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无论什么时候播放,好像都能创下收视新高,我妹说现在全中国人民都在看它,连我们那上小学的侄子都会唱它的主题歌。
我也被它的精彩据情吸引,一改往日不看电视剧的习惯,下了前两部来看——之所以只下了前两部而未将第三部也下来,原因是第二部还没看完,就已经对第三部失去了兴趣。
总结起来,有如下原因,也算是对这部热播剧挑刺吧。
一、主题方面1.鲜明的时代特征狄仁杰的主要活动时期为武周,这部电视剧也主要演武周时期狄仁杰所断之案。
因而,除了有女皇帝武则天的出现标明时代之外,该剧还有一个似乎是为呼应这个时代而设的特征——罪魁大多是女性。
金木兰、肖清芳、黑衣天王、太平公主,都预借则天女皇之东风过一回皇帝瘾,这似乎是武周以后唐世特有的现象吧。
2.主题偏差该剧片名是“神探狄仁杰”,通剧强化了狄仁杰“神探”的身份,却对他宰相的身份和作为淡化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名叫“狄仁杰断案传奇”的20集电视剧,拍摄技术当然比不上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也不如现在这样缜密,我却觉得无论从片名的定义还是整体的布局来看,都要好于现在这一部。
3.神化了狄仁杰很明显地,既然是“神探”,剧中的狄仁杰在“断案”方面被神化了,似乎没有他解不开的结,无论对手隐藏得多么深,都会被他找到蛛丝马迹,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从来不会失败——这一点是我看电视剧时的切身感受。
二、剧情方面1.配角该剧中除了狄仁杰、武则天的演技颇为老道之外,其他人等均太业余了,尤其是李元方,简直是个花瓶,就像《魔戒》里的奥兰多•布鲁姆。
另外我觉得,李元方的武功高得也有点太离谱了,连蛇灵的头号杀手都稍逊于他,而且两人恶战之后他一点伤都没有,难道他是老天特地派来保护狄仁杰的?
第二部开始出现的“张环”的扮演者,在第一部中却是个“万能配角”,出现的次数、扮演的人物多达五六个,甚至在一集中都会出现好几次。
也可能是导演念及他的辛苦,才让他在第二部开始演一个固定的角色吧。
2.剧情规律每一部案子开始时,狄仁杰的身边都会多几个角色,那么观众注意了,这些个临时加进来的角色很有可能就是安插在狄仁杰身边的眼线,呵呵,这是这部戏的一个规律。
每一个案子结束时,狄仁杰都会佯败,然后带着他早已知道的卧底,只身赴“虎穴”,在对手以为已经得手而狂喜时探知事实真相并灭其于不备。
这是引人入胜的好方法,但是同样的味道吃多了就会乏味,所以我乏味了。
3.疑似《包青天》众所周知,包拯有四个护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不管他们是戏剧杜撰出来的,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人,这四个护卫加一个展昭的包青天模式,早已为观众熟知。
本来狄仁杰只有一个管家狄春,第一个案子中就收了一个李元方,第二部戏中又加入了张环、李朗、杨方、仁阔等所谓皇帝赏赐的八大军头,但最常被提起的也就是这四个人,而且这四人的名字也都是两个字的,叫起来琅琅上口。
后来杨方、仁阔牺牲,又换了两外八大军头中的两个人。
历史惊人地相似,只是各人的姓名换了,架构却是一样。
不知导演的灵感是来源于包青天,还是觉得这种模式应该是古代断案高手都应该具备的。
三、对白1.错别字:最明显的错误有两个,一个是将“棺椁”的字幕写成了“棺裹”,另一个是配音时将“我只得……”的“得(应念dei)”念成了“de”。
电视是传播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在现今这种错别字越来越多、大学生却错字连篇的情况下,电视节目更要起到纠正视听的作用。
而该剧作为后期配音,配音演员应该事先对台词的读音勘误,特别是央视这种新闻机构,最起码不要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吧。
2.错用成语:最典型的是第二部“蛇灵”这个案子的结尾,袁天罡对狄仁杰说:“败在你的手里,我心悦诚服。
”我怎么听怎么觉得这“心悦诚服”四个字放在这里很别扭,不知是谁的主意?
3.口头禅:狄仁杰的口头禅:“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我彻底明白了”;“不可说”,“不可说呀”;“我太了解皇帝了”,“你做得好啊”“我想到了一些别的事”。
李元方的口头禅:“大人,你想到了什么?
”“卑职不明白”“大人您说什么”“我已经很生气了,所以不要再激怒我”。
全剧人物的口头禅:“厥功甚伟”;“现在让我们看看你的真面目吧”“查察”“神乎其技”。
呵呵,看来导演或者说编剧(反正是一个人)的词汇不怎么丰富啊,同样的话翻来覆去地说,也不觉得乏味?
4.细节狄仁杰化妆成走方的郎中微服查访民情,可他身边的李元方等人却依然在“草民”面前直呼其“大人”,难道那些百姓都耳聋,对面而不闻其声?
