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说着广东话的军队,是坐着货柜来的!
中国人坐着货柜就占领了澳大利亚,各国对中国强大起来的看法啊。。。。。。
无意中看了这个电影,觉得真他妈的给力啊,本片最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唤醒澳大利亚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提醒青少年临近的亚洲诸国家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强,要奋起直追.主要情节是亚洲某国入侵了澳大利亚,一帮澳洲青少年由于郊游逃过一劫,随后展开游击反击侵略的故事.影片前面一半,是讲普通澳洲青少年无忧无虑的郊游生活,展现了青少年的生活内容,思想,友谊.后一半讲的是遇到被入侵的事实,他们的思想,行动的变化,体现了奋起反抗的精神。
看看这个已经领先中国现在的电影两年了,最近上映的黄金大劫案也是类似的,但看了黄金大劫案,你就会感到一种悲哀。
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无疑宁浩是借古讽今的,那当代中国青年的状态,就是犬儒主义,街边党,无法关心除了自身生存意外的任何事件。
娱乐指数:★★★☆深刻指数:★★☆感动指数:★★新意指数:★★★综合指数:★★★大概澳洲人过得太幸福,才会嫌国家安定太无趣,才会幻想着郊游打野战回来还不爽,家乡惨遭沦陷才够刺激。
一群高中生形势所迫也好,天生奇葩也罢,开始自组童子军游击队,担负起了拯救这个国家的重任。
很显然,这个创意听起来很有趣,但一表现出来就成了小孩子过家家,对于那些意淫出来的逻辑你只能一笑而过。
这是一个典型的标题党电影,我,仅因为这个标题看完这部电影。
在这里他们阴错阳差的被留下,敌人是那么的强大,可惜后来敌人太好对付了,那些武器都完全没用上就被粉碎了。
就完全不提逻辑性
作为一个仅仅在澳洲昆州留学仅两年的留学生,在看完这部电影以及豆瓣上的一些评论后,我只想从我的视角出发评价一下这部电影以及豆瓣们对于《明日》的评论。
关于电影:1.这部由John Marsden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虽然在题目中有战争二字,但是战争在这部电影里并不是看点,而是提供了一个为导演表现自己想法,或说体现原著精神的环境。
就如同热门美剧《行尸走肉》中这个僵尸横行的世界并不是该剧主要想表现的内容,而是创造出一个没有秩序,没有国家机器的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下的那些人物的行为,心理才是该剧的重点。
同理,这部电影忽略掉了很多和战争有关的细节,比如说入侵的国家,原因等等。
主要反映的是一帮子澳洲高中生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所以,观影的朋友大可不必在枪的后坐力,高中生玩转各种大型汽车,摩托甚至如何拿到无线对讲或者为啥人物的裤子从头到脚都没脏过上做纠结。
如果你真想看战争片,就应该去看类似于《拯救大兵瑞恩》这种类型的影片。
当然它也不是偶像剧,请问您有见过偶像剧里的偶像整个电影里都开着辆破旅行车,浑身是土的情景吗?
2.这部影片主要描绘了澳洲农村的一些情况。
作为一个现在身在澳洲的中国留学生,我认为这部影片还是非常好地描述了澳洲高中生以及澳洲社会的一些情况。
这个我会在接下来结合豆瓣们的评论里一起说。
关于评论:1.大家都在说:女猪脚太全能,或者说澳洲小孩太全能。
不但会开车,还会开各种车,最后还用油车把桥给炸了。
不但一起去旅游,爸妈竟然丫的还同意了。
不但会用枪,还会用猎枪,AK,狙击枪,影片最后还背上RPG了。
澳洲是一个讲DIY的社会,所有的人工成本都非常高,就是叫电工来你家给你修个电灯,就要100澳币,也就是说将近700人民币。
所以,很多事情必须自己来。
在修理电器,修剪自家花园,修理汽车等生活技能方面,澳洲人的能力非常强。
作为一个租房的留学生,我两年里早就能够熟练地使用汽油单缸割草机,电锯,等各种修剪花园的器械。
电器工程方面的冲击钻,手钻,万用表,水平尺等东西相信写评论的你别说用了,不少从来甚至都没听说过,或者咱说个最简单的,看过这部电影的豆瓣们,你们能跟我说一下水泥钻和木钻的区别么?
