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的。
最后一集看得我又哭又笑。
只有当过“废柴”才知道鼓起勇气有多难。
只有习惯过逃避才知道不逃避有多难。
19年年底,因为工作不顺利再加上领导pua,导致我情绪崩溃裸辞,失业了挺长一段时间。
辞职时刚好快要过年,新工作暂时没着落,过年回家都没敢告诉爸妈自己失业了。
过完年准备返京的时候又正好赶上20年初新冠大爆发,因为疫情严重,爸妈让我跟公司请假,说先不回京上班。
我那时也不知怎么想的,也许是失业了在家呆着心慌,也许是怕自己在家呆久了撑不住说实话,硬是在疫情还很严重的时候,不顾爸妈的反对跑回了北京。
回到北京的出租屋“宅着”“躺着”。
因为疫情也因为没钱,不敢点外卖,自己做饭。
逛超市,没工作没收入也不敢买贵的蔬菜水果。
那种拿起来看看,想买,觉得贵又放下的感觉,我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从19年年底失业,我一直在出租屋“躺”到20年春天,才好不容易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
那时候因为长期不怎么出门不上班不跟人交际,再加上上一份工作有很大的心理阴影,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做好心理建设,鼓起勇气去工作。
所以,我太能理解岸边满创业失败在家躲了六年重新出发有多难了。
真的。
逃避很容易,不逃避很难。
而且经历过失败的人更容易逃避。
尤其是有家这个避风港的时候,更想钻进去躲起来。
如果那个时候我听爸妈的话年后先不回北京,我大概率也会像岸边满一样失业很长时间,心安理得地在家当很长一段时间的“废柴”。
所以最后一集看到他穿上西装大步朝前走的时候,我哭了。
幸好啊,我们这些“废柴”还有家这个避风港,有爱我们,支持我们的家人,让我们在想躲的时候有处可躲,想逃的时候有处可逃。
多亏了家这个充电桩,让我们能在经历风雨后,好好休整一番,充满电,鼓起勇气再出发。
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间隙,人像浅水洼的鱼,拼命喘息。
睡前我跟小白说:我们看一个不用动脑筋哈哈哈的剧吧。
不知道小白怎么就打开了这个剧(可能是大叔之爱第二部跳水厉害)。
看了没几分钟,我就饿了。
这家人居然在辩论,上好的和牛是应该烤、还是涮,还是吃寿喜烧!
边吵边吃了8片贵贵的牛肉!
然后王者小侄女一锤定音:寿喜烧是为了吃充满了肉汁香味的魔芋丝和豆腐!
嗷!
看饿了,滚去厨房加热了一碗晚上剩下的饭菜,做了一碗西红柿鸡蛋盖浇饭。
并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吃寿喜烧。
刚下定这个决心,他们又开始吃贵贵的生鱼拼盘寿司🍣。
这个剧真是有毒!
让不让人睡觉。
简直要爬起来去古北的居酒屋。
对,然后就真的在家准备了寿喜烧
牛肉蘸生鸡蛋一级棒,热清酒赛高虽然剧里每个人物性格都很脸谱化:妈妈温柔、溺爱所有家人,姐姐强势、操控狂,姐夫怕老婆、曾经是乐队成员、现在是个音量不高不够成功的销售,侄女初三、喜欢的男生和好朋友谈恋爱了,弟弟坚持啃老6年、嘴贱无敌,有坚强的人生观。
但实际上,他们内心都是很温柔的人,熟知所有人的性格和软肋,也用自己的方式相互守护。
和剧里的食物一样。
都是又美味又暖的。
真适合这个冬天,一天疲惫之后对着咕嘟嘟的寿喜锅,边吃边看上两集啊。
还没看完,看完再继续更新吧。
——————————看完分割线————————没想到看这个唧唧歪歪的家庭斗嘴剧,也泪目了好几次。
最后春海叫爸爸了,大家都为男主打气加油,老客户为了能一直喝到妈妈的咖啡主动放弃追求而只是做朋友……真的是为剧里的每一个人开心。
今年日本有好多关于不工作的剧,《风平浪静的闲暇》也是。
好像真正做着自己喜欢事业的年轻人是非常幸运的,大部分人都只是勉力赚一份薪水而已。
停下来,想一想,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固然可喜;但也有可能停了好久都找不到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比如小满。
不管怎么样,人生的路,没有标准答案,只能在不停流逝的一天一天中,去找寻自己的舒适点。
我自己也在迷茫中随着惯性漂泊又挣扎了好几年。
一直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却觉得好像并不开心,做久了都找不到除了经济以外的意义。
但停下来,又能做什么呢?
