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这部是讲日本乐队的故事的就有点感兴趣起来了,因为我很喜欢听邦摇,最近几年感觉听日语歌比英语歌还多了(哼哼不过听的日语歌pop的也有很多吧,也不是纯rock的)。
我个人特别特别喜欢的邦摇乐队几乎都解散,其实还蛮奇怪他们这种的。
怎么说解散就解散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会觉得邦摇乐队是一种寿命较短的东西,乐队成员只在年轻的时候做几年,不管糊还是红,红的话当然有可能做长一点,但是解散的情况还是很多,总之很多。
抱着这样愤懑不解的心情,我怀有一点找出答案的希望去看这部电影,希望它能解释点什么。
其实我猜的大概还是就是年轻人嘛,很容易冲动,喜欢很热烈,但是来得快去得快,不做就不做了也没有什么留恋。
其实我一直以来就很讨厌大圆满的结局。
因为这种阖家欢乐的场景过后,伴随的必然是旷日长久的摩擦和两看两相厌。
就像花开过了最美的时候接下去就只会枯萎凋零一样。
但是这个电影很牛逼你知道吗hhh,就是一直在给我看她们互相厌恶的场景,摩擦和争吵、怨怼,一刻也没有停过。
中间穿插过几个美好的小片段,一个是Haru拉Reo入伙,俩人感动涕泪地吃了一次咖喱,我以为这是你们故事的开始,所有俗套爱情歌曲的美丽开端。
但是嗯就是很实在,给我感觉就是,这样子之后就一直是两个关系很差的情节了。
可以理解不过,年轻人就这样,每天都很emo,也不知道到底是啥事让她这么烟不离手泪流不止的,见了谁都是摆张臭脸。
不过也可以理解成这就是她俩的相处模式也说不定,就是她俩都互相深爱着的,但是就是要冷言相对。
我看到别人说不知道嗑哪对cp,因为这里面两女一男,看起来每个人都可以嗑的样子。
但是我的想法就是还蛮简单的,我觉得这个片子就是嗑女同的(我个人觉得哈,别喷我,大家想嗑什么都行)。
志摩(我擦这什么名字啊徐志摩)就是在乐队里感觉挺生硬的,上台表演的时候也是待在一边弄点小乐器之类的,没有人声出镜嘛。
就是所有的氛围还是给我一种:这是两个女孩子的故事,的感觉。
志摩相比起来比较像个类似于“大人”的角色吧,我不想说“父亲”,因为众所周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用父亲来形容志摩是不合理的。
志摩对于HaruReo像是一个感情更深厚的保姆,会照料她俩的大小事项,不过两个女孩子之间的矛盾他一直插手的很少,也不会去劝她们不要解散、要和气,之类的。
即便她们决定要解散,志摩也只是尊重她们的意志,并且按着这个结局去安排接下来的行程而已。
我甚至觉得志摩是两个女孩子的润滑剂(不要想歪),就是因为Haru和Reo一直在吵架,一直在不给对方好脸看,一直在冷战,所以如果她们依旧要进行巡演的话,在路上是不可能一句话都不讲的,她们要去处理很多杂碎的事务,不商量是不行的,但是话多了就像是要和好一样。
所以如果这些事都是志摩去做的话,就可以给她们彼此留下很大喘气的空间。
而且按照我的嗑法的话就是,志摩单方面好感Haru,但是h,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看起来想接受他的样子吧。
而且组乐队的时候也是志摩找上门来的。
跟Reo不一样,Reo是Haru拉进来的,因为看见她眼睛好像要唱歌,所以想跟她组乐队,而且Reo吃咖喱哭了的时候她也亲吻了她的额头。
我觉得Reo和Haru是双箭头,要说Haru拒绝了Reo的话,那她拒绝志摩的次数更多多多了。
至于Reo和志摩,我觉得这对完全没有可以嗑的,Reo想要引诱志摩,还是因为Reo想要引起Haru的注意。
我有证据的(毛病笑死,突然偏激起来了)。
但是Haru这个性格我确实挺不能理解的哈,有没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我就不知道她这咋回事,一边又喊人家组乐队,一边又老是把人家晾一边,然后自己靠着饮料零售机在那独自抑郁。
不懂抑郁逼,不懂。
就是一开始是你先招惹人家的嘛,然后你把人家放凉,就这种感觉。
也像那种兴致勃勃给你安利什么东西,然后你入坑之后她就立马出坑了的亲友。
还有那个结局我也挺无语的,意思就是今生今世就纠缠定了,谁也不放手。
我是真的觉得差不多行了吧,大家都说最后一场演出实在是太精彩了,结果突然又说不解散了真的跟“狼来了”一样。。
再见,嘴唇个人观影体验中非常投入的一部。
