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

Melancholia,世纪末婚礼(港),惊悚末日(台)

主演:克尔斯滕·邓斯特,夏洛特·甘斯布,基弗·萨瑟兰,夏洛特·兰普林,约翰·赫特,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布拉迪·科贝特,乌多·基尔,加斯帕

类型:电影地区:丹麦,瑞典,法国,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忧郁症》剧照

忧郁症 剧照 NO.1忧郁症 剧照 NO.2忧郁症 剧照 NO.3忧郁症 剧照 NO.4忧郁症 剧照 NO.5忧郁症 剧照 NO.6忧郁症 剧照 NO.13忧郁症 剧照 NO.14忧郁症 剧照 NO.15忧郁症 剧照 NO.16忧郁症 剧照 NO.17忧郁症 剧照 NO.18忧郁症 剧照 NO.19忧郁症 剧照 NO.20

《忧郁症》剧情介绍

忧郁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浪漫之夜,才华横溢的美丽少女贾斯汀(克斯汀·邓斯特 Kirsten Dunst 饰)和心爱的麦克(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 Alexander Skarsgård 饰)步入婚礼殿堂,姐姐克莱尔(夏洛特·甘斯布 Charlotte Gainsbourg 饰)和家人们为了她一掷千金,尽心操持。然而莫名的恐慌与悲伤袭上心头,令贾斯汀整晚郁郁寡欢,她的婚姻刚刚开始就已到了破败的边缘,与亲友同事的关系也变得分外紧张。克莱尔试图将妹妹带出忧郁症的困扰,然而收效甚微。与此同时,一颗神秘的小行星正向地球飞速逼近,似乎正是它带来了贾斯汀的忧郁,又似乎那原本郁结心中的烦恼只不过被它释放了而已…… 本片荣获2011年第6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无丁之地第一季传说的拳头将死之人人生滑下坡搭车遇狼惊魂记绝命圣诞夜牧野诡事之秦岭龙窟绯闻女孩第一季八侍卫之王者天下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2独活女子的推荐5流言终结者第五季凶男寡女娘亲舅大看到灵魂的那只眼师公醇美人生High到哈佛沉睡谷第四季女子高生Girl'sHighSP1奇袭400高地妙事无穷不死者之王第二季失意旅行鬼仔墨菲定律幻想游戏正义联盟:毁灭不速之约老人

《忧郁症》长篇影评

 1 ) 用抑郁症自我拯救吧!

我喜欢这种女主角以为你只有脸蛋吧人家可以只对着脸拍三十分钟你也从中读得懂剧情以为你只有演技吧人家也可以只对着胸拍三十分钟你也得老实承认各种角度具美老实说我没看出justin一开始就是抑郁症在我们的四处周围,成长履历这样的怂爸恶妈变脸王老板,自以为是菜鸟,神经病文艺女青年(还是广告女青年,太tmd的exactly了!!!

)恐婚,家庭不和,在这个社会,也太正常了吧?

请导演可以落力将“不正常”再“不正常”一点让“正常”的我们知道“不正常”吧?

--所以正常的人已经小强到只会到地球毁灭才崩溃而抑郁症会因为与其他人不一样,敢于说出真相,或者拥有让人嫉妒的才华却不乖乖听话等奔溃?

得出这样的结论让我失落不已看片之前我觉得自己开始抑郁并企图通过看片完成深恶痛疾抑郁,达成摆脱抑郁的结果但当我看到影片全程抑郁者其实平静喜悦,忠于自我身与心可坦白于天地之间而“正常人”却恐惧不堪逃避生命与责任反正现在忠于自我如此困难,而地球毁灭如此简单还不如用抑郁症拯救自己?

 2 ) 病友,该吃药了

Lars von Trier从破浪和黑暗中的舞者开始就是个专拍很折腾很文艺很让人无从下口的电影的导演。

不同于戏梦巴黎和野芦苇这类很容易挂文艺片标签又很好看的电影。

老拉的电影真的需要你屏住呼吸耐着性子在椅子上按着自己的情绪试炼两小时以上。

相信没有抑郁症的人,大概也会看这片看出抑郁症来。

切断剥离的剧情,却无法自成一说的表达和核心。

如果这样的痛苦是绝无仅有的,那真的没有夸大细节的必要。

老拉,完全不是一个擅长观察周遭的人,大概和他的自恋封闭的特质有关?