迷茫、纠结、抑郁,都有过。
但饭还是要吃。
在一顿又一顿,一餐又一餐中,希望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路。
看到小满给女朋友做意大利面,并且认真地把做女老板背后的男人列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挺可爱的,并且女生如果能接受,也未尝不可。
小白其实没有太多做饭的才华,但这几年来,因为我宅且抠,一直坚持有空就在家做饭给我吃,感谢啊…
姐夫发烧的时候,小满帮煮了拉面。
看完那一集的第二天,我也感冒了。
然后也嚷嚷着让小白煮了清汤拉面。
热乎乎的汤面,吃完睡了一觉,第二天也真的好多了。
然后第二天要求吃了多一点料的拉面。
简直是被这个剧带偏食谱。
小满唧唧歪歪说炸猪排的那一段,真是深得我心:猪排就是要炸出来香香脆脆的时候吃!
同理炸鸡也是!
然后小白也同意做了炸鸡,然后略微过头了,有一点糊掉。
但是多挤上柠檬汁,再蘸酱料,真是好吃啊~胃已经很撑,嘴巴还是停不下来。
然后剩下的炸鸡打算第二天做成鸡块盖饭。
小白唯一有才华的,大概是做咖啡了。
毕竟也是得过咖啡世界冠军。
以前只能在家做手冲。
醒来又一杯咖啡真的是很幸福的。
但是手冲和咖啡机做出来的味道还是差很多。
最近自从小白的店开了,有空都能去店里喝到绵密的奶泡。
幸福感还是很强的。
感谢小白。
我晦暗抑郁生活里的温暖和大难题。
周末看完一部日剧——《我的事说来话长》,觉得还不错。
很多日剧着眼于社会中的小人物:因各种问题而苦恼的学生,充满压力的上班族,一事无成的中年人……因为很现实,所以看起来很丧,当然也比较有代入感,但是基调依然是积极的,时不时地流露出一些温情,便格外让人感动。
这部剧的男主岸边满是一个31岁的啃老族,自从几年前大学辍学开咖啡馆倒闭之后,就赋闲在家再也没有出去工作过。
故事是这样的,男主的姐姐绫子一家由于房子装修,临时要搬回娘家同阿满和母亲一起居住。
阿满在家待业六年,母亲房枝一个人支撑着阿满父亲留下来的咖啡店,姐姐住回娘家实在看不下去了,责怪母亲对阿满太过偏爱纵容了他的啃老行为,决定要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让阿满出去找工作。
男主的人设并不讨喜,如果在你我身边出现这样的大龄啃老族,即便人家家境殷实并不在乎儿女啃老,恐怕社会风评也不会太好。
但是阿满有一个专长,就是特别会强词夺理,俗称嘴炮,或者杠精。
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会立马予以否定,并说出一套自己的歪理,让别人无从反驳,诡辩堪称一绝。
他的诡辩让这部剧看起来特别轻松,没有半点无业游民百无聊赖的苦闷。
举个栗子姐姐问他为什么要把当初做咖啡的工具留着不扔,难道是想重新开咖啡店?
阿满立马否定:如果我对咖啡店还有留恋的话早就攒钱准备开店了,何必等到现在。
姐姐说既然留着也没什么用,那可以扔了吧?
男主马上吃惊脸:姐,你能对着输掉棒球比赛的高中生说,让他们扔掉训练场地的泥土吗?
姐姐一脸懵。
男主继续嘴炮:我看你就是会说出“不就是泥土吗,这些东西放在那儿也没用,还是快点扔掉吧”那种话的人。
是不是胡搅蛮缠,不可思议?