在第一部中,武则天看起来正值中年,而她的侄子武三思却像个老朽,不知导演是听谁的意见这么安排的。
好在可能有人提醒,第二部中的武三思就年轻多了。
目前就想到这么多。
还有就是,剧中人物的个性都太单一了,要末明察秋毫,像狄仁杰,要末一无是处,如各大匪首,或者就像李元方,时而聪明绝顶,时而愚蠢透顶。
我最喜欢的,还是狄仁杰给人诊病发现还有希望时说“有门”时的样子,显示了他还是个可爱的小老头,就连他的侄女如燕都学到了。
最后再总结一下,一位豆友的评论我觉得最贴切“骗不倒的狄仁杰,杀不死的李元方”。
第一部还算符合人性。
第二部越看反转越多,过多的话就有导演或者编剧故弄玄虚的可能了。
我觉得反转一次较为正常,两次精彩,三次有点过,但是戏剧嘛,忍着就是了。
四次五次就是煞笔了,就单纯是为了反转而反转,故作高深而反转,人的智商还做不到布置这么多陷阱还能井井有条的。
蛇灵这个案子就太过了,反转来来回回有五六次,完全是导演或者编剧在秀智商(其实这种反转不是智商,只是单纯的为了凑剧情的反转)了
关河疑影1契丹对大周宣战,王孝杰正面对战,赵文翙则借道突厥转到后方。
贺兰驿被紫衣人占领,所有塘报都被替换,武则天收到大量捷报,狄仁杰却觉得捷报内容含有绝密且作战计划怪异。
王孝杰副将王铁军携带塘报被紫衣人追杀,恰好被狄如燕救下。
狄如燕委托曾泰把塘报加紧送给狄仁杰,半路上曾泰却被无影针下毒昏迷。
狄仁杰发现下毒人遗落的白色布条,有人假扮曾泰刺杀狄仁杰,幸好早有防范。
2因为无影针和伪装人的技术,狄仁杰意识到该案与第一部的幽州案是同一批人。
武则天元宵宴会上,终于收到王孝杰主力全军覆没的塘报。
狄仁杰认为有多份塘报没有送达,狄如燕带王铁军向狄仁杰汇报塘报内容,赵文翙失踪,王孝杰申请退兵,多次发报的士兵失踪,丘静不肯提供物资。
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大元帅到崇州调查。
3王孝杰根据圣旨捉拿丘静。
李元芳先行出发探查贺兰驿,狄如燕悄悄跟随。
丘静被千牛卫押送过程中,先被王孝杰手下假扮的紫衣人拦截,然后又被李楷固救出,目睹一切的李元芳与李楷固定下三日之约。
王孝杰下令捉拿李楷固,李楷固被逼谋反,杀死送信的孙副将。
4李元芳在贺兰驿中发现了同样的白色布条,王孝杰手下和紫衣人居然在一起行动。
狄仁杰和权善才率领大军也到达,听说叛军李楷固逃入贺兰山,狄仁杰发现东柳林镇的村民全部被砍头,只有傻子吴大憨一个活口,吴大憨说出屠村之人正是李楷固,狄仁杰打算用信鸽给权善才传信却发现狄春喂养的信鸽全部丢失,感觉身边有内奸,狄仁杰连夜离开东柳林镇。
紫衣人接到内奸的信鸽来到东柳林镇,李元芳跟踪并杀光紫衣人后找到了丘静上报王孝杰可疑的塘报。
5狄仁杰在山路上发现了假扮成土匪的朱风,狄仁杰号召下窑洼村村民打败朱风,朱风说被王孝杰派出追捕李楷固却失败,宋无极命令杀光东柳林镇所有人并杀良冒功。
李楷固和李元芳的三日之约被易容术高手利用,两人同时被抓,李元芳假装受伤成功救出李楷固。
6李楷固和丘静决定跟随李元芳面见狄仁杰。
权善才抓获宋无极,宋无极说王孝杰为了杀死藏匿的契丹密探因此下令杀光所有人。
狄仁杰住进崇州,发现丘静的所有亲信被暗杀,王孝杰态度傲慢不承认自己命令手下杀良冒功。
吴大憨遭到黑衣人刺杀侥幸逃脱。
7王孝杰接到飞鸽传书,带领军队包围李元芳一行人,苏宏晖挑拨王孝杰射箭导致李元芳重伤,狄仁杰拿下王孝杰。
狄仁杰看到李元芳带回的塘报,确认王孝杰是契丹内奸。
8苏宏晖劝说王孝杰逃走,之后被契丹俘虏,原来苏宏晖才是契丹内奸。
丘静说王孝杰把物资送给了紫衣人,李楷固说王孝杰因为私人恩怨坚决不回崇州,丘静说兵败前一天密探张康发现契丹内奸陈有龙与孙副将接头,陈有龙趁乱逃走。
吴大憨再次被刺杀,并成功反击,狄仁杰也发现吴大憨有问题并命令狄春与其一起住。
武则天发文吉利可汗询问失踪的赵文翙大军,默啜太子和紫衣人已经联合。
狄仁杰在丘静所说的物资转运处发现了崇州捕快的官靴,根据车辙狄仁杰发现了假扮契丹的突厥部队。
9狄仁杰假扮吉利可汗的使者,救出了被俘虏的假扮赵文翙的副将黄真并绑架突厥军官,黄真说出当初被袭击是因为迷路进入契丹境内,赵文翙突出重围打算上报王孝杰却从此失踪。
吉利可汗在突厥境内发现赵文翙大军尸体并上报武则天,武则天打算向突厥宣战。
10吉利可汗怀疑杀死赵文翙大军的就是默啜太子的姻亲率领的鹰师,派出调查的将军被灭口并传送假消息。
狄仁杰出发去突厥,当晚王铁军进入吴大憨房间行凶,没想到狄春武功高强,狄仁杰讲出一年前狄春被内卫首领肖清芳错抓,放回来后狄春有很多怪异,狄仁杰发现狄春是假的但是不敢得罪内卫,当时在东柳林镇正是假狄春放跑信鸽给紫衣人报信,也是他假扮李元芳和李楷固赴三日之约,并多次刺杀吴大憨,原来假狄春是崇州案相关卧底。
吴大憨说出自己就是契丹奸细陈有龙。
11狄仁杰再到东柳林镇,发现地下密室中有一件赵文翙手下的军装。
狄仁杰一行人来到突厥,把密信和戒指派使者传给吉利可汗后,狄仁杰和李元芳被狄如燕劫持到蛇灵老巢。
原来当初正是狄如燕在东柳林镇杀死紫衣人,也是她发出消息让王孝杰围困李元芳和丘静等人。
狄仁杰终于见到幕后组织蛇灵的老大肖清芳,都是被武则天流放的重臣之后,但是最终狄如燕救下了狄仁杰和李元芳。
