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时候觉得,当铺帽子哥和无间道里面的一个角色很像,出来联想了一下。
高圆圆不就是刘嘉玲吗?
为了老公上位预谋杀老老大;金城武不就是吴镇宇吗?
想洗白做正行;刘青云对应黄秋生,亦黒亦白,亦善亦邪。
感觉麦浚龙是香港黄金时代浸养出来的最后一代布道者,最后的僵尸片,最后的大制作香港黄金时代演员,而且有钱,还喜欢做梦,香港下雪,隧道卧室,剧情也并非没有逻辑只管造梦,不多想,边看边随着导演走,把剧情捋顺并不难。
片子挺好的,期待剩下的部分。
《風林火山》:香港電影寒冬的一場騙案?
都說麥浚龍在模仿王家衛。
連正版王家衛都愈來愈搞不掂,一個冒牌的王家衛能好到哪裡去?
問題是《風林火山》其實能找到不同導演的影子(我甚至覺得他想模仿銀河映像多一些),唯獨找不到麥導演自己的風格——非要說的話,還是有的,麥浚龍完全展現了自己對香煙的著迷,彷彿不給演員叼一支煙,他都不知道怎麼喊action。
導演的麥浚龍,就像裡面飾演臥底警員的麥浚龍,因工作需要而有過很多身份,最後連自己是誰也忘記了,糊糊塗塗地炸掉了整棟醫院。
想像一下麥導拍戲現場,金城武問他:這場戲你希望我怎麼演?
麥浚龍從兜裡掏出一包紅萬,遞給金城武:「點上它,你就知道怎麼演了。
」當然,麥導身為文藝導演,平時是絕不會碰這種成煙的,那樣太沒有格調了,必須是用自己的口水捲成的手捲煙。
不知道是不是煙抽多了痰上頸的緣故,每個角色說話都總是柔聲細氣,這也大概是全片唯一符合末日的設定。
然而,每個角色都「屈服」於這個「末日設定」,而失掉了自己的腔調和個性,像是AI生成的語音。
前不久看到有人出了一個貼文,說麥浚龍為了一場抽煙的戲,特地打電話問他,當時就覺得很搞笑了,看完電影覺得更搞笑。
電影的細節很重要,但不是這些,尤其是麥浚龍自己就是個煙鏟,在紅館開演唱會不惜違法也要在台上點上一根煙,抽煙的事還有誰比他更專業呢?
我不會說這是一部爛片,但顯然也和某些人將麥浚龍神化成大師的期待相去甚遠。
不要費勁去分析《風林火山》有什麼意象甚至深刻的意涵、弘大的主旨,很可能只是麥浚龍覺得很cool而已。
不要看到戲中李家集團創辦五十年,就想到是什麼「五十年不變」的「隱喻」。
香港下雪是想表達什麼?
只是很cool而已。
事實上,戲中每個角色的穿著都和現實中香港冬天的穿著沒什麼分別,觀眾完全感受不到下雪的香港到底有多冷。
麥浚龍一定是去過真正有雪的地方的,但他可能沒親眼見過末世是什麼樣子,他很想營造出一種末世的氛圍,但除了最開始的銅鑼灣大屠殺,大部份戲都是室內的,電影也幾乎不關注整個社會的氛圍。
正如其特效展現的那樣,香港人只是被屠殺的螞蟻而已。
有沒有下雪,是不是末日,完全不影響故事,唯一影響的是,沒有了這些,麥浚龍就從大師墮落成傭人。
金城武說,他演的李霧童有很多是導演的自我投射。
這一點不難看出,但假如麥導演真的在這個角色上投射了這麼多自己,便未免有些自戀了。
當片中大多數角色都為錢而拼命甚至手足互相殘殺的時候,李霧童是全片最不在乎錢的人,甚至有他自己的正義感——令李家集團不再沾染毒品生意,全城禁毒。
他甚至對劉青雲飾演的緝毒警探王志達大加嘲諷:別說你是為了誰,你就是自己貪心而已。
開頭用幾段文字去交代故事背景,我以為足夠暴露麥浚龍執導的缺陷。
別瞧不起阿嬸影迷,她們未必看得懂電影評論學會的影評,但有時候她們對電影的評價卻能一針見血。
出了戲院,身旁兩位阿嬸正在議論著《風林火山》:好怪囉,麥浚龍根本搞唔掂,又懶係型。
雖然已經有很多人為麥浚龍找下台階了(比如有人覺得電影改成劇集一定會很好看),但我還是想為他說兩句。
我們以為這部戲花的錢都是他自己或者他爸的,但看投資方名單,似乎也花了不少國內投資者的錢。
如果《風林火山》是一場騙案,他頂多騙我們一張戲票的錢(我只花了30元),但是國內投資者被騙的可遠遠不止這個數目。
其次,必須感謝麥浚龍為我們證實了黃偉文未有被中國封殺(但他在戲中又扮演一個啞巴),也感謝這部製作時長達十年的影片,讓我們在2025年仍能看到尚算壯年的劉青雲和古天樂。
當然,我不排除有些參與其中的演員,到頭來發現自己也是騙案的受害者。
麥浚龍至少欠了兩個人的交代:一個是任賢齊,一個是衛詩雅。
「導演,我這個角色就這樣結束了?
