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ip放在如今再续拍本身就是很有难度,该片子感觉还可以,没有毁ip的意思,但是节奏实在是太长了,很多点可以压缩,两个半小时放在电影院,实在是坐不住。
老爷子这么大年纪还能冲在前阵,很多动作戏都很好。
阿基米德留下的时空穿越谜题,很吸引人,寻宝过程反派真的是太迷了,没有定位的年代,居然一直跟着主角团队,总在关键时候抢走宝物,有点太烦了。
《夺宝奇兵》有老派优质娱乐片的优质传统——不来虚的,永远用热闹的方式介绍角色。
《命运转盘》上来就是系列最长的开篇行动,琼斯博士逃出狼穴,乔装妙袭,过关斩将,搭救老友,背景是史诗般的诺曼底登陆和纳粹大逃亡,穿插谐趣恶搞和反派引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气势恢宏,质地宛如80年代老版的高清修复版,真是要啥有啥完美丝滑。
像我这种老粉会当然能毫无障碍地回到为老三部曲如痴如狂的岁月,新观众也不免会觉得有些亲切吧,毕竟这乱入历史的编法空前显眼,完全可以跟美国队长之类精神联动一下。
如果顺着这个路子继续拍下去,让特效减龄的哈里森·福特再来一段百打不死的冒险,不失为又一出老少齐乐的暑期大制作。
但这不是导演詹姆斯·曼高德要做的。
在琼斯博士下一次暴虐坏人之前,他要先虐虐观众们。
那段火车上的死里逃生就像一个悠长而遥远的梦,当时间快进到60年代尾声,我们以为会永远潇洒蹦跶下去的传奇英雄,活成了我们最不忍心看到的样子。
家庭遭遇破碎巨变,独居公寓被嬉皮青年吵得睡不好,上课没人听还被电视新闻抢了风头,多年的职业贡献仿佛也像个笑话。
导演复现了《金刚狼3》的暮年老狼,曾经战无不胜绝不低头的硬汉,被岁月摧磨成了得过且过的失意老朽。
当世界在为登月狂欢,谁还会在意几千年前的古人文物,哪怕是阿基米德的旷世奇迹呢。
这仿佛也包含了对电影本身的探讨,就像银幕上各路超级英雄飙车family护狗大侠各领风骚的时代,还有人会去捧场一个穿旧夹克戴牛仔帽、腰束长鞭、满脑子史前遗迹的老头子吗。
没错,他曾经是一代观众赞不绝口的非凡偶像,可21世纪已经20多年,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跟纳粹不同戴天的考古老头呢。
甚至他自己都觉得冒险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打定主意要在摇椅上了却残生。
但命运可不会放过他,于是故人之女、情报机关、纳粹余孽纷纷来打他的主意,触他的逆鳞。
他一开始只是被迫接招,推翻图书架子,瞅准机会出一记老拳什么的,但接着某种本能就像回到了身体,不可思议之举一桩接一桩,跨上骏马冲进地铁,从一架三轮车跳到另一辆,深潜到海底跟鳗鱼掐架,爬进最熟悉的史前墓穴找一找奇迹的源头。
正如片中某个黄金配角说的:我想念沙漠,想念大海,想念每天一睁眼就有新的冒险的时光。
那种想念是不会死的,那种经历留下的每个肌肉本能也是不会消失的,冒险的天性被唤醒后,应接不暇的斗智斗勇只是另一天的分内之事。
琼斯博士在中间说:我不相信魔法,但这么多年还是见识过一些东西的。
将天惊地动的神迹如此轻描淡写,那种早就刻进骨子里的骄傲和乐观,终于在他心里复活。
他曾经渴望能留在过去,但发现一路向前又有何惧,于是挂在阳台的帽子要在最后一刻摘回。
生命还在继续,冒险就停不下来。
命运也不让他失望,相比约柜的威力灵光一现,圣杯疗伤后沉入地底,水晶头骨的转瞬即逝,这次他实实在在进入并成为神迹本身。
最后一幕的展开完全超乎预料,说是为整个夺宝宇宙打开了新格局也不为过。
老迈的哈里森·福特还要怎么打,从来不是个问题。
夺宝奇兵从不是面对面过上几十招的动作片,冒险电影的精髓在于跟自然斗跟环境斗跟命运斗。
大海的波涛,墓穴的机关,飞机的引擎,呼啸的子弹,古战场的每一根长矛利剑。
一旦你接受了暮年老人的设定,反而会觉得他有时候过于硬朗。
而在几乎所有大片都在炮制规矩到乏味可期的三幕剧,本片这种换个地点打一场、带有强烈卡通节奏的推进方式,简直不知道多新鲜舒展。
小时候迷上这系列电影就有这个原因,它就像一系列惊险短片的组接,你从任何一个段落看起都不犯迷糊。
我很幸运地在童年的电视上第一次了解到印第安纳·琼斯这个名字。
看着他老迈之年的冒险,也让我想起第一次为他的风采倾倒的那个夏天。
时隔二十多年,记忆没有褪色,情怀从未枯萎。
苍茫的夜色下,伴随着约翰·威廉姆斯振奋人心的音乐,有个身影矫健地跃上火车。
那一刻就像阿基米德的时间裂缝打开,我也跟当年电视机前那个满心憧憬世界的少年相逢。
從沒想過有生之年還有機會在大銀幕看印第安納瓊斯,多虧盧卡斯影業再拍一部的堅持,曾經無緣在大銀幕看此系列的觀眾終於有這機會,彌補前4集無緣進戲院的遺憾,順勢迎來老福的系列告別作。
詹姆斯曼高德接手繁忙的史匹伯執導,開頭20分鐘潛入納粹軍營的特效回春動作場面,抓住了老史為前4集灌注的喜劇元素,但僅僅只抓住了部分,整部片的節奏猶如迎合老福的速度般,想快又快不起來,但又不能太慢,因此一個追逐情節便拉的很長,時而緊湊時而鬆散,拍著拍著就變劇情片的時長了。
整部片盡顯系列疲態,除了節奏失衡外,印第與教女海倫娜的情感刻畫也說不上成功,菲比沃勒布里奇作為本集新加入的角色,討喜程度並無想像中高,無法再現第三集《聖戰奇兵》史恩康納萊與老福的幽默父子互動,教父與教女的冒險旅程到最終似乎也沒有完整的弧線作結。