并且不露痕迹地引导姐夫光司和侄女春海跟他统一战线,为姐姐扣上了“总是以向前看的名义,逼迫大家牺牲掉对他们来说很珍贵的东西”这顶帽子。
姐弟口舌之战第一回合,阿满完胜。
姐姐绫子
标准的女强人,职场白领,执行力强,但也有典型的女强人通病,比较大条,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离过婚,同现任光司是二婚。
姐夫光司
以前玩音乐的,组建过乐队,(当然没火)。
遇到绫子后在其淫威下无奈放弃了音乐,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上班族。
怕老婆,怕继女,脾气极好,口头禅是“对不起”,窝囊指数四颗星。
侄女春海生
读初三,叛逆期,成绩优异,正处于青春期的烦恼中(自己喜欢的男生被好朋友捷足先登),从未接受光司这个继父,惹不起一族。
母亲房枝
一个很温柔热情的老太太,很有气质,性格好,厨艺好,很理想的外婆人设,备受老头子追捧。
这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就相当热闹了。
在期望阿满出去找工作这一点上,阿满是孤立无援的,另外四人统一了战线,只是姐姐绫子的方式简单粗暴。
但在对付姐姐这一点上,阿满又与姐夫和侄女组成了阵营,毕竟一个妻管严,一个叛逆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相处的过程中,哪儿有绝对的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呢,生活啊,就是跟环境、跟自己不断磨合的过程。
阿满的嘴炮不仅体现在跟人抬杠上,姐夫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还念念不忘自己的音乐梦,在他的怂恿下瞒着绫子辞了职,和他一起过上了家里蹲的美好生活,共同创作了《家里蹲兄弟》,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侄女春海因为感情受创,不愿去学校,阿满帮她做心理建设,成功诱她上学;后来春海因为想当电台节目主持人而不愿参加中考,也是被阿满无懈可击的口才说服;姐夫和侄女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关于别人生活中的烦心事,他能一语中的,直接触及问题的核心,唯独在面对自己的生活时止步不前。
阿满的诡辩来源于他超强的自尊心。
他并不是不想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是还没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但凡有人在他面前提起找工作的事或者给他介绍工作,他都会以充分的理由驳击回去,并让人因为把自己的观念和理想强加到他身上而感到自责。
他能够把啃老说成是陪伴尽孝心,把吃软饭粉饰得清新脱俗,就是不肯承认自己也想出去工作,只是迈不出那一步。
但那一步终究是要迈出去的,就看在什么时候,谁推得最用力了。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论主题是:如果你的伴侣一心当闲鱼,你应不应该去鞭策TA?
正方认为两个人要共同承担两个人的未来,如果一方一心做闲鱼,这种伴侣不负责不靠谱,当然是要鞭策TA共同进步。
反方认为生活已经不容易了,所有人都在鞭策你,如果伴侣这时也来加一把火,说不定就是压死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但很多时候,真的是需要别人在背后推你一把才有足够的勇气向前走的。
阿满喜欢的超级女富豪请朋友给他转达两个字:“去吧!
”对姐姐他们请人算命一事嗤之以鼻,说是不愿窥探未来的运势,可在经过一个占卜师面前时,听到占卜师也对他说了一句:“去吧!
”这两个字便久久萦绕在耳际。
和朋友打嘴仗说绝对不会去面试,就好比明明是美味的料理,结果却要被送外卖,这个过程本身就让料理的味道打了折扣。
后来却看到常去的一家料理店也开通了外卖业务。
仿佛全世界都在对他说:去吧!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阿满最终在家人及朋友的帮助下虽然忐忑但是坚定地迈出了那一步,身着正装,去参加面试。
无论面试的结果如何,他都已经成功了:冲破了自己内心的桎梏,跟长达六年的家里蹲说拜拜,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吗?
家里蹲岸边满的故事,说来话长。
父亲去世6年了,每个人都在向新的生活出发。
寡妇母亲谈起了恋爱,职场女强人姐姐为女儿的升学烦恼,新姐夫和继女关系紧张。
只有男主六年如一日地家里蹲。
姐姐因为家里装修,搬进了老家,故事就开始了。
姐姐要督促弟弟找工作,弟弟要和家人斗智斗勇,偶尔还要客串侄女的情感顾问。
编剧将生活和美食结合在一起,一锅寿喜烧让他们相聚,一锅寿喜烧送他们离别。
新住进来的家人不仅增加了烟火气,也预示着小满的生活要开始发生变化。
每个家里蹲都有他不想面对的事实——创业失败,在父亲生病的时候没有好好对待父亲,是岸边满的心病。
他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失败,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脆弱。
他和那只乌龟一样,缩在壳(家)里,自怨自艾。
岸边满画地为牢,为自己打造了一个以家为名的牢笼。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流逝,当他离同龄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他就越来越不能从这个牢笼走出去。
当他已经习惯了一事无成的自己,他对别人的指责就越来越迟钝,他变得无欲无求了。
反正他又没有伤害其他人,他自己的人生,别人凭什么指手画脚?
