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的我

50/50,活个痛快(台),风雨同路两支公(港),我得癌了,我与癌症,对半开,一半一半,I'm with Cancer

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塞斯·罗根,安娜·肯德里克,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安杰丽卡·休斯顿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抗癌的我》剧照

抗癌的我 剧照 NO.1抗癌的我 剧照 NO.2抗癌的我 剧照 NO.3抗癌的我 剧照 NO.4抗癌的我 剧照 NO.5抗癌的我 剧照 NO.6抗癌的我 剧照 NO.13抗癌的我 剧照 NO.14抗癌的我 剧照 NO.15抗癌的我 剧照 NO.16抗癌的我 剧照 NO.17抗癌的我 剧照 NO.18抗癌的我 剧照 NO.19抗癌的我 剧照 NO.20

《抗癌的我》剧情介绍

抗癌的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四好青年亚当(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Joseph Gordon-Levitt 饰)的生活很圆满,工作顺利,家庭和睦,没想到,只是偶尔令他困扰的背痛居然被确诊为治愈率50/50的癌症。疾病的打击,女友瑞秋(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 Bryce Dallas Howard 饰 )的 离去,母亲的悲伤让原本自信面对病魔的亚当逐渐的感到沮丧和绝望,只有死党凯尔(塞斯·罗根 Seth Rogen 饰)一直用他特有的方式不离不弃的陪伴在他的身边。凯瑟琳(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饰)是一名缺乏经验的心理医生,负责亚当的情绪疏导,表面上专业镇定为人排忧解难的她,生活和感情上却是一团糟。两个失意的人,在疾病这个特殊的环境下相遇,从最初的误会到和解,他们逐渐的感觉到,也许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就在自己的身边。 影片由编剧威尔·里瑟尔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冤家亲家御上老师金秘书为何那样你不会孤单黑夜里的眼睛人脑计算机一诺重如山一千零一夜第2部:凄凉之人血色浪漫拐杖恶魔的光火猎狐娇娃手机人生拿起枪的简理想之城格瑞特真相星武神诀笑之大学邪恶力量第十三季咖啡间疯云金色大门小小的我错点鸳鸯戏点鸳鸯现场清理人第五季乌鸦谷侠盗之歌听见我的声音跳跃的爱情加州圣诞恋曲龙骑士

《抗癌的我》长篇影评

 1 ) 抗癌真实的我,生病21岁,今年24。

看这部电影是一个好朋友推荐给我的,他的妈妈是因为癌症去世的,他说他看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的,推荐我看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癌症病人吧,所以他强烈的推荐。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也不太会写,就以我个人的角度简单的说说吧,就当我发泄发泄吧。

首先简单说说我的经历吧,我的病叫做(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地方在纵膈,也就是胸腔里,在两肺之间,被大血管包绕。

我生病那是09年的事情了,因当时低烧很久,以为年轻应该也没事,天天诊所打吊针,所以没有去大医院做完整的检查,只是简单的抽血,完全检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托了很久直到肿瘤压迫到气管,呼吸都困难了,才去拍的CT,磁共振,其实啊检查远比电影里复杂的多,任何的检查只知道有肿瘤,却不知道是什么性质,当时自己发烧一直不退,烧的稀里糊涂的,家里人也急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像无头苍蝇一样,医生说什么就做什么。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胸部穿刺,淋巴结穿刺,无济于事后,最后还是在胸口开了一刀才确诊,真是走了不少弯路,就因为那个医院没有纵膈镜,就给我胸口开了一刀(本可以无需开刀,直接像胃镜一样从喉咙进入取活检化验)。

接着呢就是长达一年的治疗了,化疗七次,放疗三十多次,其中过程的艰辛现在回想起还会颤抖,不过呢庆幸的是最终我以乐观的心理状态走完了人生最惨的一段路,算是重生了吧,现在只要多注意注意身体,定期复查,基本上算是稳定了。

其次在严重批评下我们中国的医疗,真的太太太太差劲了,哎,这里就不多扯了。

说影片吧。

其实影片大部分还是用喜剧的手法来完成的,没有把一些痛苦的据点表现的很清晰,只是我个人这样认为,因为化疗真的太痛苦,太折腾人了,能让一个人生不如死,简直就是在炼狱,每一天都是痛苦的煎熬,特别是化疗后的那几天的反应,一定得保护好自己,丝毫不能马虎,不然一个小感染,感冒就能让你跟世界说再见。

