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传

Hawking,霍金的故事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丽莎·迪伦,亚当·戈德利,菲比·尼克尔斯,迈克尔·布兰登,汤姆·霍奇金斯,克里斯蒂安·鲁贝克,马修·马什,阿纳斯塔西娅·希尔,彼得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4

《霍金传》剧照

霍金传 剧照 NO.1霍金传 剧照 NO.2霍金传 剧照 NO.3霍金传 剧照 NO.4霍金传 剧照 NO.5霍金传 剧照 NO.6霍金传 剧照 NO.13霍金传 剧照 NO.14霍金传 剧照 NO.15霍金传 剧照 NO.16霍金传 剧照 NO.17霍金传 剧照 NO.18霍金传 剧照 NO.19霍金传 剧照 NO.20

《霍金传》剧情介绍

霍金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63年,霍金21岁的人生发生了一悲一喜两个重大事件。这一年他被确诊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病会使他的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只剩下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最后连心肺功能也会丧失,当时大夫预言他只能再活两年。这一致命的打击几乎使霍金放弃了学业,但生日舞会上一个女孩的出现神奇地改变了一切,她就是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抗日义勇军华丽的她国土资源局长跨国大追捕:我是警察恶战蜈蚣TEN:姬密特攻编号17温柔杀戮我的老板为何那样光环第二季小满生活上海王请叫我乌雅氏血浓于水二十世纪国标舞女孩人妖阿发痴人三部曲1/3窃脑宅男越和南新闺蜜时代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黑镜第二季向着幸福前进劫后余生大巴上的女孩消消气第十季雪莉再生门新娘未满ESCASPE

《霍金传》长篇影评

 1 ) Hawking

没想到最后竟然会看到泪目。

一直以来,觉得霍金的病是上天对他的嫉妒,是他的不幸。

幸运的是,他有一直支持他的父母,爱他的妻子,尊重他的朋友,欣赏他的老师,甚至有一个强劲的对手。

他面对疾病时的坚强,让他的才华没有被湮没。

剧末,当我意识到那个噪音是宇宙大爆炸的余热,整个人都沸腾了。

原谅我的无知,原来,宇宙大爆炸已经被证实了。

“I believe, small though we are, insignificant though we may be, we can reach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2 ) 练习失去

After Hawking...如果知道有一天会失去呼吸,那么练习溺水会让自己更加乐观。

如果有一天终须死亡,那么在头脑中模拟死亡,也会让自己对生命找回更多的掌控感。

也许就像知道自己得病后的Hawking不断练习溺水一样,人如此忙碌,是为了对抗死亡;赋予人生意义,是为了对抗人生前死后的虚无。

我们总要做些什么来面对这种虚无感 背向它是一种 面对它是一种 还有一种 就是走向它拼命得到 是一种抗拒;练习失去 则是一种顺从式的抗拒我想 也许练习些什么 能调整自己活着的感觉 就像 就像升级自己的味蕾去感受食物一样在老去之前 练习大脑对肌肉发出指令的过程,并控制它在记忆老化之前 感受大脑里铺陈图像的过程,并控制它在死亡之前 感受宇宙深处的宁静,回到它体内去我知道 面对生命总要做些什么 那样会感觉更好 对的 只是感觉好些就足够了 他选择做的事情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心理过程 仿佛他上一秒是那样想的下一秒就那样做了 他是那样直率而兴奋地对着台上的教授说你的计算错了你的整个物理理论是错误的 他是那样狂喜地冲下剑桥的站台 喊回那位也许世上仅有的数学家知音 在地面上画起时间和空间的横纵轴 完全忘却了自己身体的不便 从他我知道了一种面对恐惧的方法 就是进入它 熟悉它 让它来到你的生命里 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要让恐惧阻碍美好的降临 它只是在内心 会在那里 它会让美好的降临更美好 会让生命尝起来 更美妙知道这一点的时候 我就觉得宇宙爆炸之前的宁静和虚无 也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而我们都将回到那里去

