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就是觉得自己就像那个害怕生活的男主,想记录下此刻的感受。
导演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一部悲剧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三秒就破涕为笑,观感至少不沉重哈哈一部很完整的成长类故事,太能理解男主那个“我不成功都是因为我麻烦事太多,别人那么厉害肯定是他们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心理了,因为曾经的我也是这样,把自己的每一次失利都怪罪在我没有拥有很好的资源这件事上,总觉得这也麻烦那也麻烦,其实最大的麻烦就是自己。
给别人造成麻烦的也是自己。
女主看上房子的时候,是因为看中了那一间儿童房冲动想购买,就跟她无意间走进母婴店买了一堆玩具一样,潜意识里表现出她想要一个家庭。
而入住后男主一眼相中儿童房,想让它作为自己的训练室,从这里就能体现他们走的路不同了,直到后面为了他的梦想,其实他一直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儿童,要让别人打点一切事情。
而剧中两位高手儿童,一个告诉男主,成功的路上不是一路平坦,也可能因为有很多坎坷才能激发自己的斗志,助力了男主心态上“成长”。
一个因为母亲告诉他,比赛成功就是要去世界巡演,就会离开母亲,为了想继续跟母亲生活选择不要上传比赛视频,反观男主嘴上总说“你要是有麻烦就来找我”,最后依然选择自己的梦想而不是选择留下来,其实就注定了悲剧了。
看似开放性的结局,其实在女主的独白“我有时候也很想知道他在干嘛,但是再也没有踏入过那间房子”就告诉了我们答案。
分开才是最好的结局,因为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有一方委屈求全的。
全剧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在那一句“对不起,我浪费了你很多时间”,“没关系,那段时间我也很开心”,我想很多人应该都缺了那句对不起,让自己释怀,也缺那句对自己说的“没关系,这段经历我也很开心”吧
本片确实有点《花束般的恋爱》的感觉,甚至比前者有更多更具体的成年人的生活琐碎和不容易。
“竞技叠杯”这个题材相也是当的冷门,能被拍的这么有趣也不容易。
我很喜欢本片的剧本,可以入选我的年度十佳,各种大大小小的反套路,还有自我吐槽的打破第四面墙,吐槽预告骗很棒。
上升价值的角度也很特别,麻烦也能成为使人进步动力。
本片恶搞、致敬了很多电影,有些甚至不是某部电影,而是模仿了好莱坞大片的套路的镜头设计,比如小男孩给主角打电话的时候从背后拍摄,一副大佬做派,音乐也变得紧张。
模仿了《飓风营救》里男主打电话、仆人司机英语老师恶搞了《寄生虫》,《复仇者联盟4》的集结片段(后院帮手集结,配乐也很像),片名模仿《速度与激情》,自然在剧情上也有致敬,片尾两个人的车子驶向相反方向,显然是致敬了速7,甚至配乐也是前面抒情,后面rap,什么叫做致敬,看看这个就懂了,明显能看出模仿了,但是也能明显的看出不同。
此外,还有一些台词直接提及的,比如叶问、疾速追杀、卧虎藏龙,DC,星战等。
我估计不少人会反感女主的无限付出和想要生孩子,这太不“女权”了,但是其实女主性格非常果敢和有执行力,完全不纠结。
不过,本片的一个缺点就是女主的动力有些站不住。
这样的节奏,这样的风格的片子,我注定是无法客观评价的,因为这几乎可以算的上我最喜欢的一种风格,大量的奇思妙想,大量的莫名其妙。
整个片子的风格尽管和就爱断舍离完全不一样,但还是可以看出就爱断舍离的影子,以至于,我其实本来不知道这个导演和就爱断舍离是同一个,但看到最后告别的那场戏,脑子里冒出的就是就爱断舍离。