反而比较喜欢前半部Justin的三次因为抑郁而产生的破坏行为,事业,爱情,家庭,所有的计划和纽带都被自我践踏,这简直是在某个意义上和整个社会决断的行为。

即使没有下半部,她依然无法自救更无法为他人所救。

Charlotte比Dunst发挥更为出色,Dunst表情戏码还是不够。

另,先挂掉的是姐夫,然后是姐姐妹妹小男孩一起等待小行星的撞击。

最正常的人的最先死亡和慌乱,最疯癫的人反而会末日到来时最清醒。

倒立的人看对方的姿势,也会是倒立的。

谁,又可以说比谁更正确些呢。

 3 ) 生活的真实

这电影真的太好了。。。

演员个个都相当精湛,觉得邓斯特真的很适合演这个,甘斯布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能演好冷硬傲坚强的角色。

我想说前半部的忧郁症真的确确实实是这样的,coz iv experienced it,演的太真切了,我甚至不敢一个人在安静的晚上看,怕回忆起森么。

你永远无法理解忧郁症人的世界,也不用设法去理解,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像那幕连走路都困难,进不了出租车的情形,真的确实会发生。。。。

justine一直在控制自己,她真的已经做得很好很好了。。。

外人无法理解,电影中的一幕幕冷漠也是justine的助推器,她姐姐试着去了解,但正常人终究以正常人得思维去想,到底都是徒劳。

后半部的姐姐演的也很出神,而justine的平静也是因为心理已经根本不惧怕什么。。。。

没什么好失去的。。。

姐姐无法呼吸那里设计真不错。。。。

整部电影的景真的美到无法形容,justine裸躺着晒那个什么星球光的时候真是太惊艳了太惊艳了。。。。

真是人体美。。。。

而整个大景也没到窒息,一定格就是一张桌面啊,那种清冷的色调契合主题。

背景乐简单但情绪很足,一次次推动情节。。。。

 4 ) 太小众了

太小众了吧,开始8分钟的画面和音乐真的让人有点抓狂了,中间大段大段的空虚情节,拉斯·冯·提尔虽然是个艺术家,可绝对不是普通老百姓的艺术家。。。

克尔斯滕·邓斯特的表演确实没看出怎么精彩来,倒是身材确实是不错,本片前8分钟和后面30分钟很难让人坚持看下去。。。

 5 ) 末日一刻,谁在忧郁?

2011,“世界末日”前夕,拉斯•冯•提尔携强大的演员阵容,献上末世情怀隆重的《忧郁症》,搞的电影界一片争议,也有一片肯定,再到戛纳电影节,因为“亲纳粹”言论被逐出电影节,拉斯•冯•提尔的2011足够丰富难忘。

当然,尽管他的言辞给自己带来麻烦,电影界还是对事不对片,整体而言,《忧郁症》在欧洲获得了很大肯定。

我个人也对这片表示赞赏,解读提尔的电影向来麻烦,又向来简单,因为最导演个人的东西,也常常最可让我等观众去各自解读,何况这片从心理到外在,从个人到社会,从末世大事到日常生活,涵盖多种层面,可谓一个肆意汪洋扯淡的良好平台。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就是贾斯汀和克莱尔两姐妹的舞台,提尔的设计很巧妙,前半段以贾斯汀为中心,后半段以克莱尔为中心,而两人的表现又呈现截然不同的差异性,更妙的是两段故事又以末世临近前和临近时分开,社会的脆弱与分裂得以充分展现。

在第一段故事中,贾斯汀表现出“非常态”,她是个忧郁症病人,在新婚来临之际,表现出异常的烦躁和不安,以至于把自己的上司、亲人到郎君得罪个遍。

而克莱尔和参加婚宴的众人则表现出“常态”,难道新婚之夜不该是兴致勃勃,载歌载舞吗?

克莱尔对妹妹的关心;克莱尔丈夫的成功人士形象;贾斯汀老板的世故商人表现;贾斯汀父亲的玩世不恭;贾斯汀母亲的婚姻悲观态度,这一切难道不是“常态”的人间百态吗?

提尔这点很强大,在一场婚宴把整个社会的主要阶层人物典型都囊括进来,只有贾斯汀显得格格不入,而这一切为后面的反转式剧情埋下伏笔。

贾斯汀真是“非常态”的吗?

是孤独的吗?

其实不然,与她一样“非常态”的是大自然,那些动荡不安的动物们,还有那渐进的神秘星球,说白了就是,这个世界已经非常态了,你们这些人还故作常态做什么?