 3 ) 天才

不记得是搜索什么的时候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名字,看到主演是卷福而且是2004年的卷福,我就好奇去看了这部电影。

说实话,我是个物理渣渣,完全不懂也弄不明白,但对这个学科还是保持着一定的科普爱好,而且我很崇拜认真做事情的人,火车站前用粉笔画出宇宙起源的那一幕,我觉着卷福演的很棒,那种高兴和喜悦是发自内心的,隔着电脑屏幕你也能感受到的。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似乎也有这样的时刻,整个人感觉很奇妙,眼中的一切都妙不可言。

所以,我想这是不是做科学家的一个好处,那就是更容易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美妙。

记录的是天才霍金的故事,但我觉着演员也是个天才,因为他演天才居然没有违和感。

 4 )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你知道霍伊尔说过什么吗?

什么?

如果你能开车一直往上,半个小时内你就能到达太空。

头脑,勇气和财力,在这个国家,物理是场战役,还是场残忍的战役,你需要足够聪明,似乎这样就够了,其实不是,无论你的头脑在做什么工作,都需要金钱资助,想要在这个国家得到金钱资助,你需要勇气,因为总有阻力成为你的障碍。

你要为你的信仰而战斗,拼尽全力,不然那些坏蛋会成为你的绊脚石。

哦,上帝啊!

如果不是因为我总作恶梦,那么即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拥有着无限空间的君王。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有位年轻小姐叫怀特,她能行走得比光还快,在当天刚刚出发,却已在前晚到达。

他让爱因斯坦变得很美。

我相信,纵然我们如此渺小,纵然我们可能微不足道,但我们仍能深入了解宇宙的全貌。

当你看向那里时,觉得自己有多渺小,我们的确非常、非常的渺小,但是我们却能探寻非常、非常广阔的天地。

 5 ) 霍金传2004

十足的传记片,几个记忆深刻的镜头:医生宣布霍金短暂两年生命里大脑正常运作时的微笑,霍金为了锻炼日渐萎缩的肌肉在浴缸练习憋气到脸红,霍金揉搓着不受大脑控制的双手暗自悲伤,简骄傲的说这个男人会成为我的丈夫,霍金在站台上用粉笔画出宇宙起源的那一声boom。

天才都是疯狂的,霍金不仅疯狂而且坚强、执着还很幽默。

可能是天妒英才,才会让霍金饱受疾病的折磨。

好在有理解支持并且深爱他的家人和爱人,才会让霍金在崎岖的成功之路上多一丝慰藉。

不记得是搜索什么的时候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名字,看到主演是卷福而且是2004年的卷福,我就好奇去看了这部电影。

说实话,我是个物理渣渣,完全不懂也弄不明白,但对这个学科还是保持着一定的科普爱好,而且我很崇拜认真做事情的人,火车站前用粉笔画出宇宙起源的那一幕,我觉着卷福演的很棒,那种高兴和喜悦是发自内心的,隔着电脑屏幕你也能感受到的。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似乎也有这样的时刻,整个人感觉很奇妙,眼中的一切都妙不可言。

所以,我想这是不是做科学家的一个好处,那就是更容易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美妙。

  是什么让他生命延续,是它的求生欲,是它告诉我们生命不应该草草了事。

致敬那仍在仰望星空的人。

转发

 6 ) 印象最深得还是那个教授说的话

我知道你前行的路上多出个障碍的滋味我知道被告知不能做什么的滋味 所以我当了老师我永远不会阻止我的学生在学术上的追求就因为我不同意他得观点永不我知道你能做的远不止批判什么东西大胆去做吧 就你自己做独一无二的

 7 ) 我们没有经历过霍金的苦难,但我们应该像他一样坚强

1978年12月的斯德哥尔摩,BBC电视台正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之前忙碌的做着采访准备,接受采访的两位科学家是阿诺.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但对于他们的获奖成果只字未提,只是在他们与主持人的交谈中得知应该和霍金有些许关联。

