的字幕卡设计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金黄医院三角恋的古典剧情异色味十足的冒险故事中故事这是一出对旧电影的绝妙致敬贝七葬礼进行曲的低声呜咽唱出了一曲绝世的挽歌2008最美的电影
在茄子的强烈推荐下,我终于看了电影The Fall(坠入)。
忍不住先吐槽一下这部电影的资源真心难找,06年的片子也不算早啊,可六维上帖子不多有种的就俩,结果还死活下不下来,用迅雷也是慢的要死,我眼睛还被养刁了非想看个清晰点的,于是放弃了好心的俪辞辛苦传来的普清版(俪辞你表pia我)。
终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google到一个可以用的迅雷会员号,下了个1.7G的版本。
看完后很难说自己是什么感觉,但我还是想留个印迹,也给茄子一个反馈。
希望我这次能够写短一点,也写快一些。
O(∩_∩)O事先在搜资源的时候稍稍有点点剧透,但是觉得对看电影的影响不大,毕竟不是悬疑类的片子,知道大致情节也就猜得到最后结果,而且这种类型的影片本也不会以情节取胜的吧。
说不出看完电影的感觉也可能因为我比较分裂。
我甚至能够想出两种不同看法的极端评价:若讨厌这片子,估计会说它情节简单老套、服饰夸张可笑、故事难经推敲、结局不知所云;而若喜欢这片子,大概会说情节想象瑰丽、服饰鲜艳华丽、故事天马行空、结局隐喻美好,再加上Lee Pace的美貌与小女孩Catinca Untaru可爱的笑,以及他们之间单纯又感人的友情。
很难说我是站在哪一方的,(茄子我对不起你。
)但是真要我选个立场,我还是会推荐大家去看。
因为我相信,我们愿意接受那份美好。
(以下有轻微剧透。
)Roy Walker从一开始主动对小女孩Alexandria讲故事就没安好心,他自始至终就一个目的——吸引Alexandria帮他拿到药。
插一句,我很喜欢他第一个有关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那个为了平等将最后一头盔清水撒在沙漠上的故事,我虽然不赞同,但却很喜欢。
他的故事瑰丽又神奇,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人,有着共同的敌人与热血。
失去兄弟的黑人奴隶,令人联想奴隶制度;失去妻子的印度人,就像最最少女情怀的言情故事;擅长制造炸药的大胡子,正是力量强大引主上猜疑的典型;甚至还有Charles Darwin,看到出境的演员我忍不住笑,这和我脑内的大胡子Darwin差的太远了;哦哦,还有Roy他自己,这个蓝衣侠盗,简直就是游侠传奇里的经典主角!
(我怎么预感我又要写长了……囧rz……于是控制自己的话痨倾向)其实Roy讲的故事很简单,不过是给五岁小女孩讲的童话,不需要那么严谨科学,管他什么斟酌推敲,要的就是光怪陆离,要得就是随心随意!
于是Roy想到哪里讲到哪里,曾经的工作、曾经的同事、医院的护士、心灵的创伤,信手拈来化入讲述。
有时他会忘记,Alexandria追着问:那炸药呢?
于是Roy随口就让大胡子一枪打灭火捻子,弥补全不留痕。
这样一个天马行空的故事,隐秘的走向其实是Roy挣扎的内心。
他有惊人的想象力、完美的掌控力,还有忍不住想让小女孩看清世界的残忍和内心最最深处的温柔情怀。
他将故事截断在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地方,迫使、欺骗Alexandria帮他拿到自杀的吗啡,这时的他还想给她留一个美丽的神话。
然而,当他两次自杀失败后,他终于崩溃了。
善良又单纯的Alexandria,她趁夜再次帮Roy偷药,不幸,终于发生了。
我不得不大赞一下这之后一段的场景转换——真实与虚幻结合,恐惧与坚守并存,绚丽与黑暗相傍,酷刑与医治共生。
好像整个影片的所有情节与主旨都凝在了这短短几十秒钟。
然后,Alexandria睁开了眼睛。
我不太能理解Roy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把故事里的人一个一个的杀掉,也许他终于愿意承认自己其实是个懦夫,他所讲的一切都只是个谎言,看似美丽,实则剧毒无比。
他说这是他自己的故事,他是想告诉Alexandria他不值得敬佩与喜爱吧?
