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招魂3开始发布预告片,本人一直关注着电影的相关动态。
但是看完正片我发现预告片里的好多场景都没有在正片中出现过。
这篇影评帮大家罗列一些未播场景并据此阐述本人的推测与理解。
(本篇部分信息含剧透)1.颠倒扭曲的大门与走廊
沃伦夫人走进旋转颠倒的无限镜像走廊这个画面在前导预告中出现过,但在正片没有出现,怀疑删减情结。
正片中应当是有这一段的,为什么?
看过正片的大家应该都记得小朋友被附身那段,亚裔小哥手中的摄像机偶然拍摄到这样的画面
电视中的无限镜像,与上图呼应此镜头在正片中出现了好几秒。
导演不可能对一个没有意义的画面做长时间的特写。
这里应为铺垫,呼应结尾的高潮部分,但很可惜我们没有看到这精彩的一幕。
2.窗户外若干个鬼影这两个画面在预告中也有过,但都未出现在正片中
沃伦夫人死盯窗外,大事不妙
这个场景有够阴森沃伦家里都开始闹鬼,看来事态很严重了。
爱德在给谁打电话,夫人后面的走廊里还有什么东西在动。
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找前导预告看看这一段,究竟是什么。
3.沃伦夫妻二人一起打开大门与室内场景这段无论是大门还是室内的场景都未在正片中出现。
夫妇二人一同打开了大门但是可以模糊地看到蜡烛与奇形怪状的物品,怀疑是女巫祭祀或是类似恶魔老巢的地方。
仔细看地上还有个四脚生物?
4.爱德一人打翻祭坛上的物品
身穿白色条纹衫的爱德辛苦做打扫正片中爱德是清醒以后轮着大锤把祭坛打碎的。
与预告片中的画面不同。
爱德被女巫下了药,开始发疯并且正片的高潮部分,爱德是穿着一件夹克抡锤的。
所以有理由怀疑,正片最后的高潮部分应该是整个重拍了。
5.楼顶上的人
跃跃欲试的艾尼此处的场景是监狱大楼,站在楼顶的应该是艾尼。
正片中艾尼是一直被关在监狱里的,根本没有逃脱站在楼顶的机会。
他是怎么跑上去的,恶魔做了什么,最后是谁把他救了下来,这些剧情正片完全没有。
以上是我发现的未在正片中出现的场景。
—————————————————————————招魂3的内部工作人员曾透露,招魂3其实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恶魔形象,不过华纳在审片的时候要求删除QAQ……实在是太可惜了,正片看来这个恶魔场景应该被删除的很干净。
David缩在浴缸里那一段浴缸上面的爪子应该是抓沃伦夫人脚的恶魔,但是否是最终Boss,存疑。
抓住艾伦夫人的鬼手同样在后背抓住艾尼的恶魔应该也不是最终Boss
这段真的有吓到我从形象设计来看,这个恶魔完全不够等级,说白了就是太普通!!
墙上深深的抓痕或者说这些场景中的恶魔即使是最终Boss,那么应该有更恐怖的片段才对,毕竟开头那些深深的抓痕也没有对应上这几个画面中的恶魔。
最终Boss居然以女巫的形象出现,好敷衍最初新设计的Boss应该就是杀死女巫并可以易容的恶魔,但是原版是否有易容与反噬这些设定,还不太好说,毕竟重拍了大部分剧情。
总之,招魂3的成片与实际拍摄应该差了很多内容,希望之后可以看到原版设定吧。
要不学渣克·斯奈德来个导演剪辑版?