在大灾难来临之际,往往现代人类感知能力最弱,反倒是蝼蚁这样的生物有更早的感应。

而身患忧郁症的贾斯汀,倒是免去了对世俗功名和所谓幸福的感知,更自然,更正常的与世间生灵一道感知到了危机的来临。

而前一段表现“常态”的克莱尔夫妇则在第二段故事走向崩溃,克莱尔作为一个女人,比丈夫更直接的表现自己的不安,末日行星将来,世间已是众说纷纭,动荡不安,但是人们又往往强作笑颜,掩饰内心的慌张。

那些非高等生物们,往往最先感知危险,又秩序井然的逃难,而对于即将到来的灾难,它们无助中又显得淡然,不会有更多挣扎和追求。

但克莱尔们不同,感知的最少,知道的又最多(实际上是现代信息社会,让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很多),恐惧渐渐吞噬心灵,无力的哭泣和颤抖。

而更接近世间普遍生灵的贾斯汀却淡定的面对死亡,她心理上病了,却超然于已经被末日折磨的大病的现代社会的恐惧反应。

片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克莱尔的丈夫,这是现代社会楷模式的典范,他们事业有成,生活富裕,世界往往由这个阶层的人士运转和操盘,而平日里他们也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掌控局势。

于是,克莱尔丈夫的变化,正是这个社会支柱阶层崩溃的过程,他出钱操办婚礼,他极力维持失控的婚礼,他一面安慰妻子的恐惧,一面又准备可能灾祸降临的生活储备物资。

然而,最终,当一切已成定局,最需要他顶住的时候,他选择以死亡逃避,我们无法说他懦弱,但是却可以看出,这个有序的社会是多么脆弱。

作为Dogma95的起草人之一,拉斯•冯•提尔倒是练就了一身用简单设备和手法制造出色叙事和个性化镜头的好本领。

所以,哪怕他开始有了变化,但是这种风格依然不变,倒是让他的镜头更加多样。

在《忧郁症》中,从第一部分的不安的镜头,到第二部分冷峻风格的画面,都极好的烘托出影片的氛围和主题。

特别在末日将来的那十几分钟,神奇的自然现象,贾斯汀冷静到底的安然,克莱尔绝望到底的歇斯底里,这一切让这个故事充满强烈的代入感,让人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一种恐惧。

而最后一幕,姐妹俩与克莱尔的儿子,在几个树棍搭起“山洞”中,等待末日的到来,这显得无形的“山洞”让人感到给心灵包裹坚强的外壳才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最后一刻,拉斯•冯•提尔献上了极具末日美感的镜头,那越来越近的火红的行星不再是末日的主题,而是背景,三个人影,充满殉难般的神圣感觉,美好转瞬即逝,这是命运,需要的只是不同心态的面对。

《忧郁症》的出色还在于演员的集体发挥,克斯汀•邓斯特的表演在戛纳获得了肯定,拉斯•冯•提尔的片子向来要让女主角脱衣服,这次也不例外。

然而,克斯汀•邓斯特在河边的一段全裸镜头,却充满安详宁静的美感和神圣,而克斯汀•邓斯特整部影片都很好的刻画着人物的细微神情。

凭借《反基督者》,夏洛特•甘斯布已经拿过戛纳影后,本片的表演,她表现的更加立体,从开始的充满亲和力的姐姐,到不安的母亲和妻子,到最后,她已经是一个绝望的人类一员,她在尘雨中痛哭一幕极具爆发力,一个女人对生命的不舍,对无法保护儿子的绝望,被这个敏感的女演员演的动人极了,让人心疼极了。

由于基弗•萨瑟兰拯救美国已经救的手软,所以他在片中出现,我还隐隐希望“小强”拯救地球。

然而,这一次,他是一个中上层阶层的代表,他的成功依托于现代社会的秩序,当一颗行星到来,这个社会破碎了,他也就无处安放自己的位置。

萨瑟兰将这个角色演的很典型,他的个人魅力也很突出,一个极力维持秩序的家长,一个令人依然尊敬的“失败者”和“逃兵”。

2011已经过去,想想《忧郁症》带来的末世情怀,难免让人也忧郁那么片刻。

然而,我们还是更多将2012的末世预言当做一个玩笑,一份谈资,一种调侃,一次商机。

拉斯•冯•提尔看起来也“投机”了这个题材一把,不过,这只是抓住了一个合适的载体,表现的依然是他个性化,极端化,内省与批判的导演才华。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de2abb1134962a60cb80c418.html

 6 ) 忧郁的星球

不知道这片要说什么,因为太合我心意了所以我不能说我明白它想说什么,说出来就会变得很傻,变得什么也不是。

不是科幻片,是白日梦,所有那些睡不着醒不来的忧郁症患者,最后一个镜头,心怦怦跳,是所有白日梦的尽头。

技法上,从前倒没觉得LVT的肩扛这么叫人头晕,似乎只有在idiots那样的群戏里,他的手持镜头还能找着些调度,这片里,镜头不是调,而是在苦找,很没意思,只是干干脆脆的一个LVT标牌。

人物也找得辛苦,CG的干瘪苦脸让人看得头皮发麻,Dunst一身好骨架,大概会把现代空无版Marie-Antoinette品牌一直撑下去,但在这样的白日梦里,血与肉的缺席又有什么关系?