可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故事怎么可能只有他掌控?
善良又单纯的Alexandria,她再次改变了结局。
于是终于光明了。
电影的最后是医院的人们一起看电影。
那个年代电影刚刚发明,黑白且无声。
Roy抱着那只像奶牛一样的可爱的小狗坐在轮椅上,终于迈过了心中的那道坎。
最后的最后是他在电影中的一次次坠落,可是他再也不会失败了。
看起来胡编乱造不可思议,可我觉得,这样一部绮丽的影片的结尾,不过是暗示Roy再也不会做一个懦夫了吧。
他终能一次次坠下,又一次次安然无恙的成功,不再沉浸于瘫痪与失恋的疼痛。
所以其实这部电影的很多缺点都可以得到解释。
但它有些地方的确可以做得更好,而非通篇的不知所云。
比如情节的走向过于简单,Roy改变结局的方式太过突然,两人哭泣的点显得生硬,电影的结尾含混不清。
还有电影的主旨,生命么?
向上么?
的确老套又烂俗。
可何必给自己如此大的包袱,我们只要记住一些美好,就足够了。
所谓武侠,不过是成年人的童话。
所谓童话,不过是成年人内心的挣扎。
在结尾处,我还是想要赞一下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非常非常华丽。
我想如果能在电影院的大屏幕上观看,一定感受更为深切。
所以我蛮建议俪辞再看一下高清版,应该会有不同的体验。
还有Lee Pace的美貌,又是帅哥一枚,不过茄子说他平日看来并非这部电影里这般美的?
还有The Hobbit剧组放出了他饰演的精灵王的剧照,多了更多英气坚毅与一些沧桑,少了些许干净清秀,不过觉得开花这个精灵王子虽与Lee Pace不太像,年轻的神韵却蛮恰当。
O(∩_∩)OPS:我看到Morphin时忍不住有道了一下,原来是吗啡。
于是作为NC粉的我立刻联想到缺缺的The Third Star,非常非常喜欢影片结尾的最后旁白,忍不住再次转一遍:让我举起吗啡,向所有人干杯,如果我生日那天,你们刚好想起来,请记得,我爱你们,你们使我度过了快乐的一生,我的人生,没有悲剧。
PPS:赶在凌晨写了这篇乱七八糟的影评,为的是在看别人的评价前先记录自己的感受,总觉得若看了他人的评价,自己就会有意无意的向其靠拢。
一不小心还是写多了,本来打算短短几百字最多一小时搞定,结果又超两千了……比以前还算砍了半,不过以后还是得注意,嗯。
女孩内心一直存在着美好与希望,而罗伊只有绝望,在罗伊的世界里只有悲惨的结局没有美好。
但小女孩救赎了罗伊,罗伊也救赎了小女孩所谓武侠不过是成年人向往的童话所谓童话不过是成年人内心的挣扎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地失去,在不断失去中挣扎着,不如直接逝去,这是罗伊的信仰蝴蝶(非洲美蝶)是一种美好的生命的象征。
小女孩亚历珊卓和罗伊两人之间有着互相救赎的命运。
小女孩摘橘子摔断了手,演员罗伊腿部残疾与爱情的失去。
两人都失去了某种事物,小女孩救赎了罗伊。
生命的意义罗伊讲述的故事中,里面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亚历山大,他带领一群蚂蚁黑衣人将他们毁灭。
而亚历山大就是命运里的绊脚石。
整部影片的故事讲述方式很奇特基督教的医院中两人的世界得到了解脱,面饼是耶稣的身体,葡萄酒是耶稣的血液。
虽然我的故事都是假的但是都是我的经历那些黑衣人的马叫,狗叫的隐喻何在?
阻止什么?