哈哈哈~如果豆友还发现哪些没有在正片出现的画面,欢迎补充。
原本庄严惊悚的新章节《招魂3:是恶魔逼我的》却显得有些单薄,这是一次已经显示出疲倦迹象的系列华丽回归。
这一次沃伦一家再次深入研究可疑的案件档案——与邪恶最广为人知的战斗之一。
1981 年,沃伦一家从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小男孩身上驱除了一个恶魔,但在此过程中,它转移到了当地的一个年轻人身上,然后他继续谋杀了他的房东。
这部电影的副标题就是他的法律辩护,这是美国法庭案件历史上的第一次以魔鬼为由头的辩护,沃伦一家争先恐后地寻找证据证明导致杀戮的是一种邪恶的精神。
除了时代背景之外,《招魂3》感觉如此倒退的原因在于,许多廉价的超自然恐怖电影经常缺少这种工作室的光环,而这部电影将前两部电影的鬼屋公式扩展到侦探故事确实使这部电影更具吸引力,但是在巨无霸中添加辣酱并不能改变它仍然是巨无霸的事实。
本篇仍然关注洞穴中的女巫、水床中的恶魔和停尸房中的僵尸,因此影片中某些部分的重复常常显得电影的剧情很乏力。
该系列一直依赖于有信仰的观众,不是他们所展现的真相。
就如基督教许多关于善恶斗争的恐怖电影一样,它既是约会之夜的过山车,也是毫无歉意的宗教宣传。
它并没有试图伪装让我们相信它的真实性,而是把故事推向一个离真相越来越远的结局。
《招魂3》的反应应该提醒工作室,对待恐怖像一场精心制作的活动这样的电影值得更多地沉迷于其中。
它可能不会让你相信魔鬼,但它会让你相信有时他应该得到更细致的情节创新。
恐怖指数全面下降。
虽然这次终于脱离了鬼屋,开始与黑魔法斗法了,还有了恶魔附身的转借,但是恐怖指数直线下降。
女主终于遇到了对手,对方的女巫也可以感知到她,可以通过感知了解一切,这就不好办了,本来依托破解难题的根本变成了打击自己的武器,一时慌了手脚。
再加上男主又有了心脏病,战力下降,更使得这个驱魔夫妻档实力不济。
通过对黑魔法的研究,发现一定要打破祭坛才可以破解诅咒,最后驱魔夫妇一路行来,最后终于战胜了巫女,解救了因恶魔附身杀死宠物店老板的年轻人。
另外,又遇到一个喜欢收集各种被降魔物件的老牧师,最后的根源也是他,就是他的女儿继承了他对黑魔法的研究,黑化成了巫女,与恶魔做的交易就是杀死三个人,但是没有做饭,被恶魔所杀。
故事还是因为爱情的力量战胜恶魔的最终结局,老温的风骨还在,可惜换了导演,很多的细节不在了,关键的恐怖弱了许多,可惜了……小男孩入魔那一段蛮精彩的,特别是肢体变换,蛮瘆人的,这比前两部强……
怎么说呢,刺激还是很刺激的,但是这一部的bug太多,多到不能忽视。
比如莫名其妙就让助理帮忙收陌生快递进屋。
比如女主上一秒说巫女施咒的能力在夜晚最强,下一秒大晚上就跑去找那个老头问事情。
还有那个老头明明是好人,还要锁大门,故弄玄虚的让人以为他和巫女是一伙。
真的,还不如就就安排他们是一伙的。
如果锁门只是为了防住有恶魔之力的女儿。
那真的没意思,最后只把男主防住了。
到了最后男主被迷惑了心智,巫女明明胜券在握了却被男主砸穿了祭坛。
这里我真的不能自圆其说。
为什么你要离开重要的祭坛?
你离开祭坛的这段时间去了哪?
你不是还要施咒让监狱那个小伙自杀,你不是应该在祭坛上做法吗?
而且女主到后面被男主追杀的时候全程泪眼婆娑,说实话女主一直是很强大的智慧型角色,12部都是。
她胆大心细,在面对失去理智的老公的时候,作为有驱魔能力的她不可能只会哭,只会逃。
说实话看的时候只是觉得不对劲,现在越品越不行,人物的品性都被写歪了。
而且最后男主砸毁祭坛也没有过度,也没有剧情表示这个地方是女主诱拐过来的。
就是强行。
虽然猜到了结局,但是真正看到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扯。
《招魂》,《潜伏》,《电锯惊魂》,温子仁的三大恐怖系列果然都在导演易手后一路下滑,《招魂3》可以说在最大程度上试图保持温子仁的风格与鬼怪世界的衔接性,然而即便法米加比前两部更加努力地通灵,即便是头快秃了的威尔森气喘吁吁地演了一整部奔跑的心脏病患者,也依旧未能让本片接近前两部作品的水平。
或许放在整个恐怖片的环境来看,本片尚有可圈可点之处(毕竟恐怖片的烂片真的太多了),然而如若拿来和温子仁的前作比,站在巨人肩膀反倒还矮了巨人一头呢。
恶魔藏在盒子中,恶魔藏在娃娃里我一直持一个观点:所有的恐怖片,当恶魔附身成功,开始大搞破坏时,反倒是全片最不可怕的时候。
而真正让人胆战心惊的,则是恶魔在暗处朝你悄悄靠近。
然而《招魂3》中,恶魔却并没有这般害羞,仿佛从一开始就开足马力要来一场巨大的亮相,几乎所有的惊吓场景,都是恶魔突然出现或是某种奇形怪状生物的突然出现完成惊吓的,这显然完全缺失了招魂系列“循序渐进”的优良传统。
还记得《招魂1》里面提到的恶魔出现的三个步骤吗?
