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孙傲谦
主演:于坤杰,李蔓瑄,孙心福,兰海隆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东北方言年份:2019
简介:11岁的男孩小杰(于坤杰 饰)自幼便和经营公路旅店的大舅(孙心福 饰)一家共同生活。小杰为了完成学校作业——制作一副“大海”主题剪贴画,渴望得到一本《海洋百科》图书。表姐(李蔓瑄 饰)原本答应为弟弟买书,然而大舅突遭车祸,真凶拒不赔偿,全家陷入麻烦之中。 小杰不忍为家人再添烦忧,决心通过自己努力得到图书。他穿行在..详细 >
真的扛不住这类各种大师元素混搭作品[捂脸]从片头暖黄色调,母亲白色长裙,红色皮鞋,满屋的苹果这些意象化符号出现时就知道这片垮了一半……少年的俏皮太过用力,他并不知道该如何在电影中怎样呈现一种被放养被抛弃的状态,即便他的现实生活就是如此……其实蛮希望导演能够真正走入少年的内心,而不是用各类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呈现,少年的双眸有戏有故事有疑惑有失落,但故事却没有……能够感受到导演的用心,但他把灵气生生的演化成匠气,有时真的很想在处女作中看到一个深入内心故事,简简单单,不要被刻意的表现形式带偏,然而事实是看到的本届影展国产导演处女作总是那么偏爱形式[心碎]结尾那一句又傻又楞的话实在应付,像是教育部命题拍摄的儿童教育片,谁的人生不是在上一堂课?哪怕说两句矫情话,把少年和海的主题点一下也比现在强……
小杰放学骑车回家到见到姐姐那一整段拍的太好了,如此打破常规的和谐感。印象深的还有大人们坐在酒馆里谈论海怪那一段,大家都太有意思了!平遥影展笑声最多的一次观影,世界上的痛苦和灾难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拍成冗长的文艺片让别人和你一起痛苦呢,开开心心不好吗?西装乐队的出现和废船里的戏真的很《地下》。映后访谈:小杰真的很调皮诶!感觉导演属于人善言拙,对于小杰本人的发言太敏感了,还好制片出来及时救场。
什么垃圾长镜头,提线木偶式的调度盖住了内涵和主题,用视听设计取代故事和人物关系实在是讨巧和功利。
木卫二说得对
废船内的戏很喜欢。恍惚之间,以为在看《黑猫白猫》了,相信导演肯定有受老库的影响吧。
绝不是差片,形式上的优点和缺点互成悖论,一方面强烈的学院气来自对各种大师的合并挪用,另一方面在模仿之上,导演确也创造了几个有力的瞬间,特别是人物走窗不走门的习惯,是打破第四堵墙叙事和调度的又一个好办法,导演也挑战了几个不错的长镜头,虽然意义尚停留在呈现阶段,苹果在头尾的运用也不错,从拾起的欲望到丢下的良心,完成了少年入“海”的成长。但再加上电影的内容来看,就实在不大行,且不说要消化这么多大师调度如何统一自己的叙事风格,这个托身于东北乡间的蛮荒故事,在硬凹的诗意与憋不住的碎嘴之间终究慢慢走形成四不像,大舅和小杰互相叫喊的对话方式倒并不夸张,结合到人物和当地其实自成一派,但姐姐作为男凝、母亲、性启蒙对象的符号意义放一块,从表演到人物就很不搭。在全球都在钻研生活流的今天,本片也真的令人感到落伍。
2020.12.26|南京荔枝广场|画面构图好看,色彩丰盛,柯达感满满。故事有点儿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但有些用力过猛,看完觉得胃里很撑。
装逼装不好,容易遭雷劈
导演的处女作品。苹果红衣女子拉小提琴的人苹果应该都有一定的寓意,但是又没有很明显地表示出来。整体上挺割裂的,整体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好烂的电影,好令人讨厌的少年,这样的小孩就是典型的熊孩子吧。表姐有点像钟楚曦的感觉。