原来狄仁杰早就让手下跟踪自己下落并通知吉利可汗围攻蛇灵的老巢,还救出了真狄春。
12原来狄仁杰从来就没有侄女,捏造假侄女只是为了试探假狄春的一个圈套。
吉利可汗根据狄仁杰俘虏的突厥军官,终于知道反叛者正是默啜太子,默啜太子刺杀吉利可汗却被已有准备的吉利可汗反杀。
狄仁杰根据吉利可汗提供的赵文翙大军的遗物,发现指南车被人做了手脚,意识到崇州有内奸。
契丹大军逼近崇州,权善才却把大军调出城外,狄如燕从契丹营地救出了王孝杰,派他掌管突厥借给的鹰师。
狄仁杰终于发现吴大憨的真实身份正是赵文翙,当初赵文翙潜入崇州送信,没想到孙副将也是契丹内奸,才导致赵文翙陷入被追杀的境地。
13赵文翙躲到东柳林镇却遇到军队屠村,军队刚走狄仁杰就来了,赵文翙误会狄仁杰的身份因此只能装傻子。
门口内奸打开城门,把契丹军队放进城内。
孙副将栽赃赵文翙为奸,王孝杰手下带领紫衣人劫杀押运丘静的千牛卫,李元芳在东柳林镇从杀死的紫衣人手中获得的塘报,宋无极的口供,苏宏晖的谗言等都是处心积虑对王孝杰的诬陷。
狄仁杰根据物资转运处的官靴和无法暗查的环境,怀疑转运物资的正是丘静在贼喊捉贼。
丘静破坏赵文翙的指南车,导致赵文翙大军进入契丹全军覆没,之后尸体又被突厥军队转移到突厥境内。
狄仁杰安排下,王孝杰假扮契丹人潜入崇州,与李楷固里应外合,全歼契丹主力。
狄仁杰认下狄如燕为侄女,可是肖清芳等蛇灵首领逃走表明一切还没结束。
蛇灵14武则天决定三天后去寒光寺进香。
狄如燕向狄仁杰介绍六大杀手和好友小梅。
闪灵虺文忠和肖清芳理念不合,虺文忠奉命刺杀武则天。
张柬之告诉狄仁杰太子最近沉迷女色。
寒光寺内发现无头尸体,桓斌请来狄仁杰,狄仁杰根据手上硬茧判断死者就是寺中和尚,已经死去十几天。
李元芳在柳州青阳客栈留下蛇形标记,小梅答应帮助探听消息。
15后来,小梅与李元芳约好在大杨山古庙见面。
小梅被蛇灵追杀至古庙,临死前告诉李元芳,快赶回洛阳,闪,寒。
狄仁杰推测出小梅说的是闪灵要到寒光寺刺杀武则天。
狄仁杰连夜搜查寒光寺,并通过听和尚诵经加上蛇灵都携带木牌的特点诈出了假扮死者的凶手,没想到凶手却被无影针射杀。
16李元芳跟踪白影发现虺文忠,却被假虺文忠调虎离山。
狄仁杰劝说让狄如燕假冒武则天进香,本来打算刺杀武则天的虺文忠听到武则天的功绩,却从真杀手暗器下救了武则天。
狄仁杰发现虺文忠并不是刺客而放走他,并因此和武则天起冲突。
17狄仁杰通过情形重现,发现真杀手是站在殿外的大臣或和尚,应该是内应安排才能混入,而虺文忠只是疑兵。
桓斌报告狄仁杰发现了一队内卫被杀,囚车中的神秘人被劫走,狄如燕根据遗落的证物袋,确定杀手是蛇灵且该处不是第一现场,狄仁杰在官道上找到第一现场并发现了画数算的图纸。
武则天听说内卫被杀,震惊之后却说不要再查。
18狄仁杰觉得两件案子都与寒光寺有关,住持对内卫是否来过欲言又止,搜查死和尚住处时发现死和尚是内卫,还有假扮死和尚的凶手留下的秘密囚室的地图。
囚室中有另外三位假扮和尚的内卫尸体,根据尸体的伤口和方丈的神情,狄仁杰发现同行僧值就是内卫总管。
19内卫总管把狄仁杰等人关在囚室中,囚室中的图纸是水闸。
囚室门突然打开,狄仁杰发现武则天也在寒光寺中。
武则天说神秘人就是袁天罡,而袁天罡当年利用历法制造的假象诱骗武则天迁都,后来又建立了反武组织蛇灵,结果负责抓捕蛇灵的内卫肖清芳掩护了蛇灵,被捕的袁天罡说出武则天十年后有大劫而保住性命。
太子被情人小慧所胁迫,假太子进入太子宫,带蛇灵手下进来修荷花池。
狄仁杰根据小梅的举动,推测蛇灵总坛就在大杨山上,并怀疑青阳客栈内有小梅的眼线。
20狄仁杰叮嘱太子不能沉迷女色,却发现太子行为奇怪。
李元芳和狄如燕来到古庙,发现小梅包扎的布带和蛇形标记,判断小梅没死。
肖清芳和袁天罡责怪虺文忠保护武则天,血灵双胞胎下毒,虺文忠被李元芳和狄如燕救出。
21狄仁杰碰上青阳客栈发生命案,根据死者毫无防备就被凶手一刀两命,狄仁杰告诉刺史温开凶手就是客栈老板。
李元芳和狄如燕在山上鲁成家借宿,狄如燕发现中毒的虺文忠脉象平稳,利用鲁成家丰富的草药狄如燕给虺文忠缓解中毒。
22狄仁杰根据刺青发现两位死者正是蛇灵手下,因此判断客栈老板就是小梅的耳目,狄仁杰在老板住处找到死者包袱里的蛇形标记,推测客栈新来的哑女仆人就是小梅。
小梅说自己死里逃生后在古庙给狄如燕留下蛇形符号,然后躲到青阳客栈,并答应带领狄仁杰包围总坛。
23李元芳一行人来到鲁成说的小镇,没想到这里就是蛇灵总坛,狄如燕和虺文忠被关进牢房并迷晕,李元芳逃出机关小屋后,被假扮蝮蛇的杀手重伤后装死。
袁天罡不肯把洛河异象发生的具体时间告诉肖清芳,肖清芳把李元芳的尸体抬入总坛。
狄仁杰首先派人破坏大杨山的岗哨,怀疑李元芳和狄如燕已经被蛇灵抓获。
24肖清芳安排鲁成和袁天罡见面,原来鲁成也是岗哨之一并且是总坛的设计人。
肖清芳拿到袁天罡草稿的日期后就杀了他,愤怒的鲁成答应与李元芳合作,破坏密道的机关。
狄仁杰在鲁成住处发现了李元芳的痕迹,小梅带人通过鲁成住处的密道进入总坛,而温开也已经率军包围了总坛。
25李元芳和小梅成功会合。
肖清芳命令手下离开总坛去洛阳,狄仁杰带领军队发起地面总攻,而李元芳和小梅也从密道中发起进攻,肖清芳挟持狄如燕,狄仁杰在店铺墙上发现李元芳的配饰也进入密道并射伤肖清芳。