Infestation,Oppresion,Possession,先是让人感受到异常的存在,然后慢慢开始侵扰信念不坚定的人,不断的袭扰让受害者精神衰弱,最后完成附身。
《招魂3》几乎把1-2步跳过,直接来到附身这一步,也难怪看完本片会觉得这些惊吓全是一个套路,没有层次感。
作为比较,回头看看《招魂1》里面的一家人的遭遇便可以看出分别。
小孩和母亲在鬼宅的日常生活玩闹中慢慢觉察出异常,无论是不知哪里而来的拍手声,还是孩子睡觉时脚上的拽动...这些虽不会像恶魔出现那样给人以直接的惊吓,但正是这些小情节营造出了毛骨悚然的氛围,这可比恶魔掀起盖头直接扑上来要有效的多。
铺垫良久,换来廉价的惊吓近来的恐怖片,越来越会在恐怖镜头前加一大堆铺垫的镜头了,这些玩好了自然有奇效,可惜本片并没有领悟到铺垫与惊吓的精髓。
就拿本片中一个很典型的惊吓桥段来说吧,男主阿尼,在厨房看到麦片盒子掉了,走近一看,一个老鼠爬到墙上的洞中,他往洞里看了半天,转头看到一个鬼。
其实我们可以理解导演这个桥段想要呈现的效果,男主和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鼠洞上,却全然没有料到身后的魔鬼。
《招魂3》的导演,在之前导《哭泣女人的诅咒》之时,我就发现他对于惊吓前的铺垫特别在意,会花相当多的篇幅给观众进行“惊吓前的预热”,然而在那最后一吓中,却总是缺乏创意。
铺垫良久,最后一转头,一个鬼扑过来,这真的算是最廉价的一种场景了。
回头看《招魂1,2》的桥段,才能发现其精彩之处《招魂1》里面妈妈被困地下室的段落,简直百说不厌,黑暗的环境中,妈妈不断划着火柴,每一次点燃都让观众心头一紧,然而惊吓的点却并不在每次点亮的那一瞬间,而是在火柴燃烧正旺,观众尚处在安全区时,从妈妈背后伸来的一双手,拍了两下。
这不比突然身后出来个鬼脸要强得多。
《招魂2》里面,哪怕也是突然出现鬼脸的段落,做得也要自然且惊悚得多。
洛伦夫人在地下室的镜子里看到修女在身后逐渐靠近,在反复的几次转头中,鬼修女终于从镜中世界来到了现实之中。
同样是恶魔突然出现的惊吓,修女的步步紧逼到最后出现是意料之中的,镜中的消失和现实的出现是意料之外的,这种组合才让这种惊吓桥段合理而有效,不然你追着耗子洞,转头一个女鬼出来,除了观众被吓一跳之外,情理上则完全无法说通。
恐惧来源自神秘与历史之前很喜欢的一部恐怖片叫做《残秽,不可以住的房间》,在这部电影里,我算是感受到了历史对于恐怖片的加成作用,观众随着主角抽丝剥茧的调查回到诅咒最开始发生的时间,于是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尺度上的恐怖事件,会天然地为邪魔披上神秘的面纱。
然而在《招魂3》里面,在揭露了那个下蛊的恶魔标志后,一切就都很明朗了,就是一个恶魔信徒的诅咒而已。
回看《招魂1》,事情发生的大宅子里面除了邪恶的女鬼,还有被母亲杀死的孩子和女仆,这些鬼错综复杂,依次出现,让第一部在很多时候有一种神秘而复杂的美感。
哪怕是第二部,也是先出现老头鬼,之后才渐渐揭晓老头鬼受制于修女,也算是一层迷局。
反观第三部,最大的谜团竟然是:恶魔的信徒住哪里?