虽然采访过程很平淡,无非是一问一答的形式,采访内容也是对二人研究经过、成果特点,甚至是身世背景的简单讲解,但却在影片中作为第二主线进行了不间断的穿插

就这样在两人时而无聊时而严肃的讲述中电影将观众的视线带回到了第一主线的情节之中,那便是霍金的故事。

1963年1月在圣奥尔本斯,斯蒂芬.霍金的家人为他21岁的生日举办了一个的家庭聚会,此时的霍金瘫坐在沙发上歪着头笑看着电视里霍伊尔教授提出的“恒稳态”理论。

好友简邀约来到霍金家,霍金为讨简欢心播放瓦格纳歌剧,却被母亲不合时宜的理由制止了。

吹完蜡烛的霍金带着简走在园中的草坪上,谈论着宇宙和星空以及伽利略和爱因斯坦的各种话题,彼此躺在草地上,简告诉霍金自己其实不喜欢瓦格尔而喜欢的是拉赫曼尼诺夫的古典音乐,霍金却向简委婉的倾诉着爱慕

两个人相聊甚欢之时,却不知一场厄运在悄悄降临在霍金身上。

霍金突然动弹不得,起不了身,简找来了霍金的父亲帮忙。

霍金被送到医院以后,经过各项检查,通过专家会诊,得知霍金患的是运动神经元疾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医生告诉他得这种病,除了大脑完好无损,其他身体功能、肌肉都会渐渐衰老,萎缩,这让年轻的霍金犹如遭受晴天霹雳一般无法接受,他开始通过在水中憋气测试时间长短来顽强对抗病魔的入侵。

父母知道这种病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可怕,最多活不过两年,父亲决定要找霍金的博士导师丹尼斯,请其帮忙给给霍金安排一个简单的课题,让儿子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学业。

崇尚严谨科学的导师没有接受霍金父亲的请求

尽管丹尼斯在给霍金确立课题时,提出的磁致旋光和自己做出的马赫原理都没有引起霍金的兴趣,但并不影响他对霍金才华的欣赏,并告诉霍金有不同意见与其当众反驳不如大胆追求,科学要学会原创,要用事实理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霍金一直不赞同霍伊尔教授的“恒稳态”理论,他坚信宇宙有起源,同样霍伊尔也不相信所谓大爆炸理论成立的合理性,他认为大爆炸只有信上帝存在的宗教者才会相信。

在听霍伊曼论述关于“时间对称性的重力新理论”时,已经用物理公式彻夜验证过结论的霍金在众人面前直言不讳的指出了场发散的错误观点,遭到了反驳的霍伊尔恼羞成怒和霍金结下了仇怨。

一次偶然机会,霍金认识了拥有出众才气却被埋没的罗杰.彭罗斯,在去伦敦听了彭罗斯的演讲之后,霍金更是被彭罗斯的拓扑学以及奇点学说所吸引,两人成了志同道合的研究伙伴

尤其是在霍金上火车返回剑桥时听到对坐女人无意中所说的时间问题,使得霍金茅塞顿开,即使身体不便依旧跳下火车,在站台上用粉笔向彭罗斯证实出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可以证明奇点的存在,即大爆炸原理就此被得出。

另一方面,霍金的身体越来越差,从一开始的腿脚不便到后来的手指萎缩,直至连说话都成为困难。

但他依然利用水中憋气的方法来延长自己的时间,他困难的系着鞋带,艰难的拧着水龙头,切着西红柿,始终没有放弃任何使生命继续下去的机会

更没有让身体的病痛影响大脑的思考,努力坚持着自己的科学理想,争取最大的可能性来拓宽自己人生的宽度和广度。

当然,能支持他的动力不光是父母还有着他和简之间深沉的爱,即使他身体变得慢慢不灵活,他还在给简写信告诉简自己没有事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美好,不管霍金情绪不好还是两人发生争执,只要简一句“Hello”,霍金就会妥协,露出开心的笑容。

