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到凌晨两点把第三季全看完了,服道化依然满分,尤其是各式各样的小黑裙实在太美了。
剧中多条故事线齐头并进,米亚姆,苏西,夏尔各有各的精彩,为了方便,我简单把故事划分成家庭,友情,爱情,事业几条线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
家庭线主角是女主父母,配角有男主父母、亲朋故旧,主要讲述了女主父亲辞职,母亲受女儿性别观念影响拒绝信托基金导致房子没了暂住在旧亲家家并重新生活的一系列事,因为经济窘迫,第三季的家庭氛围少了前两部母女挑衣服,化妆,到巴黎散心,去斯坦纳度假的优雅精致,女主父母和男主父母住在一个屋檐下兵荒马乱不得安宁,两人出门挤地铁掩耳盗铃地盯着地上的一美元,今昔实在对比太过明显,不过回老家被家里仆人当做婴儿照料的妈妈在董事会上硬气怼人,说出我这一生都是由他人做决定但是我现在被你影响了的时刻却分外动人,当然董事会里一帮食古不化歧视女性的家伙看着实在讨厌,更出乎意料的是本来因为少了精致闲适的生活而不喜这条线的最后竟然是女主用自己的能力买回了公公购买的旧公寓,霎时整个故事全部都圆满了,让我感动不已,公公购置的作为新房的公寓——丈夫出轨婚姻破裂失去房子——用自己的赚来钱重新买回,从按部就班上学为相亲,结婚生育相夫教子的全职主妇到自食其力的独立女性,这种把生活缝补起来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
欢迎回家 友情线最重要的米琪和苏西,一开始面对苏菲近似挖墙脚的举动,苏西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和米琪新仇旧恨的表现都情有可原,但被伊默金点醒后米琪迅速想通了,能够真心体谅的友情难能可贵,从我希望你有带玻璃窗的办公室,有银行账号,有得体西装的真情流露里,后来苏西赌输了米琪的钱去找乔接手管理米琪的薪金、承诺填上漏洞弥补过错,结局两人一起看着夏尔的飞机飞远都让人羡慕她们两个人坚定的情谊。
其次是米琪和夏尔,夏尔的定位和前两季的兰尼相似,在兰尼出场不多的故事里承担了和米琪惺惺相惜、互相调侃逗趣的人物功能,直到最后一集之前两个人相处得有趣又温情,聚会的氛围轻松又自在,米琪看见夏尔心情不好和人不见了两次都主动上前关心,任凭大部队说夏尔耍大牌,不要接近之类,给了夏尔安慰和照顾,纯粹的友情总是打动人心,谁也没想到最后米琪搞砸了,可惜😔。
爱情线,唉,剧名叫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想来是和别人不会有结果的。
不得不承认,两季下来乔的人设愈加丰满,闪光点越来越多了,我对他的印象有了极大的改观,本来第一眼看过去一个守着天仙还嫌家花没有野花香的软弱渣男,如果这个人物只在第一集出现交代一下女主丈夫出轨的背景以后不出现的话那么印象就定型了,结果谁知道这小子戏份那么多,还越看越顺眼,两人痴痴缠缠到现在。
当然,对感情配对一向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是剧里的安排实在别扭,米琪和乔藕断丝连纠缠不清的感情状况终于以法庭上一槌定音为界,让众人对这段翻篇的感情有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预想,结合前后剧情乔已经有了新的感情线,结果才短短几天,他们竟然在拉斯维加斯大醉一场神志不清地重新结婚了,what???
逗我吧,这是个什么奇怪的走向???
本杰明,英俊多金的未婚夫,也是可惜了,出人意料他竟然被伤得那么深。
原本看着他在餐厅里风度全失地对质问米琪,我还存了一丝希望,想着两人开诚布公地说清楚本杰明不是乔,他可以接受米琪对事业的全部追求而且会一往无前地支持她,米琪或许会被他感动,这段感情还有挽回的余地,我相信他们会是幸福的一对,可是本杰明说完还是走了。
兰尼,前两季一直作为女主亦师亦友,亲密无间的存在,我却没有将他归到友情线里去,一则是因为戏份比起以前缩水了许多,二则或许是迈阿密酒吧的灯光太暧昧,音乐太柔情,气氛太旖旎,兰尼和米琪每一个眼神,每一步舞步都像极了爱情。
这一季不少人都在开创新事业,像是女主爸爸、妈妈这样随缘找寻人生的,苏菲的话剧、乔的酒吧这样目标明确的,可惜的是苏菲败北,酒吧虽然客满也只是第一天,以后不知道怎么样,而且第一天开张的酒吧作为乔新欢旧爱碰面、米琪脱口秀的舞台,风头被抢去了一大半沦为布景板。
第三季相比以前有一个明显的点就是这一季女主米琪在台上犯的错少之又少,连最不满意的巡演第一站也没有彻底冷场,其他时候无一例外都是全场欢呼四起,爆笑如雷,脱口秀功力越发沉稳可见一斑,看来现在女主缺的只是登台的机会了,希望第四部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到底好看在哪里?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自从2017年播出后,就引得无数好评,更是横扫金球奖和艾美奖,获得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剧集、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男配,最佳客串女演员等众多奖项。
不仅获奖无数,无论是大众还是专业影评人,都一致的给予好评。
那么这部剧到底成功在哪里?
好看在哪里?
一、题材选择有新意首先是题材的选择上,美国影视行业发达,各种题材几十年下来基本都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很难再有更加新鲜的题材可供深度挖掘。
而《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不同,米琪是一个犹太女孩,还是一个喜剧单口秀演员,她所生活的家庭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上西区一个中上的富裕家庭。
人们对于犹太家庭的生活还是相对陌生的,剧中无论是乔尔家,还是米琪家,这些犹太家庭的生活都太有意思了。
他们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他们的子女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有固定的度假村。
他们生活的片断既让我们感到新奇,又觉得很幽默。
同时米琪又是一个说单口秀的女性,这位女性不仅有文化,还很年轻,不仅很美丽,还很有品位,她所受的教育和原生家庭完全是要培养一位有格调的淑女,在那个女性都是完美主妇的岁月里,她是如何想要成为一个脱口秀演员的?