现实魔幻主义,虽是对许多大导演作品的参照,可也如本片导演所说的,我热爱电影,也看了很多电影,这些电影对我的启发和影响都有,所以我也不在乎别人会不会议论我搬用别人的东西。现实与魔幻俩条线索,既是孩童成长的道路,也是他回忆自己童年的道路。
一般吧
3.5 残忍
68/100 gaze back,挥动幻剑斩杀生活的海怪。除了安哲、老库还有爱德华霍普、贝拉塔尔。新人影迷型导演的毛病:不够节制
我感觉我和导演的审美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单论静态画面都很美 但是连成会动的影像就感觉很不美好 农村的粗旷没有拍出美的感觉 女主演的样子在这个家庭也格格不入 风格也很杂 从各个电影中致敬的片段杂糅在一起 感觉很奇怪 几段意向很飞倒是很不错 原本以为会有更多 结果也没有 总感觉喜欢的导演太多了 最后只是这搬搬那抄抄 也没有达到很好的融合 但最重要的还是整个片子的设定都让我很不舒服
女主第一个镜头太刻意出镜了,小男孩不会演戏,没有任何表演上的情感传达,导演没有自己风格,除了船戏,其他都很不到位,毫无心意,毫不独特,看着累。
看完激动到映后找导演合了影(导演还喊上了小演员于坤杰)。这么说可能夸张些,私人感受,有种当年看到《路边野餐》的兴奋感。长镜头非常自然,并且,导演有在现实世界里捕捉诗意的能力,一些简单的物件,比如苹果、床单、红裙,都处理成了意象,面对这种属于影像的美,实在难以抗拒。幻想和魔幻现实段落多了些,甚至让影片的整体风格有些失衡,但影像上的想法和野心,还是让人难以抗拒。电影片名可以叫《少年悟空》,故事明显借用了《西游记》。一个在花果山肆意玩耍的少年的心志,硬是让成人世界的人情五指山摁个粉碎。我们都曾面对大海呼喊,我们都这么长大。倒数第二场戏,场面调度很牛,运镜、纵深关系、人物走位、以及孩子的表演已经让人惊叹,最后镜头的落点竟是那个苹果,很见功力。
为什么才让我看到这部电影?这么好的片子上映时啥动静没有?剧本、视听、表演,无一不是上乘。少年演得很好,但语言有点过于成人化。本来是四星,为了能以后继续看到导演和主创的作品,怒打五星。可能我没见过世面。
小孩最有趣。
難以想像這個小男孩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的滑頭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真的扛不住这类各种大师元素混搭作品[捂脸]从片头暖黄色调,母亲白色长裙,红色皮鞋,满屋的苹果这些意象化符号出现时就知道这片垮了一半……少年的俏皮太过用力,他并不知道该如何在电影中怎样呈现一种被放养被抛弃的状态,即便他的现实生活就是如此……其实蛮希望导演能够真正走入少年的内心,而不是用各类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呈现,少年的双眸有戏有故事有疑惑有失落,但故事却没有……能够感受到导演的用心,但他把灵气生生的演化成匠气,有时真的很想在处女作中看到一个深入内心故事,简简单单,不要被刻意的表现形式带偏,然而事实是看到的本届影展国产导演处女作总是那么偏爱形式[心碎]结尾那一句又傻又楞的话实在应付,像是教育部命题拍摄的儿童教育片,谁的人生不是在上一堂课?哪怕说两句矫情话,把少年和海的主题点一下也比现在强……
小杰放学骑车回家到见到姐姐那一整段拍的太好了,如此打破常规的和谐感。印象深的还有大人们坐在酒馆里谈论海怪那一段,大家都太有意思了!平遥影展笑声最多的一次观影,世界上的痛苦和灾难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拍成冗长的文艺片让别人和你一起痛苦呢,开开心心不好吗?西装乐队的出现和废船里的戏真的很《地下》。映后访谈:小杰真的很调皮诶!感觉导演属于人善言拙,对于小杰本人的发言太敏感了,还好制片出来及时救场。
什么垃圾长镜头,提线木偶式的调度盖住了内涵和主题,用视听设计取代故事和人物关系实在是讨巧和功利。
木卫二说得对
