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就是一般的肥皂剧,没有很惊艳。
不能说好看,也不能说不好看。
跟前期的宣传相比,有点高开低走,评价过高。
来自台南小镇的女主林怡姗独自闯荡台北,再到新加坡,一路走来的成长故事,到最后女主也没有过上自己一直在追寻的生活。
结局也倒是很写实,我们大部分人也是一样的,忙忙碌碌,疲于奔命,却总感觉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桂纶镁在这部戏的演技实属一般,永远顶着一张面无表情的扑克牌脸,但在情感上是永远的玛丽苏女主,邂逅过的所有男人都爱她到不行,感觉所有男人都是围着她在转。
这部剧改编自《东京女子图鉴》,很多观众拿这两部戏作比较,说台北版的不可和原番同日而语。
我没有看过原番暂且不表。
但我觉得整部戏的硬伤很多。
女主的人设是大女人,在戏里很难看到她真正的自我独立,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总是依靠别人在向上爬,与其说她能打,不如说她命好。
女主恋爱脑严重,永远拎不清。
听说自己的妈妈生病,还在纠结是选新加坡的未婚夫还是自己的妈妈,最后还是在朋友的劝说下选择回家。
如果是想打发时间,看看这部戏也可。
这部戏也有拍的比较好,比较写实的部分,比如疫情对生活的影响,都市男女的爱情,还有就是配角的演技全员都在线。
1.因为桂纶镁才看的(记得之前日版也是因为卡司),至今还是很吃她的颜;2.和有点记忆模糊的日版相比,台版这个对我个人来说会更贴近和亲切些,可以理解怡姗想要成为“台北人”的念头,大概类比一众北漂沪漂的想法,但是也因为身在内地,有些地方看着总归觉得有些矫情,所以前面一直是开倍速;3.后半基本是全攒完了才一下子看完的,也许是因为终于到了感觉和自己年纪比较相仿的部分,开始恢复正常速度。
有一集是和年下小奶狗因为交友软件而发展的感情线,印象很深刻的是,这集开始终于轮到小奶狗而不是怡姗,一直想要对方的一句“我爱你”了,而且后面怡姗也没有再说过了,就好像过半之后,怡姗终于慢慢懂得爱自己比较重要了;4.最后怡姗因为母亲患病而回家,乃至意外成为单身妈妈,然后再创业的套路都没有太意料之外,尤其是关于牛肉面的呼应。
说不上反转或者高潮叠起,只是能感觉到,再次选择回到台北的怡姗似乎“平静”了下来,但是她心里的那个“大魔王”并没有消失掉,那种内心的要强坚韧,似乎也变得拥有了温和的力量;5.最末关于怡姗一路感情线的回顾也是可以预想的,不得不说这些对手的选角还是挺不违和的(私心里还是最爱当年的《男朋友 女朋友》的搭配,石头的出演反而算是个小惊喜)。
不过再想想,似乎怡姗的很多转变,都和自己的亲密关系相关,感觉把她自己工作上,甚至亲情、朋友的部分给掩盖掉了。
其实女性成长的表达应该可以更丰富更立体,但是每集的感情线噱头却压制了这部分空间的发挥,多少也是有些遗憾了。
(更新至EP02)改编自《东京女子图鉴》,但从滤镜到剧情都做了台剧本土化暖色系改造,使得非典型物欲挂女主内核与台湾小清新背景呈现了不叫人出戏的融合画面。
尤其是,原生家庭和原生朋友圈戏份显见的比重提高,也与更家庭本位的社会氛围相适应。
很喜欢每集都有一个名字,配合女主人公林怡珊的台北人进阶路,叙述脉络清晰,一如她想拥有水晶球般虚幻美丽人生的初心不改。
想要的更多,就是她一个模糊而又纯粹的愿望,或者——欲望。
林怡珊想要属于的台北,永远是那个水晶球般的耀眼的充满无所不有的可能性的台北。
形象、符号、信息,我们所“消费”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心中的宁静。
它的宁静需要对现实和历史产生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它的宁静需要永久性地被消费暴力来维系。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我想城市女子图鉴系列为何择取女性视角,与消费社会中大城市水晶球般令人眩晕的浪漫幻想是分不开的。
欲望被精美的商品橱窗粉饰,直到女性的身体也成为商品的展台、商品的领地。