所以在霍金向简求婚后,虽然简为霍金的身体担心,犹豫了,但还是在学校财务主管的面前义无反顾的承认霍金是自己的丈夫,这便是真爱。

最后霍金宇宙起源的理论得到了导师的赞美,说它的发现使爱因斯坦变得更美,同时也照应了影片开头的那句话“追溯时间起源的故事”。

两条主线合二为一,无论是阿诺和威尔逊关于起源的声音还是霍金那句“Can you hear me”都是让我们为之震撼的奥秘。

如今,霍金已经离我们远去,物理史上的又一位巨人与世长辞,但他留给我们的科学财富却是永远无法磨灭的,是享誉世界的珍宝。

不得不说,霍金是物理学界乃至整个科学界身残志坚的历史性丰碑,他生于凡尘,归于星辰,其对待宇宙研究的精确度,对待生命的坚韧度,对待科学的献身精神,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科学永无尽头,真理还在继续,伟人的故事注定不会结束…… 该文首发于明叔看大片同名公众号 ID:xiaomshushu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jY1MzIyMQ==&mid=2247483751&idx=2&sn=9ae39c51a65841da89bf07da6bb73657&chksm=971f132da0689a3b417b5bc3105213dba49e63c96c5373494b0f3265d0036d96207cf12d3149#rd

 8 ) 有了物理,要艺术干嘛

在没看这部片子之前,看过霍金年轻时的照片,我毫不怀疑他曾经是个性感的男人:一身简洁的西装,浅色打着半温莎结的细领带,规矩白色的口袋帕,以及满脑子的宇宙。

而找bc这样的演员来演,竟然也丝毫没有显得多么戏剧化的美化他的帅气,只是身高的差异一时让人不太习惯而已。

我十分惊异我竟然是哭着看完的。

毫无疑问,我崇拜科学家们,这是我小时候的第一个职业梦想,当然随着发现成为天文学家必须要数学好在小学3年级左右就放弃了。

但我依然知道在我们头上那片天空有着我们不能了解的东西,仿佛一个巨大的阴谋,而歌舞升平的地球只是这个阴谋冰山一角的假象。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那套十万个为什么的天文那本书曾经被我翻阅到掉页,虽然最后的结果只是我能毫不费劲告诉小朋友们土星到底有几个光环,木星又有几个卫星,可笑的是当时的“科研”竟然没有出太阳系。

很快我就开始寻找作为一个门外汉的别的切合点,比如说,毫无悬念的我成为了一个科幻迷——通过故事和情节理解物理概念总比通过演算和公式容易吧?

更何况我是一个至今十以内的四则运算都经常出错的数字盲。

这个版本的霍金几乎毫无疑问的坚定了我的信念,他曾是个性感的男人(literally)。

在中学的时候头回看他的时间简史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即使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我能懂多少,这书又对我有过什么影响。

而当影片进行了20分钟以后我已然完全忘记了那个把福尔摩斯当基佬片看的bc脑残粉,回到过去那个藉由我不懂的理论来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冥想和满脑子时时充满抽象又瑰丽的画面的年少时间段。

而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更让我好奇的是,到底他们会怎么把物理这样一个艰深而美丽的词儿包装成一种俗世坚信存在的坚定信念最后把电影卖给观众,就像把无聊的数字变成图像这种可视化数据,把实际上百无聊赖的绕圈最终毫无悬念演算的推论变成充满激情和惊喜的科学发现。

我也好奇那些物理专业的学生,物理学家们,到底怎么看这样的影片。

诚实的说,我认为bbc做得已经够好了,他们在科学的艰深和艺术的张力这样水火不容的两种概念中取了中间点,当然,面对普罗大众,这样的中间点绝对不是最公平的平分,更像是拉格朗日点(其实就是看这样主题的电影无法自制的想象力产物),当然拉格朗日点可以有好几个,只是毫无疑问bbc选择的点是亲近艺术来照顾大众的理解能力。

最可爱的是,我曾听有人说过,有了物理,要艺术干嘛?