她的父母、她的丈夫、她的家人会支持她吗?
这个故事无疑是少见的,同时又很精彩的。
更何况这个故事还有着原型,现在基本大家都知道了麦瑟尔夫人其中一个原型就是美国著名的脱口秀女王Joan Rivers,她的祖父是俄罗斯人,所以剧中设定米琪学的专业是俄罗斯文学,米琪脱口秀的起点是昏暗的煤汽灯酒吧,而Joan Rivers职业早期在不入流的小酒吧登台时,有一家酒吧的名字就叫煤气灯。
而且现实中,兰尼 布鲁斯这个人真实存在,的确是单口秀界的落魄天才,和剧中一样,因为真的热爱这个行业,也想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表演中大胆又激烈,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并没有完全的言论自由。
为此他被多个州禁演,收入都大半付了律师费,甚至抵押了公寓,离了婚。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剧中兰尼的扮演者,剧组挑选的演员形神兼具,高度还原了这个人物。
二、色调清新、镜头极美,极具韵味这部剧的主色调非常清新、明快,因为是单机拍摄,那些光影和镜头非常考究,很多长镜头都太漂亮了。
比如第一集中,米琪走进公寓,依次和电梯工、门卫打招呼,给他们礼物,再走进家中,镜头一直跟着米琪走,几秒中的镜头,米琪的美貌、利索、周到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妈妈罗斯见到米琪后,扫了一眼就说了这句话:看你这手臂,至少有八个月没锻炼了吧。
我们被惊住了,刚刚还沉浸在米琪完美的身形和漂亮的大衣裙子中无法自拔,这样的身材居然她妈妈还嫌弃?
要不要这么严格啊?
最简单的一句问话,几个镜头,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第一季让我们惊为天人,印象最为深刻且广为流传的就是罗斯和米琪这对母女严格的形象管理和身材管理,让众多女汉子的钢铁心脏都碎成了八瓣,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形象这么磕碜了,懒呗。
到了第二季,虽然少了惊艳感,但镜头语言仍然非常唯美,尤其是将五十年代的巴黎拍得非常诗意和浪漫,巴黎那段的镜头真的是教科书级别的。
第二季一开始妈妈罗斯离家出走去了巴黎,直到几天后,老爸安比才发现老婆是真的不见了,情急之下带着女儿赶到巴黎想要挽回老婆。
巴黎是时尚之都,也是艺术之都,该怎么拍呢?
米琪和安比到达巴黎时正在下雨,出租车停在一个狭窄的街道上,天气不好,好象也看不出美来。
安比没有零钱,问米琪要零钱,可是米琪完全没听见,因为走过去一个女子,米琪惊呼:帽子真漂亮。
安比又大声喊了一句:我要零钱。
米琪刚要找钱包,又过去一个窈窕女子,米琪目送人家走过去,感叹:这一个更美。
即使他爸拉着她走进公寓大门的时候,她还目不转睛的看着又一个走过去女子的帽子,从她吃惊的目光就能看出,这一顶怕是比前面那两个还要漂亮。
米琪本身就是有上百顶不重样帽子的时尚女孩,能让她连着惊叹好看的,可见巴黎街头的女郎个个时髦。
这还不够,走进罗斯居住的小院,镜头一掠而过,不大的院子里有人正在画画,这时房东大妈出场,对这两位不速之客很是不友好,一路追着他们并大声嚷嚷,因为不懂法语,全程三人没有沟通。
直到罗斯回来,在楼梯上相遇,这才有了翻译。
别小看这位大妈,一开口就是必杀技,她是怎么形容米琪的:这位穿着12度粉的年轻女人,语气中浓浓的一股嫌弃感。
天哪,太恐怖了,这样一位看着极度平常的巴黎大妈都能一眼精确看出服装色号,这本事堪比李佳琦看口红色号的本事吧。
李佳琦试了上万支的口红才能一眼分辨出口红色号,而这位出租公寓的大妈却能精准的分辨服装色号,这是要对服装面料、色卡熟悉到什么程度才能脱口而出啊。
至此,巴黎时尚之都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扑面而来了,连一条小巷的路人和普通大妈对于时装和色彩知识都如此专业到令人发指,不服不行。
那么巴黎艺术之都又该如何表现呢?
当米琪走出小餐馆,夜晚街道的灯光非常迷人。
路边随着乐队起舞的是一个至少看上去八十岁的老奶奶,虽然能看出来她不会跳舞,动作也看着迟缓和笨拙,但你能看得出她的自在和享受其中,而路人走过也是点头和会心一笑。
这是个自由的城市。
白天,安比和罗斯行走在巴黎街头,虽然是冬天,树枝是枯的,但在轻快的音乐和镜头中,集市上两人一起买法棍、买红酒,就在路边椅子上喝酒、吃东西,聊天。
轻松、自在、惬意。
这个时候的罗斯语调轻灵,脚步轻快,美得象少女,而安比也不再是那个穿着西装,一脸严肃的哥大教授,他穿着风衣,带着小帽,抽着雪茄,象个艺术家。
夜晚,他们在塞纳河边散步、共舞。
在这里,他们明显放松了,快乐了。
罗斯参观学习罗丹艺术展时,镜头给了这座雕塑特写。
因为这座雕塑大有来历,它的名字叫作《加莱义民》。
在英法百年战争爆发时,法军一路败退,加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却一直没有援军。
因为加莱一向是海盗的根据地,英国商船经过此处时常损失惨重,因此爱德华三世对加莱抱有极大恨意。
所以英王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
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怀的历史悲剧。
加莱市本要求罗丹制作义民中的一个,但罗丹了解到历史后,答应只收一个雕像的报酬而塑造六个雕像。
而当罗斯离开巴黎时的这个镜头,白色的建筑、绿色的草坪,红色的背影,如此明亮的颜色,你却能感受到这个女人的不舍和忧伤,甚至在她转身的那个瞬间,你能感受到一声轻轻的叹息。
三、生动而精致的细节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背景、文化和历史米琪的妈妈曾经对哥大艺术系的女生们说过一段扎心但却非常实际的话:你们读了艺术硕士有什么用处吗?
