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这种剧情紧密的片子,让你一分钟的剧情都不想错过,剧情是一个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演员!
侯勇演的寿亭就不用说了,每个表情,每个细节都是精致深刻的;其他的配角个个演得让人身临其境。
日本侵略中国的这种题材的电视电影很多,但就算什么很激烈的枪战片,或是很残忍的纪实片,说实话,都不能让我引起痛恨日本人的共鸣,无法让我为日本侵略中国流泪。
但 这部剧里的一个镜头:藤井强行买走寿亭的染厂,寿亭最后坐着洋车回头看着远去的大华场,不禁流下了眼泪..... 一个硬汉的眼泪让我感动,大华的兴旺到转让我似乎也跟寿亭一样,对这个故地有着浓厚的感情,对日本人强行占领感到痛心和难过.....ps,这里面,居然是孙俪的演技最差,差一大截。
学会感恩,多做善事。
谁都会有困难的时候,能帮忙的就帮忙。
都说是好人有好报,因为大家都喜欢好人。
但是大家都恨坏人,好像坏人是有点势力,一般人办不了他们,那就只能靠国家机关了。
陈六子发财后不忘锁子叔的恩情,为两位老人养老送终,传为佳话。
这是为自己做了极好的宣传。
这可比现在的多数企业强多了啊,他们只会作铺天盖地的广告而不会做公关。
4、不要把事情做绝了。
虽然陈六子说是狠,但是他做事的火候把握的非常准,决不把事情做绝,俗话说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给别人留后路就是给自己留后路啊。
对付上海的林家,他没有把那些破布卖到上海,给林家留了条后路,换来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对藤井也留了后路,间接的保护了自己。
孙子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对于对手要尽量给他们留条退路,这才是大智慧啊!
我是特意注册来评价这部电视剧的,评级不多,这是我看过的所有商战片里最经典,最出彩的一部,至今我已经一集不拉的看了16遍了,可见我的喜爱程度...
(我的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499735345我在B站做了许多宏观经济、商业分析、投资研究相关的原创视频,欢迎关注) <图片1>最近又跳看了一次《大染坊》,离第一次看已经有12年了,第一次看是和老爸一起看的,第一遍看了其中几集,第二遍基本上完整从头看完,第三遍为跳看。
这次看所得比前几次收获更多,主要是自己具备了更多的系统知识。
应当来说,这部商战片可能是国内最好的商战片。
有几个案例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1. 对青岛孙明祖营销战: 1.1.营销 与孙协定了共同的卖价,暗地里给经销商让尺。
让卢家驹去孙主要的大客户下榻的饭店入主,在饭店中截客户;孙的大客户下榻的另一个饭店,则截住送到苗翰东的饭店,而该饭店又不主孙入住。
给青岛各个布铺让利,从铺长、店员、店员组长都让利。
利用爱国游行示威,用飞虎牌的布做游行示威的横幅, 同时登报表达爱国之情。
1.2.假配方 飞虎牌的配方确实要比孙的好,孙用美人计来取,将计就计给了他一个假的,孙明祖上当后印了大批布,并把资金买了大量的布。
后经销商退货,孙无现金,一方面请求小六子回染,另一方面只能把购进的布低价卖给小六。
2. 低价购得滕井坯布 2.1 在青岛商会中,依势(日占东三省)倡议大家立誓不买日本布 调查发现滕井的船将要去东北运粮,料定滕井的船不能在青岛久等,布必须得卖。
私底下向孙明祖讨教,如何避开滕井,得到回乡建议后,就去买票假装要回乡,另一方面让卢陪着孙去游玩,如此,日本人只能找他。
与此同时将手上的布全部卖出,以拥有足够的现金。
另一方面,向济南三元厂开价卖布,解决布的存放问题。
(我的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499735345我在B站做了许多宏观经济、商业分析、投资研究相关的原创视频,欢迎关注) 2.2.定价 一件坯布60元,滕井有一万五千件,碍于情势向青岛开价50,小六向济南开价55,并说有两万件。
济南的料想价格可能会更低,所以就等着。