 7 ) 《银河旅行手册》里科学家的房间

我不认为加入那些所谓的艺术画面就可以描摹出复杂的人物情感。

同样的,设计一个逻辑上的必定结果也一样。

导演的主旨是当不可否定的结局来到的时候,那些悲观主义者反而会得到解脱,因为他们的一直预想的结果终于来到了,他们反而会坦然的面对,这种表面化的解读,太他妈幼稚了!

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说,那些饥饿的非洲儿童该更开心?

他们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银河旅行手册》里,有个科学家建立了一个房间,为了教育他的老婆。

他老婆进入这个房间里看到宏大的广袤无垠的星系和自己渺小的卑微的形态,地球就像是一粒沙,而自己根本就不存在。

于是最后她自杀了。

本片似乎就是在给大家呈现这个房间:首先设定一个不可辩驳、不可逆转的结尾,仿佛把观众绑架在一个十字架上,然后逼迫着观众去悲观。

主角贾斯汀有抑郁症,她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悲观的预期和对自己无法把握现实的无力感。

这种无力感被导演以一颗小行星撞地球的方式表现出来,导演无非想提出一个问题:如果!

你明天就要死了,这种结局是无法改变的,那么你也会感受到抑郁症者的内心。

“如果!

”。

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如果。

没有一个庄园,有精心剪裁的园林、蜿蜒起伏的高尔夫球场、黑缎带一样皮肤的骏马和一天完全不用操心的起居餐饮。

甚至到了世界末日,还有佣人为他们奉上精美的早餐,打扫马厩和修剪杂草。

当小行星真的要撞地球的时候,大多数人是在污秽的空气、肮脏的街道、大喊大叫的拥挤人群和没完没了悲天悯人的电视节目下度过的。

当世界末日来到的时候,一个人是健全还是残缺,是正常还是不正常,任何区别都不重要了。

影片最后,一家人跑到一个假想的保护之下相拥而死,抑郁症患者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这重要吗?

无论此时,你是和家人一起还是你正在监狱里,还是你正在被癌症折磨,还是你刚刚结婚,还是你正在被强奸,你的内心、你的情绪、你的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

这就是那个科学家老婆看到的,因为你对于宇宙来说如此之渺小。

那回到导演提出的问题,当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 ……抑郁症患者……。

当地球被毁灭时……小蘑菇……至于创新性,本片导演之前的《反基督者》就有类似的油画电影的手法,一用再用,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感到羞耻。

如此费尽心机的去呈现人的情绪变化,我都为那些美丽的油画的作者扼腕惋惜。

《问诊》只用了2个演员,一个房间,单纯的对话就可以呈现人内心中的痛苦和困境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障碍。

 8 ) 《忧郁症》Melencolia 中出现的画作不完全收录和乐曲

有图的版本(没图还介绍个毛)... ...http://www.douban.com/note/218806198/首先是片头第二个镜头出现的画作《雪中猎手》The Hunters in the Snow 雪中猎手 Artist :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 Year :1565这幅是老布鲁盖尔的画作,关于老布鲁盖尔的一些情况可以参见由另外一部《磨坊与十字架》引申出来的介绍:http://www.douban.com/note/212570175/这幅画作于1565年,也另名为猎手归来。

是老布鲁盖尔广为称道的一副板上油画,亦被认为是北方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作之一。

画面表现了在猎狗陪伴下的猎手打猎归来的场景。

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次围猎并不太成功,猎人们拖着沉重疲倦的步伐,狗儿们看起来都悲惨而垂头丧气,只有一名猎人扛着他瘦弱不堪的狐狸尸体,显现出他们窘迫的处境。

整幅画面处理得十分冷静,笼罩在一片冰凉而阴霾的天气之下。

色调灰白,树木几乎片叶不存。

在山脚下的山谷中,一个轮子结冰的水车被冻住了,冰封的山尖看起来十分遥远。

在冻住的湖面上还有一些像剪影一般的人。

1560年正处在荷兰宗教改革的时代,布鲁盖尔(以及他老板)或许试图描绘一种他们希冀的,想要的农村景象。

这幅画并不是第一次在电影中出现,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就在他的影片飞向太空/索拉斯星/Solaris(1972) 和镜子/The Mirror(1974)中也用到过这幅画。