他用嘴炮对付别人的恶意,同时把亲朋好友的关心和帮助也一起拦在门外了。
发现自我的旅程一定是痛苦的,毕竟迷茫就是人生常态。
但是,无欲无求真的有那么好吗?
当你停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放弃体验生活,你就和人生的本质背道而驰——在生活中体验不同的情绪,在生活中满足不同的体验。
如果找不到想做的事情,那就从不讨厌的事情开始做吧?
如果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不如先从好好生活开始吧?
没读过高中的电台主播应付不了听众的提问,没经历过人生的空想家,又能谈什么意义呢?
看过很多日本的家庭日常剧和电影,《东京日和》、《家族之苦》系列电影,这部片子里就有家族之苦里饰演大儿子的西村雅彦。
他在喜剧电视剧里配戏必然有亮点。
挺喜欢这个名配角的,看古畑任三郎时记住的苦瓜脸。
ヾノ≧∀≦)o演妈妈房枝的原田美枝子,新参者里加贺恭一郎的妈妈,那时比现在还还年轻一点。
演技不错,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最近的《润一》里也有相似的角色扮演,同样是在清理丈夫遗物时找评估师上门评估取走了丈夫的旧书籍。
这部里西村雅彦开的旧书屋里,吭老族的儿子和姐夫上门卖书一幕,借西村的台词向润一里的剧情致敬吧!
演姐夫的安田显在《母亲亡故时,我想吃了她的遗骨》和《亲爱的艾琳》里都是演一个废柴儿子的角色。
《每天回家都看见老婆在装死》里被妻子的搞怪弄的晕头转向的小职员,《绝叫》里则是演绎了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人渣。
安田显是只要剧本好,能够无限发挥的配角演员,最近有往主役发展的趋势,不过没有做绿叶时候精彩。
日剧里一众优秀的副役,这也是日剧好看不好看,从一开始就能判断的依据之一。
小池荣子和生田斗真的姐弟倆让人眼前一亮。
家里成员之间斗嘴的日常,却是这样的弥足珍贵。
斗嘴的同时也有深深的为他人考量。
生田斗真最近的一部挑战编剧的剧没有这部精彩,小池荣子在《和田家的男人们》里,饰演出现在回忆片段里的妈妈,少有的不化浓妆,有点看得出老态来了。
没什么打动人心的剧情,可惜!
看这部剧的时候,疫情还未像现在这样席卷天下,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就是按部就班,平淡中有着幸福。
甚至看阿满无业颓废的生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有种“看笑话”的心态。
来到2022年,回过头再看过去的种种,疫情真的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有些人不甘依然在忙忙碌碌;有些人不甘却学着像阿满那样慢慢接受生活现在的模样。
毕竟走三步退两步比一步不走要强一点。
是我正处于一个无所事事的阶段,但又断断续续伴随着我收拾行李完成的。
可能有点应景的是电视剧讲的是无业游民和妈妈住在一起,因为姐姐家里重新改造所以姐姐姐夫还有侄女搬到一起住的故事。
整个剧本我觉得是日本人的舒适区,讲生活琐碎,讲吃东西,讲要不要工作,讲青春讲迷茫和徘徊。
由于后面几集我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看,可能情绪没有那么投入,但是女儿叫姐夫爸爸的情节,阿满虽然嘴臭但是却很爱自己的家人,包括母亲的形象,又或者姐夫弹起贝斯的时候,让我觉得这个剧在我这里会有4.5分。
我觉得阿满的形象可以说是整个剧的败笔又或者是亮点,毕竟整个故事是建立在阿满的“嘴炮”又或者是“强词夺理”之上的。
他有些时候的狡辩方式又或者是“骗钱”行为让人觉得有点无理取闹,所以会劝退一些观众。
但从我的视角来看,他对家人的无理取闹或许也是源于他很自信家人对他的爱,以及在某些时刻是对他自己的保护。
我觉得阿满是一个恨脆弱的人,六年待业让他自己其实也很犹豫和迷茫,他其实也期待依靠别人,比如富婆姐姐寻找到出路。
而在那之前他通过言语来成为身上的刺,保护自己。
但是就算他让自己逻辑自洽,他内心深处又或者从他人视角实际也能够看到他的迷茫和不安定的。
而解决方式是富婆姐姐和算命的人所说的“去做”。
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幸运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热爱的东西,很少人能够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并因此从事于此行业。
倘若因为认为自己不喜欢或者不适合,而永远处于等待之中,不如去做,从自己不讨厌的事情开始。
或许在过几年的求职季我可能又会捡起这部剧看,提醒现在也有些迷茫的自己,“去做”。
此外不值一提的是这部剧提到了好多棒球,还有甲子园,让我觉得倍感亲切。
接触到了新运动从而能够更好理解一部分群体的心情,这或许也是人生的重要体验吧。
这一幕我笑疯逃避:阿满内心也是矛盾的,也是自命不凡的。