这样的话。

而在这种科学主题下的电影中,艺术竟然可以作为推销物理的媒介存在。

只是让物理学家们心碎的是,他们推销的并不是真正的物理,正如这不是一部科教纪录片,他们推销的只是物理这个概念,包括:公式,演算,聪明灵光的大脑,天才科学家,等等。

这样的在科学家传记电影常用的手段也是我一贯对科学和艺术的理解,科学是美的,这种美是只有通过多年的学习基础知识以后才能真正看到的。

正如对我来说——一个高考结束以后恨不得欢呼着迎接没有数学的新世界的人,即使我能意识到,很多数学和物理的理论有着难以想象的混乱与和谐之美,很多假设都可以是漂亮又无懈可击的诡辩,但是不能深入论证,公式,演算使我无法真正领略,而艺术就是这样的补充的存在,在我看来,哲学,宗教,甚至很多领域,都只是因为旁人无法理解物理之美而创造的解释途径。

有了艺术,一个方程可以变成一张图,一部动画,甚至一个故事,因为艺术家不需要知道这个方程是如何产生的,只需知道作为一个方程它可代入变量。

而相似的巧妙之处在于一个至少不能完全理解霍金那颗天才的头脑里头到底在想什么的演员——一个演什么像什么的演员,竟然能够演的足够逼真以唬弄普罗大众。

表演的艺术有时候只能说是演员天生的天才,跟霍金能坐在轮椅上光靠脑袋就能想出一整个宇宙一样,bc的角色总是具有强烈的带入感,看久了总觉得他不是哪个演员bc而真是那个聪明绝顶的天才,他脸上每一块肌肉都在告诉你“我懂,我真的懂”,这个宇宙还未表达的一切,这个宇宙已经存在的一切,都在我脑中,只要电影未结束。

而我甚至不是观察所得,整个宇宙在我脑海中逐渐被运算出来了,甚至在宇宙大爆炸以前,甚至可以没有原因在结果之前发生,甚至可能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存在,什么也没有,只有一颗蕴含一切在世间毫无容身之处的奇点,甚至可能这颗奇点是由另一个世界坍缩而成的,谁知道呢?

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演员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世,而电影还未结束!

 9 ) 疯狂、坚强、执着还很幽默的霍金

镜头感十足的传记片,几个记忆深刻的镜头:医生宣布霍金短暂两年生命里大脑正常运作时的微笑,霍金为了锻炼日渐萎缩的肌肉在浴缸练习憋气到脸红,霍金揉搓着不受大脑控制的双手暗自悲伤,简骄傲的说这个男人会成为我的丈夫,霍金在站台上用粉笔画出宇宙起源的那一声boom。

天才都是疯狂的,霍金不仅疯狂而且坚强、执着还很幽默。

可能是天妒英才,才会让霍金饱受疾病的折磨。

好在有理解支持并且深爱他的家人和爱人,才会让霍金在崎岖的成功之路上多一丝慰藉。

 10 ) 电影里的霍金,以及其他科学家

因为存在像引力这样的法则,所以宇宙能够“无中生有”,自发生成可以解释宇宙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存在。

——霍金《大设计》四个多月前,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躺在椅子上研究一篇剑桥图书馆刚刚解封出来的论文,正是霍老师在1965年发表的那篇著名的博士毕业论文。

艰难地读懂了第一章,后四章只好从简介跳到结论,然后就看到了他在致谢页上歪歪扭扭的签名。

他谢了导师沙马,但没有任何与他后来的太太简相关的字样。

签名页在得知他逝去的消息时,我有些难过,并未震惊,但略感诡异,因为前一晚正好在奇遇电影上读一篇讲《她比烟花寂寞》的文章。

我们都知道杜普蕾得的病和霍老师的很相似,杜普蕾渐冻的身体在42岁的时候停止了呼吸,霍老师比她多活了30多岁,这已经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我又想起了大三那年,霍老师来浙大演讲,邵体馆乌泱泱的挤满了人,大家只为一睹传说中这世上“最聪明”的大脑。