看到医院身边的一些朋友离开的时候,真的觉得,生命太薄弱,一切繁华都只是过眼云烟,曾经再辉煌都是过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丑,特别是年纪轻轻的却要经历这些,这点电影里没有完整表现出来,挺可惜的,还有一点就是生病后会去羡慕一些断手断脚和扫街或倒垃圾的人们,觉得他们是健康的很幸福,哪怕活的很辛苦,至少可以活很久。

再就是对于身边所有的亲人或朋友当问你好不好的时候,我们只能用“还好”两个字来形容,因为找不到更好的词语了,如果说“不好”,就要向朋友诉苦了,但是你会发现诉苦不成,却反而弄的自寻烦恼,因为他们无法感受到你的痛苦,也许他们是想帮你,却不知道怎么用更好的语言去安慰,又怕说错话,会影响到你的心情。

到最后就变的真的自寻烦恼了。

然后就会想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不知道用这句话合不合适,但那时在我伤感无比,接近绝望崩溃的时候觉得只和病友们聊的来。

电影里的剃头(其实说到剃头也可以把化疗后掉头发描写的更突出些,电影里直接就把头剃了,没有演怎么掉头发,)和呕吐,女朋友背叛,开着车乱撞,在车里发牢骚等等等等,任何任何的一点细小的事情对我来说感触都很深,至少有好几次眼泪不自觉的夺眶而出,也许是感同身受吧,也许是那段回忆太让人觉得痛苦。

电影里女朋友背叛那段和我也很像,但是我的比他更幽默,更讽刺,我那时的女友和我一朋友在一起了,呵呵。

其实我很是羡慕电影里的男主脚身边有个那样的朋友(也就是那罗胖),也算是能够一直陪着他吧,虽然平时表现的很没心没肺的,但其实是想帮主角分担痛苦的,在主角手术前那晚上在他厕所看到那本书,说明了一切。

电影的结局我很喜欢,和我现在的生活很像,有了新女朋友,有了新的工作,但其实治疗后期有很多的后遗症,而且也会慢慢的恶化,严重的可能......我就不多说了,也许我战胜了癌症,但是最终我还是败给了后遗症。

中国的医生就是这样,只管治你的病,不管你的命,不去考虑用那些药的后果,导致一些后遗症变成了终身的,变成了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总的来说电影我还是很喜欢啦,算是悲喜交加吧,呵呵。

最后我想说主角的笑容很有意思。

其实我想说的有很多很多,但是由于我的表达方式不是很好,所以有很多内容没表达出来,也就只能这样了。

如果有人怀疑我说的话的真实性的话,那就怀疑去吧,因为任何一个事情有真就有假,你要觉得是假,我也不能左右你。

再说也没有人愿意说自己得了癌症。

12月20号是我23岁生日,也就是大前天,刚过,应该现在叫24岁了吧,明年是我的本命年,龙年,有的人说本命年会很倒霉,也有的人说会很走运。

我想说前几年我够倒霉了,算是人生最霉的几年,应该本命年会走运了吧,呵呵,也不求人生多完美了,只希望健康开心的活下去,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吧。

因为千万个美丽的未来都抵不过一个真实温暖的现在。

如今到了2015年,我很好,但2015年7月27日,年仅52岁的父亲突发心梗去世,一个不想面对又必须面对的一件事,对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很伤心很难过,我想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抚平我心中的这个伤疤。

 2 ) 有感而发

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大致是这样一种教育:在别人遭受了不幸的时候,你要给予最诚恳的关怀,最细微的照顾,最无私的奉献。

您要是女的,就得缠个头巾,好似南丁格尔特蕾莎修女,您要是男的,恐怕玩伯牙摔琴那套也不足以表现诚意。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大的亮点是两位女性,男主的妈妈和男主的前女友。

男主的妈妈是一位典型的病人家属,她不寻常的地方则在于,她是双重的病人家属,丈夫是老年痴呆,儿子则罹患绝症。

在家的时候,相濡以沫的丈夫经常忘记她是谁,儿子既是她唯一情感的宣泄口,也是她需要情感宣泄的原因。

她只剩下男主这个儿子了,而有5成的机会,她唯一的精神支柱也要离开她远去。

这个妈妈真的无比真实,又让人无可奈何。

前女友则争议颇多。

她在男主最低迷最失去信心的时候承受不住罹患绝症的病人的种种无理取闹和来自她作为男主这名绝症患者女友所带来的道德和精神上的压力,果断选择了出轨。

传说女生很喜欢问男朋友的一个问题是,我和你妈都掉水里你先救谁。

类似的道德考验题让无数男生头疼,但又不去当真。

因为这样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

如果有一天真的出现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在你面前,不知道你会怎么选择,然后又怎样走下去。