当大学老师?
我没发现这所大学里有女性老师。
当女艺术家?
好象从来没有过女艺术家,我在巴黎见过两个,一个即使改了男人的名字,戴着男士的帽子也没有人买她的画,另一个疯了。
我的女儿本科学的是文学专业,但她现在只能在百货公司做最普通的工作。
当时大学展现给这些最优秀最聪明女孩们的未来只是易碎而不会实现的肥皂泡,学校认为她们未来不过是结婚生子,文凭只是她们的嫁妆之一,大学需要用女生的学费来贴补给男生学院,这才是真相。
正如米琪妈妈对负责人所说,你们收了她们的钱,却从未提供给她们相应的教育和服务。
但是时代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50年代开始,45岁以上的女性劳动率开始持续上升,而25-34岁的女性群体劳动率是急剧上升。
随着固定兼职工作的增加,社会对女性参加工作的接纳度变大,女性劳动力供给变得更具弹性。
而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女性意识正在觉醒,就象米琪投身于喜剧事业,而艺术行业也开始打破了只有男性艺术家的局面,每个行业都开始有优秀的女性冲破枷锁。
在第二季第七集中,本杰明带米琪去参观画展,在他们离开时,有一个三四秒钟的镜头,一位长发的亚洲女性手里拿着一个苹果,正在注视着一架梯子,并且说了一句:好漂亮的梯子。
就这几秒钟的镜头,一句几乎一闪而过的台词,让喜爱艺术的人们会心一笑,知道这个女人是谁了。
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梯子,没错,她就是Yoko,小野洋子,一位先锋女艺术家,她的丈夫是约翰 列侬,甲壳虫乐队(又译披头士乐队)的灵魂人物。
1956年时,她已经在纽约了。
这样的细节在剧中随处可见。
第二季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生活细节,就是乔尔发现他父母的帐目非常混乱,记账就象是一堆暗语和黑话,原来这代表着他们在某一个地方藏着的现金,甚至在米琪父母家的壁橱隔板里还有一捆现金。
在父母辈不可思议的理财方式中,也会引发人们的深思,在二战期间甚至之后的犹太人,尤其是象麦瑟尔家这样出身底层的生意人,他们经受了什么样的磨难和惊吓,才会有这样谨慎和自保的方式,哪怕二战结束已经十余年,他们生意节节攀升,他们对自己的处境仍然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而第三季,依然将这一特色发挥得非常稳固,剧本已经开始从主线人物逐渐过渡到支线人物,一群地铁上班的人流中,出现了伊莫金花一样的面容,她面带微笑又表情坚定,这和第一季海报中,一群深色衣服死气沉沉男人中,米琪一身夺目红衣的构图几乎一样。
如果第一季讲的是米琪一个人的觉醒,那么这一季代表的是,象伊莫金这样年轻的,生育过三个孩子的主妇也开始走出家庭,学习新的技能,走向职场。
镜头切近,伊莫金在学习打字。
再将镜头拉远,整整一屋子的女性都在学习打字,场面是如此的壮观和震撼,这正是一个时代的变化。
二战之前,女性的就业率并不高,就业人群主要是年轻、未婚,且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来自低收入家庭。
因为当时全美有26个州都立法禁止雇佣已婚女性工作。
而二战结束之后,1940年废除了这项法律规定,因为二战之后经济复苏,进入五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打字机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到来,市场对文字类工作者产生了巨大需求,所以出现了专业的培训学校,伊莫金参加的就是这样的学校。
所以,这就是《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成功之处,喜爱时尚的人可以看到优雅、漂亮的服装,喜欢喜剧的人可以欣赏幽默搞笑的段子,喜欢剧情的人可以看到米琪的恋爱、婚姻和事业,喜欢历史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进程、喜欢艺术的人也可以在剧中不断的挖到彩蛋和宝藏。
所以,这部剧的导演、编剧、演员、摄制团队完全对得起艾美和金球奖的所有赞美之词,我个人非常期待第四季的回归。
经历了第二季疲软的剧情后,本来对第三季没抱期望,只当看华服秀了,没想到令我喜出望外!
剧情行云流水节奏好似音乐剧,角色在面对命运起伏时做出的选择另人物性格饱满立体。
笑点密集满满充斥每一集,且涉及的话题深而广,包括60年代的先锋文化、女权、种族、性向、政治,但并无说教,而是用一种轻松幽默的基调四两拨千斤。
是听了高晓松对这部剧的介绍再来看的。
女主的衣服实在是件件都好看。
终于等了一年等来了第三季。
很多人说第三季混乱,我完全不觉得,这些所谓的枝叶人物都非常饱满。
生活也终于撕掉了虚伪的美好,优雅高贵的教授夫人,充满学术气息的大学教授,衣着光鲜的家庭妇女,浪漫的富二代,随着这些人设的摧毁,他们统统成为现实中不完美而且饱受生活非难的人们。
这些人不存在绝对的反面人物,你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闪光点,同时看到他们的脆弱、自私和缺点。
当女主在第三季还召唤男主千里迢迢去看她演出而且又疯狂了一把以后,弹幕里有太多骂女主的字眼。
说女主打脸,言行不一。
可是人不就是这么容易犯所谓“错误”的吗?
个人认为他们无法再在一起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全世界都知道你爱她”。
爱哪里是那么轻易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
甚至为什么乔尔在爱着米琪的同时也能爱上梅。
他渣吗?
或许有些。
但是他的爱是假的吗?