考慮到《007生死交戰》在菲比加盟修改劇本後女性角色寫的更為幽默、立體,如果海倫娜的角色能讓菲比下去發揮,或許教父與教女之間的互動能更有趣些,角色弧線也會帶往更明確的方向前進,不會是有些略崩、令人反感的角色成長弧線。
每集的印第安納瓊斯都在尋寶以及互搶寶物中度過,阿基米德輪盤作為本集的麥高分,其拼湊起來能打開時空裂縫穿越時間的設定,猶如帶領老觀眾盪回首集的時空旅行媒介。
冒險的日子早已結束,這個時代早已容不下我們倆,因此只能回到過去浸淫在屬於自己的美好時代中重新來過。
某方面來說第5集的盡顯疲態,也併同著瓊斯博士那一去不復返的昔日榮光,我們都希望能再看著80歲的老福甩著皮鞭揮舞拳頭和納粹再幹一場,可他做不到了(反派設定如此弱也都放棄抵抗了),這一次的他都處於被動式的面對這些危機,被動地踏上冒險,被動地穿越了時空回到了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想藉此留下來成為活化石,可終究不是這時代的人,也終究不能逃避失去兒子的傷痛,冒險過後終將回歸家庭,可這次的回歸不再是逃避傷痛繼續活著等死,而是與妻子一同療傷化解多年的隔閡,從時空旅行中目睹歷史,繼而回歸現代與心愛的人一同面對過往傷痛,昔日的瓊斯博士在結尾才正式回歸。
心態上的回歸搭配著John Williams在第一集寫下的印第與瑪麗安的愛情曲,情節經典再復刻,回憶頓時湧上心頭,雖然老套但確實在結尾處被逼出了幾滴淚水,橫跨40個年頭的系列,只有John Williams的配樂從來不曾掉水準過,相反地它反而越陳越香,成為當今好萊塢大片配樂中的回甘美酒,片中每首配樂都好聽極了。
用夫妻感情的修復當作冒險的最終章收尾其實可以接受,雖然收尾鏡頭並沒有告別的意味,但符合冒險英雄即便離開也要瀟灑著離去的牛仔精神,跟首集相同的浪漫情節再復刻也有被感動到。
西亞李畢夫在第四集飾演的兒子在本集故意寫死,也藉此反思越戰為一般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帶來的傷痛。
最後一集也不忍再苛責邁入杖朝之年的老福了,老兵不死只剩凋零,至少前4集的賣命演出還深深留在腦海中,再次經歷熟悉的冒險時光,看到早已忘記的超現實景觀,除了幹死納粹一貫的精神,究竟是什麼在支撐著自己冒險?
是相信一般人根本不相信的超自然奇觀。
輪盤轉呀轉轉回了過去,最後又轉回了現代,開頭20分鐘幹死納粹的特效回春是熟悉的史匹伯味,後面130分鐘是曼高德仿史匹伯元素又同時摻雜著自身在《羅根》探討的服老命題,那些冒險時光注定一去不復返,只能在腦海中細細回味,就讓最好時光的留在過去,珍惜當下吧印第安納瓊斯。
系列排行3>1>4>2≥5,《聖戰奇兵》反覆看了無數遍依舊是心中系列最佳的冒險電影,5作為最終章試圖在系列疲態中再度拍出史匹柏過往的冒險元素,各方面都盡力了,但終究無法回到系列的巔峰期,如同老福也必須服老,史匹伯也因為忙於《法貝爾曼》而錯過了最後一次的執導機會,想再回去修正注定是不可能。
《命運輪盤》剩下的價值就是給喜愛這系列的粉絲再次緬懷此系列的機會,而身為老福的影迷,也由衷感謝能有這樣的機會在大銀幕看著老福再次尋寶、揮舞著拳頭海扁納粹、聽著John Williams譜寫的配樂感受昔日冒險的氛圍。
再會了瓊斯博士,感謝老福這40多年來的賣命演出,感謝John Williams40多年來始終如一的配樂水準把持。
PS:本集麥叔飾演的納粹反派尤根佛勒,雖然依舊逃不了免洗反派的命運,但其野心與尋寶動機設計與動機意外地滿有趣,他不只想要復辟納粹,他同時還想再復辟的過程謀朝篡位,藉此修正錯誤改寫整個納粹歷史。
與瓊斯博士對新時代的格格不入是兩者相似之處,屬於我們的時代都在過去,而本集也再次驗證了這系列的輝煌就此停留在80S的證明。
PS:歷經盧卡斯影業被迪士尼收購,開頭的Logo還能再次看到派拉蒙影業的標誌內心頗感動,至少整個5部曲都有派拉蒙影業發行過的痕跡。
★★★☆#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 #indianajonesandthedialofthedestiny #哈里遜福特#菲比沃勒布里奇 #麥茲米克森#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波伊德霍布魯克#湯瑪斯柯瑞奇曼 #陶比瓊斯#約翰萊斯戴維斯 #凱倫阿蘭#史蒂芬史匹伯 #詹姆斯曼高德#約翰威廉斯 #盧卡斯影業
80年代的顶流系列《夺宝奇兵》,放到今时今日的中国已然是明日黄花。
影片上映9天,票房仅有2200万,首周的排片比例低于1%,这对一部制作成本高达3亿美元、历史顶星加持、国内同步上映的进口分账大片来说,简直就是空前惨烈的灾难。
你可以说当代观众没有长期记忆,也可以说这个IP在国内缺乏认知度,甚至可以说美学模式已经全然翻篇了。
但这不足于解释为何当代的好莱坞这么爱好怀旧,更不足以解释迪士尼为何要斥此巨资,拉来年过80的哈里森·福特,以原版复刻80年代风格的方式与观众做最后的告别。
就像重返20年代的《艺术家》在努力复原当时的风格技巧(即便不全如此),《夺宝奇兵5》也在努力复刻80年的三部曲的系统风格。
就出生于1963年的詹姆斯·曼高德来说,《夺宝奇兵》的前两部上映于他在加州艺术学院学习电影制作的学生岁月,作为业内子弟的他必然对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这样风头正劲的“商业作者”顶礼膜拜。
