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刷到的,180师,傅崇碧,然后什么韦杰。
铁原阻击战。
政委吴成德,俘虏。
回国,撤职,文革清洗运动。
丁勇岱彭德怀抖音的评论区,上一辈关注这个的好多啊记得我背诵十大元帅,是初中历史书在老家背诵的,有点可笑,搞笑又刷到李白的照片,白崇禧李宗仁,还有什么韦国清包括白崇禧李宗仁反蒋,当时桂系军阀,还到了越南,可以打下越南的越南人确实和广西非常像,说话口音也像,那种挺好玩的还是感叹,上代人喜欢这些历史的挺多的而且历史确实是人民书写的,比如吴成德被俘虏,大家都知道他是好的,后来回国又被清洗包括在百度刷到毛的秘书,比如谢静宜,张什么之类的,大家也是懂得都懂怎么说呢,中国就没有什么原创的人文政治那一套德先生赛先生,都是英文直接翻译那些复杂的政治经济科学,在中国这儿没有的中国以前就是农业大国,现在叫做制造业大国,主流官方媒体叫什么,中国制造,世界工厂,对世界工厂,比如义乌,或者那种小制造,拼多多。
现在东南亚不是承接了制造业。
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链完全,很厉害。
所谓农民工,进厂打螺丝,就是这代人的上一代是农民,交公粮。
包括教育吧,教科书,高考,这套模式,像苏联的教育,比如数学因为这套主义,其实就是苏联朝鲜中国,斯大林,毛,金日成,大清洗,都一样,苏联解体了,朝鲜还是极权,中国的改革开放,唉,我属于天资笨,以前学的都是浆糊脑袋,还信张维为。
也不上网。
我看豆瓣,豆油初高中就看一些课外的真正的书。
人情世故也不懂,带来的一种麻木。
历史还是有意思的,纪录片也有意思,历史是一种宏观的,比如以后的记录,新冠疫情,一切历史又是当代史,人聚在一起,历史事件差不多。
纪录片呢,可以用微观的具体的视角。
比如工厂纪录片。
高三纪录片其实每天看新闻,微博,公众号,抖音,吃瓜。
各种新闻事件,都是相同的,日子在重复。
就像上学放学,人的事就那么多,商业了,死人了,吃瓜了,新闻了,娱乐媒体了,游戏了,经济了,电影了。
身边的人和事也是一样
题记:一个个志愿军抗美援朝英雄谱,就是一部部中华民族不畏列强的英雄史诗,一座座永远耸立在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
继承弘扬志愿军将士“不畏强敌、卧冰饮雪、炒面充饥、前仆后继、冲锋不止、勇于牺牲”的英雄精神,构筑起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伟大的志愿军精神夯实中华民族的脊梁,让强大的军队和祖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铁血铸丰碑:志愿军英雄礼赞铁血勇士赛蛟龙,御敌鏖战透甲红。
上甘岭上铭战功,五次战役炮声隆。
板门店中谈争锋,三八线乃和平梦。
烈士忠魂诏青松,大帅风范数彭总。
铁血铸丰碑:志愿军英雄礼赞壮士谁敢与争锋,拔关夺隘透甲红。
摧锋陷阵克强敌,鏖战浴血逞奇功。
卧雪爬冰豪情纵,虎胆傲骨赛蛟龙。
红星军徽驻心底,英雄气节耀蒼穹。
颂志愿军员司令彭德怀临危受命担主帅,驱除强敌情满怀。
雄才大略铸铁血,挥兵百万斩狼豺。
勇挽狂澜塑豪迈,赫赫战功彰异彩。
耿直轩昂系华夏,彪炳史册诏松柏。
杨根思抱紧炸药包 冲向敌群冲向敌群——击退美军八次进攻粮绝弹尽,掩护全排仅剩下之两名伤兵,昔日老战士爆破大王新四军,人在阵地在英雄气概胜生命,拉响导火索哧哧发响朝敌倾,与虎豹豺狼同归于尽誓死拼,火焰四喷射敌人腐烂变泥泞,豪杰塑悲壮勇士辉煌化金星,丰碑巍然耸立彪炳千古功勋。
黄继光——堵碉堡抢眼 挺起胸膛挺起胸膛——请战攻克597.9高地上,何惧肩腿多处负重伤,瞬时间不容丝毫彷徨,岂容外寇肆虐逞猖狂,一跃而起堵住敌枪膛,呼唤冲锋号嘹亮吹响,将凶恶虎狼消灭埋葬,铮铮傲骨为你铸荣光,铁血英雄啊永驻辉煌。
邱少云——陷熊熊烈火 岿然不动岿然不动——何惧昼夜潜伏树蓬草丛,盯准敌人目标岂能放松,燃烧弹朝身边呼啸掠冲,任凭硝烟漫卷烈火熊熊,钢铁意志坚如磐石巨峰,勇牺牲视死如归胜强龙,只为部队发起猛烈进攻,惊天地泣鬼神顶天英雄,烈火中永生浩气贯长空。
张桃芳——神枪狙击手 创赫赫战绩冷枪狙击——铁血丹心虎胆傲骨使命永铭记,驰骋纵横于上甘岭597.9高地,长于潜伏岿然不动如磐石根基,巧于隐蔽定向不定时观察测距,机动灵活亦佈置假人闪躲惑敌,神出鬼没攻无定势似扑朔迷离,盯准目标手持苏制枪智博心机,伺机狙击弹无虚发创赫赫战绩,领单兵英勇杀敌捷报频频传继,射手神技彪炳史册焉无人能匹。
编后语:“只有铭记英雄,才会崇拜英雄;只有崇拜英雄,才会英雄辈出。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烈士和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们英勇顽强、舍生忘死,勇往直前,所向无敌,始终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打出了中国的军威和国威,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向前。