那一定不是。
甚至连律师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离婚,明明彼此还有爱,明明还能相互支持。
但是人的情感就是这么难以说清楚的。
当他们在酒吧争吵孩子被联合学校录取却因为经济压力要去读皇后区的学校时,穿插了几年前米琪告诉乔尔怀孕了的片段,实在让人很唏嘘。
爱是真实存在过的,但是现实永远是无法预测的。
love comes, love goes.被一些人辜负,也辜负了一些人。
被伤透了心,也伤了别人的心。
生活不就是这样。
情感尚且如此复杂,何况life。
包括弹幕总骂女主的错误,为什么口无遮拦,骂苏西为什么赌博,骂乔尔为什么是扶不起的阿斗。
可是我们都是生活在迷宫里面的人,我们不是上帝,没有剧本,没有屏幕,我们都有缺点,也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
因为就是这样会犯错误,会在深夜里脆弱、寂寞,想要有人陪伴着,会逃跑,会无法面对一些人,会爱上一些人,但是无论生活怎样诘难都坚持着、沸腾着、追求着、努力着的人啊。
所以特别喜欢米琪去和公公莫舍商量买下曾经的房子的那一段,特别的激动。
她想要的东西,失去的东西都可以靠自己努力去获得,不需要通过嫁给一个男人。
也喜欢她冲母亲罗斯发完脾气,罗斯的回答。
她嫁给她爸爸后就失去了一切,但是现在她有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不必在巴黎,就在当下。
实在是正能量到不能再正的鸡汤,所有人都在快速成长觉醒。
摔着跟头朝前看。
无论这样的女主最后和谁在一起,这又有什么要紧,她一定会成功,因为她是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就喜欢Amazon和Netflix这种一下放出全季的操作!
一次看个爽,不需要一周一周等!
8月20日亚马逊发出了预告片,来预测一下这一季的操作吧!
美貌依旧,复古依旧,S2扎克瑞·莱维 Zachary Levi饰演的帅气医生(忽然觉得有点像宝莱坞的萨尔曼·汗 Salman Khan……)已下线,Mrs.Maisel还是名副其实,和Mr.Maisel上演欢乐一家亲走上法庭继续讲段子;离开纽约南下的巡演巡演感觉要deal with各种各样的种族、性别、性向、阶级的冲突,感觉Maisel要成为性解放的先锋了,还要拿岳父岳母的性生活开玩笑?
Sophie作为竞争对手/反派/导师/偶像合一身的人物还要继续发光发热;《我们这一天》的大热男主斯特林·K·布朗要上线了!
虽然不造他来干嘛……Anyways,期待这季能深挖人物性格,在流光溢彩的服化和布景一下有更合理的戏剧冲突和发展吧(但是说到底这是一个喜剧)。
文:杉姐(董杉)《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出第三季了!
在过去的两年里,这部剧拿遍了金球奖、艾美奖、美国工会奖的各种最佳。
那个拥有5000套服装的麦瑟尔夫人闪闪发光,我们爱到了死。
那麦瑟尔夫人是什么人?
她曾是美国中上层阶级的小姐、夫人,住在纽约有名的富人区,家装豪华,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凡尔赛宫,餐厅容得下30人共进晚餐。
小时候,她就决定了俄罗斯文学是她大学的专业。
12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型。
13岁宣布自己将去林茅尔大学(著名女影星凯瑟琳·赫本毕业于此)。
大学遇到自己现任老公,结婚生子。
每日,她都会测量自己的N个围度,不允许自己的一丝肉肉超出最佳范围之外。
等丈夫睡着后,麦瑟尔才会起身去卸妆,涂上面膜再上床。
清晨又在丈夫醒来之前化好精致的妆,闹钟响了之后,还要漫不经心的说那么一句:“闹钟响了吗,我怎么没听到”。
很多观众都佩服麦瑟尔,是因为这样的生活她已经坚持了十年,日日如此。
她的丈夫(现在是前夫)不仅是工厂高管,在业余时间还是个文艺男。
喜欢讲单口喜剧,但效果却不怎么样。
麦瑟尔每次都能成功用她的牛排打动酒吧老板,把丈夫的节目排在最佳时段。
只要丈夫在台上讲笑话,不管多尴尬,她都坚持笑,而且还会为他认真做好笔记。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说的就是麦瑟尔这样的完美女人。
但,最后,她却发现自己的老公婚内出轨了一个蠢女人。
因为需要发泄,她跑到酒吧大吐苦水,没想到引来阵阵笑声和掌声。
自此之后,麦瑟尔夫人在喜剧表演的路上开了挂,人生轨迹也自此开始改变。
022017年,这部剧出第一季的时候,所有的观众都在谈论麦瑟尔的自律、睿智、优雅、以及十分钟一套的服装造型......到了第三季,麦瑟尔依然拥有这一切,但我们谈论的不再是这些了。
这一季的关键词是:改变。
所有人的改变。
1960年代的美国,充满了激情、动荡与活力。
女性平权、自由言论、反文化运动、反战运动、黑人平权、LGBTQ平权意识统统在这个时代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当然了,美好和动荡的潜台词首先是原有环境的糟糕。
麦瑟尔的父亲会拿着麦瑟尔八岁那年抛弃钢琴课的往事攻击她。
想起女儿离婚,他依然耿耿于怀。
甚至主动给女儿扣上“轻浮”“朝三暮四”的帽子。
父母好不容易一起现场观看了麦瑟尔的第一场演出,但开场前,父亲要求苏西提前告诉他所有的细节,以免他受到惊吓。
母亲在现场一杯接一杯的把自己往死里灌,只为第二天醒来的自己不记得女儿演出的任何一个细节。
因为在他们看来,就算你是和大明星去巡回演出,也不如安安心心当一个缝纫工,至少这是一份更像女人的工作。
出去录广告,广告商给麦瑟尔的报酬不是钱,而是实物(卫生棉、以及煎饼糖浆)。
麦瑟尔的妈妈罗斯是家族的小公主,她在家庭中备受呵护,在仆人眼中她连路走路都不应该。
但在自己的家族议会上,她被要求坐在圆桌之外,即便奶奶而非爷爷才是这个家族企业的创始人。
大家投票时,一个无知的小儿能有的权利,她不能拥有。
只因她是女人。
这依然是一个对女人苛刻的年代,就像麦瑟尔的笑话:我生了孩子,但我的父母依然要求我是处女。
与此同时,兰尼·布鲁斯(历史上的真人)因为言论自由被逮捕。
大明星夏尔·鲍德温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不得不为自己的黑人经纪人请上一个白人替身。
即使拥有再多的粉丝,他们也依然要住在“黑人区”。
而且,夏尔·鲍德温因为瞄错了同性恋小伙伴,还被狠狠揍了一顿。
03那第三季的改变都来自谁呢?