80年代的电影技艺成为他终生难忘的启蒙模板,因此即便该系列在时隔数十年后交到他手中,他仍然可以用几近复刻的方式还原整套系列的精气神。
我们定然不能用单纯的“类型”来判定《夺宝奇兵》的历史归属,毕竟此类冒险片从影史上可以追溯到道格拉斯·范朋克的《月宫宝盒》甚至更早,晚近也不乏改编自游戏系列的《古墓丽影》和《神秘海域》。
《月宫宝盒》(1924)这些影片的主题相似,但风格技艺全然不同。
因此判断《夺宝奇兵》的一个更实用方法,就是将其视为80年代主流大片的典型制作。
判断主流通常有两个标准,其一是它必须代表最新的商业时尚,当然也包括这一时尚皮下的各种具体技艺;其二是它必须能够传达当时的主流文化观点,意识形态的嵌入自然也不可避免。
就第一条来说,80年代的商业时尚自然不是类型(因为类型是古典好莱坞的创造),而是一种融合意义的“社会学电影”。
就此而言,古典好莱坞的衰亡,以及科波拉、斯科塞斯、卢卡斯、斯皮尔伯格这些“商业作者”对新好莱坞的重塑,并不能简单归结于他们将低等的B级片拍成了大制作,而是他们借鉴了社会学贴合生活世界的优点,以外景流动的方式解放了古典好莱坞的戏剧舞台范式。
自此,好莱坞以科幻、动作、惊悚的表象展开了一种全幅的社会流动。
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明显就是这种去戏剧式的全景社会学电影的代表,即便它以科幻类型的名义享受着其绝对声誉。
这其中可能有工业光魔(ILM)公司腾飞带来的误导,但如果细致观察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科幻电影,你会发现充当核心障眼法的仍然是一种模拟物的特效。
即便到世纪初《黑客帝国3》最后的经典雨战,沃卓斯基姐妹用的也不是绿幕技术,而是由一百多个群众演员戴着史密斯特工的头套实地拍摄完成的。
这说明,80年代的范式虽然好看、刺激,但绝非一种“吸引力电影”(cinema of attraction)。
这个名词既适合用来称呼1915年之前的早期电影(因为它们本质上接近一种街头奇观),也适合用来称呼2000或者2007年之后的好莱坞视听制作。
是否属于吸引力电影,取决于“视听”和“叙事”之间的辩证关系。
就此来说,古典好莱坞,即40-60年代的好莱坞是一种标准的叙事电影,它们最擅长的就是戏剧性改编,以至于文学名著的重量级改编都在这个时期发生或再次发生,整体水准比之早年有着巨大提升。
《战争与和平》(1956)新世纪的好莱坞,尤其是数字技术通行以来的好莱坞,是一种标准的吸引力电影,他们的剧本故事苍白无比,部分靠人设,但更多情况靠视听淹没的极限性威力,这统治了当代院线20年,如今已过巅峰。
以这两极来看,80年代正好处在时间线的最中间,是古典叙事电影与吸引力电影的中线区域,因此呈现出一种最典型的平衡:视听未能压过叙事,叙事也不曾凌驾于视听,80年代的影片等同于视听和叙事的并重的完善融合。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80年代的主流电影是从古典好莱坞的灰烬中崛起的,也带有某些历史的影子。
比如说像《夺宝奇兵》这类电影一方面必然会从《宾虚》《十诫》《霸王妖姬》这类古典末期的圣经史诗中吸收营养,另一方面也是弗里茨·朗的《孟加拉虎》《印度坟墓》这些异域探险片的直系后裔。
《孟加拉虎》(1959)但相比这些影片的“戏剧性封闭”,《夺宝奇兵》更加注重一种“社会性敞开”,它以一种机动性跨越美国、亚马逊丛林以及埃及沙漠,且对这些不同的地区国度进行了社会性的写实处理,此外作为场景切换之标志的“地图术”——即主人公的交通工具随着一个平面地图滑移叠印,也成为这种全幅流动和敞开的标志。
《夺宝奇兵1》中的地图转场就第二条来说,80年代的商业片自然需要触碰到一些话题,首先是以一种实体的目标来清算越战、嬉皮士和性解放运动以来普遍的虚无主义,1983年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就明显属于政治与好莱坞相互支撑的证据。
《夺宝奇兵》也有同样明确的、驱策力极强的人物目标,那就是夺取全世界的瑰宝,将其纳入美国的博物馆,这种“文化搜刮”在《夺宝奇兵1》最后一个俯拍的全景镜头中传达得再明确不过。
要实现这种“精神重塑”,一个前提是悬置冷战,《夺宝奇兵》的遗产搜刮模式虽然平行于美国博物馆的历史,但有必要为这种行动贴上某种正当标签。
主人公兼具考古学文人和浪漫探险骑士的双重属性,以及将文物争夺贴合到二战正义战争、简化为美军和纳粹之间博弈的设定,都大大美化了其合目的性。
何况80年代的《夺宝奇兵》三部曲,既带有反法西斯、反恐怖主义的典型套路,有带有“十字军东征”的宗教正义,从第一部的约柜到第三部的圣杯,主角的动机都是合理合法取回基督教的“圣物”,这也延续到第五部中的朗基努斯之枪(即便剧情中是个赝品)。
因此主人公在本质上就是一位西方基督教的圣战英雄,而哈里森·福特这位文武双全,集睿智、品味、勇敢、正义于一身的演员,基本等同于当代的圣战骑士形象。
《星球大战》系列的汉·索罗与《夺宝奇兵》系列的印第安纳·琼斯奠基了福特的这一特征,而1997年的《空军一号》(非常吊诡的是,这影片是由德国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拍摄的)又将这一特征推到了极致,令他成为了人格化的美国。