26狄仁杰查看袁天罡的尸体时,肖清芳和看护虺文忠的卫兵被杀,虺文忠被重伤。
狄仁杰根据伤口,确定肖清芳和卫兵是被同一个高手所杀,肖清芳携带的草稿被取走。
李元芳想起假扮腹蛇的杀手武功十分高强,自己假死后跟踪对方发现了总坛入口的机关并留下配饰。
狄仁杰发现大批化妆成大臣的蛇灵手下并得知太子很可能被冒充。
狄春撞上黑衣人刺杀虺文忠,幸好被小梅所救。
27桓斌报告太子两个月不出府,一直在修荷花池。
狄仁杰试探太子,狄春也发现荷花池底有水闸,狄仁杰根据袁天罡的书籍推测与洛河有关,而鲁成焚烧草稿十分可疑。
狄仁杰控制了假太子,并偷偷通知王孝杰准备兵马。
28李元芳告诉狄如燕,小梅是蛇灵卧底。
狄仁杰与桓斌带士兵通过密道进入太子府。
狄仁杰终于救出被软禁的太子,而桓斌和小梅已经控制全局,狄仁杰终于明白寒光寺真杀手就是血灵小梅,而其内应就是桓斌。
李元芳和虺文忠捕获黑衣人小凤。
小梅说出全部计划,她接近李元芳就是为了布局,而刺杀武则天只是为了刺激武则天转移袁天罡,桓斌手下趁机杀死内卫劫走袁天罡。
李元芳和虺文忠赶来救狄仁杰,没想到鲁成救出了被囚禁的小凤,虺文忠也趁机点穴李元芳。
原来鲁成是袁天罡假扮,袁天罡十年前偶然根据书籍发现日食可以引起洛河暗涌,因此利用假象诱骗武则天迁都洛阳,太子府的密道就是为了引暗涌摧毁朝堂,血灵引诱狄仁杰消灭肖清芳势力,并利用狄如燕同情心把虺文忠作为第二个卧底,可惜虺文忠刺杀李元芳却失败了,袁天罡不得不与李元芳合作。
29虺文忠杀死卫兵后杀死肖清芳然后伪装自伤,多次黑衣人刺杀虺文忠只是小凤来联络消息。
袁天罡说出洛河神异就是明天上午后,狄仁杰说出青阳客栈受害者身上的蛇形标记绘图没被销毁就怀疑小梅是故意来卧底的,而鲁成居然知道十年前的圈套说明他就是袁天罡假扮的。
假扮小凤的狄如燕杀死小梅,李元芳则杀死虺文忠,王孝杰杀死桓斌。
狄仁杰奉命秘密杀死袁天罡,武则天被袁天罡欺骗的事肯定不希望任何人知道,因此狄仁杰辞职,武则天保留其官职让其到江州修养。
血色江州30刚刚卸任的黄知县被黑斗篷捶杀在馆驿。
狄仁杰一行人钓鱼时看到锦娘被平南侯府仆人追杀跳河,后将其救起。
锦娘父亲上县衙告状强抢民女,却被平南侯府仆人打死在公堂。
狄仁杰回想起平南侯原来是黄国公的幕僚薛青麟,因为告发黄国公参与谋反而封侯。
狄仁杰邀请刚刚的问路人林永忠一起吃饭,并猜出他就是新任知县,平南侯府仆人因为锦娘来闹场。
31狄仁杰一行人带恶仆到县衙,恰好遇到锦娘在哭丧,得知平南侯府罪行后林永忠将恶仆关押。
薛青麟砸开县衙大门后被官员围堵,狄仁杰放过薛青麟却斩杀了恶仆。
锦娘说出自己被薛青麟垂涎后努力逃脱,并留在狄府。
当夜,老四因为黄知县被杀,怀疑与黄国公案有关,号召五兄弟密谋。
32狄如燕觉得锦娘一个弱女子,居然两次逃出平南侯府,其说法并不可信。
锦娘夜间偷偷回到家中找东西,却被小云打晕,回狄府后却遮掩。
江州刺史温开找到狄仁杰,求助黄知县被杀一案,并说出黄县令也与黄国公案有关。
侍妾小云看到薛青麟把一封密信藏在暗格内,没想到这是薛青麟的诱饵。
老四被黑斗篷捶杀,李元芳认为黑斗篷天生神力使用沉重武器杀人,狄仁杰怀疑黄知县和老四是系列杀人。
33薛青麟得知老四被杀,邀请其他三位兄长住到侯府中。
武三思向武则天探听狄仁杰是不是在五平,却被训斥,武则天听说薛青麟手中有绝密。
温开推测凶手是为黄国公报仇,店小二说晚上聚会共有五个人,狄仁杰等根据档案查到与黄国公案有关的官员名单,李元芳同情凶手。
老二和老三怀疑凶手就是薛青麟,连夜坐船离开,却在船上被薛青麟管家张义和黑斗篷所杀。
狄仁杰根据血脚印大小判断凶手是两个人,现场还发现了薛青麟的衣服。
34狄仁杰一行人拜访薛青麟,薛青麟却自称不认识几位官员。
李元芳确认老大住在侯府,并觉得几人之间的称呼像是江湖人。
狄仁杰终于明白武则天派自己到五平县就是为了微服调查薛青麟,这时武则天给狄仁杰复职,暗示其处理薛青麟。
35狄仁杰把薛青麟非法所得都物归原主,群众十分高兴。
薛青麟和张义说武三思的密信被锦娘偷走。
锦娘再次回家翻找东西。
薛青麟设计诱捕小云,原来他早就发现小云给他下迷药,小云自称黄国公后人,也是为了偷密信而来。
36薛青麟利用小云丫鬟传递假消息诱捕小云同伙,没想到却被对方全灭,只有张义重伤。
李元芳偷看到薛青麟欲锤杀老大,声东击西救出重伤的老大。
薛青麟发现张义的手下全部被杀,回府后又发现全家被灭门,吓得半死的薛青麟被熟人杀死。
神秘人偷偷传信才让小云同伙占先机,小云上级搜遍全府却没找到密信,小云怀疑锦娘。
锦娘到县衙停尸房,搜查父亲全身,差点被官差发现。
37锦娘说出自己为了目的而故意色诱薛青麟。
狄仁杰发现平南侯府被灭门,凶手故意用黑斗篷和铁锤栽赃薛青麟。
根据只有小云房间没被搜查,确定灭门凶手是小云同伙,其使用的是军方武器,狄仁杰认为杀死薛青麟和搜查房间的是两方势力。
小云跟踪锦娘,却被狄如燕安排店小二反跟踪。
38张义告诉狄仁杰,小云的目的就是找武三思写的密信,而密信却被锦娘偷走,张义协助薛青麟杀死了四位官员。
锦娘邻居告诉狄仁杰,锦娘是两年前才被收养,似乎故意色诱薛青麟。
锦娘在狄如燕陪同下向林永忠道谢。
狄仁杰分析密信应该在锦娘父亲身上,却发现已经被人先一步偷走。