麦瑟尔的父亲虽然口口声声蔑视自己女儿的职业,但在与女儿争吵后,还是去看了兰尼·布鲁斯的现场表演。
并且,为了帮兰尼·布鲁斯出头,父亲和他一起进了监狱。
这个小老头上半辈子是大学教授,活在虚荣和光环之下,谁也没想到下半辈子,他辞了职,每天和一群闹革命的青年在一起。
而且,这群革命青年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本剧的结尾处,麦瑟尔的父亲因为在报纸发表犀利评论被戏剧届的人丢番茄,兴奋地像个孩子,也因此得到了一份让人非常意外的工作。
麦瑟尔的妈妈在上一季中出走巴黎,这一季中自我意识再次升级,在家族会议上得不到尊重的她直接抱着奶奶的照片离开,自愿放弃信托基金,刚到不行。
而且,大概是因为优秀的审美能力,萝丝在媒人届从不失手,除了自己的女儿。
这一季的结尾处,她因为帮朋友的老处女女儿相亲成功,而收到价值不菲的礼物。
那句“你一定会忙起来的”暗示了在接下来的剧集中,萝丝也将拥有自己的事业。
泽尔达不再是那个每天穿着保姆衣服的女佣,她有普通人的衣服,并且要求有休假时间。
激进女性可以刚刚和这个男人谈完恋爱,又和另一个亲吻。
遭遇白眼时,她们还可以怼一句“女人不是男人的财产”。
那个之前说话小声像花朵一样的伊莫金,在受到丈夫冷落后也破天荒的走进秘书学校,学习起了打字。
而且,随着镜头的慢慢拉远,我们看到还有更多和伊莫金同样的女性选择走出家庭,走向工作岗位。
伊莫金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整个秘书学校也是。
麦瑟尔在这一季中和大明星夏尔·鲍德温巡回演出,虽然第一场演砸了,但后来她渐渐进入佳境。
成功赢得了更多的掌声和粉丝,全世界都能看到麦瑟尔的名字。
(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广告牌上,麦瑟尔和苏西兴奋相拥)虽然失去了上西区的房子,一家人也都陷入经济困境,但麦瑟尔准备用自己的努力买回从前的房子,让孩子上最好的小学。
离婚法庭上,她也得到了丈夫最真诚的尊重。
那成为这些改变是否只有正面效应呢?
它当然不是。
麦瑟尔每天不停赶场,除了巡回演出,她还在拼命地接各种广播小广告。
念各种让人尴尬、惊呆、甚至有悖自己三观的广告词。
之前,每天睡在床上的麦瑟尔美好优雅的像鲜花。
而现在的麦瑟尔,可以在任何场合睡得像一头死猪。
她几个月无法见到孩子,因此和孩子失去了之前的亲密关系。
在这个故事里,在我们当下的世界上,为改变,独立、梦想,人人都需要付出代价。
母亲萝丝说,之前她一切都听从别人的安排,很享受那样的生活。
激情、独立却让她不再安与此,她放弃家族基金,因此身无分文。
麦瑟尔因为夏尔的一个邀请,就放弃了和医生的婚姻,头也不回的踏入职场。
被韩国男性抵制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智英的老公会在上班前拥抱她。
在生孩子前说“尿布我来换,奶粉我来倒”。
在婆婆指使媳妇干活的时候说“点外卖也不错”,还不停的要帮媳妇儿搭把手。
智英拥有帅气、温柔又体贴的老公,还是在自己做了全职主妇后抑郁了。
《婚姻故事》中,尼克年轻时为了查理来到他的剧场,从大明星变成查理背后的女人。
这么多年来,她默默地忍受着,直到有一天,她重新得到了薪酬不菲的电视剧邀约。
但丈夫对此的反应却是嘲讽、嫉妒。
当我们说,“再也不能忍”的时候,在别人看来,有可能是无关痛痒,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如果再不改变,只会死路一条、身心俱焚。
由此,我们明白,不管我们为改变这件事情付出的代价怎样过分,都相当值得。
而且看过风景的女孩,一旦拥有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就再也无法做回到婚姻中的那个完美芭比。
现代女性,可能在爱情中绝望过,在事业上遭遇打击失败过,而且没有人能保证,她们一定可以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和人生。
但,最终大家都会爱上那个不甘平庸、努力拼搏的自己。
真正成为自己人生这部戏的大女主,才是让女孩儿们拼搏一辈子的事业。
大家好,我是杉姐关注+转发+点赞,是对我最好的鼓励谢谢大家
从新世纪之初还只是作为粗糙的、刻板印象化的家庭肥皂剧来拍摄,到如今已经贯穿于历史、悬侦、科幻、奇幻、律政等各种电视类型当中,女性题材在近几年的北美电视市场上毫无疑问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在今年,《杀死伊芙》《伦敦生活》《傲骨之战》《使女的故事》《大小谎言》这些高质量的回归剧,以及《难以置信》《致命女人》《早间新闻》等热播新剧的诞生,女性剧集的市场地位变得越来越突出,整体表现力甚至盖过了那些以男性主导的电视剧集。
《杀死伊芙》第二季
《使女的故事》第三季
《致命女人》而在上周五,亚马逊流媒体平台也如期一次性全集上线了旗下最为成功的女性喜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第三季,该剧直接瞄准接下来即将展开的北美颁奖季大战。
作为近年来喜剧类电视剧集中当之无愧的一匹黑马,《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前两季已经斩获了艾美奖、金球奖、各类工会奖包括最佳剧集、最佳女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在内的所有核心奖项;收视方面同样喜人,是当前北美电视市场上最成功的女性喜剧,而且一举捧红了瑞秋·布罗斯纳安这位蛰伏已久的优秀女演员。
截至目前,《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仍保持了与第二季持平的豆瓣8.6的高分,IMDb单集均分则达到了8.9,烂番茄累计82%的媒体新鲜度。
尽管观众和媒体打分略有所下滑,但这种下滑仍是维持在季播剧合理的升降幅度之内的。
剧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后,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纽约,一位传统女性在突如其来的婚姻变故中逐渐蜕变成为现代独立女性的故事。
女主角米琪·麦瑟尔(Midge Maisel)生长在一个颇有涵养的中产阶级犹太家庭,她的父亲艾伯(Abe)是哥伦比亚大学受人尊敬的数学教授,举止优雅的母亲萝丝(Rose)同样有着极高的文化涵养。
家庭环境优越的米琪从小到大都一帆风顺,生活总能按照规划的节奏进行,说她是上帝宠儿丝毫不为过。
而现在,年纪轻轻的米琪已为人妇多年,但即便如此,她始终坚持每天以最完美的状态面对丈夫和两个孩子,尽职尽责地履行社会交付给已婚女性的“任务”。
在外人看来,米琪与丈夫乔尔·麦瑟尔(Joel Maisel)之间如胶似漆,他们的婚姻完美得就像是一场童话。
乔尔尽管在自家创办的制衣厂里任职副总裁,但却痴迷单口喜剧表演,每当他在夜里出入酒吧进行单口表演时,米琪总会在酒吧的某个角落认真观看表演,为丈夫加油打气。
资质平庸的乔尔为了在观众面前表现自我,却不惜抄袭别人的段子。