最赞的是,女主讲述她出轨的心路历程的时候,似乎完全没有把眼前的这个小清新男主当作绝症患者,而是情感因种种原因出现了裂痕的青年男子。

你在我眼里,哪怕如生化危机2里Matt变化作的nemsis一样可憎,你也还是那个你,我们走下去,或是分开,和你是不是病人完全没有关系。

尊重。

2011年对我来说特别不寻常。

身边亲友陆续地接到医院开出的绝症确诊书,平均40天就收到一个这样的消息,慢慢地把我的心肠蹂躏的在起老茧。

其中有我最铁磁的一个兄弟。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正在大排档里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他和平时讲笑话一样的把这样一件事情叙述给我,我则半晌不语,胃口瞬间消失殆尽。

很多话说了什么我记不得,但他跟我说了这么两句话:“咱哥们这辈子做兄弟值了”,“还拿我当兄弟就跟哥们喝痛快了”。

那一瞬间我觉得,世上所有安慰人的话语,都敌不过眼前的这瓶啤酒。

也许这把他往阎老爷那里又推了一步,但我不后悔,我知道这是对他,我兄弟的尊重。

只要我们还是兄弟,谁病谁生谁死又怎样。

收起那些“你要坚强”“你会好起来的”,握起病床上他们的手一起勇敢的面对未来,敬他们满满一杯酒。

 3 ) L.I.F.E.G.O.E.S.O.N

因为说了下如何下崽居然被豆瓣删了,补发一下。

自制字幕:http://bit.ly/rCx9r3观影于Amsterdam Film Week,2011年11月3日。

PATHÉ CITY。

前段时间被诊断出来有██████,不算什么大病也不算什么小病,性命之灾是没有了,皮肉之苦是少不了了。

想想那些手术药剂和精神压力,顿时觉得天塌了一半。

回家之后十分抑郁,愁云惨雾愁眉苦脸了好久,对着男友发脾气,最后还是告诉了他。

男友什么都没说,早上早餐的时候,我又开始絮叨着要来的各种痛苦,结果男友跟我讲了个故事。

他说他发小Falco父亲过世的时候,他也去参加了葬礼。

老爷子安详地躺在棺材里,大屏幕上闪现他生前的音容笑貌。

所有人都感动得涕泪涟涟,唯独Falco镇定自若。

男友带着泪去安慰Falco,结果Falco说,老爷子刚过世的时候,他自己也觉得无法接受,天天掉眼泪。

结果有一天,泪流干了,再也哭不出来了,就开始学着面对了。

男友接着说,正如你看完Six Feet Under,所有人的生死都看透了,难过得不停哭,可是最后你还是要回到自己的生活。

谈不上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我倒是有了点那么开窍了的感觉。

男友想告诉我的无非是:当不幸已经来到家门口的时候,无论你如何茫然苦痛,最后还是要选择面对。

Life goes on。

于是我也不哭不闹消停了,联系医院开始治疗,想想没什么,病而已,治不就得了。

电影里27岁的Adam Lerner境遇比我惨,他在西雅图的一家电台工作,专心做一档关于火山的节目,却不幸得知自己身患一个罕见的癌症,存活几率百分之50,一半一半。

从刚开始得知癌症的茫然麻木,第一次恶心呕吐的愤怒抵抗,渐渐觉得无望在车里歇斯底里地呐喊,到最后平静而又忐忑地接受手术,Adam经历了正常人所应经历的对于不幸的反应的过程。

他也试图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当他看到住在深山的病友和妻子相濡以沫时他心有感触,这种平释然静的心态他可望不可得。