这个系列的女主是完美的消费社会人,并不是具体或明确的出人头地野心在催她们奋发向上。
于她们而言,事业或是家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不安定的想要更多更好的永不满足的欲望。
更精美的饰品、更有格调的餐厅乃至更昂贵的旅行套餐,她们持续地贪恋这些美妙却虚幻的消费体验,如同泡泡浴一般美丽而梦幻,令她们沉醉难以自拔。
欲望之所起,已难觅影踪;而能支撑这种欲望的,只能是被商品完美包装的梦幻大都市。
不必强求完美女主人公,我们都知道,这确实是都市女性众生相里难以忽视的一部分(当然事业型女强人也需要大城市的土壤,那是另外的故事)。
因为她们确实是耀眼的,如同消费社会最美的人造物;因为她们也是普遍的,与商品经济一起成长起来。
一直做梦的人生,也没什么不可以,只是选择罢了,其间冷暖自知。
第一章 从台南永康到台北永康 「碎了一地的台北梦」
外地白菜求职路漫漫
第一次失业来得出乎意料的快
撞破姨妈是外遇家庭前后
一集就梦碎第二章 新北市的薪贫阶级 「看见小确幸的尽头」
左拉说:“商店里的女人就是女王。
商店就像荣耀的庙宇,庆祝着她的胜利。
”
她不愿意,因为她来台北不是为了过在台南就能过的人生。
分歧已非常明显,她要的是钞能力而不是钞负担。
台北人表姐的话,再次推了怡珊一把。
永不止歇的想要更多的欲望在飞驰而过的深夜里滚烫。
无论是东京、上海还是台北,都是所有人都熟知的的繁华都市。
不在那个城市生活的人也会从各个影视、图片以及现在超便捷的资讯中获取信息,纸醉金迷,光怪陆离,包容的排斥的,高级的贫瘠的,充满机会和无尽诱惑。
还没毕业就开始下定决心要去台北闯荡,要成为电视里那些妆容精致的台北女生。
怡珊刚到台北短暂落户在小阿姨家,一边被各种面试拒绝,一边跟这座城市产生各种碰撞和不理解。
她不懂为什么自己总是被拒,也不懂化妆的力度和重点在哪里,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方案被别人偷走了主管却维护那个人,最后还被辞退。
她看不懂小阿姨的另一半怎么还带着一个小男孩去吃饭,她急切地表达关心,被表妹一顿抢白。
原来,小阿姨才是那个第三者,原来,她什么都知道但依然愿意温柔体贴。
原来,别人拒绝你的原因都不告知是因为你土气又没经验。
原来,你的方案被抢,那个人是公司高层的亲戚……怡珊还是搬了出去,自己租一个特小的公寓。
她需要自己的空间和尊重。
在新的工作中,她全力以赴,用能力证明自己。
在工作却遇到强势的女主管被替代,替代的人是她工作中结识的男朋友。
男朋友什么都很好,想保护她,想给她承诺和婚姻,甚至连房子都想好了在哪里买,但是那一刻她害怕得逃跑。
她离开了这段恋爱也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去了更有挑战的地方,经常受挫,被压到没有喘息的墙角。
她只能死扛住压力,晚上去健身房。
这里认识了新男朋友,温柔体贴成熟的男人,这一次她沦陷了。
她想要好好的开始一段感情,但是他说他是开放性的关系。
她很困惑,但还是坠入到情欲里,她从一开始的不喜欢慢慢地爱上对方,甚至是迷恋。
她去跟踪他,找到他的另一半,那个女生真美气质也好,他们柔情的拥抱和暧浓话语刺痛她的心。
她跑去找到女生,当面对质。
可是人家说,他们早就分开了……她呆在原地。
她慢慢地恢复,从情伤里走了出来,认识了新的富二代男朋友。
当他把她带回家,引荐家人给她认识后,她才发现那个家庭并不是她可以理解和融入的。
在里面的每个人都是被操控的,从工作到生活到小孩的教育到说话的方式,全部都需要服从,有钱人的傲慢和掌控欲根本不容辩驳。
她看到被关在精致鸟笼里的金丝雀慢慢失去光彩,被缓慢的时光勒住脖子,转过来的时候早就是被驯化后的按部就班。
当然还是离结束和离开。
新的男朋友终于在各个方面都跟她完美契合了,她终于到了35岁想要安定想要一个婚姻。
她逼迫对方,就像当初她想她逃跑的那段恋情一样,对方也被逼退。
时机真的太重要,重要到两个完美契合的人也会因为一些观点而分开,然而遇到下一个人的时候TA可能就改变了。
人生真的很有趣,也很荒谬,好的人完美的人,但时机不对就是无法进入一段关系,或者说进入后也会因为其他场景的改变而改变。