最终,因为一次表演上的失误,深感蒙羞的乔尔将怒气全部都撒到了米琪身上,向米琪袒露自己早已出轨秘书的秘密。
他厌倦了现在的平平无奇的生活,决意要离开米琪。
而从未遭遇过困境的米琪对于突如其来的重大婚姻危机完全不知所措。
备受打击的米琪来到乔尔表演的酒吧,情绪上头的她不自觉地站上了舞台,对着话筒将自己无处可发的那些愤怒通通发泄出来,然而这一切却引起台下的观众一浪接着一浪地哄堂大笑。
米琪在台上浑然天成的单口表演吸引了苏西(Susie)的注意,她一眼就看出来米琪在单口喜剧方面的天赋,打算劝说米琪从事单口喜剧表演的工作。
对于从小生长在体面家庭的米琪来说,这种请求毫无疑问是荒唐的。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其实十分严重,女性的工作机会少之又少。
大多数的女性在婚嫁之后自然而然成为了家庭主妇,私人生活因此变得单调乏味,她们对此却早已麻木,不以为然。
单口喜剧表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只有男性才能从事的职业,它意味着低俗的段子,意味着需要抛头露面。
即便是在今日,我们也能直观地发现,在单口喜剧表演领域真正成功的女性表演者屈指可数,国内观众所熟知的恐怕也只有美籍华裔黄阿丽一人。
何况在那个约束女性自我表达的保守时代风味下,不管是离婚,还是从事抛头露面、取悦他人的工作,都必然会对女方的整个家庭造成不良影响。
即便米琪尚且年纪轻轻,也有令人惊叹的喜剧表演天赋,她都必须得屈从父母的要求,屈从社会传统的规训。
实际上,米琪自小便热爱着单口喜剧表演,她非凡的喜剧创作和表演天赋在自己婚礼的时候就小露过一手。
但碍于性别身份和阶层身份,不管是在父母面前,还是在丈夫面前,米琪都只能压抑住自己对于喜剧表演的那份热情。
在经历了以离婚为开端的一系列变动和困境之后,米琪逐渐地得到了父母的谅解,与前夫乔尔分手后也成为了朋友。
与此同时,她还交往了一个条件不错、知情达理的医生男友。
眼前的阻碍一一扫尽之后,米琪决定追随内心的想法,与苏西合作进军喜剧表演界。
尽管因为缺乏经验,她们的第一轮巡演以失败告终,但米琪却在之后的电视台直播秀中大放异彩,获得了外界颇高的关注。
从此以后,一战成名的米琪在单口喜剧表演的事业上有了新的进展,但同时她也将迎来新的挑战……
身兼常驻导演、编剧等要职的埃米·谢尔曼-帕拉迪诺是《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核心创作人。
在这部剧集之前,埃米还曾参与到经典女性家庭剧《吉尔莫女孩》的剧本和导演工作。
埃米非常擅长于拿捏女性的复杂心理,以及女性之间的互动。
剧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故事背景和今年国内热度最高的新美剧《致命女人》中贝斯·安(Beth Ann)的故事线是相同的,都是上世纪50年代男性保守主义统领的美国。
《致命女人》米琪和贝斯的身份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她们都是遵循社会传统规范的已婚女性,都遭到丈夫的出轨背叛,被男权社会压制自我职业发展(米琪想做单口喜剧,贝斯想做钢琴家)。
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在反映女性反抗上,却并没有《致命女人》那么极端,这是一部表达上非常温和的女权主义电视作品。
整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却是基于历史现实的严谨想象,从人物形象的构思,到服道化处理都做到了极其讲究。
相较于《致命女人》这样的爽文式快餐剧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为了营造人物和时代背景的真实性做了很多细节。
譬如从小受到保守教育的米琪在维持婚姻新鲜感上总是不知疲倦,她每晚都要等到乔尔睡去后才偷偷起来卸妆,早上则要在乔尔觉察前上好妆,再回到床上等待乔尔醒来。
取悦丈夫便成为米琪这样的家庭主妇最重要的任务。
米琪的挣扎和女性意识觉醒绝对不是突然的自我爆发,也不是别人一两句说教之言就能唤醒,整部剧用了两季才最终初步完成米琪的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这种一点一滴的、一步一个脚印的细致刻画,正是历史上无数女性走向独立的真实过程,因为思想观念的解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除了励志的女性奋斗外,《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看点还在于对真实的历史氛围的还原,那些旧纽约的街道、商店、酒吧、电影院和其他娱乐文化产物比比皆是,建筑、室内装修和装饰道具都是复古而极致的,没有丝毫的粗制滥造。
整部剧最吸引观众的,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复古元素,毫无疑问是50年代的女性时尚文化。
在这部堪称50年代女性时尚穿搭的教科书剧集当中,那些中产阶级女性精致的发型和妆容、配色大胆的服饰穿搭无不令人眼花缭乱。
女主角几乎每集都要换上多套长裙,每套长裙的设计风格都有所区别,哪怕是女主角戴着的一顶帽子或是一对手套,都绝不敷衍。
尽管《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是一部偏向于女性受众的电视剧集,但这并不意味它放弃了男性观众。
实际上整部剧对以米琪父亲和米琪前夫为首的男性形象的刻画,乃至对50年代的美国男性时尚文化的还原同样达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对男性观众来说,这部作品仍旧是具有反思意义和文化考察意义的。
三季下来,《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到底也没有神化米琪的形象,她仍旧是会犯错、会栽跟头、会被七情六欲左右的世俗者。
但我们知道,米琪小姐今后若是犯了错、栽了跟头,肯定是以追随内心为前提的。
作者| 卡洛斯的三棵树;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天看完了第三季,因为结尾本杰明的这句话,击中了我,昨天又把第二季有本杰明的片段重看了一遍,虽然第三季本杰明都没几个镜头,好吧第二季其实也并不多,但是只是这么一句话,我爱了。
老实说,第二季本杰明编剧对他太不友好,给人物表现的机会太少,对他的形象仅仅是一个性格有点特别,职业为医生的rich的男人,一直想要寻一个特别的女人。
我本是前夫党,第三季前夫真是把我气炸了,拉斯维加斯相拥醒来,还是带着微笑的,但是发现两人在拉斯维加斯再婚后,竟然第一反应不是感觉哇,很happy,然后对女主说我会照顾你之类的话,却说自己最近有个可以发展的对象,我天,拜托女主心碎了好吗,本来她还很开心的拿着你们拉斯维加斯的结婚照在看,等你说完,她再看一眼照片时,那表情唉,你心里既然这么想,为何又和女主滚床单,无力吐槽。