生活的态度好比赌博,一半阴暗,一半狂欢,赔率和胜算一半一半,然而无论你选择哪一半,life goes on。

所以与其难过悲伤,还不如乐观对待。

电影想告诉我们的不过这个道理。

然而如果电影只是通篇用这种说教的基调来呈现,那么估计最后会像囧瑟夫那张脸一样又囧又长。

所幸电影的叙事方式非常新颖,台词剧本又相当扎实。

原本一个简单俗套的患癌的故事,由于电影喜剧的编排以及Seth Rogen的加盟,风格立刻鲜明欢快起来。

经典的“罗式”笑话在电影里频频出现,和电影的泪点交替出现有条不紊,让观众时而捧腹,时而扼腕,悲喜交集。

电影成功地调动了观众情绪,难能可贵。

而且最重要的是,导演找到了喜剧元素和故事主线的平衡点,罗胖的出现时间很合理,笑料抖得也很大方得体,既达到效果,又没有太抢囧瑟夫男主的戏,小品般的故事讲得满满当当。

罗胖萌得无可救药,而囧瑟夫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

其实只要把他那张文青扭捏的脸往银幕上一摆,我们就知道他再适合这个角色不过。

《盗梦》里耍帅摆酷,现在又回到《和Summer的500天》里那种气质路线。

对着摄像机剃头那一幕还是有点牺牲精神的。

当他对着女友说:Get the fuck out of my porch时,又心里大喊骂得好!

囧瑟夫对角色的诠释很到位,要不要年终来点儿奖啊?

这应该是今年最好的一部喜剧了,深度立意小胜《疯蠢爱》,辛辣爆笑不亚《恶老板》,简单俗套的故事在好导演和好演员的手里点石成金,居然让我甘之如饴。

--小剧透分割线PS:电影翻译应该翻作【一半一半】有木有?

《抗癌的我》太坑爹了!

PPS:最近电影用狗都完胜有木有,连一条老狗都能扮可爱有木有?

PPPS:电影末尾Adam他爸爸叫他名字,妈妈来抱他的时候飙泪有木有?

几分钟后罗胖用手指擦药又破涕为笑有木有?

 4 ) 硬币的正反面

主人公是个循规蹈矩的平常人,甚至是个生活有点糟糕的平常人。

老爸生活不能自理,老妈唠叨堪比唐僧,好友三句不离女色,同时和女友携手共创瓶颈。

这就他得癌症前的生活状态。

应该说,这是他所看到的自己的生活状态。

然后癌症改变了这一切,-加速了断了他和他女友的无果情缘,送来了更好的offer。

-无意中发现,其实貌似重色轻友的至交,一直在努力默默地守护着受病魔困扰的他。

--而那个不胜其烦的老妈的唠叨,其实只是一个孤独的无私奉献的妻子和母亲,渴求爱的回应的压抑和诉求。

人往往只看到事物的一面,不是每个人都幸运到可以利用一次和死神的擦肩而过,来换取翻看另外一面的机会。

 5 ) 我也有爸爸

《抗癌的我》《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炮友》这三部电影都是去年出品。

除此之外,它们分属不同类型,也并非来自同一国家……然而,相同的是:男主角都有一个老年痴呆症的父亲。

这样一个角色的设置显然是编剧有意为之。

就像某些电影将“同志”这一身份作为情节“反转”之用,“老年痴呆症的父亲”亦是这些电影关键性的转折,甚至是情节矛盾来源。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中所起的作用最重要,几乎它是一切故事(或者说事故)的起源。

就是因为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所以纳德不愿意和老婆西敏移民国外,西敏赌气回了娘家,父亲无人照顾,纳德只能请来怀了孕的女看护,后来女看护流产了……《抗癌的我》中,囧瑟夫饰演的男主角得了癌症,她的妈妈要来照顾他被拒绝了,因为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妈妈还要照顾爸爸。

至于像《炮友》这样的爱情喜剧,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则成为一个正面的力量,不但女主角以此走入了男主角内心,而且男主角也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决定以实际行动追回女主。

“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这一角色设置,基本上都遵循了电影“欲扬先抑”的原则。

刚开始男主人公对这样的父亲总是无能为力,特别是在家中发生大事的时候,他们因为不能帮忙反而添乱,往往成为第一个被责备的对象。

主人公长久累积的负面情绪在那一刻爆发。

《抗癌的我》中男主角万般艰难之下告诉母亲自己得了癌症,母亲情绪崩溃,走进厨房,泡茶,“电视上说这个茶有防癌功效。

”“妈,可是我已经得了癌症了。

”母子抱头痛哭。

而父亲却仍然在饭桌上微笑着吃他的晚餐和药。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里,女看护第一天来就遇上父亲尿在身上,她打电话(我不知道在信仰至上的伊朗原来还有这样的咨询服务)问:“我如果帮助他换裤子,神会因此降罪于我么?