39小云逼迫锦娘说出密信在锦娘父亲身上,小云偷出尸体被狄仁杰抓住,原来小云上级是温开,他们是武则天派来寻找密信的内卫。
狄仁杰诱骗张义发现其是锦娘同伙,原来正是张义偷偷传信给小云同伙,然后亲手杀死薛青麟,而锦娘突然失心疯。
老大告诉狄仁杰,当初兄弟五人劫杀了真正的薛青麟一家,几人发现了武三思寄出的密信,几人伙同写信先生冒充薛青麟,答应替武三思栽赃黄国公。
40狄仁杰离开五平县后,林永忠欲锤杀老大被李元芳当场抓住。
原来林永忠就是真正的薛青麟,知道密信存在的人除了假薛青麟和武三思,只有真薛青麟,而且薛家遗传天生神力,密信也是被林永忠从锦娘父亲身上偷走。
狄仁杰责怪林永忠为了报仇逼疯了自己的亲生女儿锦娘。
狄仁杰认为林永忠其情可悯,暗示温开放过他。
老大出家为僧。
以前每年寒暑假,习惯性都会把神狄拿出来看一遍,年龄越大,年年看年年不一样,而且每次都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
可能看得次数太多了,狄胖每说一句话,都要细细琢磨一伙儿,喜欢神剧的都懂,大家会心一笑吧,梁老师演技确实杠杠的。
曾泰很可爱,第一部里初见狄胖就把他关进了大牢,加上旁边那个师爷的神助攻,以后几部怎么不赶紧献殷勤补回初见映像不足怎么行,我其实一直觉得曾泰是来搞笑的,话说回来,曾泰也是一个老大不小的官儿,第一部之后都是市长级别左右,怎么说也该威严一点,怎么能看人下菜碟那么厉害,难得耍的一次威风。
元芳从血色江州开始就进入了开挂模式,好像算无遗漏。
神剧三人组装备完毕,开始破案打怪,为民除害,时不时跟武则天来段斗智斗勇。
大家对剧情好像吐槽比较多,客观讲吧,够拖沓,也是为了充集数,毕竟人家钱导拖着这么一大班子拍电视剧钱还是要赚的,前几年的《神断》我虽然看完了,但也接受无力,审美疲劳。
忍不住怀疑老钱是不是江郎才尽了,一个案子硬是搞得拖沓冗长,剧情老套,又是卧底反卧底。
吐槽光吐槽,现在观众也是恨铁不成钢,国产电视剧都是一些什么跟什么,过度商业化,过度偶像化,本子直接买个IP回来改,既能未播先火,又能赚话题热度,要不就拍得跟小孩过家家,侮辱观众智商来的。
神狄还是不错的,老钱💰挺有才的,在这样势利的圈子里还能创作出这么好的本子,折腾出神狄这个系列,很不错了。
前段时间网上不到处是什么向太骂战,倒星风潮,看看现在的电影,综艺都能拍了一部又一部,我也是醉了,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精神娱乐方面反而一代不如一代一代,唯一坚持不多的电影人只有周星驰,王家卫这样为数不多的孤独而又才华横溢的大师级人物了,哥哥姐姐都走了,黄霑也去世,徐老怪,陈凯歌多年未曾给我们带来惊喜,难怪有人将张国荣的去世归结为一个时代的结束。
很难相信今天的孩子可以有我们初次看到《倩女幽魂》的触动,哪怕多年后再翻出来依旧不觉不堪入目,仍然值得细细品味,看到《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等金庸大作时能找到一点快意恩仇,侠义之道,为国为民的壮志豪情,而不仅仅是于正的那点你爱我我爱他,还是古剑奇谭的李易峰好帅,大师兄小师妹。
刚才说了点题外话,神狄系列我觉得缺少的是人物性格多方面的刻画,不要太死板,黑是黑,白是白,好人破案坏人犯案,难道那些人天生就无恶不作,杀人如麻,他们就没有兄弟姐妹,父母亲人,如果适当拓展一下,让好人坏人界限不是太分明,恶人也值得我们同情,好人也会犯错,也会有狭隘心里,夹在剧集中间,形象也更鲜明。
迷雾重重,不见天日,中国🇨🇳国产电视剧📺前景不慎乐观,难以想象从小看喜羊羊,熊出没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什么样子。
终于看完第二部,想想在家和妹妹一起看时的期待与惊心动魄,幸福的时光啊!
我自己在宿舍竟把它变成了背景音乐!
第二部比起第三部好多了,可惜还是不如第一部。
宵小之徒,阴险歹毒,夤夜前来,定有所图。
朝廷命官,助纣为虐,杀良冒功,枉食君禄。
一丘之貉,沆瀣一气,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禽兽不如,丧尽天良,人若不除,天必除之!
处心积虑,大费周章,不择手段,欲盖弥彰。
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匪夷所思,奇哉怪也。
一语中的,迎刃而解,神乎其技,若合符节。
事到如今,巧言令色,大言不惭,可笑至极!
学生愚钝,卑职惭愧,一群废物,回答问题!
代天巡狩,便宜行事,天威降临,粉身碎骨!
鼠肚鸡肠,出尔反尔,管窥蠡测,恩将仇报。
以亲为仇,公然反叛,罪该万死,只求速死!
厥功甚伟,天理昭彰,黎民之幸,苍天有眼!
你给我滚下马来!
第三十集,狄仁杰和元方如燕装渔夫钓鱼,后来遇到锦娘跳水,之后几人去救人,在这个时候,当大家用撑船的撑杆吧锦娘拉上来后,前面的如燕和元方忙着拉人,梁老师大喊“来,给我”(大意细节记不清了,意思是将撑杆给他,你们去拉人)之后可以看到,长长的撑杆和在狭窄的船让梁老师无处可放,之后,很明显梁老师直接吧撑杆丢到水里去了。。。
三部蛇灵系列最精彩,应该没人反对吧?