心智,环境,人生的际遇,我们只需要一秒钟就能对一个人产生微妙的好感,但我们爱上一个人需要很多因素,我门因为爱而在一起需要更多更多超越爱的:迁就,忍耐,包容,尊重,以及更多的爱和付出。
爱真的太难太难了,有时候无法控制的并不是对方,是自己的内心。
曾经爱的人,会失去光彩,在人群里越走越远,逐渐消失。
而你,不再怀念。
她又交往了可爱的年下男,和他在一起体会到单纯的快乐。
她飞去新加坡重新开始投入新的工作,她说在这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能力证明自己。
她做到了。
感情会改变,人会背叛誓言,但工作不会。
工作总是付出就看到回报,即使段时间内不体现,厚积而薄发。
这也是很多人能有好的学历有好的工作,在感情中颗粒无收的原因。
好的学历证明你会考试,好的工作证明你有能力,但是感情没有一条公式可以让你直线晋级,拿下每一个你心动的人,也无法保证岁月悠长的每一天那个人依然让你心动,并愿意与你相守相伴。
感情好难,经营和维系更难,失去后能做到放开放下,并祝福对方更难。
无常和改变就是我们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在一起的每一天,请珍惜。
给你快乐的人,要真心感恩。
最后的最后,怡珊在新加坡遇到向她求婚的英国人,她答应了他的求婚却遇到了疫情。
他们因为一些观点爆发情绪,他们渐行渐远。
离开新加坡的那一晚,他们最后一次在一起,她带着对方一半的基因回到台北。
她怀孕了。
她给对方打去电话,想告知他这个消息,可是那个人已经时过境迁,往事如烟。
再相爱的人过了那个阶段,连多说一句的时间都不会再有。
缘分,没了,就彻底断了。
即使面对面擦肩而过也不会i再多看对方一眼,荒谬的人生难能可贵的爱情。
她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做单亲妈妈。
怡珊的朋友和亲人也经历着各种变化,即使是最简单的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持续一生的婚姻,这样最常见的人生轨迹也充满崎岖。
最初来台北的小女生终于成了很多人向往的样子,拥有别人羡慕的工作和外在,但她的心也被各种经历困扰和这么。
女性要追寻的自我和彼岸是一种平静,一种阅尽千帆的释然。
本来以为是个小城镇的女生打拼的故事,没想到是个乱约的故事。
2022.12.1更新:金句,我知道我想要的,不是婚姻,不是小孩,是选择的权利。
为什么这么说,013在剧中多数都是扮演感情里被动者的角色,凤小岳也好,五月天鼓手也好,张孝全也好,他们热恋,然后女方迎合,最终因为失去自我忍无可忍而分手,这才有了上面这个金句。
临沂山的每次离开,都是找回自我的开始,好在她够坚决
首发于公众号:杰拉德,欢迎授权转载!
本剧女主角林怡姗一个梦想生活在台北的台南人喜欢台南但不喜欢简单单调的生活也正因如此长大后的她到台北打拼造就这部角色跨度20年的《台北女子图鉴》台南——台北,300公里关键词:奋斗、异乡人。
本剧改编自《东京女子图鉴》,故事发生在台湾,讲述出生在台南的林怡姗,到台北打拼的成长史。
2022年9月21日在Disney+上线,首播更新两集,之后一周更新一集。
虽然台南台北的差别在地理位置上并不是很大,但也代表了一部分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生活的人,在大城市所的部分“遭遇”,这里也能看到。
林怡姗与妹妹林怡净、青梅竹马李承恩、闺蜜许慧如一起在台北发展。
第一任男友陈南给了她应有的关心,但刚到台北打拼的林怡姗,在那个阶段更希望得到的是能够与她一起奋斗、目标一致的那个人,但陈南“只是”一家面店的老板,在租金上涨的压力下,只能“放手”。
他能给她的生活并不是林怡姗当时想要的。
本剧目前还是还原了《东京女子图鉴》,预计后期还会遵循原著的剧情。
所以前两集出现的青梅竹马的李承恩和游瀚宗,是潜在的“男友”人选,未来几集其他各种类型的“男友”也会逐步上线,包括张孝全、林柏宏等人扮演的角色,可期待一下。
也许她最终想要的可能就是陈南能给的简单的幸福!