那年霍老师演讲的内容我已经全忘了,只记得坐在轮椅上全身肌肉萎缩的他,却是一个出奇幽默的人。

而这一点,很受电影人喜欢。

霍金与万物理论回过头来再看2004年的《霍金传》,彼时的卷福还非常年轻,剧中最后有一幕是他在身体已不受控制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博士论文署名,为此他拿到了沙马教导他的“自力更生”的奖学金(彭罗斯的评价:“前三章平淡无奇,但第四章却是莫扎特一般的杰作”)。

这一幕显然与史实不合,因为霍老师确实是现有奖学金才后有博士论文,这一点在致谢页上有体现。

抛开这一点而言,我认为《霍金传》还是一部很很写实的电影,因为它并不着眼于霍老师是如何如何“身残志坚”,或者简与他的爱情是如何如何地帮助了他,它认真讲述的,就是霍老师是如何追求属于他自己的物理理论的。

物理对于他就是一切,这对于大部分的物理学者来说都是相似的。

尽管用影像来表达科学的内容并不容易,但对于科学的探索过程却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在剑桥人针锋相对的探讨中,关于相对论、稳态和奇点的解释也就不那么艰深了。

霍金论文首页这种学术性的探讨,在卷福出神入化的表演下体现出了《霍金传》的精髓:万物理论并非万物内在的理论,而是适用于万物的“一种理论”。

它表现了科学精神中反叛权威的重要性,这正契合了片头霍老师放的瓦格纳的《女武神》,和简喜欢的拉赫玛尼诺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和卷福的表演相比,小雀斑在《万物理论》里的表演并无明显的过人之处,但他占了些“精致”的便宜。

《万物理论》的故事走向更偏好莱坞,更温暖的色调,更唯美的摄影,更多个人情绪的体现,更多二人世界相濡以沫,这样的故事更讨巧,符合大众对科学家的猎奇。

但这样的故事又让我有一种错觉,仿佛霍老师是靠谈恋爱谈出的科学成就。

这便是科学家和电影人之间巨大的鸿沟。

大爆炸客观上说,绝大部分的科学家和绝大部分的电影人都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一类追求绝对理性,一类拥有绝对感性。

大部分电影人并不具备很高的科学素养,因此在他们眼里,科学家更多的是一种“符号”,能解释一切他们觉得玄乎的东西,而这种玄妙在电影中带来的神秘感,往往比科学带来的理性精神要更重要。

霍老师在理论物理上的成就有多高,在学界尚存在争论,一方面他因为身体原因,大部分的理论贡献停留在七十年代,另一方面,他的科普作品在社会上产生太大的影响以至于人们对他的关注聚焦在名望而非实际的研究成果上。

霍老师提出的奇点证明和黑洞蒸发理论在他这么多年孜孜不倦的科普下可谓深入人性,用镜头表达起来不太有疏离感,但要表现多维空间就不太容易,所以诺兰在《星际穿越》中的镜头才会让人惊叹不已。

但摄影师对于超越经典物理体验的表达始终是一种迷幻的感觉,与贴切的理论构造相去甚远。

真正给出详细背景知识的,是最初的《生活大爆炸(TBBT)》,片名就契合了霍老师一再追求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为了得到最正确的表达,所有的背景知识都由加州理工和喷气实验室的学者支撑,这是TBBT最初让人信服之处。

前三季TBBT讲述的博士及研究员的生活非常贴合事实,但是之后的几季就逐渐陷入到肥皂剧的囹圄中,而对科学的致敬,也不过是谢耳朵时不时拉霍老师来出个镜。

这也说明,再好的编剧,他能在科学笑话上准备的段子也都是非常有限的。

无法走入科学家真正的生活,也就导致对科学家的描绘失去了灵魂,只剩打着“科学名词”的旗号,对极客们缺乏生活常识的嘲笑。

有趣的是,TBBT里的一大梗就是谢耳朵总叨叨着擒下诺贝尔奖,这似乎也体现了公众对科学家们心态的误解,似乎诺奖就是唯一的追求,而诺奖也成了唯一的评价方式。

殊不知,直到最后霍老师也没拿到诺奖,一来学界对他的理论还有存疑,二来他的理论确实尚未得到实验证实。

事实上,霍老师追崇的相对论也没拿到诺奖,因为实验证实的争议,爱因斯坦只能通过光电效应拿奖,这也是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自身的限制。