80年代的主流大片,按照上述说明归纳一下,就是一种乐观积极、行动明确、动员力极强的全幅社会学电影,它既能实现时间和地理层面的有效填充,也能在视听和叙事之间达成一种绝对平衡。
虽然80年代的主流模式和70年代后期以及整个90年代有相当明确的连贯性,但从微观层面来说,70年代的叙事仍然强于视听,而90年代的视听已经在超过叙事(尤其是从《侏罗纪公园》开始),并且向着单极一路狂奔到现在。
《侏罗纪公园》(1993)如果细细拆解,《夺宝奇兵5》在任何层面都符合上述提及的80年代原则,它的各种层面,如追逐戏的具体拍法、人物的节奏、喜剧层面的穿插、地图术转场,都与80年代的三部曲全然一致,画面质感自然也是如此。
人们更惊叹于福特依靠减龄技术重回其巅峰时代的前20分钟,即便密集动作戏绝对依赖替身,但已经极其逼近80年代三部曲中的一些名场面。
但现实当中的福特已然80岁了,他在《银翼杀手2049》以及《星球大战9》中展现的肉身,已经接近于他中年时代墓穴探险中的枯骨。
影片既不能规避这个现实,又要延续他的符号,那么这一主题就变成了“守护”——福特的琼斯形象能够转化为《夺宝奇兵》中由肖恩·康纳利扮演的老琼斯,就此而言《夺宝奇兵4》就已经是这一思路上的“父子局”重现。
《夺宝奇兵4》(2008)而在新一集故事设定下,儿子因赌气丧命于越战战场,这种父子局又可以转化为“父女局”。
所以,即便与《夺宝奇兵》前两部当中有相似的任务线和角色分配,你也不能将福特和菲比·沃勒-布里奇之间的关系等同于他之前和凯伦·阿兰或凯特·卡普乔之间的关系。
因为这不是“恋爱”而是“传承”,在一种偷梁换柱的意识形态中,无论琼斯的知识还是勇敢,都会最终过渡到海伦娜这位女性身上,这与天行者卢克到天行者蕾伊的传承如出一辙。
好莱坞复原《夺宝奇兵》这一历史遗产,类似于八年前由艾布拉姆斯复原《星球大战》这一遗产(考虑到《帝国反击战》与《绝地归来》都是80年代的作品,我们可以大致将这个系列等同于80年代主流)。
艾布拉姆斯同样对卢卡斯亦步亦趋、精确还原,好莱坞对他们的放心程度,仍然取决于驾驭同等题材的认同感和复原力,仿佛是在选择一位指挥来排演莫扎特、贝多芬的名曲。
当约翰·威廉姆斯的主题音乐响起,剧情就会以熟悉的形态呈现……在数以亿记的国民记忆面前,好莱坞既不愿意改变,也无需做出太多改变。
但《夺宝奇兵5》和《星球大战7-9》的诞生情况有所不同,《星战》的重启是因为看到数字特效电影的商业潜力而按捺不住,妄图以自己的科幻始祖地位融合最新的数字特效来瓜分市场,这一尝试后来被证明不是漫威的对手。
《星球大战7》(2015)《夺宝奇兵5》的制作,则来到了漫威以及超英电影彻底体虚的时刻,好莱坞现在面对的既是尽快榨干超英这个已经不大会下蛋的鸡,另一方面也在寻求其他的替代和补救方案。
在找到新的灵丹之前,基本的思路仍然是在“吸引力”和“叙事”的两极寻找平衡点:吸引力电影的衰退在于视听已经成为一种疲劳,叙事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成为止痛药,对此《龙与地下城》这种极其逼近80年代(但更准确说是90年代)的在吸引力和叙事之间达成相对平衡的电影确实获得了不少观众的青睐。
《龙与地下城》(2023)好莱坞制作这些怀旧电影,包括但不限于像《曼克》《金发梦露》《巴比伦》,一方面是确实有其中层市场,且能充当一种奥斯卡级别的保质功能,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应和时代思维,以求在这个吸引力过度的虚无时代抓住某种牢靠的东西。
这种牢靠的东西自然就是在历史中的,就如你像琼斯博士一样下墓抓取文物。
《夺宝奇兵5》中探月直播的那场戏非常精确地传达了这种时代思维,按照老琼斯的说法:上天登月毫无意义,那里只是一堆贫瘠冰冷的石头;而唯有历史的墓穴,那些被遗忘了千年的文化,才如所罗门的宝藏那样拥有温度并闪闪发光。
好莱坞应对其历史遗产的方法,就像《夺宝奇兵》中老琼斯的想法,因此这场戏果真算得上直抒胸臆了。
重金重启《夺宝奇兵》,不但是发掘这一遗产,也是还原这一遗产,既是还原80年代有坚决目标的那种意气风发和快意恩仇,也是还原福特这位80年代文化语境内的终极英雄,此外,叙事与吸引力之间的平衡无时无刻不在维持着自己的本能向心力,它被进一步放大为科技与文化之间的撕裂和对立。
因此要复原科技/文化二元分裂导致的当代精神症状,能在叙事与吸引力之间达成平衡的作品就会成为某种缓释药。
这一终极的、来自叙事和吸引力之平衡的向心力,在《夺宝奇兵5》中被转化为神奇的装置安提基特拉装置,它的作用是捕捉时间裂缝和“搬救兵”,这多么像是目前体虚至极的好莱坞的现实心态,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件神器,好莱坞自然会拿来召唤日后的吸金模式以摆脱当下困境。
但问题是,这既是一种幻象,也是一种虚无至极的表现……当然他们自己也不是不理解这种虚无,因此在《夺宝奇兵5》的结尾,未来驾临的人别有目的,帮不了困在战场上的阿基米德。
安提基特拉装置就此成为一个无限召唤的空洞装置,它不断召唤后世的人前往2500年前的西西里岛,但除了给他留下一个直升机残骸和一块手表之外毫无用处。