整部片子的小脑洞太多了,无论是韩国的司机和家教,黑帮片去七杀爱德华般的脑补,好莱坞超级英雄片般的购物,所有推销员都是同一张脸,甚至于那个佣人说其实我是维修女王那段,都特别好,特别有想法。
我上回看到那么彻底的中二可能还是歪小子斯科特。
其中我最喜欢还是顶着类似佛教的音乐被教家务那段,连着几个那么酸正不正常的回答,都是正常,戏虐,但又极具思考,联系女主前十年日复一日的这么做的画面。
打破第四面墙的设定是非常不错,也非常符合整个片子整体戏虐的风格的设定。
我还特别喜欢的是两个小孩一个没有想着提交成绩,一个在最后一刻放弃了提交成绩,这个设定非常妙,非常值得思考,再联系到大人总是有很多麻烦那点,就更耐人回味了。
结尾当然也非常棒,各奔东西,没有刻意去营造一种快乐结局,而且颇为有趣的是整个片子开始的时候好像有家制片方的画面就是一行字“happy ending”。
整个片子所思考的内容也很有趣,仿佛是在突出说那些英雄背后的柴米油盐的那种感觉。
但其实故事和主题在我这儿都没那么重要,能把这种类似恶搞的风格贯穿整部影片,在结尾的告别却还能让人一丝动容,实在是厉害。
2023-10–13看
2022泰国喜剧片《速度与爱情》,豆瓣评分7.4,IMDb评分6.9,将要引进国内上映。
2022泰国喜剧片的最大惊喜,加入了竞速叠杯动作元素的《花束般的恋爱》+《婚姻故事》,外加融合了周星驰《食神》+《功夫足球》的搞笑风格。
我觉得导演深受周星驰喜剧片的影响,后生可畏、高手在民间、深藏不漏、将竞速叠杯神乎其神功夫化的剧情设计,很像《食神》《功夫足球》。
故意扮丑的女胖保姆、面无表情的培训老板、深藏不漏的小女孩……这些强烈反差、自带喜感的角色设计都很像周星驰喜剧片中的角色设计。
竞速叠杯是个不曾出现在电影中的动作元素(起码我没看过这个题材的电影),将这个竞技题材融入爱情婚姻题材中,不可谓不巧妙,为《花束般的恋爱》《婚姻故事》一般的家庭婚姻题材注入了新鲜的、具备竞技元素、充满戏剧性的活力。
影片融入了很多反差反转的笑点,前一秒一本正经,后一秒突发反转爆发笑点。
影片的前半段还算较为正经,后半段笑点密集,爆笑连连,台词中不断玩梗,拿各种经典开涮,配乐故意弄雄浑大片风格。
影片后半段的主题是如何协调和解决兴趣爱好与家庭情感的冲突——男主曾想过放弃竞速叠杯而回归家庭、最终成了将家里收拾得干净利索的家庭妇男,国外高手小男孩最后时刻没有上传冠军视频而选择和妈妈在一起……这些都是编剧和导演的故事主旨。
片尾故意恶搞引出续集,虽然不知真假,不过影片确实很适合拍续集,续集一是要让劳燕双飞的男女重获幸福,二是竞速叠杯要引发更大戏剧冲突,本片只是线上比赛,续集肯定要现场高手对决才过瘾,所以续集内容的拓展空间是很大的。
女主乌拉萨雅·斯帕邦德看着眼熟,后来想起来国内引进过她主演的《把哥哥退货可以吗》,本片中美语说的非常地道,她在本片中素颜出镜,常有极近距离特写镜头,这对于女演员面部细节肤质是巨大挑战。
速度与爱情,贴近生活,非常生动的刻画了两个因爱走到一起的年轻人,随着生活的变化,人生目标的更替,最终带着爱彼此告别的故事,虽然结局有些遗憾,但很真实反应了现实生活,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两个人怎么保持目标一致,沟通及换位思考的重要,很值得反思,整部剧轻松舒适,没有刻板说教也没有童话故事的演绎。
电影《速度与爱情》讲述一对青年情侣在爱情中的碰撞与成长,在官方最新释出的“叠叠乐”片中,小婕为爱情默默付出了10年,只为了阿高能实现竞速叠杯再快0.001秒的突破。
一方自我奉献陪伴付出,一方不顾一切追梦想,其中也也遇到了一位竞争对手,交手相当激烈,尽显泰式电影调皮搞怪的诙谐幽默风格,值得带上小朋友一同前去观看。
真不觉得是喜剧片,好笑在哪里了?