林怡姗在台北的工作也并不顺利,从最开始面试的不顺,到后来入职后因同事剽窃她的创意,而被公司开除,只因为那个同事是老板的女儿。
虽然也有好友放弃台北的生活跟男友回家,但她依然在台北坚持。
就像一部行驶的列车,途中会看到各种风景和站牌,有的人选择了自己的目的地和想看的景色下车,有的人还依然在列车上,想看看下一站的风景是否依然更加绚丽!
可能前两集的节奏略显缓慢,但看在原著的好评以及桂纶镁担当主演,还是可以谨慎的期待一下后几集的发展!
岁月真的没有在桂纶镁脸上留下痕迹。
很喜欢台南帮三个人从小到大的情谊。
会想到自己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朋友,只是现在走散了。
剧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为了生小孩结婚的许慧茹,单身生小孩的林怡净,离婚的李承恩,因为不想生小孩离婚的奕君姐,兜兜转转最终也成为单身妈妈的林怡姗,虽然感觉有很明显的鼓励生育的意图在。
剧情还是蛮好看的,虽然也有狗血情节例如开放式关系的小三,真的没法接受小三设定。
但看完整体感觉是真的好想谈恋爱哦(拮据的面店老板阿南,玩消失的渣男游瀚宗,个人审美中最帅的没主见的沈华庆,控制狂上司Allen,开放式关系健身房渣男何建寰,家庭关系极度窒息的富二代高松铨,不婚主义建筑师黄金单身汉吴执富,年轻咖啡店小狼狗邱晓风,浪漫的英国主厨欧文),当然还有不离不弃推都推不走的闺蜜李承恩 他永远都在 从十几岁到四十岁他一直在也羡慕女主总是能够义无反顾坚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论是工作,还是男人,还是人生,都在坚定做自己,也能勇敢说不。
也羡慕她的家庭关系 酷酷的妹妹 虽然父母也会碎碎念抱怨女主的这些选择 但是也还是支持 是永远的后盾也证明工作中广结善缘很重要,遇到奕君姐这样的上司何其幸运呀,好喜欢奕君姐。
在最后,腾讯视频虽然弹幕很少,但是每一集都很多弹幕一直diss女主谈恋爱换男朋友,就真的有必要吗,恋爱自由,换男朋友也值得吐槽?
女生多谈几个男朋友就开始跳脚急眼啦 心眼可真不大呢
台剧总是一如既往地,擅长舒适的节奏,画面清新,服化道都主打一个清新,美得不张扬,无侵略感。
11集的故事,不是9个男朋友的故事,我更愿意解读为是013自己的成长故事,从茫然的台漂小青年到独当一面的都市女性,这一路走来,也是找寻自己的过程。
年轻的时候,要大房子,要车子,要帅哥男朋友…可后来,渐渐地,也在那些男孩教会我的事里,流过眼泪,也有过甜蜜,有过遗憾,也有过心酸,缓缓地也看清了自己,找到了答案。
大抵普通人也是无法拥有像013这样丰富类型的男友list,可是谁又能否认,在那些我们通往幸福的路上,谁能幸免于那些当中的曲曲折折呢?