」任賢齊和衛詩雅點上一支煙,默默地離開了片場。
(衛詩雅倒是有接受媒體訪問幫助電影宣傳,即使Juno在經歷康城冷遇後選擇了低調處理)
港片最大的问题有点跟部分女性脱口秀类似,当前人提出一个激进的话题,后来者就不得不再次加码,这种剧场效应的最后的癫狂程度就会失控,然后发现这些表达者连个故事都没讲好。
以下为剧透:这个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文本叙事太差,正常人第一时间很可能看不明白这是讲了个啥,为什么这里枪战了那里爆炸了,各种跳跃穿插的主观镜头特别乱。
有点感觉导演想用类似于《树大招风》三大贼王多线叙事来讲故事,结果用力过猛、装逼过度,每个人的动机没有建立就跳转,导致人物没立住,信息量也撑爆了。
于是留下了大量需要观众脑补的情节:比如说,金城武为什么要禁毒,他的理由是不是因为有下一代了;刘青云为什么当黑警贩毒,他是不是也为了给孩子治病;梁家辉这个角色为什么被警队开除,但又能随时回警队参与行动,他是不是上层的“卧底”;高圆圆是一个精神科大夫也是药剂师,她是否催眠了卧底警员,她最后是不是幕后黑手;任贤齐怎么就一下子被发现了(这段太抽象了,像是直接因为小配角用大演员被剧透了卧底);古天乐是个什么心态驱动,为什么要挣钱……茫茫多的剧情硬伤,把这个类似于《黑社会2》结构的故事拍成了走马观花(对你没看错,最后是由梁家辉扮演石厅长的角色跟高圆圆谈可不可以爱国),拍成印象香港~印象港片,拉成了一坨精致的像巧克力的屎。
在不考虑删减的情况下,如果要想办法,单一梁家辉或(古天乐)视角串联探案(或雇佣兵)其实会让整体完成度成为一部及格线的电影,但现在这部电影我只能打两分,一分是港片情怀和音效配乐,另一分是全部港片演员。
最后出片名之后的彩蛋就是在赤裸裸借鉴《树大招风》贼王风满楼相聚,但是导演连抄作业都没抄好,拖拖拉拉的节奏一塌糊涂,就这个水平还能进戛纳?