在这个春节,看来特别有感触。
由二人女子弹唱组合的解散,自然而然联想到我热爱的岚的休止。
虽然要列举的话,可以有许许多多的不同,但就是这样的触景伤情。
小松菜奈的中性风太帅了。
门胁麦是第一次看她演的戏,也很酷,很天才,很果决,很感性。
特别喜欢那个流浪汉自力更生给酒吧女马杀鸡的故事。
成田凌比《爱情是什么》里更有吸引力,默默站在两个女孩子的背后,好戳。
三首歌听很多遍也不会厌倦,再见,嘴唇,每个人皆有缘由,突如其来的岚(暴风雨)。
片中有两个小粉丝也唱得特别动情。
第一首作者是秦基博,后两首来自爱缪,风格却出奇的和谐。
自弹自唱的样子真的好美。
岚里樱井翔、爱拔、Nino也都会乐器,达到演出水准。
他们五个人还曾尝试组band,可惜没能实现。
真希望有那么一天。
成田凌在影片中讲的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我同学对儿子说,长大后不要搞音乐,你会失去人生很重要的东西。
可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搞音乐!
《我的话很长》里安田显演的姐夫也是这样想的吧。
从事艺术,或者说演艺事业,非常艰难。
也许万中之一才能出头。
红了以后要经久不衰是难上加难。
组合要保持团结一致,更可能实际上是强人所难。
但是,只要有一首歌,感动了一个人,让她流泪,为你鼓掌欢呼,随着乐曲舞动,跟随着哼唱副歌,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一些没头没尾的碎碎念……《再见 嘴唇》这首大概就是在reo第一次靠在haru肩膀之后写的吧,也许这是haru对reo第大概每一次的公路画面下淡入的歌词都是haru对当下发生的事之后的感想?
“触碰到的瞬间,下意识地松了手”,对于reo的直进和真诚她选择了推开,但她一定是喜欢过reo的,但她太隐忍了,打开自己的心会好一些。
haru唱的冷漠的唇就是说的reo,reo唱的温柔的唇说的也是对方吧,互相唱着对方,不想把一些事说出来,所以选择弹吉他唱歌
电影最喜欢的就是洗衣店前面haru和“年幼的reo”这个部分,看的时候就觉得是在用这种方式阐述reo的家境,和幸福的haru的家庭不一样,所以缺爱的reo才会说“你确实拯救了我”
志摩这个角色我觉得对构成三角恋仅仅只起了一点点作用,更多的还是架起了harureo的关系,毕竟在我看来reo对志摩的“喜欢”和haru拒绝她之后找的那些男人大差不差…不过不过志摩这个人还是挺不错的!
(果然臭男人在木本子面前还是太弱了)
在志摩面前带着笑容唱haru,nana好甜好喜欢💕一些漂亮的公路风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hhhhhhhhhhhhh哈哈哈哈哈哈hhhhhhhhhhhhh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hhhhhhhhhhhh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从流浪汉那一段能看出,haru就是流浪汉,reo就是红发女人。
haru初恋受过伤,性取向只能隐藏,她对新的爱情是畏惧的。
reo本身是个很缺爱 、安全感的人,haru的存在让她有了依靠和慰藉。
我个人认为reo亲haru不是因为恋爱的那种爱,是对重要的人所怀有的爱。
不想让haru难过、离开的感情,让reo在当时以为是对haru恋爱的爱。
haru因为知道reo的那种情感不是爱,并且害怕伤害,所以对reo说别勉强了。
其实这部片子重点我觉得不在什么性取向、三角恋这些事上。
haru、reo、志摩三人相互陪伴,爱情与友情的混杂,从而产生的很美好的东西,才是有意思的地方。
还有再见,嘴唇这首歌里,最后不是个人之间的离别,是与以前的自己告别。
解散巡演的过程里每个人都在成长,他们也会更好。
滤镜度数高到可怕的一部戏,无论卡司、音乐、题材、情感都正中红心,于是,充满了私心、主观。
这部戏太坏了,结局出来那一下、我有种上当受骗、被摆了个大乌龙的感觉。
但,松了口气并十分欣慰。
整部戏都在弥漫着难过,从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角色关系中的压抑,尔后慢慢跟着三人的情绪逐步逐步愈加难受,随着解散倒计时越来越近,这种压抑难受加深,我甚至开始急了,想着快来个谁劝她们不要解散!