血色江州中人物的价值观不乏扭曲之处,但老钱选择平铺直叙,没有为之辩解、也没有指摘。
最后狄仁杰选择放弃查办林永忠更是一下子深化了这个人物的层次——就如油管上某位同志所说:若这是神探包拯,林永忠就死在虎头铡下了。
这是四部曲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这一部的如燕可以说是老钱唯二没崩的女主角了。
别的要不就是争风吃醋(迎阳公主、曲版如燕),要不就是强行白月光(小清),要不就是强行精神绿帽(钟五娘),要不就是毫无铺垫强行大boss(小桃)。
宁无双很棒,但漕渠魅影故事太拉垮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些小朋友对姜如燕的怨气这么大,钱剧中那些更崩的女性角色也没被她们这样抨击。
这是钱剧中唯一一次正常的爱情描写。
首先,连表白都是“禽兽”,从始至终都很符合人物设定。
其次,没有强行发糖、工业糖精。
第三,没有弱化如小燕的能力和智慧,她甚至成为了血色江州(发现锦娘身上不正常的伤处)和蛇灵(虺文忠脉象平和)的破局关键。
强行“朋友论”、狄芳才szd的小朋友,照你们逻辑,基督山伯爵对海蒂不是爱,他对阿尔贝才是爱;宝玉对黛玉也不是爱,他对秦钟才是爱。
为什么探案剧不能有爱情元素?
电视剧本身讲的是现实,难道麦克阿瑟没有妻子?
难道邓颖超并不存在?
就连隆美尔都被妻子称为“最完美的丈夫”。
为何李元芳不能?
更何况这部剧的爱情元素已经这么隐晦了,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
难道你们喜欢的是神断里那种争风吃醋、鸡飞狗跳(迎阳、曲如燕)和莫名其妙(钟五娘)?
怎么说呢,两个膝盖有点不够跪的,而且看的时候就一直头痒,有种要长脑子的感觉……以前看少包的时候,觉得包拯已经很厉害了,但看了狄仁杰,尤其是第二部,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也有跟如燕一样的疑惑,狄公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
有神化的部分吧,但看着还挺愿意让人相信的,这个眯眯眼的小老头也太让人上头了!
说回剧情,这几部的案子基本都是由武则天引起的,她登基以后的各种后遗症。
不得不感叹,她狠是真的狠,难也是真的难。
每次说起武则天我都是无比佩服,尽管影视剧演过不少,历史也了解一点,但还是无法想象在那样的年代一个女人是怎么成为皇帝的,她必须比男人更狠更有手段才行!
狄仁杰不得不说是个人精,他有不认同皇帝的时候,但他并不硬刚,甚至柔软的很,以柔克刚用在这对君臣身上是再适合不过了。
这部剧真是到处都是优点,一个案子很长很长,但让人丝毫不觉得厌倦,反而常常看得人目瞪口呆。
尤其是狄仁杰经常性的不搞政治正确那一套,几次三番都放过犯了罪的人,这在现在的电视剧里可不多见(以前的可能也不多)。
跟在他身边的元芳和如燕,还有他的朋友和学生,都让人那么喜欢,不舍得他们任何一个人出事。
一部好的电视剧就是会让人觉得跟剧里的人物产生了羁绊,这个眯眯眼的小老头,我已经是你虽迟但到的粉丝了。
“我们首先将是善良的,这一点最要紧,然后是正直的,然后——我们将彼此永不相忘。
”【李元芳/打戏踩点】我不是来当英雄的,我是来揍你的_哔哩哔哩_bilibili在B站刷到一个神狄视频,第一条高赞评论是,日常反思我为什么会喜欢一个分尸狂魔?
神狄武打场景的血腥场面确实不少,放到现在也许不一定能播。
削头砍手剁腿,李元芳又号李如麻。
但凶悍的如麻还有另一个名字李乖乖,不算太复杂的人物性格,但鲜明的特色全都长在观众的审美点上,试问谁不喜欢这样一个又呆萌又酷帅的人设?
或许是被现实逼得抑郁,所以现在回顾神狄好似在电影的梦空间里寻找一点正义的补偿。
当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讲理,只能靠一双铁拳头打到他们服软。
虽说“在下李元芳,手中幽兰剑”,但“卑职用挂”说的还是封神的链子刀。
君子佩剑,将军用刀。
幽兰剑是李元芳从虎敬晖那里继承来的,更在于一层精神意义,趁手好用的还得是链子刀。
李元芳从不虚头巴脑,打杀开场白向来很直接,你是什么人?
打你的人!
想好怎么死了吗?
今晚,你必须得死!
是你们逼我的,你们就只能怨自己命苦了!
果然“我不是来当英雄的,我是来揍你的!
”
在神狄中痛骂反派出镜率最高的一个成语是“禽兽不如”,李元芳船战铁手团打的也是一群禽兽,连名字都不脱本性。
十大高手倾巢出动,八死一伤,最后李元芳重伤失忆,塑造了全剧最经典战损形象,英雄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现实中又有多少这样的禽兽呢?
恐怕来十打李元芳都不够打的。
李元芳的个人风格其实是传统东方审美一个亦将亦侠的综合体。
从一开始的凉州游击小将军,被官府通缉追捕逃亡之时,这里的毡帽和类似黑披风式的造型会让人联想到林冲,身份和境遇都非常类似。
到后来阴差阳错恩遇狄公,成就一段将相佳话,一路追随历练,终于出现了第四部中叱咤风云的大将军。
大漠的横刀立马、冲锋陷阵颇具常山赵子龙之风。
石国牙帐的外交风云,突显出大将军虎威的震慑力。
从第一部到第四部,李元芳是一个逐步成长、成熟的过程,而每一个案件,都会给人带来一些新颖的关注点。
虽然一开始就是武功满级,但是从心理素质和办案经验的养成来说,元芳从一开始正常人所表现出的恐慌、不知所措,甚至怀疑退却,到后来身经百战的游刃有余、从容不迫,人物的形象丰富多变而又具有不同的层次。
一开始的青涩、直率、朴实,不假思索是憨萌纯正。
跟随在狄公身边综合能力潜移默化的提升又逐渐赋予了他沉稳内敛、大气淡泊的精神风貌,看起来更有将帅之风。
这种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似乎难以想象。
最近看到《漕渠魅影》的一个细节,体会到些许。
李瀚被诬陷受贿,证据是从墙壁夹层搜出的柜坊凭信,由扬州存入可到神都提取的飞钱。
好奇宝宝芳乖在一旁问狄公,大人,什么是柜坊?