5月17日,SCREENDAILY发表了一篇名为《不计成本,麦浚龙颠覆性重构了一个另类的90年代香港》(With no expense spared, Juno Mak constructs an alternate 1990s Hong Kong)的评论文章。
这位演员/导演继《僵尸》后令人备受期待的神秘续作亮相戛纳午夜展映单元。
道德困境、野心博弈与手段较量构成了《风林火山》的核心。
文:ELIZABETH KERR翻译:跳房子排版:泓泽视频图片:忠泽 陆泫龙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该片的背景设定在90年代,是香港演员兼导演麦浚龙执导的第二部长片,讲述了一对身处毒品交易对立面的兄弟在家族制药企业总裁遇害后,陷入愈发残酷的权力斗争的故事。
一位是拼命洗白的企业继承人,另一位则甘愿维持公司合法与非法药品贩卖的双面身份。
尽管这部影片凭借精良的制作构建出华丽而恢弘的“准史诗”格局,但支离破碎的节奏和时而晦涩、时而混乱的叙事手法,令这部作品几乎难以解读——所幸没有完全丧失视觉呈现上的可观性。
在戛纳午夜单元举行全球首映的《风林火山》,是麦浚龙继2013年获得金马奖费比西奖的《僵尸》之后,筹备近十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延期)、耗资据传达4亿港元(约合5100万美元)的野心之作,堪称香港电影史上最高成本制作之一。
《僵尸》剧照就目前情况而言,该片仍有望吸引其他电影节,尤其是聚焦类型片的影展或其他活动的注意,也可能获得小众发行商的青睐。
虽然能否复刻去年同属戛纳午夜单元的《九龙城寨之围城》的轰动还有待观察,但考虑到叙事复杂性,《风林火山》在大银幕上显然更能发挥出视觉呈现上的优势。
这部影片信息量堪称爆炸,故事始于1994年一个架空的法外香港,制药企业Q-IN的继承人莫顿·李(金城武饰,暌违银幕八年再度亮相)前往医院探望病重的父亲。
与此同时,两名神秘悍匪在铜锣湾交错的街区里(实际上是在深圳搭建的实景模型)发动了血腥的枪击事件。
而被困在风暴中心的救护车旋即成为攻击目标——这座位于辐射区中心的城市正经历着药品短缺危机,毁灭性辐射和漫天飞雪加剧了局面的混乱。
当一名卧底探员(麦浚龙饰演)化身人肉炸弹炸毁Q-IN总裁所在的医院后,莫顿启动了重塑企业形象的洗白计划。
游走于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缉毒警员黄志达(刘青云饰)、老谋深算的警探铁文杰(梁家辉饰)、职业“清道夫”程文生(古天乐饰)、莫顿的妻子刘思言(高圆圆饰)以及逃亡在外的长兄麦德士(杜德伟饰),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或阻碍着这场转型计划,而这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虽然麦浚龙在片中多处引用《孙子兵法》(本片中文片名即取自该典籍),但《风林火山》本质上仍然是一部经典的黑帮兄弟情仇剧(令人联想到《辣手神探》),戏中不乏《教父2》《盗火线》《机械战警》的影子,还额外添加了动作类电子游戏的元素。
麦浚龙此次与周汶儒(代表作《第八个嫌疑人》)合作编剧,他以重构香港犯罪类型片的姿态,巧妙地沿用了他在前作《僵尸》中标志性的低饱和色调与后启示录工业风格的美学设计。
恰到好处的时代错位感支撑着影片构建起坚实的世界观,而麦浚龙对香港独特的空间视觉张力的把控依然相当精准。
无论是开场莫顿在无数城市隧道之一中的卧床镜头、还是铜锣湾的飘雪奇观,抑或堪称影史上最风格化的葬礼场景,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但动作指导邓瑞华的设计实在是敷衍了事——可能没有脱离导演的哲学化追求,但《风再起时》《树大招风》等兼具思辨深度与动作张力的港片早已证明二者能够完美融合。
《风林火山》让人感觉存在大量的叙事缺失,真实原因可能是原始素材过于丰厚——据传导演剪辑版长达近七小时。
大量情感线索与叙事脉络被删减,意味着观众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来厘清人物关系与他们的行为动机,从而难以完全沉浸在这个异世界般的香港,而全明星阵容的表演也因此沦为陪衬。