从男的说觉得自己家不安静影响练习要买房,两个人各承担一半房贷我就开始觉得RNM了。
女的给你解决一切问题,给你的事业打辅助,但是花费上要一人一半,最后你有的荣誉还是你自己的。
去你的奥。
后面很多个节点我都在想 不会要包饺子搞HE吧,还好没有。
PS,他选择把那房子自己买下来,其实就还是懒,不想买新房懒得重新装修重新适应,没别的。
PS2:中国人神话故事经常是黄粱一梦,内地影视剧讲究个建国后不能成精所以恐怖片快结束的时候也是一场梦境。
本片很多个节点我倒希望最后是一场梦境,他俩只是从来没有聊过天的普通同学。
有句话叫 人生若只如初见,对于他俩来说,从来没有聊过天就是最合适的。
从他俩第一次聊天的时候女的就提出来不要叫她外国佬,吵架的时候这男的还外国佬外国佬叫个不停。
全片从头到尾,这男的气人的地方不计其数,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怕麻烦,不想解决问题,不敢面对问题的人。
就哪怕不以男友的角度来要求他,以社畜的角度来看他都是非常不合格的。
卖房的时候,佣人主动介绍他家里的智能应用,能连接智能应用去交水费电费买基金什么的。
你女友跟你摊牌的时候你没听进去,要卖房的时候佣人比你还清楚,那佣人说这些的时候你也不带耳朵听不带脑子么,他明明说过房子里的智能应用可以干这些事情的,结果后来欠费停电了要买基金了你还是跑来跑去,不记得你可以利用高科技交么?
当时佣人给他们讲的时候你明明在旁边的,你当时就是个家具么?
带耳朵带脑子的话正常应该问问怎么用啊,就算当时没好好学但是耳朵听过就应该有印象的事儿就那么快就忘了?
尼玛真是想到单位的不长脑子脑回路清奇的同事了。
你一定看过那种搞笑的泰国广告。
前一秒还一本正经,后一秒画风突变,来个神转折。
让你措手不及,差点喷饭,惊叹于泰国人无厘头的脑洞。
在喜剧方面,泰国人的天赋当然不止于广告,电影方面,也有许多出色的作品。
比如,今年最让人惊艳的泰国喜剧《速度与爱情》。
看片名,你就能猜到,它是在恶搞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
但它其实还是完美展现了这部电影的两大主题:速度和爱情。
速度——男主大高是一个竞技叠杯的世界冠军。
竞技叠杯,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这是一项要求以最快的时间,把杯子按规律叠高后还原的运动。
具体来说,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别看它看起来好像很无聊,但其实是一项在全世界都很流行的运动。
在2007年,全球就有超过2万间学校,把竞技叠杯列入它们的体育课程。
而且,这项运动,还发展出了国际性的赛事,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同台竞技。
这个片子中的男主,就是来自泰国的一位选手。
从高中开始,他就痴迷于这项运动。
老师问他,你成绩这么差,以后靠什么谋生?
他回答:我会玩竞技叠杯。
老师嘲笑他:大学里有竞技叠杯专业吗?
手速快,能当饭吃吗?
除了当一辈子流水线工人,还能做什么?