志愿军抗美援朝英雄谱是中华英雄史诗,彰显不畏列强、勇于牺牲的精神。
这些英雄构筑了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的精神夯实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英雄们的丰碑将永远耸立在人民心中,激励我们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
打.美国西方真想毁你.中国挡不住.留不住我党.不打.占了朝鲜.扶持韩国.获得陆地基地.海域范围.随便驻扎部位.中国那么扶贫扶弱的情况.除了向美国投降.还留什么?
如今你我尔等.韩日为二等公民.我等皆是美国三等公民.那怎么办.你要站起来还是从精神上跪下去.只有打了.打到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敢拼个你死我活.才有一线生机.战术穿插调配等等.说实话我怀疑首位的评论人是不是发展的间谍.这种事情.不敢铺那么细.战术思维等讲那么多.你能确保以后打仗.不被人学习或者提防了?
一,涵盖了第一阶段的五大战役,第二阶段的反绞杀战、反细菌战、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
志愿军从1950年入朝、1953年停战、1958年撤军,中朝军队共毙伤浮敌军109.3万人,其中美军39.7万人。
附五次战役地图:
二,表现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战场中的运筹帷幄。
在毛泽东统一部署下,我方先后入朝的兵团和将军:第一个入朝参战的兵团是13兵团,当时38军,39军,40军,42军都属于该兵团编制,这几个军都是解放战争中的第四野战军中的王牌,后来又增加了第50军,第66军入朝作战。
而当时能够担任这几个军的司令员是文武双全的邓华将军,副司令员是洪学智,韩先楚。
在他们的指挥下,13兵团打响了入朝第一枪,同时该兵团也是参加整个抗美援朝战役。
第二个入朝参战的兵团是第九兵团,下辖20军、26、27军。
随着抗美援朝战役,打的越来越激烈,于是,第九兵团奉命入朝参战。
在解放战争中第九兵团隶属第三野战军,当时的司令员是宋时轮,但抗美援朝时期兵团司令还是他,不过增加了一个王建安,也就是说第九兵团司令员有两位,为了确保战役的胜利,第九兵团两位副司令员,分别是第三野战军粟司令手中的王牌悍将陶勇,王必成两位将军。
第三个入朝参战的兵团是第二野战军的第三兵团,在解放战争中该兵团司令员是陈锡联,而抗美援朝时期兵团司令员是陈赓、许世友。
第三兵团下辖四个军分别为12军,15军,60军参战,而副司令员分别是王近山,曾绍山。
第四个入朝参战的兵团是第19兵团,该兵团是解放战争中第一野战军的部队,当时的司令员是杨得志。
但是这次兵团司令员依然是杨得志将军,共三个军入朝参战,分别为63军(军长傅崇碧),64军(军长曾思玉),65军(军长肖应棠)。
其实第19兵团除了杨得志外,还有司令员分别为韩先楚,黄永胜。
第五个入朝参战的兵团是第20兵团,包含67军、68军。
该兵团在解放战争中隶属华北野战军,当时的司令员是白袍小将杨成武。
而这次入朝参战的兵团,司令员共有两位分别是杨成武,杨勇两位将军,他们指挥的金城反击战,为抗美援朝胜利画上完美句号。
第六个参战的兵团是,解放战争中收编国军起义部队,改编而来的第23兵团,该兵团并不是抗美援朝作战部队,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担任泰川机场修建,警戒工作,通俗的讲就是后勤保卫,防止敌机轰炸,志愿军机场。
而该兵团司令员是董其武。
除此之外还有,空军(司令刘震、聂凤智),炮兵(司令万毅、高存信、匡裕民),防空兵(司令成钧),等各兵种都投入了此战。
敌方:麦克阿瑟、沃克、李奇微、范佛里特、克拉克。
三,展现了当时国内、国际政治背景。
美国人先动手在南朝鲜扶持李承晚政权建立了国家,也就是大韩民国,随后苏联也扶持北朝鲜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所以到了近代,是苏联帮助了朝鲜建国,苏联对于朝鲜来说,基本就是父亲的角色或者说长兄的角色,总之没有苏联就没有今天的朝鲜。
中国对于朝鲜来说,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好邻居,虽然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帮助朝鲜击退了联合国军,但在朝鲜心中苏联才是最值得感激的国家。
苏联不仅帮助朝鲜建国,还为朝鲜提供了各种保护。
朝鲜战争实质上是中、苏联合对抗美军的战争。
就拿空军来说,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20年后的解密资料显示,辽宁旅顺苏军烈士陵园长眠着的202位苏飞行员,记载着苏空军击落敌机879架。
四,历史知识延伸:(1)美国在朝鲜战场上使用了细菌战,志愿军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反细菌战。
(2)关于停战谈判:我方主要谈判官:李克农、乔冠华、邓华、解方。