整个故事并没有交待得明明白白,但很多东西其实都写在了歌里,穿插了些回忆,也在适时的时候让人内心再揪一下。
歌词是很重要的部分。
三个人的拉扯太过精彩。
最喜欢的是REO。
奈奈的颜无懈可击,看过一些她的戏每每都让人称赞无死角,只是在这里,真的让人跟着她的情绪走,点名和麦吻戏那段,大概也会因为这部我要荣升为演技粉了。
麦的角色很难搞,有情绪转换但都得压抑表现,也是很心疼HARU。
函馆最后一场live,看着REO颈上的汗,仿佛她们两个真的就是一对平凡的跑livehouse的乐队。
虽然在讲音乐,但不是追求梦想励志故事,也没有硬是给你输出什么,它大概只是在单纯的讲一个故事,讲一些感情,讲在这些事和感情面前束手无措的人。
之前听过歌曲本身质量就不错,现在有了感情加成以后听起来还得带几分难过,再loop个几天是必须的了。
(我为什么要在这么难过的今天看了这部这么难过的虐戏?
不注水式打歌,再设计点戏剧性强的情节代替对话就好了。
两个女孩气质越发相似了,心的成长却逐渐背道而驰了,凑活过呗,还能离咋地,解散一说也是虚晃一枪的各自别扭罢辽
好美在音樂和詩再給一分 如果是經常去live house看這片子會更有感覺 聼著音樂人述說她們的故事 詞曲的創作來源 在現場感受著此時此刻的音樂氛圍 不需要別的 感性去感受當下就夠了 這是講的一個樂隊的故事 一切就這麼自然而然的發生 附上電影里的詩句感情在風中在樹上在天空唇彩有時候分散有時候聚在一起我不由的心動想要沉入大地
全剧看下来,reo有不幸的童年,感受不到任何温暖的家庭,在遇到haru后,感受到了温暖,感觉到了依赖,也感受到来自haru的喜欢。
基于你帮助了我我也想要回报你让你开心,reo吻了haru.haru认为reo就是因为从未感受到这样的温暖和依赖而想要迎合她以继续拥有这样“幸福”的生活,加上haru之前的情感遭遇,以及日本传统文化的禁忌(猜测),让她拒绝了reo.所以reo后面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了,她把自己弄得很惨,自暴自弃,像叛逆的孩子一样想要引起haru的心疼,其实只要reo好好的,这个组合之间完全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haru虽然拒绝reo但是她依然是关心她的,哪怕说要解散要离开她都在为reo之后的人生做打算,haru希望还有人能继续照顾reo, 我想她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从Reo在门口听到haru和志摩之间的谈话开始的。
巡演路上,他们三人相互之间都有刻意(我认为是第三方给的刻意)单独相处的片段,但是什么也没发生(或拒绝或沉默)很能表明这之间的关系了。
最后片尾,她们又回到车上,没有说是否不解散了也没有说是否相互接受对方了,无所谓,往前走走能解决这一切的。
能想起这个片子纯粹是偶然。
在一个初夏潮湿的夜晚,气温不太高,又因为六月特有的闷热,空气中的氧气被吞噬殆尽,像极了电影刚开头内部分崩离析,面临解散的乐队开启最后的巡演时的氛围。
互相厌恶,又带有不舍及迷茫。
尽管每个人都缄默不言,躁动的情愫就充斥在空气中。
知道很快就要说出那句「さよなら」,但不知何时说出,更不知该怎么说出的每个人,在模糊中开始最后的旅程。
故事用头发的长度来界分时间线的方法,尽管不算高明,但却能在无数个相似的镜头里告诉我们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两个女孩的关系在不同的时期起起落落,Reo的头发长度越短,代表两人之间的对抗越强。
表面上看Haru不曾改变,一头干净的短发贯穿影片。
实际上Reo的每一次改变也映衬着Haru的改变,是对Reo的感情越来越深,但却也越来越克制,把自己放得越来越低,甚至于把自己锁在这份爱之外。
(一)“今天是我第一次找Reo搭话的日子” 最开始见到她,还是长发的样子。
Reo的叛逆,轻佻对于从来寡言,隐忍的Haru来说是多么特别的存在。
也许就是影片后来所述的看到那双Reo那双好像会唱歌的眼睛后,那么小心翼翼的Haru也愿意跨出那一步。
“要不要和我一起玩音乐?