而正是那些曲折,伴着我们成长,在曲折中,和自己和解,也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桂纶镁演的女主,很勇敢,我还是很欣赏她每一次都在认真地爱,不遗余力地爱,勇敢地拥抱谁,也勇敢地说再见。
尤其是酒局上认识的经适男,分开的时候,013还是跑到车站,好好地说再见了。
我想在感情里,面对不爱的人,感谢他的付出,好好地说再见,也是成长中坦诚面对自己和和别人的一节重要功课,遗憾自己在成长节缺乏了这样的勇气,所以在看这部分的时候,觉得很有感触。
职场部分,也没有国产剧女强人那种的煞有事地故作姿态,处理地还是很自然,差不多也就是我们身边的那种可见的职场人。
小女孩看过世界,成长成了大女主,最终没有成为任何人的附属品。
最后的主题,回归到了家,朋友是家人,妹妹是家人,日渐老去的妈妈爸爸是家人,还有那个和自己组成家人的混血小宝宝是家人。
在家人的给予的爱里,每个人都要好好生活。
结尾,重逢的是自己最初遇见的面店老板,两个人遇见的时候,大概脑子里都回忆起了那个当初青涩的自己和逝去的时光,可是至少,在那个时候,他们也是认真地爱过,在那段彼此窘迫的时光里,拥有也温暖过彼此。
后来我们都长大了,自己努力地成为光源,走在自己的光里,不再寄望于被别人照亮。
可是这一路走来,谁不是走了很多弯路才来到这里呢?
所以,要好好地跟过去说再见,拥抱那个走在光里的勇敢的自己。
我还是要为013证明,她不是海王,她只是走了很远的路,但最终还是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也从青涩的小女孩走到了这里,那些成长里的弯弯曲曲,也都分别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曾经三字头之后年龄就变得成为了令自己惶恐的某种力量,可慢慢随着场景和境遇的变化,也渐渐开始坦然了一些,人生的每一站都有风景,勇敢地接纳自己,珍惜现在还可以拥有的。
在爱里,每个人都要好好生活。
那就好好地跟过去的自己,说再见吧!
「台北女子圖鑑」,看到第五集,如鯁在喉,想罵娘。
首先說明,在父權社會裏,我不是一個極端女權主義者,兩性平等平權,分工合作,比傾向任何一方要來得美好。
這部劇,披著一個鄉下妹進城有野心有抱負想要出人頭地想成為從內到外被認可的台北人的外殼,看似積極向上,畢竟懷揣夢想追夢很浪漫,可是從頭至第五集,劇中無論女主、女主閨蜜、女主某些同事,卻是不斷在強調,女人依附男人,女人的成長女人的快樂離不開男人的恩惠和教導,女人如果不遵循這種既定俗成的社會規則就沒好下場。
(黑人問號)你在跟我開玩笑嗎?!
從林怡珊因為多管閒事在小姨媽家待不下去,非常肯定地因為找到了一個暫時能夠棲身的港灣而和麵店老闆陳南發展了一段看似純真的戀情。
帶有目的的戀情其實都不穩固,她不願這輩子就這樣當個麵店老闆娘(實則就是不想陪陳南捱世界),不滿現狀的她在好朋友的撮合下和能教他應對工作問題的B男在一起。
似曾相識的情境B男劈腿另一個女生,失戀的林怡珊因為想忘記B男又迅速和C男在一起,C男雖然溫柔但是沒什麼話題床上功夫又不行,在C男出國升職的情況下順理成章地分手。
在職場上邂逅的海歸總監D男,人帥多金住台北的富人區,在職場上又帶給林怡珊各種便利。
可是D男控制狂的一面又在此時把我們的小可愛給嚇跑了。
原來給得太多又不行,享受男人權利帶來的便利又不想公司人議論還想要自己的獨立。
這不是又當又立是什麼。
時間線來到29歲的林怡珊,在健身房遇到了已婚人士E男,E男和太太擁有開放式關係,林怡珊因為一個眼神就又淪陷,這次的對手太強,有錢有閒有情趣而且是床上功夫超級好,好到上班開會的林怡珊還要開小差回味。
既然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卻玩不起還犯規,找E男太太攤牌,卻不知道自己就是個白痴,從第一天就沒看懂遊戲規則。
輸了活該。
「東京女子圖鑑」,我看到的是女主自主大膽的選擇,沒有對錯,就是選擇,也沒有哭哭啼啼各種又當又立。
可是編劇大人,你確定現在這是一個輸出正常的故事嗎?
說的是台北女子圖鑑,看來是台北女子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吧!