影响谈判的因素有:美国总统的换届即由杜鲁门换艾逊豪威尔、苏联斯大林的逝世等。
谈判不是人们想的那么简单,仅战浮遣返这一条件,就耽误很久,连金日成都等得不耐烦!
有关战浮,还有很多故事,比如,最后美方居然把近一万四千战浮遣返到台湾!
(3)在朝鲜战争的背景下,美日签定了《日美安保条约》,至今影响着我国钓鱼岛的主权;我国同时因朝鲜战争而搁置解放台湾至今。
你以为抗美援朝已成为历史吗?
不,它的影响正延续到现在,还将延续到所有历史问题的解决!
(4)两次核威胁:一次杜鲁门,为了急于求胜;另一次艾逊豪威尔,为了早日结束谈判。
五,英雄人物重现:《上甘岭》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沙蒙执导,高保成、张亮主演。
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影片中通信员张亮舍身炸敌人暗堡,原型是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属陈庚第3兵团下的秦基伟十五军)。
《打击侵略者》八一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导演华纯,影片根据宋之的话剧《保卫和平》改编。
影片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奇袭南朝鲜伪军首都师白虎团的一次战斗过程,表现了战士们英勇顽强战斗、勇于自我牺牲的坚强意志。
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丁大勇潜伏时,身边枯草被敌人燃烧弹点燃,原型就是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
《英雄儿女》“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成为新中国最震撼的经典台词之一。
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
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
影片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牺牲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王成和王芳,成为那时人们崇拜的偶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原型之一为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属宋时轮第9兵团20军)。
《东方战场》全方位的讲述了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史,从九一八局部抗战到1937年全面抗战再到日本投降,相关的历史事件交代的比较清楚,国际形势也有交代。
《解放》也是以宏观的历史视角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相关历史 《跨过鸭绿江》全方位的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并且当时的国际形势,美苏冷战,中苏结盟都有提及 建议大家把这三部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看完,我就花了两个月时间把它们一起看完,总共大约150多集,也希望以后能够看到一部全方位讲述十年土地革命战争的电视剧,从大革命失败到长征胜利会师这一时期的电视剧
在最近这些年拍的朝鲜战争电视剧,什么《跨过鸭绿江》《战火熔炉》以及那个什么《三八线》等等里面,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有趣的事情,特别是《战火熔炉》里面的一件囧事,主角一行人走着走着,误打误撞到了美军的炮兵阵地上,一下子喜提了好几门大炮,让人看得那叫一个有趣。
可是,有些时候,你以为电视剧的剧情非常荒诞,但现实往往比电视剧还要魔幻,就比如《跨过鸭绿江》里面,美军的高级指挥官,沃克中将这样一个人,居然是翻车摔死的,你说这有多奇葩,但这些都不如我们今天要聊的朝鲜战争时期的奇葩事,而且比起电视剧艺术加工不一样,这些都是真实故事哦。
这个故事的时间要回到著名的长津湖战役时期,当时,美军的两个师带着韩国军队的第一军团,一起展开了对志愿军阵地的攻势,当时的部署是这样的,美军负责主要攻势,而韩国军队负责侧翼的掩护即可,说白点,就是美军打主,韩国军队只是负责辅助,结果没想到志愿军正面击溃了美军。
此时的韩国军队不淡定了,立刻下令全军撤退,愣是只花了两天不到的时间,部队就全部跑完了,足以看出来韩国军队的撤退速度有多快了,在《战火熔炉》里面,美军卖队友的样子,现如今在现实中也被自己人给卖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接下来的离奇操作,韩国不是往后撤嘛!