肉身苍老的琼斯博士执意留在古希腊,这是他作为考古学家的终极追求,但按照海伦娜的说法,留在这里就是能“浑身敷满草药并等待死去”。
这是好莱坞自己的潜台词,因为好莱坞的肉身便是琼斯博士的苍老肉身,它执着于回归80年代(中青年的琼斯)乃至古希腊(各种健康的不朽雕像)的辉煌,但这种回归在某种程度上也绝无可能。
他依靠延续那些“一生之敌”(如影片中的纳粹)来延长自己的行动寿命,但也必然会面临谢幕的终点。
我们无需苛责扮演纳粹余孽的麦斯·米克尔森,他的形象非常适合纳粹,也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即便说这位约根·沃勒尔的重量感不足,那也是因为剧本的设定所致,而无关演员的表演。
从某种程度上说,随着90年代重心向吸引力偏移,人们会倾向于设计更强大的反派(其极致就是《复联》的灭霸),而非像80年代《夺宝奇兵》三部曲中那样带着一丝傻萌。
顺着这个角度上来说,80年代主流电影的动作戏都是为了与叙事达到等量平衡,同样也相互迁就,这就让整体观感的速度节奏保持在一个舒适值上。
但数字影像时代之后的一路夺命狂奔,让电影的平均镜头长度(ALS)越来越短,让单点轰炸的能力越来越强,以至于我们再回头看80年代的影片节奏,就有点难以适应:它们的动作变得更冗长、效力不高乃至有拼凑的痕迹。
哪怕是2000年代初奉为经典的《指环王》系列,拿到当下都成了慢吞吞的代名词。
在这样的前提下,无论《星球大战》《龙与地下城》还是《夺宝奇兵5》都并非好莱坞的疗效药,而仅仅是止痛药,至多是一支吗啡。
它无法解决好莱坞模式转型的问题,因为吸引力电影在兜转之后会回到原点,但指望叙事兜转一圈再回原点简直是天方夜谭。
解药必然是另类的配方,不是复原经典——因为经典意味着它失去了产能,成为博物馆的艺术,就如今天的古典音乐和京剧。
但从《夺宝奇兵5》的安提基特拉装置中,我们似乎也能透视到某种可能的未来,这或许是好莱坞预测的未来,也是大多数人预测的未来:在装置召唤的时间裂缝中,飞船可以抵达古代,这一裂缝被化身纳粹的米克尔森所穿越。
这熟悉的一幕,不难让人回想起小岛秀夫的《死亡搁浅》,米克尔森在这部划时代游戏中扮演的克利福德·昂格尔以其噬魂的气质出现于一战、二战和越战的战场,并一次次通过时间裂缝的风暴将游戏的主角山姆·布里吉斯卷入其中。
如果说有什么可以称为一生之敌,那肯定不是约根·沃勒尔,而是克利福德·昂格尔。
以对世界观的设定、万物的动员,以及对蕾雅·赛杜和麦斯·米克尔森两位演员的使用来说,小岛秀夫相较于对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亦步亦趋的詹姆斯·曼高德,显然是更适合未来的“导演”。
不如像阿基米德那样把安提基特拉装置一分为二,一个留在墓冢,一个扔向未来,前一个会变成《夺宝奇兵5》这样的终结,而另一个会变成《死亡搁浅》这样的重生。
【虹膜】
我们正在目击历史。
——亨利·“印第安纳”·琼斯二世博士,公元前三世纪《生活大爆炸》有一集对《法柜奇兵》做了这样的总结:就算琼斯博士什么都不做,纳粹一样会找到法柜,打开法柜,然后死掉。
时间来到2023年,这则归纳对《命运转盘》再次适用:就算琼斯博士什么都不做,纳粹一样会找到转盘,打开转盘,然后(回到两千多年前)死掉。
于是年迈的印第安纳·琼斯(角色设定是70岁整,但哈里森·福特已经81岁了)又一次“非必要”的冒险组成了这部喧嚣的电影。
詹姆斯·曼高德成功复刻了系列旧时的荣光。
《命运转盘》甚至比斯皮尔伯格亲自操刀的第四部更向八十年代的三部曲靠拢: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高龄的哈里森·福特依然可以在银幕上完成一场充满动作过程、不断转场的冒险。
而印第安纳·琼斯还是那个印第安纳·琼斯,被放大和增添了一点暴躁与落寞的气息,为剧情中他暮年的人生新阶段赋予了真实性。
开场的二十分钟是惊喜,数字技术已经做到了单截每一帧都是百分百的年轻福伯,然而动起来还是有些违和,并且苍老的声线骗不了人。
之后的几个场景都很流畅,嘟嘟车追逐尤富想象力,虽然没有一场戏做到真正“扣人心弦”,但是它们都干脆利落地完成了填充时长的任务。
老三部曲角色的出场和数量适中的彩蛋元素(蛇!
)让老观众心头一暖或是发出会心一笑,新观众也完全不用担心会一头雾水。
但是我对希亚·拉博夫饰演的琼斯之子在这一部被提到的结局有些不满和唏嘘。
新人物无甚惊喜。
反派的动机与出现的时机都很常规,班德拉斯倾情出演琼斯博士新的悲情工具人朋友,菲比并没有给系列注入新的活力,她在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标准的八十年代冒险配角,只有少数几分钟鸠占鹊巢,电影制作初期曾有传言她会继承琼斯的衣钵征战银幕,目前看来可能性微小,Helena Shaw听上去也不太像是一个会被用来当作新系列的名字。
尽管在有些地方差强人意,但这是一部老观众绝对会喜欢的电影:追随三部曲的步调,前两幕洒了一层怀旧之光,而第三幕走得更远,在保持系列气质的前提下大胆扩展了琼斯博士的传奇。
结尾在情感最充沛的时候突兀地打破了我的预期,我怀疑这是曼高德想要的结局(参考《罗根》)被权力更高的制片厂修改后的结果。
若是最后海琳娜让琼斯博士得偿所愿,那将会是一个影史留名的英雄落幕。
当然,如果我们的考古学家就此退场(福伯在90岁之前还会再演一部吗?