坠入 《坠入》的英文片名叫做The Fall,其中Fall是“坠落”“跌落”之意,物理的跌落在影片中无处不在,有着直观的视觉展现。
罗伊在拍戏时连人带马跌落桥下,作为特技演员又反复表演着坠落,小萝莉亚丽珊卓同样是在橘子园跌落受伤,又在偷药时重重的跌落,二人的结缘也是来自一张纸条的飘落等等。
深层的内涵则在于抽象的坠落,罗伊跌进了一段不幸的遭遇和泥泞不堪的情感关系中无法自拔。
小萝莉亚丽珊卓则深深的坠入到罗伊为她编织的盛大视觉绮梦之中如痴如醉。
然而重要的不是因何坠入,而是如何走出。
身体的跌落可以通过医院的疗养得以恢复,那么心灵的跌落呢?
这时候,我们再回看亚丽珊卓在喂罗伊吃圣餐时罗伊的那句。
(你是想拯救我的灵魂吗?
)便知导演早通过主角之口,点出了全片要旨。
塔西姆·辛
大漠黄沙
碧天翠水
血色幡旗
奇异的雨林
神庙 本片导演塔西姆是电视广告出身的印度导演,看得出来他在影片的视觉风格上有着极致的追求。
虽然在片尾字幕里有视觉特效团队的名字,他依然在采访时声称并没有用到任何特效。
电影中所出现的风景名胜,皆是他历时四年,走遍二十多个国家拍摄的结果。
大漠黄沙,碧天翠水,血色幡旗,奇异的雨林和神庙,这一切都只为了表现一个小女孩天马行空的华丽想象。
精妙设计的画面匹配与声音匹配的专场剪辑,使得梦幻与现实的穿越了无痕迹,自然流畅。
如此种种,导演的匠心、野心可见一斑。
当亚丽珊卓的“脑内剧场”虽然缤纷绚烂,但也是破碎而主观的,她会把在医院里遇到的所有“人”和“物”想象进自己的故事中。
亚历山大大帝的小纸条欧迪亚斯的卫兵,达尔文的神秘盒子神秘使者的假牙,海上大象磨刀石,以及故事人物和现实人物的一一对应。
黑人奴隶便是拉冰块的小哥,印度人则是他在果园认识的印度朋友,炸弹专家是和罗伊谈条件的剧组演员,达尔文则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公主就是护士伊芙琳等等。
李·佩斯 真实世界的复杂与残酷在小女孩的心里也会被赋予正面而美好的想象,比如欧迪亚斯威胁神秘使者时说的:鸟儿在我的肚子里会比较安全,意思是欧迪亚斯吃光了鸟,却被亚丽珊卓误解成了鸟儿在神秘使者的肚子得到保护,所以在神秘使者被杀后,才有群鸟从他口中飞出的景象,多么可爱的误解。
又如亚历山大大帝之所以倒掉最后那一盔清水,是因为它不够所有人喝,索性倒掉以显示出君臣的平等。
这种成人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小亚丽珊卓的眼里显得莫名其妙。
来自罗马尼亚的小萝莉凯婷卡·安塔鲁,用笨拙的英语,灵动的双眸,为这一年贡献了堪称“最自然的儿童表演”,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李·佩斯才被《霍比特人》导演彼得·杰克逊发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黑白电影特技演员,华丽转身为红极一时的暗黑森林的精灵王,人生如戏,可歌可叹。
《坠入》是一部童话般的电影,但绝不是一部拍给孩子们看的童话。
实际上,这是一部评级为限制级的影片,瑰丽的山水中上演的是暴力复仇的故事,天真无邪的童趣救赎的是一颗灰暗厌世的内心。
片头片尾含义丰富的慢动作黑白电影镜头,关于真实世界和“脑内剧场”繁琐细密的关联与隐射,是绝非一个孩童能轻易看得明白的。
成人把它当做治愈系电影来看,小儿把它当做视觉系电影来看,以不同的方式坠入其中,方能各得其秒。