然后还真的根据火车笛声,受害者位置等信息调查了出来,这比探案电影都不逞多让啊。
幸好爱情元素仍在万幸,前两部,尤其是第二部里洛伦夫妇的爱情线还在,这算是本片对前两部继承得最好的一部分了。
洛伦先生开头被整废,一整部电影都拄着拐杖边喘边走,然而只要洛伦太太遇到危险,洛伦先生总会不顾自己安危冲上去救人。
洛伦太太给丈夫准备药那一段也有些感人,并不是算无遗漏,只是我的心中一直挂念着你。
最后洛伦先生被迷了眼睛追着洛伦太太打的那一段,其实想法还挺好的,本来相互扶持的夫妻,在恶魔的幻境之下竟然刀剑相向,最后爱情让他摆脱了魔咒,一锤击碎恶魔的阴谋。
想法是好,但是执行太差,洛伦先生大锤小锤砸来砸去,洛伦太太边叫边跑,也不知道几十年面对恶魔的经验是不是都被狗给吃了。
顺带,建议洛伦先生转行抡大锤。
总之,电影可以看,但是水准不高,至少比之温子仁,还差之远矣,《招魂3》充其量算是今年恐怖片中,名气比较大的开胃小菜。
要说正餐,那还是要等温子仁亲自指导的《致命感应》(更新,致命感应也比较拉)
致命感应 (2021)6.72021 / 美国 中国大陆 / 悬疑 恐怖 / 温子仁 / 安娜贝拉·沃丽丝 麦蒂·哈森。
当然,除此之外,安雅的《soho区惊魂夜》
Soho区惊魂夜 (2021)6.82021 / 英国 / 悬疑 恐怖 / 埃德加·赖特 / 托马辛·麦肯齐 安雅·泰勒-乔伊
还有《绿衣骑士》看品相也绝对比《招魂3》要更值得期待呢。
(更新,绿衣骑士还ok,但门槛有点高也有些闷)
绿衣骑士 (2021)6.52021 / 爱尔兰 加拿大 美国 英国 / 剧情 奇幻 冒险 / 大卫·洛韦里 / 戴夫·帕特尔 艾丽西亚·维坎德
一周刷完了《招魂》三部,由于豆瓣Top250中没有恐怖片,所以事先没有太大的期待,但是真正看了之后,温子仁的表现力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虽然第三部不是温导的),有感,想从中总结一下优秀恐怖片的一些特征。
1.优秀的氛围营造(包括音乐,光线等)2.适量的jump scare3.深厚的文化底蕴4.能打动人的温情桥段最后一点尤其重要,是恐怖片能否升华的关键
温子仁的招魂系列在全球都有很高的关注度。
在恐怖片类型之中,招魂系列的恐怖属性和真实的故事背景是亮点。
《招魂3》依然延续着这一风格,尽管恐怖属性相较上两部有所下降,但真实背景故事的加入让影片有了些许期待。
看完全片,期待变成失望,首先人物和剧情的逻辑关系让人很快就失去了对于影片恐怖场景的期待。
下面一起探讨下人物与其对应的相关剧情之间的逻辑问题:1、一个小孩被恶灵附身,拿刀袭击自己的父亲不成,被男女主驱魔团队及小孩哥哥等人按在桌子上,由神父开启驱魔仪式。
过程中被附身的小孩疯狂挣扎表情痛苦,身体扭曲成团。
千钧一发之际,他的哥哥与恶灵达成协议交换身体,弟弟才脱离危险。
逻辑问题就在之后的发展,这个小孩在身体如此扭曲的大动作之后,居然能正常行走,可能恐怖片的设定就是如此吧!?
2、女主连接能力使用的不合逻辑,第一次,小孩驱魔过程中断断续续看到仪式,第二次,与警察调查失踪女孩,第三次 连接女孩尸体发现仪式操纵者,第四次,被退休神父引导进入邪教仪式的场地时看到退休神父被恶灵杀害。
四次连接使影片顺利进行,但能力的强弱感让逻辑不通,第一次是接触附身目标,但只看到仪式片段场景。
第二次,仅仅身处事件环境中,便全然了解事件过程。
第三次,接触被恶灵附身过的女孩尸体,看到仪式的操纵者并组织她操纵“哥哥”自杀。
第四次,身处地下室便看到楼上退休神父被恶灵杀害。
四次能力没有任何联系,假如女主自始自终便能通过场景了解全部信息,为什么不能通过接触杀人的“哥哥”来寻找操纵者呢?
仅仅因为被关监狱无法接触么?