(别告诉我木钻是用木头做的……)。
我换过游泳池的过滤水缸,爬过屋顶接过电缆,开过大型工程车,租过那种半吨重的拖车,……因为工作的需要,我经常需要每天百公里地在高速上跑。
这些对于澳洲生活的孩子来说更是熟门熟路,尤其是影片中家里住农场的孩子。
掌握这种技能对于他们来说比做些函数题目更为重要。
澳洲法律规定,只要16岁以上的孩子都能考驾照,澳洲的公交非常少,而且地广人稀,没有车几乎很难生活。
所以开垃圾车,油罐车对于澳洲孩子来说不是天方夜谭。
2.大家还说:影片太狗血了,和几个不认识的人去旅游,在装备方面,不但有枪,还有无线电。
而且还想炸桥,夺回城市!!!??
敌人军队太过傻逼,竟然不管城市,只占领农村。
我想说的是,以我自身为例,我去年上半年就和一帮朋友自驾游来回5000公里去了凯恩斯(大堡礁)。
朋友之间也就认识几个月,见过几次面。
澳洲的人非常单纯,因为社会的高福利,高收入,社会很稳定。
大家也没有对于名牌,奢侈品有着过分地追求。
很多十几岁的孩子吵着问爸妈要钱只想买一件十几块的衬衫或者十几块的裙子。
不少漂亮的女孩子都开着破车,拿着比诺基亚5200还落后的手机。
但是他们非常热爱结伴出游。
所以我认为影片中那些人开着破车一起出去没有任何不妥。
而且他们的关系在澳洲那种比较独立,以家庭为单位的类似于古代小农社会的生活模式中已经是非常亲密的了。
关于枪。
其实在澳洲只要有执照,就能持枪。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了农村,在昆士兰州,澳洲政府甚至每年发放子弹鼓励农场主猎杀袋鼠(实在是太多了)。
常年生活在农场里的孩子会用枪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至于无线电。
其实只要你曾经有做过工程的经历,比如说设备的安装,线路的维护等。
无线电是种非常常见和必须的装备。
一般就五六个频道,然后大家把频道都调统一了,就能用了。
无线电在那种类似于BUNNINGS这种大型DIY材料市场几十块澳币就能买的到。
这个不属于高精尖,豆瓣们,无线电,影片里,其实是……可以有的。
刚才说了,澳洲人非常单纯。
他们不问政治,不管经济,生活好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再加上影片适当地对于入侵国家信息的淡化,摆在那帮中学生面前最关键的事情就是做他们脑子里那刻最想做的事情——炸桥(这个在影片前段,和医生的对话里有伏笔)。
澳洲的孩子不会想地太多,他们只会想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关于敌人军队太白痴,为什么不占领城市而是占领农村的说法:澳洲很多城市布局是放射状的。
中间是市区,我们叫city。
然后周围是农村。
一般市区主要用来购物,办公等。
也就是我们说的CBD。
那里房价高一般不会有太多的人住那里。
所以人们上班在市区,下班了开半个小时的高速回农村的自己家。
所以如果你想秘密的,在夜间,迅速地控制人口就应该控制那些距离市区较近的农村,或者说uptown。
=================================================说了这么多,豆瓣们的这些评论只能怪我们从小都没有接受过类似于澳洲这样的教育(我指的教育不单是上学,而是孩子在童年到青少年这段时间里所学到的东西)。
末了,我只想说做函数的不懂泥打滚的心啊。
小说改编的 当然电影没有书好看就是一部青春期电影迷惘迷惘的年代 美好的时光看看这些毛线拖鞋的评论还真是被洗脑成功的在今天 有什么科幻片吗 有这么好看的片吗今天一个猪旋律 明天一个猪旋律不是清朝就是古代看多少遍的西游记 水浒 怕N遍地倚天屠龙 草还在羡慕朝鲜 曰电影是简单的娱乐 高兴 快乐如果要做个爱国贼 呸是他的国 不是你们的国
做事情没有计划!