总而言之,《风林火山》仍然是一部富有巧思的作品,它更适合做成一部精彩的迷你剧。
书本短评陆泫龙(抛开书本戛纳记者):2🌟枪战版《小时代》,一直在下雪的铜锣湾,暧昧不清的人物关系,集团勾心斗角的继承者们,粉墨登场并完成各自的表演任务。
从一开头的打斗戏开始,1:1的铜锣湾置景便显得虚假,没有真实的“人”的存在,也没有任何明确的主线和关系推进,甚至连最基本的故事“三要素”都因素材剪辑的原因而几度沦丧,接连不断的杀戮场面更是没有任何精彩的动作设计,不是莫名其妙地开枪杀人就是毫无逻辑的暴力互搏。
不仅一众演员的念白不如人意,而且古天乐近年来一直在重复相同的角色。
在麦浚龙的世界当中,女性沦为陪衬和男性欲望的视觉材料,处处充溢着导演对权力阶级的意淫和人物塑造毫无特点的理解。
《风林火山》中所营造的男性气质,既非盖·里奇那般英雄主义式的浴血奋战,亦非北野武黑白两道的精神流露,比邱礼涛差了十个郑保瑞。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开分前去看过电影了,结果10月号这部电影就给我当头一击,看来人还是不能太急性子。
从开头一分钟的前情提要ppt就隐隐有预感不妙。
原本看到这个电影的预告大咖云集。
结果发现对不起,实在无法只看脸,哪怕是金城武也不行。
这部电影表现所有人苦大仇深的处理就是在暗光里抽烟。
金城武他就全程从头到尾只知道皱着眉头吸烟,女朋友说自己怀孕了,在旁边嗦一口。
刘青云女儿有哮喘,他扭头嗦一口。
古天乐杀人了,在旁边嗦一口。
古天乐杀完人了,在旁边颤抖着嗦一口。
看得我都想当禁烟大使在他们耳边大喊别让你的“爱妻宠女”吸二手烟了!
这部电影不知道是不是师承《封神传奇》。
全是大明星,剧情稀烂,然后还把大美女拍的丑的要死,高圆圆那么一张大气温婉的脸搞了个排骨精摇滚乐队女吉他手的刘海,非常违和。
唯一比《封神传奇》好的是他的摄影指导,至少画面还能凑活看看。
但除此以外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其他优点了。
一部商业片竟然能讲不明白任何剧情线和人物的逻辑关系。
没有一个人的剧情线是完整的,有弧光的。
导演好像很贪心地想把每个大小角色都写的有血有肉,最后就是每个角色都云里雾里。
呈现到这部两个小时长的影片的时候,它就变得非常的冗长破碎。
每一次莫名其妙的开启了一个新的场景引入了一个新的人物,感觉导演希望你的脑子里应该自动生成了30页的人物小传,告诉我这个人经历了什么,他之前干了什么,但是没有就是。
一个莫名其妙的带名字的新角色,突然讲起几十年来的心路历程真的完全不能共鸣。
对剧情有最低限度的要求的朋友别来看
好久没写影评,不聊剧作和表演,从摄影、美术、制片层面聊聊《风林火山》。
-摄影每个人口味不同,这部低照度正好戳中我的审美。
Shooting on the shadow side:先划黑的边界,再给人物一口能呼吸的轮廓。
主光藏进环境(路灯/霓虹/车灯/橱窗返光),正面不硬补,暗侧负填充,让黑有体积。
影调克制:高光压住不过曝,中间调可读;不抹净噪点,让粗颗粒与雪花、冷空气的微尘同频但不绝情。
构图为“黑”让路:光源当锚点,刻意留暗区作呼吸;对角线拆冷/暖与明/暗,前景遮挡与玻璃反射叠出空间;长焦“压街”、广角“吞街”,机位始终克制,像在黑里雕秩序。
-美术美术是影调的同谋:服装尽量去光泽,毛呢/棉麻/粗织让人物进暗也不塌;旧墙皮、锈金属、磨砂玻璃、湿地都在“吃光”。
色彩克制,以冷暖对位立秩序:钠灯之金×LED之青,霓虹与警示作为少量高纯度,持续引导视线。
贯穿全片的“雪”,被当作体积光载体:雪粒入光→显影→情绪起伏。
Juno Mak身兼导/编/美指,把材质、灯位、湿度、气流拧成一体,细致入微。
-制片几乎地狱难度:大体量夜戏的封路与人流、电力负载与LED频闪兼容;混色温对白还原;雨雪连戏的连续性与服化粘度;低照度群像的安全半径与走位;湿地+雪机+风机同场,还要稳镜护机。
为让香港“下一场雪”,把这份“安静的危险”拍稳,respect。
-写在最后网上评价两极,我依然欣赏麦浚龙的影调秩序与材质信仰。
等待已久的《风林火山》,没有让我失望。
从标记“想看”到“看过”历时三年的《风林火山》终于食用完毕,给自己三年的等待画上了句号。