”后来,父亲又在一个不错眼的情况下跑出了家门……《炮友》里的父亲情形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会主动把自己坐着的男主角身边的座位让给女主角,不好的时候,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脱裤子,并且要去找早已经离异多年的妻子。

可是他们又是无辜的,羸弱的,没有任何杀伤力的,让人不忍心责备的。

因此,到了后半部,他们往往又都是电影的泪点。

《抗癌的我》中当男主角化疗无效,只能进行手术,而他有可能在手术台上永远醒不过来。

在推进手术室前,生死关头,一直没有多少戏份的父亲(这部戏主要讲男主角和另一男主角的情意,所以港版译名《风雨同路两支公》深得精髓。

)突然对他说:“我今天穿了新西装,口袋里子是法兰绒的,你摸摸看。

”依然是那一副天真神情。

男主角摸了摸,然后说:“也许你听不懂,但我仍然要对你说,爸爸,我爱你。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中纳德要在法庭控告女看护将父亲绑在床上擅自离家,导致父亲摔伤,于是带父亲去医生那里检查。

面对态度冰冷的医生,纳德将父亲抱上桌子,年迈而患病的父亲乖乖坐着任纳德一颗一颗解开钮扣,露出肥胖苍老的身体……纳德的手停下来,又将纽扣一颗一颗扣回去。

他突然间决定了不要做这项检查。

《炮友》中一直照顾父亲的姐姐临时有事,父亲被送往纽约男主角这边来。

男主角在机场接到他,带他去吃饭,餐馆里等位的人非常多,他一个不错眼,父亲不见了。

再找到时,父亲又脱了裤子,坐在一张桌子前……这时男主角也脱下自己的裤子,坦然坐到父亲对面,众目睽睽下,两人吃起饭来。

于是周围人也从震惊逐渐回复正常,去忙自己的事情。

而对于男主角来说,也是在这一次,他第一次真正走入生病的父亲内心,听他倾诉往事,从他的往事中得到正面的力量,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爱情,勇敢追回女主角。

生病,又是这样长久得令人绝望的病,往往成为身边人负面能量的来源。

可当亲人失去自主意识,变得弱小、无助,需要倚靠你,你又会发现,原来自己所有的责备都是发泄,其实都与对方无关。

都是自己的迁怒。

也许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够正视他们,让自己强大而爱他们,也能从他们身上得到爱,从他们的言行中获得正面能量。

电影不过就是告诉我们,其实生活,也许,会有另一个柳暗花明的出路。

 6 ) 成熟没那么简单

真的是一部很平静的电影,尽管主题很悲伤,导演却用了轻松诙谐的语调来讲述,所以当我得知男主角得了癌症的时候我以为最后会以误诊来结尾呢。

当然那样就比较俗套了,但是电影的诙谐基调实在是让人悲伤不起来。

后来男主角上网查了下说治好的几率是一半一半,就像他的好朋友安慰他的那样,其实还好啦,你会没事的,这在赌博里算是胜算很大啦。

我想男主角刚开始也是带着侥幸心理觉得没所谓啦,我才这么年轻,又没做过坏事,老天没理由就这样夺走我的生命啊,一定是开玩笑的。

就这么想着,他一边做着化疗,一边接受心理治疗,偶尔还和好朋友搞个party,甚至去酒吧掉妹子,好像只是在等待一个面试似的,通过之后还可以继续快快乐乐的生活。

直到一个和自己一起化疗的老人突然去世,他才意识到自己离死亡是如此的接近,才意识到也许没有后来的日子了,也许自己的生命到此为止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挺理解男主角的这种心理突变,其实我想男主角和我有个共同点,不仅和我,是和很多我们这些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经历过这些大灾大难。

影片中作者曾对心理医生说过一句话,说你和我一样都是新手。

那个心理医生只是在医院里实习的待毕业博士生,男主角是她第三个患者,而男主角也是第一次面对死亡的威胁,之前的他是那么平庸,生活是那么平淡。

当灾难突然来临该怎么办?