其次,女主第一次拜访退休神父的地下室时居然没有感知到邪教仪式的存在,仅仅表现为不情愿进入地下室,片中没有交代邪教场地具有屏蔽功能的情况下如此处理是否编排得当?
相信大家也有自己的理解,欢迎讨论。
3、故事情节逻辑,故事不是凭空产生的,而脱胎于已在历史上和人类经验中存在的素材,从对第一个影像的第一瞥开始,观众便开始了对你虚构宇宙的考察。
《招魂》前两部女主驱魔需要知道恶灵存在的理由和称呼,从而针对性驱逐,驱逐过程中的个人选择让电影的精彩程度不断上升,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这样编排的局限性束缚了观众对于《招魂》系列的期待,《招魂3》中男女主的爱成为最后完成任务的最有力武器,对比以往欧美恐怖片,这个设定容易让观众错认为看国产恐怖片,铺垫了半天的恐怖气氛最终仅仅通过激活人类最常见也最特殊的能力解决了,稍微有些违规(招魂系列的特点)。
如果将此片当成爱情片观看,或许我会感动,但可惜我带着寻找刺激的心态扑了一个空。
看完了,觉得其实还好,并没有比前两部差很多,主要是风格大为不同了,前两部是纯纯的经典恐怖片,让人全程肾上腺素飙升,非常的经典,这一部恐怖的元素大大减少了,有点像探案片,浪漫爱情的元素大大增加了,其实也还算比较好看,不把它当做纯纯恐怖片来看就行了,我觉得四星是没问题的。
就是缺少了很多铺垫,始终没有解释为什么那个做法害人的人要选中这些被害者,而且凶手的父亲明明是一个那么虔诚的老牧师,女儿却变得如此邪恶,仅仅是因为父亲研究神秘学儿,女儿也很感兴趣嘛,这个说法显然不是很站得住脚,这一点没有非常顺畅的过渡,可能因为不是重点吧。
也有一些看得让人着急的地方,比如只有男主看见受害者被男孩身上转移来的恶魔附身,但是明明当时屋子里那么多双眼睛,也很受害者明确的说了,让我来带走它,放过小男孩,这么明显怎么,可能其他人都没发现呢。
而且那么恐怖的一个恶魔,突然凭空消失了,竟然所有人都没有觉得有问题,就都觉得没事了正常生活,神父都昏过去了,驱魔仪式也没有完成,恶魔去哪了?
他们都不疑惑吗?
后来受害者在家里墙上发现一个可疑的洞,第一反应不是去找一些工具探索,而是拿自己的肉眼去看,有点那种故意作死的恐怖片主角的味儿了。
后来受害者和女朋友一起玩儿或者跳舞什么的,那么明显的不对劲,竟然他女朋友和老板都没发现,还在那傻嗨。
但是忽略掉这些小细节的话,整体还是很顺畅,也蛮好看的,沃伦夫妇的爱情还是很感人的。
自从温子仁打造了《招魂》这一金字招牌,每有这一系列的任何消息时,无疑都是带给影迷的一针兴奋剂。
然而,在经历了招魂宇宙中《安娜贝尔》《哭泣女人的诅咒》《修女》等一系列口碑滑坡后,观众对于《招魂》正传的第三部累积了太高的期望。
随着《招魂3:鬼使神差》的公映,两极分化的口碑争论不休,大多认为本片已经失去了《招魂》固有的特色,充其量可以被称为“犯罪悬疑爱情片”。
作为《招魂》系列的第8部影片,《招魂3》是这个系列中最不具有感官刺激的一部,以真实事件做基底,编剧需要做的就是让本片的剧情丰富起来,并且通过剧情的延展带给人心理恐惧。
但是,导演迈克尔·查维斯在接棒《招魂3》前,仅仅执导过招魂宇宙中并无存在感的《哭泣女人的诅咒》,所以,通过角色代入观众的方式以第一视角体验恐惧感,导演明显功力不足,所以,在很多老《招魂》迷眼中,《招魂3》有点清水,期待中的强烈感官刺激与恐惧体验并未实现。
对我来讲,《招魂3》更吸引我的,是整个剧情建立的基础,即对于撒旦的崇拜,对于这一主题,在《美国恐怖故事8:启示录》《遗传厄运》以及《汉尼拔:红龙》中都曾涉及,在这些影片中,我们都能看到一只黑色的山羊,而黑色山羊则是撒旦的化身,而撒旦出现之地,则会带来混乱。
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撒旦的原名是路西法,是光明的天使,后因为反叛上帝耶和华,因此全身燃气烈焰,从天堂堕落,经理了九个晨昏的堕落,最终落入地狱,成为恶魔。
为了向耶和华复仇,撒旦通过各种化身潜伏在人间,并通过崇拜者的献祭仪式降临,以制造混乱对抗上帝。
《遗传厄运》中出现过的所罗门七十二柱魔神的主人大魔王贝利尔其实就是撒旦,只是因为宗教的不同,同一人物出现了不同的名称。
撒旦最常见的化身是一只黑山羊,至于为什么是山羊,有说法认为上帝创造了八种动物,而山羊是魔鬼创造的,代表恶魔的曼德斯五芒星纹章倒过来就是一个山羊的标志,象征着邪恶。
也有观点认为,因为山羊发情时异常淫乱,被视为欲望的象征,进而被形容成为恶魔的化身。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老美有那么多人崇拜撒旦呢?