1月10日的日历页上推荐了一部电影《坠入》,上面有一句台词:“我就像是金色鸟笼里的小鸟,一旦解放了我,你就俘虏了我的心。
”大概是移情入境,这句话也俘虏了我,决定当晚看这部电影。
此前,我对电影一直有关于“梦境”的想象。
不论是黑泽明的《梦》,还是一切具有“白日梦”美好想象元素的电影,其影片结构都间接地反映和应和了人的无意识欲望的结构。
在现实与梦幻的重叠,电影对其他电影的映射,观众与电影中人物的隔空对话中,都让人陷于这融汇天地、古今、伟大与渺小的幻境。
而这部电影呢,可说是完全还原了我的“梦境”想象,它具有梦境的一切元素:支离破碎、荒诞离奇、梦中梦的自我对话、大喜大悲的跌宕起伏...电影,就是造梦。
《坠入》的男主人公Roy为小女孩Alexandria造了一个梦。
他们在现实的医院里相遇,一个在拍摄中摔断了腿的特技演员,和一个摔断胳膊的五岁小女孩。
他们也在Roy讲的故事里相遇,一个悲观绝望的复仇蒙面侠,一个还处于天性活泼无邪的小天使。
当Alexandria为了听完他讲述那个全部的人都要死去的故事,不顾一切去为Roy拿她不知是用于自杀的药物,从高高的柜子前摔倒疼痛遍布全身时,她说:“这是我们的秘密,我不会告诉别人。
”Roy继续讲述他的故事,里面的一个个人物相继死去,他也将要“溺死”。
小女孩受不了,大声哭诉“我不要你死,不要!
你为什么把大家都讲死了?
”“这是我的故事。
”“也是我的啊!
”人物台词的重叠和对冲同样呈现在Roy讲述的故事中,成功制造出双重悬念,在此终于有了个“结局”—Roy自我救赎完成。
你诉说的故事,却是我坠入的梦境。
我们互相参与对方的生活,开始书写各自的人生故事,那么就不要让这个故事太过悲伤吧。
谁能不被小女孩那一句:“这是你的故事,也是我的啊。
”中蕴涵的天使般的温柔所击中?
“我流着泪和你经历一次冒险,沿路所见的是我见过最美的风景。
”(引自豆瓣热评)Roy解放了小女孩的想象力,俘获了一颗最天真无邪、性灵飞舞的心。
但他的自我救赎远没有电影结局呈现得简单,正如他陷入的悲剧不是“脆弱无能”。
从他讲述的天马行空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学识渊博、内涵深重的人。
在那些电影画面中,饱含宗教、历史、文化等知识和他的个人独特的理解,因此才有了那奇异的组合展现。
我观影中便常感到自己相关知识和阅历的不足匮乏、以及胆子弱小(真的有比较惊悚的画面,某几处地方)。
若能通晓些文化历史想必观影感会更好,但也不失为一场视觉盛宴。
回到Roy,他热衷于自己的演员事业,生命能量是非常蓬勃灿烂的(他还拥有一副美丽的皮囊)。
突然双腿瘫痪,爱人无情远离,生命的光骤然暗淡下来。
生命是非常脆弱的,太刚易折,太柔易靡,唯有刚柔并济。
小女孩就是这温柔的力量,降临到他的人生转折点上。
但愿每一个濒临绝望的人,都能遇到这样的温柔,但现实并不总遂人意,不如,愿我们都成为这样一个温柔的人。
一只美洲蝴蝶轻轻扇动翅膀,微小的改变正在聚集发生...不要让你的故事太过悲伤,因为,那也是我的故事,是我坠入的梦境。
山鲁佐德讲故事一样,绝望的演员给小姑娘病友讲故事,都是东方背景的传奇,画面瑰丽雄奇,视效极佳。水平本应四颗星,我不喜文艺片调调,自己的观影记录就打三颗星吧。
故事挺无趣的。就是那男的长得“很有故事”,小姑娘小动作多得“很有故事”。我喜欢达尔文和他的猴子。。。为啥最后大家都死了?