用不断地否定别人来保护自己脆弱又敏感的心。
温暖:家里人都是温暖的,真诚,用心在体会着彼此的孤傲,包容着彼此的孤傲。
治愈:阿满走出家门去面试,光司拿起乐器,春海能够笑着面对男孩子,姐姐做了可口的饭菜,互相治愈,在咕噜咕噜冒着泡的生活里,所幸,大家都找到了支点,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001.生田斗真总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海报中他的那个样子,就觉得这部剧应该会好看,之前的师生恋电影《老师我可以喜欢你吗》里,生田斗真出演了一个看起来平凡普通其实非常有魅力的历史老师,略微宽大的西装硬是被他穿出了窈窕绰约的味道,眼下的这部电视剧《我的事说来话长》里,他又一次把平凡普通的灰色居家服穿的出神入化,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过去好好摸上一摸,同样,他出演的阿满,开店失败之后宅在家里做了六年啃老族,也还是让人恨不起来,俗话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本来一个地地道道的不思进取宅男,硬是被他演出了情有可原理所当然的意思,家庭剧要拍的好看需要功力,不仅仅需要对故事脉络和人物性格的深入把握,更需要一颗透视人间冷暖精于人情世故却依然满怀善意的心,只有这样的目光之下,表达出来东西的才能深入人心,比如是枝裕和的那些电影,《步履不停》,《小偷家族》,《海街日记》,讲的都是家人之间平凡又普通的生活经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角度和内心世界,许多条看其简单其实繁复的线条在无限空间的飘摇延展之中,平行或者相交,回避或者面对,最终形成万花筒般让人眼花缭乱的群体轨迹,无法拆解成为个体单独存在,这大约就是家庭的力量,把人像纸片一样钻孔之后装订在一起,形成一本书或者笔记,只有合起来看的时候,才能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这部剧里讲述的也是这样一个家庭,因为房子要重新翻修,姐姐一家搬回来住,从原来的外婆和阿满两个人相依为命,变成了五个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各自都有各自的难题和困惑,彼此之间有矛盾,有牵绊,有冲突,有斗嘴时实话实说毫不避讳的尖锐,也有家人之间互相包容不见外的豁达温暖,虽然是平行时空里发生的虚拟事件,却会让人觉得真实的在我们的时空里随时发生和进行着,让人不知不觉从头到尾看了下去,不知不觉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的追了下去。
每一集都是分成两个部分,故事讲述短小精悍又互相联系,不拖沓,没有不必要的无病呻吟和狗血的台词表达,会尽量争取按照剧集顺序写下去,第一集01.寿喜锅与自行车这一小段很暖的是阿满和春海之间的沟通交流,饭后夜色之中两个一前一后骑自行车的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各自面对困境迷茫失落,身为成年人的阿满,在自己人生失意的情况下,依然努力豁达开导春海,没有端着成年人一惯表现出来的那份身为过来人的觉悟,也没有指点对方人生的意思,只是闲谈一般讲述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是学生,就要努力适应学校去上学,逃避解决不了问题,面对春海那不上学的大事件,阿满没有像姐姐绫子那样咄咄逼人,他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寿喜锅事件,让春海自己去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有些事,并不完全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十五年没吃寿喜锅,一直觉得难吃的不得了,现在再吃,因为种种变化,觉得还不错,可见有时候还真的就是可笑的坚持,也是用了这样的话题让春海明白,不上学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人生的一段有趣经历,也许以后过段时间再回头去看,就会发现不过是可笑的坚持,月夜之下两个人畅快骑车的背影,真是让人由衷的羡慕,这一部分充分突显了阿满作为失业宅男的种种明显特质,时常有惊人的论断,关于牛肉,能说的让光司姐夫心悦诚服深以为然,和阿满比起来,光司姐夫无疑是个地地道道的暖男呀,通过酒吧那两位的描述,可见当下那些女汉子女精英们喜欢的正式这样看似废柴其实和暖的男人,居家过日子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棱角之争,绫子那番咄咄逼人果断麻利之下,正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的显著特征,总是要果断的,大踏