滕井找不到孙,孙的合伙人大洋马想买但是没有钱。
滕井开价35,最后成交。
小六向济南提到以卖5000件,价格提到56,济南着急,马上下订。
3. 与林祥容营销并购战 去林祥容那儿找合伙,不想林态度傲慢。
逼不得已,小六把林的三个高级技工挖走后,还骗买了8000件印花布,但只是要对方道歉,谁知对方就是不道歉,并且料想小六不敢把这8000件花布怎么样,就让他带回去。
林祥容欲用价格战挤垮天津开埠,回头再收拾小六。
小六把价格再压低,开埠倒闭甩卖,小六托苗把开埠收购,再转手于已。
同时把8000件属于林的布低价卖出,并广告声称只适合作尿布,并且大批卖给乞丐,以此打击林的虞美人的品牌形象。
林告负。
4. 与滕井的价格战 滕井与訾家合作,价格极低,小六借经销商暗中买进滕井的布,然后放入青岛冲击滕井在青岛的工厂,滕井欲三家一起打价格战,小六则准备全部吸收低价部,然后走私去东北。
滕井得知,退出价格战。
5. 扳倒訾家 让济南三厂的人都去银行开账户 ;同时安排人假扮日本人,把一种布低价卖给訾家,都訾家印后经过一个程序后布被拉坏,然后叫所有工人都去挤兑,并带动全市人去挤兑,这里訾家的股东劝业银行倒闭。
当然,看下来会觉得小六子的能力太强,在染方面,他懂得如何用中间色配出中间色,以降低成本;并且自己还捣鼓出一种配方,这种配方边干了十几年的大厂都不知道,这种配方如果少加几剂配料,颜色还是那个颜色,但是不久后会掉色,以此打击孙明祖。
而他又十分具有营销的才华。
虽然行事粗鲁,声如乍雷,但又心思慎密,十分富有远见。
不知道如何使用西餐,却知道美金与黄金的保值作用,还懂得用挤兑的方法来整垮一家地区银行,不得不说,我对这种全面的能力是怀疑的。
他的许多知识是从要饭的时候听书学来的,个人认为15岁以前一个人又能听多少书呢?
但是,这再次说明商业认识一定要从案例中学习,理论只是辅助。
说点此剧的不足:对Party的捧,对GMT的贬低,我认为与历史严重不符,这些段落只是宣传需要,作为观众,可以加以选择地过滤。
另外,主人公的性格还是落了窠臼,其实他就是亮剑中的李云龙,两者的性格有9成相似。
这再次反映了中国人对于草根出身,行事较为粗鲁,但有谋略的人的自我认同。
但无论如何,瑕不掩瑜,值得一看。
后注:我说编剧对商业运作怎么如此透彻,一查才知道,原来此编剧是国内某大公司的CEO,而剧中的主人公是他的祖父。
有这样的编剧给观众写剧本,作为观众还真有点受宠若惊之感。
另一方面,也解释了为什么主人公小六子这么完美。
小时候很喜欢看,断断续续看过几遍。
后来回想起来也是部妥妥的神剧,和亮剑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男主从小被当地土财主收养收为义子,自然是没有亏待,可男主在这富有的环境下长大,竟然连个基础教育都没有,连个字都不识?
…他就靠这大字不识一个,从北到南,把山东、天津、上海的所有的资本雄厚,背景强大的对手全给打败了?
他引以为傲的绝招有两个,一个是智谋,一个是染布秘诀。
这么多年的商战,男主的智谋全是靠小时候讨饭流浪时听戏所学的?
…无非是三国什么的,剧中他时常提起。
他的对手有行业老油条、书香门第、商业世家、霓虹巨鳄、跨界资本,全是受过高等教育、学过专业现代知识、不乏留洋背景,但全被他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土包子给收拾得服服帖帖。
在对付上海林家时特别好笑,由于受到对方歧视,男主为了报复,乔装成乞丐用激将法让掌柜用极低价格将布卖他。
连个合同都没签,就个口舌、意气之争,对方竟然就认栽了?
…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把戏。
他的专业染布知识全是在养父小作坊里工作时和一个老师傅学的。
然后他就凭这个粗糙的、农村的土办法,打败了所有拥有留德、留日背景,学过现代机械化生产、专业知识的对手。
他拥有所有对手全没有的染料调配秘方、织布秘法、拥有鱿鱼须测温法等这些类似武侠秘籍的古代秘方,打败了现代科技与专业知识。
对付淄文海时,运用胶水法使对方彻底破产。
陈除了满腹智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胆大无比,无所畏惧。
他被土匪抓住时,土匪不对他用刑,反而把自己的肉割下来给他吃,对方见他敢吃,佩服得五体投地,你倒是隔他的肉啊?
割自己的,他怕什么?