應該改名,「台北女子情鑑」。
先不說故事濃重筆墨在這些情人關係上面,就是滾床單的畫面,我想說,可以,但沒必要。
和已婚男伸舌頭激情過火的床戲,在這樣一部劇裡,讓人觀感不適,尬出天際。
抱歉情色片看得多,但是這部看不懂,還是那句,可以,但沒必要!
感覺桂綸鎂的犧牲有點無謂(心疼一秒)。
林怡珊此刻在劇裡,就是一個沒有獨立人格一墜入情網就秒變戀愛腦的自私渣女。
看到第五集,覺得浪費了一個好題材。
女生自己的自強不息,自我覺醒,其實真的不需要每一次都和男人掛鉤。
唉,學學另一部台劇「俗女養成記」吧。
有時候女人的魅力,在於可以在跌跌撞撞中犯錯,可以自己爬起來解決問題,自我的認知,自我的批判,自我的反省,自我的選擇,自我的快樂,而不是只能靠一個又一個男人去尋找答案才能成為那個「自己」。
林怡珊,歸根結底,妳不愛任何人,不懂愛自己。
膚淺。
夢想很大,格局太小。
看了几次,终于在今天看完这部剧。
中间感觉挺逗的,破案类剧集是每一集出现的新人,要么是受害者,要么是罪犯。
这个电视剧,每一个新出现的人,都是男朋友。
把一个不现实的现象演出了,就是一个人会喜欢上这么多类型的人。
但是这么多类型一个核心的特质就是不能度过此生。
成熟有魅力的不行,年轻有活力的更不行。
总体看完觉得她在寻找,在最后一集她说她没有珍视过自己的承诺,还是挺有感触的。
一个人要活自己,势必会忽略其他人,挺不好的。
数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女主最后兜兜转转,和自己的宝宝组成了我们,其中缘由好多,也是一种生活选择。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她怀孕了,心里的直觉就是她会生下来,感觉看了11集,觉得女主只适合自己一个人,然后再遇见不同的人,开启一段故事,然后发现不合适,再进入下一段故事。
现实的生活,不会遇见那么多人,也不会有那么多感情。
换男友换的好丝滑啊!
还行吧 女主角桃花不是一般好
东京女子图鉴本就是不够出色的原作~而桂纶镁的表演总是能够对得起期待的,这次也一样,很好很自然,值得一看。。。
台漂成功女性恋爱食谱大全。
新加坡这么卷的吗?
人间百态,但主角的那条线一直不太明朗,换N个男友都无法改变的那种没有主心骨的感觉
我慌的不是找不到,只是欲望一碰就动摇。
很勇敢做自己
实在是……太幼稚了,还是台湾偶像剧那一套……
好无聊哦(地铁老人看手机.jpg
事业成功怀个混血去父留子,编剧是懂小红书女权的(x
看到第四集,女主看起来浑身冒傻气居然能够步步高升orz
看到第五集应该可以定论评分了。确实非常老套,甚至缺少时下特别正确的女性独立,如果主创觉得一直换男朋友算独立女性当我没说。第五集去找正牌老婆的桥段是要尬死谁。
看吐了,引起生理心理极度不适。桂纶镁咋接这种剧….🤮
看桂纶镁谈了10场恋爱。老实说剧本制作演员都在线。这么低分大概又是卷入了政治正确和三观之类的非剧情制作演技向的评分了吧。原以为是烂片,看下来还蛮惊喜的。
一集一个男朋友,片名改为《台北鉴男图鉴》好了。
都能get到,有一股子平静的脆弱、幸福、崩溃交织在一起。职场上面很多不成文的潜规则,被划成一个个格子的出租间,小男友在有钱发小面前小心翼翼又敏感地维护自尊想要分摊伙食费但因为经济情况不得不退出此类社交,女主角从农业文明为主的台南出来比较天真傻乎乎,从有背景的富二代同事向自己炫耀家里在哪儿女主却听不出对方话外音就可见一斑。妈妈不让天真的女儿去台北的话术也再耳熟不过,这才是真正的职场打工人。
这是在暗示要回归祖国咩?
可能三观不一样,无法代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的。女主争强好胜自尊心强,所以一直在选择,一直在抛弃,或者说因为害怕不是想要的结果而逃跑。想要展示各色女性生活方式的目的没达到,剧里多数女性都是一种人。
女性的成长并不是靠每集换一个男朋友来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