步的向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徘徊在对过去的留恋之中,因为无论如何的留恋,也不能改变什么,人生只能不停的往前走,要么是被人推着被动往前,要么就是自己主动选择了向前奋进,每一个成功的社会人,大约都是绫子这样主动选择了时时刻刻闷头往前冲吧,相比之下,随遇而安的光司姐夫,以及原地踏步迷失方向不能前进的阿满,则是我们拼命隐藏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弱肉强食不进则退的世道,承认自己的懦弱无力本质,就是要时时刻刻活在别人怒其不争的眼光里,有时候,仅仅是来自家人的这种目光,已经足以让人伤痕累累心生倦意,人生有时候,或许真的不是简单的黑白选择,不是别无选择的只能向前或者后退,如果能够有充裕的时间面对真实的自我,努力争取为自己好好的活一次,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吧,在生活里活着,是艰难,也是快活,要得到,就要付出代价,能够沉得住气的人总能有所斩获,不是么,
关于顶级牛肉的阿满理论
阿满的寿喜锅事件独家体会
月夜下御风而行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两个人02.寿司和纸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同,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每个家里大约可能都有一个绫子这样的强势之人,总是想当然的为别人做出决断,这样的母亲和妻子,必定会有一个所谓软柿子的丈夫,以及一个表面顺从内心乖张的孩子,春海乍一看来并不如何出挑,剧情越是发展就越是鲜活生动,青春年少,面对人生第一次心动就失败的经历,还有这样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家庭关系,还能够这样率直真性情,非常不容易,父母离异,总会给孩子带来困惑和影响,血脉斩不断理还乱,那个人可能不是好妻子或者好丈夫,可是总是孩子眼中当之无愧的亲人,正如春海所坚持的,爸爸只有一个,那就是亲生父亲,后来的人只能是叔叔,总是会觉得别扭,大人已经果断的斩断过去往前走,孩子还在无措的一个劲回头看,在遭遇了属于自己的感情创伤之后,越发惆怅低落,每个过来人只要肯去回想,大约都能想起来一些自己那时候的感受,可是,当我们摇身一变成了别人的父亲母亲,在对待这样的问题时就换了立场,很难再去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总是无形之中追在孩子身后咄咄逼人,其实,春海需要的只是一份理解和了然,还有一份来自父母家人不小题大做的从容,时间会证明,无论什么样的门槛子最终都会成为过去,可是,在那些门槛子事件成为过去之前,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包容炼化,家人之间的错位,大概就是在对方需要柔软的时候冷硬粗糙,在对方需要情感支持的时候就事论事,这一部分阿满和光司姐夫的对话很精彩,绫子面对尖锐的女儿的反应也很真诚,可见成功总是有原因的,绫子的魅力就在于那份洒脱直爽不做作,在家人面前,常常不自觉的有很孩子气的表示,尤其在和弟弟斗嘴的时候,真是两个没长大的小孩子呀,外婆是个活的非常惬意的女人,希望我到了她那样的年纪也能过的那么自然美丽,每一天都能发自内心开开心心的笑,阿满一惯的松散人生,因为姐姐一家的介入而不得不做出改变,他说了那么多,斗嘴了那么多,最后还是把那些凝固过去的纸箱子搬去了自己的房间,最后那躺在床上辗转又孩子气的行为,也是一种对生活和人生的呐喊吧,不是不想做出改变,只是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不知不觉就在原地停留了这么久,命运的转轮在姐姐一家的推动下终于吱吱嘎嘎的又一次转了起来,这不长不短的三个月里,阿满将在外力的推动下去经历,去发现,去面对自己一直逃避回避不去探究的内心深处,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的成长和撕扯么,
无比和谐的姐夫和小舅子
看似废柴其实暖男的光司姐夫寒冷的冬天,偶然温暖的午后时光,深夜里床头的那一盏灯,属于自己的一段时空,大约就是这剧给人的感觉,完全可以在吃饭的时候看,不会影响消化,因为无论如何看似尖锐的矛盾风波,总能踉踉跄跄的平稳过度,尤其适合一个人静静的看,傻傻的会心一笑,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最好还是一个人做,两个人的孤独会比一个人的寂寞更苦,不过看了这部剧里的绫子和光司,还是对婚姻生活生发了一点信心,柴米油盐酱醋茶背后夫妻之间不为外人所知的谙熟和温暖,大约就是这样吧,
最后一集的开放式结局也引发了我这么久看剧的牢骚。
很多人觉得阿满能够得到那份工作,我倒是觉得不能。
按照正常的日本社会职场文化……(内心ps:看个剧你还计较那么多干嘛,不能设想点好的结局吗?