然后Justin在房间里的场景,她看到书架上摊开的都是现代主义画作,几乎全是冰冷的几何抽象以及构成主义。

于是重新翻开几本书盖了上去,第一幅画仍然是布鲁盖尔的雪中猎手。

之后几幅能够看清的有下面这两幅,出自同一位英国画家约翰.埃弗雷特.米雷斯爵士:非常熟悉的奥菲利娅/Ophelia, 作于1851年左右的板上油画,画的是哈姆雷特的情人坠亡在水中的场景。

这幅画现藏于英国泰特美术馆,市值估计在3千万英镑... ...这幅画后来广泛地影响了很多其他艺术,电影和摄影。

Laurence Olivier的电影哈姆雷特/Hamlet(1948)中奥菲利娅之死场景便基于此画。

本片片首Kirsten Dunst漂浮在水上的画面也毫无疑问来源于此。

据说John Everett Millais都是习惯先画场景,再把人物画上去。

当时房间的取暖条件大概不太好,他让模特儿在冰冷的浴缸里泡了若干小时使得可怜的姑娘几乎得肺炎死掉,姑娘的父亲差点和他打官司...另外一副:守护林人的女儿 The Woodman's Daughter 1851显然这本画册这一页介绍的是英国的前拉斐尔派(The Pre-Raphaelite)。

那么之后是大名鼎鼎地卡拉瓦乔绘制的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

关于这幅画评议很多,说的是旧约中讲述的犹太人的王大卫用石子击杀巨人歌利亚的故事。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表现的也是这位王在击杀前的瞬间。

据说这幅画中的头颅就是卡拉瓦乔画家本人,我好懒,有时间再慢慢写。

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找BBC的纪录片《艺术的故事》中关于卡拉瓦乔的那一集,有比较有趣和详细的解释。

剩下的几幅都一闪而过看不清楚,最后姐姐Claire走进同一间房找药片的时候,似乎还扫到了克里姆特的吻。

这幅是维也纳分离派时期的作品,金光闪闪,华丽异常,十分受广大人民喜爱。

画基本上就是这些。

此外询问朋友后得知,片中没完没了我痛苦啊我痛苦世界上我最痛苦用到的曲子是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

 9 ) 《惊悚末日》以爱止痛

今年戛纳影展参赛片的实力和阵容是历年少见的,好多位重量级大导演都拿出作品参展,包括比利时的达顿兄弟、土耳其的奴力-比格-锡兰、丹麦的拉斯-冯-提尔、美国的泰伦斯-马利克和伍迪-艾伦、西班牙的佩德罗-阿莫多瓦、以及韩国的金基德。

然而这场盛宴最终却因为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一席关于“我同情希特勒,我是纳粹”的蠢话,而被搞得乌烟瘴气,不仅拉斯冯提尔本人难堪地被赶出戛纳影展,他的作品《惊悚末日》也被某些国家列为“不受欢迎”。

拉斯冯提尔是丹麦最著名的导演,虽然有张爱乱说话的大嘴巴,但他的作品确实非常出色,素来以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惊世骇俗”著称。

拉斯冯提尔偏好描绘极端的心理状态,包括丧偶、丧子、或即将失明的人所面对的绝望、疯狂、痴迷、或自弃的情绪。

拉斯冯提尔擅长用手持摄影、长时间特写镜头、外加自然光线捕捉影片人物的痛苦感受。

每当影片人物遭受意外打击或伤害时,拉斯冯提尔总不急着揭露打击或伤害的真相,而是透过慢悠悠的特写镜头,逼着观众“细细咀嚼”人物的表情变化,感染当事人的痛苦情绪或命悬一线的紧张氛围。

这种“心理虐待”的风格虽然让很多观众“不喜欢”拉斯冯提尔的作品,不过很少观众会对他的作品说“没感觉”。

除此之外,这种用放大镜式手法仔细观察人物心理和情绪的个人风格,也让演出拉斯冯提尔作品的演员特别容易捧得演技奖项,例如2000年的《黑暗中的舞者》、2009年的《反基督》、和2011年的《惊悚末日》便先后捧出三个戛纳影展影后,她们分别是冰岛的比-约克、法国的夏绿蒂-甘博斯和美国的克丽丝-邓斯特。

拉斯冯提尔在2009年推出的《反基督》,可说惊世骇俗到了极致,也因此大家对于他的新作《惊悚末日》不免充满好奇。

平心而论,相比于《反基督》,《惊悚末日》可用“正常”两个字来形容,虽然这部作品仍旧承袭拉斯冯提尔一贯的风格,对极端情况下的心理状态进行剖析和放大,但当中没有任何血腥之处,色调也明亮许多。