什么是飞钱?
可想平日跟在狄公身边,这种专业非专业的知识元芳不知道储存了多少。
三十二岁拼到事业天花板,正三品千牛卫中郎将。
狄公向他人介绍元芳时说,与本阁同品不同秩时的那种发自长辈的骄傲与赏识的得意微笑,是对元芳后生可畏的褒奖。
元芳是狄公精神的再塑,传承与延伸,这恐怕才是狄公此生深感快慰之事。
狄公说,真正在他身边学断案有所成的只有元芳和曾泰。
因为他们不限于理论,还有更多机会深入到实践中去。
而元芳作为得力干将,每次临危受命都是承担起最重要艰巨的任务。
狄公曾自责,我能带给他的只有危险。
而身处险境从另个方面来说,恰恰也是人生获取难得经验的宝贵机会。
所以,元芳的迅速成长不仅得益于狄公的循循善诱,更在于自己的用心、努力,以及主观责任心与担当意识。
开启单线任务的芳乖,非常专注、执着、高效而有行动力。
脱离了狄公的主角光环,有了更多的主动思考与作为,更彰显出个人素质与能力。
单刀直入、胆大心细、果敢勇猛、干净利落,展现了作为间谍、侦探的诸多娴熟技能与临机善变的应对能力,再加上武戏的加持,可观性很强。
而除了武的方面,兔头帽蓝裳的芳乖又展现出一种温吞的诗人气质,比如他面对个人情感时的害羞与矜持,可谓“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与平素李如麻对敌的凶悍强势判若两人。
李元芳把个人情感定义为一种“私心”,源于对自身的一种近乎严苛的要求,仿佛像他这样一心为公的人就不应该有儿女情长的牵挂。
所以,即便是哄如燕的话,也要借一种大义凛然的理由才能名正言顺地道出:“如果禽兽可以改邪归正,那么就会变成一个好禽兽,求一个好禽兽办事还是符合我做人的原则的。
”听起来原本有些牵强的对“私心”的极力掩饰反而映现出一种强行小聪明的可爱憨萌。
后来武元敏负气地质问他,为什么不把如燕送去和亲。
元芳本可以有足够的理由反驳,但是却不愿意正面作答。
对于“私心”,他有一种太过正直的羞愧感,因而尽量回避自己的弱点。
这样的人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因为“私心”难得,给人的印象就格外深刻而珍贵。
这源自于我们对朴素珍重的古早爱情,那样一种从来不说我爱你的含蓄情结的怀念与致敬。
这样看来,神狄系列导演一直拖着燕芳的亲事是有所保留和顾忌。
如果是成家之后的李元芳,恐怕那句习惯性脱口而出的“我不怕死,你呢?
”就不会那么毅然决然砸地生坑了。
你不怕死,可是有人怕你死啊。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哪!
”陀翁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说,“我们首先将是善良的,这一点最要紧,然后是正直的,然后——我们将彼此永不相忘。
”它仿佛一句誓言,适用于神狄世界,也适用于所有美好纯粹可定义或不可定义的情感。
为什么说李元芳亦将亦侠?
可以从元芳自己说过的话来应证:“如果我不是将军而是快意恩仇的江湖豪侠,我定会毫不犹豫地下手。
”从身份上来说,他是朝廷的人,比之一般的绿林好汉,就自带一股正直凛然。
草莽英雄虽然行侠仗义,但往往也行事乖张、执意妄为,不免邪痞之气。
元芳的侠义在将军身份的衬托下显得更有做派,更有原则和持守。
有所为有所不为,跟随狄公的耳濡目染,贤者楷模、君子风度的榜样作用渐渐深入到他的个人思想理念,而形成一种志虑忠纯的气节。
这种自然带出的人格魅力无疑是最闪耀的光环。
同时,他是狄公身边最重要的助手,有一个可靠的背景和身份,注定他与那些四海飘零,最终走上悲剧末路的江湖豪侠不同。
这一点带给观众安全感,他是不死不败的。
如同我们对历史的喜爱与玩味,是因为早已知晓不可改变的结局而不必承受意外的打击。
我们对影视剧的喜爱同样也建立在光明终将驱散黑暗,正义永远战胜邪恶这样朴素的真理之上。
所以我们总相信无论经历怎样的挫折与磨难,最终李元芳都会满血复活,死而复生。
哪怕失去记忆,脑海中狄公如师如父的形象依然挥之不去。
因为他不是一个悲情人物,观众没有了精神包袱,也就会无所顾忌的投入到剧情欣赏中。
虽然武打情节不乏夸张虚构的离谱设计,但确实精彩耐看,大快人心,让人欲罢不能,直呼过瘾。
牛顿管不了开挂的李元芳,链子刀一出,人们乐于接受这样一种自我安慰式的无所不能。
虽然是官家的身份,将帅的设定,但是这些却并不能限制住李元芳个性中的忠义与肝胆相照的豪情。
对官场的恶习弊病他同样深恶痛绝,和狄公一样,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上不愧天,下不负民,正义与公道在他心中最为紧要。
他没有官场那些虚伪浮华的套路,正如狄公所说“民间庙堂均是一般”,从装束到武器,都体现出他尚朴爽朗的气性,直来直往,眼不容沙。
甚至元芳对一些反派的误信,虽然是作为性格中的软肋出现,但这种不完美却让他的仁义坦荡之心更加生动鲜明,人物形象也更加可爱可敬。
这也使李元芳将的形象不似历史正剧里那样严肃、刻板,因为融入了侠之心,他看起来更鲜活,更具有生活气息。
无论是幽州案遭围攻身中数箭的仗义英勇,还是单挑铁手团孤立无援情况之下的力挽狂澜,虽然孤木难支但李元芳就是那么硬气,身可死,精气神却屹立不倒,给对手一种虽败犹荣的压迫感,不容逼视。
再到深入大漠,紧急情况之下的指挥若定,排兵布阵,可谓是艺高人胆大,神勇与智慧并重。
李元芳的每一场精彩武戏都会让我想起水浒英雄中任何一位的打斗名场面,但唯一不同的是,水浒是走向极盛之后的惨烈收场,前面看得过瘾,后面却有更多的悲壮在等着你。
元芳却不同,因为他有一个完美的设定,你可以毫无保留的交付所有的期待与感情。
好似,我在水浒那里受过的创伤,在李将军这里有了弥补与宽慰。
说李元芳儒雅吗?