可怜的本杰明,第三季女主都没有一刻想到过本杰明,一人血书跪求编剧第四季本杰明回归,求感情线。
哪怕女主和本杰明结婚了,又离婚,我也是能接受的。
12/14更新:第三季原声出来啦
另外,有墙的同学可以在以下网页内嵌Youtube播放大部分歌曲,非原声,但免费。
合集列表在此https://www.refinery29.com/en-us/2019/12/8985445/marvelous-mrs-maisel-season-3-every-song-soundtrack#slide-1需要下一首点往右的箭头看这里 ↓
第三季分集全歌單Episode 1"Praise The Lord And Pass The Ammunition" by Kay Kyser"Bottle Of Pop" from The Marvelous Mrs. Maisel"One Less Angel" from The Marvelous Mrs. Maisel"A Nightingale Sang In Berkeley Square" by Darius de Haas"Whit Christmas""Little White Lies" by Ella Fitzgerald"Wiggle Wiggle" by The Accents"The Diary" by Neil Sedaka"Jailbreak" by Thin LizzyEpisode 2"Wail Street" by Barney Kessel"Southern Fun" by Gerhard Trede"Got To Move Your Baby" by Sam "Lightnin" Hopkins"The Everlasting Hills Of Oklahoma" by Sons of the Pioneers"Come On Back Jack" by Nina Simone"Aurelia" by the Pelicans"Love Nobody" by The Rockettes"I Won't Last A Day Without You" by Paul WilliamsEpisode 3"IV Finale Allegro Con Brio" by Kodaly Quartet"Manhattan" by Blossom Dearie"Fly Me Yo The Moon (In Other Words)" by Julie London and Gregory Porter"Luck Be A Lady" by Frank Sinatra"Cling A Ling" by Dee Clark"They Say It's Wonderful" by Darius de Haas"Is You Or Is You Ain't My Baby?" by Sterling K. Brown"Runnin' Away" by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Episode 4"They Say It's Wonderful" by Darius de Haas"Hot Rod Lincoln" by Commander Cody and His Lost Planet Airmen"It's A Lovely Day Today" by Ella Fitzgerald"Tea-Plucking And Catching Butterflies" by Lily Chao"I've Told Every Little Star" by Ray Conniff and His Orchestra"Tequila" by The Champs"Pennies From Heaven" by Louis Prima"Where Evil Grows" The Poppy FamilyEpisode 5"Beyond the Sea" by Bobby Darin"Nani Koolau - Kuu Aloha Nui - Waikapu" by Benjamin Rogers"Until The Real Thing Comes Along" by Dean Martin"Falling In Love With Love" by Helen Merrill"Anything Goes" by Helen Merrill"Nice N' Easy" by Frank Sinatra"The Man I Used To Be" by William Johnson""Almost Like Being In Love" by Darius de Haas"Loco Amor (Crazy Love)""Til There Was You" by Peggy Lee"Dedicated To The One I Love" by The Mamas and the PapasEpisode 6"Good Morning" from Singing in the Rain"Please Don't Monkey With Broadway" by Fred Astaire and George Murphy"On A Slow Boat To China" by Kay Starr"One Less Angel" from The Marvelous Mrs. Maisel"No One Has To Know" by Darius de Haas"I Found Out" by John LennonEpisode 7"Baby Count Ten (The Counting Song)" by The Bell Sisters"You'd Be So Nice To Come Home To" by Helen Merrill"So Long, Farewell" from The Sound of Music"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 by Doris Day"Sink To The Bottom" by Fountains of WayneEpisode 8"Mister Sandman" by The Chordettes"Sh-Boom" by The Crew-Cuts"Tiao Yi Ge Man Bo" by Chang Loo"Tain't What You Do" by Jimmie Lunceford"Feeling Good" by Nina Simone"Love Is Here To Stay" by Blossom Dearie"(What's So Funny 'Bout) Peace, Love, And Understanding" by Elvis Costello and The Attractions
从第一季的生活重启,到第二季的找到方向,再到第三季的颇有名气,直到再次跌落谷底,轻喜舞台剧风格的“了不起的麦瑟儿夫人”用美轮美奂的高饱和服、化、道和外表诙谐幽默内里悲伤无奈的剧作生动地诠释着人生就是一场近看是悲剧远观是喜剧的大戏。
没有了第一季强烈的黑白戏剧冲突,也没有了第二季励志的人物奋斗视角,零碎与繁琐、彷徨与迷茫的第三季让人多少感觉不如前两季璀璨夺目。
但,这不暗合了生活的本身吗?!