《惊悚末日》的原文片名是“Melancholia”,意指“忧郁症”,这部电影被分成前后两个部分,而影片原名和中文译名分别指出这两个部分的主题:忧郁症与世界末日。

■乍看之下,忧郁症和世界末日是两件不相关的事情,但拉斯冯提尔却透过世界末日所带来的绝望与毁灭情绪,来捕捉重度忧郁症患者不为一般人所理解的心理感受。

《惊悚末日》的第一部分叫做“贾丝汀”,第二部分叫做“克莱尔”,其中贾丝汀和克莱尔是一对姐妹,第一部分讲述的是贾丝汀婚礼上的事情,第二部分则讲述克莱尔在世界末日来临时的反应。

【贾丝汀】这一天是贾丝汀结婚的日子,贾丝汀的姐姐和姐夫联手为她举办了一场极尽奢华之能事的盛大婚礼,贾丝汀那对已经离异的父母、上司、以及众多亲朋友好都来参加。

这本该是贾丝汀最幸福快乐的一刻,但严重的忧郁症却困扰着她,让她做出种种令人费解的举动,最终毁了这场婚礼和自己的婚姻。

贾丝汀的父亲是个花花公子,老是四处勾搭女人。

贾丝汀的母亲是个反对婚姻、刻薄严厉的女人。

贾丝汀的上司则是个自私无情、只想着工作的人。

这三个人即使在贾丝汀的婚礼上,也是依然固我地展现自己的丑陋性格。

贾丝汀的姐姐一手操办这场婚礼,虽然看出妹妹的忧郁症已经发作,还是试着让婚礼顺利进行。

贾丝汀的姐夫极其富有,虽然内心里很讨厌妻子的家人,但为了妻子,仍旧掏出大笔金钱举办这场风光的婚礼,他唯一的要求是贾丝汀要心存感激并因此开开心心。

至于贾丝汀的新婚丈夫则沉浸在幸福里,虽然察觉贾丝汀的状况有些奇怪,但完全不知道缘由、更不知道如何应对。

贾丝汀的婚礼在一开场就不是很顺利,先是新人的礼车被困在路上,让宾客们苦等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是父母在婚宴上公开地恶言相向。

随着这些事情发生,贾丝汀的情绪也从狂喜慢慢变成低落,各种奇怪的举动也一一浮现。

她先是独自跑到草坪上晃荡、穿着婚纱在地上尿尿,又在大家等待新娘切蛋糕时躲在房间泡澡,后来还将新婚丈夫一个人留在房间、自己跑到外面和公司新来的员工做爱。

在这过程中,贾丝汀的姐姐克莱尔一直试着让妹妹振作,也看得出来贾丝汀也有努力要维持清醒和正常,她试着找父亲、母亲等人谈话,但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情,没空或不愿意与她一起坐下来。

终于,所有人都在婚礼结束后离去,包括贾丝汀的新婚丈夫。

【克莱尔】在婚礼过后,贾丝汀的状况非常糟糕,于是克莱尔将她留在家中照顾,但克莱尔自己的心情也非常恶劣。

科学家宣布即将有一个名为“郁星”(Melancholia)的彗星会从地球旁边穿过去。

尽管科学家认为“郁星”极不可能撞上地球,但是克莱尔就是不放心,始终担忧着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为此她还偷偷买了用以自杀的药。

克莱尔的丈夫和儿子对郁星穿过地球这个大事倒是颇感兴奋,还在院子里架设望远镜观察。

不过克莱尔的丈夫虽然一再安慰妻子无需担忧,但他私下还是准备许多燃料和干粮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贾丝汀,她的状况刚开始还是很不好,不断陷于昏睡、不吃不喝。

但她发现姐姐和外甥为郁星的到来而忧虑时,竟然有些恢复正常,开始能起身吃东西、甚至骑马。

她说她一点都不怕世界末日,甚至说自己有特殊的能力,能“知道”一些事情,诸如郁星一定会撞上地球。

郁星终于如期而来,在越来越接近地球后便逐渐远离。

克莱尔和丈夫都松了一口气,当丈夫举起酒杯祝贺生命时,克莱尔才知道丈夫说不担心其实是假的。

然而,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本该渐次远离的郁星竟然转向、正面朝着地球而来。

克莱尔发现这个事实的时候,丈夫已经趁着自己睡着时吃药自杀。

克莱尔虽然害怕极了,她是还尽可能地在儿子面前装作镇定,带着儿子往外逃跑。

但逃到别墅联外的小桥那里时,却怎么样也过不去,她只好带着儿子又转回头。

唯一保持冷静的是贾丝汀,她静静地看者克莱尔的慌乱无措、嘲弄克莱尔关于喝红酒静待最后一刻来临的荒谬提议,她语带安慰地带恐惧的外甥去林子里劈砍树枝、然后在院子里搭起一个“神奇棚”。