讽刺的是,镜头一转,没多久,男主就得到了这项运动的世界冠军,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奖金,买了别墅,走上人生巅峰。
打脸来得这么快,果真是泰国电影的节奏了。
不仅如此,靠着这项独特的运动,男主还获得了自己的爱情——这部电影的第二个主题。
女主小婕,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生。
高中时,她看到大高,一个人孤独地玩叠杯,没有朋友,还被班主任嘲笑,就主动找他搭话,最终成了他女朋友。
在生活方面,大高完全是一个白痴,连自己喝牛奶过敏这种小事都不知道,全靠小婕全心全意地照顾他,才能一门心思扑到竞技叠杯上。
因为这项运动,是一个以0.001秒为计时单位的比赛,输赢往往只在一瞬之间。
所以,它要求选手以极高的专注力,反复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手速。
这一对恋人,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相处模式。
大高只负责提高手速,赢得比赛,获得奖金,满足两人的生活需求。
小婕作为家庭主妇,负责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照顾大高。
从做饭、洗衣、修水泵等所有家务,到交税、理财、买房等所有一切和社会打交道的事项,小婕几乎包揽了所有。
刚开始,这样的分工似乎没什么问题。
因为小婕自认为是一个没有什么高远理想的“普通人”,所以能够拥有自己的家庭,帮丈夫实现他的理想追求,是一件幸福的事。
尽管这个追求可能不为一般人所理解,但同样帮他们获得了富足的生活。
但是,慢慢地,两人之间开始出现裂痕。
这种典型的“男人负责事业,女人负责家庭”的分工,让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大高为了专心练习,不允许家里发出任何声音,连洗澡、洗菜、洗手,都得静音,更别提有时间和小婕谈心了。
另一方面,大高一心扑在比赛上,生活上似乎从未前进。
而小婕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希望进入新的人生阶段,她想要有自己的孩子。
但自己还像一个“巨婴”,事事都需要人照顾的大高,似乎从没想过,人生还有这种可能。
这导致了两人在人生方向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最终,小婕决定离开大高。
而大高,一方面需要再提高自己的成绩,战胜挑战者,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学会照顾自己,从一个巨婴,成长为独立的大人。
在这过程中,大高的种种尝试笑料百出。
生活中的各种琐碎小事,在他这里,仿佛都变成了007面对的敌人般危险。
煎个鸡蛋,差点把自己烫死;清理一下洗手间,就够把自己恶心死。
电影用无厘头的方式,给所有这些小事,配上恢弘的BGM,再加上如《叶问》一般高深却中二的台词,让这一切都显得无比滑稽。
最好笑的是,大高甚至直接打破第四堵墙,向观众吐槽:电影都过半了,我都还没怎么练习竞技叠杯,怎么跟观众和制片公司交代?
电影里,导演用这种“伪崇高“的方式,来解构崇高。
但是又在不经意之间,让我们感到一丝温馨。
比如,必须要学会照顾自己的大高,终于体会到了,“只要做家务就好”这件小事,原来有多么不容易。
也只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后,大高才理解了小婕,并且认真考虑,除了自己的“理想”之外,小婕的人生有什么样的规划。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导演要讲的,其实根本不是这项运动,而是性别不平等的问题。
想想看,如果把电影中的“竞技叠杯”这件事,替换成更常见的字眼——“事业”,是不是一切都会更加清晰?