《霍金传》在这里有个巧妙的设定,两条并行的故事线里,有一条说的便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因为发现宇宙背景辐射而获诺奖,这倒是很实际地说明了二者的区别:同为聚焦大爆炸理论,也许彭威在公众上的知名度远不如霍老师,但他们的原创性实验真正探索到了对新晋理论的决定性支撑。

更何况,霍老师,应该算是数学家。

美丽的数学没错,霍老师是剑桥的数学系教授。

理论物理学家几乎都是数学家,理性的框架不能光靠拍脑袋思考哲学框架,必须有严密的数学推导。

而沉溺于数学世界的大咖,因为抽象逻辑太强,很容易被电影人们视为怪咖,有很多例子,比如《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石神、《古畑任三郎•微笑的袋鼠》里的二本、《心灵捕手》里的威尔、《模仿游戏》里的图灵。

当然,最有名的是《美丽心灵》里的纳什。

读博到第三年的时候,导师有天指着一篇论文对我说,我们是不是该整点博弈论的东西?

于是我重新开始修博弈论的课,看博弈论的论文,都拜追纳什教授的热点所赐。

博弈论最火的时候,什么学问都要往上靠,仿佛一项研究只要有博弈论的影子,就更高深了。

《美丽心灵》里对博弈论的展示无非是让罗素克洛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但在导演霍华德的眼里,纳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是他发明的理论,而在于他的传奇性,这种传奇性就体现在他的精神分裂症上,这与马什看待霍老师的角度是一样的,如果他不是“渐冻人”,如果没有一位女性在背后默默的奉献,他的传奇性就会降低,就很难塑造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可我们真去深入纳什的现实生活,会发现并不存在美如珍妮弗康纳利的妻子,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婚姻支撑了他在学术道路上的奋进。

故事很美好,很温情,但学术研究的残酷性却在好莱坞的包装下变得云淡风轻。

把科学家们变成“传奇”,这是绝大多数电影人的做法。

可是,为世界做出那么多贡献的科学家们,有几个具有故事性的话题呢,难道讲玻尔就只能说他踢足球和在“蚊”式飞机上逃难,讲怀尔斯就只能讲他在解费马大定理时因为时间关系而错过菲尔兹奖?

科学家真正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往往离寻常人太远,倒是茶余饭后的故事,能流传很远。

科学的作用是发现真理、帮助人类进步,但科学家们还肩负着传播科学的使命。

霍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很受限制的生命里,他乐此不疲地向世人做一般物理学家不屑于做的科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谢耳朵)。

客串一下《星际迷航》,这有啥不可?

我觉得这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尽管在后四十年里因为残疾而无法让研究的火花迸发到最亮,但他用简约而美丽的数学公式和物理图景让数以亿记的孩子们对探究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让我们认识到,就算再普通的人,也会好奇我们所在这个世界的真相:宇宙是什么?

宇宙从哪里来?

宇宙向何处去?

结语塑造科学家的电影人们也许不太懂科学,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伟大的科学成就,离不开孤独的钻研。

无论是《万物理论》、《模仿游戏》还是《美丽心灵》,在不多的讲述科学家的这些电影里,都有关在图书馆里闭门演算的画面。

这让我想起自己当年关在工程图书馆里写博士论文的日子,一边在陈旧的书堆里寻找能解决问题的数学工具,一边在成堆的稿纸上进行数学推导。

在论文上敲下满屏的公式,最后得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那种阿基米德式“Eureka”的惊呼,是可以让全身每根汗毛都竖起来的。

所以我充分理解,卷福在《霍金传》里通宵鏖战推导出稳态宇宙理论错误时,瞳孔放大时的快乐。

那真的是,Eureka!