),在一个传奇式的自愿死亡与重获爱情的退休归隐之间,我会毫不犹豫地希望看到后者。
毕竟谁会不爱印第安纳·琼斯呢。
公元前214年 西西里岛锡拉库扎 反派失败,会面阿基米德 《夺宝奇兵5》 1912 美国犹他州 发现科罗纳多十字架,未取得 《夺宝奇兵3》1935 中国上海 交易努尔哈赤骨灰罐 《夺宝奇兵2》1935 印度彭高魔宫 取得圣石,归还村民 《夺宝奇兵2》1936南美洲丛林 取得土著人金像,后被抢走 《夺宝奇兵1》1936美国纽约 得到约柜信息 《夺宝奇兵1》1936尼泊尔 与前女友玛丽昂会面,取得铜饰 《夺宝奇兵1》1936埃及开罗 找到约柜 《夺宝奇兵1》1936希腊小岛 打开约柜,德军覆灭 《夺宝奇兵1》1938葡萄牙海岸 取得科罗纳多十字架 《夺宝奇兵3》1938 美国纽约 上交科罗纳多十字架,得到圣杯信息 《夺宝奇兵3》1938 意大利威尼斯 得到圣杯信息石板 《夺宝奇兵3》1938 奥地利萨尔茨堡 救父,失去笔记 《夺宝奇兵3》1938 德国柏林 取得笔记,获得希特勒签名 《夺宝奇兵3》1938 哈塔伊共和国(1938至1939年之间存在,原属法属叙利亚,独立之后建国不到一年便被并入土耳其) 找到圣杯,未带出 《夺宝奇兵3》1945 法国阿尔卑斯山区 获得半个安提基西拉机械 (最后伞兵夺取桥梁可能是1945年3月盟军发动的大学行动) 《夺宝奇兵5》1951英国伦敦 从老友shaw处拿走安提基西拉机械 《夺宝奇兵5》1957 美国内华达州51区 苏联人取得外星人遗骸 《夺宝奇兵4》1957 美国纽约 遇见儿子,获得水晶头骨信息 《夺宝奇兵4》1957 秘鲁库斯科古城 找到尤里奥纳墓穴,取得水晶头骨 《夺宝奇兵4》1957 秘鲁llha Aramaca 遇见前女友玛丽昂,解救奥克斯力,夺回水晶头骨 《夺宝奇兵4》1957 秘鲁黄金国 水晶头骨归位,异次元人离开 《夺宝奇兵4》1957 美国纽约 与老情人玛丽昂结婚1969 美国纽约 儿子越战中牺牲,妻子提出离婚,遇见教女,半个安提基西拉机械(命运转盘)被抢 《夺宝奇兵5》1969 摩洛哥 抢夺半个安提基西拉机械失败 《夺宝奇兵5》1969 爱琴海希腊海域 获得阿基米德方盘 《夺宝奇兵5》1969 希腊雅典 找到阿基米德墓,反派获得另一半安提基西拉机械 《夺宝奇兵5》1969 西西里岛上空 反派开飞机进入时间缝隙 《夺宝奇兵5》1969 美国纽约 与妻子和好 《夺宝奇兵5》
作为印第安纳·琼斯的谢幕之作,这部电影已经很好了,无比惊险的场面和视效,熟悉的配乐,即使导演不是斯皮尔伯格了也看出了当年的情怀和致敬,像洞穴里的虫子和结尾的亲吻都致敬了前几部,确实让我感动了。
全片唯一的不足就是结尾,我觉得最好的谢幕其实是让琼斯留下,这也算是对这个系列的一个交代了。
时隔这么多年了,好莱坞特效不断升级,让琼斯能够重回当年的光辉,你说它炒冷饭吧,是有点,但是这碗冷饭确实很香,更爽的场面和特效,动作戏份也不老套,冒险还是当年的味道,靠“命运转盘”引入时间的概念使情绪渲染更到位了,“拔叔”的加入也很让我惊叹,作为这个从上个世纪延续到现在的系列,这个结局拍的已经很让我满意了。
这次就算彻底完结了,希望不要再继续拍了,这个系列的每一部在我心中都是经典,作为一个横跨世纪的冒险电影系列,就让它永久留在历史里吧
开场的一段剧情简直太棒了,主角潜入纳粹基地,抢夺人类文化瑰宝,并且发现这些东西具有超自然力量。
印地被抓与脱逃,惊险与幽默并存,伴随着印第安纳的主旋律,让人彻底梦回童年。
今年这些电影主打一个童年杀么,让人重温八九十年代电影的黄金时代,感受那个还没有被政治正确的臭鱼烂虾污染侵蚀的好莱坞。
古典的电影音效与配乐,幻灯片式的电影转场镜头,全都诉说着往日余晖。
冒险片这个类型,已经快要消亡了。
印第安纳想要留在过去,这大概是老人们的态度。
但年青一代虽然向钱看,最终却极力想保留住这些历史遗产。
这也构成了本片的剧情关键点,所有的人目光都看向了过去。
反派想回到过去刺杀元首从而取而代之,小女主则想用过去的宝贝解决自己的危机,而印第安纳则严重不适应新时代,教着过时的学科,怀念着过时的时代。
小女主嘲笑印地说敌人是纳粹,换到中国的语境下,就像是嘲笑老大爷说敌人是日本鬼子美国鬼子越南鬼子一样。
然而敌人真的就是过去的亡魂,这既是夺宝奇兵的老传统,也不失为一种安全的手段。
超自然能力也是夺宝奇兵的特色,每每发现了什么神奇历史文物,总是会带来点不可思议的效果。
不过这一次,赢家是阿基米德。
电影中有非常明显的暗示,除了主角一行人之外,还有人通过阿基米德的拨号盘回到了过去帮助他赢得对抗罗马的战争。
所以要是真让元首拿到了这件法宝,一定会把小胡子气歪了。
夺宝奇兵5换来了金刚狼3的导演,不得不说他是把英雄迟暮玩明白了的。
本片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过时感和无力感。
一个特别经典的对照,本片中印地对着一帮人耍大鞭,以为能喝退众人,不料大家都掏出了枪。
这场戏与过去夺宝奇兵的经典桥段形成了互文,一个程咬金对着印地耍刀,印地很戏谑的拔枪术结果了他。