整部电影其实都在讲,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造成了多么严重的性别不平等。
导演非常尖锐,同时又幽默地把人们口中的“事业”,替换成了“竞技叠杯”,这项看上去很滑稽,很没有意义的运动。
把这一严肃的社会问题,用非常轻松幽默,同时又不失深度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大高没日没夜地投入到所谓的“事业”之中,好像生活中的其他一切事情,都不用自己负责:衣服自己会被洗好,地板自己会变得一尘不染,早中晚餐自己都会做好送到面前,浴室里的头发会自己消失。
大高因为拥有“事业”这张挡箭牌,好像对家庭负更少的责任,也变得理所当然。
但这其实只是小婕在背后默默承担了一切,才换来的生活上的一切正常。
一旦小婕开始在家庭中罢工,大高追求的那个事业,也变得难以支撑下去。
虽然此类话题在《82年的金智英》《坡道上的家》的等多部影片中都不同程度地呈现过,但《速度与爱情》显然是其中最无厘头且最不压抑的。
它用喜剧的方式解构社会问题,告诉我们:原来谈论严肃的社会话题,不一定非得用一本正经的方式,来激烈地呈现矛盾。
尤其是在一些社会分歧很大的问题面前,如果我们能多一点幽默和轻松,同时,多一点经得起调侃的大度,那么一切会变得容易很多。
不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生活中,可能都是如此。
《速度与爱情》感觉全片贯穿的冷幽默,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喜剧”魅力!
整个故事线也很流畅而不失张力,让人全程沉浸在主角的故事发展中,随着角色的情绪起伏而起伏,主线的叠被竞技也相对冷门,更容易勾起看官的好奇心,让人知道简单的运动也有不一样的“激情”。
男女主的爱情线也不拘泥于以往的爱情结局,让我们看到了爱情对人的改变和另一种美好。
最后影片中对《寄生虫》进行了恶搞,给了一个与之不一样的结局,也是让我们看到了亲情及友情的美好力量,有点泪目。
看完会很爱的一部电影!
最近上映的新电影可以说是约等于零,国庆档虽说不是很争气,但还是使得国庆后的一周没有什么新电影上映,不过还是有一部泰国喜剧爱情片《速度与爱情》上映。
自从2017年的《天才枪手》国内大火,拿下2.71亿票房之后,国内时不时会引进一些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导演纳塔吾·彭皮里亚的新作《一杯上路》就在今年4.1国内上映。
《初恋这件小事》的女主平采娜·乐维瑟派布恩主演的《友情以上》也在2019年国内上映。
《天才枪手》女主茱蒂蒙·琼查容苏因主演的《就爱断舍离》也于2021年国内上映,这部电影的导演正是《速度与爱情》的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 。
此前《速度与爱情》曾定档9月15日,后来改档到了10月13日。
影片之前还提名了2022年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还成为2022年金鸡国际影展的开幕片,开票半个多小时就售罄。
作为一部爱情喜剧,《速度与爱情》还是有很多有趣之处的,甩国内爱情喜剧类型一大截。
影片从一对同居情侣开始讲述,男友大高是小众竞技项目叠叠杯的世界冠军,女友小捷照顾家里其日常起居以及操劳家中大小事务。
因为大高要随时保证专注来练习叠叠杯,所以小捷得随时保持安静。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一个专注于叠叠杯,一个操持着这个家的其他事务,两个人的交流少之又少。
大高专注于手中的叠叠杯,直到看到空了的水瓶与衣柜,才意识到女友已离他而去。
生活不是搭伙过日子,需要交流沟通,需要相互理解,而毫无沟通的生活也是他俩分开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高依靠参加叠叠杯的奖金维持家用,小捷则担当起了家庭主妇,看到有人说将叠叠杯换成工作,这生活的代入感一下就上来了。
女友的离开让大高变得生活不能自理,他才发现洗衣会腰疼,做饭不容易,四处充满了灰尘。
也是从这里开始,影片开始变得有趣,大高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带来了很多笑料。
片中的自我吐槽也让影片更加有意思,甚至还打破第四面墙,让主角自己吐槽电影缺乏动作场面,剧情不够紧凑。
尽管在自我吐槽,但片子叠叠杯的比赛还是颇具武侠动作片的感觉。