温吞、踯躅、浑浑噩噩、不好不坏,总是茶杯中的风波,又似打在海绵上的拳头。
而在这一片氤氲之下,其实暗藏的是改变的狂澜。
只是,改变很难!
改变业已成功的事业很难,改变业已习惯的生活很难,改变业已融入骨血的风格很难,改变业已固化在头脑中的观念更难。
于是,我们叹息于苏菲在最后公演时的功亏一篑,叹息于麦吉父母精致中产生活的终结,叹息于乔尔百般努力却又似乎旧路重走,更叹息于麦瑟儿错将雇佣与朋友混淆,踩了不应该踩的红线,生活事业再次被清零。
看美剧就是在看人生。
“没事的!
”“我们会没事的!
”季末,苏西安慰着麦吉,屏幕外的我们也该抱紧自己,然后对自己说着:“It‘s ok”.
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上一季还抛弃家庭去法国追求自由的母亲,居然是最不理解米琪的那个人。前夫这条线实在太难看了,能不能全部掐掉啊。另外路演内容搞这么多做什么呀,只想看米琪和各种人开心地贫嘴。
最喜欢兰尼布鲁斯,非常有个人魅力,只可惜人物原型英年早逝,希望下季这个角色能多点戏份但愿不要早早下线。我既希望他和女主在一起,毕竟两人看起来会是非常不错的灵魂伴侣。又觉得他们应该继续保持知己的状态,才算不玷污这段纯洁的友谊
都第三季还在和前夫纠缠不清!搁我有这美貌早就有一个团的前夫了!回头草不好吃!苏西才是真爱!麦瑟尔服装秀水平在线,但段子平淡无味,学学人家小丑吧!
不必纠结她应该和哪个男人在一起或者是不是胖了这些根本不是重点,从家庭主妇到单口喜剧表演、从布鲁克林的小酒吧到Shy Baldwin的开场嘉宾这些你们都看不到吗? 妈妈那段话“我不需要性别平等或为自己挺身而出,我以前很好,一辈子都让别人替我做决定,我很爱我之前的生活,是你让我变得激情又独立还身无分文。”←这才是Mrs. Maisel真正marvellous 的地方
我其实真的不太理解那么多人喜欢。
前七集都多余 第八集刚好接上上一季最后一集 本来决定弃剧 现在决定如果下一季Benjamin回归就接着看
有点陈词滥调,男女主角以及女主父母跟上季比没有一点人物发展,故事格局是大了些但除了多喊几个口号之外并没有大的变动,本来有点期待Sophie蜕变的故事线但结果还是回到了原点。配乐里口水歌也越来越多了。
第三季好看
Midge改不了口无遮拦的习惯,Susie戒不掉各种方式的赌博,Sophy无法突破演艺圈男权的重压,Joel摆脱不掉无谓的骄傲……看到他们一次又一次地犯错,观众会生气会看得憋得慌,但这正是真实生活的我们啊。很难很难改掉根深蒂固的坏毛病,但是一直热忱一直不放弃move on❤
感觉这一季到了结尾才真的发生了一些故事,剧情有所推动,前夫这个角色真的是毒瘤一般的存在。
感情戏真的严重扣分,女主明明是喜欢本的,却莫名其妙的回去找前夫,而且并不好好的把事情跟本说清楚,难道本不值得一个交代吗?而且这一季还把本拉出来鞭尸,真的太气人了吧但是事业线和女主的成长,苏菲列侬,经纪人每个人都很不错
一开始看了有些失望,因为女主和前夫的感情线这都第三季了怎么还分分合合这么没意思?重点有一段还可以吧,然后结尾我又???啥意思,有兜兜转转到了原点了呗……女主什么时候才能管住自己的嘴啊
清汤寡水的一季
这剧要废了。
不喜欢把爸爸妈妈弄到这样的境地,这一季,妈妈的魄力没有了,荡然无存,爸爸也无缘无故的愤青了。好喜欢兰尼,一切都刚刚好。
女主真的不作不死
莫名其妙的酒后又结了婚?在刚离婚没几天儿时候就打算弃剧了,看了短评都在夸兰尼,好的我忍了为了兰尼,在说到乔和本杰明一般骄傲坚强的时候,我真是忍不了了,前夫哥明明就是瞎鸡儿傲娇OK?华裔妹子赶紧踹了他吧,配不上你OK。
无论是那个衣服美美的年代,还是当下,女性想要做成自己想要的事业,也许就需要自私和野心?口无遮拦和just joke...这个剧年代设定虽然老,话题讨论还是跟着时下流行走的,这一季大家的生活状态都发生巨大的改变。
不知道是审美疲劳还是剧情节奏变差了,反正我弃剧了。
跟前两季没法比,完全沦为泡沫剧,台词也写的极差,对话全是拼凑。(很多舞蹈、唱歌,甚至加了花样游泳?)为了显得不那么泡沫剧,加上了很多“主义”,真的好无聊。第八集当雷吉跟米琪说该怎么做的时候,就猜到了结局。我现在有个想法就是,这些剧都是靠大数据算出来的,你要加上“女权主义”、“gc主义”、亚裔、黑人、gay才配被制作。