像是一部精致的艺术装置,电影堆叠起了豪华的卡司阵容,考究的美术、置景、音乐(这里为坂本龙一加一星),让下雪的香港变成架空“哥谭”,一个个各怀鬼胎,行走在刀尖与欲望边缘的人物出现又离开,和故事整体的调性是相配的,足以见得导演艺术匠心之独运,审美功底之深厚。
但无论怎么贴金,也无法掩盖其叙事的无力和剧情的悬浮,电影有三条主线:在正邪边缘游走的警察、在黑暗之中偷生的杀手、明争暗斗的豪门兄弟,无非就是黑吃黑、官商勾结、帮派对峙、豪门恩怨这些经典港片元素,如果有足够的功力,相信每一条都能释放出足够精彩的戏剧张力,但公映版的两个小时里,我们没有看到有血肉的故事,重要角色没有支撑其行动的前因后果,大家都死得如此草率和突然,重要情节之间没有互相衔接的合理性,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和留白。
或许在导演看来,我只需在我亲手塑造的乐园中,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政治隐喻引出即可,其他的,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的电影要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但是我没有讲故事的义务”。
太搞笑了,这个世界里警察要在毛衣外面套防弹衣,甚至防弹衣只能套一半在身上当作比基尼,一个尽显小资的世界甚至不如小时代来得有理有据,总裁要用隧道里的大床上醒来,用蒸馏水围炉煮茶,而刻画的所谓的底层也是穿着搭配巧思的羊绒与剪裁立体的衬衫,杀了人甚至要大量铺张地表达你终于解脱了诸如此类的虚无主义……一直以解构标榜,而殊不知电影的炫技连故事都解构,拍出来的东西依然是狗屁不通,只看见导演用自己净身熏香的下半身往观众脸上怼着扇巴掌。
我没觉得下雪的香港不好,我觉得这个点也是很有巧思,但是麦浚龙真的是个脑残,他眼里根本就没活人(能把任贤齐惹毛的人真的不多了,梁家辉纯变态演爽了,刘青云像夏东海,金城武不过是来走个秀,高圆圆无话可说,古天乐已经是里面最努力的了,和穿Prada的老奶最后温情一瞬已经是这部电影的文戏巅峰,btw他们吃火锅都吃得很小众,一口锅被挂起来,然后底下用明火烧,总之就很小众)拍了7个小时无病呻吟的mv还要强迫演员和观众共情所谓的虚无,把演员的角色当皮套一样使用和支配。
全剧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对日本禅意和意大利风情的无限向往,觉得自己在服装审美上有着小众品味,在布景上有着对后现代废土的高级幻想,所谓的解构就是毫无叙事可言的同时又不愿意放弃任何机会通过强奸虐杀女人的方式来创造猎奇的卖点,科幻的枪战发生在像涩谷一样的香港,女角色战损都要脱成CK的平面广告,要在老爷车里喝着香槟看着英文书实听着孕妇被杀的录音,最搞笑的是在这个不堪的世界观里还有脸暗讽和说大环境不好,只能说都是自己应得的。
安藤忠雄迎来了他最忠的信徒,山本耀司成为该片指定换洗内裤,这种政治素养也要用教授的配乐来给自己抬咖,麦浚龙你快移民吧我求你了,纯路人国庆节能上这种东西我都看不下去了,是的这个世界的钱落在这种努力的二代手里那大家是该完蛋了,到底是谁天天享受的同时又觉得这个世界亏欠他太多,这种奇幻的设计也不是我等草民能够涉猎的领域了,我祝他成功吧
1.永远的黑夜,对应世界的黑暗。
(应该是借鉴了罪恶之城)2.飘下的白雪,对应毒品,其实也就是这个世界里的唯一硬通货。
3.金城武,因为新生命即将诞生,试图改变这个世界的人。
4.老头子,对二儿即将诞下的新生儿毫无兴趣,心心念念着大儿,因为只有这个儿子,才和自己一样,是这个黑色世界里永恒规则的坚定执行者。
他知道,只有继续执行这个规则,自己的家族才有存在的价值。
如果一定要说,他对应着资本家、财阀、权贵阶层等等。
5.高圆圆,一群挺没劲的角色中,特别没劲的一个,感觉像强加进来的。
用邪教般的洗脑方式,骗出了一个人肉炸弹,炸死老头子。
6.刘青云,最丑毛衣穿着者,罪恶之城中的一个贪婪警察。
哮喘病女儿的设定,除了拿来和任贤齐的女儿对比,让人觉得刘的死是自食其果外,其它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7.古天乐,做最脏的活,有最美的心。
是一个写好了可以活络整个故事,写差了便毫无道理的人。
(“你挣那么多钱要拿来干嘛?