” 爱是想要触碰又缩回手。
Haru光是问出一句就要花光所有勇气,哪里还受得了Reo长久的沉默。
她早已习惯了受伤,索性说出一句“当我没说”来保护自己。
幸好,幸好命运没有让她们错过。
Haru以爱为前提收留了Reo。
她一开始就是爱她的,但她是逐渐爱上她的。
Reo像是一个无家可回的小孩忽然找到了依靠,Haru像是一条终日漂泊的船终于找到了港湾。
Haru的爱像大海一样,深邃包容,Reo的爱像海上的星光,点亮了Haru。
她为了她的嗓音而写歌,她为了她写的歌而唱歌。
「さよなら、くちびる」 「 Haruleo」成立了,尽管她们的恋歌从一开始就写满离别。
那时她们还可以不顾他人目光地在暮色的街头弹唱,相视而笑。
那时的默契与平衡,恐怕是Haru愿意倾尽一切去守护的东西。
直到Reo浓烈的爱打破这种刚刚好。
“我为了Haru什么都愿意做“ 她想要为了她奋不顾身,但她却希望她好好的。
想要维持这样的关系,是因为想让你更幸福啊,而不是和我这种人在一起。
初恋情人已经另嫁他人结婚生子,Haru被迫在他人前隐藏起真实的自己。
她太害怕失去,对于Reo这种过于美好的人来说,虽然总是忍不住去触碰,但她最不希望消耗她,宁愿停留在目前这种刚好的梦境里,而不是让这段关系陷入猜忌,欺骗,分裂的更复杂的漩涡里。
因为更近一步,就必然要经历这些。
(二)“组员之间禁止恋爱。
” Reo为了更加靠近Haru,剪了和Haru同样长度的短发。
两人关系的转折点,出现在乐器管理人志摩的加入。
从两人变为三人,是Haru为了缓冲和Reo之间的关系而实施的权宜之计。
尽管在开头就宣布“组员之间不许恋爱”,但就像车内禁烟和饮食的规定一样不起效用。
这段关系,终究还是陷入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之中。
志摩在最初见Haru时说的那句「好きだからですよ」,说的其实不是喜欢你的音乐,而是喜欢你。
(电影《你的鸟儿会唱歌》里静雄对女主角说的一句“我很喜欢你的衬衫”大抵也是相同的意思。
) 日语里由于习惯省略主语和宾语,常常会出现很暧昧的地方。
志摩递火时,Haru接了,Reo没接 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发生在志摩递火的时候。
递火这个动作象征着志摩加入团队的决心,Haru对此表现得有些不知所措,而Reo则直接自己点火,这说明了她最开始对志摩这个新成员的抗拒。
尽管她对Haru让志摩加入的用意有所察觉,但对此并不表示乐意接受。
这一次时Reo主动给志摩点烟 这与影片后段7.19那场巡演后场的情节发生对比。
志摩被Haru拒绝后,Reo跑来安慰他。
这一次虽然Reo主动,但志摩犹豫了一下并没有接受。
志摩虽明白Reo对他的心意,但是她已经决心克制自己不再回应。
随着时间流逝,三人在感情角逐里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Haru和Reo的关系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在发行专辑之后,Haru的通过词曲展露的才华,逐渐让Reo怀疑自己在乐队里的位置,怀疑自己是否只是Haru的陪衬。
于是Reo开始放纵自己,和男人厮混,经常受到暴力对待。
Haru的劝说反而让她觉得自己更加无地自容,显得逃避现实自暴自弃。
直到那一次志摩拼命救下自己,Reo情感的注脚发生转移,在Haru那里得不到想要的爱的Reo,就像一只漂泊无依的热气球遇到可靠的大地,将爱倾注到志摩身上,尽管她早已明白志摩爱的是Haru,而不是自己。
志摩说的是“Haru在等着我们” 志摩的爱一直留给Haru。
无论是最初加入乐队的动机,还是西装革履假装上班族跑到Haru的老家让Haru的家人安心。
当他知道Haru同性初恋情人的存在之后,更下决心要守护她。
把自己放得很低,甚至把自己单恋的苦痛埋在Haru隐藏性取向的苦痛下面。
志摩小心翼翼地守护Haru (三)“当傻瓜有什么不好?