废船内的戏很喜欢。恍惚之间,以为在看《黑猫白猫》了,相信导演肯定有受老库的影响吧。
绝不是差片,形式上的优点和缺点互成悖论,一方面强烈的学院气来自对各种大师的合并挪用,另一方面在模仿之上,导演确也创造了几个有力的瞬间,特别是人物走窗不走门的习惯,是打破第四堵墙叙事和调度的又一个好办法,导演也挑战了几个不错的长镜头,虽然意义尚停留在呈现阶段,苹果在头尾的运用也不错,从拾起的欲望到丢下的良心,完成了少年入“海”的成长。但再加上电影的内容来看,就实在不大行,且不说要消化这么多大师调度如何统一自己的叙事风格,这个托身于东北乡间的蛮荒故事,在硬凹的诗意与憋不住的碎嘴之间终究慢慢走形成四不像,大舅和小杰互相叫喊的对话方式倒并不夸张,结合到人物和当地其实自成一派,但姐姐作为男凝、母亲、性启蒙对象的符号意义放一块,从表演到人物就很不搭。在全球都在钻研生活流的今天,本片也真的令人感到落伍。
2020.12.26|南京荔枝广场|画面构图好看,色彩丰盛,柯达感满满。故事有点儿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但有些用力过猛,看完觉得胃里很撑。
装逼装不好,容易遭雷劈
导演的处女作品。苹果红衣女子拉小提琴的人苹果应该都有一定的寓意,但是又没有很明显地表示出来。整体上挺割裂的,整体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好烂的电影,好令人讨厌的少年,这样的小孩就是典型的熊孩子吧。表姐有点像钟楚曦的感觉。
现实魔幻主义,虽是对许多大导演作品的参照,可也如本片导演所说的,我热爱电影,也看了很多电影,这些电影对我的启发和影响都有,所以我也不在乎别人会不会议论我搬用别人的东西。现实与魔幻俩条线索,既是孩童成长的道路,也是他回忆自己童年的道路。
一般吧
3.5 残忍
68/100 gaze back,挥动幻剑斩杀生活的海怪。除了安哲、老库还有爱德华霍普、贝拉塔尔。新人影迷型导演的毛病:不够节制
我感觉我和导演的审美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单论静态画面都很美 但是连成会动的影像就感觉很不美好 农村的粗旷没有拍出美的感觉 女主演的样子在这个家庭也格格不入 风格也很杂 从各个电影中致敬的片段杂糅在一起 感觉很奇怪 几段意向很飞倒是很不错 原本以为会有更多 结果也没有 总感觉喜欢的导演太多了 最后只是这搬搬那抄抄 也没有达到很好的融合 但最重要的还是整个片子的设定都让我很不舒服
女主第一个镜头太刻意出镜了,小男孩不会演戏,没有任何表演上的情感传达,导演没有自己风格,除了船戏,其他都很不到位,毫无心意,毫不独特,看着累。
看完激动到映后找导演合了影(导演还喊上了小演员于坤杰)。这么说可能夸张些,私人感受,有种当年看到《路边野餐》的兴奋感。长镜头非常自然,并且,导演有在现实世界里捕捉诗意的能力,一些简单的物件,比如苹果、床单、红裙,都处理成了意象,面对这种属于影像的美,实在难以抗拒。幻想和魔幻现实段落多了些,甚至让影片的整体风格有些失衡,但影像上的想法和野心,还是让人难以抗拒。电影片名可以叫《少年悟空》,故事明显借用了《西游记》。一个在花果山肆意玩耍的少年的心志,硬是让成人世界的人情五指山摁个粉碎。我们都曾面对大海呼喊,我们都这么长大。倒数第二场戏,场面调度很牛,运镜、纵深关系、人物走位、以及孩子的表演已经让人惊叹,最后镜头的落点竟是那个苹果,很见功力。
为什么才让我看到这部电影?这么好的片子上映时啥动静没有?剧本、视听、表演,无一不是上乘。少年演得很好,但语言有点过于成人化。本来是四星,为了能以后继续看到导演和主创的作品,怒打五星。可能我没见过世面。
小孩最有趣。
難以想像這個小男孩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的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