”——出现这句台词时,我在台下默默答了一句:捐希望小学。
)8.蛇,鼠(都没有演员,一辆被炸毁的奥迪就交待完了):应当的、合理的存在,却被处理得显得多余。
9.故事梗概:二儿不满这个世界(天天大锤往墙上砸呀),为了改变世界,费尽心机做了一代目(为了不被怀疑,计划第一步先杀伤了几千个市民,好伟大哦!
为啥不考虑雇一下古天乐,高性价比呀)。
收买了能收买的元老,处理了不能收买的。
顺手做掉了集团中的卧底,和想讹诈自己的贪心鬼。
最后和和气气的跟大哥说出了自己想洗白的心愿。
10.最后代表政府的梁家辉出现了:政府需要毒贩,你做合法生意我怎么拿捏你?
也需要毒虫:没有了毒品怎么驱使你?
还需要黑警:没有了缉毒这个活怎么养你这种打手?
所以最后家辉哥一出手,整个世界恢复原样。
11.故事设定其实并非不合理,不少镜头也非常考究。
问题的关键和关键的问题是:整部片子没有一个主要角色立得起来(唯一处理枪的那个老太太,是我觉得仅有的能够打动人,生动的、立体的一个活人),所有人物都只是故事里的一个概念,一个符号。
12.随便瞎写两句,平铺直叙了。
听说投资了几个亿?
你打一万块钱给我,我都能给你把角色们写活。
个人观感还可以,挺流畅的也不混乱。
有《拆弹专家2》+《智齿》的感觉。
香港被描绘成一座世纪末的孤岛,全片不是下雪就是下雨,都是夜戏始终没有阳光,室内也尽量处理成无窗的压抑闭塞,家具、墙壁、服装也大都是灰黑色。
除了爆炸的玻璃幕高楼、天水围的鸽子楼就是废墟、荒山。
非常具有漫画感。
除了集结金城武、刘青云、梁家辉、古天乐外还有刘永、林俊贤、任贤齐、卢冠廷、鲍起静、王德顺、卢海鹏、杜德伟……一众老港片演员。
开头的铜锣湾街头火并枪战大银幕看CG做得太糙(让人想起大银幕看《死神来了6》的粗糙感),能够猜到删减的估计有开头的大亚湾核爆,所以港岛会下雪和有辐射区废煤矿,猜不出的是杜德伟的左手小指如何没的,金城武墙上砸洞的用途,高圆圆按结尾暗示也是挂了但片中没有。
刘青云开头的扮相是致敬“教授”,片尾有致敬怀念“教授”字幕。
印象深的台词:任贤齐:现在的世道怎么变成这样,刘青云:从来没有变过。
麦浚龙:先毁灭再重生。
结尾加放《再回首》是不是也行?
上了岁数高圆圆的脸上看出了谭卓的感觉。
6
剧情纸张,僧侣番就看个苦茶子?
呃
1.老罪恶了 2025年10月15日17:37:49
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