①(观至第二集)且不论陈寿亭是否格局大,更可能是苦难磨砺出来的"尊重人性",也可以理解为道法自然的一个方面;不管是对老师傅的捧杀还是对竞争对手的礼威并施,他通神的地方在于能以旁观者(或者说上帝视角)和对方的角度理清问题,陈其利害,知行合一;遵着道的本性让小势大势的水往自己这边来,自然水到渠成;不以任何人为竞争对手,只是遵道迎合人性,自然是无敌的;②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棍棒教;就看你有没有那个心和悟性;③有些钱要省,有些钱必须花;青岛市场争夺战,不管是替别人店铺给伙计发年终奖还是"无偿"支援学生游行,都是先利人再利己,还是那句话尊重人性,水到渠成;助力爱国,正义之光,顺势而为,借风起航;④ “道”是天道,自然规律,本质;“法”是思想,认知体系,战略;“术”是方案,操作方法,战术;“器”是实体,执行工具,资源。
比如"大染坊"第六集,陈寿亭用鱿鱼须卷的程度来恒定水温:"道"是在此温度下,相应的化学反应发生;"法"是要把这个自然规律变成自己的"秘笈",控制好温度同时不让别人轻易知道;"术"是用一个廉价且有掩饰性的东西来完成操作;"器"就是生的鱿鱼须和自己的眼睛.
看完乔家大院以后看大家把两者放在一起对比于是也带着兴致看的。
比乔家大院色彩明亮很多, 几乎是在第一集的时候就喜欢上了。
乔家大院几乎每集都是灰暗的颜色,就是这灰暗让我看不下去。
寒门难再出贵子?
首先看如何定义贵子?
如果说贵子就是指物质上的富贵的话, 陈六子用他的亲身经历很好的驳斥了这个观点。
应该说大部分的寒门难出贵子, 而陈六子是个例外。
而他的例外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自己。
归功于:他在潜心研究技术的同时又足智多谋。
他的足智多谋体现在他的脑袋特别灵光, 使他不仅有染布的技术也有计谋, 对付竞争对手的计谋以及如何成功地营销他的”飞虎牌“的计谋。
正是因为这两项, 所以他凭着自己的能力跳出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圈子。
从这点上来说, 寒门也可以出贵子。
还有一点, 陈六子非常擅长于处理人际关系。
就因为他去要饭的时候, 苗先生给了他一个馒头以至于后来他每次都去拜年, 然后就这样结下了很好的关系。
一个要饭的和一个著名企业家, 两个不同的圈子也有了交集。
当他一步步发达的时候, 围绕在他身边的就更多地是和他同一个圈子的人了。
大部分都是企业家, 比如孙明祖, 藤井, 赵氏兄弟, 林氏父子, 周涛飞和丁文东, 他一步步把曾经的敌人化解成了商业上的朋友。
也再一次验证了那句话, 你是谁便会遇见谁。
能和你成为朋友的更多的是你同一个圈子的人。
所以陈六子从要饭的上升到了有实力的企业家是打破了原有的阶层, 寒门出了一个贵子。
他是一个个例, 个例是允许存在的。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是陈六子。
他只是个少数。
大部分的寒门还是难出贵子。
而一旦人成了贵子, 他周围身边围绕的也更多的是与他实力和身份相同的贵子。
这个片子是我看侯勇拍的第一个片子,第一次看就很喜欢,喜欢侯勇身上的那种独特的气质,其中有江湖气,有爱国者,有亲情,虽然侯勇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做出了很多文化人难以做到事,最难忘的就是最后知道济南被日本人占领了,侯勇倒地的情景,也许他在那时真的对这个国家感到了失望和绝望,唯有死亡才能让他解脱。
大染坊看到第十一集,被感动哭了。
初只感觉到剧中的正义、谋略、勇气 ...... 都是些关乎事业、成败、财富的种种,看到后面,愈发感受到一种温暖的、细腻的、成熟的爱。
这么多年,寿亭在厂房里上蹿下跳,从周村的一家小染坊,到青岛鼎鼎有名的“飞虎牌”,在家陪着采芹的时间太少太少。
可是他们的感情没有一点被岁月稀释的痕迹,反而愈加浓烈,就像久酿的美酒。
最最欣赏的是采芹,她年轻时姿色并不美,不识字,更不用提什么才华。
但越是到后面,越觉得她美!