等到乐队要解散的时候,Reo的头发已经比Haru短了。
和以函馆为终点的巡回演唱一样,所有的情感都走到了该摊牌的时候。
————————————————————————————————————————————她爱她
在一次巡演的结尾Haru讲述了流浪汉和红发女人的故事。
流浪汉代表的是Haru,无所无依,漂泊不定,因为爱而不得所以封闭内心,不再怀有希望地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挂起一百元按摩十分钟的牌子,这块牌子名叫音乐。
谁会接受他的服务呢?
谁会认可自己呢?
但有一个红发女人还是来了,她的名字叫Reo。
Reo和别人不一样,她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不在意Haru是否和别人不一样,她接受了她。
从此只属于这两个人的世界筑成了,名字叫「Harureo」。
Haru说她最羡慕这个红发女人,最想成为她,正如她想成为Reo一样;但她同时也怨叹自己无法成为她,正如她永远无法成为Reo一样。
人总是会爱上自己想成为的人。
在我看来,这就是Haru对Reo的最好的告白。
—————————————————————————————————————————————她爱他
Reo对于志摩的爱更像是没有目的奋不顾身的爱,是明知没有结局,也要爱下去。
Reo需要给Haru的爱和自我的否定一个出口,而这个出口就是志摩。
Reo一直是个缺爱的孩子,对于爱她缺少选择,但她需要爱的实感,需要一顿饭一个拥抱,需要别人对她的注意。
在他失意的时候为他唱歌—————————————————————————————————————————————他爱她
在这场戏里,志摩吻Haru的时候,一直是跪着的。
他在恳求Haru接受他的爱。
Haru一直将对自己的爱分给了Reo,从「Harureo」的开始到结束,从来如此。
他想用自身的爱去填补眼前这个女孩的爱的缺失,但Haru却视之为同情。
其实Haru真的全都明白,只是他无法去回应志摩的感情,无法去切割自己的心。
在这场感情游戏里,所有人都注定是爱情傻瓜。
但就如Reo说“当傻瓜有什么不好?