结果,韩国军队不是跑得太快了嘛,被土耳其军队给拦下来了,因为土耳其军队在联合国军队里面,一直被其他部队所排挤,认为他们就是一群屌丝军队,一直急于证明自己,这下好了,机会来了,出现了我们看到的囧事,他们误认为韩国军队就是所谓的“志愿军”,很快便展开了对他们的攻击。
这个撤下来的韩国军队很快遭到了土耳其军队的火力伺候,愣是被打得抱头鼠窜,当韩国军队喊话,说自己是自己人,土耳其的士兵们听不懂他们说的话,还以为他们是在战场叫阵呢,那土耳其的士兵们打得更欢了,结果就这样,土耳其大胜“志愿军”,还俘虏了几百号人,直到后来才发现他们是韩国军队。
不知道什么原因,看这部剧,我常常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感觉一大把年纪了不应该这样,于是就找点事情转移注意力。
当看到艰难而伟大的决策的时候我会感动,看到团结一心的时候会感动,看到年轻的面庞会感动,看到慈爱的面庞会感动,看到南方的面孔会感动,听到北方的乡音会感动。
我常常想这些常见的画面为什么会让我热泪盈眶,可能是因为那种伟大的付出吧。
当时中央电视台投资5000万拍摄,拍完了,却因为外交部反对,一直不能上映。
反对原因是外交部怕影响美国情绪,当时正好发生了911。
后来到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准备要上映了,又遭到外交部反对,理由是影响世博会。
看看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的领导人和外交官,再看看现在的,哎…。
这部剧确实好看,但是毕竟只拍摄了100天,肯定有很多不足。
20年前那部《抗美援朝》拍了将近一年,不能上映真是遗憾。
这部剧几乎是全程热泪盈眶看完的。
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全景式展现朝鲜战争前因后果的电视剧,从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背景,国内关于朝鲜局势的关注讨论开始,到各种外交斗争,拉锯战式的停战谈判,再到最后惩罚性教训南棒子,直至最终停火,南北分治。
如果想对朝鲜战争的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观看这部剧足矣。
但也正是因为本剧内容丰富,不免有点头重脚轻,后期几乎是快进般的过剧情,又要交代谈判的过程,又想把后期那一个个典型的英雄故事呈现出来,稍显仓促。
再延长个十集左右最佳。
从叙事视角上来看,这部剧以上层视角为主,从国内的主席总理,到前线的司令部。
就像剧中表现的那样,军长都没资格上桌子,主要讲述的是总司令参谋长总政委等人决策的过程。
也因此,本剧战争的过程几乎都是来自于老总们的口述与讨论分析。
然而如果全是来自于顶层的视角,剧情未免显得悬浮,于是本剧又通过马金虎郑锐陆乘风王珍珠秀才等人的来自最前线最底层的视角,去表现具有代表性的战士们的生活与战斗。
除开那些有名有姓的战斗英雄事迹,就属这几个角色戏份最多。
这许多不同层次的视角一对照,观众们就能对这场战争,尤其是对那个年代的人们,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剧的美军视角也相当全面,连战争同美国国内党争与大选的关联也拍了出来。
对美军的刻画可以说是没有丑化矮化,甚至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美化。
难能可贵的是,剧情中还特意给了一个美军个体来自于底层的视角,一个为兄弟报仇的狙击手,剧情还不少。
无论如何,正视敌人,也是对自己对先烈的尊重。
一味地丑化敌人,岂不是显得当初的自己也很无能?