除此之外,影片还拿超英电影、动作片和曾经大火的韩国片《寄生虫》开涮。
从海报就可以看到《速度与激情》的影子,人物形象还有点和复仇者联盟有点像,不过是将武器换成了日常用品。
片中不断抛出的电影梗颇具迷影精神,还是可以引起影迷的一波欢呼的。
电影的结局并非是美好的,影片也试图通过一个轻松搞笑的方式来阐述男女在家庭中的关系,诸如此类的电影这些年不是没有,但能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还是很少的。
两个人一起生活,再怎么普普通通,也需要双方互相体谅
#th12BJIFF#这真的不是啥爱情片,甚至都没有男女主关于“爱”的描写。只是一个废物男发现一直照顾自己的女友离家出走,自己找不到人剥削才想找回女友,痛苦自己为什么没有人可以为自己免费剥削了。成长也就只在于学会那些本该就应该会做的生活技能。整个视听都是小题大作的拍法,你的事件根本就没有那么扣人心弦,再夸张,借用武侠动作等类型片手法也是虚张声势。只有调侃寄生虫、官方吐槽自己这部电影还有点意思。另外了解了世界上还有个竞技叠杯的运动。
失望到不敢相信是出自Nawapol之手。虽然还是熟悉的迷影配方,但解构类型片的部分,单调的手法完全无法撑起长片的体量。还沾染上了泰国喜剧片的“陋习”,尴尬的笑料不断拖垮着叙事节奏。唯有那场真挚的争吵戏,还能看到Nawapol一贯的敏感纤细。
12th BIFF. 一开始是很轻松愉悦。但是人设和故事的展开还是硬伤。巨婴的成长与梦想的实现过程里虽然牺牲了女孩的时间精力和期待,但这没什么,只要他有朝一日幡然醒悟就是好样的。主题大致如此。。
一部诈骗电影,硬伤在于这个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内容都及其单调简单,努出血来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用夸大男主生活和情感上的低能来制造矛盾笑料,这个爱情的讲述既失真又不动人。如果看过一些泰国广告,就会对这里面抖的那些小机灵免疫的。看到一半就腻味了,后一半看得如坐针毡。
有谁能想到,这样一部低成本泰国电影竟然能够玩出漫威+DC的莫名爽感,而且还是全方位戏谑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方式。而最为出人意料的是,其间还穿插了一段对《寄生虫》的恶搞式致敬,那也是全场笑得最欢的时刻。
事实证明,男人练好了手速,是不需要老婆的
对好莱坞大片的挪用和解构很有新意,作为成人的忙碌以及人生之路独辟蹊径但逃不开一切都是消费的魔掌很有共鸣,对寄生虫叶问卧虎藏龙等等的戏仿是不是有暗暗表明继往开来崛起亚洲电影的用意?但戴着帽子睡觉实在是不大真实
真的很中二……
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爱情和喜剧的标签下还能有jump scare。。。
自私鬼成长记。从《36》到《恋爱诊疗中》,从《就爱断舍离》再到本片,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展示了一个既能拍文艺片,又能拍商业片导演的能力。电影从女孩无私支持男孩训练叠杯开始讲起,十年过去了,女孩想要离开男孩找寻自己的人生,而男孩终于在痛彻心扉后突破了自我,取得了胜利。可是,拥有了速度之后,失去了爱情。虽然他俩不能在一起了,但是我觉得结尾是HE。电影的看点在于把训练叠杯的过程拍成了好莱坞大片的风格,配乐在气氛渲染上十分夸张。不仅有许多电影梗,而且通过打破第四面墙与观众聊天,吐槽了预告片与正片的极大出入。总之,搞笑部分非常有梗,爱情部分又十分遗憾。不过,车分开之后,总有一天会再见吧。
情节和叙事在规格上的反差加上冲突化节奏的打断同其与现实情境的拉扯完成对商业(动作)片炮制手法的解构,这套被拆解的模式又在影片自身的剧情上发挥了原有的效力,剧作的观念亦足够先进脱俗,纳瓦彭算是为数不多从艺术片起手再把经验运作到商业片的导演了。
看《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我就觉得哥哥Hoon才是最好看的宝藏。难得到了他的主场,可惜坦荣瓜塔纳利对生活趣事的挖掘与表现能力已经流失了太多。如同青春尚未翻篇,男孩总比女孩晚熟,以为终于熬到秋实,以为硕果就是彼此所求,谁知已在寒冬。人还是要跟棋逢对手的人在一起啊,不然依附他人的世界,把自己蜷成小得不能再小点的存在,无非换来一份老妈子的奈何。简介这句,“大高失去了女友,就像蝙蝠侠没有了阿尔弗雷德一样”,有点腐人看人基了哈。
豆友的打分标准我是越来越不明白了,比伟光正更可怕的是毒鸡汤,什么都要政治正确了吗?