傻乎乎没见识的村姑娘,终成为仪容大方、贤良淑德的贵太太。
采芹贤惠、安分,寿亭让她在周村带孩子,她就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和老人,再无他。
没有闹也没有怨言,这样一别一年多。
到了青岛,寿亭也常驻厂子,晚上才回家,在家吃不了几顿饭。
采芹从没计较,还是一样炽热得爱着寿亭,帮他打理家事,照顾孩子。
就这样,过了大半辈子。
所以寿亭的家事井井有条,从没有乱子,他能够安心地在前方商战中拼杀,无畏无惧。
所谓家和,万事兴。
采芹信任她的男人,完全地。
寿亭长时间不回家也好,遇见漂亮妹子也好,采芹都平和处之,根本不会多想。
寿亭也当得起这份信任,这么多年,从来没想娶别的女人,一想漂亮妹子,总会想起采芹的好,念头也就没了,他不舍得给采芹一点委屈。
采芹宽容有肚量。
寿亭脾气急,说几句话就开始骂人了,与他打交道的合作伙伴都知道。
采芹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了解他的性子,每次寿亭脾气又上来了,她从不计较,总是一笑而过。
这真的难能可贵,念他的好,也把他当孩子不计较他的脾气。
所以从未见过他俩争吵。
与此同时,家驹的二太太天不怕地不怕,年轻时吵得天翻地覆,还有东俊的太太,这也许是新式女人初获新生的释放。
女人和男人呢,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互相信任,就是信得过;第二重,互相理解,就是互相体谅;第三重,互相欣赏,就是我看着你好,你看着我也好。
这是对两个人的考验,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行。
寿亭和采芹都不识字,却达到了两个人在一起的和谐美满,也达到了事业的昌盛发展,并不代表无知就可以幸福。
所谓的知识,学了就会了,谁也不比谁聪明太多。
可是寿亭的洞察力,判断力是智慧,采芹的贤良淑德,温婉大度也是智慧。
拥有大智慧的人,能到达的终点更高,看到的风景也只有站在那里才懂。
这部电视剧我看了不下三遍,总体评价是“非常好”。
一是剧情好,节奏紧凑、不拖沓;二是演员的演技绝属一流。
陈六子是一个以乞讨为生的流浪儿,大雪天冻倒在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的门前……从此,他就如凤凰涅盘,凭着自己的努力、机智、坚毅,一步步成为了民族企业家。
但是,当时是处在日本侵略中国的大背景下,最终他因国仇家恨,郁疾内结,吐血而亡。
因全剧以主人公的兴衰为主旋律来铺陈,有人会把该剧归结为一部商战片,认为机遇环境很重要,加之自身的天分,一定会事业有成。
但我认为这是片面的,可以说,在主人公的身上体现了典型的中国人性格:知恩图报,不唯利是图,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爱惜人才,奖惩分明,却又不做守财奴……像陈寿亭一样的人,时时处处都有,为什么在今天那些人能够叱咤风云,而陈寿亭的人生结局却不尽如人意呢?
从这个角度看,这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商战片,更是一部属于中国人的史诗!
这部电视剧,不仅体现了中国商人自勉、自强的奋斗历程,更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观看,以作爱国主义教材,提醒孩子,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实在不能共鸣主角,小时候先把师傅饭碗砸掉,成年别人反对日货,他跟日本人做生意还口口声声是在治小日本,挤兑银行受害的更多是普通人,所有商战都是欺诈和无底线,自己还披上华丽的爱国外衣;孙俪那段剧情完全多余。总之,这是一部三观很歪的作品。
曹旺民国版
3.5星 感觉没有大家吹嘘得那般好看。竟然有青葱时候的孙俪...
表现主角光辉的手法让人觉得有点儿幼稚且讨厌。
依旧不记得剧情了...
男主表演的有点过
时间段跳跃太快,给人急匆匆的感觉
从高中看到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陈六子的看法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以前觉得,哎呀,他好厉害,神了。现在看,投机取巧,发国难财,不懂法律,藐视诚信。尤其是面对訾家第二次招标,经营,产品都是訾家的更厉害,陈六子竟然用次品布去投标,联合坑了訾家,要搁现在,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走一步,看三步。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
看的讲解。从题材到剧情到演员都特别棒,唯一不喜欢孙俪演的那个人物,感觉是为了戏剧效果愣塞了个女学生。好多演员名声在外,看了之后觉得名不副实,侯勇是超出他名声得好!
3集弃。不喜欢这个民国商战故事。男主一路牛逼,没有跌宕起伏。
沒錯…我爸就是喜歡這種三個字片名的電視劇
民族资产阶级的尴尬
补标,没多少集,但感觉讲了好多事啊,都老了。六子混不吝,不识字但计谋花招多得很,肯学也尊重人。少爷的做派开始一看就让人气,那种得瑟装逼虚浮劲儿,后面还是很服六子的,也收着心了。再往后就没法演了,济南沦陷了,大半个中国沦陷了。
一般般,比天道差远了,反派、日本人跟蠢货一样,历史虚无主义?精神胜利法?家驹有几句关于男女的话还是有点意思的
真正的商战片。商场,职场,原则,利益,人运,时运…
周村
刘奕君在里面真是嫩出水来
我讨厌侯勇那张脸 多半是冲出亚马逊后遗症
镜头、剪辑还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