但你要说这部剧毫无缺点,也失之偏颇。
本剧用了大量的来自于当年战地记者的历史镜头,以及来自于其他老影视作品的镜头来充数。
战争场面,用模型道具拍摄穿帮的镜头特别多,烟火爆炸的效果做的很潦草。
可以说,跨过鸭绿江是一部战争剧,又不是一部战争剧,正儿八经的战争戏几乎是没有的。
如果真的要像过往那般拍摄详细的战争场面,怕是得再来四十集才够。
总的来说,这类重大历史题材革命题材影视作品的作用,除了叙述历史故事,更主要的还是刺激大家的历史爱国情怀,树立朴素的革命价值观。
当你为那些英雄先烈们而动容的时候,你已经潜移默化的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接在《觉醒年代》《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毛泽东》后看本剧,也算是完整的时间线了。
抗美援朝到今天,50多年过去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美帝,对其它国家的霸权主义,无视人权的傲慢,妄想靠着军事强权和价值观输出征服世界,这些依然没有变化。
感谢第一代领导人们的战略眼光,正确领导,感谢抗美援朝战场所有英勇奋战的战士及将领,感谢战场后团结奋斗的后勤,工程人员,感谢国内为胜利付出自己努力和热情的人民们。
英雄不朽,人民不朽!
中国人民必将战胜一切霸权主义。
抗美援朝战争中好多事例放到现在甚至可能会认为是臆想,不可思议,但他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靠双手连接铁轨保证运输的铁道部战士
哪有人那么傻被火烧却不躲
明明是个通信员但有勇气以身喂枪孔
靠自己身体连接电话线以换得战场上3分钟的通话时间后勤无法保障缺衣少食仍能在零下三十度的雪地里埋伏十几天那怕只剩一个人也要抱着炸药包扑向敌人坚守阵地还有很多很多英雄们太多,能被记下来,甚至能知晓姓名的已是幸运。
那个时代的人民懂得很少,连识字都很少,但他们知道,他们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再战斗。
牺牲不可怕,为了人民牺牲是光荣。
即使是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但是为了胜利,明知是牺牲的“化整为零”战术除了志愿军还有谁能坚决执行。
战场上蒋介石和五十军战士的那段喊话也很好,为什么中国人民不可战胜,为什么中国军人不怕死,因为他们战胜了被压迫的命运,在共产党领导下,他们有了土地,家人能够幸福生活,这就够了。
像蒋介石,像美帝那些只顾个人享乐的军阀们永远不会明白这种使命感,信仰感。
2020的疫情让部分中国人民清醒了,中美高层战略会谈杨洁箎委员的发言,我们应当从美帝的价值观输出中清醒过来。
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前人们用自己的牺牲和奋斗已经告诉了我们!
前人们用战争让帝国主义害怕,我们后人断不可精神屈服于帝国主义!
别问,问就是台湾收来了吗,就这么意淫?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永垂不朽!
全景式图解式。更渴盼多年前一直被雪藏的电视剧《抗美援朝》……
群像剧,没什么突出的表现,情节上有些散。
非常优秀的正剧,可惜应该是又删减许多细节没有连贯起来,但是瑕不掩瑜 ps.结尾的两段,用《谁是最可爱的人》朗诵的形式回顾整个历程 加上 三八线上两军士兵构建隔离带收尾,挺出乎意料的,堪称妙笔,很是打动人
一贯的伟光正。战士在前方浴血奋战、不断牺牲,领导人在后方谈笑风生、指点方遒,到底是革命乐观主义,还是故作轻松?
更紧凑就更好了
基本没有脱离传统主旋律战争剧那种流水账拍法,人物依然高度脸谱化,没有突破。彭德怀战功赫赫,但也是性情中人。这让我总忍不住想起1959年庐山会议直到1974年备受折磨而死的那个彭德怀。
住院期间看的
总体虽然不错,小细节还是不足,开会时间好长,打仗镜头短。
战争脉络清晰,政治背景模糊。
样板主旋律,人物特写,BGM运用得太烂了!还不如再多看一遍“亮剑”,人物个个有血有肉。
看哭了
这么好的题材被拍成这个样子,和同时期的《大决战》比起来,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再看看人家导演是高希希,本剧呢?明白啦一句顶一万句:制作方花这么多钱,最关键的是应该选个好导演。好导演可以把烂剧本拍成好电影,烂导演相反!
“美帝既怕长期的战争,又怕持久的和平”
好,把彭老总演活了。但涉及群演的,都学了好莱坞的煽情术,实着讨厌。
都2020年了,还请不起韩国演员客串吗。而且把老外写的那么傻,不是辱灭自己么。把傻瓜打赢还沾沾自喜吗?
年轻人都该看看
只要彭老总选对,关键帧拍出来就可以了
不错的主旋律电视,看多了抗日神剧,难得一见写实题材的好剧。尤其是韩栋这样的小人物也刻画的不错,塑造了整个抗美援朝英雄的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