也许我们曾经假象过这种场景,但那仅仅是假象,谁也不知道真的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会变成怎样。

男主角的第一反应是,切,别开玩笑了,我怎么会死呢?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经历,去年我在乘公交的时候被扒了钱包和手机,当我发现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切,怎么可能会被偷呢,以前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的。

第二反应则是,恐慌,最后则是平静的接受现实。

以前想着说电影里的那些英雄人物们那种临危不惧的霸气与成熟应该没什么难的吧,我觉得到时候我也完全hold住。

其实自己还太嫩了,只有真正经历过大灾大难的人才能如此冷静,所以当发生灾难的时候不要假装成熟,该找人安慰的时候就找,该找人照顾的时候就找人照顾,这不是显示你很幼稚,这只是人之常情。

 7 ) 代入感极强的生命题材作品

代入感极强的生命题材作品。

每个角色,尽管各有缺陷,却都那么真挚而饱满:好色粗糙而最出力的好损友、默默付出又有点神经质的母亲、爱情背叛但仍不离弃的前女友、善良温柔的菜鸟心理医师,将友情、亲情、爱情跃然展现于影片各个角落。

重病号囧瑟夫,虽历经情变和内心挣扎,始终保持灿烂的微笑,也让此片的基调特别阳光;女主角很甜很漂亮,只一眼就被迷倒。

 8 ) 活在当下

当亚当被医生告知自己得了癌症的时候他平静的透着玻璃窗看着路上的车来车往人来人往当亚当被女友背叛他也只是问了一句你背叛我当亚当告知在他身上运动的女人他背疼的时候他也只是安静的躺在那里当亚当看到病友忽然的去世的时候也只是和心理医生说才意识到自己会死掉知道就要面对手术的时候亚当在开车之后才发泄出来自己的情绪才肯让别人知道他的恐惧他的不满他的脆弱而我不晓得我如何去表述我在看这部电影或者说看过之后的感觉家里有亲人近期被检查出和癌症类似的病情本来还有手术的机会但是因为身体太差只能维持做透析一边等转好一边等手术而半年以上的等待真的来不及医生告知我们的4个月以上就是老天给的了父母感慨才34岁如此年轻人又那么好对啊你看 亚当何尝不是呢不抽烟不抽大麻甚至不开车我不清楚这个世界的游戏准则我也越来越清楚不是好人一定长命不是付出就有回报我是一个宿命的有悲观情绪的人我不在相信世界末日可是我会把一个时间作为一个结点而在此之前我要做一些对得起自己生命的事情例如我要更多爱自己去运动去健康饮食我要自己看话剧听演出我要带着父母去旅游我要拍写真我要写更多自己想写的东西我要工作赚钱但是不走心我要学习另外一个专业我要让孙钱钱更幸福一些我要认识更多有趣的人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活在当下只是我不在拿很多年以后的事情去为难自己也不拿过往纠结自己今天是妈妈节妈妈出去喝酒看起来虽然没在她身边但是很开心祝福父母健康长寿而亲爱的你们的亲人也一样我希望我身边的亲人也可以有电影一样完美的结局哪怕50%也可以呢而我除了给予祝福也无能为力希望自己更多珍惜且行且珍惜

 9 ) 抗癌的我,一种平铺直叙的安静

看标签说是励志,一直以为高潮会是男主人翁发现自己患癌之后励志活好每一天的故事。

没想到,却是这样一种平铺直叙的方式,让我淡淡的感受。

随着电影选择的这些哼唱的音乐声中,和亚当一起经历了强装平静的阶段,崩溃的阶段,慢慢康复的阶段。

让我第一次飙泪的,居然是亚当一个人坐在来来回回的公车上。

是的,那种安静,那种孤单,让我都快窒息了。

嗯,还好,有只狗陪着。

有个基友,能陪着一起泡妞,一起在同一个房子里面xxoo,一起剃头,一起换药。

还能在发现好友被出轨的时候义正言辞的呛她一顿。

是的,我同意热门短评里面那句,电影的高潮其实是在基友卫生间发现那本做满标记的书里。

这样的一个大手术,相信会是人生的转折。

所以,那么安静的喂狗,那么故作轻松的送亚当去医院。

所以才会在打麻药期间焦躁的问这问那。

其实我懂,你是在担心你醒不过来。

还好。

你醒了。

不过,疤痕真的挺丑的。

其实我挺怕死的。

看了这片,其实变得没那么害怕了。

生活就是如此,不管怎样,都是我们自己的。

祝愿所有受着病痛折磨的人们,都能快乐

 10 ) 50/50

想看这部电影很久了,在了解之前单纯的冲着Joseph,却在今晚感动的一塌糊涂,因为真实,因为朋友,因为家人,因为Adam从对抚摸手臂的排斥到后来的愉悦。

Adam生活很健康,每天早起跑步,回来洗澡上班;是个有很强自律性的人,会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依然等着红灯转绿再过马路;也是个很体贴的朋友,会主动帮忙清理车里的垃圾只为了Cheer her up。