都已经把油罐车开到桥下 居然互问对方有没有带打火机!
身上也没有防卫武器 手枪总有一把吧!
杀掉对方巡逻队 居然不上去捡取武器 难道他们有自己的武器储备!?
桥墩的抗爆炸强度就这么脆弱!?
那炸毁桥梁不用学爆炸学跟工程学了。。。
人人可以当爆破专家了!
敌人真的很弱 打油罐确实会引起爆炸 打轮胎总不会爆炸吧!
这哪个国家的军队 太弱智了。。。
开着卡车 开着jeep在郊外就能横行霸道的开 连个检查站都没有 难道入侵某国 连个国道都不用设立检查站的么!
我们天朝都有城管跟过路收费站 国外居然没有。。。
呼叫支援居然是快速反应车辆 貌似现在城市警察都不流行汽车追逐了。。
警用直升机总有吧!
甭管他主角副角 感觉RP都好到爆了。。
油罐车里有这么长的麻绳 啥时候放进去的 好像敌人准备好了让你开着去引爆。。。
无语。。。
这些都是漏洞啊!
进出港口的唯一重要桥梁 居然不用架设重机枪 或者铁丝网 就10个人的巡逻队。。。
这是入侵军队 还是 童子军啊!
太儿戏了。。
无语 太无语了。。。
一般桥梁封锁 在容易潜入的地方都布有地雷 或者反步兵雷。。。
居然就让人大摇大摆的开车到桥下 居然也没有探照灯扫视河面。。。
这 这 我作为普通老百姓不是军人 我来布防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让人进入啊!
太儿戏了
这部电影源自一本澳洲同名小说。
据说小说有7部,而电影翻拍自第一部。
有意思的是,我自己也做过与这个作者几乎完全一样的事情——写了一部以当代高中生为主角的战争小说。
那时我正在上高三,不记得是什么由头,开始了小说的创作,写了很长时间,400字的稿纸,满满的写了600多页,也就是20多万字。
那时完全把学习扔在了一边,全情投入到小说中,即使到现在,还能依稀记得当初每晚写作时那种激动的心情,非常之美妙。
故事的背景是不知何故爆发了内战,我和同学们被卷入其中,被迫拿起枪,捍卫我们的生活。
小说包含有战争,有阴谋,有忠诚,有背叛,有友情,有爱情,还有那么点色情。。。
总之,几乎当时高中生会感兴趣的元素都包括在内了。
几个要好的哥们都很喜欢看我的小说,因为他们也都被编排进了故事里。
我每周写一章,周一把写好的部分带到学校,大家传着看,再一起聊聊接下来该怎么写。
如果谁死在了我的小说里,会非常的不高兴。。。
可是,不死人就没有意思了不是么,呵呵。
刚刚翻出了小说的稿子,开篇第一句是——“在最初的零散曲线中,几乎看不到基本的数学结构。
“靠,这么NB的句子,无论当时的我,还是现在的我,都是断然写不出来的。
是从什么书上抄来的呢?
是《侏罗纪公园》吗?