(Rollin)

《霍金传》短评

主要还是很不喜欢一个格式化的演员诠释不同的人物。因为这种感受太出戏了,我时刻都觉得自己看得是imbecile Holmes,而不是Hawking。即使他并没有太多傲然自负的影子。真的难以相信这种放在同类影片中依然很平庸的电影,能被粉丝们撑起一片天。

7分钟前
  • Vigorous
  • 还行

BC啊,各个领域的天才都让你去演了,从霍金到梵高到夏洛克到阿桑奇到图灵…… 站在站台上用粉笔对着Penrose画示意图的一幕好有感染力……

12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在电影的最后,霍金的妻子问他接下来想做什么研究,霍金回答想研究量子力学,他妻子问要多久,他说大概20年吧,妻子说that fast!?对于普通人来说20年是个很长远的数字,对于科学理论的研究过程来说又是个很快的速度,而理论成立且对于后代的影响又可持续数百年数千年,这,就是我眼中的时间相对论吧

17分钟前
  • UglY_MoNey
  • 推荐

拍的特别混乱的一部片子,这么高的评分➕BC主演我期待值都拉满了,结果就给我看了一个哪哪都说了,但全都没说明白的缝合片。如果不是本来就对霍金的生平有所了解,可能根本看不懂发生了什么。BC的演技是无可挑剔的,但不是随便挑个牛逼的题材都能拍出差不多的片子,比起同样的霍金传记,这部太差劲了

21分钟前
  • BE MY
  • 较差

本片讲的是“成为我们所知的霍金之前的”霍金,未完全瘫痪也未获得巨大声誉,却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突破的节点,未如万物理论那样扩展到他大半个人生的维度,故而格局相对也就有所局限,卷福后来饰演了众多天才,但是始终摆脱不了他个人的特质,这在某些作品里是优点,但对普遍有刻板印象的角色便成了缺陷

23分钟前
  • 洛梦蝶
  • 还行

演技好,电影不喜欢

24分钟前
  • 心影儿
  • 很差

你不用喜欢霍金,不用懂物理,不用欣赏莫扎特,甚至可以不认识BC,可是我guarantee你会被这部电影搞得热血沸腾.in physics, very rarely we use the word beautiful!!!!!!

28分钟前
  • jo
  • 还行

oh....i am soooo in love

33分钟前
  • 许多多
  • 力荐

总觉得Eddie Redmayne演的霍金更霍金。

36分钟前
  • ibelieve
  • 较差

平淡如水

40分钟前
  • 宇宙熊猫王
  • 较差

故事一般,就是飙演技用的。BC的头发在影片中为何一会儿黑一会儿棕。

45分钟前
  • dingmumu
  • 还行

用学术知识泡妞这种高难度动作还是给那些天才(qi pa)来做吧

49分钟前
  • ___MR.Louis
  • 还行

小福好嫩啊,不过这电影真不咋的

54分钟前
  • ou~an
  • 较差

也是冲着BC看的。但是不得不承认英国佬拍这种传记类的电影很有一手。缺爷演技无可挑剔,不愧是演舞台剧的~~

58分钟前
  • 讪笑木偶
  • 力荐

What about the brain, I mean the brain itself?

1小时前
  • 幻象
  • 还行

呵呵

1小时前
  • bbbbbjjjjj
  • 很差

我一直以为bc演的福尔摩斯够神了,我日,这才是这货最牛逼的作品,没有之一,这版本是最帅的霍金吧?正如他还演过最帅的梵高~

1小时前
  • lisa|离
  • 力荐

2012.01.31 "I believe small though we are, insignificant though we may be, we can reach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 我一直以为bc演的福尔摩斯够神了,我日,这才是这货最牛逼的作品,没有之一,这版本是最帅的霍金吧?介尼玛绝对是宇宙美的标杆啊摔桌!正如他还演过最帅的梵高~最

1小时前
  • 百斩少女刘兔兔
  • 力荐

孩子们,岛上那位不是爱因斯坦

1小时前
  • 马丁杰弗森
  • 很差

我也是冲着BC去看的,电影配乐太弱了,完全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摄影手法,剧情,通通不行,导演是谁。

1小时前
  • 我有一朵小棉花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