”,在这场最后的巡演中,每个人都明了,彼此对彼此的感情。
所有人都对自己说,不要再犯傻了,可是还是忍不住一次次去触碰,明知道得不到回应。
(四)最后的最后,我们的恋歌会一直唱下去。
我很喜欢故事的结局,虽说是最后的live,但不过是在函馆的一个稍大的场馆里说了告别。
没有人山人海,甚至没有流泪,唱完了最后一首歌。
三个人装着毫不在乎的样子隐藏着心里的不舍,佯装离去,却没有想好未来。
不管如何,先解决眼前的一顿饭吧。
「Harureo」会不会重组虽然不得而知,但是这三个人间一定会重新建立起某种平衡,再走下去。
这像极了生活本来的样子,人与人之间相遇,联结,再到成为彼此生活的一部分。
命题感太强,又冲不出命题,音乐的部分没有认真做起来,靠着几首歌反复的播放,无论是两人借歌谈情,还是音乐的改编,都十分简单,两位主演硬tag百合元素,甚至都不如最后那两个小妹妹一起听歌感人,那个画面才让我看到,那是她们珍惜的东西。
沒人離得開音樂,在豆瓣上標記聽過哪些專輯我無話可表,我衹感受,是神聖的,音樂承載著無限。春和蕾歐的歌離不開她們各自不一樣的人生態度,尤其是在如何看待情感關係上,春的初戀如今生活幸福她也無悔一直把她放在心上,對待感情專一忠誠,蕾歐則持相對開放的態度,甚至達到濫的程度,在錄製音樂節目那一段裡原因畢露,身邊重要的人相較於自己優秀得非常多以至於自己無時無刻不相形見絀,更要命的是其善意溫情的安慰和鼓勵不再成其為甜言蜜語脈脈含情,而是按門鈴的拜訪,對蝸居著的不足的自我的拜訪,是惱人的,苦惱自己為什麼此刻沒有和她一樣優秀,這樣的話就可以此刻毫無顧慮地與其拿起吉他、創作歌詞、共譜和弦,讓生活如音樂般美妙。下樓,她又和陌生男人在走廊上勾搭,無言走過,她抽著煙談笑風生又不盡然,總會有人此刻是蕾歐,下一刻是春。
成田凌为什么可以搞得这么像金子统昭,想讲爱而不得的故事,但是套上日本独立乐队地下生态这个皮也并没有显得多酷。这歌是不是只有我,觉得也不怎么好听【
文艺片的矫揉做作,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你。
初雪窝在家里,看完之后反复听ost
10分钟能结束的短片拉到这么长,旬报赏看得出老杆子们越来越差了
小松菜奈太好看了,而且有感受到她演技的提升。不知道为什么全片看得好难过,时不时就有泪点,不过收尾很开心
像是老夫老妻在拌嘴
氛围片,氛围拉满就完了,音乐又好听。选角太合适,三个人换掉任何一个都差点意思,二十代的完美三角恋啊!
现在看双女主的片,总会拿《花与爱丽丝》做标准,然而至今没有超越岩井俊二的。盐田明彦也算是会拍妹子的导演,可惜剧情淡的一泡白开水,反映地下乐队生态什么的就别提了,明明三个主角有那么多内心冲突和挣扎的戏可以挖。好在三主演的颜值我是吃的(成田凌真好看啊。以及大阪那家黑胶店不错,就是小松菜奈背后一排blue note和verve首版,手里再拿一张peter green感觉违和
胡子渣渣的成田凌挺有魅力的
别刷不好看了 只能说明不适合你 而我 我就吃这套【2019上影节_6.15_梅龙镇广场ua
一个本质狗血的故事,被拍的像做梦一样,但点到即止的东西也都太浅了,就算是反复放歌,也立不住人物。话说,小松菜奈把痣给点了?
支离破碎,一团乱麻,不敢相信是盐田明彦的东西。不过还是有动人部分:自食其力的乞丐和应援乞丐自食其力的陪酒女。
迷惑行为大赏,人怎么可以如此不坦诚,恋爱吃瘪大赛吗这是,这三人组一定是土象星座!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东亚女同适合服用的一款苦瓜汤。门胁麦太会演了,把那种压抑的苦闷呈现得淋漓尽致……直到看到强吻镜头前我都以为是Haru单箭头,结果两个人明明是互相喜欢的。两个人的音色都好好听适配度好高。“这根尖刺别拔掉留着就可以,因为这样才会一直牢记。”这封情书真的又别扭又深情。
建议出一个剪掉演唱的版本,就几首歌要唱多少次才够?
剧情勉强算合格,但是情感感觉没表达的太细腻。歌就那么3首,翻来覆去,没任何变化,我以为最后一场会来个大乐队版本,没想到还是那样。为了那个吻,勉强合格把。
大多不知为何散漫的散漫时刻,感知力匮乏。后半程偶有闪光,珍贵的、相互依存的情愫逐渐反抗空虚的三角关系、与无聊的自我感动的淹没,因而有所触动。
生活的缝隙里哼起歌,孤单地收集着零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