之后三人便一起钻进这个神奇棚,彼此紧握着手,直到郁星撞毁地球。

■就切入议题的方式和铺陈的架构来说,《惊悚末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拿下本届戛纳影展金棕榈奖的《生命之树》,两者都是以一实一虚的方式来捕捉抽象的概念和感觉。

《生命之树》是以来世的希望来烘托生命和死亡的意义,《惊悚末日》则是以末日的绝望来呈现毁灭和死亡的痛苦。

在《惊悚末日》的第一部分中,呈现出贾丝汀这个重度忧郁症患者的行为举止,但却留下对内心状态的空白。

但在第二部分里头,呈现的是克莱尔一家人面对世界末日时的情绪,同时也补充了前一部分里的空白。

当郁星将从地球旁边穿过的消息传来时,克莱尔就是没办法不去想到最糟糕的状况,她的丈夫虽然理性许多,但内心仍旧不免会有些负面的想法。

然而当最糟糕的情况真的发生、当所有人都“知道”世界末日降临时,克莱尔的丈夫完全承受不了打击和恐惧,立即便选择自我了断。

至于克莱尔,她虽然试着坚强、试着寻找出路,但终究还是陷入无路可走、无计可施的境地,于是情绪彻底崩溃,各种荒诞的想法、难以理解的行为也纷纷出现。

这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变化其实便是贾丝汀在婚礼上的状态。

一个重度忧郁症患者常常不能自己地去想象最糟糕的情况,而这种想象其糟糕的程度和确定的程度,就如同克莱尔所面对的世界末日,给人带来最深切的悲伤和恐惧。

处在这种状况下,要不是如同贾丝汀的姐夫那般以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便是如同克莱尔那样试着坚强并寻找出路。

但是当世界末日来临时哪里有出路?

这便是重度忧郁症患者常常感受到的绝望与无助,也因此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崩溃的情况、甚至做出各种不可理喻、难以理解的事情。

在人处于彻底绝望的状况下时,大多都希望有所爱之人陪伴在身边,紧握住自己的手、分担自己的恐惧,因此在第一部分时,贾丝汀一直试着请求家人陪伴她,在第二部分时,她搭建所谓的神奇棚,让家人一同紧握住手,为的不是寻找得救的方法,而是试着在最后的一刻感受到爱与温暖,就像她对这个神奇棚的评语:你还能期望什么?

《惊悚末日》虽然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但在影片最开头还有一段八分钟的片段,用超慢速度和超现实手法呈现双脚陷于沙地、地球遭到星体撞击、手指放电等画面,仿佛是超现实画家笔下的绝望与毁灭感受。

而这段画面又辅以华格纳以“爱与死”为主题的歌剧《崔斯坦和伊索格》,更凸显出来拉斯冯提尔对忧郁症和世界末日的理解与诠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事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带来的绝望让人痛苦到活不下去,当中那种无路可逃、绝无希望的毁灭之感还让人理智尽失、丑态尽显。

在此之中,爱与温暖是唯一能缓解的止痛剂,但也只是止痛剂。

平心而论,重度忧郁症患者的内心感受很难真实地传递给一般人,但《惊悚末日》透过世界末日降临时的感受来迫近忧郁症患者的心理,让人深刻地感受患者们的绝望和痛苦。

而借由《惊悚末日》这部作品,拉斯冯提尔更证明自己即使不用病态和阴暗的手法,也可以捕捉住人们在极端情况下的心理状态。

他虽然是个很蠢的受访者,但无疑是个一流的导演。

 10 ) 很无聊很无耻的片子

好比说:一个人不想活了然后行星撞地球了想活的人怕了这个人不怕请问,以上内容拍成一部片子有何意义?

如果说电影想表现的是如佛教中说的厌离心那么厌离心只是非常粗浅的阶段她由于自我的厌离而不悲悯众生如果说电影是基督教世界末日的翻版她在电影中明明说:地球的生命是邪恶的是魔鬼在说邪恶,还是她是上帝?

当然,如果你先坚定不移地相信神经病是哲人那么神经病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奥义只是你听不懂其实可以这样理解:作为无间地狱的女魔头她先跟人兽交(结婚之夜草地上,因为女魔头跟人类不是同一种生物,所以是兽交)然后跟melancholia星球神交(脱光衣服在melancholia光下)至于一种humanoid如何和一个星球神交至今是一个谜

《忧郁症》短评

实在看不下去 一个多小时的时候果断睡着 你到底在纠结nmb啊?!