他有个聒噪,活在当下,只求如何泡妞的死党,有个大惊小怪的妈妈,老年痴呆完全不认得他的爸爸,还有个表里不一,背地劈腿的女朋友。

怎么看在生病之前都是很平淡很无聊的生活,一点也不出挑,偏偏怪异的癌症就砸在他的背上,狠狠的开了个玩笑,只可惜是个bad joke。

癌症带走了工作,女友,正常生活。

就像他的Ex说的,他的世界和正常的世界就像阴阳。

Adam努力想和正常人一样,告诉别人,我很好,感觉很棒,拼命的压抑着负面情绪,为了不给关心他的人造成困扰。

可是终归不一样啊,哪怕在化疗之前主动剃了光头,哪怕自己搭公交往返于医院和家,他看着看着就憔悴了,害怕了,经历病友的葬礼,才真正愿意正视:原来我真的是会死的。

这种独身一人的感觉谁都没办法体会,所以他拒绝了治疗,摔门而去。

手术的前一晚,所有压抑害怕全都爆发出来,拼命的想尝试着生命中的遗憾,责骂死党只会用他的癌症用来泡妞根本不是真正关心,边嘶喊边一通乱打方向盘,发泄着“为什么是我”的委屈,打电话给治疗师,道歉和谢谢。

然后扛着醉酒的死党回家,发现了那本“一起面对癌症”,里面还有仔细的折角备注,笑了。

我却瞬间眼睛酸酸的也笑了。

这是我觉得全片中Adam的第一个真正的笑容。

有这么一个人,无血缘亲缘关系,依然用笨拙的方式来关心你帮助你,不离不弃,其实也就值了。

朋友不在多,而在真心,不是么?

他的狗狗是Ex给的,也是在分手之后唯一留下的。

看着无数个难捱的死寂夜晚,狗狗陪着他,给他安慰,也是一个笨拙而忠心的朋友,所以在手术当天早上离家前,Adam喂他食物显得那么煽情。

手术前,Adam和死党约定了出来再见,用力的拥抱做出坚定的承诺,谢谢对不起等会见化为无声。

对不记得他的爸爸说着我爱你,对妈妈哭着抱着絮絮叨叨麻醉如何能保证手术中不会醒来......真实的害怕,真实的宣泄,真实。

还好,是个Happy Ending。

其实这部电影就算是Bad Ending,我也会依然喜欢,哪怕违背了我厌恶悲剧的原则。

还是因为,真实。

Seth依然演的是个看起来性爱至上的猥琐男人,但的的确确是个good friend,而且看人眼光很准,其实吧,没准以后也是个靠谱男人Catherine,治疗师,放在最后是因为她是我对真实的另一个感慨。

里面的治疗没办法完全区分到底是心理治疗还是社工的个案工作,其实作为学了三脚猫社工知识的我看来,应该还是更加偏向社工。

她是个新手,就像Adam说的,他们都是新手。

最开始Adam对她是不信任和排斥的,因为他是她的第三个病人,是论文的素材,同时太违反他的刻板印象,所以不信任。

Catherine有的时候有点学究型,把专业知识Blah Blah Blah的说出来,却反而引起Adam更大的反感。

不过两个人都在改,Catherine最开始说Adam在压抑自己,被他不礼貌的反驳,第二次谈论第一次化疗,努力告诉他副作用是正常的,却惹来他的炮轰,她希望他知道发火是自我释压,抚摸手臂是表达关怀,这些都有利于治疗。