皮鞭是印地最强的标志,而如今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人类已经上了天,登了月,没人再把目光看向过去。
对笔者来说,本片的泪点就在印第安纳琼斯的最佳损友和最佳拍档玛丽恩回归的时刻。
笔者还清晰记得当年玛丽恩那句老子是你他妈的最佳损友的豪言壮语。
眼泪一下子就包不住了,萨拉赫出来的时候都还没这么伤感。
人真的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越来越念旧了呢。
国外传承挺难的,不如考虑来国内和鬼吹灯盗墓笔记合作。
票房也有了,口碑也有了,创新也没有,就算被骂那也是爆了。
1.开头那一部分真的是琼斯的精华缩写,第5版开局还是那个年轻的琼斯。
2.后面老年琼斯的形象塑造不如第3部里面他的爸爸,可以考虑另辟蹊径。
而不是都把神还原成人,这样就失去故事的精髓了3.后面的很多梗,比如他一人用鞭,周围人拔枪指着他,致敬第1部里面的经典画面,一枪毙了耍刀的反派,现在是反向幽默。
4. CIA的黑人女探员,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政治正确,好多个画面特写,但是角色又没什么用。
不容易啊。
5.来中国吧,有故事,有地理,有深度,反正最后都是上交国家,不冲突!!!
夺宝奇兵:命运转盘二战 德国人抢夺很多文物 包括杀死耶稣的圣枪和阿基米德转盘 琼斯被抓从绳索中逃脱驾驶汽车跳上摩托车杀德国兵跳上火车冒充德国兵抢到圣枪和转盘 圣枪是赝品 巴斯尔博士被抓 火车顶上巴斯尔开枪打死军官 琼斯将施密特博士从火车上打下去 转盘掉入法国河里 盟军占领车站 巴斯尔从转盘中注意到德国人已经发现转盘可以预测时间裂缝 巴斯尔让琼斯毁掉转盘 琼斯在学院授课退休 巴斯尔的女儿海伦娜肖在酒吧找到琼斯提起转盘 琼斯带她拿到转盘 海伦娜抢走转盘 施密特的杀手前来杀死学院老师抓走琼斯 阿波罗十一号登月成功庆祝 反战游行示威 琼斯骑马坐地铁逃离 萨拉赫出现协助琼斯逃脱 琼斯因为杀人被通缉施密特未死使用假名成为教授被FBI雇佣 美国登月有施密特帮助 施密特的杀手杀了学校的人 总统邀约施密特 施密特的杀手杀了FBI来到摩洛哥摩洛哥 海伦娜因为欠赌债拍卖转盘 并欺骗了当地黑帮拉西姆的感情被追杀 琼斯前来 施密特前来抢走转盘 琼斯以及海伦娜和她的小偷小朋友泰迪驾驶三蹦子去追 施密特驾驶飞机离开 海伦娜知道方板的密码希腊 琼斯找到老友雷尼 雷尼带几人下海寻找 三分钟潜水 电鳗攻击 施密特驾驶船只前来杀了水手 杀了雷尼 海伦娜解开方板秘密用雷管炸船抢了施密特的船前往意大利西西里意大利西西里 施密特前来抓了泰迪 神庙山洞回音最长处攀登 毒虫 水下置换法 见到阿基米德墓穴尸体上有手表 泰迪逃脱 施密特前来抢到转盘 将转盘合二为一 转盘定位 琼斯中枪 施密特驾驶飞机回到从前刺杀希特勒 海伦娜驾驶摩托从起落架进入飞机 泰迪驾驶另一辆飞机 时间缝隙 琼斯说阿基米德不知道大陆板块移动 飞机进入裂缝来到锡拉库萨战役 施密特飞机被摧毁 海伦娜开枪打中施密特 施密特坠机 阿基米德捡到施密特手表 海伦娜说阿基米德本意就是让飞机来到这个时代帮助赢得战争 琼斯要留在这个时代被海伦娜打晕带回 海伦娜把琼斯老伴带回来
拔叔一心夺取安提基瑟拉仪,目的是回到战前取代元首,这个设想让人惊讶,大陆漂移导致的坐标错误一下子把这拨人送到了公元前,惊讶的程度再次飙升,编剧是有货的,转盘形成了一个圈,手表有了来源,阿基米德看到了未来,老福特见证了历史。
3.0。1.看到哈里森福特相对简单的动作戏,真是默默留下时代的眼泪。2.作为小时候最喜欢的斯皮尔伯格的两大系列(而来另一《侏罗纪公园)之一,从原有的由未知的惊险度,酣畅淋漓的追车动作戏,冷兵器对决热兵器的冷幽默,到现在几乎全缩水的视觉呈现,实在是难以叫好。
我也想………(再多说一个字就剧透了。)总之挺厉害的,TK又演德军军官了,这次是偷文物的SS,战斗力还挺强的,你们的MM叔叔演的是一个特别天真的Nazi Doktor,老痴心妄想了,好玩,我都替他着急。
美国的大厂也能拍出“抗日神剧”般的片子我是着实没有想到的。
这是对童年的一种致敬,我甚至下载了1080p的尺寸。老掉牙的剧情,90年代的笑料和90年代的琼斯。他们开着三蹦子在埃及狂飙,飞机穿云层看到的是罗马士兵攻破叙拉古,而我看到云层之外的是15岁的一个盛夏,在筒子楼里一边吃西瓜歪着脖子看着CCTV6的《夺宝奇兵1》
比第四部更适合作为系列终章,詹姆斯还是稳住了系列水准,故事还是四十年前那一套,可能会让新观众觉得老套,但我最近看完了1-4部,已经习惯了这种风格。曼高德和斯皮尔伯格还是有些区别的,曼高德少一点童趣(不过没拍成金刚狼3那样就不错了),少了一点想象力(寻宝太简单,没有以前闯关的有趣),但更会玩反套路,玩情怀和变通(虽然变得也不多)。角色还是很有意思的:坑了四部,琼斯这次终于没有遇到二五仔了;菲比很酷啊,可以说承担了一大部分动作戏;麦叔又挂了,让人感慨学数学学不到阿基米德的水平就活不下去了。ps.排片真™少啊!