无论是女主十年一觉扬州梦的醒悟,还是男主意识到对女主的亏欠等,全都没拍出味儿来,只有好笑的迷影梗和彩蛋里导演精心构图,电影是好看不起来的。
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奖提名。确实有点日影稍微想起一些的意思,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迷影喜剧爱情片,比李慕白、叶问、甄子丹还快,比DC电影宇宙更黑暗,导演编剧的自我吐槽试图打破电影的第四堵墙,然而问题是剧情片本身还是太雕饰、匠气和刻意,132分钟毕竟也稍显冗长了,和瞬息全宇宙一样对国税局的无奈,果然这一点全世界似乎都一个样,保姆那一段的剧情设定仿佛是又看了一遍寄生虫,在挫折中成长,生命是个奇迹。如果你真心喜欢做一件事,你也是会容易激动的。
快手叠杯易造成童年精神创伤;卖场水泵世界选择大危机;顺风耳管家婆带来《寄生虫》韩国父子就算了,司机还要直接叫康先生;中场换门打破第四面墙向片子甲方道歉故事没有爆点离题太远;从John Wick进化到Yoda的叶问金句小师父教你决胜秘籍:成年人世界的抓马要dark过DC宇宙;两车分道扬镳不忘高歌山寨《速激》family主题……感觉是纳瓦彭导演最商业化最应付的一部片子,唯一走心点的地方只剩下阳台的那堆植物了,但确实够迷影够恶搞
現實中,總有一些夢想被視為對人生的浪費,就像影片開頭出現的那位老師,要對這樣的夢想加以“糾正”。這不免讓我想到,超英電影最為討喜的一點在於,它給予了觀眾對自身“不平凡”的暢想。但縱使我們平凡,那又如何呢?對於影片中的這對男女主角,有意讓男主角從事一項鮮有人聽說的冷門運動,而女主角只想擁有一個美滿家庭,意圖將他倆置於對立面,極致地呈現出兩個“最平凡”的夢想。盡管他們最終沒能彼此走到一起,但拆散他們的,顯然並不是夢想本身,而是因為他們太執著於將夢想“變現”,以至於忽視掉對身邊人應盡的愛。我們暫且不論該如何平衡生活與事業的問題,但影片至少已經告訴我們,人生的價值並不取決於夢想的大小,只要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不斷努力,就能夠活出人生的價值。
9278人在豆瓣标记看过,7495人在豆瓣评分。2024年12月14日。可看可不看。影片没有一气呵成且时长过长。有几个段落较好,其他的都是水时间。好的段落比如2个主角上学期间相识段落。比如他学生成为他老师段落。对手放弃比赛的段落等。但是他由家务白痴变身家务总管的过程和俩人买房以及女友想要孩子的整个过程,漫长而又乏味。再有,怼脸拍的家政女,实在是有点恶心观众,以及影片开头的几个学生怼脸拍,也在恶心观众。
一本正经的小题大做笑死我了,泰国片真的好有自己风格。还有不拘于传统叙事套路的结局走向
咋说呢,我怀疑是不是北影节展映的庸作太多,导致大伙神经衰弱,不由得拿来进行对比,所以对比较轻松的本片有额外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