他表明极度排斥身体触摸,Catherine也就改正了这一点。

第三次涉及到他母亲,很不专业的发表了自己用了强烈的情感词语看法,反而很高兴看到Adam能够平和的接受她的看法,也能够喜欢她的触摸。

适时表达看法的确有效,只是用词应该更平和些。

可是在第四次,因为意识到死亡,极大的恐惧让他根本无法接受其他思想的灌输 ,夺门而出,但Catherine没有出门去追。

当一个人处于极怒状态听不进话的时候,让他自己冷静比上去纠缠他让他清醒效果要好的多。

最后,手术前一晚的电话,Catherine没有说那些“一定会好的”苍白安慰,只是努力轻松的和他聊天。

整个治疗应该到此结束了。

治疗的整个过程磕磕盼盼,而Catherine还很年轻,并没有理论那么完善,不过她胜在真诚和“多管闲事”,拉近了他们的关系,也误打误撞成就了一段佳缘。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 ,最后说下囧瑟夫的演技,本来以为这应该是他最近那些电影里面最好驾驭的角色了,只要表达文艺青年依然可以乐观面对生命就好了,结果发现,他远不是接那些盲目弱智励志片的角儿。

从来就不信,真的有人可以从突如其来的宣判死刑,迅速走过悲伤,无奈,愤怒和害怕,马上变成一个人见人奇的坚强乐观爷们,所以用五分之四的时间来演绎心理历程才是正常人应该有的过程。

囧瑟夫依然顶着囧囧的脸,内敛而爆发,对前女友的无奈包容,对死党聒噪的低声反抗,一看就知道是个容易被欺负,没有个性的无聊男人。

但是在磕了药之后,一路摇摇晃晃的穿过一床又一床或生或死的病人,哭泣的家属,从迷幻的笑容变成面无表情再变成苦涩的笑,三层次甚至更多,丰富了内在心理变化,有种想要超脱死生却无奈的感觉。

剃头的坚决,直面死亡的恐惧,爆发的狂乱,以及后来安静的收拾,他终于能够面对死亡,不代表不害怕 ,只是能够坦然的面对。

他不是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那种演员,从“神秘肌肤”甚至更早之前,他便善用表情来告诉我们这个人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样的变化,所以当察觉到后更加能够体会,也更加讶异于他瘦弱身体里蕴藏的巨大能量。

Bravo,50/50.Bravo,Life。

《抗癌的我》短评

想到一句话:真正的兄弟,是你最需要女人的时候,做你的女人......

8分钟前
  • 王德发
  • 还行

这种治愈系小电影负责大团圆就好。囧瑟夫总是带着囧气呀

9分钟前
  • ^
  • 较差

囧瑟夫一如既往地帅气。话说故事很简单,不知不觉影片就撒过。

13分钟前
  • #烧光光#
  • 还行

温情小清新

17分钟前
  • 收拾书包
  • 推荐

治愈系小清新电影,温情励志带点幽默。赛斯罗根还是那么有喜感,囧瑟夫演的不错~

19分钟前
  • Granite_花花
  • 推荐

Diane: I'm making you a glass of green tea because I heard on the news that it reduces your chance of getting cancer by 15%.

24分钟前
  • Kovin
  • 较差

纯治愈系。小白妞可观。

29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好看

34分钟前
  • mattia
  • 推荐

so, what?

37分钟前
  • RollingSteak
  • 较差

三观很对胃口。所有的戏剧性都很金牛。

42分钟前
  • K
  • 还行

真心觉得只是一般,好在电影不算沉重。

47分钟前
  • null
  • 还行

生命的组成: 爱情友情亲情

49分钟前
  • chong
  • 推荐

囧瑟夫一直适合的清新小文艺路线,小温情,小感动

54分钟前
  • 老伯的野草莓
  • 还行

尚可

56分钟前
  • 江边一只鸟
  • 还行

不好看....

60分钟前
  • St.
  • 较差

两个我喜欢的新晋小生吧算是,面对癌症,你会如何去做?虽然话题很沉重,但电影看下来很舒服,或许这就是导演要传达给我们对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物时应采取的态度吧

1小时前
  • SoYoung
  • 推荐

我不喜欢励志片

1小时前
  • Mr K
  • 较差

在中国,想泡妞说自己有癌症,估计不灵。

1小时前
  • Nobervem
  • 推荐

Joe... (¯﹃¯)

1小时前
  • Ck
  • 力荐

实在是惊喜连连啊!台词:我现在他妈的就像个伏地魔一样。音乐:Radiohead的High and Dry!向字幕组致敬!翻译得太给力了!!

1小时前
  • Mademoiselle B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