)但!!!
(各位不同意我的手下留情)我又非常喜欢最后的安排。
等了完整的一季,阿满终于迈出去一步,让人感动,特别是在桥上从桥下路上传来一直陪伴身边的人的加油声,更是让人泪流满面
我不相信,这里被toma帅哭(划掉)感动哭的人就我一个但最后面试依然是满口【 屁理屈】(注:日语的 歪理),把我们拉回这部剧的现实,或者说我们所处的现实。
阿满得不到工作,或许才是编剧想要传达的。
一件事情并不会突然超好,或者变坏。
就像一个人并不会因为吃一口饭,就会变成胖子。
😃【不要问我为何知道,肥胖是会呼吸的痛】正如这部剧的剧名,【我的事说来话长】剧中每个人的故事是很长很长的。
在我们的生命中难免会遇到某些困境,而且有些事情没有办法一下子改变,例如【妈妈】没有定下来的老伴,【姐夫光司】无法找到兴趣和工作的平衡,【姐姐绫子】尚未装修好的房子和找不到重组家庭的和谐,【侄女春海】没办法走下去的恋爱对象,以及暂时没办法实现的电台主持人的理想。
而最关键的是,在家做了六年无业游民的【阿满】。
这部剧每个人都处在困境,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选择。
而到了最后,虽然没找到老伴,却有人载着去扫前夫的墓的【妈妈】,搬进新家而且家庭和谐的【姐姐绫子】,决定去做出租车师傅的【姐夫光司】,喜欢的男孩子励志要和自己考一样的学校,(这糖我嗑)知道自己还需要沉淀的【侄女春海】。
最重要的是,决心去找工作的【阿满】。
因为生活没有那么轻易改变,所以请不要过于强迫自己。
重要的事,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身边的人一点时间。
你看,待业六年的阿满也已经决定迈出这一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后面的事只会越来越难……对待生活,我们要细水流长,把生活的苦熬成甜。
所以,少年啊,我只有两个字告诉你。
【好き】送给 高平陆(我是他的颜粉)误
【去吧】这句送给我,也送给看到这的你们
最近闲在家,决定把所有台词抄到本子上。
刚看了第一集的前几分钟真的觉得很有意思。
最开始是几位客人和妈妈的对话。
镜头在店里,妈妈是开饮食店,跟客人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可以称为好朋友,大家一起坐在吧台聊天。
牧本大叔不知什么原因把其他客人赶出去了,妈妈笑着说,“让我损失一个重要的客人呢。
”(我觉得可能是大叔的潜在情敌)妈妈并没生气,所以妈妈可能是一个心平气和的人。
然后 生田君出来跟妈妈换零钱,一个正常的年轻人在本应该上班的时间跑出来、跟妈妈换钱。
说明此人无业游民,紧接着妈妈又和几个客人说起来她小儿子的事,以前开咖啡馆倒闭了。
然后现在在家宅。
既没有要继承家里店的意思,也没有积极的找工作。
但是每天早上还是会为妈妈做一杯好喝的咖啡。
妈妈也十分开心和满足。
妈妈虽然着急,也无可奈何。
而且每天很开心儿子能给自己沏咖啡。
紧接着,外甥女出场。
她无精打采的躺在地上听着广播(节目是为人解决矛盾和困惑)母亲敲门没开,说明母女俩关系不咋地。
妈妈说“老师问你什么时候开始上课,你不说你的困难,大家帮助不了你。
以后我不会给你请假,要请找你爸。
女儿已经很久没去上课,而且可能面临某种不能说的困难。
找不到可以说知心话的人,也很可怜。
ps:在日本这种现象叫“不登校”。
就说由于某种原因不去上学长期请假。
这种事情很常见,而且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然后就是夫妻关系。
俩人来丈母娘家吃饭,老公下班回家。
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妻子:“准备碟子,准备碗,你咋这么没眼力见儿”“有不是第一次来家里,瞎客气啥!