这不得不和当时美国国内的环境相联系。
1970年,二战给老美带来的经济增长刺激逐渐消失,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推动力也明显减弱,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老美的出口贸易也受到重创。
此时,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双双失灵,美帝陷入了滞胀状态中,随着通货膨胀、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发严重,再加上海外战争失利、尼克松总统被弹劾政局不稳,无政府主义与反基督主义逐渐在老美中兴起,恐慌浪潮甚嚣尘上。
在反基督浪潮下,重摇滚与朋克音乐迅速兴起,代表其的“羊头手势”即源自于对恶魔撒旦的崇拜。
所以,这个时候的美国,只要能够充分彰显个人主义,不要说崇拜撒旦,各种崇拜都瞬间兴起而且大多带有邪教性质,1978年震惊世界的邪教人民圣殿就是其中的代表。
“羊头手势”在老美水深火热的时期,《招魂3》中出现一个身处黑暗中的女子大兴撒旦召唤祭祀仪式,也就不足为奇。
在美国近年兴起的80年代怀旧潮中,选取这样的一个真实案件进行改编,也体现出了《招魂》系列不甘落伍的潮流觉悟。
无论是《阴风阵阵》《仲夏夜惊魂》还是《遗传厄运》,高级的恐怖片早已抛弃了以前一惊一乍的吓人伎俩,更多的是要塑造完整的故事背景与立体的角色,从而能将观众沉浸式的代入相应的情境中。
所以,《招魂》在塑造了经典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有所改良,毕竟,同一类型的影片,看多了,观众也就腻了。
聘君骋也于北京初夏
在考试周抽空分几天看招魂3,凌晨看完心血来潮写个短评(轻微剧透🐶!
首先温子仁“监制”和温子仁“导演”确实是两码事…招魂3比之前两作确实差远了。
似乎是想脱离haunted house的标签,这一部多了一些室外和地下的场景,先说最后的地下室追逐战,感觉镜头略显混乱,lorrine慌不择路逃跑时看到镜像的自己,这一段创意明明可以大做文章,可镜头一切突然莫名其妙被反派扑倒了。
还有户外森林里lorrine用自己的特殊能力溯源案发现场,周围一片漆黑搭配阴森的树林,气氛已经渲染到极点了,居然只是两个女孩突然跑出来的jump scare?
这里完全没有被吓到,反倒有点希望落空的感觉,本以为鬼怪要现身了呢。
还有一个剧情设计上的硬伤,新作第一次采用了“幕后一切是人在作祟”的概念,尽管仍然是怪力乱神的作案手法,但得知幕后黑手是个人类,这样的设定总感觉不太带劲。
1里反派是献祭自己变成鬼怪为祸人间的魔女,2里反派更是升级成所罗门72魔神之一的大boss,3里反派却变成一个从父亲那里偷学禁术的女巫半吊子,这落差实在有点大。
而且从电影开场的驱魔场景就有闪现lorrine通过连接看到女巫做法的场景,大大降低了观众对于“未知”的恐惧,后半段夫妻二人追凶,到更像是部刑侦片了。
当然新作也不是一无是处,沃伦夫妇来到殡仪馆调查那段我愿称之为全片最佳!