当我抬头摘橘子的时候,我还会想起在那个夏天的午后我在你病床前你给我讲故事的那个时刻。最美的故事,最好的时光。
7.0/10 分。和我一样想看特效的人,赶快闪人。。。剧情真的很简单,画面真的很美,而且都是实地拍摄,本片适合文艺青年和电影专业的人。。。或者搞摄影的。。。像咱这样就图一个乐的屌丝青年看得好烦。。。
#资料馆#电影造型课的力推片目就是塔西姆·辛的《坠入》《入侵脑细胞》,终于憋到大银幕观赏真是视听享受!#搏命特技人#的沉沦和救赎,用了“一千零一夜”戏中戏的叙述方式进行互文,采集全球美景建筑造出瑰丽壮阔、载入影史的梦之景象;小姑娘闯入虚构盘活整个故事,她救自救中抑郁症患者的生死拉扯,敌人究竟是谁呢?是溺于事业、感情双失败的瘾症啊!惊艳几处:①神秘教徒复活仪式,舞动指路跋涉蒙太奇,电影的魅力无边;②女孩摔晕后、混沌中的定格动画,太敢整直接看呆;③婚礼上的土耳其旋转舞,出卖者神父诡秘一笑,紧跟的地貌相似性剪辑;④小女孩的演技!所有话语行动都符合那个年龄的思维逻辑,非常可信生动,和美貌佩佩的对手戏不示弱;⑤结尾的默片迷影集锦,为拼命基顿点赞,不过当时画幅调整应该考虑进去,有些直接粗暴抻宽显糙了。
视觉效果的确华丽 不过也仅此而已 总体算是情节单薄的闹剧
beautiful cinematography and soundtrack, symphony no.7 couldn't be more vibrating with those visual enchantments. the director is a real stunt man himself.
导演啊 你弄了那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场景和色彩 为什么还要找个帅的掉渣又含情脉脉的男主角! 都不知道眼睛该往哪里放了!totally eyegasm!
塔西姆辛发挥他MTV技巧之能事,画面,构图和蒙太奇,向特技演员致敬,但依旧无法掩盖整个乏味,愚蠢和毫无逻辑的故事,他呈现的是--除了画面,别无其他。
2000-2010年,也就是特效电影登场之前,好像有一阵视觉系电影的热潮。忽然想起了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一首老歌:“菊花残,满地伤”。全世界的菊花都残了,鲜肉和金鸭也就登场了……印度导演好像有一种特异功能,就是当一种潮流出现时,他们总能做到“极致”,这也是当代中国最深入民心的一句口号: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极致!
就是画面 镜头美到爆,救了整部电影.情节很弱.然后有些很想笑的地方导演总是用很严肃的口气再叙事.冷幽默得很奇怪好嘛.如果不是这么美的画面设置,这片应该要划为烂片了.
记得是以前xxx推荐的,说致敬巴斯特·基顿,场景很美。but我真的喜欢不起来讲述的那个故事,更喜欢故事外的他们俩的故事。
導演的美學審美算是非常優秀了 而且成功給我去印度的想法加了一把力
说真的,除了小女孩演得好以及风景美外,我没觉得这片子有什么,甚至觉得有点弱智,和女朋友一起看,看一半女朋友睡着了!
又扯又矫情,摔断个腿都能脑补这么多热血日漫一样的东西不是中二病是啥。光有画面是成就不了好电影的。为影史上不留名的特技演员们加一星。
慢放的迷魂曲,每个音符都是一个密码~长翅膀的男人:Tarsem~我力挺的导演!
画面确实很美,但美得过于刻意而显生硬,就像男主LeePace一样,你不能说他不帅,可就是没有灵气。故事有点老套,但anyway完美的结局我喜欢。人生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坠落,总有一次会高飞,不要放弃希望。慢放的节奏和强烈的色调,还有那个小姑娘,我喜欢。20110108
我没看懂这片子要表达什么,如果说是小女孩拯救了自杀者那后来自杀者还在一次次寻死又是怎么回事?华丽的画面,无聊的情节,莫名其妙的暗喻。
生命如此不堪,我们有一千个理由一万种方法死亡。可是我们为什么还活着?希望。如果没有天使陪伴我们度过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依然可以去挽留别人的灵魂,只是希望我们的灵魂足够强大。
【130526】★★★☆摄影和剪辑都可圈可点,艺术指导(服装、场景)更是超一流,但故事实在太水太扯了....【竟然是Fincher出品的....】故事结构被<Sucker Punch>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