实在不记得了。
不过,我当时的文笔还真是不错,句子通顺干练,表达清晰,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东西了。
想想有点遗憾,没认真考虑过把写作当成事业,而去学了计算机那种烂玩意。
回头说说这部电影。
因为我有过与本片作者完全相同的经历,所以很能理解他的故事,以及他所希望表达的东西——在心理及生理上已经几近成熟,但仍然被成年人的现实秩序所压迫的青年,期望颠覆成人世界,找到自己位置的渴望。
不过,他并不是想要颠覆现实本身,并不是期待毫无规则的混沌世界,而只是希望颠覆现实的秩序,把平素高高在上、专横跋扈、颐指气使、碌碌无为的成年人,统统拽到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使自己获得与之相平等的地位,同时创造自己的世界,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这一点上,它与《古惑仔》不同,后者更多的是藐视和拒绝成年人的社会,把其所生活的“当下”变成世界的全部,突出了反社会的意识。
从对待社会的态度上的差异,你可以把本片视为“乖小孩的叛逆”。
所以说,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青春题材的故事,没有必要纠缠于逻辑和常识,teenager——小说的目标受众,对此并不在意。
我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不知道后续会如何发展,是不是精彩,不过以其销量而言,大概是非常优秀了,很希望有机会能拜读一下,也希望有时间能把自己的小说再看一遍,呵呵。
纯属扯蛋的电影,风景给一星,女演员们的身材给里加一星,最后一星给那几架飞机和断桥的画面,这个毕竟比国内的所谓大片的特技制作的华丽点。
其他神马剧情和演技都是浮云。。。
估计续集肯定有的了,导演下次记得叫上我,俺怎么说也比那个叫“李”的小朋友给力吧。。。
1 纵观历史,无数战争领袖以前是农民,书生,无业游民等等,因为各种原因被迫拿起武器。
所以片中几个十几岁的小孩子,拿枪打游击,没什么奇怪。
2 剧情是有不足,但总的来说,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3 拿中国做假想敌,这个也没什么奇怪,本来艺术创作是自由的,美国人还整天在电影里无数次的毁灭美国呢。
大国之民,淡定些吧。
4 青春嘛,总要经历些事情,才能成长,这是电影里面,他们经历的是突如其来的战争。
战争未必都有硝烟,战争无处不在,看你怎么看了。
挺好的一部片,拍成剧集更得劲
充满童趣的导演,拍了自己想象中过家家的战争场面!幼稚是不用说了,演员对白简直就是脑残级别的,想仿老美的,火候不到,倒是类似老美前段时间拍的《红色黎明》,讲朝鲜侵略米国,当然讲得是个笑话!还不说日本侵略呢!导演估计都是想发挥下天马行空的童趣想象力吧!
真不如解放军在巴黎
有点创意,但实在是太不写实了。。。
战无不胜的解放军被高中生击败
我靠。。。。。。。。。。。。。。。。。。
很喜歡女主小姑娘,帥帥的帶點男孩子氣。
澳大利亚年轻人的成长,不抛弃,不放弃
只想打负分。
片不怎么样,但是带着代入感看的话还是会想如果换成自己会怎么样。
娘的,就是个僵尸片嘛,只是僵尸片成某国士兵了,貌似还是CHN的?别拿什么青春啊七七八八的做借口,影片扯谈就是扯谈,简直就是七个葫芦娃战群妖……
虚构的故事,澳大利亚被亚洲国家入侵。七个高中生因为周末去野营躲过了小镇被入侵之时。但他们利用游击战反击敌人。入侵的国家最后也没有说是哪个,片子着重渲染紧张气氛。不过,也没什么好紧张的。阅读(39) 评论(0)2011-06-24 20:10
只能说女人很养眼,男人尤其是亚裔男性——能找个专业些的表演有经验者么,怎么看怎么像大学考不上刚留学澳洲,英语都说不利索,胳膊都不知道放哪得的商科留学生友情客串
还算能看,感觉后面有点赶。
全无风景片
挺新鲜,挺流畅,挺养眼,不过一看就是要拍续集的样
挺好看的,开局开的很大,期待后续
电影还ok,不免会想想若是我周围忽然发生战争我会怎么做,这个电影应该还会继续出续集,还会再找来看的,至于什么辱华就扯淡了,开不起玩笑,不经逗的各位还是别看电影了,看看新闻联播吧
背景设定还行,一些细节也不错;但是几位主角和配角开始看着顺眼,后来觉得不耐烦;前后反差太大,情绪变化莫名其妙,有时聪明有时傻得让人想骂娘。女猪就是一个爱揽下所有责任的自大狂B,亚裔男好像尔康,一脸便秘的感觉。3~4星徘徊,给3星算了,为了风景。BD-Rip 11/01/27
就像电影里说的原著一直比电影精彩... 电影的感觉就是青春偶像剧,可能真的拍成连续剧才更有戏. 话说我下意识认为侵略的士兵是小日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