女巫通过和lorrine连接来操控尸体还是有新意也够恐怖的。
同时也看出来特效在升级,更加自然了,结尾处监狱四面的探照灯打在Arne病房里特效还是不错的(u1s1招魂2里扭曲人几次登场的特效我都觉得有点别扭)不过如果不是招魂宇宙粉丝,只是想单纯看部恐怖电影,那还是强推招魂2!
近10年最棒的宗教题材恐怖电影,或者把宗教题材四个字去掉也够格!
全程无尿点,开头吓到尾!
恶魔被驱逐,有情人终成眷属,伴随电影结束A Brand New Day(这歌真心不错)很应景地响起…作为招魂宇宙老粉,为什么喜欢这个系列?
不只是因为温导总能把老掉牙的jump scare把戏玩出花来,更因为藏在每一部恐怖片背后,爱和家庭的内核。
恐怖片中提及爱和家庭并不罕见,但大多是以负面的例子出现,畸形的爱和破碎的家庭催生出恐怖的恶魔,但在温导的镜头下恰恰相反。
第一部和第二部大同小异,都提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与爱,第一部结尾lorrine摸着被附身的母亲的头,让她回忆往日阖家团聚的场景,最终驱魔成功;第二部里沃伦夫妇为了让孩子们安心,精心布置陪他们一家过圣诞节都是最好的体现。
第三部则侧重恋人之间的爱,Arne小情侣和沃伦夫妇两条感情线互相照应,我个人尤其喜欢那句台词: “She thought love is our weakness,it‘s not,it’s our strength.” 爱并非软肋,而是铠甲。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温情的场景出现在如此硬核的恐怖电影里有些突兀,但这就是温导赋予招魂系列独特的“人情味”,这个理念也贯穿系列始终,让招魂变得与众不同。
招魂3 (2021)6.42021 / 美国 英国 / 悬疑 惊悚 恐怖 / 迈克尔·查维斯 / 帕特里克·威尔森 维拉·法米加 面对邪恶的存在,挚爱的呼唤比向上帝祷告更加可靠。
最后的最后,作为一个恐怖片影迷,犹记得当年招魂1横空出世把我吓得不轻,感谢温导让我知道恐怖电影还能这么拍,希望温导和招魂宇宙系列越来越好,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纳凉看看也不是不行,就是吓人全无新意,结尾也没有余韵,用爱打败一切更是自以为是的可笑,沦为普通水准的恐怖片
什么鬼
还是一样精彩!喜欢!
深夜看完觉得恐怖效果还可以,更暗黑了些,洛琳通灵的比重也加大了,和反派两个人之间的互动达到了惊悚效果。
有从不同角度切入、从不同方向(甚至不同类型元素)去挖掘这个IP的胆量和魄力,但是没有了温子仁的能力,无论制作再怎么华丽,叙事再怎么繁复,都显得很像一集美剧,与恐不恐怖无关(地道镜像挺妙
Jump Scare的等待时间延长,吓人程度指数型增加。以及不只是说闹鬼的事儿,有探案,也有爱情的加分,整体还挺温情的~
坐在胡同里看了一下午。原本以为是一个庭审为主的恐怖片,结果还是类似的模式,不过感觉心理悬疑部分变少了,途中有一个胖尸体,类似怪兽一样……
像是看了一集索然无味的电视剧,该系列的精华尽失。
光影结构的刻意精致,没了灵动和恐怖
2.5,被温子仁抛弃的招魂3,已经不能称之为招魂了,成了廉价的惊悚爱情片。恶鬼变恶人,多年的等待,终归只有失望。
既不紧张也不恐怖,全程都是我们随便编编,你们随便看看,大家都不要当真哈。
第三部把爱情片本质体现得更加明显,整体氛围倒也没什么问题,就是故事上没有把反派搞事的原因讲清楚,也就让最后的用爱驱邪看着非常儿戏。可我还是愿意看Patrick Wilson讲着拉丁文驱魔,这次还给了心脏病设定和拐杖,别样的风情,一样的好看~
3.6吧。
2019-08-18 想看
太多感情戏份了吧
所有亮点都在预告片了。虽说是真实事件改编,毕竟是恐怖片,所以完全没有在探讨灵异力量对司法准则的影响。招魂过程不再凌厉,中间看睡着两次。
我宣布这是最差的招魂,同时也是2021上半年最好的恐怖片
到了第三部,终于到了还不如电锯惊魂的水平。
这个95后导演步子太大,扯着蛋了。
没有鬼修女和温子仁的《招魂》,是没有灵魂的。btw,这是一部爱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