6分钟前
  • joker
  • 很差

我真的真的不懂

9分钟前
  • 苏忽
  • 较差

我就讨厌这样装逼的片。看到后面才认出来是蜘蛛侠女主

10分钟前
  • 梁威是条狗
  • 较差

前半部分以为是个心理片,看到结尾原来说的是2012,拉斯·冯·提尔估计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小看水逆什么的星象影响

14分钟前
  • 谭不爽
  • 还行

算上后面的《女性瘾者》,截至目前这部在我这儿基本是拉斯·冯·提尔新千年最佳了,末世寓言看了不少,但像《忧郁症》这般将末日描述得如此真实可怖却又魅力无穷的电影却着实不多;某种意义上讲,疯提尔电影里的女主从来都不是一个正常个体,她们往往被赋予了种种特殊身份和经历,但这部里的贾斯汀却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人,只不过她是一名忧郁症患者,一个禁不住刺激、整日郁郁寡欢、会因末日的到来而感悲伤也会因末日而释然的人,你甚至能从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反好莱坞什么的放疯提尔这里早已习以为常了,对于他永远都不会成为好莱坞门下走狗这一点我倒是越来越不怀疑,他要做的仅仅是复制并超越自己,无论是前半段的婚礼还是结尾超现实一幕都与《破浪》如出一辙,而其在演员调教上的造诣则充分体现在我对克里斯汀·邓斯特的印象大有改观这一点上。

15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显然Dogma'95宣言已经成了历史,Lars von Trier的作者电影却更加精致迷人,他总是一次次用消极的情绪震撼你。【忧郁症】和【反基督者】如出一辙,但没有了后者中那些恼人的宗教符号,恐惧直接的情感带入感更能震撼人心。可能在多层次解读上不如后者,但对于普通观众,本片更通俗易懂!★★★★★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噗。什么烂片拍两个小时,看一个小时就郁闷了,拍电影不就给人看个共鸣,这种又臭又长的东西是来让人找茬的么。

23分钟前
  • ys
  • 较差

非抑郁症患者就不要对这部电影指手画脚了,你们看不懂的。

25分钟前
  • 朱熠
  • 还行

看完第二章节才发现得了抑郁症的是姐姐,而不是妹妹。在压抑的色调还有鬼魅的背景音乐烘托下要轻松看完这片不容易啊。

27分钟前
  • 青貓
  • 还行

本来就是要你烦看到KD的大脸就更烦了

29分钟前
  • |
  • 较差

唯一不满Dogme的手法,可基本上我還是欲罷不能的。

31分钟前
  • Cpt. 切尔卡西
  • 力荐

看不懂

33分钟前
  • iamliuzhe
  • 很差

有趣的點在於Lars von Trier自己得了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可能也有anxiety disorder),anhedonia反而在末日適得了下來。

34分钟前
  • hsein
  • 还行

这片是拍给豆瓣青年看的。邓斯特演到这份上的确该表扬了。裸体很不优美。

37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还行

平常人因为末日而得上抑郁症。抑郁症的人因为末日得到解脱。末日如果真的如此之美,快点来吧。只有宇宙的力量能拯救这些可怜的人们。史上最文艺灾难片+最科幻心理片。各方面堪称完美的艺术品。不适合认为自己生活得挺好的人观看(貌似有人习惯把自己欣赏不了的美统称矫情 理解不了的思想统称装逼)

39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力荐

拧巴纠结,末日恐惧,配乐和开场的慢镜最出彩

41分钟前
  • 垣原阵
  • 推荐

看到后来我竟然也异常平静地觉得世界末日不是挺好的吗。知道每个人都要死了真有那么可怕吗,每个人本来就是都要死的啊,莫非还有人不知道这一点吗……

46分钟前
  • phoebe
  • 推荐

虎头蛇尾,看前面喜欢的不行,看后面就一阵鸡皮疙瘩。感觉像是在讲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习惯了LarsVonTrier摇晃捉摸不定的镜头感,善于捕捉人在自然状态下的细节反应。婚礼的部分让我看得入了神,逼真,犹豫,赤裸,直白,愠怒,孤独,统统地向你涌过来。只是你不用躲,因为永远躲不过。

51分钟前
  • 推荐

纯心理片,我觉得只有过类似心理体验的人才能引起共鸣,正常的旁观者都会和电影里的非病人一样觉得相当的不耐烦。。。邓斯特不露胸器估计n多人坚持不了这漫长的2小时~瓦格纳的音乐是亮点~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论如何努力,人永远是孤独的,最能做的就是什么也别做。。。。

53分钟前
  • 缈沨
  • 推荐

自大狂加忧郁症患者冯·提尔写给自己的情书。

57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