竟然比想象中好看,还从面前20分钟找到了一点老版动作戏的影子,詹姆斯·曼高德的导演水准自然没法跟斯皮尔伯格相提并论,但他也属于及格水平。电影中段开始,朝着《达芬奇密码》《国家宝藏》的方向发展,已经很不《夺宝奇兵》了。可能是因为第三幕偏短,第二幕就做得很长,美国摩洛哥西班牙希腊的几番转场,剧情走向却都在意料之中,观感上有点拖沓。片子一拖,观众就有时间思考点别的,主角在人物线的逻辑不合理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就会暴露,比如女主角轻松进入军事重地扒飞机之类的设定。不过第三幕的穿越还是有点意外,它竟然直接毁掉了反派的终极任务,这就等于编剧毁掉了这部的故事,这种穿越设定纯粹就是为了后面续集里穿越时间线。虽然也是CG特效感很强的动作片,但至少它还保持了当年的复古气质,对于我这种中年影迷来说,也是加分项了。
好烂。纳粹穿越时空到古罗马什么的…梗概其实就一股浓浓的山寨味、真不该勇敢尝试。Mads Mikkelsen接这种蠢片子…肯定是他们给的太多了。
基本是把经典梗都cue了一遍,不难看也不好看,可是我一想到以后再也没有这片子了我就好难受,更应该说是会怀念80s这一批黄绿质感的片子和这一群演员,以及最富有想象力和自由野性的商业片时代
我老了,我喜欢。(电影博物馆IMAX)
解谜冒险友情,经典飞机火车追车还在
菲比每次特写一扭头我总感觉她要开始对着镜头说话了,导致多次出戏。后半部分还不错,留在一生挚爱所在的年代或者回到在乎自己的人身边都是很棒的结局。
你先偷,我再偷,他又偷,偷来偷去,这就是资本主义。种草摩洛哥丹吉尔古城。可拍可不怕,所以也就可看可不看。整体上是俗套的冒险故事,中规中矩,无伤大雅,顺便卖卖上世纪好莱坞动作片的情怀。感谢现代科技,让哈里森福特八十高龄依然“身手矫健”,能驱良驹纵横于破败的纽约地铁,中年观众见到难免心有戚戚焉。最难看的反而是为了迎合现代观众而设置的穿越桥段,不伦不类,纯属画蛇添足。
【C-】作者型的大片导演与行活型的大片导演,区别何在?纵观《夺宝5》全片动作段落,开场让福伯重回年轻的火车追逐战完成度大概最高,但情节编排的密度和趣味性仍旧大打折扣,更别提火车打斗还莫名其妙撞梗两周后的《碟中谍7》(视觉张力甚至不如人家的预告)。往后的部分则更为无聊,CG所造成的合成感只是诱因,场面调度上的想象力匮乏才是核心缺陷,无论追车、打斗还是逃脱,都能看见系列前作的影子,而对比之下更显乏味(就像是MCU蜘蛛侠和雷米蜘蛛侠的区别一样)。结尾差点以为要走《无暇赴死》那种生硬煽情的套路,不过还好,这是《夺宝奇兵》,复古好莱坞的拙劣出拳在此刻最为恰当,终归是守住了最后一点幽默感。
设定不错,看历史在眼前发生还挺动人的。他本以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就算留在那个历史发生的当下其实也好。但当for who的疑问发出后,画面给了解答,那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情感羁绊。看这种冒险电影,会感叹电影世界真好,因为它不受空间,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
阿基米德召唤印第安纳琼斯……fate stay night不是这么玩的啊
首映仪式感满满,但电影本身并不出彩,意料之中的好莱坞模版式寻宝动作片。反派腔调很足,毕竟是汉尼拔叔叔。
剧情就够二的,再塞进来一个二货女主,二星嫌多。
迪斯尼挥金如土,好莱坞电影工业成果展销会,看一部顶五部。。。。。哈里森福特老当益壮,感觉比极速4里的李维斯帅气多了😂,还贡献了比速度与激情10精彩十倍的飙车片段。好莱坞电影工业真是发达,复古滤镜质感很棒,一部电影浓缩了五六个精华战斗场景,开场火车大战,大闹游行,地铁跑马,摩洛哥赌场及巷战飙车,西西里沉船探险,古墓寻宝,包括最后的时空穿越,几个大型场面都很精彩。。。感觉预算应该很高吧😂😂😂希望能回本💰(查了一下,预算三亿美元,史上第八高成本,花三十块看,感觉挣了几个亿)
关于夺宝奇兵我最怀念的还是在LA的迪士尼里面夺宝奇兵主题的过山车,那也是许多年前了,一切都还很美好。就和这部影片一样,星球大战最初的1~3,夺宝奇兵最初的1~3,后面的都不过是唤起你尘封的往日回忆,有这种感慨的应该是属于没有未来,只想留在美好的过去的老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