毕竟武将出身缺少书卷底蕴。
说李元芳洒脱不拘吗?
但他却有自己立仕的追求与抱负。
亦将亦侠之间终究不能完全定义。
但两者之间的空间赋予了角色无尽的可能性、延展性,跳荡其中就在于怎样在剧情中发挥与碰撞。
“至今犹忆李将军”。
除了铠甲战袍,元芳最日常的着装还是各色朴素的袍服、兔头黑帽。
没有花式繁复的多余装饰,只用金属系纹饰的护腕、腰带简单点缀,衬托出其质朴务实又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
举手抬足,一招一式,抱拳、转身、抖袍、凝神,这些充满古典韵味的武生细节,刚正、勇毅而不乏柔情的铁血硬汉形象曾经代表着一种大众共通的传统审美志趣,感慨而今却已鲜有了。
人生在世,总要让自己相信些什么,抓住些什么,才不至于像浮萍一样漂泊虚空。
而你相信的,抓住的也就是你愿意去持守的,这就是人的精神与信仰。
李将军对我们而言,神狄对我们而言,最紧要的就是正直与善良,其次是理想与追求,是古时君子所说,围绕着忠义仁勇信的为人处世观。
它深入我们的思想与审美,成为重要的精神归属,情感依托,也激励与鼓舞着我们正确面对自己真实人生中的波折与坎坷。
如果说狄公的故事是有历史渊源和文学基础,那么李元芳则是一个完全虚构出来的英雄式人物,但他却一直在我们的心里梦里,每次见到你,金戈铁马箭雨。
那种让人心旌摇曳,精神振奋的妥妥心定的安全感足以抚慰人心,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把剧中的仁善正直延续到现实世界中来。
最后附上一段李安的话,它告诉我电影的造梦与真实的生活是如何互为链接。
那么虚无缥缈却又真真切切,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让人甘愿倾其所有去投入、去追寻。
"没有真心诚意的交流,生活是很空虚的。
人生荒谬,很多深层交流不能明讲,只有靠艺术、靠电影,靠这些虚幻的东西、假设的东西,在里面交流,你才会感觉没有那么孤单,没有那么无助。
"
演的好。
第二部比较好看。抓紧看完第四部!
三个案子,《关河疑影》是惯常的国际关系的大阴谋、大案子;《蛇灵》也不简单,《血色江州》虽案子较小,开篇对地方土豪劣绅欺压百姓的整治,倒是蛮让人解气。
最近回家是这样的。挂着页游(就是那种一刀99999)吹着空调。喝着热茶。斗着地主。补着剧。好开心!!提前步入老年生活了。。
国产电视剧很适合"听",当背景声音.所有的人物都笨,都是为了衬托狄神人的英明神武,于是里面最常出现的一句台词就是:大人真乃神人也!".明明就是浅显的道理,为什么大家没一个能明白?交代悬疑唯恐不详细,唯恐观众不明白.于是,不把速度放到*1.5就连听都要睡着.
文戏什么都在狄公推断之中,武戏任谁都败在元芳手下。《蛇灵》应该是系列中最精彩的,因为卧底太多。
如燕和元芳这对儿真的很好磕啊
可怜的炮灰如燕……你难道不知道元芳是狄胖胖的吗!
台词有很多重复的,没新意。惯用的断案伎俩没什么看头儿啦。剧情比较拉长!!!!!!
6.8,看了《血色江州》,这个故事的确挺精彩的。
x
没有第一部好看,第二部把人物神化了,,狄仁杰谁也逃不出我的法眼,李元芳则天下无敌,一个打几百个,还插入一些无聊的爱情故事。。回想第一部,狄仁杰也在和敌人周旋,有时迷惑上当,李元芳和虎敬晖有来有回,那时候多好看
相对第一部多余的镜头有点多比如打斗和和女人的废话,严重影响节奏,元芳编的太强都成武侠级别高手了,跟王晓杰谈判太低智商了,以曾泰为代表的小角色台词智商降低。。。。对话节奏堪比韩剧。。。剧情逻辑沦落至美剧成了无尽的任务。。。。突厥冬至大海西达大漠北邻波斯。。。把老子雷的。。。这系列把武则天黑惨了。。。身边全是叛徒。。。。有闪灵这种水平直接去大内杀皇帝就是了搞那么麻烦干什么又会飞又会隐。。。。肖清芳被杀开启无尽的任务下一关。。。面相40几岁的苏定方出现在武曌晚期。。。裴寂怎么被武则天所诛了。。。
补标
看完唐朝诡事录后补的,bug满天飞,好在哪了,难怪我小时候就没看
不看
第二部依旧保持非常之高的水准,案子也是极度精彩,但是我觉得人皮面具变脸伪装这个梗用得太多了,反转的太刻意了,一看的确过瘾,但是却不自然。氛围则诡谲云涌,完全满足古装探案的感觉,演技和剧本扎实,国产悬疑良心,也成功塑造了梁冠华版的狄仁杰IP形象。
这么垃圾的电视怎么会有这么高分?穿帮漏洞百出,演员呆滞出戏,狄仁杰演成了配角,李元芳演出了帝皇。这9.1分全是给翻转又翻转的剧情???
这么多女演员,导演分得清谁是谁吗?
认真的吗?泛滥易容术,扯不扯?怎么不直接扮太监宫女进宫把皇帝换了?连着两部非要拍推翻朝廷的神秘组织吗,还拍了30集,真的不觉得有意思,剧名怎么不叫《狄仁杰之剿灭乱党》,只有最后十集还像是在探案。还有武功,出神入化,李元芳不仅死不了,还能腹部中刀不医治潜入蛇灵总坛一天一夜,并且持续战斗,斗战胜佛受伤了武力值也会直线下降,李元芳比神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