”“你在干什么呀,碟子不就在你眼前吗?
”老公可能不常干家务,没分清碟子和小盘子。
说到“我以为更浅的一个是碟子呢”老婆直接怼了他“我不是说了今天吃锅吗?
你拿其他盘子什么意思?
让我给你做小菜吗?!!
行了、叫生田来吃饭吧。
”所以妻子是比较强势的一方,而且说话带攻击性,喜欢挑刺,说话特别直。
夫妻关系倒也还行,因为老公脾气比较好。
紧接着生田在楼梯上就跟姐夫谈论起高级的和牛吃火锅太浪费。
其实姐弟俩特别像,都喜欢没事找事,怼来怼去。
前五分钟基本人物关系就交代清楚了。
每个人的脾气和性格。
生田:创业失败宅在家里的爱挑刺较真的未婚。
老青年妈妈:漂亮温柔 有自己店铺而且现役老板娘姐姐:母女关系不合 比较强势也爱挑刺的老婆。
姐夫:脾气好 爱迎合别人的 中年工薪族女儿:不去上课 有未知困惑的初中女生客人abc:对店里特别熟,也知道家里人际关系。
喜欢这种日剧,第一就觉得其实就是生活里的小芝麻的事,没有霸道总裁,没有白莲花,没有绿茶婊,没有狗血剧情。
一点点小事,每个人的处理态度和人物冲突,都很好看。
当然还有各种美食。
那就闭嘴别说了 真的接受不了家里有这样的废材亲戚 不过酒吧小哥意外的高情商并且长相可口
Toma❤️/我團唱主題曲😍//流水帳般的日常🍪
日常剧。选角、演技、故事、配乐都好棒啊。男主的头发很自然地翘起一撮,日漫里柯南那种翘起来的头发 大概就是这样吧
聒噪的很,看的烦躁不安
诶,话痨剧真是我的雷区哎,总觉得有些聒噪。相较于依赖对话来展开故事,可能还是更喜欢用情绪和留白来传递讯息的戏剧吧。
三星半。一个个都不坦率,拌嘴功夫了得。关键时刻做决定,还需自己曾度过的那些悠闲自得无拘无束的点滴来支撑。开古书店的牧本大爷意外地有点萌
不愧是日瓣
温柔琐碎热闹又平淡的日常,虽然无法getみつる明明在做咖啡和料理方面都有才能有热情却不愿继承家里的店以后按自己的意志慢慢调整,非要经历漫长的迷惘之后尝试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这个走向和ending的用意,但这种废柴式的迷惘能被周围的人宽容对待还是值得庆幸吧。所有人都好可爱~秋冬にぴったり。
典型日本家庭剧 toma换成高桥一生更合适
这种男主设定算是集我所有恶心的点结合,啃老还哔哔没完没了。豆瓣给日剧的宽容是真的高
刚开始看还好,后来越看越感觉男主人设太惹人厌
金子茂树的台词真厉害
一起家里蹲不是挺开心吗?
关于日剧家长里短就能9+之怪现象。
即不生活也不夸张,跟大叔2一样不伦不类,男主叨逼叨最烦
一集弃,实在受不了这么事儿的男的
我不喜欢
1话弃。
感动归感动,男主这个人设是真的令人生厌。生活中要有这样的人,我才不会想和他成为朋友呢。以及,干嘛要安排“霸道女总裁爱上我”的情节?
日本话唠片,家庭内部的矛盾,一个没出息不愿工作的废柴。有些细节不错,挺贴近生活,有的则只是在贫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